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9(共90题)_第1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9(共90题)_第2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9(共90题)_第3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9(共90题)_第4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9(共9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9(共9套)(共90题)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论述中国同盟会及其政治纲领标准答案:由于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孙中山感到各革命团体分头活动,力量分散,已经不能适应革命的需要。1905年,他倡议成立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革命组织,并与黄兴、宋教仁等开会讨论建立统一组织问题,定名为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同盟会成为当时领导全国革命运动的中心。同盟会设计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组织方案。它设本部于东京,举孙中山为总理,按“三权分立”原则,设执行、评议、司法三部。黄兴主持执行部庶务科,总理外出时由庶务代理一切,相当于协理。国内分东、西、南、北、中五个支部,支部下按省设立分会,推定了各省分会的主盟人。海外华侨分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四个支部,支部下按国别、地区设立分会。1905年11月16日,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所谓三民主义,并且宣布要将三民主义“灌输于人心,而化为常识”。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推翻清王朝,恢复中国的独立地位。革命派所宣传的“反满”,实质上是反对清王朝反动统治,而非针对于满族人民。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号召推翻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力图达到以下目标:国民应享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选举产生,议会由国民选举的议员组成,宪法由议会制定,人人共守。“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他又特别强调,要废除君主专制制度,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的,必须进行“政治革命”。民生主义的具体内容为“平均地权”。包含如下思想:(1)“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2)解决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后的迫切任务;(3)“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同盟会的纲领确实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它在与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了巨大的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论述辛亥革命中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标准答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后,以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武装起来,迅速占有了舆论的中心领导地位,这就与改良派产生了矛盾。1905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政治思想领域内的论战达到了高潮。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和改良派的主要喉舌《新民丛报》是论战的主要阵地。论战涉及的范围很广,但主要是围绕“三民主义”进行的,即要不要“反满”和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政治革命的目标应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以及土地制度是否应当改革等三大问题。要不要“反满”和用暴力推翻清王朝,是这次整个论战的中心。革命派指出“反满”并非要杀尽满人,而只是反对满清王朝,“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改良派争辩说,清朝取代明朝,只是政权的更迭,不是亡国,应当以政治变革为目标,而不应以“反满”为目标。政治改革的目标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是这次论战的又一重点。改良派一贯主张,政治改革只能循序渐进,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是必经的阶段,不能“躐等”。革命派则认为,通过革命实践,人民的政治程度可望迅速提高,在推翻清朝统治之后,一定能够建立世界上最完善的“共和政体”。土地制度是否应当改革的问题,争论没有充分展开。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和《民报》标举的“土地国有”,本不是一回事。梁启超指责革命派主张“土地国有”是以国为盗,“夺富人之所有以均诸平民”,借以博得下层群众同情。这场辩论极大地推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国内许多城市都有革命党人主编的报纸出版,大量革命书籍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革命派已经以明显的优势占领了思想阵地,革命运动于是不可遏抑地迅猛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简要概括老子的思想。标准答案:老子即老聃,春秋末期楚国人。老子曾做过东周管理图书档案的官吏,晚年弃官隐居。研究老子思想的主要资料是《道德经》,又称《老子》,是道家后学根据老子的思想言论编纂而成的。“道”是老子哲学的基本概念,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和思想核心。道是“万物之宗”,事物的生成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比“有”更根本,是天下万物产生的根源,所以说“无”就是“道”。“道”并不是指物质实体,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超越一切的虚无本体。在“道”的思想支配下,老子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无为”就是顺其自然,统治者对人民实行高压政策是行不通的,要对百姓宽厚,这样民风才会淳朴。老子哲学中具有自发的辩证法因素。他认为事物中总包含着大小、有无、长短、强弱、生死等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彼此又是互有联系的,还可相互转化,弱可变强,小可变大。老子又认为“反者道之动”,即认识到矛盾的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老子》一书有着极其完整的哲学体系、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思辨色彩。但是《老子》的政治思想具有保守、唯心主义倾向,在阐述自己的辩证法时过分夸大了对立双方的统一,看到了对立的转化但无视转化的条件,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潭。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论述日耳曼人迁徙的原因、基本过程及影响。(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历史学科基础真题)标准答案:(一)原因。从376年一直延续到568年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首先是由于日耳曼民族内部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以及野蛮状态引起的;其次是由于匈奴西迁的逼迫和帝国内部矛盾无法克服而陷于衰落的有利时机。(二)过程。376年,日耳曼人之一支西哥特人因受匈奴人压迫,得到罗马政府的允许,渡过多瑙河,迁入罗马境内的色雷斯、麦西亚一带。随后,其他支日耳曼人也涌入罗马境内,于是开始了日耳曼部族的大迁徙运动。406年阿兰人及汪达尔人、苏维汇人、勃艮第人等日耳曼族突破莱茵河西进,掀起大迁徙的高潮。419年,在高卢和西班牙建立西哥特王国。在西哥特人之后,有阿兰人、汪达尔人和苏维汇人越过莱茵河,经高卢、西班牙人北非,439年建汪达尔王国。东哥特人在意大利建东哥特王国。随后又有勃艮第人、法兰克人先后进入高卢,建立勃艮第王国和法兰克王国。568年阿尔博因率领的伦巴德人在亚平宁半岛北部建立伦巴德王国为日耳曼人大迁徙的最后一幕。(三)影响。日耳曼人大迁徙对西欧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加速了罗马奴隶主旧政权的崩溃;另一方面,它为西欧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西欧封建化的进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怎样看待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标准答案:“焚书坑儒”是指秦朝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焚毁书籍、坑杀儒生的措施。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颁布焚书令,凡秦记以外的史书及非博士收藏的“诗、书、百家语”全部焚毁,民间只准保留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民间藏书限期交官府焚毁,谈论诗书者处死;严禁私学,欲求学者“以吏为师”。公元前212年,又以“谣言以乱黔首”追查、捕捉方士和儒生460人,全部坑杀于咸阳。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师古”与“师今”的两种历史观激化的表现。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为了巩固统一,禁止“以古非今”的反动活动,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焚书毁灭了许多古代的文化典籍,造成了文化上的重大损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的兴衰。标准答案:门阀世族是以宗族为纽带形成的封建特权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门阀政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1)魏晋时期是士族门阀的形成时期。魏晋时期的士族由东汉豪族地主发展而来,在政治上占据了主导地位。首先,门阀的地位在政治法律上得以确立。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官吏的选拔被士族把持;三国吴国的领兵复客制也赋予了士族典领私兵、荫占民户的权力,朱、张、顾、陆等大姓,把持着孙吴政权;西晋继续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占田制中赋予士族占田荫客的权力。其次,门阀世族还享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等级界限十分明显,“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门阀以外的庶族地主,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级小官,被排挤在世族上层社会之外。(2)东晋时期是门阀士族的鼎盛时期。东晋政权的建立和稳固,是在南北大族的支持下实现的,士族门阀在东晋政权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王导、王敦兄弟,因拥立有功得以掌握机要,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东晋门阀政治发展的表现有以下几点:①政治上,门阀士族几乎把持了全部朝政。东晋一朝,始终是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几个士族大族轮流执政,皇帝几被架空。东晋实际形成了皇帝与大族共同执掌政权的局面。②经济上,东晋门阀士族的特权也大为发展,超过了西晋时的水平。士族门阀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他们利用政治上的保护,兼并土地,封山占泽,还拥有大量的荫佃客。③士族内部及士族与寒门之间的等级差别进一步加大,界限更加森严。士族在交友、婚宦等方面都同寒门区别开来,并重视家谱编纂和礼法门风,以防止清浊混流,维护自己的特殊地位。(3)东晋末至南朝是门阀士族的逐渐衰落时期。①南朝时,门阀士族虽仍是特权阶层,但已处于衰落状态。士族作为特权阶层,十分腐朽,政治上,无功受禄,平庸无能;军事上,也抛弃了两晋以来以武功进取的传统,士族掌军权者越来越少;生活方式上,骄奢淫逸,形成了矫揉造作的“名士”之风。②寒人势力的兴起。寒人也就是庶族,主要指没有特权的地主或商人。他们不甘心受士族排挤,皇帝也企图利用他们限制士族,刘宋以后,寒人势力发展迅速。寒人势力上升的途径主要有两条:充任掌握军权的将帅;掌管机要,主要是出任中书通事舍人或典签。寒人通过参与政权,逐渐取代士族,成为政治上的新生力量。③中央集权的强化。在士族门阀衰落的大背景下,中央集权取得进展,皇权有加强的趋势。制度方面最重要的变化,是把魏晋以来尚书、中书等中央官制进一步确定,并有所发展。至梁武帝时基本形成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等五个中央中枢机构并存的格局。国家的中枢权力被划分为若干个,再无某一机构能独掌大权,这对加强皇权是极为有利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明初采取了哪些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如何评价这些措施?标准答案:(1)中央政治改革:①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明朝初年,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承袭元朝。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不久,朱元璋发现中书省和丞相权力过大,决心改革。朱元璋以“谋不轨”罪名诛杀左丞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并规定以后嗣君不许议设丞相。秦汉以来实行了一千余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②内阁制度形成。明太祖时仿宋制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阁臣可参与机务,但不置僚属,不得专制百官;宣德初年,内阁有了票拟权;至正统初年,内阁票拟制度化,其地位已经全面超过了六部,不再是翰林院的“内署”,而是一个位高权重的行政中心了。内阁制度的形成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③监察制度的建立。明初监察机关为御史台,后改为都察院,长官左、右都御史,专职弹劾百官。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监察御史官阶低但威权重,代皇帝巡查各地。给事中制度是独立于督察员之外的另一套监察体系。按六科建制分设六科,负责稽察各部。④整顿吏治。明太祖在整顿官僚机构的同时,对各级官吏加强了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选用贤才,整顿吏治。首先,破格用人,不限门第。其次,奖励循吏和清官。再者.严惩贪污。这些措施对于改良吏治,起了一定作用。⑤为了更直接地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朱元璋还设立了锦衣卫,作为皇帝的亲信,兼管侦察、逮捕和刑训。后来,明统治者又设立了东厂、西厂,由宦官统领,专门搜捕谋反和对皇帝不忠诚的人。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是明代专制主义统治加强的一个重要表现。(2)地方上:①废除行省,在全国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地方军政。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辖于中央相关部门,布政使司之下又设府、县二级地方政权。②明太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将自己的24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在各地。建文帝即位后,诸王势力过大,建文帝采取齐泰、黄子澄的计策,开始实行削藩。明成祖朱棣称帝后,继续实行削藩的政策,将各地的军政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从而大大地加强了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3)经济上:①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赋役黄册即户口册,是官府征派赋役的依据。鱼鳞图册即田亩清册,为了确切掌握土地占有状况,按“随粮定区”的原则,以税粮一万石为一个编制单位,称一区。每区土地经丈量后绘制成图册,册上载明各户田亩方圆、四周界至、土地肥瘠和田主姓名。政府按册向田亩征收赋税。黄册以户口为主,鱼鳞图册以土地为纲,两册相互印证,互为补充。编制两册是明初调整赋役和加强对地方统治有力的措施,对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社会经济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②抑制豪强。明太祖称帝后,为了稳定社会秩序,采取了抑制豪强的政策,经常大量地将豪强迁徙出本土,使这些豪强失去原有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实力。(4)思想文化方面:明代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强化主要表现在学校和科举制度的改革上。明代的学校大体上有三类:国子学、府县学和村镇的民间社学。国家对各级学校教育都制定严苛的学规禁例,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严加控制。明代十分注重科举,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明代科举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依据,丝毫不能发挥己意。明代的学校和科举,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束缚在程、朱理学的范围之内,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也是中国自然科学不够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明太祖对归附的文人特别不信任,因此,从臣下、文人的奏章、书札、著作中,摘录只字片语,罗织罪名,大兴“文字狱”,许多无辜的知识分子惨遭杀害。(5)军事上:①为了分散兵权,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中、前、后、左、右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只管军籍和军政,军队的调遣权和最高指挥权在皇帝手中。打仗时,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兵将官,发给印信,战事结束后,统兵官交还印信,士兵散归原来卫所。②卫所制度的建立。明初对军队编制进行改革,明太祖下令在全国各地设立卫所。一郡设所,连郡设卫。自京师至地方皆立卫、所。一般说来,每卫5600人,置卫指挥使统领。卫以下依次设立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京都以外的各卫所由各省都指挥使司管辖,各都指挥使司又分别统属于五军都督府。京师卫军有两部分:五军府分统的48卫军(后增至72卫)和皇帝亲军共12卫(后增至22卫)。(6)法律上:洪武十三年(1397)正式颁布《大明律》,《大明律》维护君主尊严和权力,维护贵贱尊卑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也有一些保护小生产者的条文,对保护小生产者的人身和财产、稳定社会秩序起了一定的作用。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先后颁布了《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三篇《大诰》集中了一些主要案例,是和《大明律》并行的司法依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评析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局限性。标准答案:(1)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原因:第一,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把发展民族工业、采用西法开办工厂作为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掀起了兴办实业的热潮。第二,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投资建厂的限制。《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需要偿还大量的战争赔款,财政困难,所以放宽了对民间投资建厂的限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三,清政府“新政”所采取的奖励实业、振兴工商的政策和措施,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刺激和推动作用。第四,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抵制美货运动和收回利权运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五,甲午战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加深,促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日益扩大。这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条件。(2)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局限性:第一,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纷纷设立工厂,并继续大量倾销商品,控制了中国的商品市场,民族工业在外国资本的排挤与竞争下,极易亏损乃至破产。第二,封建制度与封建势力依然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桎梏。甲午战后,清政府虽然同意民间设厂,但这些企业创办后并未得到法律上的保护。许多封建官吏对民族工业百般刁难、勒索,束缚民族工业的苛捐杂税有增无减,尤以厘金为害最甚。从而使民族工业难以与外资进行竞争。尽管如此,民族工业较之甲午战前毕竟有了明显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开始逐渐成长壮大起来,这就为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论述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标准答案:红军长征的胜利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的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3)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玛雅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标准答案:玛雅文明是指美洲印第安人中的玛雅族从公元前1世纪左右到公元15世纪所创造的文明,它的范围包括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英属洪都拉斯等。玛雅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农业是玛雅人对人类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玛雅人采用刀耕火种的原始方法,种植玉米、甘薯、西红柿、南瓜、豆类、棉花及可可等,丰富了世界粮食等农作物的种类,我们平常所吃的玉米,就是玛雅人最早种植的。第二,玛雅人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文化。①玛雅人是世界上首创文字的民族之一,他们发明了800多个象形符号,不仅能表意,而且能注音,表达方式非常丰富。②玛雅石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遗产。玛雅各城邦都很重视记载自己的历史,习惯把国家的重大事件用象形文字刻在石碑或石柱上,一般每隔20年就立石记事一次。玛雅人的数字也很独特,采用20进位法,以眼睛一样的圆形表示0,以圆点表示1,以短横线表示5,特别是零的使用比欧洲人早了800年。③玛雅人创造了先进的天文历法。玛雅人的历法以365天为1年,1年18个月,1月为20天,剩下的5天为忌日。他们还推算出月亮、金星和其他行星的运行周期,并在奇钦.伊查城遗址发现了一座神奇的天天台。④玛雅人在建筑方面也有着突出贡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玛雅人的金字塔,但玛雅人的金字塔和古埃及的金字塔不同。从造型上看,埃及的金字塔是尖顶的,玛雅的金字塔是平顶的,所以也叫“平顶金字塔”。从用途上看,埃及金字塔主要是帝王的陵墓,而玛雅的金字塔属于宗教建筑,主要用来进行祭祀,塔的平顶上一般都建有庙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论述两宋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标准答案:程朱理学是宋学中成就最大的一个流派,注重天、理、性、命等抽象概念的探讨,发端于周敦颐、张载,发展于二程,集大成于朱熹。陆九渊与朱熹同时,影响仅次于朱。程朱理学虽然也以“推明治道”、得君行道为旨归,但其特色却凸显于内圣之学。周敦颐是湖南道州濂溪人,后人称为濂溪先生。他提出了关于宇宙万物起源的学说,认为宇宙的本源是太极,太极动和静产生阴阳,由阴阳而立天地。他的《太极图说》,明显地带有儒、道糅合的特色。周敦颐在思想上已具有理学的雏形,他宣传儒家的道统论,并开始使用理学的基本范畴“理”。张载是陕西凤翔横渠镇人,人称张横渠,其学称为关学。他也是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与程朱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不同,他强调“气”是万物的本源。他为理学奠定基础,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每个人都有所谓“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两种,分别属于善和恶的来源;二是提出了“理一殊分”的思想,认为事物的区别是由存在于天地间的唯一的“天性”(理)所决定的,这样就为程朱理学以“理”为宇宙本体张本;三是提出了“穷神知化”与“穷理尽性”的认识论,后来程朱的“格物致知”论即由此发展而来。对理学产生起突出作用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少年时代同受业于周敦颐,因是洛阳人,人称其学为洛学。二程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或“天理”。程颢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他们认为理是先于气(事物)而存在的,“理”不仅是自然界的,也是社会的最高原则,“君道”“臣道”“父道”“子道”都是理的体现,每一事物都产生于理,“天下只有一个理”。朱熹(1130~1200年),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是二程的四传弟子,也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哲学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范畴是“理”。他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他认为“理”是万物生长的本源,而“气”只是构成万物的材料,理气同时存在,密不可分。他宣扬伦理纲常是“理”的表现,是先验的。他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主张以天理来克制人欲,以道心来主宰人心,要“去人欲,存天理”。陆九渊(1139~1193年),江西金溪人,他是南宋理学中对后世影响仅次于朱熹的学者。陆九渊把儒家思孟学说和佛教禅宗思想结合起来,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因此,人们将陆九渊这种哲学称为“心学”。淳熙三年(1176年),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信州(上饶)鹅湖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朱熹把伦理纲常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而陆九渊则把伦理纲常说成是人人所固有的“本心”。朱熹认为道德修养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包括读“圣贤”的书;陆九渊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只需存心养性就可恢复“本心”。于是朱熹说陆九渊的学问为“易简功夫”,陆九渊说朱熹的学问是“支离事业”。这就是有名的“鹅湖之会”。程朱理学是儒学在宋朝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既继承了儒学的核心,又借鉴吸收了道家的阴阳学说和佛家的道统说,成为异彩纷呈的一个流派。南宋理宗时期,程朱理学得到提倡,成为继孔孟以来的正统思想和钦定的官方哲学,一直延续到清末,对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论述近代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流派及反宗教改革运动标准答案:16世纪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迅速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一)背景1.中世纪西欧罗马天主教会为封建统治辩护,而它也常常遭到反对天主教正统教义的异端分子的攻击;2.14至15世纪,西欧各国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开始摆脱教廷的统治,以实现教会的民族化;3.教会内部腐败不堪,教士不学无术,贿赂成风;4.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腐败进行了揭露,推动了宗教改革。(二)主要流派1.路德教:创立者为德国人马丁?路德,其主张世俗君主应该建立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同时反对圣礼制度,主张“因信称义”。路德派主要在德国北部、中部传播。2.加尔文教:创立者为法国人加尔文,其神学思想核心是预定论,在教会组织和仪式上,则主张廉俭和平等,圣礼只保留了洗礼和圣餐礼,教会内部组织也大大缩减。加尔文教影响力遍及西欧和北美。3.英国国教:英国国教是通过宗教改革创立的民族教会,又称安立甘宗。始于亨利八世,形成于伊丽莎白女王时期。改革主旨在于摆脱教皇控制,而以英王为宗教领袖,但也吸收了大陆新教的教义,主张仪式从简和信仰耶稣即可得救。(三)反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大大削弱了天主教会的势力,天主教不甘心失败,于是发动了反宗教改革。天主教会代表在特兰托召开多次会议,着手革除天主教内部的弊端:如停止兜售赎罪券,不再增加教会神职薪俸,加强对神职人员的监督等。在这场运动中,耶稣会发挥了极大作用。耶稣会成立于1534年,创立人为西班牙军官罗耀拉。耶稣会主旨在于重振罗马教廷,重数教皇权威,并扩大天主教影响,他们通过深入各个阶层活动,用潜移默化的手段进行思想影响,有时为达目的,甚至采取暗杀等极端手段。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评价。标准答案:赤壁之战后,魏据北方,蜀据巴蜀,吴据江东,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此种格局的出现是由各方面的条件造成的:从客观条件上看,在地理条件上,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之险,易守难攻。在经济上,蜀汉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吴国占据的江东地区,在东汉以来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这两方面因素,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从主观因素看,三大集团的领袖、谋臣、武将在水平上势均力敌,并各自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人才群体。曹操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刘备、诸葛亮以诚待人,知人善任;孙权用人,与臣下同舟共济,忘短贵长。这种人才智力因素上的均衡,使得当时三大集团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虽波澜起伏,时有消长,但能基本维持一种均势。再加上孙刘联盟,攻虽不足,守则有余。能动的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结合,便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局部的统一,是走向全国统一的必要步骤。它较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局面,是一个较大的进步。它在推动三个相对独立区域内的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方面,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试述周世宗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标准答案:五代后期,统一趋势日益明显。后周柴荣(周世宗)继位后,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行了广泛的改革。在经济方面,首先鼓励开垦荒地,把中原无主荒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逃户返乡从事农业生产;第二,通过清查土地,按照实有耕地数量征收田赋,以限制豪强地主的逃税行为,减轻农民负担;第三,兴修水利,征发民力堵塞黄河决口,疏通以开封为中心的南连长江、北达黄河的运河;第四,限制佛教的发展,抑制寺院经济。显德二年,下令废除天下寺院30336所,仅保留2694所,勒令大批僧尼还俗从事生产,禁止私度僧尼,诏“悉毁天下铜像以铸钱”,改变了五代以来市面钱币短少的状况。在政治方面,注意改善吏治,赏罚比较严明,并能听取群臣的意见。周世宗屡次下诏求谏求贤。针对唐末以来法制破坏的弊端,强调不能凭个人的好恶决定刑赏,对五代相沿的律、令、格、敕进行整理,详定为《大周刑统》,颁行全国。在军事方面,严明军纪,整顿禁军。周世宗坚决斩杀在“高平之战”中临阵逃跑的大将,申明军纪。又针对禁军内老弱多的弊端,提出“凡兵务精不务多”的原则,简选骑、步诸军,精锐者升为上军,老弱者裁汰,武艺出众者选为“殿前诸班”,又创建水军。这样革除了唐后期豢养冗兵的积弊。从此,中央禁军有足够的武力控制地方藩镇,有利于国家的安定。经过上述改革,后周国力大增,改变了与后蜀、南唐鼎足而立的格局,有条件肩负起统一国家的历史重任。周世宗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的改革顺应了当时形势,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评析国民革命时期的国际形势。标准答案:国民革命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1924年1月,随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合作建立。之后,国共双方共同努力,革命形势迅速发展。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全国出现大革命高潮。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以及国民党右派篡夺革命领导权背叛革命,加之,当时共产党的部分领导人坚持右倾错误。最终,国民革命失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革命和社会变动,必然要受到西方列强的干涉和世界形势以及国际格局的影响,中国革命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分析这个时期的国际形势,必然涉及一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苏联的建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战后,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列强关系和世界秩序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安排,形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对中国的影响是:它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使中国恢复到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另外,在这个时期,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震撼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步入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呈现相对稳定的局面。经济上,资本主义各国暂时摆脱了战后初期的困难和混乱状态,经济复苏,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政治上,1923年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转入低潮,资产阶级统治得以巩固,少数国家资产阶级民主制进一步完善。在国际关系上,经济竞争、和平谈判取代武力对抗,苏联同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这种国际形势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国民革命,这表现在:(1)一方面,苏联和共产国际大力支持国民革命。苏联积极促成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并大力支援国民革命,支援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从经济和军事上大力地支援北伐战争。同时,共产国际和苏联对国民党右派的反共逆流妥协退让,对国民革命的失败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总之,共产国际和苏联极大地帮助了国民革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给了中国人民巨大的支援。同时,他们对国民革命的指导也存在着重大的失误。(2)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对国民革命实行军事镇压和政治分化,极力破坏国民革命。面对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英日美等帝国主义为维护和大在华权益,极力用军事镇压、政治分化和经济封锁等手段破坏中国革命。以英帝国主义为主的国家采取以军事镇压的手段对付中国革命,先后制造了“万县惨案”、“南京惨案”、“四三惨案”等屠杀中国人民和破坏国民革命的惨案。以日本为主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国民革命阵营进行政治分化,美英日意都极力拉拢蒋介石,向武汉国民政府加压力,分化、破坏中国革命。国民革命的历史表明,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革命和民生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最主要、最危险的敌人之一。同时,国民革命得到了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也受到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世界已经步入现代,中国的革命将在全新的国际形势和环境下进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标准答案: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根据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的精神,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主要内容是:第一,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第三,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地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第九,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要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共十四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写入了党章的总纲中,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西欧中世纪行会的职能和作用。标准答案:(1)中世纪西欧的行会主要有三种职能:①经济职能。行会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和维持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使其能进行正常的再生产,所以行会对本行业的生产规模、生产过程、价格、工资、原料、市场等方面有严格和详细的规定,以保证行业的垄断优势。②政治职能。行会往往是中世纪西欧城市管理机构的一部分,其内部有较大的自治权,有自己的组织和法规。城市通过行会组织市民选举,征税并建立城市武装。③社会职能。行会一般都把团结互助作为自己的一大原则,会员遇到困难可以得到行会的救济,有了纠纷也由行会来调节和判决。每个行会还有自己的保护神和固定的节日,经常举行庆祝集会和露天表演。(2)行会在它产生的初期是有积极意义的:①它有效抵制了封建贵族对行会成员的掠夺和压榨,保护了行会成员的政治经济利益。②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的传授,促进了中世纪西欧早期手工业的发展。③初期具有明显的民主精神,如自由选举、自由辩论、平等对待所有成员等。④有利于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稳定。⑤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行会本身的发展,行会的保守性和反动性越来越明显。首先,由于行会的宗旨是平均主义,所以它主张墨守成规,反对革新和改良。其次,行会到后期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和垄断变本加厉,自私性和排他性愈来愈重。第三,后期行会内部分化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成员的入选资格越来越严,使行会变成了世代相传的封闭且织,再加上行东对工人的剥削,必然引起工人的愤怒和反抗。随着封建制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行会也就慢慢衰落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述美国“柯立芝繁荣”的主要表现,分析其产生原因。标准答案:(1)表现:①战后,美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由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②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涨。国内工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建筑、汽车、电气工业迅速发展成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到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已达48.5%,超过了当时英、法、德三国所占比重总和。美国对欧洲和拉美的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不断增长,海外市场不断扩大。③经济上的优势大大加强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战后欧洲各国的重建、德国的赔款以及国联建立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美国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④国内经济的繁荣主要集中在部分工业部门和城市中,其他一些工业部门和农业的不景气,使美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并且由于股票投机成风,使繁荣本身带有一定虚假性。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则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孕育着新的危机。(2)原因:①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柯立芝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战争初期,美国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战双方对军需物资的大量需求,此外,美国还在战争期间对英法贷款,并乘欧洲交战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减弱的良机,扩大工农业生产,进行商品输出。战争结束时,美国已从战前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一半,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这就大大加强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为更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迅速发展生产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从而为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②技术革命是“柯立芝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战争结束后.美国靠在战争中积累下来的雄厚资金,并随着一些新技术的突破,出现了一个更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以及采用新技术的热潮。与此同时,美国还大力推行“工业生产合理化运动”。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还以加强工业部门的科学研究工作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美国国内通过技术革新、固定资本更新和企业生产及管理的合理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过程空前加速,经济发展迅速。③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一战后,美国凭借其在一战中扩张起来的经济实力和欧洲各国战后经济尚未恢复之机,以及西欧各国在财政上对美国的依赖,夺取大量新的海外市场,实行资本和商品输出。美国对欧洲和拉美的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不断增长。国内市场也不断扩大,建筑、汽车、电气工业成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④战后国际局势的相对稳定和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如何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标准答案:人类历史上至今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不同是性质的差异。(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两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为了瓜分殖民地、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市场而进行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法西斯德国、意大利以及日本对反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一场规模更大的侵略战争。(2)对于遍布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反法西斯国家来说,它们所进行的战争,就是为了维持世界和平与进步,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从法西斯发动局部战争、英法美苏参战前,世界人民就展开了反对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的反意斗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二战全面爆发后,苏联所代表的的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人民所进行的保家卫国的战争,理所当然地属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范畴。参战的英、法、美等国为了维护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它们同法西斯进行的战争具有反对侵略、反对法西斯、保卫本国领土主权的正义性。从这个角度上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自始至终都是一场反法西斯的争议战争。(3)二战不仅打败了法西斯主义,更教育了世界人民,使争取和平进步的民主思想深入人心,战争期间所确立的新秩序也较多地倡导了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二战性质的进步性。(4)也有些学者对二战的性质有不同的认识。他们认为二战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二战初期,当战争局限于欧洲部分地区时,德意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进行的战争,属于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当苏美参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才演变成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当然在这期间,被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波兰人民、北欧人民、西欧人民所进行的保卫祖国的战争,毋庸置疑地具备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状况方面的主要变化是什么?标准答案:战后美国经济在发展中同战前相比,有以下几点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新发展。这表现在:一是大量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通过政府的采购和订货为垄断资本集团提供有保障的商品销路。二是战后适应科技革命的新需要,联邦政府利用国库资金,承担建立有较大风险的新兴工业。三是面对西欧、日本的竞争,美国政府又利用国家财政对出口产品实行补贴。总之,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大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比战前有了较大的发展。(2)随着战后新兴工业的发展,美国经济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形成了实力雄厚的新财团。西部和南部的人口和经济实力增加,而东北部传统的工业与城市却相对式微。(3)由于经济的新发展,美国战后企业出现了新的合并高潮,导致混合联合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兴起。这种混合联合型企业跳出专门产品和地区界限,拥有巨额资本。而跨国公司则在国外成立分支机构或控制子公司,使经济生活更加国际际化。(4)美国经济危机同战前相比也起了变化,主要是:危机比以前频繁、周期缩短;危机时期生产下降幅度也较以前小,因而也减轻了其严重程度;战后历次经济危机时物价都是上升的(仅1953年那次除外),这是危机不同于站前的显著特点。以上四点变化虽发生在美国,但也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变化的一般趋向,因而带有一定的典型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评述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四川大学2013年中国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经今古文之争的经过。(1)秦朝不仅“焚书坑儒”,还下“挟书令”,即藏有儒家经典者治罪,因之在秦代无传授和学习儒家经典者。汉初,儒家经典只能靠那些仅存下来的学者们背诵记录,再由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下来。后来在孔子旧宅与河间献王等处,又陆续得到许多战国时代遗留下来的儒家经典,字体是用秦统一前的篆书抄写的,因此被称为古文经,原来用隶书字体写的便称为今文经。今文经和古文经不仅字体不同,篇章多少不同,而且对经学内容的解释也有很大差异。今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致用”,着重章句推衍,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和刑名学说来发挥“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尊君抑臣、正名分等思想。古文经学则看重章句训诂,把儒学经典视为古代历史资料,包括许多应该效法的古代社会政治制度。两派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2)今文经出现较早,而且董仲舒以治今文经《春秋公羊传》得到汉武帝赏识,故在董仲舒的建议下陆续被立为学官。古文经晚出,遭到今文经派的排斥,长期不得立为学官。成帝时命人搜求天下遗书,刘向、刘歆父子等先后负责搜集到的大量图书的整理工作,又发现了《春秋左氏传》《毛诗》《逸礼》等古文经书。王莽当权时,由于托古改制的需要,刘歆借机把《左氏春秋》《古文尚书》《逸礼》《毛诗》立于学官,后又立《乐经》为博士,《周官经》六篇也立为博士。东汉光武帝时,取消古文经博士,复立今文经博士,共十四博士。古文经虽不得立学官,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3)古文经学家贾逵、马融、郑玄兼通今文经。郑玄破除各家传统,广采众说,遍注群经,得到经今古文两派的赞许,号称“郑学”。至此,基本上结束了经今古文之争。许慎为了反对今文经学派根据隶书经典穿凿附会、曲解经文,用了22年的时间,写成《说文解字》一书,收小篆9353个,收古文(战国文字)、籀文(西周、春秋文字)1163个为重文;每个字标明字形,注出音读,推究字义。全书分为540部,全部解说不过13.3万多字,简明扼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辑完善、内容丰富的字典。(二)评价。西汉时期经今古文之争,是儒家内部争夺“禄利之路”的斗争,是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他们两家各立门户,争论不休,但在歌颂先王先圣、美化古代政治制度、为封建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等问题上还是一致的。不过,经今古文之争,由于双方互相辩难,对学术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试述清朝前期强化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措施和手段。(厦门大学1999年中国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削弱内阁权力。清朝沿袭明制,仍以内阁作为政府的中枢机构,以内阁大学士作为宰辅,但实际上内阁的实权远不及明朝。内阁的职责一如明朝,但由于它的一些重要事务分与后来所设的南书房和军机处,因此其实际权力比明朝要小。阁臣虽有草拟诏旨之责,但只是秉承皇帝的意旨。(二)议政王大臣会议。清代内阁只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关,而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后来的军机处才是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清初,凡军国大政均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亦称“国议”,其成员概由满族贵族组成,汉人不得参预。(三)南书房。康熙十六年(1677年),出于集权需要,康熙帝调翰林等官入乾清宫南书房当值,称为“南书房行走”,人数不固定。除陪皇帝写字作诗外,也秉承皇帝意旨拟写谕旨,发布政令,实际上是皇帝处理政务机要的秘书班子。南书房的设立,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四)军机处。雍正七年(1729年),改设军机房。后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简,有些也由军机章京升任。军机大臣之任命,其名目为“军机处行走”,或“军机大臣上行走”。凡人选军机处者,都是皇帝的亲信,完全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军机处将机密谕旨直接寄给地方督抚,称为“廷寄”;各地方督抚也将重大问题径寄军机处交皇帝审批,称为“奏折”。中间不再经过内阁(“明发上谕”仍由内阁下达),对军国大政的处理无须再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议。军机处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给。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由皇帝临时交办,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论述二战前夕德国法西斯的扩张步伐标准答案:纳粹党上台之后,为了夺取“生存空间”,德国法西斯开始向外扩张。1.吞并奥地利。一战前后,德奥两国都有合并的意图,但由于英法意等国的干涉,奥地利始终保持独立。1934年,希特勒企图通过扶植奥地利纳粹党人进行内部颠覆活动的办法,实现德奥合并,但被挫败。1936年,在他国无力干涉的情况下,德奥签订协定,德国控制了奥地利内政、外交。1938年,在意大利无力争夺奥地利,英法奉行绥靖政策的情况下,德国武装吞并奥地利。2.《慕尼黑协定》。在吞并奥地利之后,希特勒看清了英法等国的绥靖外交,便有恃无恐地对下一个目标捷克斯洛伐克下手。希特勒以苏台德为人侵捷克斯洛伐克的突破口,以居住在苏台德的德意志人受歧视为由,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种种不能接受的要求,企图将苏台德并人德国。为了避免同德国发生战争,英法两国继续践行绥靖政策,1937年9月,两国首脑在捷克斯洛伐克代表不在场的情况下,同希特勒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将苏台德地区割给德国。3.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协定签字之后,希特勒又着手准备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10月7日,在德国的策动下,斯洛伐克成立“自治政府”,1939年3月14日,又宣布独立,16日,德国军队开进斯洛伐克。同时,希特勒强迫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签订《德捷协定》,并将军队进驻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正式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德国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而随着其实力的增强和四处扩张所带来的对他国的威胁,英法逐渐转变了绥靖态度,大战进一步迫近,德国在二战前夕的扩张就此结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论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标准答案: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汉武帝从各个方面全面加强中央集权制度。(1)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汉武帝先后实施了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通过“酎金夺爵”的手段夺爵达106人,占当时列侯半数。通过这些措施,基本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同时打击了地方豪强,加强了中央集权。(2)建立中朝。汉武帝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加强皇权,设立中朝。中朝凌驾于外朝之上,由皇帝所控制。中朝的实行使中央官制制度化,有利于皇权的加强。(3)设置刺史。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全国设立十三个州部,每州设置刺史一名,称州刺史,以监察地方。此举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官僚的督导与控制。(4)建立新的选官制度。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建立了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建立太学,继续推行汉初已实行的“举贤良文学”“上书拜官”、策试等制度。(5)推动经济改革。汉武帝时期,铸五铢钱,统一币制;实施盐铁官营;施行均输法、平准法,征收算缗与告缗。(6)在思想上:为统一思想,汉武帝独尊儒术,从此以后儒家学说成为汉朝的正统思想,也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其影响长达两千多年。知识点解析:汉武帝从加强地方控制、建立中朝、设置刺电、施行察举制度以及统一思想等不同层面全面加强中央集权。5、论述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标准答案:宋太祖鉴于唐末五代的教训,提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的策略,从行政权、兵权、财政权、司法权等方面全面加强中央集权。(1)政治改革:①机构分权加强皇帝集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②实行州、府、军、监制,加强中央集权。中央完全控制地方行政、军政、财政、司法,加强控制。州长官必须以文臣充当,杜绝了地方武装割据。③官、职、差遣分离制度。④监司制度。中央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以加强控制。(2)军事改革:①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解除武将兵权。②改革禁军制度。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分别向皇帝负责,有效防止武将专权,若有军事行动,统兵将领大多临时委派。③实行“更戍法”。④“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军事部署。(3)财政改革:宋太祖建立由中央控制的财政制度,之后不断完善,逐步建立健全了由转运使、通判、主簿组成的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地方政府财权大大削弱。(4)司法改革:在各路设置提点刑狱主掌司法,严格法制,并规定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大权收归中央。宋初通过各种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消除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弊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行政权力集中,使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职责不清,互相掣肘;军权集中,导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武装更是不堪一击;财权集中,导致地方财政拮据。这些措施给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知识点解析:此题考查宋初中央集权制的加强。答案应当从政治、军事、财政和司法四个方面回答,同时指出这些措施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6、概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标准答案: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归于失败。从主观上分析,太平天国运动还只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第一,农民毕竟是分散的小生产者,不代表新的生产方式,他们不可能提出科学理论来指导革命;他们不可能长期地维持革命纪律,借以集中自己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太平天国用以指导革命的理论是拜上帝教,但它终究不是科学理论。太平天国颁布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或者由于其绝对平均主义方案、或者由于其他主、客观条件决定了其无法实行。第二,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化。农民阶级没有战胜封建思想的武器。太平天国在初期从上到下都保持着严格的纪律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但建都天京后,首先,从领导人开始,滋生享乐、保守思想、争权夺利,导致发生了天京变乱,成为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第三,太平天国军事战略上的错误,也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客观原因: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战胜如此强大的敌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第一,它历时14载,转战18省,攻占过600多座城镇,建立了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提出了明确而系统的理论,制定了各方面的政策,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二,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使旧的统治秩序再也无法恢复原样,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第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第四,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它是近代亚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涨中的主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为什么说“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标准答案:(1)实行“预备立宪”是为了抵制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慈禧太后派载泽等五大臣赴外国考察,1906年8月,五大臣回国,认为实行君主立宪有三大好处:一是“皇位永固”;二是“外患渐轻”;三是“内乱可弭”。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2)清政府并未真正打算“预备立宪”,企图以预备之名行拖延之实。后来在立宪派的强烈要求下,1908年,预备期定为九年,并训令立宪派以后不得再搞请愿,露出了它假立宪、真专制的凶相。(3)名为立宪,实则加强以满洲贵族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预备立宪的第一条措施是改革官制,在中央的重要职位均由满洲贵族充任;在地方把各督抚军、财政大权收归中央。(4)1908年,清政府制定的《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其中维护君主大权的有14条,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其余9条规定广大人民有当兵、纳税、服从清政府统治的义务,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权利。(5)在全国高涨的舆论压力下,1911年5月,公布了责任内阁。这个内阁几乎都是由皇族成员组成,皇族总揽大权。“皇族内阁”的公布,使全国舆论哗然,立宪骗局至此破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要概述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其积极意义与局限性。标准答案:公元前443~前429年,伯里克利连续15年任雅典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在此期间,雅典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史称“伯里克利时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主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民大会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是公民大会的成员,一切权利属于全体公民。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4次,开会地点设在雅典城郊的普尼科斯上岗,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对提交公民大会的议案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并参加表决,表决采取公开投票如举手的方式或秘密投票如投票于票箱的方式。凡内政、外交、战争、和平以及高级官吏的任免等重大问题,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公民大会还掌握城邦的立法权,凡是公民大会通过的法律议案,经陪审专门委员会批准就可以成为城邦的法律。此外,公民大会还拥有最高监督权和特别国事案件的审判权等。其次,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且以抽签产生。五百人会议的成员由10个地区部落各选50人组成,各个等级的公民均可当选。五百人会议是城邦的最高行政机关,负责执行公民大会通过的有关决议以及城邦的日常事务。五百人会议分为10个委员会,轮流担任会议的主席团(每个委员会大约任职30天)。主席团以抽签方式每天选举1人担任主席,主席团主席负责召集五百人会议,负责保管国库钥匙和国玺(1昼夜)。公民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约6000人,由10个地区部落各选600人,凡是年满30岁的男性公民都可当选。公民陪审法庭是城邦的最高司法机关,负责处理全部民事案件、重大刑事案件、国事罪、渎职罪和“不法申诉”,并且监督官吏的工作,最后核准公民大会的法律议案。十将军委员会由公民大会从10个地区部落各选1人组成,可连选连任。十将军委员会当时权力比较大,首席将军实际逐渐成为总揽城邦内政、外交的最高领导。执政官(9人)虽然属于高级官职,但当时其权力日益削弱。执政官的选举先按地区部落提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然后再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古老的城邦机关贵族会议仍然存在,但丧失了一切政治权利,只是处理与宗教有关的事务。而且,由于贵族会议成员照例由退任执政官担任,这时执政官已向一切等级的公民开放,出身平民的公民也可担任执政官并且自动进入贵族会议,所以贵族会议也逐渐向平民化方向变质。再次,实行公职津贴制和观剧津贴制。为了使更多的公民能够参政,城邦对各种官员(十将军除外)发放公职津贴。陪审员每天领2个奥波尔,执政官领4个奥波尔,五百人会议议员领5个奥波尔。为鼓励公民观看戏剧演出,城邦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每人每场可领得2个奥波尔,大约等于一人一天的生活费。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确实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但是其局限性也相当明显。首先,广大奴隶不仅毫无权利可言,而且是被剥削压迫的对象,其实质是公民民主或大大小小奴隶主的民主。其次,居住在雅典的外邦人不能享受民主政治,因为外邦人无雅典公民权。第三,雅典自由民中的广大妇女也不能参政,当时重男轻女严重,她们没有公民权。第四,那些靠劳动谋生的平民,不大可能放下手里的活,每十天左右到雅典参加公民大会,离雅典城较远的农民在农忙时节更不大可能,所以,经常参加公民大会的只是雅典公民中的比较有闲暇且比较富有和热衷于政治活动的成年男性公民。第五,雅典对内虽然民主,但对盟邦(提洛同盟)却是很专横的,毫无民主可言。最后,当时雅典最重要的官员十将军不是抽签选举产生的,而是举手选举产生的,而且是连选连任,也不给薪俸,所以一般公民很难当选,即使当选也无法担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恺撒内战和独裁期间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其历史意义。标准答案:(1)为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奴隶主阶级统治基础,恺撒在内战和独裁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有:①改组元老院,安插亲信,并把元老院名额增至900人。②增加高级官职的数目,执法官由8人增至16人,市政官由4人增至6人,财务官由20人增至40人。③改善行省管理制度,提高行省各城市的自治权,改进行省的税收制度。④扩大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山南高卢和西班牙的一些城市得到罗马公民权,山北高卢和西西里的一些城市获得拉丁公民权。⑤在意大利和行省建立至少20个殖民地,安置老兵和贫民10万人。此外,恺撒还取消部分债务,安置游民就业;对罗马的币制和历法进行了改革。恺撒的独裁统治及其改革措施,引起了部分固守共和传统的元老贵族的极端不满,公元前44年,恺撒在元老院遇刺。(2)恺撒改革的意义。恺撒的改革,不仅适应了罗马地区和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体现了罗马地区和各行省、各地方城市奴隶主的利益。同苏拉独裁相比,形同实异。苏拉独裁是为了维护以元老院为代表的一小撮元老贵族的统治,恺撒独裁则是废除共和制。它是罗马共和国末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日本明治维新是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标准答案:(1)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幕府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又沉重地打击了幕府的统治,为倒幕派武士推翻幕府的军事和政治统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2)当时,日本已经形成了一股以下级武士为核心的推翻封建制度的新兴社会力量,这些武士具有丰富的军事、政治经验和较大的社会影响,不仅得到新兴地主、资产阶级和市民的支持,还组成了萨摩、长州等藩的反幕同盟,在当时日本社会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历史的进步作用。(3)倒幕维新派采取了正确的斗争手段和策略。他们充分利用中央政权相对软弱的条件,打着“尊王”的旗帜,采取了用武力推翻幕府、夺取政权的斗争策略。(4)在文化上,日本具有向外国学习的强烈意识和传统,这使日本人能够从实际出发,吸收国外先进思想和文化,并加以改造和创新。(5)有利的国际环境也是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这一时期东方国家对欧美殖民侵略的坚决抵抗,迫使殖民列强改弦更张,调整政策,而日本的地理位置又处在资本主义市场建立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正是这种有利的条件使日本的明治维新避免了列强的干涉而获得成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4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论述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及主要流派标准答案:百家争鸣是春秋时期出现的各种学术流派纷纷涌现,各派学者阐发观点、互相驳难的思想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时期,产生了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学派及思想家。(一)产生原因1.政治方面:当时诸侯并立,各国国君竞相招贤纳士,鼓励学术、奖掖人才,这就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2.经济方面:春秋时期的经济已经得到了极大发展,可以使一部分人成为有闲阶级,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从事学术研究。3.文化方面:“学在官府”的状况被打破后,文化垄断已不可能,私学逐渐兴起且获得极大发展。4.学术自由方面:当时没有统一的政治权威,没有思想压制的局面,士人“合则留不合则去”,使得学术研究的自由度非常之高。(二)各种流派1.儒家:(1)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鲁国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指人与人的关系,在消极方面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积极方面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要实现“德治”,必须提倡“仁学”,即通过个人的内心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孔子提倡仁的终极目的还在于克己复礼,意思是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规范,这就算有了仁德。孔子还是一位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倡导有教无类;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与独立思考;还善于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倡导“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2)孔子之后儒家的另一影响重大的思想家是孟子,著有《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被尊称为“亚圣”。孟子主张仁政,认为统治者应该以民为本广泛实行仁政,“使民有恒产”;孟子的性善说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他有着朴素的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一书保存了他的思想。他吸收各家之长,主张既隆礼又重法;在人性论方面,主张人性恶,强调后天学习、去伪从善的重要性;在自然观方面,肯定“天”是自然的天,还强调人在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2.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子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其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子》一书中。墨子是下层民众在政治上的代言人。墨子对劳动很重视,反映了小生产者的意愿和要求;主张“节用”“节葬”,反对穷奢极欲、挥霍浪费;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兼并战争和阶级压迫;主张“尚贤”“尚同”,尚贤是要求国君举用贤才,反对世卿世禄制,尚同是在尚贤的前提下与中央思想保持一致。墨家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征用,战国后期逐步式微。3.(1)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春秋时楚国人。一般认为老子略早于孔子。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万物的始基,世间一切万物都是从“道”派生出来的;在“道”思想的支配下,老子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无为”就是听其自然,“少私寡欲”“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同时也希望统治者尽可能少地过问政事,薄赋敛,轻刑罚,重节俭;《道德经》中还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2)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他认为天地的本源是“道”,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主宰一切;庄子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精神领域里找到一种安慰。他的思想中也有浓厚的辩证法思想。4.法家的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战国时的韩非是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其著作收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等法家人物提出了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批判守旧不变的观点。认为,要加强君权,法、术、势三者缺一不可,法指成文法令,术指国君操纵臣下的手段,势指国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韩非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自利的。百家争鸣的学派绝不仅仅是上述几种,实际上还有阴阳家、名家、兵家、农家、杂家、纵横家等。各家各派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相互批判,又相互影响,对于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意义。(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007年统考真题)标准答案:(一)措施。隋文帝在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的南北分裂局面后,为了加强隋朝的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采取多项措施:改革官制和选举制度,确立了科举制;废除地方长官自辟僚属的制度,地方官府的属官改由吏部统一任免;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制定“输籍定样”,定期评定户等;蠲免租调赋税,减轻赋役负担;营建东都洛阳,并开凿大运河,以利于中央政府统治的便捷。(二)意义。“大索貌阅”使国家控制了更多人口,赋税来源更有保证;“输籍定样”使百姓赋役负担更加合理;行政上的改革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