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8(共90题)_第1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8(共90题)_第2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8(共90题)_第3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8(共90题)_第4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8(共9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8(共9套)(共90题)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论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标准答案: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两国的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交锋,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对两国乃至东亚的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背景:1876年日本的势力渗透至朝鲜,并与清政府激烈争夺对它的宗主权。朝鲜内部的亲日派与亲华派也互相倾轧,发生了军事政变——壬午兵变,清政府派兵平定。后来日本又策动朝鲜的亲日派发动甲申政变。朝鲜被置于中日两国的共同保护之下,从而为日后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埋下了伏笔。1894年5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清政府派兵入朝戡乱,日本也出兵朝鲜1万余人。但事后日本拒不退兵,并闯入朝鲜王宫,劫持国王,组织傀儡政权,挑起了战端。面对日本的进逼之势,李鸿章一再退让,企图通过求和以解决事端,并保存自己的实力。过程:1894年7月25日凌晨,清政府护送入朝的济远、广乙、操江三舰在返航途中,驶经丰岛时遭到日本海军的突然袭击。日本正式挑起了酝酿已久的侵华战争,因为该年是农历甲午年,史称“甲午战争”。丰岛海战后,李鸿章不但不积极准备抵抗日军,而且一味请求列国调停,但清廷内部的主战主张占了上风。1894年8月1日,光绪皇帝发布对日宣战上谕,命令“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这一天,日本也正式对中国宣战。9月15日,日军兵分几路向平壤发起猛攻。中国军队奋勇还击,但平壤仍然陷落。平壤战败的第二天,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遭到了日本海军的突然袭击。其中,致远号中弹累累,受伤甚重;吉野号不幸为鱼雷击中沉没。北洋舰队只剩四艘舰船,退回旅顺港。10月下旬,日军大举向中国进犯。金州、大连先后失陷,日军主力猛攻旅顺。中国六军守将徐邦道率军奋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日军占领旅顺港,连续四天进行大屠杀。旅顺失陷后,日军开始进攻威海卫,将北洋舰队围困住。在突围无望而陆援不继的情况下,北洋海军统帅丁汝昌在绝望中自杀。残余战舰被日军缴获。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影响: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议和全权代表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1)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军费二万万两白银;(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5)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这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马关条约》给中国人民套上了新的枷锁,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巨额赔款,接近于清政府全年总收入的三倍,迫使清政府不得不以利权作抵押大借外债,进一步受制于人。还使中国失去了富庶的宝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而且刺激了帝国主义掠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日本帝国主义势力通过甲午战争迅速地膨胀起来。它用中国的巨额赔款,增加了资本的积累,继续发展军需工业和与此相关的工业,很快地挤进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从此,日本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了侵略中国和亚洲的道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论述“普鲁士精神”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标准答案:普鲁士在通过不断扩张领土发展成德意志诸邦举足轻重的大国时,也形成了“普鲁士精神”。所谓的普鲁士精神,其公式为专制主义加上军国主义。原因:1.普鲁士国家是靠不断扩张领土发展起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知道经济繁荣的重要,统治者重视保护工商业,其中又特别奖励军事工业。2.普鲁士由弱变强,还因为它推行军国主义,而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得到了容克阶级的支持。在军国主义政策下,普鲁士国家变成了一台强大的军事机器。3.普鲁士的官僚系统也是靠军队的力量建立起来的。腓特烈?威廉继位之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官僚行政系统,用管理军队的方法管理国家。综合以上所述,经过长期的发展,至腓特烈?威廉时期,普鲁士精神完全成形。影响:1.普鲁士发展成高度集权的专制国家,军营式的纪律与等级制度支配整个社会生活。2.容克阶级与军国主义紧密联系,容克阶级推动了军队的发展,而军国主义的扩张也给容克阶级带来了地产、职位等方面的利益。容克阶级势力的强大,使德意志“农奴制第二版”在普鲁士表现最为突出。3.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对德国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作为一战与二战的发动者,显然与“普鲁士精神”密切相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试析希腊地理环境及其对古希腊史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世界史真题)标准答案:(一)与古代东方文明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的特色相比,希腊则是以地小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为其地理环境的特色。海洋主宰了它的气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于它的历史与文化。进入铜器时代以后,爱琴海已变成希腊与东方先进文明建立联系的主要通道,他们东航经叙利亚而接触巴比伦文明,从爱琴海南边最大岛屿克里特往南往东,也很容易到达埃及。这两大文明古国和其他东方文明民族都使爱琴文明和日后的希腊文明得以丰富和发展,使他们能在自己的文化创造上取得卓越成就。(二)希腊本土分为北希腊、中希腊和南希腊三部分。中希腊的雅典从古到今始终是希腊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希腊在地理上又别称伯罗奔尼撒半岛,其东北端的迈锡尼在爱琴文明后期代克里特而起,地位非常重要。在希腊文明时期,希腊本土和爱琴诸岛都各自建立了数以百计的城邦小国,始终未能统一,但在民族、语言、文化、风俗方面却较一致。以纷立的城邦小国而取得突出的文明成就,这是希腊不同于东方文明的一大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和爱琴海岛屿密布、希腊本土又被群山分割为无数小块区域的地理环境的特点有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分析楚汉战争中刘项胜负原因。标准答案:(1)在战略战术上:刘邦建立了一块相对稳定的能够提供兵源和粮食的根据地——川蜀及关中。项羽的后方地盘虽大,但有十余个割据方国充塞其间,矛盾重重,貌合神离,明争暗斗,愈演愈烈。项羽孤军远征,供应不足,军力消耗无法补充,因此,他东征西战,顾此失彼,穷于应付。这就给刘邦利用矛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创造了条件。(2)在政治思想上:刘邦较项羽进步,项羽是反动的。刘邦不仅通过了“王朝天命论”向世人证实自己是天命所归,更重要的是,他在他的根据地实行了一系列旨在得到人民支持的措施(最明显的是“约法三章”),从而深得民心,树立了很高的民望;而项羽人咸阳后,杀秦王子婴,抢财宝,掳妇女,烧阿房官,大火三日不熄。他的残暴行为,激起了关中人民的愤慨。(3)在管理和用人上:刘邦善于用人,能把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联合起来,做到守有贤相,谋有良臣,战有猛将,力量由弱变强,终于战胜了项羽;而项羽迷信武力,缺乏远见,刚愎自用,不肯听从部下的意见,嫉贤妒能,以至于许多有才能的人如陈平、韩信、英布都离楚归汉,贤士不附,将帅离心,甚至连唯一的谋臣范增也被逼走。又因其残暴好杀,致使众叛亲离,日益孤立,落了个四面楚歌的可悲下场。(4)在对机会的把握上:当刘邦巧占咸阳后,项羽听信项伯的话,错过了攻打刘邦的机会,又错过了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的机会,这就为自己埋下了隐患。总之,项羽无论在战略上、政治谋略上、组织管理上、用人机制上、机会把握上都表现出了致命的缺点,他的失败是无可避免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科学评价。标准答案: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作了概括,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论述地理环境对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标准答案: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尼罗河纵贯南北。古埃及分为两个区域:下游三角洲地区称为下埃及,南部河谷地带称为上埃及。古埃及文明即产生于尼罗河河谷地带及北部的三角洲地区。古埃及的政治中心一直沿着尼罗河流域分布,而北部三角洲尤其发达。除东北部西奈半岛外,东、西、南、北基本封闭,其巾南为尼罗河谷地,交通不便;北为地中海;东为红海;西为撒哈拉沙漠。只有东北方通过两奈半岛与西亚的联系相对方便。因此古代埃及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较少受到外来入侵。古埃及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和尼罗河提供的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得古代埃及成为最早的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大河文明的代表。由于该地物产丰富,埃及人民中较早分化出不从事生产的祭司阶层,促进了埃及宗教和文化的发展、由于管理尼罗河的灌溉需要强大的统一力量,所以埃及较早建立了统一的王国和帝国,确立了君主专制政体。埃及法老利用强大的国力和专制力量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金字塔、神庙、国王谷陵墓、沟通尼罗河与红海的运河等。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问的土地),大致相当于今伊拉克大部,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区。两条河流均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它们形成的冲积平原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土地。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以巴格达为界。北部称亚述(得名于亚述城),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得名于巴比伦城),巴比伦尼亚又分为南北两部分,巴比伦尼亚以尼普尔为界。北称阿卡德,南称苏美尔。两河流域土壤肥沃,是最先培育出大麦、小麦、谷类作物的地方,并且驯养出了狗、猪、绵羊等牲畜。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两河流域商业发达,与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西亚其他地区都有经济文化交流。两河流域地理环境具有典型的开放性特点,导致该地区容易受到外部的威胁。这一地区不断变换人种和种族,历史变化比较频繁。另外,由于这一地区没有大规模的石料,建筑多使用泥土,容易被洪水冲毁,建筑很难保存。文字写在泥板上也很难流传下来。由于灌溉的需要,两河流域很早就形成了国家,并且较早出现了专制君主制,重视国家机器和法律建设。知识点解析:地理环境在人类古代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这是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一个必然现象。7、评述清的地方自治。标准答案:地方自治是西欧市民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参加城市政权的产物,是西欧民主政治的表现。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伴随着西学东渐,地方自治思潮传入中国,在清末最后几年,地方自治思潮走向实践,在中国宪政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清末地方自治兴起和发展的原因:(1)清末皇权弱化和政府统治被削弱为地方自治提供了可能。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内外交困,皇权遭弱化,统治被削弱。与此相反,地方督抚实力大增。清末皇权的削弱和地方势力的勃兴,为地方自治提供了基础。(2)清末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和绅商阶层的壮大,他们成为推动地方自治的重要力量。(3)清末地方自治思潮的兴起为地方自治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提倡地方政治改革,地方自治思潮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统治阶级的部分开明人士也认识到实行地方自治的必要性。地方自治思想逐渐渗透到清廷的政治生活之中。在全国上下要求实行地方自治的呼声中,1908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在全国推行地方自治。清末地方自治可分为两个阶段:1908年以前,为绅商自发倡办或由官府督导试办的阶段;1909年以后,是在清政府的统筹规划之下,全面推行的阶段。清末地方自治分为两级,城镇乡级自治为下级自治,府厅州县级自治为上级自治。规定先行在城区进行自治实验,嗣后再推至乡镇。为推动地方自治运动的开展,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自治研究所章程》,责令于各省省城及各府厅州县设立自治研究所,这就为地方自治做好了组织和思想基础。1910年,清政府又颁布《京师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县地方自治章程》和《府厅州县议事会议员选举章程》,使自治政策更趋完善。清政府地方自治政策的制定,使地方自治成为了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有力地推动了地方自治运动的发展,全国出现了一股地方自治风潮。清末地方自治是近代中国政治体制革新的一次有益尝试。但是,由于存在舞弊、刮民、铺张等现象,以及民众对地方自治的误解、无知和冷淡,加之财政困难,特别是清政府维护自身独裁统治的目的没有改变,从而限制了地方自治的成效。尽管如此,在一些地方,地方自治事业还是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总之,无论是从观念、行为还是政治结构方面,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对于中国政治的现代化而言均是一种初步和有益的尝试,其影响一直波及民国年间。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概述建国初期的经济政策。标准答案:(1)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政策。第一,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没收官僚资本,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在全国解放前夕,官僚资本占全国工业资本的2/3左右;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是彻底摧毁半殖民地半封建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前提和条件。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等一系列文件,详细规定了没收官僚资本,收购、征购、征用和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和外国企业的方针政策。没收官僚资本之后,还对企业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第二,管制或收购外国在华企业。到1952年底,基本上肃清了帝国主义的在华经济势力,将外国企业变成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2)完成土地制度的改革。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上分发动群众、划分农村阶级、没收和分配土地三个步骤。土改运动分三批逐步展开,一般以解放时间的先后,由华东、中南到西北、西南逐次进行。到1952年底,除西藏、新疆少数民族区域外,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阶级的统治,使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促进了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私营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之后,对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全面展开。到1950年9月底基本完成。主要包括三个环节:调整公私关系、调整劳资关系、调整产销关系。通过调整,将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和销售大体纳人国家计划轨道,使之从困难中走出来,为发展生产、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和恢复经济服务,并获得正当利润。(4)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财政经济的好转建国前后,经济严重困难,1949年,财政赤字达到2/3,从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四次大规模的物价涨风。为实现财政经济的好转,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加强金融管理,打击不法分子和取缔非法金融结构,健全社会主义金融体制。第二,控制主要商品,稳定市场物价,加强市场管理,打击投机倒把,建立坚强的国营供销商业系统。第三,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贸易和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以确立统一的国家财政经济管理体制。到1950年3月,国家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通货膨胀停止,物价日趋稳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要概括中王国时期古埃及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标准答案:中王国时期,古埃及又重新统一起来,为社会经济、特别是灌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中王国时期古埃及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1)铜制器得到普遍使用。由于青铜器的熔点低,便于铸造,质地又坚硬,铸成的工具和武器更锐利耐磨,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普遍使用桔槔汲水灌溉,既节省了大量劳动力,又缩短了灌溉时间,使可灌溉的面积进一步扩大。(3)在农业方面,出现了装有横手木把的新犁,提高了耕地效率;第十二王朝的六代国王都致力于法雍地区的开发,修堤开渠,修建水库、水闸,水利灌溉系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法雍地区大片沼泽变成了旱时能引水浇田,涝时能排水的良田。(4)在手工业方面,纺织业上出现了平式织布机,能织出质量上好的亚麻布;造船业有了相应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手工业部门——玻璃制造业,这是埃及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随着中王国时期埃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埃及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强有力的涅杰斯”,实际上是一个中小奴隶主阶层;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贵族的私有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国际贸易也更加发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塞尔维乌斯改革的内容和意义。标准答案:王政时代后期,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增强罗马的实力、调整社会内部关系,第六王塞尔维乌斯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是:(1)以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新建地域部落,取代原来按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3个氏族部落。他把罗马分成4个城区部落,把罗马的乡村分为15个乡村部落。凡在地域部落登记人册的自由民都获得公民权,这就拆毁了人种和血缘关系的藩篱。(2)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为5个等级,并确定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各等级提供数目不同的百人队(森都里亚),第一等级出80个,第二、三、四等级各出20个,第五等级出30个。第一等级中最富有者还组成18个骑兵百人队。各等级的森都里亚都自备武器装备,第一等级配备全套武装,第二和三等级依次减少,第四等级为轻装步兵,第五等级只有投石器。(3)由百人队成员组成百人队大会(森都里亚大会)作为公民大会。森都里亚大会实行集体投票制,每个森都里亚只有一票表决权。第一等级公民拥有98个森都里亚,控制着大会的多数票。因此,富有公民在居民中虽占少数,他们在森都里亚大会中却居于统治地位。塞尔维乌斯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塞尔维乌斯的改革以地域原则取代血缘原则划分居民,加速了氏族血缘关系的瓦解,使原来处于氏族之外的“平民”在百人队大会上享有公民权,成为罗马公民,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罗马在拉丁姆地区的地位,也基本上完成了罗马由氏族制度到国家的过渡。同时,按照财产划分公民等级并且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联系在一起,造成第一等级掌握会议的多数票,数量超过其他等级票数的总和,促成新的贵族与平民等级的形成。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论述贞观之治的措施标准答案: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他在高祖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制度。(一)政权机构建设1.在中央沿袭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长官是中书令(2人);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长官是侍中(2人);尚书省是执行机构,长官是左右仆射(尚书令官职虽存但不实授)。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官吏任免考核、户口赋税、礼仪、军政、刑狱、工程营造等方面的内容。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互相分工,互相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2.在地方上实行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唐太宗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依山川形势分全国为10道。道是监察机构,皇帝经常派巡察使、按察使等对地方官吏进行检查和监督。3.强化监察机构。御史台是唐中央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下设台院、殿院、察院,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二)田制赋役改革均田制是唐前期的基本土地制度。主要内容是:(1)对百姓授田的规定:18~59岁男子每人受田百亩,其中口分田80亩,身死还官;永业田20亩,可传之子孙。老男、笃疾、废疾者受口分田40亩;寡妻妾受口分田30亩;道士、和尚受口分田30亩,女冠、尼姑20亩;工商业者授田减半,若在狭乡则不给。一般妇女、部曲、奴婢、耕牛不再授田。(2)对贵族官僚授田的规定:有封爵的贵族受永业田从100顷至5顷;品官受永业田从60顷递减至2顷。另有职分田和公廨田,前者收入作为官员个人俸禄,后者收入用作办公费用。(3)对土地买卖的规定: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自由出卖;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准卖永业田。租庸调制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主要赋役制度。均田制下的农民每年每丁纳粟二石,是为租;每年纳一定数量的绢、绵或布、麻,是为调;另,每年每丁须服徭役20天,若不服役可折纳为绢或布,是为庸。这种以绢布折役的方法称作输庸代役。唐朝的输庸代役不受年龄限制。(三)修订律法贞观十一年命长孙无忌等修成《贞观律》;高宗时又命长孙无忌等人修成《永徽律》,并对《永徽律》作了具体解释,撰成《疏议》30卷。《永徽律》与《疏议》合并颁行,便是流传至今的《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四)改革府兵制度府兵制形成于西魏北周时期,唐太宗贞观十年进行了整顿健全。中央领导机关是十二卫,基本单位是设在各地的折冲府,由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统领,下设团、旅、队、火等。折冲府分三等,上府有卫士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布局遵循“内重外轻”原则。府兵经常性的任务是轮番到京城宿卫(番上),不服役时则从事农耕,农闲时则进行军事训练,实行兵农合一制。府兵的行装、戎具和军粮要自备,因此府兵制必须以均田制为基础。府兵调遣权力由兵部牢牢掌握,调兵须有皇帝敕书和兵部符契。这就将军权集中掌握于皇帝之手。(五)学校与科举唐代的教育分官学与私学两个系统,以官学为主。中央官学主要是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弘文馆、崇文馆。唐代科举分常举与制举两种。常举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由礼部侍郎主持。明经的考试内容以帖经为主,进士则以诗赋为主。进士难考,但及第后极易飞黄腾达。制举由皇帝主持,不常举行,取人极少,较重要科目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等。武周时还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六)修订《氏族志》为抬高皇族地位,打击山东士族,唐太宗令高士廉等人刊正姓氏,修订《氏族志》。新修成的《氏族志》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等山东士族被降为第三等。使得部分做官的人士获得了士族名分,而山东土族则进一步受到打击。唐太宗在位期间,通过实行上述措施,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繁荣安定,经济发展较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盛世,史称“贞观之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论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综合真题)标准答案:(一)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影响并导致的。经济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经济根源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巩同、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二)过程。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始于战国,成于秦汉,取代了两周的奴隶制贵族政治一直延续到清,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其基本特征是国家把一切政治权力集中到皇帝和他统率的各级官僚机构手上。其演化过程是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唐以后的三省六部制,总的趋势是日益强化,日益僵化,也显现了循环往复式的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三)影响。(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特别是在明清后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论述清朝在康雍乾时期为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所做的努力标准答案:康雍乾时期,清政府为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及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平定三藩之乱。三藩指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和平南王尚可喜。三藩横征暴敛,奢靡至极,久握重兵,飞扬跋扈,并广蓄四方宾客,以图谋反。吴三桂还对所辖文武官员选用自擅,时称“西选”,“西选之官,几满天下”。康熙帝运筹帷幄,经过八年斗争,平定了三藩之乱。2.统一台湾。自明末台湾一直为郑氏据有。平定三藩之后,康熙帝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率军进攻台湾,结果一战而克,郑克塽乞降。3.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准噶尔部为蒙古之一部,地处伊犁一带,其首领噶尔丹在康熙年间自称可汗,进攻蒙古。康熙帝三次亲征,将其击败,并彻底消灭其余部,实现了西北边疆的稳定。4.土尔扈特蒙古重返祖国。土尔扈特是漠西蒙古之一支,曾迁入俄境。后因不堪沙俄的压迫,于乾隆年间跋涉回到祖国。乾隆帝举行盛大宴会表示欢迎,并妥善安置之。5.对西藏管理的加强。雍正年间设置驻藏大臣二人,分驻前后藏,以监督西藏地方管理事务。驻藏大臣的地位、权力与达赖、班禅平等,负责一应事务,使中央对西藏的管理大大加强。6.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即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世袭的土司改设流官。始于雍正四年,终于乾隆年间。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7.平定大小和卓木及张格尔的叛乱。大小和卓木于乾隆二十二年纠集维族上层分子叛乱,两年后失败。大和卓木之孙张格尔在英国支持下于道光六年起兵,占领了天山南路。清政府派杨遇春率军出击,于次年击杀张格尔,平定叛乱。清政府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阻止了民族分裂,维护了统一,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做出了巨大贡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论述拿破仑三世与法兰西第二帝国标准答案:路易.波拿巴(1808—1873年)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儿,拿破仑的儿子死后,他是法定的继承人。他处处模仿拿破仑,朝思暮想恢复帝业,组织了两次暴动,均以失败告终,被判入狱,后逃往英国。1848年二月革命后,他回国写了《论消灭贫困》,伪装同情劳动人民,以赢得同情。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制宪会议于1848年制定了宪法,进行总统选举,结果路易?波拿巴在744万张选票中获得550万,当选为总统。1851年12月2日,他在拿破仑加冕称帝的纪念日进军巴黎,发动政变,正式宣布自己为法兰西皇帝,称拿破仑三世。这样,法国的历史进入第二帝国统治时期。首先,高度集权的统治结束了法国大革命以来政权更迭的混乱局面,适应了普通民众要求稳定的呼声。初期,拿破仑三世极力采取专制手段进行统治,压制议会,监控普选,限制言论自由,审查书报,控制教育;同时,强化军队、警察和官僚机构。然从1859年起,大赦政治犯、1870年宪法重申并承认大革命的“各项伟大原则”,政治体制向自由帝国演变,代议制民主发展,法国向真正的议会政治迈进了一大步,而此种变革更有效地契合了资产阶级对更为宽松、民主的政治环境的要求。其次,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工业革命的迅速完成,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60年代法国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在商业领域实行了商标制,对重点行业产品减税;允许银行支票流通,方便了资金周转等。工业革命的迅速完成使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对外关系上,第二帝国积极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促进法国经济和军事地位的上升。为了满足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国推行殖民扩张政策。1857年完成了对阿尔及利亚的占领;1859~1869年苏伊士运河完工后法国伙同英国控制了埃及内阁;1860年法英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3年法国将柬埔寨变为其保护国;1867年越南大部分成为法国殖民地。此外,法国在西非、东非、大洋洲等地大肆扩张,很快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殖民帝国。拿破仑三世在处理欧洲国际关系问题上,其根本点是打破维也纳会议形成的俄、英、奥、普四国联合主导欧洲的格局。为此,法国参与了对俄的克里米亚战争,此战的胜利洗刷了滑铁卢战役以来的耻辱,法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高;法国还实现了与英国的结盟,神圣同盟被拆散。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御驾亲征,然多番受挫,最后于色当战役中被敌军俘虏,法兰西第二帝国至此崩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分析近代西欧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世界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西方之所以能跑在前面,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西方在地理大发现之后,迅速走向世界,竭力向海外挺进,他们霸占了世界主要贸易航道,夺取了重要战略据点,把许多地区和国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任意加以宰割,用殖民地的民脂民膏养肥了自己,从而养肥了本国的资本主义。(二)文艺复兴为西方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及掠夺榨取行为提供了精神上的准备。文艺复兴把人们从中世纪的漫漫长夜的昏睡中唤醒,使人们意识到人生的价值,从而产生了为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人生观及奋发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三)宗教改革的积极作用。宗教改革大大削弱了天主教会.并且把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从天主教的禁忌下解放出来,这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而且,在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特别是加尔文教所宣扬的宗教理论——“神定论”,从精神上、心理上推动、鼓舞资产阶级在掠夺人民及积累资本的道路上无顾忌地前进。(四)西方在国内有良好的政治环境。西欧的君主专制政府建立在与资产阶级联盟的基础上,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扶持和保护的政策。比如,法国路易十四在位时期,财政总监科尔伯执行重商主义政策,对进口的外国工业品课以重税,同时又努力发展本国工业,鼓励工业品出口。又比如在英国,专制政府也发挥了同样的作用。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流离失所,为了保证工业的劳动力,君主政府实行一系列“血腥的立法”去强迫流浪者当雇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鸦片走私的危害。标准答案:鸦片是一种昂贵而又使人堕落的毒品,罪恶的鸦片走私给殖民者带去的是暴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却是无比严重的灾难。第一,鸦片走私改变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地位,使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收入减少。第二,鸦片泛滥,中国社会有限的购买力大量被鸦片吸收,造成了城乡工商业的凋敝,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第三,腐朽了清王朝的官僚机构,加重了政治上的腐败。第四,摧残了中国人的心灵和肌体,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论述印度非暴力运动的过程和失败原因。标准答案:(1)过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印度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为了巩固殖民统治,英国一方面准备宪政改革,安抚和拉拢印度上层阶级,另一方面加强镇压。1919年4月13日,发生阿姆利则惨案,反英斗争迅速高涨。1920年9月,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在甘地的号召下,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汇成一股反英洪流。但是运动很快超出非暴力斗争范围,甘地闻后急忙制止。国大党通过巴多利决议,谴责群众的“越轨”行为,决定无限期地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月10日,甘地入狱,运动遭到残酷镇压。(2)失败原因:“非暴力”只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一种政治策略,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甘地的宗教的非暴力原则同资产阶级的策略原则屡屡发生冲突,它同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更是格格不入。一方面,他积极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反帝政治斗争,号召不惜一切反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制度;另一方面,又坚决反对群众进行任何暴力反抗行动,多次停止不合作运动,挫伤了群众的斗争积极性,延缓了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的进程。知识点解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殖民时代的民族解放运动重要方式,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本质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8、试论基督教对封建时期西欧的影响。标准答案:(1)基督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世纪早期西欧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公元五六世纪的西欧,战乱频繁,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新兴的封建主阶级迫切希望找到一条经济上的解脱之道,以恢复和发展经济,并进而实现封建秩序的稳定。中世纪早期的寺院,不仅是一个宗教团体,同时也是西欧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和经济实体。恩格斯在分析欧洲土地关系时曾经指出“远在查理大帝之前,教会早就占有法兰克全部土地的三分之一。可以肯定,在中世纪,几乎整个天主教在西欧都保持着这样的比例”,由于日耳曼人生产力水平很低,耕种方法极其简陋,寺院经济相对于日耳曼经济而言,成为了当时较高生产力的代表。不少寺院保存着罗马时代伽图、瓦鲁科琉麦拉和帕雷狄阿斯等人的农业著作,后来寺院本身也编写了一些农业指导和农业方法的书籍,这对于当时欧洲地区农业技术的保存和生产方的恢复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寺院除从事农业外,还经营葡萄园,酿制葡萄酒运销各地。基督教寺院所进行的一系列桌有成效的经济活动,为中世纪初期物质上极度匮乏的西欧增加了物质财富,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稳定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教会庄园成为了世俗庄园的样板。教会经济在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做的贡献是以对广大农奴和下层修道僧侣的残酷剥削为代价而取得的,这种剥削与世俗封建主对农奴的剥削相比较,在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如果仅仅看到教会经济所取得的生产力进步的方面,而不承认这种进步带有的对抗性质,仍然是片面和形而上学的。(2)罗马基督教会积极从事对蛮族的传教活动,客观上还促进了民族融合,并使政治分散的西欧以基督教为纽带融合成为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罗马基督教会适应时势,不仅承认了“蛮族”所建立的国家,而且还向那些地区派遣传教士进行传教活动,以便积蓄力量,重振西派教会。公元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罗马基督教,从此,克洛维在对外征服中得到了罗马基督教会的大力支持,而教会也在他的保护和支持下加快了在新征服地区的传播。罗马教会与各地的世俗政权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扩大了他们在各地的影响和力量。随着蛮族王国纷纷皈依基督教,西欧国家的基督教化,不仅减少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的敌对情绪,而且促进了民族间的彼此融合,这主要表现为生活习俗和道德观念的相互渗透、民族之间的通婚以及语言的融合等方面。正是基督教在“蛮族”王国中的传播,基督教传教士们的教化,使众多落后的日耳曼部落由氏族社会直接转入了中世纪的文明轨道,尽管其文化发展水平不如古代文化,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却已是一种新质的文化,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基督教的传教士们尽管出于宗教目的,但他们的传教活动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可以说罗马教会在西欧乃至北欧地区的传教过程,也是普及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民族融合的过程。从这时起,西欧通过一个共同的信仰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治组织真空的教会组织而连成了一体。而正是西方不同民族融合进基督教世界的精神团体中时,他们才获得了一种共同的文化,即是以基督教为核心的共同文化,“最重要的是,正是这一点,把西方的发展与其他世界文明区别开来了”。(3)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是封建统治的重要支柱,教会大力发展社会救济活动,建立医院和慈善事业。而且,教会实行的教阶制度是一种开放的组织制度,最下层的工匠的儿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升到主教。教会虽然排斥古典文化,但还是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古代手稿,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物质准备。教会学校后来也成为欧洲各类学校的先驱和基础。总之,基督教在西欧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在促进西欧封建化进程,继承、传播古典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以及转变西欧社会风气,促进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的。此外,从教会发展史上看,这一时期,罗马教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蛮族”地区的传教工作,扩大了罗马教会的力量,为形成罗马基督教的西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欧共体一体化的进程。标准答案:195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后,共同体各国就致力于西欧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关税同盟的实现。取消6个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即实行关税同盟。第二,制定了共同的农业政策。内容主要是对共同体内的农产品实行价格保证和提供补贴;对外共同提高关税以保护6国内部的农业生产,共同的农业政策其重要性仅次于关税同盟。第三,共同体的扩大。共同体的成功,促使英国、爱尔兰和丹麦于1973年加入。共同体由6国变成9国,实现了第一次扩大。七八十年代,欧洲的一体化取得了如下进展:第一,成员继续扩大。1981年希腊加入,1986你那西班牙、葡萄牙加入,成员国达到12个。第二,筹建欧洲货币体系。1978年共同体九国首脑会议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于1979年付诸实施。第三,筹建欧洲统一的大市场。1975年12月决定,要成立直接选举产生的欧洲议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一体化高潮迭起。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会议上就《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达成了协议,并于1992年2月的部长会议上签署。这是欧洲一体化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开始运转,实现了商品、资金、劳务、人员的自由流通。1995年1月1日,欧盟接纳奥地利、芬兰、瑞典三国为新成员,扩大到15国。1995年12月,欧盟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从1999年起实行单一货币——“欧元”。1998年6月,欧洲中央银行成立。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和马耳他10国正式加入欧盟,从而形成了一个横跨东西欧25国的新欧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大革命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标准答案: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从主观方面来说,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那次革命遭到了失败。这场失败了的革命,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且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正是由于经历了这场大革命,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这些,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春秋大国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如何区别?标准答案:武器的进步: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与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相比,军队使用的武器有所进步。春秋时期的兵器多是铜制的,主要有矛、剑、戈、弓矢等,战国时期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矛、戟、剑等武器逐渐由铜制改为铁制,比以前更加锋利和坚韧。同时,一些大型兵器如用机械力量放射的弩机等比以前更加广泛。兵种的变化:西周春秋时期的主要兵种是战车部队,作战方式主要是列阵作战。战国时期的兵种则有步兵步兵、骑兵较之车兵轻捷灵活,作战方式也由列阵而战改变为争夺战和运动战。由于武器的先进和军队数量的增加,攻城战和大规模野外作战已是很普遍的现象。兼并战争的性质: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各霸主以扩大势力范围及掠夺土地、人口、财富为目的。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统一战争的性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和结果。(南京大学1996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东北师范大学1998年世界中古史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00年世界通史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世界史真题)标准答案:(一)起因。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有其复杂的起因,包括王位继承问题、领土争端以及对佛兰德尔的争夺。(1)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死,加佩王朝绝嗣。法国三级会议推举瓦罗亚家族的腓力继位,是为腓力六世(1328—1350年),开始了瓦罗亚王朝(1328—1589年)。英王爱德华三世之母是腓力四世之妹,她以法王外孙资格要求继承法国王位,但法国以《萨利克法典》中女子无继承权为由拒绝。(2)英国的诺曼王朝(1066一1154年)和安如王朝(1154—1399年)都由法国封建主创立,因此英王室在法国有大片领地。后来一些领地相继被法王收回,但这时南部的阿基坦和加斯科尼仍在英国手中。于是英国想扩大领土,法国想完成统一,时起纠纷。(3)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尔毛纺织业发达,物富民殷,是封建主垂涎的一块宝地。佛兰德尔一向为法王臣属,腓力六世又在当地建立起直接统治。当地纺织用羊毛一向来自英国,羊毛输出是英王的重要财源,所以英王也想控制佛兰德尔。(二)结果。1453年,英军在波尔多决战中全军覆没。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宣告结束。英国除在法保留加莱一港外,撤出全部法国领土。以后法王又经过数十年的惨淡经营,收回一些独立的封建主领地包括勃艮第公爵领地,到15世纪末年完成统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论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四川大学2005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标准答案: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即新技术革命。这次革命在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到80年代以更大势头发展。新技术革命促进了信息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兴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因。(1)科学理论的准备。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理论准备应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在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和方法论方面改变了牛顿力学体系,从而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世界引向微观世界。30年代原子物理学的迅速发展揭开了核裂变的奥秘,使人工利用原子能成为可能。形成于战后初期的“三论”即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也是当代技术革命的主要理论依据。(2)技术与物质前提。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继承性和连续性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与第二次技术革命创造的技术与物质条件分不开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是电子计算机得以诞生的直接前提。战后初期,属于第二次技术革命领域的一些尖端技术开始从军用转为民用,进一步扩大了新兴产业,推动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到来。(3)社会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速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到来。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战后西方国家普遍重视教育,特别是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来大力培养科技人才。随着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干预力度日趋加大,这不仅从人力、财力、物力方面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使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减少自发性与盲目性的负面效应,直接推动了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1)原子能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新技术革命首先是从原子能技术的利用和发展开始的。1945年7月16日,美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成功。1949年8月,苏联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1年5月,第一颗氢弹在美国制成,1952年10月1日试爆成功,其威力相当于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的600倍。随后不久,1953年8月,苏联在西伯利亚试爆氢弹成功。此外,从1953~1964年间,英、法、中等国相继宣布试制热核武器成功。(2)电子计算机的利用与发展。1945年制造的美国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NIAC)和1952年由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主持制成的通用电子计算机(EDVAC),标志着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诞生。1958年,美国IBM公司制成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在100万次以上,高于第一代200倍。1964年IBM公司制成360系列计算机,首次使用集成电路,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300万次以上,被称为“电脑”。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每秒运算千万次的集成电路,第三代计算机问世。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研制出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20世纪80年代,美日竞相研制第五代人工智能计算机。20世纪90年代以后,模仿人脑的判断与适应能力、具有可同时处理多种数据功能的神经网络第六代电子计算机,又成为电子计算机领域研究的最新方向。电子计算机在生产、流通、企业与行政管理、国防军事、教育乃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人类社会步人“信息时代”的历程和各个领域制度变革的方向,对现代化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3)空间技术的利用与发展。1949年,苏联发射了35吨推力、645千米射程的火箭;1950年,完成了1600千米射程火箭的研制工作。美国则在1953年才发射了一颗射程800千米的火箭。1957年6月,苏联首次成功地发射了洲际导弹;同年10月4日、11月3日,苏联相继发射了两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1号”和“伴侣2号”,开创了空间技术发展的新纪元。1958年1月31日,美国发射了重量小于苏联但质量很高的“探险者1号”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绕地球飞行成功。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成功登上了月球。20世纪70年代以后,空间技术开始了由近地空间为主转向对太阳系行星和宇宙空间的探测研究。新技术革命除了涉及以上领域外,还有人工合成材料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遗传工程的诞生和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发展。(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社会生产力的飞跃。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一系列新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生产要素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改善了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性能,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单位资本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也改造了传统农业。通过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等现代科技手段,食品品质得到优化,单位产量大大提高。(2)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管理的现代化。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非物质生产的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新技术革命还带来了企业组织与管理模式的变化。(3)社会生活领域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增加与社会产品的丰富,从根本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导致了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的变化。这在衣食住行以及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4)社会结构的变化。新技术革命是推动二战后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带动了就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迁。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趋势导致制造业对劳动力数量需求的减少和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提高。(5)教育的现代化及价值观念的变化。现代技术手段的引进同样使教育和文化艺术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和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试述淝水之战的性质及双方胜负的原因。标准答案:淝水之战是东晋抵御前秦进犯的著名战争。四世纪下半期,氐族贵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秦王苻坚强征各族人民南下,东晋派谢石、谢玄率军八万迎战,双方在淝水决战。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前秦大败。淝水之战的性质:一方面,前秦作为氐族贵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进犯东晋,带有民族冲突的性质。在前秦政权中,始终存在着对汉族的歧视与提防,奴役汉族人民的现象也一直存在,这与南方衣冠士族把持东晋政权是有明显区别的。另一方面,前秦在建立之后,采取了很多汉化措施,向中原先进文化靠拢,如发展农业、优待士族、崇尚儒学等,在淝水之战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封建化过程。因此,淝水之战也带有两个并立政权争夺中国统一权的性质。在两者中,后者应当占据主导地位,民族冲突只是表面现象,争夺统一权利才是淝水之战的实质。双方胜负的原因:前秦方面: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如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矛盾,氐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当时的前秦还远:不是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的政权;前秦王苻坚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东晋已是“垂忘之国”,轻率南侵;战争的具体指挥也存在失误,如误用朱序,军队轻率后撤给了东晋军队偷袭的机会等。东晋方面:经过前期的休整,国内形势稳定,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够一致对外;谢石、谢玄率领的北府兵能征善战,战斗力强;通过朱序掌握了前秦军队的虚实,具有军事上的主动权。淝水之战的结果,证明当时统一的时机和条件仍不成熟,进一步确定了南北双方对峙的局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试述周世宗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标准答案:五代后期,统一趋势日益明显。后周柴荣(周世宗)继位后,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行了广泛的改革。在经济方面,首先鼓励开垦荒地,把中原无主荒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逃户返乡从事农业生产;第二,通过清查土地,按照实有耕地数量征收田赋,以限制豪强地主的逃税行为,减轻农民负担;第三,兴修水利,征发民力堵塞黄河决口,疏通以开封为中心的南连长江、北达黄河的运河;第四,限制佛教的发展,抑制寺院经济。显德二年,下令废除天下寺院30336所,仅保留2694所,勒令大批僧尼还俗从事生产,禁止私度僧尼,诏“悉毁天下铜像以铸钱”,改变了五代以来市面钱币短少的状况。在政治方面,注意改善吏治,赏罚比较严明,并能听取群臣的意见。周世宗屡次下诏求谏求贤。针对唐末以来法制破坏的弊端,强调不能凭个人的好恶决定刑赏,对五代相沿的律、令、格、敕进行整理,详定为《大周刑统》,颁行全国。在军事方面,严明军纪,整顿禁军。周世宗坚决斩杀在“高平之战”中临阵逃跑的大将,申明军纪。又针对禁军内老弱多的弊端,提出“凡兵务精不务多”的原则,简选骑、步诸军,精锐者升为上军,老弱者裁汰,武艺出众者选为“殿前诸班”,又创建水军。这样革除了唐后期豢养冗兵的积弊。从此,中央禁军有足够的武力控制地方藩镇,有利于国家的安定。经过上述改革,后周国力大增,改变了与后蜀、南唐鼎足而立的格局,有条件肩负起统一国家的历史重任。周世宗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的改革顺应了当时形势,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与历代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新特点?其形成原因是什么?标准答案:时代特点: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所以,其与以往历次农民战争相比较,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1)太平天国担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2)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3)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4)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形成原因:(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2)鸦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潮萌发。(3)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组织了强大的武装,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试述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原因及意义。标准答案: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是指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召开的由国民党、共产党、其他党派和社会贤达四方面代表参加的协商国事的会议。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与斗争,会议就政府组织问题、军事问题、施政纲领问题和国民大会问题等达成协议。政协会议期间,国共两党确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但会议协议很快被国民党破坏,未能实施。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之所以能够召开,直接原因是这次大会是国共两党重庆谈判达成的《双十协定》的协议,深层次原因则是与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的。国际形势:(1)二战结束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巩固和扩大,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老的世界殖民体系日益瓦解,和平、民主、民族解放成为世界的主潮流。(2)资本主义阵营发生重大变化,德、意、日被打倒,英法受到严重削弱,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它积极地向全球扩张,企图在世界建立统治地位。为了控制中国,美国积极地支持中国在蒋介石主持下建立统一政权,极力推动政协会议召开。国内形势:(1)主要矛盾转变: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与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战争并非不可避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都反对战争,并为此进行了积极努力。(2)蒋介石虽然坚持独裁内战方针,但因为国际、国内都反对内战,发动内战不得人心,所以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邀请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历史意义:历时22天的政协会议,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与斗争,终于迫使蒋介石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章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这些协议虽然还不是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纲领,但它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的独裁政治制度,否定了国民党的反人民的内战政策,迫使国民党承认党派存在的合法性和各党派的平等地位,确定了民主改革的总方向。所有这些,都是符合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代表当时人民利益的,是人民民主势力的胜利。通过会议,共产党在政治上占了主动权,蒋介石国民政府如果违背协议发动内战,就将在政治上陷人被动地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标准答案: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一篇正确地认识建国以来中共所走过的历史道路、科学地总结中共在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重要决议。《决议》共分八个部分,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中共在这些历史事件中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第二,《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科学地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指出毛泽东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决议》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和伟大意义,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精辟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内容,阐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决议》认为,我们一定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第三,《决议》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指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总结历史经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坚持思想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把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进一步集中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伟大目标上来。(3)意义十一届六中全会是三中全会后党的历史上又一重要会议,它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地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得到广泛的拥护;对于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同心同德为实现新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奋斗起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城市的兴起在中世纪西欧历史上的意义。标准答案:城市的兴起对于西欧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城市兴起的直接结果是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贸易的活跃和货币的流通,产生了欧洲最早的银行家,如1346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建立了西欧第一座银行。当时的贸易主要分两个大的地区:一是地中海贸易区,以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为中心;二是北海贸易区,以尼德兰各城市为中心。北海贸易区的各城市后来还组成了许多城市同盟,其中最大的是德国的汉萨同盟,人盟的城市最多时达200个,它们有自己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统一的政策,甚至组成自己的联合舰队以保护商业利益。第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破坏和瓦解了农村的自然经济,一方面使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过渡,另一方面也松弛了农奴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为最后废除农奴制和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条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以德国宗教改革为例分析宗教改革产生的原因和作用。标准答案:宗教改革不仅是一场反教会斗争,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引发宗教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宗教因素外,还直接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关。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还有向人民征收什一税,出售教职和赎罪券,向主教、教士第一年收入征收佣金等特权;政治方面:天主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在各国拥有特权,阻碍了西欧各国的统一;宗教方面:天主教会出现种种弊端。教会出售教职、赎罪券,崇拜圣物,是导致教会本身变成了商业机构,违反了宗教教规。但是宗教改革之所以首先在德国出现,还与德国的特殊政治、经济情况分不开:(1)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德国封建经济虽占据统治地位,但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显著发展,甚至出现了部分手工工场。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它的分散性,全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大城市多半分布在边区,与外国的联系要比本国的联系更为紧密。(2)德国政治上存在着分裂割据的局面。德国名义上虽是“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存在大大小小的许多封建领主,他们拥有独立的行政组织、军队、法律和货币。所谓的帝国议会,也没有很强的约束力,皇帝只有在帝国议会授权下才能行动。皇帝及议会既无国库,又无军队,需要用款时向诸侯摊派。(3)天主教会在德国拥有很强的力量,德国受教会的榨取最严重。德国教会的神职人员,必须把收入的一部分上缴教皇;罗马教廷还利用德国的政治分裂,加重对德国的榨取,这些财富归根结底都来自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汗。(4)德国农民地位低下,阶级矛盾十分突出。德国劳动人民中的绝对多数是农民,少数仍处于农奴地位。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加重了地租和劳役剥削,农民还要向教会缴纳什一税,受商人的剥削和高利贷者的盘剥。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因此,德国的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和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这是促成德国最先爆发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宗教改革是一次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革命,它全面瓦解了中世纪的封建结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1)宗教改革及三大新教派的创立,大大缩小了罗马教廷的势力范围,罗马教皇在西欧的地位一落千丈,这是对西欧封建制度的最沉重的打击。(2)宗教改革剥夺了教皇和教会贵族的特权,没收了教会的大批土地和财产。这不仅有助于专制王权的加强,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同时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体系。(3)新教特别是加尔文教的教义不仅鼓舞来了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符合他们创造“自由”、“平等”关系的需要。总之,宗教改革加速了西欧向资本主义的过渡进程,为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4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论述门户开放政策及其影响标准答案:门户开放政策又称海约翰政策,是19世纪末美国提出的划分各国在华利益的一项外交政策。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时,美国由于忙于美西战争,无暇东顾。战争结束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于1989年9月6日训令驻英、德、俄、法、日、意公使向各国提出照会,主要内容为:(1)各国不得干涉某一国家在华势力范围内的利益;(2)各国进出口货物之税收,一律由中国政府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3)各国在势力范围内对其他国家所征收的船舶入港费及铁路运费,应不高于对本国所征收之费用。1900年7月3日,美国向各国发出第二次门户开放的照会,提出“保持中国领土与行政完整”的原则,这就在第一次照会仅仅局限于公平贸易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内容。影响:首先,门户开放政策倡导自由贸易,这就使得在中国没有势力范围的美国得以推销商品,扩大贸易,对于美国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利益,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其次,门户开放还倡导维护中国领土与行政的完整,这对于提升美国的国际声誉无疑是有帮助的,而且这一政策也对中国有着积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态势;再次,门户开放政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只有意大利表示无条件接受,其余各国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保留,俄国则基本上没有接受。1905年日俄战争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门户开放逐渐遭到了破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南京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山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历史背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要宣传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谕各国前来朝贡,也有发展以朝贡为形式的海外贸易的意图。(二)过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越过了赤道。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纻丝、丝绸、金银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因此他们的船只被称为“宝船”。(三)意义。(1)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方,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2)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使者费信著《星槎胜览》、马欢著《瀛涯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这三部书记载了所至各国的概况,如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和社会生产等,是研究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论述近代法国专制制度形成的过程及其影响标准答案: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专制制度在英国走向灭亡之时,却在欧洲大陆得到了巩固,而在法国发展得最为充分。过程:亨利四世(1589~1610年)登位之后,采取措施加强国家统一,巩固国王权力。他压制高等法院独立倾向,平定地方叛乱,竭力控制省市行政机构,使法国专制制度基本定型。路易十三(1610~1643年)继位后,任命红衣主教黎塞留为首席大臣。黎塞留执行“国家利益至上”的政策,把国王和国家视为一体。他极力加强绝对君主专制,使用高压手段治理国家。路易十四(1643—1715年)亲政之后,践行黎塞留的绝对君权制理念,法国专制制度发展到了最高阶段。他一方面实行高压,取消巴黎高等法院对国王敕令的指摘权,拒绝召开王国三级会议,对敢于反叛的外省贵族无情镇压;另一方面,他把各地大贵族都宣召进凡尔赛宫,让他们侍奉王室;他还亲理朝政,将最高行政权集中到中央;向各省派驻“司法、警察和财政监督官”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改革军队建制及指挥系统,取得各省军队的调度权;靠警察手段维持统治;加强思想控制。路易十四通过这些手段牢牢地控制了政权,他被人阿谀地奉承为“太阳王”。影响:1.专制的权力冲昏了统治者的头脑,使之推行炫耀国威的侵略政策,将法国推到了灾难的边缘。2.专制制度与腐朽的特权阶级相互联结,特权阶级穷奢极欲的生活大大削弱了国力,同时加剧了广大人民同统治者的矛盾。3.专制制度和统治集团的腐朽,推动了知识分子对“旧制度”的批判,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产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试析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原因与历史意义。(浙江大学1999年世界中世纪史真题;浙江大学2002年世界中世纪史真题)标准答案:(一)兴起原因。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幸存的罗马城市,二是新兴的日耳曼城市。10世纪以后,随着农业经济的恢复,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西欧城市开始勃兴。从产生的时间和地区上来看,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南部,这些地方在9世纪或者更早已有城市,其他地区则稍显晚。10—11世纪,法国北部、尼德兰、莱茵河流域以及邻近地中海和北海、波罗的海两大贸易区一带的城市纷纷兴起。14—15世纪以后,一些西欧城市逐步由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发展成地区性的经济中心,其中少数则成为全国性的经济中心或国际大都市。(二)历史意义。从经济方面来看,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农村的自然经济。从13世纪起,西欧许多国家的劳役和实物地租逐渐被货币地租取代,英国的货币地租甚至占了支配地位。从政治方面来看,城市兴起的政治影响是巨大的,市民要求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反对封建割据,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13~14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先后形成议会君主制,实现王权的强化,逐渐形成了以强大王权为基础的民族国家。从思想文化方面来看,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也引起文化方面的巨大变动,反映市民利益的世俗文化逐渐发展,唯名论哲学和罗马法开始复兴,并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