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法。

2.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3.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4.欣赏作品,能做到规范书写,养成自我检视的好习惯。

5.朗读并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教学重、难点】

1.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法。

2.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3.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出示课件3)教师引导:本单元有的课文写到了大的场面。

预设1: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

预设2: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

2.(出示课件4)教师出示语段,学生思考语段中运用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

《狼牙山五壮士》的激烈战斗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

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她

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

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

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

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出示课件5)预设1:既从整体上写了五壮士英勇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

预设2:又对五壮士的动作、神态进行具体描写。

预设3:既给人以整体感,又突显了人物的特点,使我们对每个人物有了具

体的印象。

(出示课件6)《开国大典》的阅兵式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

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

火箭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

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

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

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

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

字形,飞过天空。

(出示课件7)预设1: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整齐

威武的情景。

预设2:又注意通过细节去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

预设3: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领略到

了各个队伍的特色。

(出示课件8)预设4:课文在写这些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我

们既能感受到整体,又对细节有深刻的印象。

3.(1)(出示课件9)教师提出问题:平时的阅读中,你是否也读到过这样

的场面描写?在自己的习作中,你是怎样写场面的?和同学交流。

(2)学生小组交流读到过的场面描写。

(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10)

预设:运动会上人头攒动,像一面面迎风飘动的彩旗,像随风逐波的麦浪。

“加油!加油!”会场上传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助威声。只见运动员们个个咬着牙,

脸憋得通红,手紧握接力棒,眼睛紧盯着终点处的红布条。糟糕,一名运动员手

中的接力棒掉到了地上。他迅速转身,手飞似的掠过,一下子将接力棒握在手里。

他继续向前跑。树上的麻雀在枝头上蹦来蹦去,急得直跺脚。终于冠军冲向了红

线,全场一片欢呼,人们簇拥而上……瞧,树上的小麻雀蹦得多欢乐!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加深对点面结合写法的认识,从学会掌握

和运用该写法。)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课件11)教师出示句子并提出问题:比一比,下面哪个句子更好?

第一组句子

♦起初是全场肃静,弓.?炮声和乐曲声,另斤?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

拂的声音。

♦起初是全场肃静,弓干冬炮声和乐曲声,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

音。

第二组句子(出示课件12)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学卷清鲜,天空?平?明朗,使我总

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

示我满心的愉快。

预设:我觉得每组第一个句子更好,因为运用了重复,感情更加强烈。

(出示课件13)教师总结:重复词语有增强语势、增强情感的作用。

2.(1)(出示课件14)教师出示句子并提出要求:读例句,圈出表示“说”

的词语。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

好啊!”。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预设:第一个句子中表示“说”的词语是“赞叹”,第二个句子中表示“说”

的词语是“婉言谢绝”。

(出示课件15)教师总结: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

(2)(出示课件16)师生共同总结写“说”不用“说”的词语。

♦讲、喊、叫、读、问、答……

♦谈话、讲话、议论、复述……

♦自言自语、滔滔不绝、议论纷纷……

(出示课件17)教师提出问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这样写让人感觉更有画面感,不会单一。

(3)(出示课件18)教师出示用“说”来表达的句子,学生不用“说”来

表达。

♦我就像发怒的狮子冲母亲说:“我不想做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自己对自己说:“加油,一切都会好的!”

预设1:我就像发怒的狮子冲母亲吼道:“我不想做了!”

预设2:卖火柴的小女孩自言自语:“加油,一切都会好的!”

三、书写提示

1.(出示课件19)教师出示两幅书画作品,并提出要求:观察下面两幅书

写作品,想一想这样的书写有什么特点。

(出示课件20)预设: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1)(出示课件21)教师出示要求:选择一首古诗竖着写或选择一段话

横着写。

◎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

◎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2)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书写。

(3)(出示课件22)学生作品欣赏。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栗求自己书写,并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以此

激发学生的兴趣,认真练习书写。)

四、日积月累

1.(出示课件23)教师出示句子,学生自由朗读。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2.理解句意

(出示课件2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待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出示课件25)◎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

(出示课件26)◎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纵使地位低下,也不敢忘记为国家担忧。

3.(出示课件27)教师提出问题:对比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课件28)预设1:我发现这些句子都和爱国精神有关。

预设2:这些句子让我想到本单元课文中的狼牙山五壮士和郝副营长。

五、总结归纳(出示课件29)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预设1:书写时要行款整齐、布局合理,正确、规范,自我检视。

预设2:学习“日积月累”时,要学会借助工具书,交流作者名片。运用、

背诵、摘记。

预设3:我们还交流了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

预设4:我们还明确了“说”的不同表达。

【教学反思】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

写提示”“日积月累”四部分内容,

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回顾交流学过的《狼牙山五壮士》

《开国大典》描写场面的内容,以课文为例熟悉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通过

总结讨论,同学们加深了对点面结合写法的认识,兴致盎然。

我将“词句段运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学生体会“反复”的好处,

我先用比较的方式呈现两个相似的句子,接着让学生比较两个句子哪个更好,进

而理解“反复”可以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能够更加鲜明地表达情感,使语言

更富有感染力。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在写人物说话时,不用“说”这个字,先感知,

再讲解,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练习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从感性上

升到理性,加以巩固,学以致用。通过此环节的设置,让学生明白丰富语言积累,

增加词汇量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在写人物的对话时才会更充实、更丰满。

“书写提示”出示了两幅学生的硬笔书法作品,一幅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