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诸病源候论中的证治准绳第一部分《诸病源候论》证治准绳简介 2第二部分望诊原则:四诊结合 4第三部分舌诊方法:舌质、舌苔 6第四部分脉诊要点:浮沉迟数 10第五部分问诊方式:察颜观色 12第六部分听诊范围:咳嗽、喘息 15第七部分切诊操作:按压、触摸 17第八部分综合分析:辨证施治 20
第一部分《诸病源候论》证治准绳简介关键词关键要点【"诸病源候论"证候学说特点】
1.强调六气为致病之源,认为人体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六气(风、寒、署、湿、燥、火)的侵袭,并指出不同的六气会引起不同的疾病。
2.提出正气的重要性,认为正气(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强盛时,六气难以侵袭,而正气衰弱时,六气容易入侵致病。
3.强调脏腑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的中心,其功能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诸病源候论"辨证论治原则】
《诸病源候论》证治准绳简介
《诸病源候论》是东晋著名医学家巢元方所撰写的一部中医典籍,其中提出的"证治准绳"理论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定义
证治准绳是指在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时,根据疾病的症状、体征等表现,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以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机,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
内容
《诸病源候论》中的证治准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辨证论治
强调根据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明确疾病的性质和病位,然后针对病因、病机制定治疗方案。
2.整体观念
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各个脏腑经络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治疗时应兼顾局部与整体。
3.因时因地制宜
强调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地域环境和个体体质差异,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4.辨证用药
根据辨证结果,选择适宜的药物,制定合理的药物配伍方案,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5.标本兼治
强调标本兼治,既要针对当前症状进行治疗,也要从根本上清除病根,以达到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
临床意义
证治准绳理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准确诊断
通过遵循证治准绳,可以准确诊断疾病,明确病因、病机和病位,为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2.合理用药
根据证治准绳,可以合理选择药物,制定合适的药物配伍方案,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3.提高疗效
遵循证治准绳,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误诊误治,保障患者健康。
4.预防疾病
根据证治准绳,可以识别疾病的早期征兆,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5.传承中医
证治准绳理论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应用,可以传承中医精华,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总之,《诸病源候论》中的证治准绳理论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准确诊断、合理用药、提高疗效、预防疾病和传承中医等重要临床意义,在中医药发展的历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部分望诊原则:四诊结合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望诊原则
1.望诊是中医四诊合参的基础,通过观察患者形色、神态、舌苔等外观特征,初步判断其健康状况。
2.望诊讲究整体观念,不仅要观察局部症状,还要结合全身情况,全方位评估患者的病理和体质。
3.望诊要求望而知之,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准确辨别疾病的性质、病位、病因。
主题名称:色诊
'望诊原则:四诊结合'
孙思邈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的"四诊结合",是指在诊断疾病时,必须将望诊、问诊、切诊和脉诊四种诊法综合运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望诊
望诊是观察患者的外在表现,包括面部、舌象、四肢形态、皮肤颜色等。孙思邈认为,"望之切之,知其生死存亡,病之有无"。
问诊
问诊是询问患者的病情,包括病史、症状、既往史等。孙思邈强调,"问者善言,病者善答,可得病之情状"。
切诊
切诊是对患者身体进行触诊,包括按压穴位、检查脉象、触腹等。孙思邈指出,"切者当候五脏六腑"。
脉诊
脉诊是切诊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按压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孙思邈提出,"脉者,决生死之要,定存亡之期"。
四诊结合
孙思邈认为,四诊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只有将它们综合运用,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望诊: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外在表征,便于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问诊:可以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病情演变,补充望诊所得的信息。
*切诊:可以探查患者脏腑功能的虚实,进一步明确疾病的部位和病因。
*脉诊:可以反映患者气血运行的情况,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
具体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四诊结合的顺序和侧重点会根据疾病的不同而有所调整。例如:
*急症:以望诊和脉诊为主,迅速判断患者病情并采取紧急措施。
*慢性病:以问诊和切诊为主,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以确定疾病的病因和病机。
*疑难杂症:四诊并重,综合分析患者的各种表现,进行全面系统的诊断。
优势
四诊结合具有以下优势:
*提高诊断准确性: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诊法,弥补单一诊法的不足,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辨证论治:四诊结合有助于把握疾病的总体情况,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监控病情:通过多次四诊,可以动态地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疾病:四诊结合还可以发现疾病的早期征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结论
"四诊结合"是《诸病源候论》中提出的重要诊断原则,具有提高诊断准确性、辨证论治等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应熟练掌握四诊的方法和原理,综合运用各种诊法,为患者提供准确有效的诊治方案。第三部分舌诊方法:舌质、舌苔关键词关键要点舌质
1.观察舌质的色泽,正常舌质应呈淡红色,舌面润泽。若舌质淡白或苍白,表明气血不足,或有虚寒之症;若舌质红绛,表明热证较重,或有血热内盛;若舌质紫暗,表明血瘀或气滞血瘀。
2.注意舌质的变化,如舌尖红而舌根白,提示心火旺盛、肾气不足;若舌边红而舌中白,表明肝气郁滞、脾胃虚弱。
3.舌质的形状和大小也有助于辨证,例如舌体肥大,提示湿浊内阻;舌体瘦小,表明气血亏虚。
舌苔
1.观察舌苔的色泽,正常舌苔应呈薄白或淡黄,湿润而均匀。若舌苔黄厚,表明湿热内蕴,或有胃肠积滞;若舌苔灰黑,表明热毒较重,或有阴虚火旺;若舌苔白滑,表明寒证较重,或有脾虚寒湿。
2.注意舌苔的形状,如舌苔呈点状或颗粒状,提示湿热蕴结;若舌苔呈地图状,表明脾虚湿盛、气滞血瘀。
3.舌苔的变化也有助于辨证,例如舌苔逐渐增厚,提示病情的加重;舌苔逐渐消退,表明病情的好转。诸病源候论中舌诊方法:舌质、舌苔
舌质
舌质是指舌体的颜色和形态。
一、舌色
《诸病源候论》认为,正常舌色应为淡红色或淡粉红色。不同的舌色反映不同的病理变化:
*淡白舌:气血不足、脾胃虚寒。
*淡红舌:气血调和、正气充盈。
*红舌:热证、心火亢盛。
*紫舌: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青紫舌:寒邪内侵、气血凝滞。
*绛色舌:气血衰竭、津液不足。
*黄舌:湿热内蕴、脾胃积滞。
*黑舌:热毒壅滞、气血瘀阻。
二、舌形
舌形是指舌体的形状和大小。
*胖大舌:脾胃虚弱、湿气内停。
*肿胀舌:外邪侵袭、气血不和。
*瘦小舌:气血不足、阴虚火旺。
*齿痕舌:脾胃虚弱、气血亏虚。
*裂纹舌:阴虚火旺、津液不足。
*卷曲舌:风热侵袭、气血逆乱。
舌苔
舌苔是指舌体表面的一层薄膜。
一、舌苔色泽
舌苔色泽反映不同的病理情况:
*白苔:寒证、湿邪内侵。
*黄苔:热证、湿热积滞。
*灰苔:寒湿证、痰湿内蕴。
*黑苔:热毒壅滞、气血瘀阻。
二、舌苔形态
舌苔形态也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薄苔:正气未伤、病邪较轻。
*厚苔:病邪较重、正气受损。
*润苔:气血调和、津液充足。
*燥苔:气血亏虚、津液不足。
*滑苔:湿邪内侵、痰湿壅滞。
*腻苔:湿热内蕴、痰湿积聚。
三、舌苔分布
舌苔分布部位不同,也反映不同的疾病:
*苔少:正气虚弱、病邪较轻。
*苔多:病邪较重、正气受损。
*苔薄中间厚:气郁化火、胃火上攻。
*苔厚两边薄:湿热下注、脾胃不和。
四、舌苔动态变化
舌苔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疾病的转归:
*苔由白转黄:寒证转为热证。
*苔由黄转白:热证转为寒证。
*苔由厚变薄:病邪逐渐消退。
*苔由薄变厚:病邪加重。
舌诊注意事项
*舌诊时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
*患者进食后半小时内不宜进行舌诊。
*舌诊时应观察舌质、舌苔、舌形等多个方面,综合判断。
*舌诊仅为辅助诊断手段,应结合其他诊察方法,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第四部分脉诊要点:浮沉迟数关键词关键要点【脉诊要点:浮沉迟数】
1.浮脉:指按之即散而无力,反映病邪浮在体表或气虚。
2.沉脉:指按之较深始得,反映病邪深藏或气滞血瘀。
3.迟脉:指脉搏每分钟小于60次,反映气血运行缓慢或阳气不足。
4.数脉:指脉搏每分钟大于90次,反映邪热内盛或阴虚火旺。
【脉诊要点:沉浮迟数】
脉诊要点:浮沉迟数
浮脉
*定义:脉位浅,按之不着,似水浮水面
*主病:风阳内盛,外感热证,寒湿内侵,胃气上逆,气滞血瘀
*分类:
*浮大:风热邪盛,阳气上浮
*浮缓:气滞血瘀,气机不畅
*浮涩:湿热蕴结,气血阻滞
*浮紧:风寒束表,营气外卫
沉脉
*定义:脉位深,按之才着,似石沉水底
*主病:阴寒内盛,里证,气血虚弱,湿浊内蕴,外邪深伏
*分类:
*沉细:寒湿内盛,气血亏虚
*沉濡:湿痰水饮,阻滞气机
*沉紧:里热熏蒸,邪伏经络
*沉弦:阳虚气陷,气血运行不畅
迟脉
*定义:脉搏跳动缓慢,每分钟少于60次
*主病:寒证,气血虚弱,阳气衰微,气滞血瘀
*辨证要点:
*迟缓:寒邪凝滞,气血阻滞
*迟细:气血衰微,阳气不足
*迟涩:气滞血瘀,气机不畅
数脉
*定义:脉搏跳动快速,每分钟超过80次
*主病:热证,里实症,血虚火旺,气血妄行
*辨证要点:
*数大:热盛化火,邪气亢盛
*数细:血虚火旺,阴虚内热
*数弦:气血妄行,脉象劲急
*数涩:气滞血瘀,脉络不通
脉搏节律
*齐脉:脉搏有力,节律均匀,跳动规律
*乱脉:脉搏节律不规则,忽快忽慢,忽强忽弱
*结脉:脉搏中断成节,提示病变严重
临床应用
浮沉迟数脉象可用于诊断和鉴别多种疾病,例如:
*风寒感冒:浮紧脉
*伤寒:浮缓脉
*湿温病:浮涩脉
*痢疾:沉细脉
*水肿:沉濡脉
*阳虚内寒:沉迟脉
*阴虚发热:数细脉
*气滞血瘀:浮缓脉,沉涩脉
注意事项
*脉诊应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患者情绪稳定、不饥不饱。
*取脉时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浮沉迟数脉象并非独立存在,常伴有其他脉象变化,应结合整体脉象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问诊方式:察颜观色关键词关键要点望诊之察颜观色
1.观察颜面形色,如色泽、纹理、光彩等。
2.通过颜面部位的变化,如额、目、耳、鼻、口等,判断脏腑的功能状态。
3.结合望诊的其他四诊,全面分析患者的身体状况。
颜面色泽
1.青色:多为寒证,如厥逆、风寒外侵等。
2.赤色:多为热证,如发热、口渴、咽痛等。
3.黄色:多为湿热、黄疸等证。
颜面纹理
1.皱纹过多:多为脾虚、肾虚等证。
2.色泽晦暗,纹理粗糙:多为血虚、气滞等证。
3.皮肤松弛,没有光泽:多为气虚、衰老等证。
额部变化
1.额部青筋暴起:多为肝火上亢,如头痛、眩晕等。
2.额部肿胀:多为脾虚湿阻,如头重、乏力等。
3.额部色暗:多为肾虚血少,如脱发、齿摇等。
耳部变化
1.耳轮色暗:多为肾虚精亏,如耳鸣、耳聋等。
2.耳珠红赤:多为热证,如发热、心烦等。
3.耳根青紫:多为寒证,如腹痛、泄泻等。
鼻部变化
1.鼻梁青紫:多为肺气郁滞,如咳嗽、气喘等。
2.鼻尖红赤:多为心火上亢,如鼻衄、面赤等。
3.鼻孔干燥:多为肺阴不足,如干咳、咽干等。察颜观色:诸病源候论中的证治准绳
前言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全面论述疾病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的医著,其中所提出的“察颜观色”问诊方式,体现了中医望诊的精髓,为临床诊断和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察颜观色概述
“察颜观色”是指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和肤色来判断其健康状况和疾病性质。中医认为,面部和肤色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其变化反映了内在病理的演变。
面部观诊
《诸病源候论》将面部分为五官七窍,每一部位与特定的脏腑经络相对应。通过观察五官七窍的形状、色泽、动作等变化,可以推断出对应的脏腑功能状态。
*五官:眼与肝胆经相通,鼻与肺大肠经相通,口与脾胃经相通,耳与肾经相通,舌与心经相通。通过观察各器官的形状、色泽、动作,可判断相关脏腑的病变。
*七窍:眼晴与肝经相通,鼻孔与肺经相通,人口与脾经相通,耳孔与肾经相通,尿道与膀胱经相通,大便与大肠经相通,小便与小肠经相通。七窍的通畅与否,反映了脏腑气血运行是否正常。
肤色观诊
《诸病源候论》指出,肤色与气血津液密切相关。通过观察整体肤色、局部色斑、皮疹等变化,可以判断气血津液的盛衰。
*面赤:多由血热或气滞血瘀引起。
*面青:多由寒邪或气虚血瘀引起。
*面黄:多由脾虚气弱或湿热内阻引起。
*面色苍白:多由气血虚弱或血虚引起。
*面色萎黄:多由肝气郁结或气血两虚引起。
证治准绳
通过察颜观色,可以掌握病人的体质情况、病因病机和病情轻重。根据不同的面部和肤色表现,可以推断出相应的证候类型,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阴虚证:面色苍白、皮毛干燥、五心烦热。
*阳虚证:面色青白、畏寒肢冷、大便溏薄。
*气虚证: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自汗盗汗。
*血虚证:面色苍白、唇舌淡白、眩晕心悸。
*气滞血瘀证:面色紫红、舌质紫暗、胸膈痞闷。
结语
《诸病源候论》中的“察颜观色”问诊方式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面部和肤色,可以直观地判断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性质,为临床诊断和辨证论治提供有力的依据。中医临床中,常结合其他望诊方法,如舌诊、脉诊等,全面分析病人的整体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第六部分听诊范围:咳嗽、喘息关键词关键要点【咳嗽】
1.咳嗽定义:因呼吸道内异物或分泌物刺激而引起的气道收缩,排出异物或分泌物的一种反射动作。
2.咳嗽病机:多由肺气上逆所致。外感风寒、内伤劳倦、痰饮内阻等因素均可诱发咳嗽。
3.咳嗽证治分类:外感咳嗽、内伤咳嗽、虚实夹杂咳嗽。外感咳嗽又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内伤咳嗽又分为心咳、脾咳、肺咳、肾咳。
【喘息】
听诊范围:咳嗽、喘息
《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丰富的听诊内容,其中对于咳嗽、喘息的听诊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咳嗽
《诸病源候论》将咳嗽分为寒热两类:
*寒咳:声重而艰涩,或兼有喘息、头痛、恶寒等症状。
*热咳:声清而响亮,或伴有口渴、舌红、苔黄等症状。
听诊时,寒咳的声音沉闷、粗糙,而热咳的声音清亮、高亢。
喘息
《诸病源候论》将喘息分为实喘、虚喘两类:
*实喘:呼吸急促、胸闷气短,或伴有咳嗽、咯痰等症状。
*虚喘:呼吸微弱、气促无力,或伴有乏力、出汗等症状。
听诊时,实喘的声音粗大、有痰鸣,而虚喘的声音细微、无力。
听诊方法
《诸病源候论》指出,听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部位:一般在胸部,也可听取背部、腹部等部位。
*体位:患者宜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略微前倾。
*工具:可用手或听诊器进行听诊。
*注意事项:环境要安静,避免其他声音干扰。
临床意义
《诸病源候论》中对咳嗽、喘息的听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帮助医师辨证论治:
*寒咳:宜用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汤、桂枝汤等。
*热咳:宜用清热化痰药,如桑杏汤、半夏厚朴汤等。
*实喘:宜用宣肺化痰药,如苏子降气汤、小青龙汤等。
*虚喘:宜用补益气血、益气固表药,如人参养荣汤、玉屏风散等。
实例
《诸病源候论》记载了一例咳嗽喘息的病例:
患者男性,30岁,因咳嗽喘息就诊。自诉咳嗽数日,声重而艰涩,伴喘息、头痛、恶寒。听诊胸部,声音沉闷、粗糙。
辨证:寒咳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麻黄汤
结论
《诸病源候论》中的咳嗽、喘息听诊内容丰富且实用,为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指导。通过对咳嗽、喘息声音的辨别,医师可以准确辨证论治,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第七部分切诊操作:按压、触摸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按压
1.按压部位:《诸病源候论》中,按压部位主要集中在腹部、肢体及腧穴等部位。
2.按压手法:按压应轻重缓急适度,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按压手法。
3.按压感受:通过按压,可以判断疾病的虚实、寒热、气血运行情况。
主题名称:触摸
切诊操作:按压、触摸
《诸病源候论》中对切诊的操作方法,包括按压和触摸,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按压和触摸是中医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施加压力和感受局部组织的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和深浅。
按压
按压是指用手指或手掌对患者身体某一部位施加压力。按压的力度应适中,既能感受到局部组织的反应,又不致引起疼痛或不适。按压时,要注意观察局部组织的软硬、压痛、反弹性等变化。
《诸病源侯论》中记载了多种按压方法,包括:
*轻按:用手指尖或手掌轻按局部组织,感受其软硬、光滑度等变化。
*重按:用手指或手掌用力按压局部组织,感受其压痛、弹性等变化。
*摇按:用手指或手掌对局部组织进行摇晃按压,感受其移动度、肿胀度等变化。
*点按:用手指尖对局部组织进行点状按压,感受其痛点、硬结等变化。
*滑按:用手指或手掌在局部组织上进行滑动手法,感受其光滑度、润泽度等变化。
按压的临床意义
按压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和深浅。如:
*软:常见于肌肉萎缩、水肿等。
*硬:常见于肿瘤、肝脾肿大等。
*压痛:常见于炎症、感染等。
*无压痛:常见于虚证、气血不足等。
*反弹性强:常见于脑水肿、脑膜炎等。
*反弹性弱:常见于气血亏虚、肌肉松弛等。
触摸
触摸是指用手指或手掌接触患者身体表面,感受其温度、湿度、光滑度等变化。触摸时,应注意观察局部组织的色泽、形态、纹理等变化。
《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多种触摸方法,包括:
*抚摸:用手指或手掌在局部组织上进行抚摸,感受其温度、湿度、光滑度等变化。
*搓摸:用手指或手掌在局部组织上进行搓动手法,感受其纹理、硬度等变化。
*叩摸:用手指或手掌轻叩局部组织,感受其弹性、回声等变化。
*捏摸:用手指或手掌轻捏局部组织,感受其灵活度、厚度等变化。
*弹拨:用手指或手掌弹拨局部组织,感受其弹性、张力等变化。
触摸的临床意义
触摸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和深浅。如:
*温度高:常见于炎症、感染等。
*温度低:常见于虚证、气血不足等。
*湿度大:常见于湿证、痰饮等。
*湿度小:常见于燥证、津液不足等。
*光滑:常见于肌肉丰满、气血充足等。
*粗糙:常见于皮肤干燥、营血不足等。
*纹理粗糙:常见于肝气郁结、脾胃不和等。
*纹理细腻:常见于气血通畅、阴阳调和等。
*弹性好:常见于肌肉发达、气血旺盛等。
*弹性差:常见于肌肉松弛、气血虚弱等。
按压和触摸的结合应用
按压和触摸是切诊的两种重要方法,可以互相结合,综合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和深浅。如:
*按压结合触摸:可以判断肿胀的性质和部位。
*触摸结合按压:可以判断腹部的脏腑情况。
*按压和触摸联合应用:可以全面了解局部组织的变化,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注意事项
进行按压和触摸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手法轻柔:避免引起患者疼痛或不适。
*循序渐进:逐渐加大压力,避免一次性按压过重。
*注意观察:仔细观察局部组织的变化,及时发现病理体征。
*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切诊应与望诊、闻诊、问诊相结合,综合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和深浅。第八部分综合分析:辨证施治综合分析:辨证施治
《诸病源候论》中蕴含着辩证施治的精髓,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灵活运用各种治疗方法,达到治病求因、针对性治疗的目的。
1.全面收集信息,辨证论治
孙思邈认为,辨证施治的关键在于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铝合金门窗供应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长途汽车运输服务合同标准4篇
- 2025年度旅游行业数据分析与应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不锈钢装饰材料定制与销售合同3篇
- 四川省峨眉山市达标名校2025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有机大米购销合作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器零部件安装合同3篇
- 2025年度插花产品线上销售平台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水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兼职协议3篇
- 市政消防施工方案
- (二统)大理州2025届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试卷(含答案)
- 影视作品价值评估-洞察分析
- 公司员工出差车辆免责协议书
- 2023年浙江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招聘聘用人员笔试真题
- 江苏某小区园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口腔执业医师定期考核试题(资料)带答案
- 2024人教版高中英语语境记单词【语境记单词】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2册
- 能源管理总结报告
- 药店医保政策宣传与执行制度
- 勘察工作质量及保证措施
- 体外膜肺氧合(ECMO)并发症及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