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难中的抗争》课件(1)北师大版-(1)剖析_第1页
《劫难中的抗争》课件(1)北师大版-(1)剖析_第2页
《劫难中的抗争》课件(1)北师大版-(1)剖析_第3页
《劫难中的抗争》课件(1)北师大版-(1)剖析_第4页
《劫难中的抗争》课件(1)北师大版-(1)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圆明园究竟是谁烧的?】土豪的儿子学习成绩不佳,一天课堂上老师问他圆明园是谁烧的,他说不是他烧的!老师当时就给他爸打电话说:你儿子最近上课越来越不像话了,我问圆明园是谁烧的,他竟然回答说不是他烧的。。。。。。回家后,被他爸一顿毒打,第二天他爸打电话给老师说:昨晚他已经承认圆明园是他烧的了!------老师,无论多少钱,我们家都赔!第二天,历史老师怒不可遏,对校长说,我问他圆明圆谁烧的?他爹居然说不管多少钱他赔,真是气死我了。校长听了,语重心长地说,烧了就算了,你有所不知,他爹是政协委员,我市著名企业家,市长身边的红人,赞助过咱们学校,惹不起啊!对了,那个圆明圆是哪个单位的?烧了叫他爹再盖一个嘛。历史老师听了更生气,报告了教育局长…教育局长说,事情已经发生了,急也没用,当务之急封锁消息,不能让记者知道是咱们学校的学生烧的,另外,那位同学先转学,叫他的家长配合做好亲友工作,消息不要外传,影响不要再扩大……第三天,市长来到该校,怒斥校长:你个龟儿子,书没读过几天,大字不识几个,你姐央求我半天,好不容易我弄个校长给你当,你给我惹出那么大乱子。马上换届选举,你知道对我有多致命?我问你,火势控制了没有?消防的来了吗?校长说,当时我也不在现场,我也不知道小兔崽子是怎么放的火?市长说,你赶快调查,第一时间直接报告我…第四天,市委召开常委会,研究火烧圆明圆,破坏换届选举,扰乱社会治安特大安全事故,作出五条重要指示:一、不管谁烧的,不管有多大背景,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二、通知全市消防部门,立即组织灭火,封锁现场。三、通知市委宣传部,加强媒体监管,做好网络安全,禁止传谣信谣。四、主管教育的副市长,立即停职检查,教育局长撤职,校长开除公职;五、上报省委,听候指示。第五天,土豪带儿子自首,公安局长指着学生说:你个小兔崽子,硬是烧得干干净净,现场一点痕迹都不留,我们全市查遍了,也没找到珠丝马迹,你说,你在哪里烧的,老实交代,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土豪说,王局,这把火其实不是我儿子放的,有人看我这些年赚了几个钱,故意要整我,我是背黑锅啊!局长说,李总啊,这点我们也想到了,他一个毛小子,哪有那么大的胆量?后面一定有猫腻…三天后,公安局在市委领导下,对这事件进行了彻底调查,案情真相大白,原来圆明园的那把火其实是历史老师为了报复土豪放的。最后,历史老师疯了。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者

,起止时间

年到

年。2、

,英法联军火烧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

平方千米。4、

发起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击毙其头目

。5、1881年,

收复新疆伊犁,1884年在新疆设立

。总体感知本课基础知识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的侵略史实。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解析:上述内容都属于课程标准中识记层次的要求。主要应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时间,能结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等史实,分析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间、采取的措施及历史意义。【课程标准】

二、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共有四个子目,从时间看,讲述的是从19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共30年的历史。从内容看,包括两条主要线索:一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的侵略史实加以说明,亦即本课标题中所言,中国仍处“劫难中”。二是中国人民的抗争。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两个事例,说明了处于弱势的中国人民顽强抗争的史实。所以,本课内容与第一单元主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是一致的。

本课重点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左宗棠收复新疆。

本课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劫难中的抗争“破窗效应”劫难中的抗争一、劫难——列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至1860年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3、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劫难中的抗争二、抗争——中国人民英勇不屈

1、太平军痛打洋枪队2、左宗棠收复新疆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沙俄割领土,一百五十万。北有左宗棠,驱俄收新疆。南有太平军,反清抗洋兵。奇兵杀华尔,千古留美名。

四、教学过程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

一、民族的劫难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俄国趁火打劫二、顽强的抗争

1.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2.左宗棠收复新疆

导入新课出示焚毁后的圆明园大水法图片

图片中展示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后留下的残垣断壁。圆明园曾经是一个豪华的皇家园林,有“万园之园”的美誉。而如今的圆明园只剩下远瀛观等景观的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见证着中华民族曾有过的民族耻辱。那到底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中华民族经历了怎样的劫难?中国人民又进行了怎样的抗争?

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经过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并不满足在中国已取得的利益,很快便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指导学生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回答。

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三国两次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主要内容有:(1)要求中国全境开放,至少长江水域允许外商自由航行;(2)鸦片贸易合法化;(3)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这些“修约”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英法就决定用战争手段迫使清王朝屈服。

提示:鸦片战争后,英国向中国提出修改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南京条约》的要求,其实质是要求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名为修约,实质是要求订立新的侵略条约,进一步侵略中国,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所以说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此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指导学生观看部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片,如《英法联军进犯京津形势图》,并结合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讲述战争的经过。教师强调战争的时间:1856——1860年;侵略者:英国联合法国组成英法联军;战争分两个阶段;侵略者最终到达的地点:清王朝的都城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起因:换约目的: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标志性事件: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侵略者:英法联军结果:签订《北京条约》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出示介绍圆明园的材料,让学生朗读并根据材料想象圆明园的形象。

圆明园我国清代著名皇家园林之一,位于北京西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圆明园本是明朝的一个故园。清朝从康熙到咸丰六代帝王,历时150多年,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无匹的大型皇家宫苑。园内罗列国内外名胜100余景,每一景内有许多楼、台、亭、榭、阁等。园内建筑大多是中国宫殿形式。乾隆先后六下江南,每见美景名胜便命人在园中仿造。圆明园里有一个安澜园,长春园里有一个小有天园,还有一个狮子林和一个茹园。这四个景就是仿照江南的海宁隅园、杭州汪氏园、苏州狮子林和南京瞻园“四大名园”建筑的。长春园最北边有一组西式宫殿建筑—西洋楼,则是乾隆时期根据西方传教士郎世宁的设计,由中国匠师精心建造的。西洋楼景区的“大水法”和“远瀛观”多由白石砌成,虽然为欧式建筑,但糅合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中西合璧,堪称一绝。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集中于此。园内珍藏着许多中外古今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艺术奇珍,金珠玉石,铜瓷古玩。西方誉之为“万园之圆”,的确是当之无愧的。

出示被毁前圆明园的照片,强化对圆明园的美好印象

指出: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果。1860年,当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时,侵略者被这里富丽堂皇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珠宝惊呆了,随即便大肆劫掠。出示有关英法联军大肆劫掠、焚毁圆明园的原始记录,让学生阅读、体会和感受。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宝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当年英国《泰晤士报》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

10月18日清晨,英国骑兵团3500人,开进圆明园,手执火把,到处纵火。据当时记载:顷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缕缕的浓烟密雾…

…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祢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这就是焚毁后的圆明园

当时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将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并大肆破坏。最后,为掩盖其侵略罪行,竟丧心病狂的在园中纵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就这样把那曾经富丽堂皇的宫殿、参天的古树化为了灰烬,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只剩下这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同学们,此时此刻,当你了解了这段历史的时候,心中有着怎样的感慨和体会,火烧圆明园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呢?引导学生回答。(略)指出:我们在谴责侵略者暴行的同时,也再一次认识到,落后就会挨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希望我们铭记火烧圆明园的民族耻辱,知耻而后勇,担负起民族振兴的责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材料:“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刀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请问:“夏宫”指的是什么?“两个强盗”是谁?“有一天”是什么时期?看课本,找答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起因:换约目的: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标志性事件: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侵略者:英法联军结果:签订《北京条约》

二、俄国趁火打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经历的一场劫难,但是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华民族还经历了另一场劫难,那就是北方的沙皇俄国趁火打劫,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其实,中俄的边界很早以前就已经有明确的规定,引导学生回顾思考: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条约、作出过什么样的规定?(1689年《尼不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出示“清前期疆域图”),引导学生比较清前期疆域与今天的中国版图有何不同?

以前的中国版图被人们形容为美丽的海棠叶,可是今天的中国版图已不是当初的样子了。其中在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失去的领土就是被沙俄割占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当时清政府忙于同英法作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之机,采取先出兵强占、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方式割占了这些领土,沙俄的行为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趁火打劫”。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以及“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瑷珲条约》: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西北部,7万多共150多万平方公里

要求学生将表格中的条约内容在示意图中对应找出,然后练习讲述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过程(给两分钟时间准备,要求讲情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条约、割占的领土范围以及面积等)。最后提问:同学们有没有算过,沙俄共割去我国多少领土?(150多万)而这约相当于当时中国领土的十分之一。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瑷珲条约》: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西北部,7万多共150多万平方公里

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和中国的落后。思考: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2、痛打洋枪队1862年1860年影响战果地点时间击毙华尔浙江慈溪长中国人志气,灭侵略者威风连破营垒,活捉付领上海太仓缴获大量枪炮上海青浦

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劫掠,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人物、动人的事迹。其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太平军抗击洋抢队的故事就被人们广为传诵。你听说过太平天国的故事吗?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了解讲述。(略)总结强调:太平军是一支农民起义军。由于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加紧对农民的搜刮剥削,引起农民揭竿而起。1851年在洪秀全的领导下,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爆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后来,起义军一路北上,占领南京,把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与以往农民起义军不同,太平军除打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外,还抗击外来侵略。这也体现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革命的特点。

2.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图片,简介洋枪队的由来:(略)。提出问题:“你想知道太平军是如何痛打洋枪队,他们都取得了哪些成果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讲述。(包括:缴获大量洋枪洋炮、连破敌人营垒30多座、活捉敌军副领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等)最后指出:太平军痛打洋枪队,沉重打击了西方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

1.简介左宗棠其人在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不仅广大人民群众奋起抗争,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一些爱国将领也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左宗棠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因领导收复新疆而彪炳史册。看图,简介左宗棠的生平。(略)2.收复新疆的背景:新疆危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我国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区,造成普遍的边疆危机,其中新疆危机尤其严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新疆危机是怎么出现的?(危机一来源于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入侵并占领新疆大部分地区;二是沙俄出兵占领伊犁)

3.收复新疆的经过和意义提出问题:左宗棠是怎样收复新疆的,列举出他在“收复新疆”这一过程中的主要有哪些贡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

归纳概括为以下几点:(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