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疫学概论(终稿13年2月28日)_第1页
1-免疫学概论(终稿13年2月28日)_第2页
1-免疫学概论(终稿13年2月28日)_第3页
1-免疫学概论(终稿13年2月28日)_第4页
1-免疫学概论(终稿13年2月28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免疫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主编金伯泉副主编熊思东学习意义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人体的八大系统?1、运动系统2、神经系统3、消化系统4、呼吸系统5、循环系统6、泌尿系统7、内分泌系统8、生殖系统9、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机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系统●免疫学: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一门科学。●医学免疫学:专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有关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免疫学是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机体通过完善的免疫系统来执行免疫功能,保障机体健康。

●免疫诊断已经成为临床各学科中诊断疾病的最重要手段。

●通过接种疫苗,预防和消灭传染病。

●免疫生物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第三章抗原第四章免疫球蛋白第五章补体第六章细胞因子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及其编码分子第九章B淋巴细胞第十章T淋巴细胞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和提呈第十二章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第十三章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第十五章免疫耐受第十六章免疫调节第十七章超敏反应第十八章自身免疫性疾病第十九章免疫缺陷病第二十章肿瘤免疫第二十一章移植免疫第二十二章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第二十三章免疫学防治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第一节医学免疫学简介第二节免疫学发展简史第三节21世纪免疫学发展的趋势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种类与特点免疫性疾病免疫学的应用第一节医学免疫学简介想一想?什么是免疫?一、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一)免疫的概念●原意:来源于拉丁文immunitas,免除税收;免除服役;免除劳役;●传统概念:引申为免得瘟疫。是指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现代概念:机体能够识别“自身”和“非己”,耐受“自身”,排除“非己”,从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11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

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等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所有细胞。

免疫分子: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免疫系统三大功能功能生理性(有利)病理性(有害)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免疫缺陷或超敏反应免疫监视清除突变或畸变细胞肿瘤发生或持续病毒感染免疫自稳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具有的两面性:有利或有害)看来:免疫是把双刃剑,不适当的免疫(应答)能造成免疫性疾病!二、免疫应答的类型与特点●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类型:根据识别特点、获得形式和效应机制

固有免疫(先天性、非特异性)

适应性免疫(获得性、特异性)(一)固有免疫: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

是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对外来抗原性异物无选择性,故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特点:出生就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皮肤黏膜屏障:1、屏障结构血脑屏障血胎屏障2、吞噬细胞3、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

17浆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真菌------------------细菌---------支原衣原立克次体----病毒----蠕虫-----原虫胃小肠呼吸道皮肤正在捕获和吞噬细菌的吞噬细胞(二)适应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受抗原刺激而获得的,故又称获得性免疫。其作用特征是具有高度特异性,故又称特异性免疫。特点:后天获得;特异性、多样性、耐受性、记忆性、作用慢而强基本类型: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基本过程:1、识别阶段;

2、活化增殖阶段;

3、效应阶段。

20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获得形式固有性(先天性)无需接触抗原获得性免疫需要接触抗原发挥作用时相早期,快速4-5天后发挥免疫效应免疫原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抗原识别受体免疫记忆无有,产生记忆细胞举例抑菌、杀菌、补体、炎症因子、NK细胞、NKT细胞T细胞(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B细胞(体液免疫-抗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比较三、免疫性疾病免疫是把双刃剑:不适当的免疫(应答)能导致免疫性疾病。如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重症肌无力等)、肿瘤、移植排斥反应等过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抗原:自身变性的IgG抗体:抗自身变性IgG的抗体(类风湿因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原:自身细胞核成分抗体:抗核抗体◆强直性脊柱炎(AS)HLA-B27阳性率高达90%以上,与遗传有关,另外还与感染及其他因素有关。◆重症肌无力,

1、自身抗体引起抗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有抗乙酰胆碱受体

2、又存在乙酰胆碱受体自身反应性T细胞血清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重症肌无力四、免疫学应用

(免疫理论+免疫技术+医学实践)免疫诊断免疫预防免疫治疗(一)免疫诊断:如肝炎的诊断;早孕的确诊等。(二)免疫预防: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等。(三)免疫治疗:应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移植排斥反应;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等。第二节免疫学发展简史(免疫学是在人类与传染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一、经验免疫学时期(一)接种人痘苗-预防天花:16世纪中国明朝(二)接种牛痘苗-预防天花:18世纪末英国Jenner经验免疫学时期是从我国16世纪种痘开始,18世纪末Jenner发明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是这个时期最杰出的成就。中国古代种人痘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天花病毒繁殖速度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全身出现皮疹:红色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逐渐干缩结成厚痂,大约1个月后痂皮开始脱落,遗留下疤痕,俗称“麻斑”痘衣法旱苗法水苗法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EdwardJenner,1749年–1823年),创造了接种牛痘技术,可以预防天花。挤奶工没人死于天花或没有麻子

秘密:感染上牛痘而具有抵抗天花的免疫力

1796年5月17日Jenner给1个8岁男孩接种牛痘:在男孩手臂上轻划几道口子,再从尼姆斯手上痘疮内挑出一点浆液,涂在男孩手臂刀口上。(旁边站着包着手的挤奶女工尼姆斯,几天前,她接触了奶牛身上的痘疮,手上生了小脓疱)35●1980年5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正式宣布,危害人类数千年的天花已经被根除。

●全球消灭天花委员会确认,1977年10月在非洲索马里发现的一名天花患者,是人类传染病史上最后一例天花。

二、科学免疫学时期病原体的发现与疫苗使用的推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派的形成免疫学重大学说和理论三个重要理论:侧链学说克隆选择学说免疫网络学说

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RobertKoch,1843年-1910年)提出确定致病微生物的科赫原则,并发现了炭疽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等多个重大传染病病原,190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LouisPasteur(1822-1895)研制了一系列疫苗,人工免疫之父。

科赫法则1、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相同的微生物,且在健康者体内不存在;2、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得到纯培养;3、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4、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如果进行了上述4个步骤,并得到确实的证明,就可以确认该生物即为该病害的病原物。科赫法则用以验证细菌与病害的关系,被后人奉为传染病病原鉴定的金科玉律。它为病原微生物学系统研究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梅契尼可夫(Metchnikoff,1845-1916):发现白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固有免疫与细胞免疫开山鼻祖,1908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EmilAdolfvonBehring,1854-1917)德国医学家,提出抗体概念,最先获得白喉抗毒血清并用于治疗,开人工被动免疫之先河,1901年获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JulesBordet(1870—1961),比利时科学家博尔德,发现补体,1919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夏尔·罗贝尔·里歇特(CharlesRobertRichet,1850-1935年)法国生理学家,发现过敏反应,191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更重要的贡献是他揭示了异常免疫应答可产生对机体不利的影响。

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Landsteiner,1868-1943),奥地利著名医学家,发现了人红细胞血型,1930年获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20世纪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免疫学家年代学者姓名国家获奖成就1901Behring德国发现抗毒素,开创免疫血清疗法1905Koch德国发现病原菌1908Ehrlich德国提出抗体生成侧链学和体液免疫学说1908Metchnikoff俄国发现细胞吞噬作用,提出细胞免疫学说1912Carrel法国器官移植1913Richet法国发现过敏现象1919Bordet比利时发现补体1930Landsteiner奥地利发现人红细胞血型1951Theler

南非发明黄热病疫苗1957Bovet意大利抗组胺药治疗超敏治疗1960Burnet澳大利亚提出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1972Edelman美国阐明抗体的化学结构Porter英国阐明抗体的化学结构1977Yalow美国创立放射免疫测定法1980Dausset法国发现人白细胞抗原Snell美国发现小鼠H-2系统Benacerraf美国发现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1984Jerne丹麦提出免疫网络学说Kohler德国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islstein

英国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的遗传控制1987Tonegawa

日本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基础1990Marray

美国第一例肾移植成功Thomas美国第一例骨髓移植成功1996Doherty,Zinkernagel

美国提出MHC限制性,即T细胞的双识别模式(三)免疫学重大学说和理论侧链学说克隆选择学说免疫网络学说侧链学说

保罗·埃尔利希(PaulEhrlich,1854年-1915年),德国科学家,曾获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侧链学说:一个B细胞表面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抗体侧链,抗原和某种侧链特异性结合后会诱导该细胞合成更多的该种分子,他们从细胞表面脱落即成为血清中的抗体。克隆选择学说1、免疫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能随机地形成多样性的细胞克隆(即细胞系)。2、每一细胞克隆只表达同一特异性的抗原受体。3、抗原进入机体后,相应的细胞克隆与之结合、活化、克隆扩增,产生大量后代细胞,合成大量具有相同特异性的抗体。克隆选择学说的核心论点:①带有各种受体的免疫活性细胞克隆早已存在,抗原的作用只是选择并激活相应的克隆;②受体细胞和该细胞后代所分泌的产物(抗体)具有相同的特异性。Burnet的

抗体既能识别抗原,也能被其他细胞克隆识别,从而产生抗独特型的抗体。抗原进入体内后,识别这一抗原的细胞克隆便被活化,并产生大量抗体分子。其独特型又可活化第二个细胞克隆。即当机体对外来抗原产生抗体Ab-1时,机体就产生针对Ab-1独特型的抗体Ab-2,继而产生针对Ab-2独特型的抗体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