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第七章 新生儿疾病总论课件_第1页
儿科学第七章 新生儿疾病总论课件_第2页
儿科学第七章 新生儿疾病总论课件_第3页
儿科学第七章 新生儿疾病总论课件_第4页
儿科学第七章 新生儿疾病总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方医院新生儿科黄为民hwmne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全球新生儿生存现状2000年全球<5岁儿童死亡人数1080万,其中新生儿占390万。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新生儿死亡发生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在南亚,这里新生儿死亡数量最多,因为在这一地区的人口最多。仅仅印度一个国家,新生儿死亡率占据了全球新生儿死亡率的四分之一。有十个国家的新生儿死亡率占据总数的三分之二。这十个国家分别是,阿富汗、孟加拉国、中国、刚果、埃塞俄比亚、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坦桑尼亚。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目前来看,在很多国家,降低婴儿死亡率还没有列为儿童安全项目的核心内容。“当我们忽视这一问题的时候,每个小时有450个新生儿死亡,大多数是因为可以预防的原因。这对于已经进入21世纪的人类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联合国所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到,在1990年和2015期间,要使国际社会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减少三分之二。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我国新生儿死亡率清代皇族新生儿的死亡率是34%解放初期,新生儿的死亡率高达20%;1991年,新生儿死亡率降到6.1%;2005年,更是降到了1.9%。而发达国家仅为0.5~0.6%。我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要求在2020年之前,使新生儿死亡率降低至1.0%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对他们优先保护,也是对未来成年人的保护,对整个社会和民族都有好处。由于党和政府对妇婴事业的重视,医学分子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促进了新生儿学的继续发展。因提高了高危新生儿的转运和急救,大大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因重视了新生儿筛查和行为的早期干预,将不断提高人口的素质。新生儿医学模式的转变,过去医学一向着重于“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疾病的病因和人体对疾病的反应,这个方向曾使医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具有一定优越性,但也有它的局限性,忽视了人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对新生儿成长的影响,现在新生儿医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正在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的理解不单是体格的强壮,而是体格、心理和品德的全面发展。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新生儿死亡率为什么如此高?新生儿生理病理特点是什么?如何降低新生儿死亡率?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内容

一、新生儿总论

二、呼吸系统疾病

三、新生儿窒息与神经系统疾病四、新生儿黄疸五、新生儿感染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新生儿学概念

新生儿期:neonatalperiod

新生儿:neonate,newborn

新生儿学:neonatology

围产期:perinatalperiod

围产儿:perinatalinfant

围产医学:perinatology/perinatalmedicine

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新生儿期:是胎儿从断脐开始到生后28天,婴儿从宫内生活到学会大自然中生活的过渡阶段.新生儿:是胎儿的延续,是指生后28天内特殊的一类人群.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

围生期:指围绕分娩前后的一段特定时期,我国特定时间从孕娠28周---生后1周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新生儿分类一、根据胎龄

(gestationalage,GA)足月儿:full-terminfant,maturebaby

37周

GA

42周

早产儿:pre-terminfant,prematurebaby

28周

GA<37周

超未成熟儿:extremelyimmatureinfant

22周

GA

28周

过期产儿:post-terminfantGA

42周

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根据胎龄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二、根据出生体重(birthweight,BW)

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4000克低出生体重儿:lowbirthweight,<2500克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birth<1500克

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1000克

巨大儿:giantinfant>4000克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根据出生体重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三、根据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者小样儿:<第10百分位(足月小样儿:体重<2500克)

大于胎龄儿:>第90百分位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根据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宫内生长曲线

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每个胎龄均有小于或大于该胎龄胎儿举例某足月儿体重<出生体重2500克----足月小样儿某34周儿体重<出生体重1700克---34周小样儿某34周儿体重>出生体重3100克---34周大于胎龄儿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四、根据出生后日龄

早期新生儿:生后一周以内

晚期新生儿:出生后2-4周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高危新生儿highrisknewborn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母亲病史:糖尿病、感染、吸毒、酗酒、Rh阴性母亲孕史:年龄、妊娠高血压、子痫、胎膜早破异常妊娠史:死胎、死产、流产异常分娩史:难产、手术产、急产、应用药物出生时异常:窒息、出血、多胎、早产畸形兄弟姐妹中-----------有新生儿期因疾病死亡者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足月儿与早产儿特点

早产儿

足月儿皮肤绛红、水肿、毳毛多 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头发头发乱如绒线头 头发分条清楚耳壳软,可折叠 软骨发育良好,耳舟成形指趾甲未达指、趾尖 达到或超过指、趾尖乳腺结节<4mm 结节>4mm足底纹足底纹理少 遍及整个足底外生殖器男婴睾丸未降,男婴睾丸下降,女婴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女婴大阴唇能遮盖小阴唇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正常新生儿特点

1.足月儿外貌特点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早产儿发生率和死亡率与国民经济、生活水平、卫生状况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妇幼保健和围产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国外早产儿发生率在4%~9%之间。近年来美国和加拿大有上升趋势。在我们所调查的范围内两年的早产儿发生率为7.76%。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于2004年第七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2所医院早产儿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结果如下:①在2002年和2003年2年内,共出生新生儿42139例,其中早产儿3272例,早产儿的发生率为7.76%,早产儿的性别构成男∶女=167∶1,胎龄分布:32~36周者,占6345%;出生体重<1500g占32.3%。②早产因素排列顺序依次为:母亲流产史(3683%)、多胎(2081%)、胎膜早破(1981%)、妊高症(1257%)。③早产的并发症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5434%)、神经系统疾病(3373%)、高胆红素血症(2264%)、感染性疾病(1131%)、消化系统疾病及循环系统疾病(各占10%)。④早产儿死亡率为2.51%,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②早产因素排列顺序依次为:母亲流产史(3683%)、多胎(2081%)、胎膜早破(1981%)、1257%)。③早产妊高症(的并发症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5434%)、神经系统疾病(3373%)、高胆红素血症(2264%)、感染性疾病(1131%)、消化系统疾病及循环系统疾病(各占10%)。④早产儿死亡率为2.51%,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

2.呼吸系统

呼吸中枢不稳定,呼吸节律不规则呼吸频率较快:40-50次/分胸腔较小,呼吸肌弱,靠腹式呼吸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

2.呼吸系统(早产儿)呼吸中枢未成熟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apnea)肺透明膜病吸入性肺炎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

3.消化系统

胃横位,贲门口松,幽门口紧----易溢奶肠道消化道面积相对大,肠壁薄,通透性高易吸收营养,吸收毒素和过敏胎粪(meconium)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黄疸,解毒能力差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

3.消化系统(早产儿)

溢乳和乳汁吸入胃食管返流<32周的早产儿胃食道返流的发生率为967%,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源性败血症黄疸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

3.循环系统

完成胎儿循环向成人循环的转变

Fetalcirculationtoneonatalcirculation

脐血循环停止-----肺血管阻力降低卵圆孔功能性关闭动脉导管功能性关闭心率波动大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3.循环系统(早产儿)

心率快,血压偏低动脉导管开放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4.血液系统血容量相对大(85ml/kg)红细胞高,胎儿血红蛋白高白细胞高凝血因子水平低4.血液系统(早产儿)易出血后期易贫血,缺铁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5.泌尿系统24小时内排尿肾小球滤过率差---易水肿肾脏浓缩功能差----需多饮水排磷功能差

---易缺钙5.泌尿系统(早产儿)多尿水肿糖尿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6.神经系统皮层下原始神经反射:拥抱、觅食、吸吮、握持睡眠多,生理反射不稳定前囟、颅缝未闭合

6.神经系统(早产儿)发育与胎龄关系密切生理反射弱、肌张力低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leucomalacia,PVL)

胆红素脑病颅内感染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北京妇产医院对<1周的早产儿进行头颅B超检查,发现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为542%,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80%为Ⅱ级以下的轻度出血,症状不明显,易漏诊,应早期进行B超检查,早期发现及治疗,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7.

免疫系统

IgG可来自母亲IgM不能通过胎盘IgA初乳中含量高细胞免疫功能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未成熟7.免疫系统(早产儿)易感染易扩散至全身败血症控制感染难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8.体温调节体温调节功能差依靠棕色脂肪组织产热,产热储备少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层薄,易散热易发生硬肿症脱水热

8.体温调节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产热少散热多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适中温度(neutraltemperature)指在这一环境温度下,机体耗氧量、代谢率最低,散热量最少,而又能保持正常体温。中性温度随胎龄而不同:新生儿:33-35ºC

成人:25-26ºC

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不同体重新生儿中性温度

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9.能量、水和电解质

生理性体重下降,脱水热9.代谢问题(早产儿)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低蛋白血症维生素K、E缺乏,代谢性酸中毒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特殊生理状态

马牙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假月经生理性贫血新生儿红斑

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几种特殊的“生理”状态以上生理现象多在生后一周内出现多为母子分离后,新生儿生理和组织不适应过程的某些表现.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正常新生儿护理1.病房:室温22-26ºC,相对湿度40-50%2.预防感染:消毒、无菌、洗手3.保暖:辐射式保暖床4.皮肤护理:温水清洗5.脐带:结扎消毒,保持干燥6.喂养:母乳喂养,人工喂养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早产儿护理

1.营造类似宫内生存环境无菌、温度、湿度,氧气,营养,安宁2.喂养:早产儿奶,细心喂养,鼻饲3.监护:呼吸、酸碱水电平衡、血糖、感染、黄疸、血压、肾功能

4.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早产儿治疗与护理关键问题保暖关呼吸关喂养关黄疸关感染关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肠外营养,尽量避免其并发症,全肠外营养时的胆汁淤积,呼吸机相关肺炎是呼吸机使用中常见的并发症,高氧致早产慢性肺疾病(CLD)

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小于胎龄儿

SGA:smallforgestationalage一、病因孕母因素、胎儿因素二、特点

1.匀称型:32周以前,常伴先天畸形

2.非匀称型:32周以后,体重轻,身长可正常

3.混合型:

4.并发症:低血糖、低血钙、RBC增多症、吸入性肺炎、NEC、发育落后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按顺序分别是:出生窒息、早产、肺炎和先天畸形等.

新生儿死亡多发生在出生后的第1周。因此,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智能低下,避免体格发育障碍至关重要。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诊疗技术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但是临床上每一百个新生儿中约有4~6个有先天缺陷。出生缺陷的发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广泛开展各种预防措施来降低或预防出生缺陷日益成为社会普遍期望和普遍认同的社会价值取向,而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的重要手段。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最早实施的筛查病种是苯丙酮尿症(PKU),随后开展筛查的病种及国家逐渐增加,从发达国家推广到发展中国家。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在新生儿时期对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通过实验室手段筛查并明确诊断后,及早治疗,避免患儿机体发生不可逆损伤及功能障碍,预防智能低下。7儿科学第七章新生儿疾病总论国际上选取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的原则1.发病率较高或发病虽不高,但有严重后果者(严重的不可逆的脑损害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