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公元七世纪初曾西行取经、回到中国之后口述《大唐西域记》一书,后被明代著名小说《西游记》当成唐僧一角原型的唐代高僧是()A.鉴真 B.法显 C.悟空 D.玄奘2.《新唐书》载“志宁与司空李勋修定《本草》并图,合五十四篇……帝曰:‘善。’其书遂大行”。该《本草》是()A.中国古代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 B.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药物学专著C.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D.对中国古代医药学的系统总结3.以诗证史是史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下表中的唐诗诗句与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选项诗句历史现象A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B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C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农业经济抗灾能力欠缺D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商业发展突破时间限制A.A B.B C.C D.D4.在中华文明史上,唐代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唐代因多种文化汇聚而导致文化昌盛,富有生机。下列史实中,不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A.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B.唐代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C.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带回多部佛经D.贾思勰著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5.《西游记》中孙悟空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菩提祖师学的。“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既体现了佛法无边又存在着一定的等级观念。这从侧面折射出魏晋隋唐时期()A.佛教开始传入 B.佛道教广泛传播 C.儒学正统丧失 D.“三教合一”趋势6.某书体之美概以十点:“点划飞动,笔情墨趣,结体多变,章法生动,线条优美,血脉连通,气韵天成,转化跌宕,气势磅礴,奇逸潇洒。”下列书法作品中,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B.C.D.7.中国人对莲花的喜爱古已有之,《楚辞》中有“集芙蓉以为裳”的诗句,佛经中亦将莲花作为“出尘离染”的净土的象征。魏晋南北朝时期,莲花纹被广泛应用在陶瓷器上,呈现出丰富的变化(下图所示)。莲花纹器皿的大量出现一定程度上缘于此时期()南朝青釉瓣纹盖罐北朝青釉莲花尊A.陶瓷器的生活化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政府的积极提倡 D.民族的频繁迁徙8.下表所示为南朝时期僧尼和佛寺数量的统计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朝代僧尼佛寺南朝宋36000人1900多所齐32000多人2000多所梁82000多人2800多所陈32000人1200多所A.儒学正统地位被取代 B.实行三教并行政策C.佛教发展呈繁盛之势 D.佛教完成了本土化9.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10.学者冯天瑜认为,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走向是对经学弥漫的两汉一元帝国文化的反动,表现为:经学式微,名教危机,玄风独振,文学自觉,佛教华化,佛道相融,胡汉交会等特色。它具有一种开拓性,即在挣脱两汉儒学独尊的文化模式后,不断地创立文化新观念、开辟文化新领域。其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传统主流思想发生嬗变 B.文化发展呈多元化趋势C.儒释道思想趋于同质化 D.中华文化受到外来冲击11.佛教传入中国后曾经一度对儒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遭到了许多儒士的反对,但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宋代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这是因为()A.商品经济发展,儒学价值取向变化 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放弃了原始教义C.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 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二、材料题12.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级历史资料”。材料:2005年8月24日,唯一一方日本遣唐使墓志在东京展出,日本天皇亲临参观。这方墓志发现于西安,周长约39厘米,上面仅有117字,在面世数月后,却被视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级历史资料”。以下是墓志内容:赠尚衣奉御井公墓志文并序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运邦,驰骋上国。蹈礼乐,袭衣冠,束带立朝,难与俦矣。岂图强学不倦,问道未终;壑遇移舟,隟逢奔驷,以开元廿二年正月六日,乃终于官弟,春秋卅六。……请回答:(1)“开元”是什么纪年方法?为何这方墓志被视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级历史资料”?(2)简述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3)从墓志文中你获取哪些关于这位日本遣唐使的信息?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南学与北学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南、北儒士研习经书,偏重不同的注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本)。以《左传》为例,南朝流行“杜预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灵恩常引用“服虔注本”来诘难“杜预注本”,引领论辩之风。北魏有名儒“兼读杜、服,隐括(修订)两家,异同悉举”。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洛阳)之下”,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其后他们大多在北方活动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1)指出南北朝时期南学与北学分立的时代背景。(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及意义。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科技成就。选择C: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排除A:《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排除B:《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排除D:《本草纲目》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医药学成果。3.答案:C解析:据材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可知该诗作反映了干旱大风导致麦苗枯死,说明传统小农经济抵抗天灾的能力较弱,具有脆弱性的特点,故选C项;“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反映的是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排除A项;“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反映了当时商业贸易的繁荣,出现了胡姬当垆卖酒的现象,排除B项;“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反映了闭市后街道空无一人的场景,说明当时商业发展尚未突破时间限制,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贾思勰是北朝时期的农学家,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可以证明唐代的医学继承,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带回多部佛经说明了唐代文化的兼收并蓄,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能够说明唐代的文化昌盛,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故选D项。5.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魏晋隋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变化。《西游记》记载的是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依据信息看出儒佛道逐渐“三教合一”,选D。A错在“开始”;B项中只有佛道思想,从题干材料“等级观念”还反映出儒学,排除;C错在“丧失”。6.答案:A解析:根据“点划飞动,笔情墨趣,结体多变,章法生动,线条优美,血脉连通,气韵天成,转化跌宕,气势磅礴,奇逸潇洒”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草书,与之相符合的是A,因此A正确;B是楷书,C是瘦金体,D是行书,与材料不相符排除。故选:A。7.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而象征佛教教义的莲花被大量应用,体现出了佛教的广泛传播,B项正确;莲花体现的是宗教化不是生活化,排除A项;佛教传播是民间的行为,排除C项;材料和民族迁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8.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南朝时期的僧尼数量较多,佛寺的修建数量也较多,整体反映了佛教此时期的繁荣发展,C项正确;虽然佛教发展冲击了儒家思想,但儒学正统地位并没有被取代,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佛教发展的情况,没有涉及儒家与道教,排除B项;佛教完成本土化是禅宗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安史之乱后,……以沉郁悲壮的情调”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盛唐时期的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为主,而安史之乱后由于唐朝逐渐由盛转衰,唐诗主要以沉郁悲壮色彩为主,说明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A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社会变迁影响了唐诗的创作,而不是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B项错误;唐诗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但不能表述为“再现社会真实”,夸大唐诗作用,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社会变迁对唐诗创作的影响,没有强调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的问题,并且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10.答案:B解析:考查魏晋时期的思想文化。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的文化冲破了两汉时期儒学独尊的文化模式,不断地创立文化新观念、开辟文化新领域,这说明魏晋时期的文化发展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多元化,故选B项。魏晋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是并没有发生嬗变,故排除A项;儒释道属于三种不同的思想主张,同质化这一说法错误,故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了魏晋时期的文化发展,其主旨不是强调中华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故排除D项。11.答案:C解析:从材料和所学可知,儒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佛道等思想主张,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发展与建设,形成更完整的思想体系,更能满足统治者的需求,因此不断发展,呈现生机,故C正确;儒学的价值取向并没有变化,排除A;B项放弃的说法错误,排除B;D项是佛教没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儒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D。12.答案:(1)年号纪年法。这方墓志产生在开元年间,正值中日文化交流的高潮,是了解遣唐使来华的直接资料。(2)日本是儒家文化圈的重要国家,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在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层面仿效唐朝,对唐朝的宗教、文学、艺术,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产技术,都予以吸收。(3)姓名:井真成,来自日本,才华横溢、好学不倦,英年早逝,葬于中国。解析:(1)纪年方法:据所学可知,唐玄宗前几年号为“开元”,故“开元”是年号纪年法。据材料“2005年8月24日,唯一一方日本遣唐使墓志在东京展出,……以开元廿二年正月六日,乃终于官弟,春秋卅六。……”可知,这方墓志产生在开元年间,是了解遣唐使来华的第一手资料。(2)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可从日本是儒家文化圈的重要国家,政治上仿照唐朝制度实行大化改新;经济上实行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实行了班田收授法、法律制度等层面仿效唐朝,对唐朝的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都予以吸收。(3)据材料可知姓名、国籍、才华、年龄等。13.答案:(1)政治上:南北分裂对峙;经济上: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江南经济开发;民族关系上:各民族之间大交融;文化上:佛教盛行;学术传统上:南方儒士受玄学影响,北方儒士严守汉儒传统。(2)过程:南北朝时期互派使节,借机相互考校儒学;隋朝时,大量士人迁至北方,南学与北学汇集洛阳;唐朝时逐渐走向统一。意义:有利于学术文化上的统一,推动儒学的发展,巩固儒学正统地位;推动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统一;有利于维护政治上的统一。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政治上,南北分裂对峙;经济上,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江南经济开发;民族关系上,各民族之间大交融;文化上,佛教盛行。根据材料“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可知,学术传统上,南方儒士受玄学影响,北方儒士严守汉儒传统。(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中国)。第一小问过程,根据材料“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得出,南北朝时期互派使节,借机相互考校儒学;根据“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食品电商平台入驻及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多式联运国际海上运输合同范本
- 住宅出租安全保证合同 2024 年适用版版B版
- 2025版个人助学贷款合同法分则借贷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化妆师与影视制作公司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海砂资源购销与环保责任合同
- 2025年度国际贸易咨询与风险防范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婚礼现场AR互动与摄像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海外品牌授权销售合同书
- 信息时代工程竞标策略合同2024
- 2025民政局离婚协议书范本(民政局官方)4篇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题总汇
- 《中国香文化》课件
- 盘锦市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英语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 平安产险湖南省商业性鸡蛋价格指数保险条款
- 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
- 初中公寓主任述职报告
- 九年级下册沪教版上海化学5.2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课件
- ISO17025经典培训教材
- 九年级下册-202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速查速记(部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