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1(共135题)_第1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1(共135题)_第2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1(共135题)_第3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1(共135题)_第4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1(共135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1(共9套)(共135题)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简述格式塔学派的主张。标准答案:(1)关键人物。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有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2)主要观点。格式塔心理学派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同时格式塔心理学派很重视心理学实验,这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脑功能的定位说。标准答案:脑功能的定位说强调大脑的某一结构与大脑的某一功能具有对应关系。其历史演进包括下面三个阶段:(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颅相说,提出者是加尔(F.J.Gall)和斯柏兹姆(J.C.Spurzheim),认为颅骨的外部特征与行为的某些方面具有联系。这种观点在许多方面是不科学的。(2)19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中后期对失语病人的研究。波伊劳德(J.B.Bouillaud)指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布洛卡(P.Broca)的研究表明言语运动中枢定位于左侧额叶,威尔尼克(C.Wernicke)的研究表明言语听觉中枢定位于颞叶。(3)20世纪中期以来的研究表明,颞叶、海马与记忆有关,杏仁核与情绪有关,下丘脑与进食和饮水有关。知识点解析:脑功能的定位说强调脑的某一部位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符合人们对于事物的朴素的认识,一些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学说。但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大脑的某一特定的功能并非简单、精准地定位于某一部位。因此,其他学者提出了脑功能的整体说、机能系统学说、模块说。3、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则。标准答案:知觉组织原则包括:(1)闭合原则,指个体在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将不完整的图形看成是完整的图形。(2)连续原则,指个体在知觉中倾向于使知觉对象的直线继续成为直线,使曲线继续成为曲线。(3)相似原则,指人们在知觉时,对刺激要素相似的项目,只要不被接近因素干扰,会倾向于把它们联合在一起。(4)邻近原则,指人们对知觉场中客体的知觉,是根据它们各部分彼此接近或邻近的程度而组织在一起的。(5)共同命运原则,指个体在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将知觉对象中具有共同命运的要素结合在一起。(6)对称原则,指在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7)线条朝向原则,指线条方向相同的图形容易知觉在一起。(8)简单原则,指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知识点解析:知觉的组织原则反映了知觉的整体性,就是个体在将知觉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4、举例说明思维的特征。标准答案:(1)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例如,我们认为“晚霞不出门,朝霞行千里”,这种思维就概括了彩霞与天气的关系。(2)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客观的认识。例如,很多时候我们对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是依据人们的外在行为进行推断的,这就反映了思维的间接性。(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虽然我们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但我们可以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这样我们就形成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点解析: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推理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因此,我们要通过理解概念、推理和问题解决来理解思维的特征。5、贝贝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当母亲回来时,贝贝立即寻找与母亲的接触。根据以上线索,请对贝贝的依恋类型进行判断,并简单阐述艾斯沃斯对婴儿依恋类型的认识。标准答案: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贝贝属于安全型依恋。艾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方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1)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约占65%一70%,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2)回避型依恋,这类婴儿约占20%,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表现得无所谓,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回来,但时间非常短暂;(3)反抗型依恋,这类婴儿约占10%一15%,与母亲的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既会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又会表现出反抗。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想象的种类和功能。标准答案:(1)想象的种类:①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②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它又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样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2)想象的功能:①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同时,想象的新颖性、形象性也是人们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②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可以超越时空界限获得更多知识。③想象还有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得到满足。④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要介绍迁移的几种类型。标准答案:根据不同的维度可以把迁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正迁移与负迁移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看,迁移的发生并非总是积极的影响,它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影响通常被称为正迁移,消极的影响被称为负迁移。正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包括一种学习使另一学习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学习使另一学习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的次数减少。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多指一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如反应定势等,对另一学习的效率或准确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②水平(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加涅把正迁移又分为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两种。横向迁移,是指个体把已学到的经验推广应用到其他在内容和难度上类似的情境中。而竖向的迁移,是不同难度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一种是已有的较容易的学习对难度较高的学习的影响,往往是对已有的学习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形成更一般性的方法或原理的结果。另一种是较高层次的学习原则对较低层次的学习的影响,原则的迁移就是由较高层次的学习产生的原则对该原则适合的具体学习情境的迁移。③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迁移既可以是顺向的,即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也可以是逆向的,即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④自迁移、近迁移与远迁移根据迁移的范围不同所进行的划分。如果个体所学的经验影响着相同情景中的任务操作,则属于自迁移;近迁移即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来的学习情景比较相似的情境中(如不同学科间的迁移);如果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用到与原来情境极不相似的情境中,既产生了远迁移(如课堂知识用到社会实践中)。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述自我效能感的来源。标准答案:自我效能感的来源即影响自我效能感信息源,包括:(1)行为的成败经验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它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影响最大。(2)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这种通过观察示范行为而获得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有巨大影响。(3)言语劝说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言语劝说用以说服人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确立行动的目标,去做以前不曾做过的事情。因言语劝说与自身经验联系不大,所以对自我效能影响也不很大。(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烦恼、疲劳也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所承担的任务,降低自我效能感。(5)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所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一个人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个体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水平与强度。知识点解析:由于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影响很大,如何加强对其培养就成为教育实践中的一大课题。可从自我效能感的来源的角度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9、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些?标准答案:(1)实际需要。实际的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实验研究来解决。例如,有的研究工作者在从事语文教学时发现,有一些小学生在朗读的时候经常添字漏字或颠倒字的顺序,并据此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学生为什么不能很好地完成朗读呢?是他们不够认真仔细吗?是他们的阅读能力比其他同学差吗?(2)理论需要。从理论或学说中推演出的某个假设是否符合实际,这就需要实验来检验。(3)个人经验。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心理学问题。例如,为什么男孩的攻击性高于女孩?(4)前人的研究与文献资料。前人的研究与文献资料实验研究虽然不一定要从文献出发,但在确立课题前,系统地查阅有关文献是必要的。阅读文献可以发现什么问题已经解决,什么问题尚待研究.从而得出可研究的课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举例说明相关系数这一指标有何特点。标准答案:(1)相关系数取值范围为一1≤r(或ρ)≤+1,其中,正负号表示关系的方向,绝对值的大小表示密切程度。比如,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相关系数为0.3,表示二者之间是正向联系,密切程度中等。(2)相关系数不等距,因此,只能比较大小,不能直接作加、减、乘、除。比如,相关系数0.4大于0.2,但不是0.2的两倍。(3)相关不等于因果,即相关系数只能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并不能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比如,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即使存在相关,也无法确定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关系数的特点,并能灵活应用于具体例子,正确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11、简述投射测验的理论基础。标准答案:投射测验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重在探讨人的无意识心理特征。如果我们以某种无确定意义的刺激情境作为引导,被试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无意识结构中的愿望、要求、动机、心理冲突等特征投射在对刺激情境的解释中。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学习的作用可以提现在哪些方面?标准答案:(1)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力,从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简述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标准答案:实验程序就是实验的进程,是指在实验各个阶段应做的事。怎样合理地安排实验程序是心理学实验的重要内容。心理学实验研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不能把科学研究看成是科学家简单地在奉行某种常规活动。尽管如此,从大量的心理学文献中,我们仍然能够分析出心理学实验通常要遵循的基本程序。这基本程序是:(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选择课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和有经验的研究者一样,学生也可以从不同的来源得到启发,提出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四个方面:实际需要、理论需要、个人经验和前人研究。选择课题还可以通过查阅与评价研究文献,其中应特别注意和思考在已有研究文献中忽略研究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中相互矛盾的地方和方法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某些研究进行必要的重复。(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进行一项心理实验研究,首先是从解答“为什么"这种问题开始的,为了解答这样的问题,就要通过实验寻求科学的答案。(3)研究设计与实施。①研究设计:实验设计就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计划,主要是用来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②选择被试:选择实验被试也是实验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者必须根据实验的目的、研究的问题来选定被试。③变量的控制:心理实验是要弄清楚操作变化的条件和某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在与所研究现象有关的种种条件中,有些是我们需要操作的,有些是与我们的实验目的没有关系的。这里所讲的变量控制,包括实验过程刺激变量、被试变量等自变量的控制以及因变量的观察、记录和测定等,还包括对无关变量的控制。(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数据整理与分析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研究的目的而定。恰当的实验设计与正确的统计分析是研究在方法学上的基本保障。心理学研究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大致分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等级资料、描述性资料四类。(5)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是心理学实验研究程序的最终步骤。一个完整的实验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题目、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简述共同要素说、概括原理说与关系转换说三种迁移理论之间的关系。标准答案:关系转换说与概括理论说具有相似之处。二者都强调学习者对事物的内在组织的理解是迁移的基础,即理解力越强,对学习情境的知觉越完善,概括化的可能也就越大。后来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共同要素说、概括原理说、关系转换说三种迁移理论之间的差异只是表面的而不是实质的,每一种理论都只强调了迁移的一个侧面。共同要素说强调的是客观刺激间有无共同因素存在,认为学习的迁移取决于两种学习情境所具有的共同要素;概括原理说强调主体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认为学习的迁移取决于主体概括原理的能力或水平;关系转换说强调主体对关系的顿悟,认为主体越能觉察事物之间的关系,概括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可将其视为是对概括原理说的补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简述晶体智力、流体智力及各自的发展趋势。(哈尔滨工程大学)标准答案: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是后天习得的,主要由后天教育和经验决定,是经验的结晶。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但在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流体智力是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等。流体智力是一种潜在的智力,主要与人的神经生理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即主要决定于先天因素,很少受后天教育因素的影响。流体智力的发展趋势是先提高后降低。一般在20岁后达到顶峰,30岁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许多测验为了文化公平,测的就是流体智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简述脑功能的定位说。标准答案:脑功能的定位说强调大脑的某一结构与大脑的某一功能具有对应关系。其历史演进包括下面三个阶段:(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颅相说,提出者是加尔(F.J.Gall)和斯柏兹姆(J.C.Spurzheim),认为颅骨的外部特征与行为的某些方面具有联系。这种观点在许多方面是不科学的。(2)19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中后期对失语病人的研究。波伊劳德(J.B.Bouillaud)指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布洛卡(P.Broca)的研究表明言语运动中枢定位于左侧额叶,威尔尼克(C.Wernicke)的研究表明言语听觉中枢定位于颞叶。(3)20世纪中期以来的研究表明,颞叶、海马与记忆有关,杏仁核与情绪有关,下丘脑与进食和饮水有关。知识点解析:脑功能的定位说强调脑的某一部位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符合人们对于事物的朴素的认识,一些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学说。但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大脑的某一特定的功能并非简单、精准地定位于某一部位。因此,其他学者提出了脑功能的整体说、机能系统学说、模块说。2、简述深度知觉和深度线索。标准答案:(1)深度知觉是指关于物理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也叫距离知觉。(2)知觉深度是根据外部环境和机体内部的许多线索进行的,这些线索叫深度线索。深度线索包括非视觉线索、单眼深度线索和双眼线索。非视觉线索是指由其他感觉(主要是动觉)而不是视觉提供的判断深度、距离的依据,包括眼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调节是指眼睛通过对它的光学系统的调节从而准确聚焦,主要是由睫状肌调节水晶体的曲度来实现的。辐合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这样看近物时辐合程度大,看远物时则辐合程度小。单眼深度线索有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结构极差)、运动视差和运动透视等。线条透视指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是趋于接近的知觉线索。运动视差是指当观察者周围环境中的物体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运动范围将出现差异,近处物体运动范围大,远处物体运动范围小。运动透视指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空气透视是指透过空气看不同远近的物体,清晰度不同。纹理梯度,又称结构极差,是指随着视野向远处延伸,客体的物理分布密度有规律的递缩变化。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指由于正常的瞳孔距离和注视角度不同,造成左右眼视网膜上的物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平差异。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的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和距离;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知识点解析:眼睛的生理功能、外界环境的物理特性以及眼睛的数量决定了深度线索包括非视觉线索、单眼深度线索和双眼线索。3、简述记忆的SPI理论。标准答案:Tulving(1995)提出的SPI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的概念统一到一个综合的框架中。根据记忆研究中已有的成果,SPI理论假定,存在5种主要的记忆或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这5种记忆系统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展上都存在一定的顺序。它们在加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联系。该理论还假定,①这些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serial,S),也就是说,信息以串行的方式在系统中得到编码。一个系统的输出提供了另一个系统的输入。信息在前一个系统中得到成功的加工,才能在下一个系统中进行编码。②存储是并行的(parallel,P),也就是说,一次编码的事件会在多个记忆系统中产生效应,并保存在不同的脑区内。③提取是独立的(independent,I),也就是说,从一个记忆系统中提取信息时可以不受其他记忆系统的影响。知识点解析:关于记忆的研究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记忆系统(关注记忆的类型),一个是记忆过程(关注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SPI理论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统合在一个框架中。4、举例说明思维的特征。标准答案:(1)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例如,我们认为“晚霞不出门,朝霞行千里”,这种思维就概括了彩霞与天气的关系。(2)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客观的认识。例如,很多时候我们对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是依据人们的外在行为进行推断的,这就反映了思维的间接性。(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虽然我们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但我们可以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这样我们就形成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点解析: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推理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因此,我们要通过理解概念、推理和问题解决来理解思维的特征。5、假设有一个研究计划:去图书馆抢占一张桌子,并且抢到空桌子后还要通过非言语、非暴力的手段尽可能地去阻止其他人在你身边的空座位坐下来。按照这个计划,你去图书馆将书、衣服以及其他的东西摊在桌子上,你希望这样可以阻止他人在你旁边坐下,坚持了15分钟,有人坐到了你的旁边,这时你的研究结束了。请判断,这是一项实验吗?为什么?标准答案:不是。原因:实验要有假设、变量及控制。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或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定的。变量是实验的核心,而实验控制就是对实验变量的操纵。实验中对环境的操纵至少要有两个值或两个水平。通过在两个环境水平下被试反应的比较,我们就可以判断环境的改变是否导致了行为的变化。显然,上述研究还不构成实验。因为,这项研究既没有提出明确的实验假设,也没有系统地操纵环境,控制变量,而只是创造了一个单一水平的环境并记录下了被试的相应行为。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心理学实验基本要素的理解。实验要求假设、变量以及控制。实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各种变量的操纵、控制、观察和比较等的过程。好实验与差实验的区别就在于变量的有效选择和操纵。比如,在这项研究中可以增加一个操纵水平,让被试再次抢个位置,但这次不将东西摊在桌子上,这样对环境的操纵就有了两个水平:东西摊在桌子上与桌子上不放东西。此时,我们就可以对这两种情况进行比较了。而要检验的一个假设就是公共场合在桌子上放东西可以占到座位。6、简述成年早期的发展任务。标准答案:(1)埃里克森的观点。艾里克森是美国现代最有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他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了生物因素的影响,也考虑到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他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成年早期(18~25岁),又称为青年后期,其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这个阶段的青年人已经自愿准备去开始一种相互信任、努力工作、生儿育女的生活,以便能更圆满地进入社会,但有时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与他人或伴侣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因而产生孤独感。(2)哈威格斯特的观点。哈威格斯特(Havighurst,1952)就青年期的发展任务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共列了10项青年期的发展课题:①学习与同龄男女之间新的熟练的交际方式。②学习作为男性或女性的社会任务及角色。③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身体。④从精神上独立于父母或其他成人。⑤具有经济上自立的自信。⑥选择职业并为其做准备。⑦做结婚及家庭生活的准备。⑧发展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态度。⑨追求并完成富有社会性责任的行动。⑩学习作为行动指南的价值观和伦理体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和区别。标准答案:(1)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①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均为研究及度量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②相关系数和一元线性回归系数具有联系,其公式是:r=③相关系数的平方就是一元线性回归中的决定系数,可解释两变量共变的比例。(2)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相关分析旨在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回归分析旨在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可能形式,找出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的合适的数学模型,并用这个数学模型来表示这种关系形式。知识点解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都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变量的双向的关系,不管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回归分析的目的在于用某一变量去预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形,往往是单向地分析两变量的变化关系,即找出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关系。8、简述测验等值的含义及其条件。标准答案:(1)测验等值的含义:测验等值就是通过对考核同一种心理品质的多个测验形式做出测量分数系统的转换。进而使这些不同测验形式的测验分数之间具有可比性。(2)测验等值的条件①同质性。被等值的不同测验形式所测的必须是同一种心理品质,测验的内容与范围也应该基本相同,不是测同一种心理品质的测验是不能被等值的。②等信度。被等值的不同测验形式必须有相等的测验信度。不能指望一个低信度的测验通过与一个高信度的测验等值而提高自身的可靠性。③公平性。公平性是指考生参加被等值的不同测验形式中的任何一个形式的测试,等值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不能出现参加不同形式的测试经等值后的结果有高有低的现象。④可递推性。如果测验与测验之间有等值转换关系,f(x)=y,测验y与测验z之间有等值转换关系g(y)=z,那么一定有测验x与测验z之间的关系h存在,h(x)=g[f(x)]=z。这种递推关系还可以推至更多的被等值的测验形式。⑤对称性。对两个待等值的测验形式x与y,无论等值转换从哪个测验出发,所获得的等值对应关系是相同的。即如果从形式x出发,获得等值关系f(x)=y,从形式y出发,获得等值关系g(y)=x,则一定有f=g-1,也就是说,f与g是互逆的关系。⑥样本不变性。测验x与测验y的等值关系是由x与y本身的内在性质决定的,与为寻找这种等值关系而采集数据时所使用的样本没有关系,也与采集数据时测验的情境没有关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用梅耶(R.E.Mayer)的观点简要概述教育心理学发展中走过的道路。标准答案:梅耶(R.E.Mayer)将西方科学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比作三种道路:单向道、死胡同和双向道。(1)单向道时期。梅耶用“单向道”比喻20世纪初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这时期,心理学家看到了科学心理学原理对教学的作用,对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持非常乐观的看法。他们深信,科学心理学原理,即使是从实验室的动物研究中得到的,也是可以运用于教育实践的。(2)死胡同时期。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教育界人士对上述教育心理学家推行的教育改革运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发现其结果并不理想。由于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困难估计不足,在挫折面前许多人对心理学原理的教育实际运用的研究丧失了兴趣,回到了他们擅长的心理实验室。梅耶用“死胡同”来比喻20世纪中期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他认为,到20世纪中期,心理学与教育之间关系的“单向道”观已被心理学与教育之间关系的“死胡同”观代替,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原理的教育运用持悲观的态度。(3)双向道时期。“双向道”观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和90年代,这种观点逐渐占优势。持“双向道”观点的人认为,心理学与教育这两个领域是相互促进的。教育情境给心理学提出了挑战性问题,要求心理学家去阐明,从而有助于心理学理论接近真实世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简答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标准答案: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1)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准备状态和心理准备状态两方面。生理准备状态,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与成熟的程度,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自然前提。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智力因素的准备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两个方面。(2)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一,发展性教学。教育受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仅仅是教育与心理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在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中,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二,早期教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简述抛锚式教学。标准答案:以布兰斯福德为首的旺达比尔特认知技术小组提出了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在学习中,学习者首先看到一种问题情境,他们要先运用原有的知识去尝试理解情境中的现象和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步引导他们形成一些概念和理解,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体验和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常常要进行合作、讨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多因素实验与单因素实验相比有哪些优点?标准答案:多自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不是同一自变量的多个水平)。多自变量实验具有三个明显的优点:(1)效率高:即做一个含有两个自变量的实验要比分别做两个只有单一自变量的实验效率要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实验控制较好:做一个多因素实验时某些控制变量比进行两个单因素实验时更易于控制和恒定,比如,在同一个实验中,被试条件是一样的,同一个被试,同样的身心状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多次实验所造成的实验误差,从而减少实验污染。(3)实验结果更有价值: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在几个变量同时并存的情况下所概括的实验结果比从几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结果更有价值,更接近实际生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维纳得出的归因的基本结论有哪些?标准答案:维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关于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感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相对归因于能力,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会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奖励。(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却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因此,维纳总是强调内部的、稳定的和可控的维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简述产生式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标准答案:产生式迁移理论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所谓产生式就是有关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C—A规则。产生式迁移理论是根据安德森的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简称ACT)发展而来的。根据ACT理论,技能的学习分两个阶段:首先,规则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进入学习者的命题网络,然后经过变式练习转化为以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当两项任务之间有共同的产生式或产生式的重叠时,迁移就会发生。也就是说,产生式的相似是迁移产生的条件。安德森等设计了大量实验来验证他的迁移理论,但目前该理论的研究仍停留于计算机模拟阶段。尽管如此,它在实际教学中的含义还是十分明显。因两项任务共有的产生式数量决定迁移水平,因此要注重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则的教学,以便为后继的学习做准备。此外,先前学习的内容必须有充分的练习,才易于迁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举例说明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的意义。(北京大学)标准答案: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稳定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知觉恒常性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高楼顶上看街道上的行人,尽管看上去很小,但人们不会把他们都看作是小孩。远处行驶的汽车看起来很小,但人们并不认为汽车变小了。知觉恒常性使我们的知觉并不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时刻变化,对于我们获得确定的信息有重要的意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简述脑功能的整体说。标准答案:脑功能的整体说强调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不存在皮层功能的定位。具体的研究与观点如下:(1)19世纪中叶,弗罗伦斯(PierreFlourens)用鸡和鸽子等动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采用局部毁损法,切除动物脑的一部分,然后观察动物的行为表现。结果表明功能的丧失与皮层切除的大小有关,而与特定的部位无关。如果所有皮层都被切除,那么各种智力功能都会丧失;如果有足够的组织保留下来,所有的功能就都可以康复。(2)20世纪初,拉什利(KarlSpencerLashley)采取脑毁损技术用白鼠进行了一系列走迷宫的实验。结果发现,在大脑损伤之后,动物的习惯形成出现很大障碍,这种障碍与脑损伤的部位无关,而与损伤面积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平均相关为0.75)。由此,拉什利引申出了两条重要的原理:均势(equipotentiality)原理和总体活动(massaction)原理。按照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按照总体活动原理,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而与受损伤的部位无关。知识点解析:脑功能的整体说否认皮层功能的定位,强调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也就是皮层的面积大小与大脑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2、举例说明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标准答案:(1)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例如,当看一个英文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诸字母的各个特征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来确认一些字母,字母再结合起来而形成单词。由于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这种类型的加工因而称为自下而上加工。(2)自上而下的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从而调整特征觉察器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例如,我们常说“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就反映了自上而下的加工,读者的立场、经验、期望影响了对于知觉对象的加工和理解。知识点解析:自下而上加工的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是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Ifindsay和Norman将自下而上的加工称为数据驱动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是由个体已有知识经验所引导的加工,Lindsay和Norman将之称为概念驱动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是两种方向不同的加工,两者结合形成统一的加工过程。3、简述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标准答案:伊扎德提出的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认为情绪是是人格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和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1)情绪是分化的,存在着具有不同体验的独立情绪,这些独立情绪都具有动机特征。(2)伊扎德认为,人格是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等六个子系统组成。情绪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核心。(3)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具有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在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着核心作用。每种具体情绪都有其发生的渊源和特定的适应功能。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新生儿反射对个体发展的价值。标准答案:第一,适应价值。一些反射具有生存价值,例如觅食反射能帮助吃奶的孩子找到妈妈的奶头。其他反射或许在人类过去的进化过程中有助于婴儿生存。例如,摩罗反射有助于婴儿依附在妈妈身上,这满足了人类早期婴儿要被整天抱着的需要。第二,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一些反射为稍晚发展的复杂动作技能打下了基础。例如,强制性颈反射可能是在为婴儿自主地伸手取物行为做准备。第三,检测婴儿神经系统的指标。反射行为是婴儿神经系统是否健康的信号。反射弱或消失、刻板或夸张的反射以及应当消失但仍未正常消失的反射,都可能是脑损伤的信号。知识点解析:反射是一种不用经过思考的对特定刺激的不随意反应。新生儿反射是新生儿对特定的刺激形式的一种天生的自动反应,是新生儿最早、最明显的有组织的行为模式。在皮亚杰看来,这些反射就是先天图式,是个体生存和后来智慧发展的基础。5、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心理意义。标准答案:(1)动作是心理发展的组织者。动作使个体获得更多的经验,经验促进了个体的发展。(2)动作促进了感知觉的发展。动作促进了运动知觉和深度知觉的发展。(3)动作促进了空间认知发展。动作使婴儿从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定位策略,发展为以客体为中心的空间定位策略,通过明确客体、自身及环境的关系来判定客体位置,搜寻客体,从而对空间关系的认知更为精确。(4)动作促进了儿童社会性发展。个体的社会性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动作是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随着儿童动作技能的发展并参与到更多的活动中去,他们动作技能的发展会影响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知识点解析:动作使个体与周围世界联系了起来,动作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皮亚杰认为动作图式是婴儿认知结构的基石,个体心理既不起源于先天遗传,也不起源于后天环境,而是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与动作的发展关系密切,当儿童的动作技能发展起来,他们活动的空间变大,与他人交往的形式丰富起来,从而社会性得以发展。6、简述学习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标准答案:(1)学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依存性:学习是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作用,将主体新获得的经验和原有经验结构相结合而实现的。因此,欲进行有效的学习,原有心理结构中需具备适当的知识、技能和一定的学习动机,若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和学习动机,则难以产生学习,新的心理结构也难以建立。学习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2)学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从个体一生来看,其心理发展无疑都是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习在心理发展中是一个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无论是个体自身的发现、摸索,还是通过接受,这些学习方式都使得个体能够积累经验,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这些经验解决问题、适应环境、改造环境。通过作用于环境,个体获得反馈信息,进而调节、完善原有的经验结构,使习得经验得到进一步的概括,促进心理的进一步发展。通过经验的获得和应用,心理结构得以不断地构建。个体从早期的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后来的抽象逻辑思维,这一过程不是自发的、自然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构建心理结构而实现的。从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来看,新的学习情境引起个体的认知不平衡,即产生一种问题情境,并导致个体产生相应的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使个体学习动机由潜在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成为学习的实际动力。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的不断产生、不断满足,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从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个体通过不断地学习,获得各种知识、技能与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并通过广泛的迁移,逐步形成能稳定调节个体活动的多种类型、多种水平的能力与品德。能力与品德作为个体的两种典型的心理特性,其产生与逐步形成、完善的过程就是心理不断发展、不断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种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又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过程得以实现的。由于学习在心理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中若能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学习规律,则对加速、促进心理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先行组织者。标准答案:先行组织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在学习材料正式呈现之前,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是必要的,它比学习材料更一般、更概括,而且与学习材料有关联,使学习任务明了,它充当了新旧知识联系的“认知桥梁”,奥苏贝尔称之为“组织者”。由于它的呈现一般是先于正式要学习的材料,因此又叫“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组织者”,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奥苏伯尔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地使用先行组织者,不仅可以促进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先行组织者”的主要功能是在学生能够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和“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桥梁。它在三个方面有助于知识的学习与保持:首先,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重要的学习内容上;其次,将即将呈现的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集中;最后,避免学生进行机械学习。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以唐德斯反应时为例阐述反应时减数法的基本原理。标准答案:减数法的基本逻辑思想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减数法是荷兰心理学家唐德斯提出的,以此为例我们可看到减数法的上述原理:他把反应时划分为三类:即简单反应时(A反应时)、选择反应时(B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C反应时)。简单反应时是指呈现一个刺激,要求被试从看到或听到刺激到立即作出反应的这段时间间隔,唐德斯把它称为A反应时,由于这种反应时间是感知到刺激就立即作出反应,中间没有其他的认知加工过程,因此也称为基线时间(BaselineTime),任何复杂刺激的反应时间都是由基线时间和其他的认知加工过程所需时间合成的,这就是采用减数法测量认知加工过程的一个基本假设。选择反应时是指当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时,要求被试分别对不同的刺激做不同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被试从刺激呈现到作出选择反应的这段时间称为选择反应时,唐德斯把它称为B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包含了简单反应时(即基线时间)和选择时间(即选择不同刺激的加工时间)。辨别反应时是指当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时,要求被试对某一特定的刺激作出反应,对其他的刺激不做反应,被试在刺激呈现到作出辨别反应的这段时间,就是被试的辨别反应时,唐德斯把它称为C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间包含了简单反应时和被试辨别时间(即在若干个刺激中辨别出目标刺激的加工时间)。根据A、B、C三种反应所包含的操作过程以及所得到的反应时,运用减数法原理,能够推算出辨别和选择心理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辨别时间=C反应时一A反应时;选择时间=B反应时一C反应时。知识点解析:反应时的减数法在逻辑上不难理解,多个反应组成复杂的反应,多个反应时之和等于复杂反应时,各个反应之间相互独立,也就是说各个反应独自操作时的反应时和它在复杂反应中的反应时是一样的。而要通过反应时减数法计算各个心理操作的反应时,是因为有些心理操作的反应时不能进行直接测量,例如唐德斯反应时中的辨别时间和反应时间,他们需要减法运算计算出来。9、用经典实验说明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教育意义。标准答案:(1)贾德通过水下击靶实验证明其提出的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1908年贾德进行了一个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该实验以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为被试,根据教师的评定把他们分为能力相等的甲、乙两组,训练他们射击水中的靶子。其中甲组在练习射击之前学习了光学折射原理,乙组则不学习该原理。在射击潜于水下3.05厘米的靶子时这两组的成绩基本相同,这说明理论并不能代替实地的练习;但当情境改变,把靶子置于水下10.16厘米时,学习过折光原理的甲组同学不论在速度上还是在准确度上,都大大超过了没有学过光学折射原理的乙组同学。贾德认为这是由于甲组被试在第一次射击中将折射原理概括化,并运用到特殊情境中去了。(2)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概括化的知识是迁移的本质,知识的概括化水平越高,迁移的范围和可能性越大。(3)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的教育意义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应教给学生适应某些情境的原理和原则。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理论的内容。所有迁移的理论都在讨论的问题是两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发生迁移,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联。学习迁移概括化理论强化两种学习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10、什么是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标准答案: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正强化。负强化: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负强化。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惩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说明发现式教学法的优缺点。标准答案:优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的内在动机;有利于学生学会探索、发现的经验与技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心;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保持等。缺点:太耗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也不易被教师掌握,有些学科不一定合适。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布鲁纳所说的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两方面的含义?标准答案:一是指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二是指掌握学习该学科的态度和方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信号检测论相对于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优点是什么?标准答案: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把感受性与判断标准混在一起而不能区分它们。例如,用恒定刺激法测差别阈限时允许三类反应,就会使差别阈限受到自信或谨慎态度的很大影响。SDT对心理物理学的贡献,就是使实验者可以用一些方法测量反应的倾向性,并使测得的被试的辨别力不受反应倾向性的影响,并分别采用两个指标对反应倾向性和辨别力进行测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简述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含义,并说明这两种智力的发展趋势。(2015年)标准答案:根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分为流体能力与晶体能力。液体能力,即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等。它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决定于个人的禀赋。一般人20岁以后液体能力达到顶峰,30岁开始下降,液体能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其个别差异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液体能力与遗传和发展的关系:它较少受到文化知识的影响,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所以许多测验为了文化公平,测的就是液体能力,例如瑞文推理测验。晶体能力,即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晶体智力在一生中一直发展,25岁后发展渐趋平缓。晶体能力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简述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标准答案: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神经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特征,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强度: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或耐力的标志,强调神经系统能够承受强烈而持久的刺激,有强弱之分。灵活性:是指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能迅速转化是灵活的,不能迅速转化则是不灵活的。平衡性:是指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二者力量大体相同是平衡,否则是不平衡。不平衡又包括兴奋过程占优势和抑制过程占优势两种情况。这三种基本特性进行不同组合,把高等动物的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强、不平衡型:也称不可遏止型。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是一种易兴奋、奔放不羁的类型,对应体液说中的胆汁质。强、平衡、灵活型:也称活泼型,反应灵敏、好动活泼。能很快适应外部环境,对应体液说中的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型:也称安静型,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是一种坚毅而行动迟缓的类型,对应体液说中的黏液质。弱型:也称抑制型,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弱,表现为胆小怕事,在艰难工作面前,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易受破坏而产生神经症,对应体液说中的抑郁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第4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简述构造主义的基本观点。标准答案:(1)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2)构造主义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3)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强调内省方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什么叫做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标准答案:(1)结构角度。大脑的两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明显的差异。从结构上看,人的大脑右半球略大于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左右半球的颞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颞叶的不对称性是和丘脑的不对称性相关的;各种神经递质的分布,左右半球也是不平衡的。(2)功能角度。从功能上看,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是协同活动的。进入大脑任何一侧的信息都会迅速地经过胼胝体传达到另一侧,并作出统一的反应。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哪些?标准答案: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1)眼球。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构成。①眼球壁分为三层,外层为巩膜和角膜,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和视神经内段。视网膜中有感光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②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它们都是屈光介质,这些结构加上眼球前端的角膜,组成眼睛的屈光系统。③眼球外还有三对眼外肌,它们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的支配,使眼球能向不同的方向运动。(2)网膜的构造和换能作用。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其中最外层是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第二层含有双极细胞和其他细胞,最内层含有神经节细胞。①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区别。棒体细胞长,呈棒状;锥体细胞粗短,呈锥形。②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在网膜上的分布也不同,在网膜中央窝,只有锥体,没有棒体,这是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离开中央窝,棒体细胞急剧增加,在网膜边缘只有少量的锥体细胞。③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的功能也不同,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它们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④当光线作用于视觉感受器时,棒体细胞与锥体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它所释放的能量,能激发感受细胞发放神经冲动,这就是视觉感受器的换能作用。(3)视觉的传导机制。①传递机制由三级神经元实现:第一级为网膜双极细胞,第二极为视神经节细胞,第三极神经元的纤维从外侧膝状体发出,终止于大脑枕叶的纹状区。②视觉系统的侧抑制是指相邻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的现象。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而且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4)视觉的中枢机制。①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枕叶的纹状区,这是实现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的区域。②视觉感受野是指网膜上的一定区域范围。当它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③视觉系统存在两条通路:一条是大细胞通路,其功能为分析运动和深度;另一条是小细胞通路,其功能为分析颜色和形状。(5)视觉的反馈性调节。视觉不仅依赖于视觉感受器的活动,而且依赖于中枢对视觉器官的反馈性调节。由感受器输入的外界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将通过传出神经调节视觉器官的活动,使视觉器官更有效地感知外部世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举例说明思维的特征。标准答案:(1)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例如,我们认为“晚霞不出门,朝霞行千里”,这种思维就概括了彩霞与天气的关系。(2)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客观的认识。例如,很多时候我们对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是依据人们的外在行为进行推断的,这就反映了思维的间接性。(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虽然我们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但我们可以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这样我们就形成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点解析: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推理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因此,我们要通过理解概念、推理和问题解决来理解思维的特征。5、简述维果茨基的发展观与皮亚杰的发展观的异同,以及两种发展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启示。标准答案:(1)相同点:①都强调主体的活动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②都强调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不同点:①皮亚杰认为个体发展是生物适应的过程,强调人的自然本性;维果茨基则认为个体发展受社会文化历史因素的制约,强调人的社会本性;②在发展的关键问题上,皮亚杰认为发展的关键在于儿童的独立探索活动,成人的直接教育是不重要的;维果茨基则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环境、教育的质量决定着智力发展的质量;③在发展是否存在阶段性上,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存在阶段性;维果茨基认为发展是连续的,没有绝对的阶段;④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上,皮亚杰认为思维发展决定语言的发展;维果茨基认为语言的发展决定思维的发展。(3)对教学实践的启示: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启发我们,要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同时要探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由此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另外还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启发我们,要对儿童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建构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儿童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思维水平来设计教育训练活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玛西亚(JamesMarcia)关于同一性发展的观点。标准答案:玛西亚从探索(exploration)和责任(commitment)两个维度对同一性状态进行了划分。探索是指考察有意义的可替换的同一性,即确定同一性。责任是指个体对某个同一性的投入,而且无论该同~性包含什么都不会放弃。由此,可以将同一性划分为四种状态:(1)同一性混乱(迷失型,identitydiffusion),个人尚未经历危机,未进行任何探索和做出投入。此类人不但在职业及意识形态的选择上举棋不定,而且还有可能对此类问题缺乏兴趣。(2)过早自认(早闭型,identityforeclosure),个人未经历危机或未进行探索即做出了投入。通常是家长的专制导致的。(3)同一性延缓(未定型,identitymoratorium),个人进行了同一性的探索,但未做任何投入。(4)同一性获得(定向型,identityA,Chievement),个人对同一性既做出探索,亦为此努力付出。知识点解析:同一性是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概念,玛西亚对同一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四种同一性状态有助于帮助我们分析青少年的同一性发展状况,从而对他们展开相应的教育。探索实际上就是寻找同一性,责任则强调是对同一性是否付出努力。7、简述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的论述。标准答案:科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存在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①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②相对功利的道德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2)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括两个阶段:①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取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②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取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3)后习俗水平该水平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两个阶段:①社会契约的道德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②普遍原则的道德取向阶段: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在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正、平等、个人的尊严、良知、良心、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知识点解析:科尔伯格在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的基础上,以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追踪研究,并细化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分析这三个水平的时候,可以将三个水平与皮亚杰提到的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联系起来。在分析这六个阶段的时候,要明晰每一个阶段儿童进行道德判断的标准。8、简述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标准答案:许多心理学家都指出,儿童间的交往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利因素,对于健康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是绝对必须的,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首先,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其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再者,同伴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此外,同伴还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比较掌握目标定向学习者和成绩目标定向学习者的各种表现。标准答案:掌握目标定向学习者以学习和掌握为目标,认为从事成就活动的意义在于掌握、理解任务,提高自身能力;成就目标定向学习者以证明自身能力为目标,认为努力完成任务的理由是要证明自己有胜任该项工作的能力,认为比别人做得好才叫成功。两类学习者在以下各方面的表现存在差异:(1)归因模式。掌握目标定向学习者的归因模式是适应性的,将失败归于不够努力,认为结果是由个人努力情况决定的。成就目标定向学习者的归因模式是非适应性的,将失败归因于能力的不足。(2)情感反应。掌握目标定向学习者对努力取得的成功感到自豪和满足,对努力不够感到内疚,对学习抱有积极态度,对学习有内在兴趣。成就目标定向学习者失败后产生消极情绪。(3)认知表现。掌握目标定向学习者为了掌握目标,尽力使用深层加工策略进行学习。成就目标定向学习者只是为了取得高分,更易采用表层加工策略进行学习。(4)行为表现。掌握目标定向学习者选择较有挑战性的任务,较敢于冒险,对新任务较开放,有较高的成就水平。成就目标定向学习者选择容易的任务,较少冒险,较少具有尝试新任务的意愿,有较低的成就水平。知识点解析:两类学习者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归因模式、情感反应、认知表现和行为表现上的不同。10、简述标准分数的含义、计算公式、性质和优点。标准答案:(1)标准分数的含义标准分数(standardscore),又称基分数或z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2)计算公式标准分数的公式是Z=(x-μ)/σ(其中x为某一具体分数,μ为平均数,σ为标准差)。(3)标准分数的性质①Z分数无实际单位,是以平均数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一个相对量。②一组原始分数转换得到的Z分数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凡小于平均数的原始分数的Z值为负数,大于平均数的原始分数的Z值为正数,等于平均数的原始分数的Z值为零。所有原始分数的Z分数之和为零,Z分数的平均数也为零。③一组原始数据中,各个Z分数的标准差为1,即SZ=1。④若原始分数呈正态分布,则转换得到的所有Z分数值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4)标准分数的优点①可比性。标准分数以团体平均分作为比较的基准,以标准差为单位。因此不同性质的成绩,一经转换为标准分数(均值为零,标准差为1),相当于处在不同背景下的分数,放在同一背景下去考虑,具有可比性。②可加性。标准分数是一个不受原始分数单位影响的抽象化数值,能使不同性质的原始分数具有相同的参照点,因而可以相加。③明确性。知道了某一被试的标准分数,利用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值表,可以知道该分数在全体分数中的位置,即百分等级,也就知道了该被试分数在全体被试分数中的地位。所以,标准分数较原始分数意义更为明确。④稳定性。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分数后,规定标准差为1,保证了不同性质的分数在总分数中的权重一样。知识点解析:标准分数是能够精确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知道了一个分数的标准分数,就可知道这个分数的百分位数。标准分数在心理测量学中应用广泛,例如常模的制作、测验等值技术、测验分数的合成都需要使用标准分数。11、自陈式测验的编制方法有哪些?标准答案:(1)逻辑分析法:根据对人格概念的理解和逻辑推理来确定测验的内容。(2)理论推导法:根据某一理论来指导测验的建构。(3)因素分析法:以统计的方法来确定要测量的人格维度。(4)效标团体法:对照效标组和控制组的结果来确定测验。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了自陈式测验的编制方法,这些编制方法编制时的出发点各自不同。12、投射测验有哪些类型?标准答案:(1)联想法。给被试一个刺激(词,墨迹等),让他说出由此联想到的东西。(2)构造法。要被试根据他所看到的图画编造一套含有过去、现在、将来等发展过程的故事。(3)完成法。让被试把不完整的句子、图画、故事补充完整。(4)排选法。要被试根据某一准则来选择项目或做排列。(5)表露法。要被试利用某种媒介自由表露自己的心理状态。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投射测验的类型,依据测验的具体形式可有多种类型。13、什么是马赫带,如何解释?(北京师范大学)标准答案:马赫带是1868年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发现的一种明度对比的视觉效应。是一种主观的边缘对比效应。当观察两块亮度不同的区域时,边界处亮度对比加强,使轮廓表现得特别明显。我们可以用侧抑制来解释马赫带的产生。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由于相邻细胞间存在侧抑制的现象,来自暗明交界处亮区一侧的抑制大于来自暗区一侧的抑制,因而使暗区的边界显得更暗;同样,来自暗明交界处暗区一侧的抑制小于亮区一侧的抑制,因而使亮区的边界显得更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简述工作记忆模型。标准答案:工作记忆又称活动记忆、操作记忆,指人在进行某项工作或活动时连续流动的记忆。Baddeley等认为工作记忆包括三个子成分:(1)语音环:保持和处理基于语言的信息,通过语音编码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存储。(2)视空处理器:保持和处理基于视觉的信息,执行类似语音环的功能。(3)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的核心成分,完成对来自语音环和视空处理器信息的各种执行性加工。Hitch和Baddeley通过双重作业任务检验这三种成分在功能上的独立性。实验者给被试安排两个需要同时执行的任务:一个是涉及中央执行系统的言语推理任务;另一个语音环,令被试不断地从一数到六。第二次进行实验时,将第二个任务改为大声重复一个六个数字的随机数列任务。比较两次同时完成任务的成绩与单独完成时的差别。结果发现第一次两个任务能很好的同时完成,而第二次的言语推理的成绩则明显低于单独完成时的成绩。说明大声读随机数列涉及中央执行系统,中央执行系统和语音环是互相独立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河北师范大学)标准答案: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人们一般认为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成正比,然而研究发现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的关系。而是例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考试中的“怯场”现象主要是由于动机过强造成的。研究发现,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较高水平的动机效率更高;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水平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第5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简述记忆的过程。标准答案:记忆是一个过程,它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展开的,可以区分为前后联系的一些阶段。编码、存储和提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任何外界信息只有经过这些过程,才能成为个体可以保持和利用的经验。信息编码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在整个记忆系统中,编码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而且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的。信息编码又是一个开展的过程,它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新的信息必须与人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联系,并融入旧的知识结构中,才能获得和巩固。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当事物与人们的需要、兴趣、情感密切联系时,尽管只经历一次,人们也能牢固地记住它。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知识的存储有时也叫知识的表征,它可以是事物的图像,也可以是一系列概念或命题。存储是信息编码和提取的中间环节,它在记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信息的存储就没有记忆。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再认和回忆是提取的基本形式。记忆好坏是通过信息的提取表现出来的。知识点解析:记忆包括记和忆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包括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其中编码和存储是记的过程,提取是忆的过程。2、简述生命全程观的关键原理。标准答案: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