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五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能含解析_第1页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五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能含解析_第2页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五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能含解析_第3页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五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能含解析_第4页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五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能(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6题为单选题,7~9题为多选题)1.关于原子核的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射线是电子流,是原子核外电子的一种自发的放射现象B.对自然放射性元素加热,其半衰期将变短C.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D.任何元素都有可能发生衰变【解析】选C。β射线是原子核发生β衰变产生的,是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负电子,不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A错误;半衰期的大小由原子核内部因素确定,与温度、压强等因素无关,B错误;原子核在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C正确;有些原子核不稳定,可以自发地衰变,但不是全部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D错误。2.重元素的放射性衰变共有四个系列,分别是U238系列(从

92238U起先到稳定的

82208Pa为止)、Th232系列、U235系列及Np237系列(从

93237Np起先到稳定的

83209Bi为止),其中,前三个系列都已在自然界找到,A.

92238U的中子数比

83209B.从

93237Np到

83209Bi,共发生7次α衰变和C.Np237系列中全部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92238U与

【解析】选B。92238U的中子数为238-92=146个,83209Bi的中子数为209-83=126个,则

92238U的中子数比

83209Bi的中子数多20个,A错误;依据质量数守恒有:237-209=4×7,知发生了7次α衰变,依据电荷数守恒有:93-83=2×7-4,知发生了4次β衰变,B正确;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C错误;92238U3.(2024·泸州模拟)日本福岛核电站曾因大地震及海啸而产生核灾难,从而凸显出平安运用核能发电的重要性。铀是核反应堆的重要原料,其中

92238U原子核只有在被能量很大的快中子轰击时,才能发生裂变且概率很小;而

92235UA.

92235U+01n→54140B.92238U→90234C.92235U核裂变须要很高的温度D.92235【解析】选A。92235U+01n→54140Xe+确;92238U→90234Th+24He是α衰变方程,B错误;聚变反应须要高温,所以又叫热核反应,故C错误;4.“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安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ITER装置俗称“人造太阳”,该装置中发生的核反应可能是下列的 ()A.12H+13HB.24He+1327AlC.98226Ra→96D.92235U+01n→54【解析】选A。“人造太阳”的原理采纳的是轻核聚变,A是轻核聚变反应方程,符合题意;B是约里奥—居里夫妇发觉同位素的反应方程,不符合题意;C是α衰变反应方程,不符合题意;D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不符合题意。5.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是第四代核能系统之一。其中钍基核燃料铀由较难裂变的钍汲取一个中子后经过若干次β衰变而来;铀的一种典型裂变产物是钡和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题中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92233U+01n→56B.钍核衰变的快慢由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确定C.钍核

90232Th经过2次β衰变可变成镤D.在铀核裂变成钡和氪的核反应中,核子的比结合能减小【解析】选A。依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为:92233U+01n→56142Ba+3689Kr+301n,选项A正确;原子核的半衰期由核内部自身因素确定,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B错误;钍核(90232Th)经过1次β衰变可变成镤(6.2018年11月21日消息A.有12个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6个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元素的半衰期B.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与地震、风力等外部环境无关C.90232Th衰变成

82208Pb要经过4次α衰变和D.核反应方程:714N+24He→【解析】选B。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显现出来的统计规律,对少量的原子核没有意义,选项A错误;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确定,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选项B正确;设发生了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则依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2x-y+82=90,4x+208=232,解得:x=6,y=4,故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选项C错误;核反应方程

714N+24He→817O+117.(2024·湘潭模拟)放射性物质碘131的衰变方程为

53131I→54131Xe+-A.衰变后氙核的动量大小等于电子的动量大小B.衰变后电子与氙核的质量之和小于衰变前碘核的质量C.碘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电子所经验的时间D.氙核含有54个中子和131个质子【解析】选A、B。一静止的碘核放出一个电子衰变成氙核,依据系统动量守恒知,衰变后氙核和电子动量之和为零,可知衰变后氙核的动量大小等于电子的动量大小,A正确;衰变的过程中有质量亏损,即衰变后电子与氙核的质量之和小于衰变前碘核的质量,B正确;半衰期是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的时间,故C错误;53131I中有53个质子,131表示质量数即核子数,有131-54=77个中子8.基于下列四幅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黑体温度上升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辐射强度都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B.由乙图可知,a光光子的频率高于b光光子的频率C.由丙图可知,该种元素的原子核每经过7.6天就有14D.由丁图可知,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最大,这些核最稳定【解析】选A、D。由甲图视察可知黑体温度上升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辐射强度都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A正确;由乙图可知,a光光子的频率低于b光光子的频率,B错误;由丙图可知,该种元素的原子核每经过7.6天就有34发生衰变,C错误;由丁图可知,质量数为40左右的原子的比结合能最大,即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最大,这些核最稳定,D9.(2024·天津高考)我国核聚变反应探讨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2024年获得重大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下列关于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比核裂变更为平安、清洁B.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C.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总质量较聚变前增加D.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加【解析】选A、D。核聚变反应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料较少,处理起来比较简洁,而核裂变反应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料较多,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核聚变比核裂变更为平安、清洁,因此A正确;发生核聚变须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自然界中最简洁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与氚的聚变,并不是随意的两个原子核都能发生核聚变,质量数很大的核就不能发生核聚变,B错误;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总质量削减,即存在质量亏损,C错误;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能量,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加,原子核更稳定,D正确。故选A、D。【加固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B.玻尔的跃迁假设是依据α粒子散射试验分析得出的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D.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解析】选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故A错误;为说明氢光谱,玻尔提出了轨道量子化与跃迁假设,故B错误;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故C错误;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D正确。二、计算题(16分,需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10.太阳中含有大量的氘核,氘核不断发生核反应放出核能,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外辐射。已知两个氘核发生核反应可以产生一个新核,并放出一个中子。该新核质量为3.0150u,氘核质量为2.0136u,中子质量为1.0087u,1u的质量相当于931.5MeV的能量。(1)写出该核反应方程式;(2)求该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若两氘核以相等的动能0.35MeV进行对心碰撞,假设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求反应后新核的动能。(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为

12H+12H(2)反应过程中质量削减了Δm=2×2.0136u-1.0087u-3.0150u=0.0035u,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ΔE=0.0035×931.5MeV=3.26MeV。(3)设

01n和

23He核的动量分别为p1和p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p由此得p1和p2大小相等,由动能和动量关系E=p22m及

23He核和

01n质量关系得,中子的动能E1是

23He核的动能E2的3倍,即E1∶E2=3∶由以上可以算出E2=0.99MeV。答案:(1)12H+12H→2(3)0.99MeV11.(10分)如图所示是原子核的平均核子质量A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肯定要释放能量B.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肯定要汲取能量C.若C、B能结合成A,结合过程肯定要释放能量D.若F、C能结合成B,结合过程肯定要释放能量【解析】选A。核反应过程中,总的核子数保持不变,若反应朝平均核子质量削减的方向进行,则总质量削减,释放能量。由平均核子质量A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可知,D与E的平均核子质量大于F的平均核子质量,所以D、E结合成F,平均核子质量减小,有质量亏损,依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有能量释放,故A正确,B错误。B与C的平均核子质量小于A的平均核子质量,所以若C、B能结合成A,则质量增加,依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要汲取能量,故C错误。F与C的平均核子质量小于B的平均核子质量,所以若C、F能结合成B,则质量增加,依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要汲取能量,故D错误。12.(20分)(2024·衡水模拟)一个静止的铀核

92232U(原子质量为232.0372u)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质量为4.0026u)后衰变成钍核

228.0287u)。已知:原子质量单位1u=1.67×10-27kg,1u相当于931MeV(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1)写出核衰变反应方程并计算该核反应释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