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8篇)_第1页
基层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8篇)_第2页
基层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8篇)_第3页
基层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8篇)_第4页
基层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层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8篇)基层医生,主要是指那些在生产第一线直接为工人、农夫健康服务的医药卫生工作人员。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基层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基层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1)

李广歆,男,汉族,民权县人,1963年10月生,中专文化,全科医师合格证,1983年至今担当伯党乡乡双楼村卫生员,30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悄悄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全村各族人民的健康。靠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从未消失医疗事故,赢得了广阔群众的信任和赞誉,多次受到乡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83年刚毕业,李广歆就在双楼村卫生室工作,由于工作仔细精彩,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非常严峻。双楼村人口一千余人,双楼村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非常不便,李广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就报名到商丘卫校学习,毕业后他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

在平凡而艰难的工作岗位上,李广歆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把握医学学问,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常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2022年正值“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李广歆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五十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准时将信息反馈给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扬手册和黑板报,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乡党委和卫—生院领导赐予高度赞扬。

三、情系农村,关怀广阔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不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特别多,而且半夜出诊现象也很普遍。还记得在1997年9月的一个夜晚,时间已是十二点多,劳累了一天的李广歆刚刚睡觉。突然间,邻村的两个村民在门外大声敲门,说他们村有人服了农药,李广歆赶忙起床,向他们简洁了解一下状况后,背起药箱,不顾一天的疲乏,立即赶到现场,对病人进行抢救,最终,病人得以脱险了。像这样半夜出诊的事对于李广歆来说真的是太多了。三十年来,李广歆共接诊病人四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却从没有收取群众的一分出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削减诊疗费用数十万元。这三十年来,李广歆跑遍本村和周边几个村每一条小道,熟识了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平稳觉,从没过一个轻松开心的节日。由于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过他细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高校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四、与时俱进,乐观支持医改工作

2022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四室分开,宽敞光明,布局合理,制度齐全。,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阔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赞扬。在我县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名目制度,从根本上转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他没丝毫怨言,仍旧和平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乐观正确宣扬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信任党和政府,困难是临时的,也会得到妥当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仔细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基层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2)

__,1956年诞生,__人,学校文化,中共党员,于1978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是一名在农村医疗防保战线上工作了近30年的老乡村医生,现任__市汉留镇京汉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三十年如一日,__走村串户,悄悄奉献,准时解除患者病痛,被当地群众誉为健康的“爱护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4次被__市卫生局评为“优秀乡村医生”,连续多年被__市汉留镇卫生院评为“年度乡村医生先进个人”,多次被该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情系乡村,扎根基层,无私奉献。

1978年底,由群众全都推举,应村党支部的呼唤,在__水利局当通讯员网的他怀着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憧憬和喜爱,回到京汉村当了一名赤脚医生,负责合作医疗(村卫生室)筹建工作。毫无医学基础的他,工作热忱虽高,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他也以前踌躇过、彷徨过,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选取了坚持,他说绝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和组织的期望。为了尽快把握医药学问和技能,他一边工作,一边在乡卫生院学习中医传统医学并参与临床实践,他购买了超多的医学书籍,利用晚上时间挑灯夜读,舍命地吸取医学学问。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他顺当通过市卫生主管部门考核,取得了“赤脚医生证书”,1986年参与江苏省乡村医生统一考试,取得“江苏省乡村保健医生证书”。__和许很多多扎根农村的赤脚医生一样,虽然“白手起家”,但是不断自己挑战,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不断克服困难,渐渐担当起了“乡村医生”这一光荣而又艰难的重任。

京汉村是__市汉留镇最大的行政村,村民分散,居住在32个自然村庄,全村村民近3000人,谁家的人有什么病,谁家的媳妇什么时候到预产期,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何种疫苗,他的心里都有一本账。近30年来,他的脚印     遍及京汉村的每一个角落、每条巷道。村民朱留党因患慢性胆囊炎、胃病多年,每次病情发作,都请__出诊,他从不厌烦,每次都准时赶到,为病人进行治疗,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能等到深夜,直到病人病情稳定,他还要再叮嘱几句,才放心地回家。虽然是多次出诊服务,但从未收过出诊费和注射费。病人为了感谢他,给他送去了家禽和鸡蛋,他也总是婉言谢绝。

近30年来,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村民们的病痛是__最挂心的,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悄悄地无私地奉献着。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过来,他马上上门诊疗,或者载着患者回卫生站救治,有时遇到疑难杂症自己无法救治,他会想方设法帮忙病人转到镇医院。腊月的一个夜晚,村民袁梅红因猛烈腹痛,到卫生站急诊,恰逢__值班,病人刚到就消失了休克症状,依据多年行医阅历,他打算可能是异位妊娠引起的内出血。时间就是生命,他当机立断,马上支配病人转镇卫生院治疗,他一边联系镇卫生院做好预备工作,一边联系车辆,并陪护病人一同前往。经上级医生诊断,病人因黄体裂开,出血量达ml,如不准时手术,极有可能有生命危急。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病人转危为安,他悬着的一颗心安稳放下,悄悄地离开卫生院,回到家已是凌晨2点多。在医疗工作中,__始终把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京汉村孙吴组两位五保老人,朱扬开患老慢支、肺心病,老伴张俭英患高血压、脑梗塞,长年无人照看,连基本生活也不能自理,__就定期免费送医送药上门,长达5年之久,从无怨言;村民张素珍,多年前因结扎留下了后遗症,身体一向不好,“屋漏偏逢连阴雨”,家境原来就不好的她,82年丈夫又患胃癌不幸去世,留下了两个未成年子女,她几乎丢失了生活的信念,__明白状况后,多次登门劝告、开导,并给孩子和她带去了养分品,鼓舞她重新树起生活的信念,并为她垫付了几千元医药费。说起这样的事情干部群众如数家珍,不胜枚举。多年来,他累计为当地群众减免医疗费用数万元。同时他还坚持对军烈属重点关照,每逢他们有了病痛,都主动上门,送医送药。他说,人都有个病痛,军属家庭孩子不在身边,我做好他们的保健医生是就应的。

二、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除了诊治农村多发病、常见病,__还乐观协作有关部门,做好预防保健工作,乐观应对各类突发大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前些年,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落后,预防意识淡薄,导致方案免疫工作在农村开展难度较大,但__知难而进,逐门逐户核实做好登记和宣扬教育,转变家长们的淡薄观念,使他们能准时带孩子参与方案免疫接种,得到了广阔村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对于困难户,他总是慷慨解囊。有一次,他走访蒋庆同家庭,动员孩子接种疫苗却被家长一口回绝,“又来要钱,没钱”,甚至要把__撵出家门,并且说我孩子好好的,为什么还要打什么预防针?经过__苦口婆心,急躁解释预防接种的好处,“再穷也不能耽搁了孩子”,__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毫不迟疑地从自己口袋掏出了钱为其垫付,孩子家长感谢不已,最终理解了预防接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该村方案免疫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种疫苗接种率都到达了100%。在方案免疫工作中,__还不断开拓,不断创新,领先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新生儿预防接种登记,儿童诞生登记,流淌儿童管理登记本,使方案免疫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就在他日夜为百姓求医问药解除病痛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又把他推到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平安,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在防治“非典”工作中,他负责疫情排查和宣教工作,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握外出返乡人员状况,他走村入户,跟群众沟通了解,宣扬非典防治学问,在防治非典的数十个日日夜夜,他没睡过一次平稳觉,不知疲乏地奋斗在一线,__消瘦了,累病了,人黑了,但他无怨无悔。他常常与当地群众谈心,乐观协作有关职能部门动员村民进行改水改厕,此刻京汉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近几年,他每年都能筛查上报疑似结核病人2至3例,全程督导结核病人1—2例。在督导病人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送药到手,看服到口,服后再走”的要求。他尽自己所能,为公共卫生事业倾注了超多心血。

三、勤奋好学,精益求精,德艺双馨。

他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多年来参与培训学习达30多次,并利用业余时间仔细学习基层医生的各类医学书籍,并记了超多笔记,遇到难题更是从不放过。他坚持向镇卫生院资深医师、大医院专家虚心请教,在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1992年他还参与了__市卫生局举办的中医学问培训班,并以优异的成果取得中医结业证书。通过自学和理论联系实践,他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得很快,使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得心应手,一般的疾病不用去大医院,在他那里都能得到解决,业务水平和诊疗潜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满足,成为了当地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

德艺双馨是__的一贯品德。__常说: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因此他从不为金钱所动,为钱丧德,从医30年来,他从不做违规违纪之事,从不理解吃请,不拿病人“红包”,进药也严格把关,几十年来从未因用药而发生医疗事故。他还乐观参加献血等公益活动,几年来,先后无偿献血6次,仅一年就献血2次,能够说,他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所钟爱的事业。

四、思想解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近年来,根据中央、省、市、县的有关政策要求,__市加强了对村级医疗卫生气构的规范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拓展,应对新的形势,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以不断满意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乐观投身于卫生改革中,献计献策,协作上级主管部门,实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他领先主动出资5000元给卫生院,帮忙卫生站建设,他的所为,一时让人难以理解,甚至遭到了少数人的反对,认为这是卫生院的事,一体化后还会影响个人利益,而他不但不为所动,反而急躁劝说其他乡村医生,“乡村一体化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是为了把我们农村卫生事业做优做强,不但群众受益,我们的事业也会越来越有进展啊!”。在他的影响下,其他乡村医生也乐观筹资,有力地推动了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的开展。目前,汉留镇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乡村卫生事业的健康进展迈出了一大步。

__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悄悄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创业。虽然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怀群众安危,才巩固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网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平安。

基层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3)

__,女,农夫,乡村医生,1951年诞生于__乡,1968年中学毕业,在她的简历上注明的就是这样简洁。真正的转折就是在1968这一年里,__目睹了家乡姐妹班级轻轻就因难产而死,立志想当一名合格的接生员,于是在大队党支部和群众的推举下,她英勇的走进了__卫生学校,两年后她以优异的成果毕业,县城里的多家医院都瞅准了她,但她毅然做出了到期盼她、信任她的家乡村卫生所去的选取,她从一名一般医生干起,从一名乡村接生员做起。1970年,北京医疗队响应毛泽东同志的号召下派__乡,__以她年轻好学、基础扎实赢得医疗队的观赏,医疗队的手把手传她接生技术,教她内科、外科、妇科学问与阅历,很快__便成了一方知名的全科大夫。从今,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雨雪,只要有病人的召唤,有接生的需要,她就送医送药到家,田里埂头,荒山野郊,处处都飘扬着她的身影,她把自己的青春、热忱都奉献给了她的家乡农夫,她以一腔爱民之心,受到了乡亲的交口赞扬。她就像一粒能生根开花的种子,用自己的悄悄奉献,转变着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经她接生的父子两代人在__比比皆是,如今__走到乡间,大部分人都尊称她为刘姥姥。她在乡村一干就是35年,三十五个春夏秋冬里,她仔细执行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热忱为农夫服务,乐观参加防疫保健工作,任劳任怨,靠她那精湛的医术,高尚的情操,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的苦痛,以一位乡村医生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一首新时代的奏章。

“人不能忘本,是党培育的我,是乡亲们推举我当的乡村医生,我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把工作做好”。1971年,当__来到__镇__村卫生所工作时,应对两间低矮、破旧的危房,仅有的“老三件”诊疗设备,也有过失落和彷徨。但当她看到农夫群众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时,她暗暗下定决心:硬件不足软件补,要用精湛的医术赢得病人的信任。她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学问、把北京医疗队专家的阅历有机地和临床结合起来,开展了接生、危重病人抢救等业务,过去很多想都不敢想的外伤、急症抢救,在__的努力下开展起来了。她潜心钻研,奋勉向上,使自己由一个乡村医生成长为一名妇产科主治医师。

一个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通过病人的体会口耳相传的。她深深明白,做农夫的好医生,仅有良好的医术是不够的,还得有高尚的医德。她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乡村行医生涯中,她始终把医德作为乡村医生的灵魂。村卫生所面对的是农夫群众,面对的是弱势群体,在她的村卫生所里她就实施了减、缓、免的收费规定。对经济困难的村民减免医药费10-20%;一时带钱不足的患者可先取药治病,下次来诊时再还欠款;对于特困群众免费治疗,每年减免费用达3000剩余元。别人问缘由的时候,她是这样说的,“人不能忘本,不能站在钱眼上,何况我又是党员。这些年我总是想,是乡亲们推举我当的乡村医生,是党培育的我。我不能事事算计自己的得失要把工作做好。”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__的群众能够为证。

她不仅仅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好医生,更是一位工作泼辣的好院长。

作为村卫生所的负责人,村卫生所的良性进展,一向是__工作之余思索的问题,村卫生所不能走个体化路子,于是当区卫生行政部门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模式时,她就乐观响应,在她的发动和带领下,__的乡村医生都加入了一体化管理,村卫生所和个体诊所统一整合,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调配,__的医疗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村卫生所的技术力气得到了充实,农夫群众无不为此改革拍手称好。为了改善村卫生所的基础设施,她又反复奔跑,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委会的支持下,通过卫生院支持一点、村委会支持一点、自己拿一点的方法,修建了120平方米的卫生所,彻底改善了村民的就医环境。今年,__区开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__老早就认为这是惠及农夫群众的大好事,可部分村民由于多方面的缘由,就是熟悉不到合作医疗的保障作用,于是__又一次发挥了乡村医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化农夫家中,比方比圆解释,她还亲自为几家贫困户,捐助了合作医疗基金,又一次受到了村民的赞誉。

她作为一个普一般通的乡村医生,在乡村医疗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悄悄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创业,尽管她的岗位非常平凡,尽管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一个人做了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遗忘她的,自担当__卫生院院长以来,医院连续十年被评为__区卫生系统先进群众,她个也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医务工,2022年她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2022年1月她代表乡村医生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受到了卫生部高强部长的接见,她的先进事迹被广为流传。

基层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4)

我是一名乡村医生。为四周的乡亲们作预防保健,治病疗伤工作。我拖着重度残疾的双腿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我不平凡的人生。我服务于社会,不仅仅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相反我的人生却是那样的精彩。

1975年,一场萧瑟的秋雨后,我不幸患上小儿麻痹后遗症,从今就再没有站起来走过一步路。贫寒的家境,苦闷、彷徨、无助甚至无望伴随我度过了本该是无忧无虑,从满天真与童趣的童年。

或许是命不当绝,上天虽然没有给我一双健全的腿脚,却赐予了我能吃苦耐劳而又自强不息的好父母,我们真情无私的`呵护,不向苦难低头的珍贵品质,还有那些好心村民对我的真诚鼓舞和开导,使我逐步走出了生命的低谷,特殊是看书学习,驱走了我心中久积不散的阴霾,感受到阳光的光明和绚烂。

一九八六年的夏天,我开头尝试着自学。家里有《小人书》和一本撕的没有部首的《新华字典》。我就把《小人书》上的字一页一页的翻字典查找,找到后把拼音标到《小人书》字的旁边,然后一遍一遍的去读。不到半年我就熟悉一千多字。之后,我借来旧课本开头根据课本学习。

这就是我自学的开头,从aoe开头念起,从一笔一划开头写起,从简洁的加减乘除开头算起。学习使我过于单调无聊的生活中有了乐趣,当然这背后要付出比常人成倍的努力和辛苦。

学习更给我打开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带给了对生存和生命进行深刻思索的养分,特殊是我明白了很多残疾人的人生经受,贝多芬、保尔、张海迪,他们也是残疾之躯,境况也非常困难,但是他们没有由于身带残疾就失去对生活的士气,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迷茫不振,没有躲避现实,而是英勇地直面人生,昂起头,挺起胸,独立自强,向命运挑战,向不幸抗争,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深深触动着我,感染着我,并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渐渐内化为我的人生信条:虽然身患残疾,但也要奋勉努力,争取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不成为社会包袱、不成为家庭拖累的人。张海迪不是说读书能够给人带来生活和战胜困难的力气吗?那么小小的我就要为了自身“站起”、转变命运而刻苦学习。就这样,白日苦读,夜伴孤灯,七年辛勤自学,我完成了从学校到高中的全部课程。

学问照亮我前进的航程,信念给予我攀登的士气。1994年,我第一次走出乡村,远赴千里之外的省会石家庄,自费在一所医学院跟班学医。

我想做一名医生,为老百姓治病疗伤,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石家庄学习了的三年里,我没有回过一次家。环境变化和身体残疾给我带来了很多困难,功课的压力我要坚持顶住,迎头赶上。日常生活中,上楼下楼、打饭打水、洗衣服、上厕所等一些琐事,对于一个健全人来说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我而言却是何等的困难。但我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仍旧以坚韧挺过每件难事,用微笑迎接每个黎明。

我的学习成果在全系也是很优秀的,教授们对我的经受既感到惊异又很是欣赏。惊异的是我的自学历程,欣赏的是我虽是自学,但成果却一点也不比正式参与高考同学的成果差。05——06我连续两年被学校授予“优秀同学”的荣誉。

三年寒窗苦,不付有心人,我拖着瘫痪的双腿,以一个跟班生的身份,圆满完成了医学大专课程的学习,留给老师和同学的是身残志坚的感动和优秀的学业成果,留给自己的是沉甸甸的收获和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力气。

踏着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脚步我也回到了培育我成长的故土。

记得我刚回来就赶上夏秋季节时的腹泻流行,这种病几乎每年都会流行。缘由就是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的不良。乡亲们明白我回来了,有的人试着来找我看病。望着乡亲们那种期盼已久的眼神,我既是怜悯又是怜悯。他们太需要懂得医学学问的医生为他们服务了。我把带回的药品无偿的分发给了已发病的人们,然后向健康人群宣讲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腹泻流行期间应留意的起居饮食。人们很乐于理解我的宣讲。同往年比较,这一年的腹泻发病率明显的下降。

开办诊所,对于一个靠手摇三轮车才能出行的残疾人而言,困难可想而知。办各种手续的周折,特殊是开头资金仅有500块钱,所进的药品数量少,品种单一,每周都得往十几公里外的县城跑一趟进药,每趟都要花上半天的功夫。那里的土路并不平坦,斜坡坑洼随处可见。路上每逢斜坡坑洼都得使出全身的力气,摇着车努力向前冲,由于只有靠这一点点的冲劲儿惯性才可能冲上斜坡,穿过坑洼,滑下来了还得再来一次甚至两次三次四次,胳膊累得抬不起来,即使在冬天也累的浑身是汗,好多次赶上手摇车坏了,不管寒冷、暴雨还是狂风,就只能在路边等,等着飘过的好心人来帮忙推一推,或者给家里报个信儿……命运是不公的,生活是无比的困难,但是我没有因此而流泪。当手摇车坏了,有人飘过时我还是以微笑来邀请帮忙,决不把苦痛与无奈表露在外,由于我不情愿在人们的怜悯中活着。

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我的诊所药品比以前丰富多了。慕名来找我看病的人也日益增多,但是,还是有很多离我居住远的老弱病残的人,我无法为他们服务。这样的人群才是真正需要我服务的。为了这样一个群体也能得到我的服务,我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这样我的服务半径一下扩大了十几公里。由于能为更多的老弱病残的人们上门服务,我的工作更忙了,几乎每一天都得出诊。无论风天、雨天还是雪天,只要是需要,我都会进最大努力设法前去。

2022年大年初一的下午,临村有一个小孩儿生病了,需要我出诊。像平常一样,我带齐应用的药品、器械动身了。由于上刚刚下过一场大雪,虽然只有几公里的距离,路也很熟,但是由于没有人走过,所以根本无路可寻。靠着感觉我驾驶着摩托车往前行使,开进路边的沟里就下来自己车倒出来,再往前开。去到生病孩子的家已经是下午六点了。孩子得的是急性肺炎,得输液治疗。打完点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回来时我想绕远一些,找一条宽敞点的路,这样可能好走点。然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开出了近五公里,野外仍旧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路。我感觉自己迷路了。寒冬数九,远处连一盏灯光也没有,此时的我真的可怕了,照这样转下去,我会被冻死的。没方法,我只好沿着摩托车压过的痕迹找到了来时的路。回去时比来时还要难走,由于天黑,车轮更简单滑进路的边沟,进了边沟还是只能自己下车来推。就这样走走推推,推推走走,最终回到了村口。回到家,时间已经是晚上快一点多了。

这些年来类似于这样的出诊已是好多次了,每次虽然都好困难,但我从来没有埋怨过什么,相反,我会觉得因自己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而兴奋不已。

开办诊所让我饱尝了人间冷温和生活的甘苦,但天道酬勤,经过几年的打拼,我的诊所此刻已初具规模,我还购置了一些小型仪器,开设了热线电话,此刻还把自己的诊所扩展到了互联网上,在网上开展心理问题、常见疾病、慢性疾病等的诊疗询问,为更多的人服务。行医中,我讲诚信,行善举,济贫困,时时为患者着想,事事为病人思索,凡是老弱病残的人来找我看病,我都免收诊疗费,因此诊所口碑良好,人气旺盛,此刻我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展到十几里外,上午坐诊,下午到四周的村庄巡诊。我的技术也日益提高。2022年我一次就通过了国家执业助理医师的理论和实践考试。这一年,我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项政治荣誉,也是对我行医助人、服务社会的巨大鞭策,是对我人生价值的充分确定。

我还负责全村的预防保健工作,这项工作对于农村的卫生工作是重中之重,我接手这项工作时那里的儿童预防接种率不到80%,儿童的各种预防接种疫苗都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主要是家长对打防疫针熟悉不足造成的。我接手后定期入户,应对面的,用活生生的实例向家长宣讲搞预防接种的重要好处。就这样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漫天飞雪,我都坚持入户接种,从不疏漏。由于我把这项工作当作了神圣的使命,换来的是儿童一类疫苗准时预防接种率到达98%以上。

基层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5)

宋__到__村工作已经十几年了,他扎根乡村,多年如一日,靠着他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得各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好评。

宋__医生深知在乡村行医,务必医疗技术全面。他明白,单凭自己在学校学的那些西医学问,远远满意不了群众看病的需求。因此,在繁忙之余,他除了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外,还常刻苦自学中医.针灸推拿等,很快就成了多面手的乡村医生。

__村八组的饶忠香和余立锦先后因腰椎和颈椎骨折而致高位截瘫,在市内大医院手术后,专家说他们能站起来的期望非常渺茫,回家后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宋__医生不辞劳苦,每一天上门去为他们治疗。他查阅超多针灸书刊.古典医籍,运用中西医结合,内服中药,头针.体针结合穴位注射,协作推拿综合治疗。几个月后两伤者都奇迹般的下地走路,还能象从前一样劳动。他们感谢的逢人便说:“假如不是宋医生,我可能这一辈子就要瘫痪了”。

五保老人钟立德八十多岁了,前年因咳嗽.咳血,宋医生为其检查后怀疑“肺癌”,联系队长带其到市内医院进一步检查,经CT检查果真是“肺癌”,而且还是晚期。队长把他交给宋__为其劝慰性治疗,宋__乐观地赐予对症治疗,并不断的赐予病人精神上的劝慰和鼓舞。有时钟立德不能到卫生室来,宋__就去他家中为其输液送中药。在宋医生的悉心治疗和鼓舞下,钟立德坚韧的和癌魔做斗争。如今钟立德仍顽强的活着,而和他同时诊断为“肺癌”的另一患者已经死去快一年了。

治疗活着的生命是医生的职责,给临终病人以人性的关爱也同样是医生的使命,这是宋__医生的职业信仰。因此有不少濒死患者还要其家属找宋医生为其瞧病,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都尽快赶到。老病号刘隆根肝癌晚期,临终前由于痛苦而苦痛挣扎,已经休息了的宋__医生接到电话,马上跑到刘隆根家,当他赶到时,刘隆根还在悸动.抽搐。宋__医生轻轻的抚摩他因痛苦而扭曲的面容,合上他半闭的双眼,就象催眠一个幼小的婴儿,刘隆根安详的离开了人世,他的仪容是那么祥和,没有丝毫苦痛的表情,就象熟睡了似的。许多人说医生是不送终的,宋__却不那么认为。他说医生既然被尊为白衣天使,就有迎生送死的使命。

宋__所在的__村卫生室不仅仅要为辖区的村民们治病,还要担当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方案免疫以及农村合作医疗等公共卫生工作。尽管工作量很大,宋__都尽责尽职的完成。2022年夏天H1N1流感全世界流行,各地方都仔细的开展H1N1流感防治工作。一天下午,宋__知悉余家湾有一小孩和来自疫区的人员接触后突发高热,便马上向上级部门汇报,并快速赶到那小孩家去诊视,可当他赶到时,那小孩及家人都不知去向,晚上他又连续去查找三次都一无所获,在此期间他不断地和区卫生局领导以及疾控中心联系,并互通查找结果。深夜快十二点时,宋__医生又第四次和开发区卫生局翁局长.曹局长等一道再次去查找发热儿童,村子里恶狗乱窜狂吠,宋__英勇的走在前面开路,斥退厉犬。可这次他们仍无功而返,宋__只好回卫生室值班候命,局长们之后去挨个医院查找,最终在太和医院找到那发热小孩。其次天一早宋__又去那小孩家,最终见到了那小孩,宋__认真的询问病情.检查身体,并为其测量体温,体温正常,就是一般的感冒发热,经治疗已好转,宋__准时的把状况汇报给区卫生局,大家才始放下心来。由于他仔细务实的工作,其次天在全区防控H1NI流感会议上,得到管委会叶主任和卫生局局长的赞扬。

不论何时.何地,宋__都不忘自己做医生的神圣使命。这不,宋__于2022年7月4日下午在艳湖公园游泳时,遇到一青年在禁泳区游泳不幸溺水沉入湖底,数百人围观,就宋__一人冒着生命危急,连续三次潜入湖底,最终救出了溺水者。此事在2022年7月12日的《十堰晚报》上报道后,秦楚网.东风论坛等新闻媒体纷纷转载,一时间,见义勇为的好医生成了许多市民和网上谈论的焦点。很多亲友看到新闻后询问宋__,他淡淡的回答:“遇到这种事,救人是就应的,何况我还是医生呢。”

宋__就这样用他的仁人之心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谱写着平凡而绚烂的人生诗篇,他的业绩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1999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2022年他所在的__村卫生室被评为开发区“十堰市高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也被评为“先进工”。

基层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6)

王森鑫,男,33岁,汉族,是河南项城王明口镇苗庄村一名乡村医生。十几年来,王森鑫同志在行医生涯中,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以真情真爱为老百姓服务,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乡村好医生的颂歌。

扎根农村,矢志乡医终不悔。

“我是农夫,我离不开生我养我的农村,离不开我的乡邻,我要一辈子扎根乡村,尽我的力,尽我的心,为村民看好病,守护村民的健康”。王森鑫常说这句话,也是他喜爱本职工作,不畏条件艰苦,扎根农村,为家乡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的无悔追求。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最基层的乡村医生,为村民供应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长年累月,救死扶伤,无怨无悔。为了改善治病条件,他千方百计建设村卫生室.在条件非常艰苦,资金非常紧缺的状况下,建成了在全市一流的村卫生室,面积达到了400多平方米,成为周口市示范村卫生室,实现了“村民小伤小病不出村”的目标,一些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实现了就地治疗。

爱岗敬业,心系患者显真情。

王森鑫医生爱岗敬业,有着剧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业以来,他始终坚持边理论学习,边临床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和技术水平,顺当地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医疗技术日益提高,受到乡亲的信任,吸引了周口、界首等地的患者慕名前来求诊。尤其是情牵患者、心系病人,倾尽全力服务村民的感人事迹,在王森鑫的行医生涯中多次发生,被人们津津乐道。大家都夸王森鑫是个“年龄不高校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王森鑫心里时刻装着村民的疾苦,无论风霜雨雪,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老幼贫富,总是随喊随到,不讲价钱、不提条件,有钱看病,无钱也看病。2022年3月的一天,彭庄村57岁的村民张某头疼难忍,神智不清。王森鑫火速来到患者家中,初步诊断为脑出血,由于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当时患者血压太高,乡村道路不好,长途转送颠簸对病人有肯定危急。患者家属一再要求在家中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去市医院确诊。经过细心治疗,7天后,患者的一般症状有所改善,神智稍显糊涂,说话也能听清一些。应患者及其家属的恳求,王医生一同将病人护送到项城市中心医院做了CT检查,被确诊为脑出血,证明了王森鑫的最初诊断是非常精确     的。后因住院费昂贵,患者及其家属要求回家请王医生治疗。经过王医生一个多月的细心诊治,患者开头下床走动,半年后就可做一些家务活了。张某一家人逢人就说是王医生救活了他,挽救了他们一家。

热心公益,一腔热血写大爱。

他把医生的博大的爱心融入到公益事业中去,把公益事业作为自已的社会责任,赢得了社会的赞扬。王森鑫在行医中有一个死规定,凡是前来就诊的残疾人都减半收费,对困难残疾人实行免费治疗,多年来,仅此一项就为残疾人减免药费达3万多元。王明口敬老院有20多位老人,王森鑫医生时刻惦记着他们,每到周末都会到敬老院免费义诊,免费送药,几年来为敬老院免费送药5多万元,受到社会的赞扬。

在公益事业中,王森鑫领先垂范,事事到处都走在前面。村里道路年久失修,每逢下雨,道路泥泞,村民苦不堪言。王森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领先捐款3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纷纷捐款修路。此后,他又跑前跑后,指挥大家修路。不到一个月,村里的道路就修好了,村民们兴奋地说,“今后下雨再也不怕了,多亏了王医生。”

村里的学校该修了,他又拿出2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缮,村里的孩子再也不为上学发愁了。一件件实事感动着村民,也体现了王森鑫的.`拳拳之情。

为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王森鑫把困难群众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倾注了真情真心。本村村民王仲敏,生活全靠他一年四季外出打零工来维持生计,几年前,他身患脑血管病而落下残疾,生活极其困难,属典型的贫困户。王森鑫把王仲敏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拿出2000元帮他成立了小商店,使他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念。去年,王仲敏的小孩子考上高校,王森鑫马上又拿出2000元,让他顺当上了高校。几年来,王森鑫视王仲敏一家为亲人,把他们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真心关怀,真心关心,使王仲敏渐渐摆脱了贫困。

家住苗庄村67岁的肢残苗珍香老人生活非常困难。2022年5月18日,王森鑫到老人家中了解生活状况后,给她送去了大米,面条,花生油,洗衣粉,棉被等生活用品。从今,他一有空就去探望老人;今年春上,突降暴雨,王森鑫担忧老人家的房屋经受不住风雨,就去看个毕竟。短短的二里路程,他走走停停,走了近50分钟。当他满身泥水消失在老人家门前时,苗珍香感动的说:“我躺在床上都不敢睡,你来,我心里就踏实多了,你真是比亲人还亲啊!”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南方旱灾等,王森鑫慷慨解囊,伸出救济之手,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王森鑫助残、救灾捐款达20多次,计8000多元,捐赠衣物100余件,便民义诊服务150多次,免费义诊群众2万多人次,帮扶困难村民6户,关心贫困高校生11名,资助资金6万元。

十几年来,从未消失过重大差错和医疗事故。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实惠。村民们给卫生室送来一个个锦旗,这是发自群众内心的感慨,更是对王森鑫的无声赞誉。他先后荣获了周口市先进乡村医生、项城市先进乡村医生、项城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面对将来,王森鑫以“为了村民的健康”为己任,执著追求,无私奉献,为农村卫生事业作出更大的新的贡献。

基层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7)

李有忠,男,1955年生人,1975年参与工作。1978年毕业于山东省中医药学校,199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高校,现任平度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兼任潍坊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中医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其次、三届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名誉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五级师承教育指导老师。兼任平度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李有忠共性忠厚,为人正直、诚恳,与人相处真诚、热心、好关心人,工作作风朴实,勤劳、严谨务实。四十年来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靠着娴熟的医疗技术,优秀的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及患者的赞扬。连续多年荣获青岛市中医药先进工,青岛市终身中医药优秀人才。平度市、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平度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1996年始担当平度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以来,团结全科同志共同努力,刻苦钻研业务技术。自1998年始连续几届被评比为青岛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医示范门诊”;“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特色专科”;“山东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是青岛市县市级综合医院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连续多年被我院及青岛市卫生局评比为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

一、刻苦努力钻业务,苦练医术为病人

李有忠出身于中医世家,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立志,长大后象前辈一样为病人解除疾苦。1978年以优异成果毕业,被安排至潍坊市益都卫校任教,校内环境虽然优雅,但心中总觉不能亲自为病人解除疾苦而少了点什么,于1980年毅然决然地调回平度市人民医院,跟随其父——平度市名老中医李从惠先生学习,深得其传。1980年冬参与潍坊市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班学习1年。1983年到潍坊市中医院跟随潍坊名医郝怀清主任医师学习1年。

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名医医案、各家著论,仔细阅读有关医学杂志,外出参与相关学术会议,准时把握本学科的国内外进展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使许多疑难病人解除了病痛的缠绕。如崔家集镇崔家庄村崔某,是一名16岁的在校女同学,上体育课时发觉自己身体出的汗为红色,后连续2个月始终持续不断,且症状越来越严峻,穿的白色衬衫染成了血色,四处求医问药,一筹莫展,最终找到了李有忠主任,他凭自己深厚的理论基础,明确诊断为“血汗症”,运用中药汤剂先后治疗20天而痊愈。东阁街道办事处东关村的张女士,持续高烧一周不退,周身关节酸楚痛苦,皮肤呈现皮疹,输液服药未见丝毫改善,慕名找到李主任,在具体询问病情,细致查体后,确诊为“成人斯蒂尔病”,运用中西两法治疗,12天后痊愈。同和街道办事处贝赫切特病患者宋某,突然右下腹猛烈痛苦、发烧,被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收住普外科预备手术治疗,李有忠会诊后确诊为血管炎血管栓塞所致,即刻转入中医病房,予以激素冲击和抗凝治疗,7天后痊愈,免去一刀之苦。中医药在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他通过仔细研讨和外出学习,领先在平度市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风湿免疫病,在中医科的基础上,创建了风湿免疫科,使许多风湿免疫病患者得到了准时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许多患者深受其害,李有忠同志查阅了大量文献,从浩瀚的中医药堆里筛选出有效的中药,创立了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于1997年在青岛市中医管理局科研立项,至今使一千多名患者得到了治愈。运用自拟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广阔农村,有许多中老年人因长期劳作,患上了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苦痛特别,活动受限,自1984年始,李有忠运用自创的透骨止痛消肿汤熏洗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至今使2万多名患者得到了很好治疗。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他擅长总结临床工作中的胜利与失误,分析其缘由,乐观开展科研工作,曾先后主持了《自拟宣敛平喘汤加减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讨论》、《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讨论》的讨论,获平度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院内科技成果十二项。86年发表的《我治酒后胃痛》获首届山东省齐鲁杯优秀论文奖、98年发表的《祛瘀止痛消肿汤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获青岛市中医学会优秀论文奖。先后在国家、省、市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二、仁爱之心,服务病人

李有忠同志常常说:医为仁术,必怀大爱之心。医生面对的病人,许多因病痛地熬煎而心情急躁、焦虑、抑郁。医生在具体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需心怀大爱,急躁细致地与病人沟通、沟通,安抚病人,消退其疑虑,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念,调动患者及家属协作治疗的乐观性。李有忠同志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病人不论贫困、脏乱与否,一律公平对待,态度始终和风细雨,爱护关怀。遇到疑难病变,常常废寝忘食地查找资料,寻到方法,想法设法为病人解除疾苦。为便利病人早上班,晚下班。病房工作时,常常遇到门诊病人到了下班时间赶来求诊,他毫无怨言地重新穿上隔离衣为病人诊治。

家住平度市麻兰镇70多岁的农夫张某,膝下无儿女,因肠梗阻住进了平度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一次常规会诊后,结识了李有忠,从今与李有忠结下了深深的医患情缘。老人出院后,需要定期复诊,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来回看病连公交汽车都舍不得坐,25公里的路程,都是由老伴骑自行车带着老人渐渐过来。几乎每次复诊都到了下班时间才能赶到。可李有忠从不推诿,不管多晚,总是细心地扶老人坐下,倒一杯热水,仔细细致地给老人看病。九年内,坚持给病人以中药为主的治疗,既节约了医疗费用,又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还有许多老年人活动不便利,尤其是在冬天,天寒地冻,出门简单感冒、摔伤,李有忠便利用休息时间,到病人家中为老人诊治,社区里的姜大娘、于大婶、张大爷等等,都是他上门服务的对象,老人们感谢不已。有时病人来院看病,取药时发觉钱不够,离家又远,李有忠常常拿出自己的钱为病人垫付药费,以免耽搁病人的治疗,体现着一名医生的仁爱之心。

三、廉洁行医,用实际行动诠释良好医德

“带着感情下病房,靠着良心开处方”是李有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成了这些年来中医科医护人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他告诫科内年轻大夫们说:“医生只有热忱为患者服务的义务,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的权利”。本着这种态度,李有忠在给患者开药的时候总会左掂量右思索,中药?西药?还是中西医结合?怎样达到既保证疗效,又削减患者经济负担?于是在他的处方中为节约费用又达到良好的疗效,经常用廉价的三棱、莪术代替价格较高的炮山甲,用枇杷叶代替川贝……

很多病情严峻的病人住进了中医科病房,经李有忠带领的团队细心治疗,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后,有些家属表示感谢之余邀请其吃顿饭或塞一个红包之类的,都被婉言谢绝。他常说病人不简单,治病花费不少,回家康复还需调养,要多为病人着想啊!千万别为一些蝇头小利,丢失了自己的人格,丢弃了医生的医德!

李有忠从医40年来,情系患者,真情服务,无怨无悔,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点一滴的事迹,把医者的暖和送到了广阔患者的心中,得到了广阔患者真心拥护,其事迹在平度日报和广播电台进行了大篇幅宣扬和报道。

李有忠他是一位平凡的医生,他喜爱本职工作,以剧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的上班,秉承一颗仁爱之心,练就一双妙手,以仁心仁术,带来万众安康。

基层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8)

储昭云,男,38岁,中专文化,执业全科医师,安徽省岳西县温泉镇榆树村人。自1993年至今担当乡村医生,17年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悄悄倾注了超多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夫的健康。他靠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阔群众的信任和赞誉。曾多次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90年刚毕业,昭云同志支配在乡卫生院工作,由于工作仔细精彩,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对于九十年月初大别山革命老区岳西来说,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非常严峻。他家所在村人口二千五百余人,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非常不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3年他毅然辞去卫生院工作,只身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十七年。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把握医学学问,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常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由于个人的发奋,先后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全科医师资格。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2022年正值“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他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一百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准时将信息反馈给中心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扬手册,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刻里,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镇党委和卫生院领导赐予高度赞扬。

2022年,在手足口病防治过程中,昭云同志因交通事故右胸重度损伤,但仍旧忍受剧痛每一天坚持在一线,到患儿家中消毒杀菌,督导和宣扬疾病防控,深得患儿家属及广阔群众的感动。与此同时,可又有谁知道他家孩子因患手足口病正住在县医院传染科理解治疗呢,他自己却没有去探视一次,更没有去陪护一天。

三、情系农村,关怀广阔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每一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十七年共接诊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从没有收取一分钱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免诊费数十万元。他跑遍乡村每1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平稳觉,从没过一个简洁开心的节日。

2000年5月9日,那是昭云医生新婚的晚上凌晨一点,急促的手机铃声把他和妻子从梦中惊醒,原来是邻村村民储转香丈夫打来电话:“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