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综合(五)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_第1页
【步步高】2015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综合(五)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_第2页
【步步高】2015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综合(五)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_第3页
【步步高】2015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综合(五)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_第4页
【步步高】2015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综合(五)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5第一部分通史专题整合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专题整合中外关联模块贯通123(五)——中国现代史大总结专题综合一、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专题整合时间阶段特征状况认识1949~1956年基本形成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的形式,起着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1949~1956年基本形成②《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族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966~1976年严重破坏民主党派人士遭到迫害,司法部门陷于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制定政策要符合中国国情,坚持党内民主和党的集体领导原则1976年至今发展完善加强立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①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②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将党和国家的决策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做到“依法行政”;③加强民主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④完善国家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公民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做到“有法必依”二、现代中国外交发展的阶段特征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1)特点:“一边倒”。(2)原因:①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②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③中国只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孤立无援。(3)作用: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于孤立。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1)特点:“一大片”。(2)原因:①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恶化。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立。(3)作用:中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20多个国家建交,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3.20世纪70年代(1)特点:“一条线、一大片”,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2)原因:①美苏争霸,美处于守势。②苏联陈兵东北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③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3)作用: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4.20世纪80年代起(1)特点:全方位、“无敌国”外交。(2)原因:①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②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④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3)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三、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1.准备阶段(1949~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1)三项准备:政权的巩固;经济的恢复;中苏建交。(2)四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4)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5)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奠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2.曲折发展阶段(1956~1978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2)两个方面:①成功探索——中共八大召开,实行“八字”方针;②挫折失误——“三面红旗”“文化大革命”。(3)“三面红旗”: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三项内容”: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发展重工业。(5)三个“一”,即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一个错误——“左”倾错误。3.新时期(1978年至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1)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2)一个目标:中共十四大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两个领域:对内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4)五个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地稳步发展;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的比较认识1.相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的实质都是实事求是。2.不同点思想体系创立者解决问题思想精髓历史作用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国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内容属于改革开放后30年的“民主增量”的有(

)①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④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预测题组一解析

本题考查对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概况的理解。考查改革开放后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即1978~2008年的成就,而②提出于1956年,根据时间排除含②的选项。故选C项。答案

C2.观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分析不同时期增加的原因,其中最合理的是(

)A.1949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基本上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体现

中国“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B.1971年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西方国家放弃对

中国的封锁、包围政策C.1978年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缓

和,促进了中国外交的活跃D.进入21世纪,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区域化形成,同

中国建交国家达到高潮解析解题关键是观察表中数据的变化,逐项分析。A项体现“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项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封锁、包围政策;D项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并没有形成,只是一个动态趋势,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

C3.下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

)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解析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书的后记“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体现了该书的主题——改革,再结合一、五、七章的目录,分别将经济改革、国企改革、农村改革联系起来,可判断出选D项。答案

D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都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下列关于它们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我党的指导思想②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贡献③后者都体现了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④都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计划经济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毛泽东思想缺乏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理论的充分认识,因此排除④。A模块贯通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1.政治上:反右斗争扩大化;20世纪60年代中期,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2.经济上: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的内乱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劫难。3.外交上:从5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革命外交”,以意识形态为主,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了20世纪60年代中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4.学术上: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判,破坏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5.教育上: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了高考制度被废除的严重错误,“工农兵学员”的招生制度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各领域的新变化1.政治上(1)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恢复和完善中国的民主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促进了国家政治民主化、法制化。(2)祖国统一问题上,对台湾政策发生了变化,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经济上(1)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2)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为主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向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发展思想从片面盲目发展到全面科学发展。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地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外交上(1)由革命外交转变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2)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思想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5.科技教育上: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载人航天事业等逐渐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教育全面发展。5.下图是一份询问笔录,该询问笔录产生的背景是(

)预测题组二询问笔录问:你的鸡蛋是拿来卖的吗?答:我喂的两只鸡生产的,只有10个……问:你带鸡蛋进城市沿街出售对不对?答:我来卖鸡蛋是错误的,应该卖给国家,今后的东西完全卖给国家,改正错误。处理意见:教育后,鸡蛋收购。A.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打压B.民国官僚资本压制工商业发展C.“一五”计划忽视了轻工业发展D.计划经济实施及极“左”思潮泛滥解析根据信息可知,当时不允许农民的鸡蛋出售,只能卖给国家,这体现了计划经济下的统购政策,故选D项。答案D6.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1979年邓小平与恢复高考后入学的大学生1979年文艺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刘少奇追悼大会A.拨乱反正

B.改革开放C.解放思想 D.继往开来解析根据所学史实,从恢复高考、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再到刘少奇追悼大会,反映的是要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倾错误,进行拨乱反正。故选A项。答案A中外关联一、二战以来中西社会发展的对比1.1945年至70年代末

世界中国特征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逐渐陷入困境(东欧、苏联)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表现经济: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经济进入“黄金时期”;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政治:国家职能变化;德、日、意政治民主化改革文化:人类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又跃上一个新的高度对外: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世界多极化出现经济:社会主义曲折探索,有成就也有失误;确立计划经济体制政治:民主政治初步建立,遭遇曲折发展历程文化:科技初步发展;“双百”方针提出,执行遭挫折对外:建国初外交开创新局面;20世纪70年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重大史实对外:雅尔塔体系建立,“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霸政治:第三世界兴起,不结盟运动发展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科技文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提出;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发展政治:三大政治制度建立;“文化大革命”导致新中国现代化进程发生严重倒退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外交:独立自主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科技文化:“双百”方针;两弹爆炸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东方魔稻”研制成功2.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世界中国特征世界处于新旧格局的过渡中,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改革开放后逐步走向世界,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表现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推行单边主义,“一超多强”政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全面、开放、广泛的交流和合作经济:各国经济调整后,相继走出困境,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开创科技文化:现代化的科技文教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重大史实政治: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外交:跨世纪的国际格局形成科技文化: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政治: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外交:积极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科技文化:计算机,“神舟五

号”飞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议会制度的不同制度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议会制度经济基础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阶级本质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分权制衡的原则权力主体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是以金钱为后盾的。议员对选民不负责任,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政党活动方式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制度7.“宪政”即宪法政治,它的前提是宪法,核心是民主政治。就是通过限制政府的权力,来保障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到16与17世纪……反对无限君权的权限说亦从此崛起……宪法也被赋予新的意义,它被认为是一部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权力的法律文件。

——据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预测题组三材料二

由于中西方在历史传统、文明基础、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晚清时期的国人对于源自西方的现代法治文明隔阂极深,加之当时启动变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尽快地在法治方面与西方列强接轨,这些决定了当时中国的法治变革是从借鉴和移植起步的。——据侯欣一《近代中国法治变革回顾》(1)阅读材料一,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限制政府权力的思想主张?简要分析“权限说”对近代英国和美国宪政的影响。解析第(1)问从“限制政府权力”入手,回忆启蒙运动的内容即可解答“主张”。回忆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政府确立等知识回答第二小问。答案主张: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影响:英国经过“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其中以《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美国独立后,于1787年制定了宪法,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2)阅读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法治变革的特点,并用民国初年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解析第(2)问从材料信息“在法治方面与西方列强接轨”“法治变革是从借鉴和移植起步”回答“特点”。联系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史实回答第二小问。答案特点:与西方接轨,借鉴和移植西方成果。说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3)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宪政建设的主要成就。解析第(3)问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即可解答。答案成就: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任答两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材料要“三读”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策略五“三三三”原则突破材料解析题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材料的中心论点要么是材料的第一句,要么是材料的最后一句。“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和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答案组织要“三界定”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答项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某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例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

议上的总结报告》(1953年4月)材料二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