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语境义1_第1页
语文201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语境义1_第2页
语文201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语境义1_第3页
语文201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语境义1_第4页
语文201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语境义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一)

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语境义2024/8/161原则:1、看题内:结合所给文言文本身语段,主要是语境和前后的句法,进行推断。2、想题外:看题内不行,则联想课外的与这个实词有关的现代汉语词汇和其本身音形上的特点。内外结合2024/8/162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一、语境推义法(因文定义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2024/8/163[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守自负年德,易之易:看不起B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诚:果真C至豪民第门,使跪,数之曰数:责备D今姑贷汝贷:借给答案:D。前文:汝罪宜死,今姑贷汝。故“贷”应理解为“饶恕、宽恕”。2024/8/164文段阅读1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几,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冯梦龙《古今谭概》)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我夫人有娠”(娠:身孕)“果双生一男一女”“璋也弄,瓦也弄”弄璋:生男弄瓦:生女2024/8/165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故选B。文段阅读22024/8/166陈万年字幼公,沛郡相人也……善事人,赂遗外戚许、史,倾家自尽,尤事乐侯史高。推断:“事”在文中的意思是:分析:“事”有“奉”“为……服务”之意,从下文“赂遗外戚许、史,倾家自尽”看来,当有贬的感情色彩,从搭配看,可推断为“

”之义。阿谀奉承、钻营取巧文段阅读32024/8/167二、句法推义法

(1)结构推义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2)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2024/8/168(1)结构推义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对应位置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2024/8/169[例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中的“以”,比较难以理解。但借助该整齐的句式,就好推断了。“贤”对“忠”,意思相近;“以”对“用”,意思也应该相近。

以:任用。2024/8/1610[例3]:“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

[析]“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应理解为:疲倦。2024/8/1611[例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收: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造: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悦服:愉快[析]“周穷振乏”,“穷”与“乏”相对,“周”于“振”应相对,“周”有“济”之意,所以此处“振”通“赈”,救济。.【解析】C(A应为“赈济”;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D应为“高兴地降服”)

2024/8/1612再如: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2慄深林兮惊层巅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3举类迩而见义远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5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2024/8/16136群贤毕至,少长咸集。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8既无伯叔,终鲜兄弟。9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10求全责备11追亡逐北12文过饰非

2024/8/1614(2)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根据位置推知词性推断词义2024/8/1615

[例1]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c2024/8/1616“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2024/8/1617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全国卷Ⅰ)A部使者檄刚抚定檄:文告。B刚遣长子迟喻贼喻:开导。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稽:查考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杜:制止A[例2]2024/8/1618[例子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听: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迫: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璧璧:营垒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考虑2024/8/1619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帽”与“环”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之意。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

之意。险固的地方腰佩例42024/8/1620“明”是主语,“察”是谓语,若将“明”解为“明亮”则搭配不当,应理解为“

”才正确。将军身披坚执锐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动宾如何搭配?“坚”解“

”,“锐”解“

”才能搭配。坚硬的盔甲锐利的兵器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视力例32024/8/1621信誉相信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

”之意。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③信义著于四海(《赤壁之战》)④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①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

”之意。确实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

”之意。④句“无”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为“

”之意。信物[练习1]2024/8/1622

[练习2]:怎样理解其中的三个“意”呢?①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②视之,弄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①“意”后面带有宾词语,作动词,应解释为“料想”。②“意”作主语,为名词,“相貌、样子”。③“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2024/8/1623三、语汇推义法可分两部分:一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一是成语(成语实际是连接更紧密的合成词)1、以合成词推义2、以成语推义2024/8/16241、以合成词推义A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B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C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遁逃遁逃索求索、搜索求,找聆聆听听

组词推断有两种方法:节制气节辐射式引申:节约节节省关节节操链条式引申:朝—朝拜—朝廷—朝代2024/8/16252、以成语推义(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2024/8/1626想一想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步骤:第一步:想包含“素”的成语:素车白马、素昧平生、尸位素餐第二步:代入第三步:确定2024/8/1627练习1、收天下之兵()2、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3、势拔五岳掩赤城()4、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5、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6、泽,水之钟也()

7、坚甲厉兵以备难()

8、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9、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短兵相接日薄西山出类拔萃言听计从屡试不爽情有独钟厉兵秣马不速之客不期而遇2024/8/1628四、音形推义法1、以形推义2、以音推义2024/8/1629解释下列句中“籴”字的含义:

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2001北京卷)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2004全国I)解答:籴——买进粮食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粜(tiào)——卖出粮食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1、以形推义2024/8/1630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B岸芷汀兰,郁郁青青C生而眇者不识日

D樯橹灰飞烟灭

E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2024/8/1631

⑴用“贝”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例句: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荆轲刺秦王》

⑵用“糸”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例句:

①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②自缢于庭树《孔雀东南飞》③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退秦师》﹙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缢:上吊,吊死﹚﹙绡:丝织品﹚(缒:用绳子往下吊)(赂:贿赂)2024/8/1632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钅(古代主要指金属)、木、氵、火、土——与五行有关。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兵器有关。马、牛、羊、豕

、犭、

鸟、虫——与动物有关。

辶(走)、彳(行)、(心)、(言)——与人的行为有关。

2024/8/1633试一试:1,"有牧人御众之才"

2,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3,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2024/8/16342、以音推义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滑稽列传)A.(优孟)多辩,常以谈笑讽刺辩:辩驳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啖:给……吃C.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谏:规劝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属:嘱咐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通“嘱”,嘱托、托付答案:A、“辩”指“有口才”2024/8/1635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甚矣,汝之不惠2024/8/1636试一试: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2024/8/16371、双声通假:借字和本字声母相同“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同“穆”温和,恭敬。例句中为姓“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不。副词通假字的类型2024/8/16382、叠韵通假:借字和本字韵母相同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同“纵”;与“横”相对“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奉:同“捧两手托着。动词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人饮酒)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脱身)2024/8/16393、同音通假:借字和本字的读音完全相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

“一夜飞度镜湖月\”: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人称代词“外连横而斗诸侯。”:衡:通“横”与纵相对“图穷而匕首见。”: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2024/8/1640“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同“熟”;仔细。形容词“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因击沛公于坐。”坐:同“座”;座位。名词2024/8/16414、其他形式的通假

字形相近:“秦王不说。”:说,同“悦”“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女:同“汝”。“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暴:同“曝”晒。动词声母、韵母同,声调不同: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当,通“挡”“张良出,要项伯。”

:要:同“邀”;邀请。动词2024/8/1642诸1、用于句中,“之于”的合音,其中“之”为代词,“于”是介词。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②穆公访诸蹇叔。(《崤之战》)2、用于句尾,“之乎”的合音。“之”为代词,“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①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②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左传》)盍“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不”为否定副词。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焉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在其中”“从这里”“在这件事上”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②青麻头伏焉。(《促织》)2、相当于“于何”,译作“在哪里”“从哪里”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旃“之焉”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焉”是语气词。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无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左传》)叵“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①居心叵测(成语)②马岱曰:“曹操心怀叵测……”(《三国演义》耳“而已”的合音词,可译作“罢了”①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②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鸿门宴》)2024/8/1643五、联想推断法

(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2024/8/1644想一想: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焉

2,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试试看: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2024/8/1645②句中的“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