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共362题)_第1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共362题)_第2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共362题)_第3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共362题)_第4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共362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共9套)(共362题)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选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为出发点去研究人性。A、人的需要B、人的动机C、人的情绪D、人的能力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人本主义的研究有丽大特征: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去研究;冲淡了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2、言语运动区位于大脑皮层的部位是()。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是言语运动区,也称布洛卡区,这个区域受损会出现运动性失语症。3、()不接受任何感受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A、联合区B、初级感觉区C、初级运动区D、言语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大脑功能分区的了解和掌握。根据所负责的心理机能的不同,可以将大脑皮层划分为初级感觉区、初级运动区、言语区和联合区。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受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但是和各种高级心理功能有关。如对各种跨通道的感觉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形成知觉,决策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4、关于颜色后像表述正确的是A、不存在颜色后像B、颜色后像一般是正后像C、颜色后像一般是负后像D、颜色后像存在正后像和负后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后像分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叫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颜色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因此本题选C。5、颜色的色调主要取决于A、光波的波长B、光波的波幅C、照明的强度D、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颜色视觉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对光源来说,占优势的波长不同,色调也就不同。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光源的照度越大,物体表面的反射率越高,物体看上去就越亮。饱和度是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如鲜红、鲜绿等。因此,本题选A。6、远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这是()的结果。A、对象重叠B、线条透视C、空气透视D、纹理梯度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空气透视是指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送过程中是有变化的,其中包括空气的过滤和光线的散射。结果,远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7、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是指A、认知评价B、主观体验C、生理唤醒D、表情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其中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每种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们不同的感受,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因此本题选B。8、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语义记忆C、情景记忆D、动作记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是与个人亲身的经历分不开的。由于情景记忆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储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定。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它表现在记忆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通常比较稳定。动作记忆即程序性记忆,在开始学习时比较困难,一旦掌握并熟练后便很难忘记。例如,孩提时学会骑自行车,十几年后仍然不会忘记。9、一位教师遇到教学问题时,他以学过的理论为依据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根据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完成这项活动主要依赖的智力是A、分析性智力B、创造性智力C、实践性智力D、应用性智力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实践性智力涉及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本题选C。10、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个人试图回答“我是谁”“我的兴趣是什么”之类的问题的阶段是A、小学阶段B、中学阶段C、大学阶段D、职业生涯早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艾里克森认为中学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建立同一感(identity)即确立身份,这一阶段的儿童会思考“我是谁,我的兴趣是什么,我将来能做什么工作”等一系列问题。11、认为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又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的情绪理论是()。A、詹姆斯—兰格理论B、坎农一巴德学说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学说D、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A、自我B、本我C、超我D、自尊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他又是强有力的部分,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则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遵循道德原则。13、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潮润而雨”的结论,这种思维特性属于()A、抽象性B、概括性C、间接性D、情境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思维的概括性有两层含义:其一,抽取事物的共性;其二,由部分联系寻求普遍联系。14、个体生命在子宫内发育时,容易致畸的时期是A、胚种期B、胚胎期C、胎儿期D、“着床”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胎儿发育过程的了解与掌握。胎儿的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胚种阶段(亦称受精卵期)(0~2周)、胚胎阶段(3~8周)和胎儿阶段(9~38周)。其中,胚胎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大约在3~8周期间,此时细胞发育极为迅速,胎儿的变化最快,为所有的身体结构和内脏器官奠定了基础。因为身体的各部分正在形成,健康发育容易受到干扰。如果有害物质此时进入胚胎,会产生永久的,不可逆转的损伤。胎儿期,有害物质的损害通常是轻微的,但是有些器官,像大脑,仍然有可能受到强烈的影响。因此本题的最佳答案为B。15、在维果斯基看来,人类心理的实质是()。A、信息加工的产物B、个体生物成熟的表现C、物质生产工具导致心理变化的结果D、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维果斯基提出文化一历史发展观,认为人类心理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并且,儿童必须首先掌握一定的中介手段才可能发展出高级心理机能,这种中介手段就是工具。工具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工具,如各种器具、机械;另一类是心理工具,如符号、标记和语言等。工具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晶,儿童通过对工具的掌握,就将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一文化转化为自己内部心理结构了,这个过程就是内化过程。心理工具指向人内在的心理活动,人类主要依靠心理工具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认知学派认为心理实质是信息加工的产物,自然成熟论者认为心理实质是个体生物成熟的表现。16、常常安静地退缩,情绪低落,逃避新事物、新刺激的婴儿属于()。A、容易型B、困难型C、迟缓型D、安静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托马斯-切斯的气质三类型说把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容易型。这类婴儿的吃、喝、睡等生理机能活动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这类婴儿情绪一般积极愉快、爱玩,对成人的交往性行为反应积极。②困难型。这类婴儿的突出特点是,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在饮食、睡眠等生理机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性;对新事物、新食物、新环境适应很慢。③迟缓型。这类婴儿的活动水平很低,行为反应强度很弱,情绪表现总是消极,不愉快,但不像困难儿童那样大哭大闹,而是常常很安静,退缩,情绪低落;逃避新事物、新刺激,对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变化适应较慢;但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对新刺激缓慢地发生兴趣,在新环境中能逐渐地活跃起来。17、小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发展主要依赖的活动形式是A、班集体生活B、家庭生活C、同伴活动D、师生交往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新的集体生活中发展起来的,班集体和少先队集体在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本题选A。18、弗拉维尔等人(Flavelletal.,1966)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使用记忆策略的过渡时期是A、3~5岁B、5~7岁C、7~10岁D、10~12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弗拉维尔等人(Flavell,1966)提出记忆策略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没有策略;(2)不能主动应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使用策略;(3)能主动自觉地采用策略。一般来说,儿童5岁之前没有策略,5—7岁处于过渡期,10岁以后记忆策略逐渐稳定发展起来。因此本题选B。19、小明为了十年后能够成为一名语言学家而努力学习,推动他学习的动机类型是A、内部学习动机B、近景性学习动机C、错误学习动机D、远景性学习动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是()A、环境B、实践C、教育D、自我调控系统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最能代表一个人的人格状况的是()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22、在“照明条件、激励措施对工人工作效率影响”的研究中,因变量是A、照明条件B、激励措施C、工作效率D、工作时间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依从变量,它是研究者要观察的指标,是被试心理特征变化的反应和表现,它随着自变量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本题中工作效率是因变量,因此本题选C。23、()学生的辩证思维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人类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是()A、出生1月后B、出生半月后C、妊娠期D、出生2月后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记忆的发展特点是,记忆发生于胎儿晚期,新生儿末期已有长时记忆,1岁以后出现表象记忆、符号表征。25、采用双任务操作范式研究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说明中央执行系统具有A、协调功能B、转换策略的功能C、选择性注意功能D、操纵注意资源功能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采用双任务操作范式研究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主要用来考察中央执行系统的协调功能,探索中央执行系统如何协调其他两个子系统的操作。因此本题选A。26、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未知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呈()。A、χ2分布B、t分布C、F分布D、正态分布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已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总体分布非正态,方差已知,当样本足够大时(n>30),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渐近正态分布。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未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分布。总体分布为非正态,方差未知,当样本足够大时(n>30),样本平均数的分布近似为t分布。27、()实验设计采用循环法平衡实验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实验顺序、被试差异都作为自变量因素来处理。A、拉丁方B、随机区组C、完全随机化D、四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倾向所引起的误差是A、习惯误差B、期望误差C、练习误差D、疲劳误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习惯误差是指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期望误差则是指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境,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疲劳误差是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因此本题选A。29、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时,总体参数所在的区域距离是A、置信界限B、置信区间C、置信水平D、显著性水平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区间估计是指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这一区间范围就是置信区间,或称为置信间距。置信区间的上下两端点值称为置信界限。显著性水平是指估计总体参数落在某一区间时,可能犯错误的概率,用符号α表示,有时也称为意义阶段、信任系数等。1—α为置信度或置信水平,也就是可靠程度。因此本题选B。30、个体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是()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初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少年期是个体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每年平均长高6~8厘米。有时可以达到10~11厘米。男女少年的身高变化是有差别的,女生比男生早2年进入生长高峰。一般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的平均年龄是13岁左右,在14岁左右达到高峰,15岁恢复正常生长速度。31、某考生在一项测验中得分85,经换算百分等级为30,这表明在所有考生中,得分低于该考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A、30%B、85%C、15%D、70%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百分等级是一种相对位置量数,能够表示在一个群体中有多少个数值比该数低。例如,本题中85分的百分等级是30,就意味着有30%的考生的分数比85分低。因此本题选A。32、瑟斯顿提出的态度测量方法要求受测者对由专家评定等级的全部项目进行“是”或“否”反应,最后对“是”反应的项目求A、中位数B、平均数C、总和D、标准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瑟斯顿1929年创立了等距量表法来测量态度,这种方法又叫瑟斯顿量表。他的基本思路是:围绕某一态度主题,选取能代表该方面的态度语或项目若干,由专家对这些项目进行等级排列,并把专家排列的结果进行项目分析,保留有效的项目以及根据专家的反应确定项目的等级。要了解某个受调查者某方面的态度,只需看其对该量表的反应,最后运用对全部项目的反应结果(等级)求中位数,以中位数表示该受调查者的态度状况。因此本题选A。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常模参照测验的是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B、艾森克人格测验C、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D、韦氏智力测验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重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不关注某个考生在整个考生中的相对位置。因此本题选A。34、测得某班学生的物理成绩(平均78分)和英语成绩(平均70分),若要比较两者的离中趋势,应计算()。A、方差B、标准差C、四分差D、差异系数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5、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A、三个及其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B、方差齐性检验C、三个及其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D、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完全随机方差分析的理解。当实验的因素是一个或多个,且每个因素又有多个不同的实验水平时,随机选取被试,然后随机分组并将各组被试随机地安排到一种实验处理组之中的实验设计称为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36、人格测验的建立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EPQ是采用()A、自陈量表法B、心理作业法C、情境模拟法D、投射测验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人格测验的建立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有自陈量表,如MMPI、16PF、EPQ、投射测验以及评定量表。其中评定量表是通过观察给人的某种行为或特质确定一个分数。此外,还可以通过情境模拟测试人格。37、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无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属于()。A、行为主义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精神分析学派强调研究人的潜意识,即无意识,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无意识动机驱使的。38、对接收的外部信息进行整合的是()。A、树突B、轴突C、细胞体D、刺激物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神经元由细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树突的功能为接受神经冲动,再将冲动传至细胞体;细胞体的功能为整合神经冲动;轴突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到其他神经细胞。39、饥饿属于()。A、外部感觉B、内部感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包括运动觉、平衡觉与内脏感觉。内脏感觉包括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40、根据人对问题思考的速度的差异,卡根等将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2012年)A、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B、冲动型与沉思型C、同时性与继时性D、整体加工与部分加工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卡根等将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冲动型与沉思型,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选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有常模进行比较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调查法C、测验法D、观察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测验法是指用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其优点之一就是结果有常模进行比较,这一点大家学过测量后更容易理解。一般来说,我们编制测验的同时,也要确定好常模。2、人的感官觉察微弱刺激的能力是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人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因此本题选B。3、声音的生理性传导发生在A、外耳B、中耳C、内耳D、听神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当声音从外耳道传至鼓膜时,引起鼓膜的机械振动,鼓膜的运动带动三块听小骨,把声音传至卵圆窗,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振动。由于鼓膜的面积与镫骨覆盖的卵圆窗面积的比为20:1,因此,声音经过中耳的传音装置,其声压提高20~30倍。声音的这条传导性途径称为生理性传导。因此,本题选B。4、晚上复习数学时,小明想起了数学老师上课时的音容笑貌,也回忆起当天学过的数学公式。根据图尔文(Tulving)对长时记忆的分类,小明的两种记忆分别是A、情景记忆;工作记忆B、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C、情景记忆;语义记忆D、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是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因此本题选C。5、座谈采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A、书面言语B、内部言语C、对话言语D、独白言语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对话言语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语言活动,如聊天、座谈、辩论等。它们是通过相互谈话、插话的形式进行的。一般认为,对话言语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其他形式的口语和书面语言都是在对话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本题选C。6、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提出者是()。A、弗洛伊德B、皮亚杰C、维果茨基D、埃里克森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此题不用多作解释了吧?埃里克森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7、短时记忆中项目的提取是()。A、平行扫描B、自动停止的系列扫描C、继时性扫描D、完全系列扫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在情绪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神经结构是A、前额皮层B、杏仁核C、海马D、网状结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海马在情绪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题选C。9、关于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发展关系的理论,最有代表性的是()的复演说。A、霍尔B、夸美纽斯C、普莱尔D、杜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成为()。A、定势B、功能固着C、表象D、动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A、内部言语B、外部言语C、默读言语D、背诵言语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关于榜样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下列哪一项不是决定因素?()。A、对榜样强化的特征B、榜样行为的持续时间的长短C、榜样人物的性别D、榜样行为的功能和价值E、被榜样强化行为的种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学习过程中,榜样作用的重要决定因素包括:强化、选择自由、榜样行为持续时间、榜样行为的功能和价值,以及榜样行为的种类,这些都对观察学习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只有榜样的性别,也就是C选项,是与之无关的。13、某学生把学习看作获得成长的手段。该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内部动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属于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它将成就看作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不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属于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它既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属于外部动机。根据“获得成长的手段”这个关键条件,选B。A选项认知内驱力是内部动机;B选项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外部动机;C选项附属内驱力是外部动机。14、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的活动原则是A、快乐原则B、现实原则C、道德原则D、完美原则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将儿童心理扩大到青春期的心理学家是()。A、普莱尔B、霍尔C、荣格D、弗洛伊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1904年,霍尔出版了《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从此开始确定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即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熟(青少年期到青春期)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霍尔将儿童心理扩大到青春期。16、埃里克森确定人格发展阶段名称的依据是()。A、性冲动的聚集区B、无意识力量的大小C、儿童的活动类型D、任务冲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人格发展阶段个体都有一项心理社会性任务要完成。直面每一项任务都会产生冲突。冲突得以解决,一种积极的品质就会形成,更进一步的发展就会开始。如果冲突继续下去,或者没有得到完满解决,自我就会受到伤害,因为它整合了一种消极的品质。17、关于毕生发展思想表述错误的是A、生物学和文化因素会以稳定的方式对不同个体发生影响。B、发展是跨越终生的。C、发展包括得与失。D、发展是可修正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语言活动是()言语A、对话B、独白C、书面D、内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言语种类的理解和掌握。言语分为两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是指用来向他人进行交际的语言,表现为外显的、他们看得见或听得见的语音或文字符号的言语。外部言语又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口头言语是指在大脑言语运动中枢的调节和控制下,个体的发音器官发出的旨在面对面与他人交谈或演讲的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活动。口头言语又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对话言语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言语活动。独白言语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如报告、讲演、讲课等都属于独白言语。19、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典型游戏类型是A、象征性游戏B、练习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皮亚杰从儿童认知发展角度将儿童游戏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这是个体游戏发展的第一阶段,也称感觉运动游戏和机能性游戏阶段。儿童主要靠动作和感觉来认识客观事物,游戏的动力在于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获得快感。儿童的游戏形式经常是反复性的动作。(2)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儿童在这个阶段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语言,但不能完全依赖语言进行思维。主要通过表象来进行思维。幼儿的象征游戏主要是能过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以假想的情景或行动,来将现实生活反映出来。如扮过家家、扮医生等。(3)规则游戏阶段(7~11、12岁)。当儿童的思维发展达到能破除“自我中心”后,就能学会用别人的观点来校正自己的观点。在游戏中,儿童在同伴之间会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如打球、下棋、玩弹子、打扑克等。因此本题选D。20、()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A、需要B、动机C、兴趣D、信念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智力的高低反映了()的状况A、特殊能力B、操作能力C、才能D、一般能力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智力和其他概念的区分能力。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一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平时我们说的智力就是指一般能力。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特殊能力,它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而多种能力的组合构成了才能。22、()把认知主义的观点引进行为主义的学习联结理论改变了学习联结理论把学习看成是盲目的、机械的错误观点。A、完形一顿悟说B、认知一目的说C、认知一发现说D、有意义接受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托尔曼自称是“目的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有机体形成学习情境的“认知地图”,其核心概念是“期待”。托尔曼把认知主义的观点引进行为主义的学习联结理论,改变了学习联结理论把学习看成是盲目的、机械的错误观点。托尔曼的观点得到他所做的位置学习实验、迂回实验、潜伏学习实验的支持。23、可以解释“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的理论是A、认知建构主义B、格式塔学习理论C、社会建构主义D、社会学习理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认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人与人的互动在意义获得中的作用。24、对照组在与实验组竞争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其行为反应超出原有水平的现象。这被称为A、实验者效应B、安慰剂效应C、约翰·亨利效应D、霍桑效应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约翰.亨利效应是指对照组在与实验组竞争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其行为反应超出原有水平的现象。它最早是由海尼奇1970年在评论一些比较电视教学和课堂常规教学的研究时所命名的。因此本题选C。25、在唐德斯(F.C.Donders)ABC减法反应时实验中,C反应时代表的是A、选择反应时B、辨别反应时C、简单反应时D、基线反应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唐德斯(F.C.Donders)ABC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反应时代表简单反应时间,B反应时代表选择反应时间,C反应时代表辨别反应时间。因此本题选B。26、认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减退是由于不能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所致是()的观点。A、感觉功能理论B、加工速度理论C、抑制理论D、工作记忆理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是A、中数B、范数C、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是众数,又称范数、密集数、通常数。因此本题选B。28、下列数据类型属于顺序数据的是A、智商分数B、反应时C、年级D、数学成绩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数据反映的测量水平,可把数据区分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称名数据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属性上的不同或类别上的差异。顺序数据指既无相等单位,也无绝对零点的数据,是按事物某种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个事物加以排列后获得的数据资料。等距数据是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点的数据。比率数据是既表明量的大小,也有相等单位,同时还有绝对零点的数据。本题中,智商分数和数学成绩属于等距数据;反应时属于比率数据;年级属于顺序数据。故本题选C。29、按照加涅的分类,实质上是连锁学习,是一系列语言单位的连锁的学习种类是()A、连锁学习B、刺激一反应学习C、信号学习D、言语联想学习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加涅的学习分类的理解和掌握。加涅根据学习由简到繁的系列将学习分为八类。其中连锁学习是指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的联合;言语联想学习实质是连锁学习,是一系列语言单位的连锁。二者的区别在于对象的不同,连锁学习的加工对象是刺激反应动作,而言语联系学习加工的对象是语言单位。30、()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A、教学理论B、学习理论C、个体差异D、认知理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1、使用因素分析法鉴定所测的心理特质,获得的是测验的A、内容效度B、表面效度C、结构效度D、效标效度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因素分析法可以作为测验结构效度的验证方法。本题选C。32、根据强化学习理论观点,提出了程序教学思想并在20世纪50年代大力提倡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的心理学家是()A、托尔曼B、华生C、斯金纳D、桑代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3、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相一致。A、动机原理B、强化原理C、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D、成熟概念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4、按照华生的观点,有机体的学习实质上就是()。A、对外界事物的模仿B、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从而形成习惯C、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的出现D、以上都不对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5、20世纪60年代以来,罗杰斯把他的理论推广到教育和教学领域,出版了()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学习和教学观点。A、《教学过程》B、《学习的自由》C、《给教师的心理讲话》D、《社会学习理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6、下列常模分数中,本质上属于标准分数的是A、年级当量B、百分等级分数C、比率智商D、离差智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离差智商是将测验分数按照正态分布曲线标准化,把原始分数转换为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标准分数,描述个体的智力与其年龄相仿人群的平均成绩的偏离程度。故本题选D。37、对于总体非正态,两个相关样本均值差异性的检验所用的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有()。A、秩和检验B、中数检验C、符号等级检验D、F检验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8、当α=0.05时,发生Ⅱ类错误的概率为()A、0.05B、0.025C、0.95D、以上信息不足,无法判断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9、学生很容易在作业本上看到教师用红笔写下的评语。这体现的知觉特性是()。(2018年)A、知觉整体性B、知觉理解性C、知觉恒常性D、知觉选择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知觉的选择性。人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事物当作知觉的对象,知觉得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作背景,知觉得比较模糊,因而在老师批阅后的试卷中,学生将红笔的评语作为对象,更易知觉。40、下列属于贯穿在所有的活动中的能力的是()。A、特殊能力B、一般能力C、才能D、天才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选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损伤大脑颞叶(temporallobe)最有可能使伤者不能从事的职业是()A、音乐家B、演员C、建筑师D、画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若大脑两半球的听觉区受破坏,即使双耳的功能正常,人也将完全丧失听觉而成为全聋。因此答案为A。2、谢夫林(Shiffrin)等人在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将认知加工分为两类,分别是A、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二EB、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C、局部加工和整体加工D、概念驱动加工和数据驱动加工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谢夫林将认知加工分为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进行的。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因此本题选A。3、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的大小说明的。A、感受性B、感觉阈限C、绝对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阈限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大小说明的。不同的人对刺激物的感受形式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对不同刺激的感受性也不尽相同。4、人们都觉得星座性格分析、生肖性格分析、血型说明的描述符合自己的情况。下列哪种社会心理学效应可以解释这种情况?()。A、阿伦森效应B、巴纳姆效应C、刻板印象D、晕轮效应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而不喜欢那些显得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物。巴纳姆效应是指,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刻板印象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5、关于颜色后像表述正确的是A、不存在颜色后像B、颜色后像一般是正后像C、颜色后像一般是负后像D、颜色后像存在正后像和负后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后像分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叫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颜色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因此本题选C。6、一般地说,在事件进行之后才做出反应的知觉是()。A、时间知觉B、运动知觉C、方位知觉D、似动知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时间知觉就是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正确地估计时间,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都有重要的意义。很显然时间只有在事件进行之后,才能作出估计。7、闪光融合频率测量的是人对()A、时间刺激物的分辨能力B、空间刺激物的分辨能力C、物体形状的分辨能力D、物体颜色的分辨能力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闪光融合是由于频率增加,持续的闪光会使人们产生融合的感觉。刚刚能够引起融合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频率叫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或闪烁临界频率。产生闪光融合的原因是:视网膜在光刺激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把光能转换为神经反应,在光消失时又需要时间停止反应。因此闪光融合表现了视觉系统分辨时间能力的极限。8、科学工作者根据实验材料进行某种推理、判断等运用的思维类型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直觉思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的思维。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形式。9、在知觉过程中,人不仅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且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10、以下哪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要研究人的一生心理发展,并于1930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A、杜威B、霍尔C、格赛尔D、何林沃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一位教师遇到教学问题时,他以学过的理论为依据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根据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完成这项活动主要依赖的智力是A、分析性智力B、创造性智力C、实践性智力D、应用性智力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实践性智力涉及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本题选C。12、阿德勒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克服自卑,追求卓越B、自我实现C、无意识D、解决心理危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阿德勒最有代表性的概念是“自卑情结”。阿德勒强调克服自卑、寻求卓越是人格发展的基本动机。因此本题选A。1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条件反射的角度解释,这是因为发生了()。A、消退B、泛化C、分化D、获得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泛化是指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井绳与蛇类似,也能引起条件反射。14、下面关于学习动机的论述中,表述错误的是A、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不影响学习动机B、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是以认知因素为中介的C、学习动机强度和学习效率的关系可以绘制称“倒U曲线”D、有些学生会为了保有自尊而形成阻碍性的动机作用模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学习动机会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同时学习成绩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它们的作用是双向的。学习动机不会直接对学习成绩起作用,它要以认知因素为中介。有些学生担心学业失败而会做出故意不学习、故意迟到等自我设障行为,目的是保护自己的自尊。因此本题选A。15、强调在学校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种族等特点使用不同学习动机类型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斯金纳C、苛勒D、奥苏贝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从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驱力进行解释,教师应考虑学生性别、年龄、种族的特点,确定推动其学习的主要驱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16、学习了立体几何后,对于以前学习的平面几何有帮助作用,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某学生对于某门课程的学习毫无兴趣,但为了第二天的考试能够及格而熬夜学习,此时这个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在动机B、正确的动机C、近景的、直接性动机D、一般动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一般动机是在许多学习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较稳定、较持久地努力掌握知识经验的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影响学生近期学习活动的动机。18、儿童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A、取名上B、对玩具的选择上C、游戏上D、衣服上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罗森塔尔关于教师期望的实验研究说明了()。A、教师期望具有广泛影响力B、教学中的不公正现象C、学生的智力会影响老师的偏见D、教师总有偏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掩蔽音和被掩蔽音分别施加于两耳时产生的掩蔽称为()。A、前后掩蔽B、实时掩蔽C、异步掩蔽D、中枢掩蔽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发生在非同时作用的条件下的掩蔽称作前后掩蔽。掩蔽音和被掩蔽音分别施加于两耳时产生的掩蔽称为中枢掩蔽。掩蔽音和被掩蔽音同时存在且相互作用时发生的掩蔽效应,称为实时掩蔽。掩蔽效应发生在掩蔽音与被掩蔽音异步呈现时称为异步掩蔽。21、当看右边的图片时,我们往往先看到的是H,后看到S,这种现象被称为A、知觉定势B、整体优先效应C、自上而下的加工D、知觉范畴效应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中图片是Navon(1977)的实验所使用的材料,该研究采用Stroop作业的变式——视听干涉的任务范式,研究结果证明了整体优先效应。整体有效效应是指我们在知觉事物时首先知觉到的整体而不是局部。因此本题选B。22、关于听觉方向和远近定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的准确度都较高B、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的准确度都较差C、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的准确度较高,人耳判断声源的远近的准确度较差D、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的准确度较低,人耳判断声源的远近的准确度较高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的准确度较高,但判断声源远近的准确度较差。因此本题选c。23、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是.A、中数B、范数C、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是众数,又称范数、密集数、通常数。因此本题选B。24、随着时间的经过,被试内部历程发生改变,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这是指()。A、历史B、选择C、成熟D、亡失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在一个3×3×3的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交互作用有A、2个B、3个C、4个D、6个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3×3×3的实验设计即是AxBxC的三因素实验设计,每个因素有三个水平。在三因素实验设计中,交互作用有四个,分别是AB、A,C和BC两次交互作用和ABC三次交互作用。因此本题选C。26、人们能够在不必分清楚情景或者任务具体发生了什么改变的情况下,就能够意识到或知觉到情境中已经有部分特征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是A、“盲视”现象B、错觉C、注意瞬脱D、幻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能够在不必分清楚情景或者任务具体发生了什么改变的情况下,就能够意识到或知觉到情境中已经有部分特征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是“盲视”现象。因此本题选A。27、下列信度系数里面,能反映测验的时间取样误差的是A、重测信度B、内部一致陛系数C、分半信度D、评分者信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重测信度表明测验在不同时间点施测的稳定性,反映了时间取样的误差。本题选A。28、现有一列数据,它们是3,3,5,3,5,5。这列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全距依次是A、4,1,2B、4,6,2C、4,6,1D、4,1,1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平均数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平均数为4,标准差为1。根据全距的求法(最大值减最小值),该组数据的全距是2。因此本题选A。29、下列对技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技能就是活动程序B、技能就是潜能C、技能是通过练习能提高的D、技能一下子就能学会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在心理测验中,通过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获得的测验分数叫A、原始分数B、导出分数C、常模分数D、掌握分数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原始分数是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比较得到的;导出分数、常模分数、掌握分数均是从原始分数转换而来的。故本题选A。31、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获得好名次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解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2、研究者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的是哪种处理的实验是()A、双盲实验B、受污染的实验C、不能重复的D、无法使用随机化法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为了防止研究者对实验的预期和态度对被试产生影响,让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是哪些被试接受的是哪种处理,这就是双盲实验。33、反应时间随着信号在视野中的方向不同而有差异,刺激出现在()时反应最快,反应时最短A、上B、下C、左D、右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反应时间随着信号在视野中的方向不同而有差异。首先是方向“下”反应最快,反应时最短,其次是方向“左”“左下”与“右下”,再次是方向“上”与“右”,“右上"与“左上”反应最长,反应时间的值最大。各方向反应时间的方差分析表明,差异非常显著。在坐标图中,反应时曲线呈现出“V"字形。34、从n=200的学生样本中随机抽样,已知女生为132人,问每次抽取1人,抽到男生的概率是()A、0.66B、0.34C、0.33D、0.17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男生人数为200-132=68,则抽到男生的概率为68/200=0.34。因此,答案为B。35、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诊断与治疗个体的心理障碍,改善人们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2010年)A、教育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生理心理学D、临床心理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教育心理学主要是将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分支。发展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生理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临床心理学则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诊断与治疗个体的心理障碍,改善人们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分支。36、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是()。A、分析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B、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C、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D、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心理学家需要研究的只有那些可以被观察、预见、最终可以被科学工作者控制的行为。即研究S-R(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37、人们在睡眠的过程中,由于肌肉放松而出现梦游、尿床等现象是在睡眠的()。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第四阶段为深度睡眠阶段。在这个阶段,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有时发生梦游、梦呓、尿床等。38、颜色的三个基本属性()。A、色调、波长、照度B、色调、明度、照度C、波长、明度、饱和度D、色调、明度、饱和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颜色的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饱和度是某种颜色纯杂程度。39、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认知,以相同的方式来做出反应的能力叫()。A、模仿能力B、再造能力C、创造能力D、一般能力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的言谈举止而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的能力。40、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2012年)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与社会密切相关,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是人格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品质,也是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选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研究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关系及其群体对个体心理的影响的学科是()。A、社会心理学B、生理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医学心理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它研究大群体中的社会现象,如社会情绪、宗教心理、阶级和民族心理等;小群体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内的人际关系、心理相容、群体氛围等。社会心理学还研究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关系及其群体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如从众、服从等。2、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是()。A、经典型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非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言语活动中枢在()。A、杏仁核B、边缘系统C、大脑左半球D、大脑右半球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A、差别感受性B、绝对感受性C、绝对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阈限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对这一最小差异量有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5、我们知道茶杯打碎了这个事实,这是语言的()结构。A、深层B、表层C、底层D、浅层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乔姆斯基提出了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思想,人们实际上写的或说出来的句子,这就是句子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则是指句子的基本的,比较抽象的意义。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道德感的是A、对汉奸的憎恨B、对道德楷模的钦佩C、对教师观点的质疑D、助人后产生的自豪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选项c不涉及道德体验。因此本题选C。7、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的理论是A、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B、坎农一巴德情绪理论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D、阿诺德的情绪理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是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其中,詹姆斯认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因此本题选A。8、与个体的情感和价值观相联系,个体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个体兴趣D、情境兴趣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兴趣的稳定性可将兴趣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与个体的情感和价值观相联系,个体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是个体兴趣。情境兴趣是指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它持续的时间较短,对个体的知识、偏好系统产生影响,是一种唤醒状态的兴趣。因此本题选C。9、卡特尔将受到后天文化教育影响的智力称为A、情绪智力B、晶体智力C、空间智力D、流体智力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卡特尔根据智力在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将智力分为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其中晶体智力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因此本题选B。10、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B、普莱尔(Preyer)C、何林渥斯(Hollingworth)D、古德伊洛弗(Goodenough)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于1882出版的《儿童心理》被公认为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该书是普莱尔在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三岁进行系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完成的。从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影响来看,该书的出版可看作是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因此本题选B。11、在评价法中,第4等级的含义是()。A、肯定没有信号出现B、可能没有信号出现C、可能有信号出现D、肯定有信号出现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评价法一般用6点量表进行评价,1代表相当肯定没有信号出现,2代表肯定没有信号出现,3代表可能没有信号出现,4、5、6依此类推,故选C。12、如果儿童能够认识到不同的个体在知觉信息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各自不同的建构、解释而对情境持有不同的信念,那么说明儿童A、能够理解二级信念B、获得了复制式心理理论C、获得了解释性心理理论D、获得了人格特质的概念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所谓二级信念的理解,是指认识到他人具有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它实际上也就是对他人心理活动的递推性思维。复制式心理理论是指儿童认为人们拥有的信念不同是因为他们的知觉经验不同。解释性心理理论是指儿童能够认识到不同的个体在知觉信息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各自不同的建构、解释而对情境持有不同的信念。儿童对信念和愿望及其与行为的关系的认知是儿童认识心理世界、解释和预测行为的重要内容,但是仅依据信念和愿望,或许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和解释行为。6岁前儿童的心理理论中并不包括特质概念,但已有特质概念的萌芽。比如,在他们的个人偏好观念中,就包含着用稳定的人格特质解释行为原因的萌芽。6岁后,儿童才发展起人格特质的概念,开始用人格特质预测和解释行为。综上分析,本题选C。13、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的是()。A、皮亚杰B、格罗斯C、桑代克D、弗洛伊德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各种文化和亚文化对不同类型行为的重视和奖励,其差别将反映在不同文化社会的儿童游戏中。14、下面关于幼儿期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从以使用简单句为主到复合句所占比例逐渐增加B、从掌握陈述句到能够使用多种形式的句子C、从开始使用无修饰语的句子到能够使用有简单修饰语和复杂修饰语的句子D、从不能把语法当做认识对象到能把语法当做认识对象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幼儿期的儿童虽然已经能够熟练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但是并不能把语法当做认识对象。他们只是从言语习惯上掌握了它,专门的语法知识的学习要到小学才能进行。因此本题选D。15、对相对简单而本质上又连续的新行为进行连续接近的强化是A、塑造B、连锁C、渐退D、连续强化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斯金纳在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矫正、训练个体的行为时,提出了塑造、连锁、渐退等多种技术。如果个体无法一次完成一个简单而连续的行为,斯金纳提出了塑造技术,即个体只要有一点进展,即给予强化,直至该行为能够连贯完成。当个体要学习复杂的、不连贯的行为时,斯金纳提出了连锁技术,即当个体能够将两个独立完成的行为联结起来完成时给予强化。当教个体识别两个刺激,但是这两个刺激的差别非常小的时候,斯金纳提出可以先扩大这两个刺激的差别,使个体容易辨别出来,并对个体的正确辨别行为给予强化,然后再逐渐缩小这两个刺激的差别,最后使个体能够辨别两个有微小差别的刺激,这是渐退技术。因此本题选A。16、有人长于记忆,有人长于思维,这属于能力的()差异A、发展水平B、结构C、表现早晚D、性别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能力差异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结构的差异和能力的性别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是指个体能够达到的智力水平有低有高。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指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例如有人早聪,有人晚慧。能力结构类型的差异指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它们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能力的不同结合,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也使人们的能力互相区别开来。例如,有人长于想象,有人长于记忆,有人长于思维等。能力的性别差异指能力依据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研究表明,性别差异更多体现在特殊能力上,如数学能力、言语能力及空间能力等。17、霍尔(G.S.Hall)出的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是()。A、白板说B、复演说C、进化说D、成熟势力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在个体学习中,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发展,称之为()。A、自下而上的知识B、自上而下的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维果斯基分析了在内化过程中的两种知识的相互作用,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知识,它从具体水平向知识的高级水平发展。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知识。在个体学习中,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发展,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知识。19、学习了负数之后,学生对数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这属于A、习惯迁移B、负迁移C、逆向迁移D、顺向迁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学习了负数之后,对“此前”学习的数的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改变,这是逆向迁移。因此本题选C。20、关于心理学研究伦理表述正确的是A、研究者要尊重被试,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关系B、研究者要同样对待所有被试C、研究者要尽力消除实验所造成的有害后果D、研究者要允许被试自主决定是否参加实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研究者要特别保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那些更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研究者应根据易感人群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因此本题选B。21、认为心理发展是连续的没有阶段的,发展只有量的增加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是()A、精神分析论B、行为学习论C、社会文化历史论D、认知发展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行为主义一直强调量化的研究和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他们认为心理是由于个体在环境的强化下,不断学习的结果,这种学习是由刺激的多少等决定的。环境是量化的,因而心理发展也是量变的过程,只存在程度的积累和增加,不存在质变的阶段性。22、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A、反应类型B、反应时C、正确率D、信心评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中,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呈现一个数字(测试项目),请被试判断其是否为刚才识记过的,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按键做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机停止。因此该实验以反应时作为因变量的指标。故本题选B。23、心理学家验证两种记忆说对系列位置曲线分析的方法是A、记忆广度法B、分散注意作业法C、探测法D、功能双重分离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心理学家通过功能双重分离(functioneddoubledissociation)的方法验证了两种记忆说对系列位置曲线的分析。功能双重分离是指:一些自变量可以改变首因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另一些自变量可以改变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因效应和渐近线。为区分两种记忆,根据功能双重分离原则,可变化下列两个自变量。(1)单词的呈现速度。增加每个单词的呈现时间,这将增加复述的时间,使更多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但不会影响短时记忆。(2)干扰活动。系列单词呈现后进行延缓回忆,为防止复述进行干扰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干扰短时记忆,但不影响长时记忆。因此本题选D。24、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平均成绩为88,语文成绩的标准差为1.2;数学平均成绩为93,数学成绩的标准差为1.4。问语文与数学成绩的离散程度哪个更大()。A、数学B、语文C、一样大D、不一定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CV(语文)=1.2÷88×100%=1.36%;CV(数学)=1.4÷93×100%=1.51%。通过比较差异系数可知,数学成绩的分散程度比语文成绩的分散程度大。25、有计划地增长儿童知识的游戏称为()A、创造性游戏B、教学性游戏C、活动性游戏D、技能性游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学游戏也称知识性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利用这类游戏,可以有计划地增长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波斯纳等人曾经做过字母的视觉匹配和名称匹配的实验。他们的实验采用两种实验方法,让被试辨别两个字母是否相同。一个是同一性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如A、A;一个是命名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如A、a,两个字母的呈现时间有同时呈现和继续呈现两种方式。实验结果下图。26、该实验采用的反应时法是A、减数法B、加因素法C、开窗实验D、经典反应时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该实验采用的减数法反应时法,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给被试时,Aa对的反应时大于AA对。它们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内部编码过程的差别。因此本题选A。27、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AA对的反应时小于Aa对的反应时,AA对反应时较快说明短时记忆存在A、听觉编码B、视觉编码C、语义编码D、动觉编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通常以为短时记忆信息是以听觉形式编码的,波斯纳的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AA对反应时快说明对AA对的匹配是在视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的。Aa对反应时慢是因为Aa对匹配只能在听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必须从视觉编码过渡到听觉编码。因此本题选B。28、一个朋友告诉你,他刚才做了心理学实验的被试:“真奇怪,我们做了一个问卷,看了一部电影,又做了同样的问卷。”从这些描述中,你可以得出他是在()。A、后测控制组设计中的控制组中B、后测控制组设计中的实验组中C、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中D、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中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下列不属于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的特点是()A、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B、传递信息技能增强C、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关系D、还没有形成所谓的“友谊”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儿童在9~15岁时,友谊已经进入亲密的共享阶段,可以做到在心理上互相信任和支持。30、关于平均数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一组数据中离均差的总和等于0B、若出现模糊不清的数据时,无法计算平均数C、容易受到抽样变动的影响D、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都加上常数C,则所得平均数与原来平均数之差等于C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离均差是一组数据中的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离均差之和必定等于0。因为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减去平均数就等于这组数据的和减去平均数的N倍(N为这组数据的个数),从平均数的公式,可知这两者相等,它们的差为0。因此A选项正确。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因此出现模糊数据时,无法计算平均数。因此B选项正确。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都加上常数C,那么总和就增加了NC,所得的平均数就增加了C。因此D选项也正确。和其他的集中量数相比,平均数较少受到抽样变动的影响,观测样本的大小或个体的变化,都对计算平均数影响很小。因此,本题选C。31、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时,总体参数所在的区域距离是A、置信界限B、置信区间C、置信水平D、显著性水平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区间估计是指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这一区间范围就是置信区间,或称为置信间距。置信区间的上下两端点值称为置信界限。显著性水平是指估计总体参数落在某一区间时,可能犯错误的概率,用符号a表示,有时也称为意义阶段、信任系数等。1—a为置信度或置信水平,也就是可靠程度。因此本题选B。32、关于纯音和噪声对语音的掩蔽表述错误的是A、噪声的掩蔽效果比纯音的掩蔽效果好B、强度较大的噪声才会降低语言的可懂度C、低频纯音的干扰作用大于高频纯音的干扰作用D、强度中等的噪声对语音的干扰作用最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噪声的掩蔽效果比纯音的掩蔽效果好,但并不是所有强度的噪声都能造成同样干扰。强度较大的噪声才会降低语言的可懂度。在纯音的掩蔽效果中,低频音的干扰作用大,300赫兹频率的纯音的掩蔽效果大于1000赫兹纯音的掩蔽效果。因此本题选D。33、当被试为年龄很小的儿童时,最好选用A、个别测验B、团体测验C、速度测验D、纸笔测验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适用被试群体的问题。团体测验适用于正常成人群体:个别测验适用于特殊群体,如:文盲、年龄很小的儿童等。故本题选A。34、在一个4×5的列联表检验中,自由度为A、20B、19C、12D、8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列联表检验中,自由度等于行数减1乘以列数减1,将行数4和列数5代入,可知自由度=(4-1)×(5-1)=12。故选C。35、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36、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属于()。A、社会建构主义理论B、信息加工理论C、皮亚杰理论D、激进建构主义观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7、下列选项涉及的各种情况中,适合使用标准参照测验的是A、选拔性考试B、诊断性考试C、总结性考试D、安置性考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标准参照测验的目的在于了解和界定个体在测验内容上达到的绝对水平,因此能够了解受测者是否掌握了该领域中的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他在这一领域中的所存在的缺陷,因此诊断性考试适合使用标准参照测验。38、首创“心理测验”这一术语的学者是A、比内B、詹姆斯.卡特尔C、爱德华.桑代克D、高尔顿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卡特尔,于1890年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首次提出了“心理测验”这一术语6故本题选B。39、如在一个实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A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键,对白光信号灯按D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A、简单反应时B、选择反应时C、辨别反应时D、复杂反应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三种不同反应时的掌握情况。选择反应时或B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几种不同的刺激,要求被试做出几种相应的反应。40、物体在空间中没有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叫()。A、运动知觉B、时间知觉C、方位知觉D、似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似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第5套一、单选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人体的初级机体感觉区位于大脑皮层的部位是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顶叶的位置),它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入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因此本题选D。2、色觉的三色理论能很好地说明()。A、颜色混合B、颜色对比C、色盲D、后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托马斯·杨提出三色理论假定,在人的视网膜中,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该理论能很好地说明颜色混合的事实。但该理论不能解释色盲现象。3、熟悉的人容易从人群中被识别出来,这反映了知觉的()规律。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复杂的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的背景。本题中就是将熟悉的人选择为知觉对象,而其他人成为背景。4、关于模式识别理论中的特征分析模型表述正确的是A、既有自下而上的加工,也有自上而下的加工B、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没有自上而下的加工C、没有自下而上的加工,只有自上而下的加工D、既无自下而上的加工,也无自上而下的加工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特征分析模型认为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