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概述_第1页
治安管理概述_第2页
治安管理概述_第3页
治安管理概述_第4页
治安管理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治安管理概述机关党委李倩一.含义及特点:二、我国治安管理的任务和方针1、任务同各种犯罪行为作斗争;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斗争;同治安灾害事故作斗争;保障社会主义现代代顺利进行2、我国治安管理方针1~6第二节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概述

一、怎样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法?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侵犯公私财物,违反消防、交通和户口或者居民身份证管理,情节轻微尚不够刑罚处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特点:1.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2.不够刑罚处罚性;3.具有行政违法性;4.具有应受治安管理处罚性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要种类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公共秩序,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维护公共事业和集体利益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扰乱管理秩序。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正常生活、生产、工作学习的安全和公私财产的安全。妨害公共安全行为指有意或者过失地实施了妨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

3.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

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安全、人格、名誉有不受损害等方面的权利。侵犯了这些权利就是侵犯了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4.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的范围广,根据危害程度和侵犯客体。第三节对违反治安管理一、治安管理处罚原则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1.责任年龄原则不处罚/从轻处罚/承担责任年龄2.责任能力原则责任能力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辨别、控制以及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几类人承担责任的多少。3.从轻原则情节轻微、主动承认错误,从轻处罚,未成年;精神、生理有缺陷的人。4.从重原则有较严重后果,教唆、诱骗他人,对检举人报复等。5.合并处罚原则分别裁决,合并执行。6.时效原则

6个月以内公安机关未发现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1.警告提成告诫,指出错误和危害,令其认识和改正违法行为。适用初犯、偶犯,所犯行为情节特别轻微和悔改态度较好。2罚款在一定期限内交一定数额人民币的处罚方法。数额在1元以上200元以下。3.拘留治安管理处罚中的拘留,限制违法人一定时间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是治安管理处罚中最严厉的处罚,时间1日以上,15日以下。二治安管理处罚的辅助性措施

《条例》的辅助措施包括:没收财物、赔偿损失、训诫、具结悔过等强制性措施。1.没收财物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密切关系的财物无偿收归有的一种措施或制度。行政措施而非治安处罚,采用此措施目的在于剥夺其违法的物质条件。2.赔偿损失公安机关强令违反《条例》的人,其违法行为给他人所造成经济损失或伤害,承担赔偿或负担医疗费的责任。赔偿范围为行为人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3.训诫口头方式进行批评教育(未满14岁)4.具结悔过和劳动教养写悔过保证书,保证不再重犯,实行劳动教养。适用于卖淫、嫖娼、介绍或容留卖淫、嫖娼行为。第六章劳动法基础知识教学目的:1.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劳动者的权利和行为;2.劳动合同的内容;3.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教学重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教学内容:1.劳动法和劳动关系2.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3.劳动合同制度4.工资和劳动保护第一节劳动法和劳动关系一、劳动法的概念和立法目的1.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制定劳动法的目的,在于通过法律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关系,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立维护和发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发展经济。

《劳动法》共13章107条,包括总则、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工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二.《劳动法》立法目的

1.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报酬权、休息权、劳动保护权、社会保障权、民主管理权3.调整劳动关系改革开放→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劳动关系复杂→劳动法规范劳动合同、集体合同3.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市场体制决定工资水平→健全社保,劳动者无后顾→三个有利于3.适用范围不适用于:国家公务员,此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家庭保姆;在我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等。二特征(劳动关系)

调整对象为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概念P2131.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具有限定性劳动关系←→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2.劳动关系与劳动有直接关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3.劳动关系是具有从属性的社会关系双方形成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社会关系。案例第二节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一、劳动者的权利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平等就业权:劳动者就业权一律平等,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选择职业权:劳动者在就业时,有权利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自愿选择用人单位,并与这签订劳动合同。2.劳动报酬权劳动者付出劳动后从用人单位取得的合法收入,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克扣、无故拖欠工资)3.休息、休假权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充分休息的权利。4.获得劳动保护权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一项基本权利。5.职业培训的权利为了培养和提高劳动者从事各种职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而进行的培训活动。6.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的基本生活而依法强制实行的一项物质帮助制度。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利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劳动者法律意识。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三、劳动者的义务1.完成劳动任务在用人单位的统一指挥管理下,完成自己的生产、工作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提高业务能力和操作技能,保证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劳动者作为劳动过程直接参与者,认真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能够避免或减少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切实保护自身安全和身体健康。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劳动规则,保证社会劳动得以正常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在劳动过程中有职业道德。第三节劳动合同制度

一、劳动合同及特征1.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2.劳动合同的特征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协议劳动权利能力:公民依法能够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劳动行为能力:公民依法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资格。用人权利能力:用人单位依法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用人权利和履行用人义务的资格。2.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形式通过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将劳动者录用为职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3.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依据,劳动合同中关于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如关于工资、工时、劳动保护、保险福利待遇等。二劳动合同的作用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重要保障保障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法律形式工,只要劳动者遵守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