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含教学反思)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含教学反思)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含教学反思)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含教学反思)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含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4.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五、综合性学习.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大青树下的小学热爱团结共同学习共同游戏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2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等5个生字.掌握“假”这个多音字.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荒笛罚假裳2.交流、识记生字.A.加偏旁记忆的字:荒—谎B.换偏旁记忆的字:笛—油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湿润:潮湿润泽.荒野:荒凉的原野.狂欢:纵情的欢乐.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3.说说每段的内容.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第三段(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第四段(第7自然段~第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1.听教师朗读.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第二课时一、复习.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段讲的是什么?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1.学习第一段.A.教师指名读.B.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湿润)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学习第二段.A.学生齐声朗读.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3.指导学习第三段.A.教师范读.B.合作探究.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的?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C.教师指导朗读.D.学生自由朗读.4.学习第四段.A.学生齐声朗读.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C.学生自由感悟、想象.5.小结.三、拓展延伸.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花孩子: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花的学校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真可爱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教学反思: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所以课堂上,当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花,随着作者的语言嬉闹,生长.这应该是我们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3*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2.合作交流: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相互指正.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三、整体感知.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四、学习生字.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五、课堂作业.1.抄写写字表一遍.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卡.2.听写本课生字.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重点交流: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意思.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讨论交流.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1.(出示PP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五、布置作业.1.迁移练习.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学问 勤学好问不懂就要问孙中山 学问 读书求理

教学反思:

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学生问到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这是课文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因为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我借机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向孙中山学习,不要害怕被责备,不懂就要大胆地问.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平时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在无意间扼杀了学生提问的勇气和积极性.口语交际1我的暑假生活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语感.2.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认真听别人说话,不要打岔.3.学会对别人说的话进行评价.

教学重难点:1.表达时要口齿清楚,声情并茂,并配合图片动作等.2.注意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达清楚.

课前准备:生活照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老师课余生活的照片)漫长的暑假生活很快过去了,老师在暑假里经历了一件新鲜事,请大家说一说老师在做什么啊?二、问同学们看相片的感受.问:想不想知道老师在暑假做了什么啊?三、结合照片,老师讲述自己暑假经历过的新鲜事.四、让学生复述老师的经历.1.注意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2.师生共同点评.(讲故事一要选别人感兴趣的事,二要恰当地选用图片和实物)五、分小组讲自己经历的新鲜事.1.交流自己经历了什么新鲜事.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3.其他同学交流有什么感受.4.讲讲今后的打算.六、每组选派一名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经历的新鲜事.1.生讲,师略记条理.2.予以讲评、梳理.七、评比.大家评比谁讲得最好,评出讲故事小能手.八、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习作1猜猜他是谁教学目标:1.学习描述人物的外貌,以及形象特点的方法.2.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去描写人物.3.掌握开头空两格的写作格式.

教学重难点:1.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特征.2.选取一到二点刻画人物.

教具准备:三条丝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我们请我们班三个同学上黑板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谁想上台.游戏规则:首先请上台的三个同学用丝巾蒙上双眼.下面再随便请上来三个同学,让蒙眼的同学猜一猜是谁.最多只能猜三次,三次猜不对者唱一支歌曲.二、游戏环节.台下同学不能提示,从班里分别挑选最胖的和最瘦的以及最高的三名同学,让蒙眼的同学去猜.三、游戏结束,点评.请猜中的同学发言,谈猜中的依据是什么.四、第二次游戏.游戏规则:请同学们用笔描述班内同学的外貌以及性格特点和做事风格.然后请刚刚没猜中的同学继续猜描述的是谁.五、游戏点评.1.谁描写的最符合人物对象?2.猜中的原因在哪里?六、小结每个人的外貌性格都有差异,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写出人物的特点,才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第一单元习作指导猜猜他是谁(含下水文)写作思路:1.审阅题目:结合本次习作给出的主题,写一写自己的同学.2.选定内容:(1)人物的外貌特点.(2)通过具体的事情写出人物的特点、品质.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4.表现手法:开门见山、首尾呼应.5.结构顺序: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接着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品质,最后首尾呼应,点明人物的性格特点.下水文:我的好朋友

她,长着蘑菇似的头发,白里透红的脸上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面是一个高挺的鼻子.再往下看,是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

她非常爱看作文书.如果你去看一看她的抽屉,你一定可以从她的抽屉里看到好几本作文书.记得上一次,学校就要进入读书时间了,而班里面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忘记带书来学校看,所以此时,那些同学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她就会从她的抽屉里拿出她的作文书,说:“我这里还有好几本作文书,你们都拿去看吧.”那些没带书的同学像是抓住了一把救命稻草一样,欣喜若狂地接过书,连声道谢.

她也是一个很爱帮助别人的人.她的书包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的东西.例如:美术课要用的剪刀;语文课要用到的订书机;数学课要用的固体胶……应有尽有.每当上课需要用到“小百宝箱”里的工具时,她总是毫不犹豫地给别人先用,自己最后才用.

她还是一个很尽职的人.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组长,但是她做组长也做得非常尽职.每一次收作业,她都是第一个收齐;每一次发作业,她都发得最多.

她就是我的朋友——夏优璇,她就是我那个爱看作文书、爱帮助人、做事非常尽职的好朋友.开头简介人物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整体印象.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夏优璇爱看作文书的特点.通过爱帮助人的具体事例的描写,我们能够体会到夏优璇的善良、热情.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我能照样子写一写我同学的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积累《所见》一诗.2.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3.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的地方.最后开始实施方案.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2课时第一课时一、交流平台1.让同学把课本看到第一课,找到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2.点名让学生大声朗读出来.3.男生、女生分别读一些有新鲜感的句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4.师总结:有新鲜感的句子一般都运用了某些写作手法.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还可以尝试仿写.

二、词句段运用1.把课本上13面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两行词语找男生读一次.2.学生都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3.分组说说自己的发现.4.师点拨.5.课下让学生积累词语.6.老师点名让学生读课本演示出来的三个句子.体会句子意思.7.老师引导学生思考.8.同学间互相交流.第二课时一、组织兴趣小组.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建立兴趣小组.2.小组内为取小组名字献计.3.最后把小组名字定下来.4.学生间相互交流活动内容.老师在一旁点拨,然后学生再思考.活动内容要围绕小组名字来.5.老师总结,学生课后思考.二、日积月累1.师范读古诗.2.师引导.3.生模仿读.4.同学间比赛读5.师生合作、表演.然后竞赛背诵.教学反思:语文园地课通常都是按部就班,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讲解,这样的课堂远远达不到活力课堂的要求.在调研课中,我选择了上语文园地一,这是一个挑战.上完课下来,很多地方值得深思.如何把“设疑、探究、生成、评价、应用”运用在复习整合课中,需要继续探讨.从园地内容看,有“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词句段运用”等这几个内容.我把“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放在一节课上一起讲.对于这两个内容,如何连接、如何过渡是备课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以前讲这些内容时,我并没有认真思考连接和过渡的问题.但是对于一节完整的课,这是不行的.从这节课看来,我对教材的研读与把握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备课不仅要认真,还要钻研,这样才能更好让学生掌握.在背诗歌环节,我按照三年级在经典文化学习中的方法让孩子们用不同形式读,大致说诗句意思,比赛背诵,说背诵方法.在“读读背背“内容上,把重点放在了认字上,应该是把重点放在区别形近字上,可通过组词形式区别.备课,还是备课,钻研,继续钻研,学习,永无止境,才能实现活力课堂.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每到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3.小组交流诗意.4.检查自学效果:谁愿意来检查大家的自学情况呢?如:我想请XX同学回答,回答正确后这位同学有权请后面的同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5.预设问题:(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寒山、石径.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白云、人家.①“生”是什么意思?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生提问)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石径斜”的“斜”给人以立体的感觉,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山顶.(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诗人在山脚下看到了什么?此时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呢?(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是啊,画面上苍茫的山,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黄土茅舍已经很美了,这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火红火红的枫树林,在晚霞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诗人置身这红艳艳似火的满山枫林中,激动不已,怎能不停下来细细观赏.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教学目标(课件:枫树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枫树,边欣赏边想,此时我们与诗人一起来到了枫树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花)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是啊,二月的鲜花是红艳的,可在夕阳映照下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更红艳.诗人仅仅是赞美枫叶的颜色红吗?诗人更重要的是在赞美什么呢?(请注意“霜叶”的“霜”.经霜打过的枫叶一般都是怎样的?你认为诗人在赞美一种怎样的精神呢?)枫叶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不正是诗人一生的追求吗?五、指导诵读诗句.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闭眼,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六、课外作业.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一首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游览岳麓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它画下来吗?第二课时一、介绍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5.师生交流.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3.师生交流.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五、想一想,议一议.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六、指导书写.1.师写生看.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第三课时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放映第三张幻灯片,重点指导生字词)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3.(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出现参考答案:)老师重点点拨理解: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4.有感情朗读.五、拓展阅读.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放映第七张幻灯片)《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教学反思: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感悟.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目标: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3.作者简介: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创作集童话、诗歌、散文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本课就选自张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4.法国梧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的租界内,故称为“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叶子有5个叶尖,少有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正式的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木,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四、交流课文内容.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2.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五、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3.书写点拨.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2.小组内合作交流.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教学目标5.你能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吗?6.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2.小组内讨论交流.3.指名说一说.四、总结感受.1.这篇课文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学路上,发现水泥道上布满了落叶,通过比喻的手法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五、拓展练习.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4)我还知道: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2.照样子写词语.(湿漉漉)的水泥道(亮晶晶)的水洼(绿油油)的麦苗(青灵灵)的树叶板书设计:水泥道上布满落叶水泥道——地毯(用比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落叶——小巴掌手法描写)小雨靴——小鸟水泥道真美

(发现)(赞赏)教学反思:教学中,我首先通过问学生在上学路上有什么发现,引入新课.然后让学生通过PPT课件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把学生带入课文中,让学生在读中抓住重点句子:“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感受水泥道的美.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发现美的乐趣和美带给人的快乐.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丰”等13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5.想象导学: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b.有位作家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4.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读给同桌听听.5.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1.品读第一自然段.(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解.(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2.品读第二自然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4)品析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点评.五、识字写字.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注:注意区别“飘、漂、票”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3.练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引读第二自然段.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___.小喜鹊____________,小松鼠____________,小青蛙____________,松柏_____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三、总结拓展.1.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的开头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的雨,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的雨,吹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作铺垫.

板书设计: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比喻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带来冬天的消息丰收欢乐

教学反思: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散文中优美及巧妙比喻的意境,我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带着思考导入主题,给他们逐一看课件和故事,让他们找一找秋天有些什么景色,并边进行提问: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视频中小朋友们为什么喜欢秋天?引发学生学习并回答:作者把秋天的雨比做一把钥匙,秋天有很多的水果,也有很多非常漂亮景色.但是由于准备不是很充足,缺少了单张图片展示,因此,学生在理解秋天的颜色,秋天的气味的方面都不是很顺利.尤其是“把黄颜色和红颜色给了谁?(银杏、枫树)没有孩子能回答出来,说明孩子们的知识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以后在活动之前,我都应该考虑到前期经验的灌输,使活动能很好地开展.比如说,秋天的气味方面,我可以让他们先闻一下橘子的香味,菠萝的香味……这样,他们就能充分的体验到秋天的好多气味.综合本次欣赏活动,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视频中学习到比喻手法和欣赏观看的讨论形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秋天的美.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课前准备:1.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2.准备录音机1台、实物投影仪1架.

教学过程: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带).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揭题读题)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a.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b.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________”蟋蟀振动翅膀,“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_”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_”(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4.配乐朗读.教学目标a.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b.指名朗读,当堂展示.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2.当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四、课外活动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听听,秋的声音黄叶蟋蟀大雁秋风……声音美妙秋天美好

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象秋天还有哪些特有的声音,并用诗歌的形式来表现.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自由组合写小诗的过程中,个别学生还没有完全融入进去,合作意识不够,另外,学生想象力丰富,但语言贫乏、口语表达能力也跟不上,导致了“我口难表我思,我手难写我想”,这些都是我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日后语文教学努力探索并积极改进的方向.习作2写日记

教学目标:1.能读懂例文《日记一则》,知道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2.能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求.3.能把握作业要求,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教学重难点:重点: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难点: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教师日记本.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日记本四本:猜猜这是什么?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3.学生传看.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5.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记下来?(不,应该选择有意义的材料.)7.小结所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1.这次学写日记,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动情的.2.怎样写好这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读懂例文吧.3.学生阅读思考.(1)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5.巧作点拨后,师生共同小结.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2.四人小组讨论.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2)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5.学生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1.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内容:写一篇日记.要求:(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3)注意日记格式.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3.幻灯片出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这些日记选材的范围很广,有写人的,记事的,也有写景物的,状物的,不但内容具体,而且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4.知道教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1)能够善于观察.(2)已经养成了勤写日记的好习惯.(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日记来!5.从这几篇优秀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又准备选择怎样的材料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6.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7.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1)写什么事?(2)表达怎样的心情?(3)按什么顺序写?8.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这次习作指导我带着学生把课本上的习作读了几遍.然后和同学们探讨了一下日记的格式问题.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我很欣慰,下次再上课的时候我会多加一点和同学们的互动时间,增强他们的积极性.第二单元习作指导写日记写字思路: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就是写日记.日记的格式有一个特点:第一行要写明日记的日期和天气.2.选定内容:(1)具体写什么事.(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3)事情的结局是怎样的.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4.表现手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5.结构顺序:先交代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接着写事情发展的过程,最后写事情的结果.

教学目标下水文:4月23日星期日晴有趣的云彩

今天下午,妈妈带我去公园.在去公园的路上,我无意间抬头望了一眼天空,不禁被吸引住了.

①啊,那云彩可真有趣呀!②看,那一朵像一只大白狗,它缓缓地向东移去.在大白狗的旁边还有两只小猫在争一条鱼吃,它们打得上气不接下气.突然那条小鱼游走不见了,我想那两只小猫一定很生气吧!过了一会儿,不知从哪儿来了一只老虎,它张开血盆大口,吼叫着,吓得两只小猫四处躲闪.云彩不断地变化着,长颈鹿、小老鼠、大海龟……纷纷赶来,看得我眼花缭乱.

云彩虽然并不引人注目,但这些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云彩合在一起就可以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③只要你去观察,去思考,就会发现天空中的云彩是那么美丽,那么神奇,会带给你无穷的乐趣.①这句是本段的中心句,总分的写法使段落条理清晰.②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把云彩想象成大白狗、小猫、小鱼、老虎……并且构思出非常有趣的故事情节.③结尾号召读者也去观察天空的云彩,引发大家的共鸣.

我也能照样子写一则日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2.知道哪些词语形容哪些季节.用正确方法理解词语意思.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4.积累一些描写季节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2.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组内交流一下,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应该怎么做?2.班里讨论一下有哪些形容季节的词语.3.使用钢笔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二、词句段运用.1.(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片)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春天的词语.2.(出示一些夏天的图片)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夏天的词语.3.(出示一些秋天的图片)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秋天的词语.4.(出示一些冬天的图片)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冬天的词语.5.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相互交流.各自说说自己理解词义的方法.6.教师在一旁点拨.三、书写提示.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好看的钢笔字,就要注意执笔的姿势和坐姿.1.观察钢笔字,你从中学到什么?2.怎样才能把钢笔字写得规范、端正?横画要写的平稳,竖画要写的端正,横平竖直,字就会平稳端正.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4.书写练习,老师边走边看,指出错误.5.展示、交流、评价.四.日积月累.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9个词语.2.学生看课件和老师一起诵读.3.小组讨论一下还有什么类似的词语.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先通过给同学们出一个之前他们不理解的词语来引入新课,然后和他们一起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接着让同学们通过PPT看到一些关于四季的图片等,让同学们真实感受四季的变化,把同学们带入到教材中,并且让同学们自己小组内思考有什么形容季节的词语,随后全班一起讨论.最后练习正确的使用钢笔,注意执笔的姿势和坐姿.去年的树教学目标: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这句话有所感悟;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能读懂鸟儿心情的变化,通过相关句子,读懂它的内心世界.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引入.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3.抽读、评议、正音.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___________.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____”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教学目标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大树与小鸟“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小鸟与树根“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儿向山谷里飞去)小鸟与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小鸟与小姑娘“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4.想一想,说一说: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第二课时一、演一演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2.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二、写一写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2.大家交流,评价.

板书设计:树与鸟儿相约去年的树信守诺言珍惜友情鸟儿寻找树教学反思:《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的心灵,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重点抓住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地,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学生从读中能有所感悟,懂得友情的珍贵.那一定会很好教学目标: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2.教师准备ppt.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了什么?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服)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边交流边出示ppt句子,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6.课堂小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四、对比学习,感悟体会.我们学过《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也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1.ppt出示《去年的树》,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3.ppt出示相同点和不同点.五、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六、课堂练习ppt出示练习题.那一定会很好舒服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一棵高大的树成长快乐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服务他人也快乐

教学反思:课文无论是种子钻出泥土,成长为一棵大树,还是大树被砍倒后被人们做成手推车,做成椅子,铺成木地板,“很好”二字一直贯穿其中.要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到这种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快乐的心态很重要.因此,教学中抓住含有舒服的词语的句子反复读、感悟、体会,效果还不错.《去年的树》这个童话故事,意在让学生感悟信守承诺的重要,两篇课文的不同点因为学生年龄小,说不全面,需要好好引导.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重点指导书写、识记“胃、刚”两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把握“答”、“应”、“骨”、“几”多音字的读音.3.通过口语练习,让学生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的同时,获得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4.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5.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教学重点:结合文本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说)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今天吴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10课.二、揭题.1.齐读课题.2.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走.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观光、游玩.)3.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合图片指名让学生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方法.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三、学习课文.(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信息.(1-7小节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2.学习多音字“答”.课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3.探究原因.同桌进行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课文的8-20小节.(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2)指名说说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A.指名说.B.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3)口语练习:由于得到青头的帮助,红头顺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红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请与同桌合作完成下列练习.红头从________走到________,又从________来到了________.最后,在牛________的时候,随着________.(过渡语:牛到底有几个胃?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4)指名结合画面内容完成以下口语练习.牛共有________胃,前________,只有________.教学目标四、归纳小结1.初步了解科普童话小品的文学体裁.师:课文用童话的形式,通过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这样的体裁就是科普童话小品.2.概括分析,明晓事理.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帮助,它也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预设学生的回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遇事冷静不慌张)是啊.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都不能紧张,一定要发挥聪明才智,冷静处理好事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互相帮忙,共同解决困难.请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板书设计:在牛肚子里旅行旅游线路: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里——出来

教学反思: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要比上《那一定会很好》一课轻松得多.之所以会有这种轻松的感觉,全归功于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前,有老师特意提醒我:要注意处理好教学环节,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口语训练,预设前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点……可以说,这一席话让我明确了这节课的教学方向与思路,因此才会有如此的进步.但仍有诸多不足:如各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教师说得太多,学生说得太少,对学生进行的语言训练活动量不足,忽略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等.一块奶酪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板书课题:“一块奶酪”.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1.出示ppt朗读课文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事.四、精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感情.(一)默读课文,思考: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画出.2.蚂蚁队长想吃奶酪吗?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教学目标五、课外拓展,说一说.结合课文的学习,联系生活中曾经遇到的这样有诱惑力的事,当时怎么做的?学习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中面对诱惑该怎么做?六、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七、小组内演一演这个故事.注意指导学生表演时的动作、神态,把蚂蚁们的心理活动演出来.八、知识拓展.出示ppt: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类似酸牛奶,比酸奶浓度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更丰富.

板书设计:蚂蚁们:自律,有毅力,心齐一块奶酪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教学反思: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感动,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课堂上,我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面对美味诱人的奶酪的小蚂蚁,随着文字走进蚂蚁们的内心世界,感悟体验蚂蚁群的自律,毅力,体验作为队长的蚂蚁的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从而受到教育.我要求学生们在生活实践中践行这些优秀品质.这应该是我们语文课堂作为教育阵地的重要作用.习作3我来编童话教学目标:1.看图编写童话故事,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能抓住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3.能了解童话故事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培养一定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简单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想象力的培养.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故事,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多媒体:(上课开始,多媒体大屏幕上出现白雪公主的画面.)随着画面的出现,教师给学生讲《白雪公主》的故事.2.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课前我们请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简要地说说大概,然后选出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讲.(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3.小结并板书课题: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让我们今天也一起走进童话世界.(板书:走进童话世界.)二、点拨角度,开阔思路.1.教师结合同学交流的故事及《白雪公主》的故事加以点拨,明白什么是童话.2.教师讲解: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同时童话故事总是把恶和善极端化,通俗地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人非常好.[出示多媒体:童话特点:(1)大胆的想象(2)有趣的内容(3)生动的语言]三、自主审题,明确内容.1.学生自由读读习作的要求.2.小组讨论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四、观察动物,展开联想.1.出示投影:有关动物活动的片断内容.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联想.3.指导写作:(1)故事的人物不宜选得过多,可以是书上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选择的.(2)想象“故事”要注意说清楚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么发生、怎么发展、结果怎样.(3)你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可以直接写出来,也可以蕴含在故事里面.4.选择动物,编写故事.教学目标(1)学生选择几种动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2)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写下来.第二课时一、学生继续写作.二、交流展示,互相学习.1.把写好的故事读给同学听,分享习作的快乐.2.教师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吸取别人的长处,并能根据别人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3.学生修改作文.三、学生把修改好的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教学反思:要大胆地让学生去想象,创新,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而使学生体验创作童话故事的乐趣.引导学生在讲述故事时不必过于严谨,能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即可.第三单元习作指导我来编童话

写作思路: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主要是写童话.我们要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以事实为基础的有想象力的童话.2.选定内容:(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3)他们在那里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4.表现手法:开门见山,首尾呼应.5.结构顺序:先交代时间、事情的起因.接着描写啄木鸟看病和治病的过程,最后写治好病后的啄木鸟和树的心情.下水文:啄木鸟治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