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版新高考新教材版选考总复习生物专题18群落及其演替专题18群落及其演替五年高考考点1群落的结构考向1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1.(2023辽宁,6,2分)某些微生物与昆虫构建了互利共生的关系,共生微生物参与昆虫的生命活动并促进其生态功能的发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昆虫为共生微生物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B.与昆虫共生的微生物降低了昆虫的免疫力C.不同生境中同种昆虫的共生微生物可能不同D.昆虫与微生物共生的关系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2.(2023海南,6,3分)海草是一类生长在浅海的单子叶植物,常在不同潮带形成海草床,具有极高的生产力。某海域海草群落的种类及其分布见表。分布潮带海草种类中潮带低潮带潮下带上部潮下带下部海神草+++-齿叶海神草-++-羽叶二药藻++++二药藻++++海菖蒲-++-注:“+”表示存在,“-”表示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海草的种群密度B.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与海草的种间关系是竞争C.据表可知,海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潮带是低潮带和潮下带上部D.据表可知,生态位最宽的海草是海神草和二药藻3.(2023重庆,4,3分)研究放牧强度对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对合理利用草原和防止荒漠化具有重要意义。如表为某高寒草原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植物群落调查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放牧强度物种数生产力(t·hm-2)土壤有机碳含量(g·m-3)无150.858472轻度231.109693中度150.709388重度60.457815A.中度放牧和无放牧下生产力不同,可能是物种组成不同所致B.重度放牧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是分解者的分解过程加快所致C.放牧可能导致群落优势种改变且重度放牧下的优势种更加耐旱D.适度放牧是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有效措施4.(不定项)(2022辽宁,19,3分)底栖硅藻是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底栖动物提供食物。调查分析某河口底栖硅藻群落随季节变化优势种(相对数量占比>5%)的分布特征,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D)注:不同条纹代表不同优势种;空白代表除优势种外的其他底栖硅藻;不同条纹柱高代表每个优势种的相对数量占比A.底栖硅藻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优势种的种类和数量变化B.影响优势种①从3月到9月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包含捕食和竞争C.春季和秋季物种丰富度高于夏季,是温度变化影响的结果D.底栖硅藻固定的能量是流经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的总能量5.(2021重庆,19,2分)若某林区的红松果实、某种小型鼠(以红松果实为食)和革蜱的数量变化具有如图所示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林区居民因革蜱叮咬而易患森林脑炎。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曲线③和①不能明显体现捕食关系,推测是小型鼠繁殖能力强所致B.通过曲线②与③的关系推断小型鼠与革蜱不是互利共生关系C.曲线③在K值上下波动,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是小型鼠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D.林区居民森林脑炎发病率会呈现与曲线②相似的波动特征6.(2024山东,24,9分)研究群落时,不仅要调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还要比较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β多样性是指某特定时间点,沿某一环境因素梯度,不同群落间物种组成的变化。它可用群落a和群落b的独有物种数之和与群落a、b各自的物种数之和的比值表示。(1)群落甲中冷杉的数量很多,据此不能(填“能”或“不能”)判断冷杉在该群落中是否占据优势。群落甲中冷杉在不同地段的种群密度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水平结构。从协同进化的角度分析,冷杉在群落甲中能占据相对稳定生态位的原因是在群落甲中,冷杉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其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2)群落甲、乙的物种丰富度分别为70和80,两群落之间的β多样性为0.4,则两群落的共有物种数为45(填数字)。
(3)根据β多样性可以科学合理规划自然保护区以维系物种多样性。群落丙、丁的物种丰富度分别为56和98,若两群落之间的β多样性高,则应该在群落丙和丁(填“丙”“丁”或“丙和丁”)建立自然保护区,理由是β多样性高说明两群落的独有物种数多,物种差异性大,应建立两个自然保护区分别保护。
7.(2023重庆,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有研究发现,在某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5年后,导致耐高盐的碱蓬大面积萎缩而芦苇扩张,这种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是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长距离相互作用”(由非生物物质等介导),如图1所示。假设有3种植食性昆虫分别以芦苇、碱蓬和互花米草为主要食物,昆虫数量变化能够反映所食植物种群数量变化。互花米草入侵后3种植食性昆虫数量变化如图2所示。图2(1)据材料分析,本研究中介导“长距离相互作用”的非生物物质是盐。
(2)图2中,若昆虫①以互花米草为食,则昆虫③以碱蓬为食;互花米草入侵5年后,昆虫②数量持续降低,直接原因是昆虫②的食物芦苇种群数量降低。
(3)物种之间的关系可随环境变化表现为正相互作用(对一方有利,另一方无影响或对双方有利)或负相互作用(如:竞争)。1~N年,芦苇和互花米草种间关系的变化是正相互作用转为负相互作用。
(4)互花米草入侵5年后,该湿地生态系统极有可能发生的变化有ADE(多选)。
A.互花米草向内陆和海洋两方向扩展B.群落内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C.群落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均更加复杂D.为某些非本地昆虫提供生态位E.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考向2群落的空间结构、季节性及生态位8.(2024广东,13,4分)为探究人类活动对鸟类食性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者调查了某地的自然保护区、农田和城区3种生境中雀形目鸟类的物种数量(取样的方法和条件一致),结果见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B)A.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群落类型多样,鸟类物种丰富度高B.农田的鸟类比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种间竞争更小C.自然保护区鸟类比其他生境的鸟类有更宽的空间生态位D.人类活动产生的空白生态位有利于杂食性鸟类迁入9.(2023福建,12,4分)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重要的生态问题。某地近海主要生活着两种底栖植物海藻甲和乙。2001—2015年间,它们在海底礁石上的覆盖率变化趋势如图所示,2010年后该海域海水平均温度有一定上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A.升温改变种群密度,海藻乙有一段时间呈指数增长B.升温改变乙生态位,甲数量骤降后应实施就地保护C.升温改变能量输入,该海底群落水平结构发生变化D.升温改变底栖环境,群落由甲占优势转为乙占优势10.(2022全国乙,5,6分)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③④⑤⑥11.(2024贵州,19,9分)贵州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孕育着森林、湿地、高山草甸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1)随着海拔的升高,生态系统的类型发生相应改变,导致这种改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出率、迁入率。
(2)除了非生物环境外,不同生态系统的差别是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物种丰富度、空间结构、季节性(答出其中2点即可)不同(答出2点即可)。在不同的群落中,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的差异等,不同种群呈镶嵌分布,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3)一般情况下,与非交错区相比,两种生态系统交错区物种之间的竞争较强(选填“较强”或“较弱”),原因是生态系统交错区生物种类较多,相互争夺有限的食物或栖息空间等的竞争比较强。
12.(2024广东,20,15分)某湖泊曾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水面漂浮着大量浮游藻类。管理部门通过控源、清淤、换水以及引种沉水植物等手段,成功实现了水体生态恢复。引种的3种多年生草本沉水植物(①金鱼藻、②黑藻、③苦草,答题时植物名称可用对应序号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及水质净化能力见图。回答下列问题:(1)湖水富营养化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低,湖底光照不足。原有沉水植物因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终衰退和消亡。
(2)生态恢复后,该湖泊形成了以上述3种草本沉水植物为优势的群落垂直结构,从湖底到水面依次是③②①(或苦草、黑藻、金鱼藻),其原因是从水面到湖底光照强度逐渐减弱,3种植物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光照强度为③<②<①(苦草<黑藻<金鱼藻),故从湖底到水面依次为③②①(或苦草、黑藻、金鱼藻)。
(3)为了达到湖水净化的目的,选择引种上述3种草本沉水植物的理由是这3种草本沉水植物在湖泊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使得3种植物的种间竞争小,且这3种植物对湖泊中的氮、磷元素和藻类均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三者配合能实现综合治理效果。
(4)上述3种草本沉水植物中只有黑藻具C4光合作用途径(浓缩CO2形成高浓度C4后,再分解成CO2传递给C5),使其在CO2受限的水体中仍可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水生植物群落中竞争力较强。根据图a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黑藻的碳浓缩优势,完成下列表格。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材料对照组:金鱼藻实验组:黑藻
实验条件控制光照强度为:500μmol·m-2·s-1
营养及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时间相同控制条件使水体中的CO2维持在较低水平
测量指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体中O2浓度的变化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体中CO2浓度的变化量)
(5)目前在湖边浅水区种植的沉水植物因强光抑制造成生长不良,此外,大量沉水植物叶片凋落,需及时打捞,增加维护成本。针对这两个实际问题从生态学角度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适当种植浮水植物或挺水植物遮挡强光;适当饲养以沉水植物为食的草食性鱼类。
13.(2022重庆,22,9分)入侵植物水葫芦曾经在我国多地泛滥成灾。研究人员对某水域水葫芦入侵前后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见表:调查时段物种数植物类型优势种入侵前Ⅰ100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龙须眼子菜等多种入侵后Ⅱ22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水葫芦、龙须眼子菜Ⅲ10浮水植物水葫芦(1)Ⅰ时段,该水域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Ⅱ时段,沉水植物消失,可能原因是浮水植物水葫芦入侵后疯狂繁殖,遮挡阳光,沉水植物缺乏光照。
(2)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样方面积应根据种群个体数进行调整。Ⅲ时段群落中仍有龙须眼子菜,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取样面积应比Ⅱ时段大。
(3)在Ⅲ时段对水葫芦进行有效治理,群落物种数和植物类型会增加(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原因是水葫芦数量减少,其他植物能获得更多的阳光、无机盐等。
新考向生态位重叠和分化14.(2023河北,21,10分)天鹅洲长江故道现为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是可人为调控的半封闭水域,丰水期能通过闸口将长江干流江水引入。2017年,评估认为该水域最多可保障89头长江江豚健康、稳定地生存。当年该水域开始禁渔。2019—2021年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及各类型鱼类的生物量调查结果如图、表所示。2021年该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01头,但其平均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调查时间生物量(kg·hm-2)小型鱼类大中型鱼类2019年30.430.82020年22.847.92021年5.8547.6回答下列问题:(1)该群落中分层分布的各种水生生物形成一定的垂直结构。鲢、鳙等大中型鱼类与短颌鲚等小型鱼类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存在生态位重叠,表现为种间竞争关系。蒙古鲌等大中型鱼类通过捕食使小型鱼类生物量降低,导致长江江豚食物资源减少。
(2)在此生态系统中,长江江豚占据3个营养级,其能量根本上来自该食物网中的浮游植物(或“浮游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3)为实现对长江江豚的良好保护,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据表分析,从该水域适度去除大中型鱼类(或“鲢、鳙和蒙古鲌等大中型鱼类”),使能量更多流向长江江豚;其二,在丰水期打开闸口,使长江江豚饵料鱼类从干流迁入天鹅洲长江故道,增加长江江豚食物资源。以上措施可提高该水域对长江江豚的环境容纳量(或“K值”)。
考点2群落的主要类型和群落的演替15.(2024江西,8,2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下列关于某干旱地区退耕农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D)A.上述演替与沙丘上发生的演替不是同一种类型B.可用样方法调查该退耕农田中植物的种群密度C.可在该退耕农田引进优势物种改变演替的速度D.上述退耕农田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森林阶段16.(2024黑、吉、辽,3,2分)下列关于森林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C)A.土壤的理化性质不会影响森林群落演替B.植物种群数量的改变不会影响森林群落演替C.森林由乔木林变为灌木林属于群落演替D.砍伐树木对森林群落演替的影响总是负面的17.(2023河北,10,2分)某经营性森林有27种植物,林场对其林木采伐后彻底清除地表植物。自然恢复若干年后,该地段上形成了有36种植物的森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采伐后的空地资源丰富,植物种群呈“J”形增长B.采伐前的生态系统比恢复后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C.采伐后的空地上出现新群落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该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营养级的增多取决于植物种类的增加18.(不定项)(2020山东,19,3分)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因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B.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C.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应用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外来植物潜在的入侵性19.(2024湖北,19,16分)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主要的生态系统,多年来受气候变化和生物干扰的共同影响退化严重。高原鼢鼠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常年栖息于地下。有研究发现,高原鼢鼠挖掘洞道时形成的众多土丘,能改变丘间草地的微生境土壤物理性状,进而对该栖息生境下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空间结构以及物种组成等产生显著影响。随着高原鼢鼠干扰强度增大,鼠丘密度增加,样地内植物物种数明显增多,鼠丘间原优势种在群落中占比减少,其他杂草的占比逐渐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鼠丘样地内高原鼢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2)高原鼢鼠干扰造成微生境多样化,为栖息地植物提供了更丰富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植物群落物种共存。
(3)如果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以及人为干扰如过度放牧等影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发生逆行演替,其最终生态系统类型可能是荒漠生态系统。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相比,演替后的最终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是①(填序号)。
①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物种丰富度减少②群落结构不变,物种丰富度增加③群落结构趋于复杂,物种丰富度减少④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物种丰富度增加(4)在高原鼢鼠重度干扰的地区,如果需要恢复到原有的生态系统,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可以采用的措施是适量引入高原鼢鼠的天敌,其原理是天敌通过捕食控制高原鼢鼠数量。
(5)上述材料说明,除了人为活动、气候变化外,群落演替还受到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等生物因素的影响(回答一点即可)。
20.(2023福建,16,12分)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植物生物量和昆虫多样性的影响,科研人员在某高山天然草甸选取了相同条件的甲、乙、丙三块地,分别进行不放牧、轻度放牧和重度放牧三种方式的处理,测定相关指标,部分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地不同植食性昆虫物种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
(2)由图可知,为提高甲地昆虫多样性,可采取轻度放牧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植食性昆虫的环境容纳量将下降(填“上升”或“不变”或“下降”)。
(3)当地为恢复草地生态,将乙、丙两地退牧还草。经一段时间后乙地恢复到不放牧状态,丙地恢复到轻度放牧状态,则这段时间内乙地固定CO2的量大于(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丙地,判断依据是固定CO2的量可以通过生物量体现,不放牧与轻度放牧状态生物量的差值大于轻度放牧与重度放牧状态生物量的差值。
(4)乙、丙群落在退牧还草后开始次生演替,假设演替过程中环境没有剧烈变化且没有人为干扰,群落不能(填“能”或“不能”)演替到森林群落,原因是群落演替最终达到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该生境下只能演替到高山草甸群落。
三年模拟综合基础练1.(2024江西南昌二模,12)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早在西汉年间,《氾胜之书》中已有关于瓜豆间作的记载,明代以后麦豆间作、棉薯间作等较为普遍。下列关于间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A.不同高度的农作物进行间作,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了对阳光的利用效率B.在麦田、瓜地中间作豆类植物,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体现了种间关系中的“互利共生”C.进行间作的两种植物之间,生态位往往高度重叠,形成较为激烈的种间竞争D.棉、薯进行间作,可以错开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增加农田光合作用的总时间2.(2024九省联考贵州卷,12)原产于南美洲的实蝇M,与某地区本地实蝇N共同寄生于同种水果中,M被列入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M与N属于同一种群B.M入侵初期与N形成原始合作关系C.用寄生蜂防治M,属于生物防治D.随M数量增长,N的数量呈“J”形增长3.(2024河北邯郸二模,11)群落的形成是不同物种协同进化的结果,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下列有关群落的空间结构的说法,不合理的是(D)A.黄鹂、山雀、画眉分别栖息在林冠层、中层以及林下层,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在陆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是水分和无机盐等C.湖泊的近岸区、浅水区和深水区分布的水草类型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同一地段上不同植物种群密度有差别与光照有关,而与植物自身生长特点无关4.(2024九省联考安徽卷,6)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地区冻土大规模解冻,影响了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北极地区生态系统脆弱与物种丰富度低有关B.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地区各种群的K值变小C.伴随气候变暖,北极苔原生物群落发生次生演替D.气候变暖过程中,北极地区动物生态位发生改变5.(2024湖北十一校二模,14)生态学家对某地云杉林中四种林莺的生态需求进行了研究,四种林莺主要觅食树皮和树叶上的昆虫,觅食部位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该地所有云杉与林莺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B.四种林莺在云杉林中处于相同的生态位C.觅食部位不同减弱了四种林莺的种间竞争D.标记重捕法是生态学家在此研究过程中的首选6.(2024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一联,4)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投入越来越大,我国西北地区很多荒漠、草原等都逐渐返绿,黄河水也逐渐变得清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使用覆土治理荒漠可加快生态恢复的原因是覆土中富含有机质和繁殖体B.从荒漠开始的演替和从沙丘开始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C.群落演替到灌木阶段,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D.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的叶片一般狭窄、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以适应干旱的环境7.(2024九省联考甘肃卷,1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环境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机遇。某林区曾经遭受火灾,造成部分天然林死亡,为了尽快恢复该地植被,当地采取人工营造方式培育了人工林。若干年后,某研究小组分别调查了该地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结构组成,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天然林和人工林中物种丰富度较小的是人工林,判断依据是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物种数较少,其物种丰富度较小。
(2)天然林和人工林中,垂直结构更为复杂的是天然林,垂直结构复杂更有利于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答出1点即可)
(3)发生在人工林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判断依据是保存有基本的土壤条件,甚至还有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4)人工林容易发生虫害,试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提出人工林虫害防控的措施:增加植物种类。(答出1点即可)
8.(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17)珊瑚礁生态系统可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对海洋生态系统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全球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会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在调查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藻类群落时发现绿藻、褐藻和红藻分别分布在海水的上层、中层和下层,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群落的垂直(填“垂直”或“水平”)结构,导致藻类出现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
(2)珊瑚主要由珊瑚虫和微藻构成,珊瑚虫可为微藻提供栖息场所和无机盐,微藻可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如图B(填“A”“B”或“C”)代表了珊瑚虫和微藻的种间关系。
(3)假设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只存在“藻类→食藻鱼类→食肉鱼类”营养结构,流经这三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分别为a、b、c。下列正确的有③④(填序号)
①a+b=c;②a<c<b;③a>b+c;④a>b>c;⑤a=b+c一般情况下,藻类位于数量金字塔(正向)的最底层,其原因是藻类个体小、繁殖快;藻类是生产者,数量最多。
(4)全球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会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从碳循环的角度,分析上述措施有效的原因是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的CO2,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浓度,减轻温室效应,气温下降,最终可能实现碳平衡。
综合拔高练1.(2024山东青岛一模,11)两个生物体通过共同的捕食者产生的竞争也称为似然竞争。原理是某物种密度会通过影响捕食者的密度对另一物种密度产生影响。下面属于似然竞争的是(C)A.取食同种食物的不同昆虫种群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现象B.植物出芽滞后造成蚜虫种群下降,进而使得食蚜蝇种群降低C.蒲公英花粉为瓢虫提供养分,造成附近苜蓿上的蚜虫种群密度降低D.对蚜虫寄主施肥促进蚜虫种群密度增长,造成同株植物上叶螨种群密度降低2.(2024九省联考贵州卷,13)高原浅水湖泊一般分为草型(沉水植物为主)和藻型(浮游藻类为主)。某高原浅水淡水湖泊因水位提高、鱼类大量繁殖,使草型向藻型转变,引起水华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鱼类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不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B.该湖泊各水层中的不同植物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该湖泊由草型转变为藻型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水华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与发育3.(2024辽宁沈阳二模,8)甘肃省玛曲县是黄河主要水源涵养区,近年来,由于草地植被沙化严重,涵养水源功能不断降低。科研人员对该区域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如表(注:CFU为微生物的数量单位;植物丰富度指数是指样方内的植物物种总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沙化程度每克土壤微生物总量(×105CFU)植物的丰富度指数植物生物量(g)未沙化626.1143.8轻度沙化2510.389.4中度沙化185.744.0重度沙化152.932.3A.沙化的土壤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B.上述土壤微生物总量是采用目测估计法统计的结果C.植物的丰富度指数和植物生物量与土壤沙化程度呈正相关D.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该区域群落次生演替的速度和方向4.(2024河北衡水一模,9)如图表示蓝灰鹟种群的猎食频率与其所处的空间位置、猎物大小等之间的关系:同心圆代表猎食频率,最频繁的猎食活动是H处的圆圈,越是外圈的等值线表示猎食频率越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A.该研究属于生态位的研究,属群落水平的研究B.猎物体长越长,蓝灰鹟的猎食频率越高C.蓝灰鹟的取食与栖息地、猎物体长等有关D.蓝灰鹟的猎食频率与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5.(2024东北三校一模,9)基础生态位(FN)是指在生物群落中,某一物种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实际生态位(CN)是指一个物种占有的实际生态空间。生态学家研究了甲、乙两种藤壶在岩石上的分布情况,得出结论如下:①甲通常比乙在岩石上的位置更高;②若人为将乙从岩石上移除,甲就会扩展到以前乙占领的区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孩子受伤家长协议书
- 房屋破损重修协议书
- 2025年03月台州市黄岩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00人【编制】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直联式真空泵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压电陶瓷元件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 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管理软件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科学计算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舞蹈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院连锁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设备调试面试试题及答案
- 浙江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2024
- 2025年高考解密汇编 英语解密之单词辨析
- 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4年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社会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笔试真题
- 神经导航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经验
- 学习通《形势与政策》2025春章节测试答案
- 2025-2030年合成宝石戒指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地理】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 外研版(2025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1~3+期中共4套测试卷(含答案)
- 网球场翻新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