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相关课程期末考试往年试题_第1页
陕西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相关课程期末考试往年试题_第2页
陕西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相关课程期末考试往年试题_第3页
陕西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相关课程期末考试往年试题_第4页
陕西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相关课程期末考试往年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陡曲科技大考试题纸

课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班级

学号姓名

题号—'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当使用8031单片机时,需要扩展外部程序存储器,此时EA应为.,

2.P0通常用作

3.若由程序设定RS1、RS0=10,则工作寄存器R0〜R7的直接地址为.

4.返回地址(或断点)是的程序计数器的内容。

5.中央处理器CPU是单片机的核心,它完成.

6.单片机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

7.所谓中断源即是.

8,堆栈指针SP始终指示堆栈的栈顶地址,当有压入或弹出堆栈操作时,SP的内容将

随之改变。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将始终指示下一条将执行指令的地址,所以只要

改变PC的内容将改变程序的运行路径。

9,写出三条把累加器A的内容清0的指令ANLA,#data,ORLA,#data,CLRAo

10..MOS-51时序的定时定位共有4个,从小到大一次是振荡周期、时针周期、状态周期、指

令周期。

二,选择题.(共15分)

1,在单片机中,C是数据存储器,A是程序存储器。

A.ROMB.EPROMC.RAMD.EEPROM

2.定时/计数器有4种操作模式,它们由B寄存器中的MlM0状态决定。

A.TCONB.TMODC.PCOND.SCON

3.单片机复位后,SP的内容为07H、PC、PSW、A的内容为00H,P0~P3口的内容都是为.B

A.0FHB.FFHC.08HD.07H

4.当执行调用指令时,首先将该指令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压入到堆栈区,保护其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然后再将转移的地址送B实现转移;当再执行RET指令时自动将堆栈中的地址弹入PC

从而实现返回。

A.DPTRB.PCC.SPD.PSW

5.在进行BCD码运算时、紧跟运算指令后面的指令必须是B指令。

A.ADDB.DAAC.ADDCD由实际程序确定

6.数制及编码的转换中,(10100101)=(B)+A;(01010111)BCD=(C)

+

A.204DB.A5HC.57DD.01011000B

7.串行口中断的入U地址是D。

A.0003HB.0013HC.000BHD.00023H

8.单片机在与外部程序存储器进行查表操作时,将使用B线。

A.ALEINTOB.PSENALEC.WRRDALED.ALEINTI9.MCS—51

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A)有效。

A.高电平B.低电平C.脉冲D.下降沿

10.在片外扩展一片2764程序存储器芯片要(B)地址线。

A.8根B.13根C.16根D.20根

11.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1是(D)。

A.8位计数器结构B.2个8位计数器结构C.13位计数结构D.16位计数结构

12.跳转指令SJMP的转移范围为B。

A.2KBB.256BC.I28BD.64KB

13.MCS—51的片内外的ROM是统编址的,如果端保持高电平,8051的程序计数器PC在B地

址范围内。

A.1000H—FFFFHB.0000H—FFFFHC.0001H—OFFFHD.0000H—OFFFH

14.单片机中PUSH和POP指令常用来C。

A.保护断点B.保护现场C.保护现场,恢复现场D.保护断点,恢复断点,

15,单片机上电复位后,PC的内容和SP的内容为b。

A.0000H,00HBo0000H,07HC。0003H,07HD。0800H,08H

三,分析题。25分

1,指出下列指令中目标和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7分

目标操作数寻址,原操作数寻址

MOVA,40H:寄存器,直接寻址

MOVA,@R0;—寄存器,寄存器间址

MOVRI,#50H;寄存器,立即寻址

MOVDPTR,#1000H;寄存器,立即数

MOVX@DPTR,A;寄存器间址,寄存器寻址

MOVCA,@A+PC;寄存器,变址寻址

ADDA,R0;寄存器,寄存器寻址

MOVC,20H;位寄存器,位地址寻址

2,已知内部数据存储器40H单元中的内容为67H,41H单元中的内容为68H,试分析下段程序执

行后,各有关单元中的内容。5分

MOVA,40H

MOVRI,A

MOVR0,#41H

MOVA,@R0

MOV40H,A

MOVRI,A

MOVR0,#66H

(40H)=68H(41H)=68HA=68HR0=66HR1=68H

3,试编写一段程序,将内部数据存储器40H、41H单元中的内容,传送到外部数据存储器2000H、

2001H单元中。5分

MOVR0,#40H

MOVDPTR,#2000H

MOVA,@R0

MOVX@DPTR,A

INCR0

INCDPTR

MOVA,@R0

MOVX@DPTR,A

4,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让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1产生100Hz的方波,并由PLO输出此方波(设

晶振频率为6MHz)。8分

ORG0000H

AJMPMAIN

ORG000BH

AJMPT0INT

;主程序

ORG01OOH

MAIN:MOVTMOD,#01H;T0方式1、C/T=0(定时)、GATE=0(软启动)

MOVTHO,#0R)H;给TO送初值

MOVTLO,#03CH

MOVIE,#8H;允许TO中断(EA=1,ET0=1)

SETBTRO;启动TO

SJMP$

;中断服务程序

ORG0300H

T0INT:CPLP1.0;PLO取反

MOVTHO,#OBH;重装载TH0和TLO

MOVTLO,#03CH

RETI

四,简答题.20分

1,简述MCS-51单片机CPU访问外部扩展程序存储器的过程。

答案:P0口作为地址/数据复用的双向三态总线,用于输出程序存储器的低8位地址或输入指令,

P2口具有输出锁存功能,用于输出程序存储器的高8位地址。当ALE有效(高电平)时,高8位地

址从P2口输出,低8位地址从POU输出,在ALE的下降沿把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锁存起来,

然后在函函有效(低电平)期间,选通外部程序存储器,将相应单元的数据送到P0口,CPU在西国

上升沿完成对P0口数据的采样。

2,MCS-51有哪几种寻址方式?举例说明它们是怎样寻址的?

答:MCS-51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有以下7种:

立即寻址方式:操作数直接出现在指令中。

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单元地址直接出现在指令中。

寄存器寻址方式中:寄存器中的内容就是操作数。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指定寄存器中的内容是操作数的地址,该地址对应存储单元的内容才是操作

数。

变址寻址方式是以程序指针PC或数据指针DPTR为基址寄存器,以累加器A作为变址寄存器,两者

内容相加(即基地址+偏移量)形成16位的操作数地址,

相对寻址是以程序计数器PC的当前值作为基地址,与指令中的第二字节给出的相对偏移量rel进行

相加,所得和为程序的转移地址。

位地址:内部RAM地址空间的可进行位寻址的128位和SFR地址空间的可位寻址的11个8位寄存

器的88位。位寻址给出的是直接地址。

3,MCS-51系列单片机能提供几个中断源、几个中断优先级?各个中断源的优先级怎样确定?在同

一优先级中,各个中断源的优先顺序怎样确定?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有哪两种触发方式?如何设置?对外部中断源的中断请求信号有何

要求?

答:MCS-51系列单片机能提供5个中断源,2个中断优先级。各个中断源的优先级是由特殊功能寄

存器IP来确定,IP中和各个中断源对应位为1时,此中断源为高优先级,否则为低优先级。在同一

优先级中,各个中断源的优先顺序是山自然优先级来确定的。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有电平触发和边沿触发两种方式。是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CON中

IT0,IT1的状态确定的,如:ITO为1时外部中断0为边沿触发方式,当INTO外部引脚出现下降沿

时向CPU提出中断请求,否则为电平触发方式,当INTO外部引脚出现低电平时向CPU提出中断请

求。

4,试比较指令SJMPreRAJMPaddrll和LJMaddrl6的不同之处。

SJMPrel湘对转移,rel是相对PC的8位偏移地址。

AJMPaddrll;绝对转移,转移时PCyPCo被11位addrl1地址替换。

LJMPaddrl6;长转移,转移时PC被16位addrl1地址替换。

5,MCS-51单片机-EA、ALE、-PSEN信号的作用如何?

(1)-EA=O,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区指令;-EA=0,先内部,后外部。

(2)ALE访问外部存储器时,锁存P0口送来的低8位地址。

(3)-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

五、设计题.30分

1,利用8051的P1口控制八个LED发光二级管。将相邻的4个LED分为一组,要求用定时器定时,控

制2组LED每隔1s交替发光一次,周而复始设系统晶振频率为12MHZ。15分

1)确定定时器的工作方式,定时时间,并给出计数初值的计算过程。

2)编写完整的主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

解:1)、采用定时器定时,方式1工作,并用软件计数,每隔1秒使P1口高、低4位分别取后输出

用定时器T0定时,方式1工作

GATE=O,C/T'=0,M1MO=O1,TM0D=01H

计算初值:

晶振频率fosc=12MHz时,机器周期=lus

初值=2Q50000/l=15536=EC78H则TL0=78H,THO=ECH

2)ORG0000H

LJMPMAIN

ORGOO1BH

LJMPRINT

,MAIN:MOVTOMD,#10H

MOVTLO,#78H

MOVTHO,#ECH

SETBTRO

SETBEA

SETBET

MOVA,#FEH

MOVRO,#OFH

HALT:SJMP$

RINT:DJNZRO,#NEXT

CPLA

MOVPl,A

NEXT:MOVTHO,#ECH

MOVTLO,#78H

MOVRI#C8H

RETI

END

2,在采用8255扩展I/O口时,若把8255A口每一位接一个开关,B口每一位接一个发光二极管。请

编写A口开关为1时,B口相应位发光二极管点亮的程序.15分

答:假设电路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即A口的输入信号等于1),使发光二极管点亮(即B口的

输出信号等于1卜设8255的A、B、C、控制口地址分别为8000H、8001H.8002H和8003H。控

制字:10010000B(90H)即A口输入、方式0;B口输出、方丁^的

式0。

程序如下:

ORG1000H

MOVDPTR,#8003H

MOVA,#90H

MOVX@DPTR,A;写控制字

LOOP:MOVDPTR,#8000H

MOVXA,@DPTR;将A口的数据送到累加器A中

INCDPTR

MOVX@DPTR,A;将累加器中的数从B口输出

SJMPLOOP

END

族孙科技大学试题纸

课程数控加工_班级

学号姓名

题号—二三n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X30=30')

1、螺纹指令G32X41.0W-43.0F1.5是以每分钟1.5mm的速度加工螺纹。()

2、数控机床既可以自动加工,也可以手动加工。()

3、加工右旋螺纹,车床主轴必须反转,用M04指令.()

4、在FANUC数控铳床编程系统中,G49为取消机床半径补偿状态。()

5、G00快速点定位指令控制刀具沿直线插补到目标位置。()

6、加工中心通电后手动回参考点时,若某轴在回零前已在零点位置,这时此轴可不必再回零。

()

7.螺纹指令G32X41.0W-43.0F1.5是以每分钟1.5mm的速度加工螺纹。(

8、刀具补偿功能包括刀补的建立、刀补执行和刀补的取消三个阶段。()

9、轮廓加工中,在接近拐角处应适当降低切削速度,以克服“超程”或“欠程”现象。()

10、GOO、G01指令都能使机床坐标轴准确到位,因此它们都是插补指令。()

11.直线控制系统和点位控制系统相同,都是保证点到点之间的路径是直线。()

12.判断刀具磨损,可借助观察加工表面之粗糙度及切削的形状、颜色而定。()

13.内孔车刀的刀柄,只要能适用,宜选用柄径较粗的。()

14.切削中,对切削力影响较小的是前角和主偏角。()

15.在可能情况下,铳削平面宜尽量采用较大直径铳刀。()

16.数控车床的刀具补偿功能有刀尖半径补偿与刀具位置补偿。()

17.恒线速控制的原理是当工件的直径越大,工件转速越慢。()

18.当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完成后即可进行正式加工。()

19.程序段的顺序号,根据数控系统的不同,在某些系统中可以省略的。()

20.非模态指令只能在本程序段内有效。()

21.数控机床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22.数控机床的重复定位精度比定位精度高,是为了使加工零件的精度更高。()

23.精车削应选用刀尖半径较大的车刀片。(

24.在数控车床上钻削中心孔时,若钻头静点偏离中心,即无法钻削。()

25.数控机床的编程方式是绝对编程或增量编程。()

26.于XY平面执行圆弧切削的指令,可写成G17G02X_Y_R_F_;。()

27.程序指令G90G28Z5.0;代表Z轴移动5mm。(

28数控车床适宜加工轮廓形状特别复杂或难于控制尺寸的回转体零件、箱体类零件、精度要求高的回

转体类零件、特殊的螺旋类零件等。()

29.G40是数控编程中的刀具左补偿指令。()

30.一个主程序中只能有一个子程序。()

二选择题(40分)

1.数控机床的运动配置有不同的形式,需要考虑工件与刀具相对运动关系及坐标方向,编写程序时,

采用()的原则编写程序。

(A)刀具固定不动,工件相对移动;

(B)铳削加工刀具只做转动,工件移动;车削加工时刀具移动,工件转动:

(C)分析机床运动关系后再根据实际情况;

(D)工件固定不动,刀具相对移动。

2.夹持工件时,下列那项可不予考虑:()

(A)车削方式;(B)进给方向;(C)工件直径;(D)切削液。

3.车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粗车时,一般(),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V。

(A)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吃刀量a”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

(B)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a。,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

(C)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吃刀量a”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

(D)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

4.切断时防止产生振动的措施是().

(A)适当增大前角;(B)减小前角;

(C)增加刀头宽度;(D)减小进给

5.数控车床在加工中为了实现对车刀刀尖磨损量的补偿,可沿假设的刀尖方向,在刀尖半径值上,附

加一个刀具偏移量,这称为()。

(A)刀具位置补偿;(B)刀具半径补偿;(C)刀具长度

6.数控车床中,转速功能字S可指定()。

(A)mnn/r;(B)r/mm;(C)mm/min。

7.执行下列程序后,钻孔深度是()。

G90G01G43Z-50HOIF100(H01补偿值-2.00mm)

(A)48mm;(B)52mm;(C)50mm。

8.切削用量是指()o

(A)切削速度;(B)进给量;

(C)切削深度;(D)三者都是。

9.选择切断车刀刃口宽度,是依被车削工件的()而定。

(A)外径;(B)切断深度;(C)材质;(D)形状。

10.在数控机床坐标系中平行机床主轴的直线运动为(

(A)X轴;(B)Y轴;(C)Z轴。

11.程序中指定了()时,刀具半径补偿被撤消。

(A)G40;(B)G41;(C)G42。

12、数控车床中的G41/G42是对()进行补偿。

A)刀具的儿何长度B)刀具的刀尖圆弧半径

C)刀具的半径D)刀具的角度

13、ISO标准规定增量尺寸方式的指令为()。

A)G90B)G91C)G92D)G93

14、G17、G18、G19指令可用来选择()。

A)曲线插补B)直线插补C)刀具补偿平面

15、G00的指令移动速度值是()«

A)机床参数指定B)数控程序指定C)操作面板指定

16、用于机床开关指令的辅助功能的指令代码是()。

A)F代码B)S代码C)M代码D)G代码

17、程序停止、程序复位到起始位置的指令是()。

A)MOO;B)M01;C)M02;D)M30

18、辅助功能M08代码表示()

A)程序停止B)冷却液开C)主轴停止D)主轴正转

19、.对刀确定的基准点是()。

A)刀位点B)对刀点C)换刀点D)加工原点

20、下列指令属于准备功能字的是()。

A)G01B)M08C)T01D)S500

21、圆弧插补段程序中,若采用圆弧半径R编程时,从起始点到终点存在两条圆弧线段,当()时,

用一R表示圆弧半径。

A)圆弧小于或等于180°B)圆弧大于或等于180°

C)圆弧小于180°D)圆弧大于180°

22、编排数控机床加工工序时,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尽量采用()

A)精密专用夹具B)一次装夹多工序集中

C)流水线作业法D工序分散加工法

23、机床坐标系判别方法采用右手直角笛卡儿坐标系。增大工件和刀具距离的方向是()。

A)负方向B)正方向C)任意方向D)条件不足不确定

24.加工中心与数控铳床的主要区别是()。

(A)数控系统复杂程度不同;(B)机床精度不同;

(C)有无自动换刀系统。

25.三爪卡盘安装工件,当工件被夹住的定位圆柱表面较长时,可限制工件()个自由度。

(A)三;(B)四;(C)五;(D)六。

26.减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是()。

(A)减少切削速度v;(B)减少转速n;

(C)减少进给量f;(D)减少背吃刀量ap。

27.精细平面时,宜选用的加工条件为()。

(A)较大切削速度与较大进给速度;(B)较大切削速度与较小进给速度;

(C)较小切削速度与较大进给速度;(D)较小切削速度与较小进给速度。

28.在铳削工件时,若铳刀的旋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反称为()。

(A)顺铳;(B)逆铳;(C)横铳;(D)纵铳。

29.数控机床主轴以800转/分转速正转时,其指令应是()。

(A)M03S800;(B)M04S800;(C)M05S800。

30.数控机床的T指令是指()

(A)主轴功能;(B)辅助功能;(C)进给功能;(D)刀具功能

31、用①12的刀具进行轮廓的粗、精加工,要求精加工余量为0.4,则粗加工

偏移量为()。

(A)12.4;(B)11.6;(C)6.4。

32.刀尖半径左补偿方向的规定是()。

(A)沿刀具运动方向看,工件位于刀具左侧:

(B)沿工件运动方向看,工件位于刀具左侧;

(C)沿工件动方向看,刀具位于工件左侧;

(D)沿刀具运动方向看,刀具位于工件左侧

33.圆弧插补指令G03XYR中,X、Y后的值表示圆弧的()。

(A)起点坐标值;(B)终点坐标值;(C)圆心坐标相对于起点的。

34.数控铳床的默认加工平面是()。

(A)XY平面;(B)XZ平面;(C)YZ平面。

35.G28、G29的含义为()。

A.G28从参考点返回,G29返回机床参考点

B.G28返回机床参考点,G29从参考点返回

CG28从原点返回,G29返回机床原点

DG28返回机床原点,G29从原点返回

36.数控车床加工中需要换刀时,程序中应设定()点。

A.参考B.机床原C.刀位D.换刀

37.G91GOOX50.0Z-20.0表示()

A.刀具按进给速度移至机床坐标系X=50mm,Z=-20mm点

B.刀具快速移至机床坐标系X=50mm,Z=-20mm点

C.刀具快速向X正方向移动50nlm,再Z负方向移动20mm

I).编程错误

38.进给率即()。

A.每转进给量X每分钟转数;B.每转进给量/每分钟转数;

C.切深X每分钟转数;D.切深/每分钟转数

39.圆弧切削路径之圆心位置以增量表示,下列何者正确()o

A.G91G02X_Y_;B.G90G02X_Y_;C.G02X_Y_I_J_;D_G02X_Y_R_;。

40.数控系统中,G96指令用于指令().

A.F值为mm/分B.F值为mm/转C.S值为恒线速度

三、简答题(30分)

1、G90X20.0Y15.0与G91X20.0Y15.0有什么区别?41

答:G90表示绝对尺寸编程,X20.0Y15.0表示的参考点的坐标值是绝对坐标值。2'G91表示增

量尺寸编程,X20.0Y15.0表示的参考点坐标值是相对前一参考点的坐标值。2'2、什么是刀具的半径

补偿和刀具长度补偿?6,

答:因为刀具总是有一定的刀具半径或刀尖的圆弧半径,所以在零件轮廓加工过程中刀位点运动轨迹

并不是零件的实际轮廓,它们之间相差一个刀具半径,为了使刀位点的运动轨迹与实际轮廓重合,就

必须偏移一个刀具半径,这种偏移称为刀具半径补偿3'。

刀具长度补偿,是为了用于刀具轴向的进给补偿,它可以使刀具在轴向的实际进刀量比程序给定

值增加或减少一个补偿值,而不必考虑刀具的实际长度以及各把刀具不同的长度尺寸,使刀具顶端到

达编程位置而进行的刀具位置补偿3'。

3.数控铳床的加工编程中为何要用到平血选择?如何利用零点偏置和坐标轴旋转编程?

答:在数控铳床进行加工零件首先加工平面,因此编程忖要加工确定平面即(G17、G18、G19)

选择。

当一个零件上多处加工或多处相同的加工时,应该用零点偏置或坐标轴旋转来编程。用零点偏置或坐

标轴旋转来编程可以简化数据处理和编程。

(3分)

4、简要说明数控机床坐标轴的确定原则3、试标出题图1-1中各机床的坐标系4,

答:1.标准的机床坐标系是一个右手笛卡儿直角坐标系。1'

2.刀具相对于静止工件而运动的原则。1'

3.数控机床的某一部件运动的正方向,是增大工件和刀具之间距离的方向。1'

5,.画图,并说明铳削中普通钻孔固定循环G81的动作过程◎)

6.简述刀位点、换刀点和工件坐标原点。(5')

答:刀位点是指确定刀具位置的基准点。带有多刀加工的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如需换刀,编

程时还要设一个换刀点。换刀点是转换刀具位置的基准点。换刀点位置的确定应该不产生干涉。工件

坐标系的原点也称为工件零点或编程零点,其位置由编程者设定,一般设在工件的设计、工艺基准处,

便于尺寸计算。

一、填空题

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a_~_h—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标准公差_____决定大小,由—基本偏差决定位置。

3.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_0mm,上偏差为

0.013___mm.,

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圆柱面内的区域,

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两相互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5.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3—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2_。

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最小—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最

大极限尺寸。

7.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精密级、

_____粗糙级——和―中等级o

8.根据国标规定,向心滚动轴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__5_____个公差等级,

其中_B级精度最高,____G______级精度最低。

9.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名称和代号)有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__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_Ry轮廓最大高度

10.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全形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

非全形_____表面。

1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___相同,方向及位置________不同。

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J”)

1.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N)

2.<!>30M8/h7和6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Y)

3.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Y)

4.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N)

5.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N)

6.根据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在零线下方,上偏等于0。(Y)

7.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

避免的。(N)

8、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N)

9.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就越好。(N)

10.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N)

三、某基孔制配合,基本尺寸为峭0mm,孔公差为0.039mm,轴公差为0.025mm,已知配

合的最小间隙是+0.009mm,试确定孔、轴极限偏差,画出孔、轴尺寸公差带图。

三、解:(1)根据已知条件,孔的基本偏差EI=0,ES=TD-EI=+0.039mmo

(2)已知Xmin=EI-es=+0.009mm,es=EI-Xmin=0—0.009=-0.009mm,ei=es-Td=

—0.009~0.025=-0.034mm。

+39

某仪器已知其标准偏差为。=±0.002mm,用以对某零件进行4次等精度测量,测量值为

67.020、67.019、67.018、67.015mm,试求测量结果。

四、解:

(1)测量结果

.67.020+67.019+67.018+67.015

-----------------------------------=67.01o

4

(2)测量结果的极限误差

、蟹

31而工=±3。匚=±3恭±3=±0.003mm

2

评分标准:第1步,2分,第2步,5分;共7分。

四、

五、在某仪器上对轴尺寸进行10次等精度测量,得到数据如下:20.008、20.004、20.008,

20.010、20.007、20.008、20.007、20.006、20.008>20.005mm0若已知在测量过程中破在

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试分别求出以单次测量值作结果和以算术平均值作结果的极限误

差。

五、解:

(1)

10

Z为

x=-^—=20.00717^

10

但―f

O-=1------------=0.003268/n/n

Y10-1

(2)单次测量值的极限误差

伪加-±3b=±0.009804〃〃”

(3)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cr?=-S==0.001mm

VW

(4)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否而=±3丹=±0.003/”"?

六.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大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6450-0.02mm,并米用包容要求。

(2)小端圆柱面轴线对大端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m。

(3)小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25±0.007mm,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1mm,并采用包容

要求。

(4)大端圆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允许大于0.8nm,其余表面Ra值不允许大于1.6Rm。

六.解:

@40.03A—

评分标准:每步各3分,共12分。

七、下列各图中,被测要素分别应用哪种公差原则?其理想边界的名称是什么?理

想边界的尺寸是多少?若实测某零件得其实际尺寸处处为。20,轴线的垂直度误差为

40.02mm,试判断该零件对图a、b、c的三种技术要求是否合格?

七、解:(1)a)被测要素应用独立原则,b)、c)被测要素应用最大实体要求。

(2)a)图无理想边界,b)、c)图的理想边界是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其中b)的理想

边界尺寸是

dMV=dM+t=。20+(|)0.02=(|)20.02mm

c)图的理想边界尺寸是

dMV=<JM+1=(|)20+帕=(|)20mm

(3)a)被测要素合格的条件是

dmin4da"max=019.984da例20(1)

M<(btMW(|)0.02(2)

根据已知数据,可知被测要素满足a)图的技术要求。

b)被测要素合格条件是

dfeWdMv=(da+f)<(|)20.02(1)

dmin<da<dmax帆9.98<da<(|)20.00⑵

根据已知数据,可知满足b)图的技术要求。

C)被测要素的合格条件是

dfeWdMvn(da+f)<(|)20(1)

dmin<da<dmax=(|)19.98<da<(|)20.00(2)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不满足第一个条件,故不合格。

评分标准:第1步,3分,第2步,3分;第3步,6分;共12分。

八、请说明下列代号的详细含义。

2.a)M20x2-6H/5g6gb)M10-5g6g-S

八、解:

(1)第一个代号的含义: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第二个代号的含义:用去除材

料的方法获得表面,要求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6用11o

(2)a)公制普通细牙螺纹,公称直径20mm,螺距2mm的内外螺纹配合,内螺纹的中

径、小径公差带代号为6H,外螺纹的中径公差带代号为5g,大径公差带代号为6g。b)

公制普通螺纹,公称直径10mm,中径公差带代号5g,大径公差带代号6g,短旋合长度。

评分标准:第1步,每小题各2分;第2步,每小题各2.5分,共9分

陡前科技大考试题纸

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A)班级

学号姓名

题号—*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

1.630+0.012-0.009mm的孔与6300-0.013mm的轴配合,属于____基轴制制

过渡—配合。

2.国家标准规定的优先、常用配合在孔、轴公差等级的选用上,采用“工艺等价原则”,

公差等级高于IT8的孔均与一高一级级的轴相配:低于IT8的孔均和一同一级

的轴相配。

3.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日01,配合公差为40约1,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过盈—

_配合。

4.滚动轴承的负荷类型分为一局部负荷、循环负荷、摆

动负荷三种。

5.尺寸“8OJS8,已知IT8=46Rm,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①80.023mm,最小极

限尺寸是_中79.977mm。

6.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精密级____、_____

中等级和_粗糙级。

7.光滑极限量规按用途可分为—工作量规、____验收量规_____、______

校对量规三种。

8.国标规定表面粗糙度高度评定参数(名称和代号)有——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一、一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一一、一轮廓最大高度

9.测量过程包括—测量对象、计量单位___、测量方法

和_____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四个要素。

10、互换性可分为—完全互换____和不完全互换______。

二、判断题(若正确则在括弧内打“J”)

1.图样标注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N)

2.量块分“级”的主要依据是量块长度极限偏差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Y)

3.普通螺纹精度标准对直径、螺距、牙型半角分别规定了公差。(N)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Y)

5.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N)

6.配合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大。(N)

7.<!>30H7/f6和e30F7/h6的配合性质相同。(Y)

8.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N)

9.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Y)

10.对被测要素采用独立原则时,只要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

格(Y)

三、有某一对配合的基本尺寸为<|)60mm,配合公差工=49gm,最大间隙Xmax=+19|im,

孔公差丁口=30口01,轴的下偏差ei=+ll|am,求Td、ES、ERes及三、解:

+3°~w1+30Td=Tf-TD=49-30=19pm

+n孔-------1+11ES=Xm,x+ei=19+ll=30um

0-I—U-----------IIIdAr

-Xmin=Xniax-Tf=19-49=-30Mrn

Ies=1+ei=19+11=30pm

冒EI=ES-TD=3O-3O=Ogm

Xmin(或Ymax),并画出公差带图。

四、用某仪器对某工件外圆同一部位进行10次等精度重复测量,测量值分别为24.999、

24.994、24.998、24.999、24.996、24.998、24.998、24.995、24.999、24.994mm。已知

在测量过程中不存在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试求单次测量值的极限误差和算术平均值的测

量极限误差。

四、解:(1)

x=——=24.997机加

10

10r

£(为-丁)-

cr=1目------------=0.00316mm

Y10-1

(2)单次测量值的极限误差

Rim=±3b=±0.00949机机

(3)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0.001mm

(4)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苑m=i3o*j=±0.003机机

评分标准:每步各2分,共8分。

五、图示零件,测得如下尺寸及其测量误差:4=4>30.002±0.015mm,d2=(|>5.050±0.005mm,

Z=40.01±0.03mm,试求中心距L的测量误差。

五、解:

(1)

L=6+%

22

dL18L1dL

~dd[~2dd^~2~8l

(2)

评分标准:第一步2分,第二步,公式列写正确3分,结果正确1分,共6分。

六、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下图上(另画图标注)。

1.M圆柱面的尺寸为03OwMmm,采用包容要求,眄》圆柱面的尺寸为<])50_MMmm,采用独

立原则。

2.如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a=L25Rm,机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a=2R妙。

3.键槽侧面对帜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mm。

4.弧)圆柱面对弧轴线的径向圆跳动量不超过0.03mm,轴肩端平面对M轴线的端面圆

跳动不超过0.05mmo

六、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