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兰渝铁路LYS-11标段项目经理部四分部

DK714+200〜DK754+000

过渡段施工(口)级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名称:路基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过渡段(横向结构物,如立交框构、箱涵等)

施工技术交底主要内容:过渡段的填筑、级配碎石

一、过渡段施工准备

1、横向结构物施工完后,对场地进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2、用全站仪将结构物过渡段填筑的边线放出来,在涵洞两侧用红油漆标识

出每层级配碎石的厚度和宽度。

3、备料。在拌和站备齐过渡段填筑所需的碎石和砂砾。

二、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及说明

1、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2、、工艺流程说明

(1)、基底处理

清除两侧已回填的虚土,用人工进行平整。平整后用小型振动夯机夯实,基

底原地面要求地基系数K30>60MPa/m。基坑回填采用级配碎石,每层虚铺厚度

不得大于20cm,采用小型振动夯机碾压。压实控制指标同过渡段。

(2)、备料

严格按照试验室给定的《级配碎石配合比选定报告》,将级配碎石拌和均匀。

级配碎石在拌和站拌和时考虑到级配碎石含水量的蒸发,应将含水量加大2%〜

3%,其次,尽量缩短运输时间,运输途中,应使用苫布等覆盖以减少级配碎石

表面水分蒸发。

过渡段碎石级配范围表

级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

5()403()25201052.50.50.075

110095-100一一60-90一30-6520-5010-302-10

2一10095-100一60-99一30-6520-5010-302-10

3——10095-100—50-8030-6520-5010-302-10

(3)、布料

专人指挥运料车,每一方格只允许卸一车料,并根据每层级配碎石宽度、厚

度,计算出每层级配碎石用量,并按此备料同时检查填料是否有杂质和超粒径料

等,对个别不合格的填料立即清除出场。

(4)、摊铺整平

先采用推土机摊铺、粗平、平地机精平,局部机械不能到达的部位用人工找

平,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

进行压实。平整时要求过渡段两侧一定要按设计要求做好纵向和横向排水,以免

水从接合部深入路基造成病害。

(5)、碾压

摊铺整平结束后,开始碾压。为使填筑与振动碾压过程中保持结构物的稳定,

在结构物周围1m内必须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具与人力配合填筑,以利操作安全。

大型压路机能施工的部位用压路机碾压,先静压,碾压要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

快的原则。根据试验段总结报告,碾压用大吨位重型压路机进行,第一遍采用静

压、第二遍采用弱振,第三遍开始采用强振,强振碾压四遍,最后采用静压一遍

收面。碾压前要测试填料的含水量,确保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时进行碾

压,否则要进行洒水或晾晒。

过渡段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表

目标时填料名称地基系数K30孔隙率

200Km/级配碎石>150<0.28

注:位于基底表层的过渡段压实标准按照路基基床表层的要求控制。

⑹、检测

碾压后进行地基系数和孔隙率的检测。检测频率为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地基系

数3点,孔隙率为3点。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层填筑。每压实层其它检测项目见

《验收指南》中的质量验收记录表I、H、HIo

三、过渡段分类及过渡段分类施工

本标段过渡段类型有: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路堤

与路堑过渡段、路堑与隧道过渡段、桥与桥(桥与隧)之间短路基过渡段、半填

半挖路基等。

(一)路堤与桥台过渡段

⑴过渡段设置形式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置型式见图所示: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置大样图

在与桥相接《20m的范围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内掺入3%水泥,压实标准满足地基系数

K30>190MP/m,空隙率n<18%。表层以下梯形过渡段范围级配碎石掺入3%水泥并分层填

筑,压实标准满足地基系数K30>150MP/m、动态变形模量Evd(MP)》50Mp及空隙率n<

28%的要求。并在路堤与桥台结合部设带排水槽的渗水墙,在渗水墙底部设中200mm渗水管,

将渗流水排出路基以外。过渡段桥台基坑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并用小型平板

振动机压实。

(2)填筑工艺流程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工艺流程图

(3)填筑工序安排

台后过渡段填筑步骤,见图4.161-3。包边土和锥坡体与级配碎石同步填筑。

最后一步:同步砌筑渗水板,续填至荔床底层顶部.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工序示意图

(4)填筑方案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截面为正梯形。级配碎石填筑拌和运输方法同

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摊铺机械采用平地机,台后边角和锥坡体采用轻型压路机和冲击夯联

合碾压。

施工时先在桥台背面用墨线划出每层填筑水平线,每层高度根据试验参数确定,但A

30cm,且最小压实厚度《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

制,压实层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

与路基连接处应刷去松土,开挖出宽度<L2m的台阶并压实。路堤基底地面平整后,

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台后基坑以混凝土回填或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压实。

过渡段路堤同与其连接的路堤和锥体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

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紧靠台背处大型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台后2.0m范围

内,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HD70,280X400mm)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控制在20cm

以内,碾压遍数由试验参数确定。

(二)路基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置型式见下图:

图4.1.6.2-1路基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填土高度设置示意图

当横向结构物顶距轨底距离<1.0m且不足陆地高度的1/2时不设置过渡段,其他均设

置过渡段。当横向结构物顶距轨底距离>1.5m时,过度段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当横

向结构物顶距轨底距离<1.5m时,横向结构物顶面以上路堤以及过渡段范围内基床表层填

筑级配碎石。基坑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级配碎石分层回填并用小型平板振动夯压实,地基系数

K30>60MPa/m(具体回填方式见涵洞设计图)。

当构筑物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首先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斜交部分,然后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尾部与线路垂直。详见下图:

(根向结构物皎与路函高卷小于2.5m>

横向结构物两侧过渡段必须分层对称进行。靠近结构物的部位,压路机平行于结构物

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大于

20cm;涵洞顶部填筑厚度<l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当其厚度>lm时,

方可通行大型施工机械。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见下图所示:

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置型式见下图所示:

路堤与土质、软质岩路堑过渡段设置大样图

基床表层一

基床底层

-K

路堤与硬质岩路堑过渡段设置大样图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全风化硬质岩或土质路堑时,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2

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其开挖部分填料及填筑标准同路堤;当路

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坚硬岩石路堑时,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

右,并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填筑级配碎石。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工艺见下图所示:

硬质岩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半填半挖过渡段

半填半挖过渡段设置方式如下图所示:

半填半挖路基轨道下横跨挖方与填方两部分时,挖方一侧中线外2.0m范围

内,应至少挖出1.0m深,底部设置4%向外排水坡。当挖方为硬质岩或按硬质岩

路基处理时,填方可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当挖方为土质、软质或按软质岩路基处

理时,则应符合基床底层条件的填料填筑。

(五)隧道与土质、软质岩、强风化硬质岩路堑过渡段

L疝

四、施工注意事项

1、过渡段填筑时应遵循两侧同时水平分层填筑的程序。在填筑压实过程中,

应保证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2、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

碾压。

3、在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

五、安全及其它注意事项

1、推土机、平地机、自卸汽车、压路机等大型机械驾驶员,必须严格按照

操作规程。

2、各机在同一作业面施工,前后两机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机械夜间进行作业时,施工段设照明设施。

4、进入作业区必按标准戴好安全帽,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5、各种机械、工具必须有结合实际的操作规程。

6、各种机械、器具必须有轮有罩、有套有轴、防护装置齐全、良好,严禁

超负荷或带病运转。

7、严禁对运行中的机械设备进行修理或保养工作。

8、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教育,创建文明工地,做到“两通三无、

五必须”。

二通:施工现场人员行道畅通;施工工地沿线单位和居民出入畅通。

三无:施工中无管线事故;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无

坑道。

五必须: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必须严格分隔;施工现场必须挂牌施工;工

地现场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必须清洁文明;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建文

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