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书_第1页
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书_第2页
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书_第3页
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书_第4页
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书篇一: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书申请人: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书【律师提示:本申请书用于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申请人:性别:民族:出生日期:文化程度:电话:工作单位:住址:【律师提示: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作为申请人提出非法证据排除申请。】申请事项:请求贵院依法适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排除非法证据。事实与理由: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涉嫌罪一案由贵院审理(办理)。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讯问过程中存在的情形,其交代的犯罪事实与真实情况存在巨大差异,其供述应被排除。侦查机关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严重影响司法公正,未进行补正也未作出合理的解释,该物证(书证)应当依法排除。【律师提示: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此致年月日申请人:篇二: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书申请人:【律师提示:本申请书用于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申请人:性别:民族:出生日期:文化程度:电话:工作单位:住址:【律师提示: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作为申请人提出非法证据排除申请。】申请事项:请求贵院依法适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排除非法证据。事实与理由: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涉嫌罪一案由贵院审理(办理)。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讯问过程中存在的情形,其交代的犯罪事实与真实情况存在巨大差异,其供述应被排除。侦查机关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严重影响司法公正,未进行补正也未作出合理的解释,该物证(书证)应当依法排除。【律师提示: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此致申请人:年月日篇三:排除非法证据申请书申请人:北京市易行律师事务所孙爱文律师通信地址及联系方法:北京市北三环中路安贞华联仟村商务大楼A座1207室《法制进行时》咨询处。邮编:,手机申请事项:排除下列非法证据:(一)被告人李某20XX年9月5日20时50分至23时55分的供述;(二)被告人李某20XX年9月6日15时20分至16时05分的供述;申请理由:被告人李某强奸、敲诈勒索一案,作为被告人李某被控强奸敲诈勒索案重审的辩护人,申请人认为李某上述供述系侦查机关非法取得,不能作为本案判决的依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被告人供述的排除理由及相关线索1、公安分局滥用职权,违法对李某指定居所实施监视居住措施;越权剥夺李某人身自由:根据原《刑诉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以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九十七条、第九十八条的规定,侦查机关采取监视居住措施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住处进行(无固定住处的才可以由侦查机关指定居所进行监视居住)公安机关不得建立专门的监视居住场所,对犯罪嫌疑人变相羁押。不得在看守所、行政拘留所、留置室或者公安机关其他场所执行监视居住。”唐山路北区公安分局对李某的监视居住根本违反了上述规定。讯问、监视居住均在审讯室里进行。2、侦查机关违规超时传唤。而李某自20XX年9月4日7时期接受第一次传唤,截止到9月6日17时,时间长达58小时,不让睡觉、,痛苦不堪李某一直被羁押在审讯室里,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监视居住,而是变相羁押。3、笔录未经宣读即令其签字在患有300多度的老花眼的李某未佩戴老花镜的而无法看清20XX年9月5日笔录的情况下,侦查机关办案人员年华、王万星未予宣读该笔录就让李某签了字,违反了当事人真实意愿、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综上所述,该证据因侦查人员收集的程序违法应属于非法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李某有罪的依据。基于上述事实和理由,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申请法庭排除上述非法证据,请予准许。1敬请法庭凭职权调取以下证据侦查机关20XX年9月4日7时期接受第一次传唤,截止到9月6日17时,时间长达58小时,讯问李某过程的同步录音、录像;此致唐山路北区人民法院申请人:北京市易行律师事务所律师20XX年5月日篇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研究当前,中国的法治建设正在不断进步,然而在刑事诉讼中,刑讯逼供的现象确实存在并成为刑事司法中的一个顽疾。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消除刑讯逼供的一种有效手段。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彰显了程序正义价值理念,也标志着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在我国刑事司法中得以正式确立,对有效规范刑事司法行为、防止冤假错案、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值得肯定。然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并不乐观,如何贯彻落实好该项制度面临着诸多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笔者主要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般情形、非法证据的其他司法认定问题以及需完善其他相关制度几方面进行探讨。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20XX年云南的杜培武案、20XX年湖北的佘祥林案、20XX年河南的赵作海案、20XX年浙江的张高平叔侄蒙冤案,这四件典型的冤假错案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被媒体报道后曾一度引起了社会对司法的广泛关注和强烈不满,也给立法者、司法者们以深刻反思。受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刑事司法理念的影响,我国刑事司法一直注重追求实体正义价值,直到1996年刑事诉讼法才开始重视程序正义价值理念,对非法证据进行简要规定,即第四十三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其他方法收集证据。”而后来的1998年最高法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公安部颁布的《公安机关办理案件程序规定》、1999年最高检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XX年“两高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文件均对排除非法证据进行了明确规定。20XX年3月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至五十八条共五个条文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解释)对非法言词证据和非法实物证据的认定标准、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对非法证据进行合法性证明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制度设计,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进而在法律、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几个层面正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度。所谓非法证据,是指不依照法律规定的方法和程序收集的证据。根据违反法律规定的具体形式和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和收集证据不符合法定程序两种情况。狭义的非法证据指以非法的方式收集的证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源自于英美法,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刑事诉讼立法中都有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二、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一)非法证据排除的启动1、依职权排除。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在侦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实际上,该条文规定了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主动排除非法证据的义务。在侦查阶段,要求侦查人员对自己取得的证据进行否定,实践中可能性很小;在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阶段,办案人员则应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2、依申请排除。(1)申请主体。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2)申请的形式。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的形式。(3)申请时间。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九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向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送达起诉书副本时,应当告知其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提出,但在庭审期间才发现相关线索或者材料的除外。可见,申请时间一般为开庭审理前,若是在庭审期间才发现相关线索或者材料的,也可以在庭审过程中提出。(4)申请条件。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二)对非法证据排除申请的处理1、公诉机关。公诉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对非法取证的行为进行监督是其法定职责。对于非法收集的证据,公诉机关在批准逮捕、审查起诉时,不能作为定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对于确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提出纠正意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审判机关。(1)开庭审理前,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排除非法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前及时将申请书或者申请笔录及相关线索、材料的复制件送交人民检察院。(2)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法庭应当进行审查。经审查,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有疑问的,应当进行调查;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认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没有疑问的,应当当庭说明情况和理由,继续法庭审理。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以相同理由再次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法庭不再进行审查。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般情形(一)非法言词证据绝对排除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非法证据分为非法言词证据和非法实物证据。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语言陈述形式表现证据事实的各种证据,是实物证据的对称,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非法言词证据,是指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其中“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是指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或者采用其他使被告人在肉体上或精神上遭受剧烈疼痛和痛苦的方法,迫使被告人违背意愿供述的情形。根据刑诉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形:1、通过施加肉刑或变相肉刑的方式获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2、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的手段骗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3、使用殴打、恐吓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例如被告人周某是一家医院的院长,任职期间曾收受本院职工和医药公司人员贿赂。检察机关指控的受贿数额为12.6万元,周某曾经全部供认,但是庭审中只承认收受7.6万元,并指出12.6万元的供述是在侦查机关威胁、引诱的情况下做出的。威胁、引诱的说法并无证据,但侦查机关未能提供全程录音、录像的证据。据此,辩护人提出本案属于《刑事诉讼法》第58条规定的不能排除存在刑诉法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情形,所以应当予以排除。最后法院采纳了辩护人的意见,认定受贿数额为7.6万元,判处周某有期徒刑7年。判决后周某未上诉,检察机关也未抗诉,一审判决已经生效。(二)非法实物证据相对排除实物证据是指以物品或痕迹等实在物为其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现场笔录,视听资料等。非法实物证据是指不符合法定程序收集的书证、物证。根据刑诉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其中“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该如何认定?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九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认定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应当综合考虑收集物证、书证违反法定程序以及所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情况。实务中,主要考虑以下情节:1、收集物证、书证行为违反法定程序的程度;2、违法法定程序收集物证、书证手段所侵害的法益及其程度;3、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物证、书证的司法工作人员主观上的过错程度;4、违法法定程序收集的物证、书证在整个证据链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如果司法工作人员在违反法定程序收集证据的过程中,主观恶性大、严重违反法定程序、严重侵害他人人身权利、收集到的证据是关键性证据,这一类证据则要排除,反之,经过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则可以作为定案根据。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主要表现在:1、收集的书证、物证,在勘验、检查笔录、搜查笔录、提取笔录、扣押清单上没有侦查人员、物品持有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物品特征、数量、质量、名称等注明不详;2、收集调取的物证照片、录像或者复制品、书证的副本、复制件未注明与原件核对无异字样、无复制时间、无被收集人、调取人的签名;3、物证照片、录像或者复制品、书证的副本、复制件没有制作人关于制作过程及原物、原件存放于何处的说明或者说明中无签名;4、物证的收集程序、方式存在其他瑕疵。四、非法证据排除的其他司法认定问题(一)收集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符合法定程序的是否排除前面我们探讨了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收集的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应当一律排除,那么如果我们收集的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仅仅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或形式要件,是否该予以排除?根据《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一是询问证人没有个别进行而取得的证言;二是没有经证人、被害人核对确认并签名(盖章)、捺指印的书面证言;三是应当提供翻译而未提供的。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一是没有经被告人核对确认并签名(盖章)或捺指印的;二是应当提供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员或者翻译人员而未提供的。我们认为,在办理普通刑事案件过程中,也应当对违反以上程序性规定的证据予以排除,不能在通过补正或合理解释后予以采用。(二)对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的非法方法获取的人证是否应当一律排除根据刑诉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我们认为,如果威胁的程度较为严重且相当于刑讯逼供的,这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对于威胁程度轻微的,不应当排除;至于侦查人员采用引诱、欺骗的手段很难与侦查谋略相区分,这种情况原则上不予排除,但情节严重的,应当排除。例如在郭某毒品犯罪一案中,两名侦查人员用拍桌子、摔板凳和用其妻女的安全相威胁的方式,逼迫郭某认罪。此外,侦查人员还在押送过程中当着郭某的面谈论案情进行诱供,告诉其即便认罪,也判不了几年。该案中侦查人员取得口供就应当予以排除。(三)被告人某一次或几次供述系非法获取,另一次或几次却是合法获取的,如何排除例如某刑侦大队侦查人员张某和李某对犯罪嫌疑人王某进行第一次询问进行拷打后,王某作出有罪供述。第二次询问时,张某和李某未对王某实施任何逼供行为,王某作出了与第一次相一致的供述。第三次询问是由该刑侦大队另外两名侦查人员甲和乙进行,他们亦未采取非法手段就获取了王某与前两次相一致的供述。我们认为,因为第一次的刑讯逼供行为发生后,犯罪嫌疑人有理由相信若不继续承认有罪,就会再次遭受人身伤害。基于这样的心理,犯罪嫌疑人作出的第二次、第三次供述均属于非法取得,应当予以全部排除。(四)申请排除非法证据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的标准实践中,非法证据排除的启动多为被告人一方,是否其一旦提出,法庭就要进行调查,以及该如何规制申请人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的随意性?根据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九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涉嫌非法取证的人员、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等相关线索或者材料。一些公诉人认为,应当由被告人举证证明侦查人员存在非法取证的情形。但是我们认为,不能过于苛刻地要求被告人提供证据,因为被告人在所处的环境下不可能保留过多的证据在手,故只要被告人提供的相关线索或者材料能够增强法官的内心确认即可。所谓线索,是指可以显示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确实存在的比较具体的事实,如关于刑讯逼供的时间、地点、方式及涉及刑讯逼供的人员等信息。所谓“材料“,是指被告人出示的血衣、伤痕、伤痕照片、医疗证明、伤残证明、同监人的证言等能够证明存在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的证据材料。(五)控方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的标准如何认定刑诉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规定,经审查,法庭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有疑问的,公诉人应当向法庭提供讯问笔录、原始的讯问过程录音录像或者其他证据,提请法庭通知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者其他证人出庭作证,仍不能排除刑讯逼供嫌疑的,提请法庭通知讯问人员出庭作证,对该供述取得的合法性予以证明。从非法证据存在的情形来看,控方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证明的标准视不同情形而定:一是对被告人的供述要证明讯问过程的合法、讯问笔录的真实;二是对书证、物证的取得存在的瑕疵,要进行及时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五、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需完善的其他制度(一)进一步落实庭前会议制度刑诉法设置庭前会议制度目的在于方便审判人员把握整个案情、提高庭审效率。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九十九条又规定,开庭审理前,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有疑问的,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召开庭前会议,就非法证据排除等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人民检察院可以通过出示有关证据材料等方式,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庭前会议不是庭审程序,审判人员只能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不能就非法证据排除问题进行调查,更不能作出调查结论。(二)严格规范侦查人员的行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度的意义并非在于排除非法证据,不作为定案依据,而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从刑事案件流程来看,非法取证行为多发生在侦查阶段,因此有必要从源头上加以治理。1、在规定时间内将犯罪嫌疑人送至看守所。刑诉法第八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以后,侦查人员对其进行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刑诉法分别要求侦查人员在拘留或逮捕后立即将犯罪嫌疑人移送看守所以及在看守所内讯问,就是为了防止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讯逼供或其他非法措施。2、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法律规定讯问普通案件犯罪嫌疑人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我们认为实务中也应当进行录音或者录像,一方面可以保证取证过程的合法、取证结果的客观真实;另一方面也是对一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恶意提出非法证据申请的有力回应。(三)落实办案人员责任追究制度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主要针对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这种野蛮办案的行为,将非法证据排除,让办案人员通过非法方式取得证据不能使用;同时也要加大追究违法办案人员法律责任的力度。《刑法》第247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见,我国法律已对非法取证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处罚措施,但是对于尚不构成刑事犯罪的非法取证行为,我们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惩戒制度,可以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追究非法取证人员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等,同时对于违法取证的行为,可以设定相应的国家赔偿。此外,法院还可以通过司法建议的方式建议相关部门对一些办案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行政处分。篇五: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的上诉程序《中国检察官》20XX年第11期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过程中,上诉程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初审阶段,辩方申请启动审查证据合法性的程序、法庭拒绝启动,或者法庭审查后作出的处理结果不能为控辩双方所接受,此时应赋予当事人表达异议的救济性权利。另外,被告人在二审中首次提出的排除非法证据申请如何处理,值得探讨。一、现状与问题通畅的司法救济渠道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因而二审阶段如何审查非法证据排除问题,二审程序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保证这些作用得以实现,这是一个不可回避又十分紧迫的难题。20XX年出台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和20XX年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比较明确地规定了二审阶段非法证据的审查和排除规则,对二审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从启动主体、启动条件、证明机制、排除非法证据的后果等方面提供了法律依据。[1]首先,二审中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采职权启动与诉权启动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如果控辩双方不服一审法院就证据合法性问题作出的调查结论,有权提出抗诉、上诉。另一方面,二审法院可以依职权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在必要时对侦查取证程序是否合法的问题进行审查。其次,二审法院在三种情况下审查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合法性:一是一审法院没有审查辩方提出的有关审前供述非法的意见,并把该项审前供述作为定案根据;二是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作出的证据收集合法性调查结论,提出抗诉、上诉;三是当事人在一审结束后才发现非法取证的线索或材料,在二审中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再次,证据合法性问题由控方承担证明责任,并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最高证明标准。检察机关须提供证明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合法的证据,如果控方不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该被告人供述则要被认定为非法证据,应予以排除。最后,被告人供述被确认为非法证据后,就应被排除,排除的后果是“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在证据被排除后,二审法院要根据排除非法证据对案件实体事实产生的影响而做出不同的裁判。如果对据以定罪量刑的事实的认定没有因证据的排除而发生变化,则法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定;反之,如果排除证据案件出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则二审法院可以在查明案情后做出改判或者直接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二审中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设立是立法的进步,这一点无疑是需要肯定的,但同时也应看到,这些新的规则并非十分完美,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为规则的践行埋下了一些隐患。针对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的上诉需要明确的对象,这就是一审法院就证据合法性争议做出的裁判。但实践中,一审法院不对非法证据排除问题作出单独的、有针对性的裁判结论,对此不服的当事人无法提出直接的上诉,这为当事人寻求上诉法院的救济以及上级法院监督下级法院的审判活动带来障碍。另外,对于首次进行的证据合法性审查,二审法院该如何处理?是进行上诉审查还是初次的审查?一种典型的情形是,一审法院对辩护方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没有审查,辩护方在二审程序中再次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申请,此时,根据有关规定,二审法院可以对证据合法性问题进行审查。从立法的角度看,这种审查显然是一种初次的审理,而一审法院违反法律程序、拒绝受理排除非法证据申请的行为,没有被作为程序性违法行为受到制裁,二审的监督职能被架空。二审法院首次审查证据合法性争议,还可能是因为一审时被告人没有提出该申请,申请在二审中第一次被提出。对于这种二审时首次提出的证据合法性异议,法院是否应该受理?值得探讨的问题还有,如何界定二审法院对非法证据的审查?从依据相关规定,二审中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严格地讲不能算作是当事人的上诉救济措施,它没有确保控辩双方在审前证供合法性问题上争点利益的救济功能,也没有体现出对一审法院程序性裁判的监督,而是从头开始重新审查证据合法性问题,适用与一审几乎一样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此时,一审和二审的分工与界限被打乱,二审程序成了复制了的或者简易版的一审。二、被告方的首次申请被告人在二审时首次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申请的,法院该如何处理?根据修改后刑诉法的司法解释,辩方如果在一审程序结束后才发现非法取证的线索或材料的,二审法院应当审查其提出的排除非法证据申请。有争议的是,被告方在一审中未对控方证据合法性提出异议并非由于没有非法取证的线索或材料,迟延提出排除证据的申请无充分理由,此时二审法院该如何处理被告方首次提出排除证据申请?确实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在一审程序中,被告人在“坦白从宽”的政策导向下,为获得“认罪态度良好”的评价进而在量刑上得到宽大,对非法取证问题只字不提,而在二审中,受到上诉不加刑原则的保护,“大胆”提起了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实践中,对于被告方在上诉中“突然”提起的涉及非法取证的程序性辩护意见,二审法院并不“心甘情愿”地接受。首先,受到审理期限的制约,二审中处理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其次,本来大多数二审案件是可以不开庭审理的,但如果适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就必须要听证,这意味着要开庭审理案件,增加时间、人力的投入;最后,相较于完整、周密的一审程序,案件到了二审阶段审查非法取证问题已错过了最佳时机,其效果并不理想。从理论上分析,被告人在初审时没有提出排除证据可采性的异议,二审时才提出的,法院原则上不应受理。首先,被告人在一审时未提出排除证据申请的,可以推定其对证据合法性没有异议。其次,从公平的角度分析,一方当事人对证据取得程序有异议就应及时提出,以给予对方当事人反驳和纠正的机会,因此对在原审时未提出异议的当事人,限制其向二审法院提出该异议,这样才能确保对对方当事人的公平。其三,从效率的角度看,被告人在一审中及时提出申请,争议的问题就有可能在原审中得到解决,从而也就可能避免不必要的上诉,而如果某项主张在一审中就应该并能够被提出,但当事人却直到上诉程序中才提出该主张,迟延的申请有时会使上诉审法院做出撤销原判并将案件发回重审的裁决,造成诉讼资源的浪费。最后,如果当事人在初审时未能及时提出申请,就会使初审法院失去作出正确裁判的机会,此时上诉法院做出撤销一审裁判的裁决就显得对下级法院很不公平。当然,二审拒绝受理首次申请的规则也应设置例外,如一审未提出申请是基于被告人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案件重大、没有辩护人等理由,都可以作为规则的例外。典型的立法是美国刑事诉讼中的未提出视为放弃规则与明显错误的例外规则。上诉审查的范围是初审时已提出的异议,如果被告人在审前动议阶段或初审程序中没有对控方证据合法性提出异议,就视为放弃了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诉讼权利,在之后的上诉程序中不得以此作为上诉的理由。但是,如果初审法院存在“明显错误”,即出现了显而易见的侵犯了被告人重要权利的错误,那么即使在初审时被告方没有提起证据合法性的异议,也不影响被告人行使对此问题的上诉权,这一例外规则常常发生在涉及公民宪法权利的案件中。以被告人在一审时已提出申请作为二审受理申请的前提条件,在实践中有利于诉讼效率的提高,理论上也是成立的,并且从比较法的角度亦有可借鉴的规则。三、对拒绝受理的上诉根据有关规定,对于被告方在一审时提出的排除非法证据申请,一审法院没有审查,并以该证据作为定案根据的,在二审程序中,法院可以根据被告人的请求或依职权主动对控方证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如果审查后认为控诉机关取证的程序是合法的,证据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反之,则应排除该证据。上述规定为一审法院未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程序错误设置了补救措施,一审时被告人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后,法院没有审查就以该证据作为定案依据的情况,属于程序违法,可以引起二审法院的重新审查,这种救济途径能够部分地解决一审法院处理非法证据不够尽职的问题,对于保障被告人的权利、排除非法证据增加了一个渠道。这是我国法律首次明确上诉审中对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的审查机制,无疑,该规则有重大意义。结合刑事诉讼法关于二审裁判的有关规定可以推知,《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中的救济程序是按照一审事实认定和适用法律错误的情况来设置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区分四种情况分别作出裁判:一是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二是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三是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四是一审法院有程序违法行为的,二审法院则一律应作出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裁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对于一审法院应当审查而未审查的证据可采性问题,采用的是由二审法院进行审查、重新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救济方式,显然,依照这一规则,一审法院没有审查非法证据的行为是按照认定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