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枣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分角色朗读,了解剧本内容。2.掌握欣赏剧本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理解剧本的主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2.掌握欣赏剧本的方法,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教学难点1.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2.理解剧本的主题。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老师展示图片: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树下有一筐枣及散在地上的枣儿数颗,树下还有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作呼喊状,一个小男孩双手作喇叭状呼喊……老师画外音: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来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漫山遍野无人应。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声。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呢?这枣儿,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呢?(板书课题:枣儿)二、预习交流1.作者介绍。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2.背景链接。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努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却共有的生命体验。3.字词检查。(1)订正字音。童谣(yáo)竹匾(biǎn)蓦然(mò) 掸去(dǎn)羡慕(xiàn) 囫囵(húlún)钢盔(kuī)踌躇(chóuchú)愣住(lènɡ)(2)词语释义。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津津有味: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囫囵:完整,整个儿的。踌躇:犹豫不决。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4.剧情概要。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的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三、表演朗读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其余同学点评。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四、整体感知1.全剧有几个人物?在出场上有何不同?明确:全剧共有四个人物。两位出场:老人和男孩;两位未出场: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2.“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在剧中,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全剧的结构与内容都与“枣儿”密切相关。3.“枣儿甜,……留给娃娃过年吃”在文中出现两次,请从结构内容上说说它在剧中所起的作用。明确:结构上首尾呼应,用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爱子女的亲情,因而在内容上又强化了剧中的情景,升华了全剧的思想内容。4.本文围绕线索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明确:主要写了五件事:男孩捡枣吃枣、老人回忆儿子小时候的事、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晒枣儿等儿子回来、男孩藏枣儿等父亲回来。5.给本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明确: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叫你过来就过来”):故事的开端。写在枣树下,老人遇到捡枣儿的男孩。第二部分(从“我就捡了一颗,我没有吃,给你”到“老人仍在沉思”):故事的发展。写一老一少的交谈,老人回忆有关儿子的往事,流露出对儿子的思念。第三部分(从“咱们学猫叫”到“老人紧紧搂住男孩”):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写男孩交代自己的家庭情况,突出男孩对父亲的期盼。第四部分(从“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到结尾):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老人与男孩思想产生了共鸣,一齐呼唤亲人回归。五、随堂检测(PPT)六、课堂小结分角色朗读了本文后,我们了解到本文是以“枣儿”为线索展开的。那么,文中的“枣儿”象征了什么呢?以“枣儿”为题又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可以自己反复朗读、品味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来分析、品味词句,从中了解老人和男孩这两个人物形象及“枣儿”的象征意义。二、复述剧情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剧情。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三、分析形象(一)人物形象——关于老人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1)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①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②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③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对儿子的疼爱、至爱亲情及对儿子的思念。(2)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的事:①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②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③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2.如何理解老人的心理?明确: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3.老人向男孩讲了几个故事?这几个故事有什么共同点?明确:①枣树的由来。②抗日战争时,枣子救过老人的命。③闹灾荒时,枣子救过老人和儿子的命。共同点:这些事都与“枣儿”有关。4.老人对男孩是什么态度?你是从剧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反映出老人什么心态?明确:老人请男孩吃枣儿,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儿,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钩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老人对男孩始终是非常疼爱的,而且随着他与男孩的交往深入,这种疼爱之情表现得越来越强烈。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胜似祖孙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5.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明确: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二)人物形象——关于男孩1.文中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小男孩这个人物形象?明确:剧中写了男孩捡枣,留枣儿等爹爹回来吃,盼爹爹带回巧克力,搀扶老人,听老人讲故事等。2.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明确: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父亲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他爱吃巧克力并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则显示了男孩成长环境的鲜明时代特征。(三)人物形象——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明确: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四、细读品味(一)读片段,体会老人的感情。老人(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男孩(拿起熟枣儿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明确:老人的第一句台词中包含着对年轻岁月、年轻生命的珍爱和怀念,对时光匆匆的唏嘘感慨。第二句台词中“甜”的可能是自己,虽然自己对儿子满怀深情,但儿子还是把自己忽视、遗忘,心中有无限的失落和伤感。“甜”的可能是故乡,虽然它曾经盛着这么多美好的回忆,儿子还是把他给遗忘了,老人的心中有无限的遗憾。“甜”的可能是亲情,虽然它香甜,然而儿子繁忙的生活未必非常需要它,老人的心中有些许迷惘。(二)读片段,揣摩男孩的心理。男孩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男孩来呢,你的枣儿甜!老人怕是你嘴甜吧?那我问你,我树上的枣儿全光了,你还来不来?男孩也来。老人不骗我?男孩骗人是小狗。老人我们拉勾。明确:在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到男孩是一个善解人意的、懂事的孩子。他体会到了老人对他的疼爱,也体会到了老人的寂寞,想安慰老人。这种类似于亲情的情感,慰藉了两颗苦苦等待的心。(三)读片段,体会“迷路”的深刻含义。男孩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老人不知道。男孩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明确:男孩认为枣儿叔叔迷路了,事实上,枣树好大,家乡好熟悉,叔叔是不可能迷路的,只是他忘了亲人、忘了家乡、忘了亲情和乡情,“迷路”喻指种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欣赏文学作品,词语的含义是多么重要,得细细地咀嚼、品味。五、合作探究1.剧本结束部分告诉我们如果他们真的不认识回家的路,该怎么办呢?示例:该“天天喊”。“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天天喊”包含着思念的深情,“早晚会回来”包含着无限的企盼和坚定的信念。2.“枣儿”包含着老人、小男孩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对于老人来说,枣儿既包含亲情的甜蜜又包含着思念的苦涩,以及被亲人忽略的孤独和伤感。对于男孩来说,枣儿是香甜的,因为有一位长辈通过枣儿表达了对他的疼爱;枣儿也是苦涩的,因为他几乎要被父亲遗弃了。3.剧中的两个人物都在等待,他们等待的亲人在哪里呢?请联系时代背景,设想一下。明确:本文写于1999年,当时的农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浪潮,将许多农村青年带离故土,到城里谋求发展,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留守家园。走进城市的人们,或因为繁忙,或因为迷失,大都不怀念乡村,在他们的心中,枣儿被遗忘了,故乡被遗忘了,甚至一部分的亲情也被忽略、遗弃了。这使留守的亲人倍感痛苦。4.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一种什么思想感情?明确:全剧以“枣儿”为象征,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作者在剧本中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5.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1)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了丰富的内涵。“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文中的“巧克力”具有和“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分析下列几句台词中的象征意义。①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明确:委婉地批评了只看外表不重内容的世俗风气。②老人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再来了。明确:“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③男孩迷路了吧?不会的。这棵枣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明确:“迷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④老人“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明确:其中“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2)线索清晰,行文紧凑。本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男孩因“捡枣儿”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孩吃“枣儿”;老人回忆儿子小时候的事,都与“枣儿”有关;老人给男孩讲的三个故事,也都离不开“枣儿”;男孩藏枣留给父亲吃;开头、结尾的童谣中也有“枣儿”。“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全剧的结构与内容都和“枣儿”密切相关。六、拓展延伸文中的老人和孩子都没有具体的姓名,看来这个故事具有普遍性。现在请同学们看两则广告语:①常回家看看②有时间多陪陪孩子1.这两则广告和《枣儿》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反应了什么社会问题?明确: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亲情缺失。2.同学们中有没有父母不在身边、亲人不在身边的,如果有,你们想对远方的亲人、远方的父母说些什么?明确:我们的成长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希望你们能抽出点时间多陪陪我们。七、课堂小结“枣儿”是香甜的,也是苦涩的。那一声声或苍凉,或稚嫩的呼喊声,不只是一份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的赖以生存的精神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文化与历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验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代产业技术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洛阳理工学院《摩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萍乡学院《实变函数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传统中国画研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高分子物理(新创碳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和声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土木法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模)衢州、丽水、湖州2025年4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36 阶段统计项目风险管理表甘特图
- 第9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中央2025年中国日报社及所属事业单位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真题
- 2025-2030中国露酒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
- 2025年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一套
- 【珍藏版】鲁教版初中英语全部单词表(带音标、按单元顺序)
- 2023学年杭州市余杭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9《小水滴的诉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