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2025届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2025届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2025届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2025届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2025届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2025届高考历史必刷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避免了直接武装冲突C.美苏冷战维护了世界的和平D.美苏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2.王阳明的《碧霞池夜坐》云:“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这首诗作A.否定传统儒学正统地位 B.发出近代进步思想先声C.反映出程朱理学的精髓 D.体现出鲜明的心学色彩3.“一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以及华盛顿会议中签署了许多条约,其中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有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海军协定》④《九国公约》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4.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特令,宣布“自1月1日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该段文告颁布于A.五四运动期间 B.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C.北伐战争结束后 D.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5.地理大发现之后,新旧大陆间粮食作物的互相传播,为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则促进了各地商业的发展和白银的跨洲际流动,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材料反映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B.资本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动力C.农业变革推动了早期的全球化 D.新航路开辟改变了经济结构6.世纪改良主义思想家马建忠主张“借债以开铁道”,认为这是“用洋人之本,谋华民之生;取日增之利,偿岁减之息”,是“阳为借债之名,阴收借债之效”。对此观点解读正确的是A.向外国资本主义借债,利国利民B.有利于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C.推动了中国交通业的迅速发展D.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7.1869年美国人丁匙良在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时,曾增设了具有近代意义的体育课程。他在《同文馆记》中记述:“同文馆学生不愿意习体育,认为有失尊严,他们只能慢慢地渡方步。中国学生是没有粗野游戏的,如足球、棒球等类。”由此可见,当时中国()A.竞技体育活动项目极其稀少 B.体育项目以传统娱乐生产为主C.传统观念制约近代体育教育 D.竞技体育成为厂大民众的向往8.佛兰德伯爵在布鲁日城发现了一个逃亡农奴,要把他抓回去,却被市民赶出了城。该故事可能在公元:A.5世纪末 B.8世纪中叶 C.11世纪前 D.12世纪后9.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对中国实行禁运,美国要求产胶国禁止向中国出口橡胶。1952年9月,中国与锡兰签订了以“大米换橡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贸易协定。随后,其他亚洲国家也先后同新中国进行贸易。这些现象A.得益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施B.适应了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出现D.表明中国放弃了“一边倒”政策10.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B.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C.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11.下表记载的是1867~1892年中国进口棉花和棉纱价格变动情况。表内记载情况表明,当时A.各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B.进出口贸易以棉花和棉纱产品为主C.洋棉和洋纱已占据市场的主体地位D.农民家庭棉纺织业受冲击日益严重12.布尔什维克党的一份文件中指出:“……还存在着现在这种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残余(有时甚至是复苏)。……为了对抗资本主义的加强,加紧抵制小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这一文件应发布于哪一时期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C.工业化建设时期D.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13.下图是关于国际联盟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国联的实质问题是A.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权威性B.纲领含糊不清,自相矛盾C.建立在重重矛盾之上D.大国操纵,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14.1983年《人民日报》刊登福建农民合股组织长途贩运的消息,认为长途贩运对国家、集体、社员都有利。随后中央文件正式允许“农民个人或合伙进行长途贩运”,长途贩运不属于投机倒把范围。这反映出当时A.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 B.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D.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结束15.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A.北大两洋公约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共同体 D.不结盟运动16.新中国资本短缺,而劳动力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较低。然而,我国的工业化却从突破资金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入手,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有学者认为,这种“工业化次序和工业化方式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由此可推断出A.计划体制违背了经济规律B.政治环境影响中国建设方式C.新中国工业化的成本太高D.新中国应该优先发展轻工业17.“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欧洲出现“商业革命”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8.一位历史学家在一篇研究近代中国史的论文中,描述某一事件:“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反帝国主义运动。……一方面是争回我国在山东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请问此事件是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C.卢沟桥事变 D.文化大革命19.自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学不仅“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而且社会上更是把攻读儒学作为谋取官职的一种“终南捷径”。这主要是由于A.其他学术流派逐渐消失 B.国家教育体系日益完善C.文化多元化局面的终结 D.儒学主流思想地位确立20.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说明A.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永恒的真理B.恩格斯承认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C.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研究和解决问题D.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的理论才有生命力21.乾隆五十年以后,《红楼梦》开始流传,此后更有《续红楼梦》《后红楼梦》《红楼幻梦》等近十种《红楼梦》系列书籍被刻印,“曼衍支离,不可究诘”。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A.红学流派崛起 B.印刷技术革新 C.市民阶层壮大 D.文学形式单一22.北宋山水画作品《晴峦萧寺图》《雪景寒林图》《早春图》等,章法处理都呈现出宾主分明,众山拱伏主峰的景观十分注重山峰的主客、宾主之位置经营,以及相互朝拱环抱、顾盼有情的画面形象。这表明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B.道家思想受到尊崇 C.理学观念影响绘画 D.艺术呈平民化趋势23.明太祖朱元璋流传在世的画像版本据说有16种之多,形象差别很大。下图自左至石依次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朝官方画像、《乾隆年制历代帝王像真迹》收录的“明太祖真像”、河南一位据称是明朝后人家族珍藏的明代朱元璋画像真迹。以下解释最为恰当的是A.左图:着力刻画朱元璋"姿貌雄伟"失去真实性B.中图:表明清朝极力丑化朱元璋的形象更不可信C.左图和右图:形象较为接近能够反映其真实面貌D.真实的朱元璋形象还需要新的历史史料加以佐证24.1928年6月,斯大林在会见瞿秋白、苏兆征、李立三、向忠发、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时指出: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不断革命",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现在的形势不是高潮,而是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潮。斯大林的这一看法A.希望中国借鉴苏维埃革命的经验 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创新势C.正确认识了中国革命性质和形势 D.表达了对中国革命的关注和支持25.北宋初期,朝廷重视科举选士,但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在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植的共同推动下,书院得以蔚然肇兴。据此可知宋代A.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 B.理学兴起推动了书院发展C.书院兴起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D.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26.18世纪70年代,“在英国几个等级的人不知不觉地互相融合在一起,每个低等级都有无休无止的不安分野心,想上升到高一等级……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时尚必定具有不受控制的影响力,时髦的奢侈一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此社会现象A.有利于打破原有等级秩序的限制B.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进程加快C.加快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步伐D.阻碍了英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27.顾炎武认为:“欲使民兴孝兴弟,莫急于生财。以好仁之君,用不聚敛之臣,则财足而教化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这说明顾炎武强调A.君主要以仁德之心来治理天下 B.对财富的渴望败坏公序良俗C.民间教化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D.儒家道德标准高于财富积累28.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A.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D.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29.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人之所异于物者,为其有大脑也,故能悟为人道之极。凡有记也,亦求悟也,为其无所记,则无以为悟也。……记赢而悟绌者,蓄积虽多,皆为弃材。惟其顺也,通也,灵也,故专以悟性导人者,其记性亦必随之而增。惟其逆也,塞也,钝也,故专以记性强人者,其悟性亦必随之而减,西国之教人,偏于悟性者也。”据此判断,梁启超旨在A.主张学习西方进行教育改革 B.强调记性对悟性的重要价值C.提高人民的觉悟以推翻君主制度 D.弱化记性在大脑记忆中的特殊地位30.1936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行业。之后按计划逐步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筹办相关企业。这一举措A.构建了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B.均衡了中西部工业发展水平C.使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D.为持久抗战进行了战略布局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的西北开发是国民政府有计划从事大规模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端。当时,全国大邮分地方都开始经济建设,东部已取得一定成败,但由于两北交通不便,工业基础薄弱等诸多方面影响,整个西北基本上没有动,仍处于贫因落后的境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并把目标指向华北地区,这使得国民党政府感到了民族危机,于是把注意力放到西北。同时以刘志丹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开辟了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发展状大给国民党造成极大成胁。西北建设从宋子文视察西北拉开序幕,全国经济委员会只在兰州设立西北办事处,加强对西北开发的管理和监督。此次西北开发规模很小,总计投入二百多万元,开发内容主要是水利、交通、农产品改良和卫生方面,其他重要方面如工业、矿业、商业均未沙及。即便如此,许多项目也因资金短缺而被迫中断,如计划修筑的西兰公路,只能是“整理路面,切实注意土工,须使公路先能通车,以便利行旅”而已。西北各省希望政府加大投入,而政府却要地方筹资金建设,因此许多计划只能是一纸空文。两北公路建设靠张学良、杨虎城的部队进行修筑,部队忙于军事,筑路计划自然就放弃了。由于华北事变、西安事变特别是抗战全面爆发,此次西北开发可以说是不了了之、没有结局的一次收效甚微的开发。——摘编自杨乃良《民国时期西北建设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西北开发的背景。(2)根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西北开发存在的问题。32.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宋)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制诏书敕,……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并特置学士院以安置。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宪宗元和年间,中书小吏滑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宦官),“宰相议事有与光琦异者,令涣达意,常得所欲。……郑余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余庆恕叱之,未几,罢相。”……《唐阙史》卷下记云:“一日,枢密使(宦官)出至中书,奉宣与宰臣商量镇州事。”——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材料二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之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它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日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新唐书百官志》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初期三省的职责和特点,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2)据材料一、二,概括三省制实际运行中的调整及其对三省制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省制演变与唐朝兴衰之间关系,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33.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中国历史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已婚妇女都有两个姓氏,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妻从夫姓”。李氏、王氏,阿李、阿王……这就是五代以后已婚妇女留在官私簿籍上的“称谓”。不过,由于众多人同用一个姓氏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过于简化的称谓显然难以起到识别作用。相应的解决措施就是把丈夫的姓氏加在妻子的姓氏前面,如“刘王氏”、“赵邢氏”、“洪李氏”文例,既标明已婚身份,又提示她是某姓成员及其母家的姓氏,可谓一石三鸟。——摘编自百度词条(1)古代已婚妇女长期没有自己独立的姓氏,这说明了什么?其主要原因有哪些?材料二妇女缠足在清代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与此同时,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摘编自百度百科(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妇女缠足在清代“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材料三放足运动真正意义上拉开序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初期,四川境内所办的女学,规定入学者必须天足。各地报刊争相刊载颂扬放足的文章,凡有民众聚会的场所,如书社、茶园、读报社、讲演堂,都配合进行宣传,宣传天足的文章还选进小学教科书,一批民众喜闻乐见的歌谣、说唱、戏剧,活跃在舞台上,使放足为荣做到家喻户晓。—摘编自百度百科(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足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材料四湖南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大会共选出湖南省出席全国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18人,其中女性27名,占总数的22.88%。这些女委员来自各条战线,其中有女领导干部,有工人,有农民,有医卫工作者,有科技工作者,有教育工作者,有体育工作者,有金融工作者,有旅游界人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民营企业家阳国秀、罗美元、王安安、杨莉,女村支书李友妹;村妇代会主任伍冬兰,2007年“湖南省十大杰出女性”文花枝、吴建平等同志光荣当选。——中国妇女网2008年2月1日(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湖南省出席全国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女性代表有什么特点?反映了我国政治发展怎样的趋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美苏冷战开始后,双方对峙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使世界整体上处于和平稳定时期,故D项正确;题干立足于世界看待美苏冷战,并非仅仅欧洲重建,排除A项;冷战时期美苏霸权主义下世界局势局部紧张,爆发了局部战争,并未避免直接武装冲突,排除BC。故选D。2、D【解析】

材料“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体现了天地万物皆在吾心的思想,体现的是心是万物的本源,即体现了鲜明的心学色彩,D项正确;心学属于儒学的组成部分,是对传统儒学的发展,而不是否定,A项错误;明清之际的新儒学发出近代进步思想先声,B项错误;理学的精髓是理是万物的本源,材料体现的是心学,C项错误。3、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包含中国主权问题的条约是①《凡尔赛和约》④《九国公约》,故D正确。4、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时间“民国十九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因此类推,民国十九年为1930年,五四运动是在1919年,国民大革命是在1924——1927年,全面抗战爆发是在1937年,因此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北伐战争结束5、C【解析】

“地理大发现”和“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早期的全球化,而材料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部分原因是“新旧大陆间粮食作物的互相传播”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故选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A错误;B项“资本”不是材料主旨,且资本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主次地位没有体现,排除;D项中“新航路开辟”不是材料主旨,且“经济结构”的相关内容也没有直接涉及,排除。6、D【解析】

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可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引进外资,借债意味着丧失利权,这也是为什么帝国主义争相借款给中国的原因,因此,马建忠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故D项正确;向外国资本主义借债,表面上利国利民,实际上丧权辱国,故A项错误;借债是要归还的,不可能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故B项错误;借债客观上有利于中国交通业的发展,但不是健康发展,是带有半殖民地性质的近代交通,故C项是对材料的误读。7、C【解析】

根据同文馆总教习的记述,当时中国人以有失尊严,拒绝粗野等借口,不习近代体育,体现了中国的旧观念制约着近代体育教育的发展,C项正确;中国学生不愿意学近代体育项目,不能说明竞技项目少,A项错误;材料无关传统娱乐信息,B项错误;中国学生不愿意习体育,不能说明竞技体育是大众的向往,D项不符合题意。8、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随着城市生活再度旺盛,在弗兰德伯爵们的保护下,羊毛纺织业和布料贸易在此快速而安全地为布鲁日累积了财富。布鲁日于1128年7月27日得到了设立城市的许可证,也建了新的城墙及运河,由题干“佛兰德伯爵在布鲁日城”发生的故事,所以该故事发生在12世纪,D选项符合题意;公元5世纪末、8世纪中叶和11世纪前布鲁日尚未取得设立城市的许可证,因此ABC选项排除。9、B【解析】

由材料“美国要求产胶国禁止向中国出口橡胶”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我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的政策,故以“大米换橡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贸易,有利于我国打破美国的经济封锁,适应了国内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故选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推动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出现的原因是二战,材料中的这些现象与与民族解放运动高潮无关,故排除C;“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的三大外交方针之一,50年代初期的中国并未放弃这一外交方针,D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10、B【解析】“新的革命策略”指要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即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武装起义不属于新的革命策略,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新的革命策略”指农村包围城市而非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以及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等,选项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1、D【解析】

进口中国的棉花和棉纱价格呈下降趋势,方便了大量棉花和棉纱进入中国,导致农民家庭棉手工业的衰落,冲击了中国自然经济,D项正确;棉花、棉纱进口价格的变动,不会导致各类产品与市场联系加强,A项错误;从进口棉花和棉纱价格的变化不能得出当时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情况,也不能说明洋棉、洋纱在市场中占主体地位,BC两项错误。12、B【解析】

材料中的两个信息对解题至关重要,一是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复苏,二是资本主义加强,布尔什维克党的政策不是遏制资本主义加强,而是要求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在四个时期中,只有新经济政策时期是允许资本主义存在的,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工业化建设时期、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都不允许资本主义存在,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13、D【解析】画中“车夫”背心上的英文为“国联”,他奋力挥鞭。驱赶着背上负有“和平”使命的马儿向“结束战争”的方向行进。但“国际事务”这辆大车分明是在冲向战争,“和平”马儿虽然竭尽全力,却寸步难行。这幅漫画揭示国联虽然标榜“和平”,但由于其本质不过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因此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无法挡住战争的步伐。故排除ABC,选D。14、A【解析】

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农民有了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其农产品也通过长途贩运进入市场,反映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A正确;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排除B;1985年开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排除C;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政策统购统销政策逐步取消,排除D。15、D【解析】

从材料中的“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等信息可以看出,此国际组织是不结盟运动,故答案为D项;北大两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排除A项;亚太经合组织和欧洲共同体是区域性经济组织,没有提出反对集团政策和反对政治经济霸权的口号,排除B、C项。16、B【解析】

材料中主要阐述的是新中国的建设方式,并没有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阐释,故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没有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这是当时政治环境所影响的结果,故选B;材料没有对新中国工业化的成本太高进行阐释,排除C;优先发展重工业是适合当时我国国情的,而不是应该优先发展轻工业,排除D。17、A【解析】根据“东西方贸易逆差”“欧洲货币短缺”“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知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B、C错误;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18、B【解析】材料信息“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说明该事件是五四运动,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明确反帝,故A项错误;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没有涉及青岛主权问题,故C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已经独立,更不涉及青岛主权了,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定。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由此判定这是五四运动。19、D【解析】

材料不仅说明了儒学传播兴盛,而且也反映了儒学走向政治化,这是儒学成为国家主流思想的结果,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其他学术流派的消失,且其他流派并没有消失,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教育体系内容,且教育体系完善与否,与“支叶薺滋"无关,排除B;儒学主流思想地位的确立结束了思想多元化,但并非是文化多元化的结束,排除C。故选D。2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研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B两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可见,恩格斯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研究和解决问题,故选C项。考点: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21、C【解析】

《红楼梦》属于市民文学,其系列书籍广泛流传,说明市民阶层在不断壮大,C正确;红楼系列小说不属于研究著作,不能称为红学流派,排除A;清代在印刷技术方面并未有重大突破,排除B;《红楼梦》系列书籍出现只是一种文学形式,不能据此认为清朝只有一类文学形式,排除D。22、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到宋代发展为理学,理学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以便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材料“众山拱伏主峰的景观十分注重山峰的主客、宾主之位置经营,以及相互朝拱环抱、顾盼有情的画面形象”体现的是对等级秩序的维护,说明理学观念影响绘画,C选项符合题意;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冲击等级秩序,A选项排除;道家强调的是无为而治和逍遥的人生态度,材料不能体现,B选项排除;材料中的山水画比较高雅,无法体现艺术呈现平民化的趋势,D选项排除。23、D【解析】

据题意可知,不同版本的朱元璋画像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哪一版本是最准确的,所以真实的朱元璋形象还需要新的历史史料加以佐证,故选D;ABC中的说法都有一定的主观臆断性,有待商榷,故排除。故选D。24、C【解析】

1928年6月是国民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潮”都是斯大林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正确认识,故C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反映了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没有体现他希望中国借鉴苏维埃革命的经验,排除A;题意没有涉及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排除B;D项没有体现题意主旨,排除。故选C。25、A【解析】

根据材料“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等信息可知,宋代在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的背景下,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为朝廷选士服务,即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故A正确;材料中不能看出理学兴起与书院发展的关系,故B错误;教育形成完整体系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且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书院成为学术研究中心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D错误。26、A【解析】“在英国,几个等级的人不知不觉地互相融合在一起,每个低等级都有无休无止的不安分野心,想上升到高一等级”表明原有的等级秩序逐渐被打破,故A项正确;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进程加快与材料反映的原有的等级秩序逐渐被打破不符,故B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标志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故C项错误;原有等级秩序逐渐被打破促进英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故D项错误。27、C【解析】

依据材料中“欲使民兴孝兴弟,莫急于生财”、“……则财足而化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信息可知,顾炎武认为伦理关系的好坏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民间教化也需要一定的财富积累,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财富积累有利于民间教化的推行,君主实施仁政并非材料主旨;B选项错误,顾炎武认为有了物质条件更有利于“天下平矣”,而并不是破坏公序良俗;D选项错误,顾炎武认为财富积累是儒家道德标准实施的条件之一,但并未比较两者的高低。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8、A【解析】试题分析:1776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停留在工业革命、德国工业革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占据先机。故选A。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成为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排除BC;D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不平衡29、A【解析】

根据人脑的特点,指出只有用悟性引导才能增长记性,而“西国之教人,偏于悟性者也”等,可知梁启超旨在主张学习西方进行教育改革,A项正确;记性对悟性有着重要价值只是梁启超观点的依据,不是其主要目的,B项错误;“推翻君主制度”不是1896年梁启超《变法通议》的主张,C项错误;弱化记性在大脑记忆中的特殊地位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30、D【解析】由于没有实现民族独立,近代中国无法构建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排除A;材料没有比较中西部工业发展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相关企业的经营状态和性质,不能说明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排除C;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36年3月”,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材料反映为持久抗战进行了战略布局,故选D。点睛:审读题干既要从材料中得出历史阶段特征,比如“1936年3月”,表明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容易排除A。也要联想到具有直接关联的信息,如1935年的华北事变的影响,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国民政府未雨绸缪,主动调整企业布局。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背景:东部建设初有成效;西北经济长期落后的状况;东北沦陷,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任答三点(2)问题:政府重视不够;开发规模小,投入资金有限;开发领域比较狭窄,影响有限;对西北开发的困难估计不足,没有广泛发动地方与民众参与。【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东部已取得一定成效”得出东部建设初有成效;根据“由于西北交通不便,工业基础薄弱等诸多方面影响,整个西北基本上没有动,仍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得出西北经济长期落后的状况;根据“‘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并把目标指向华北地区,这使得国民党政府感到了民族危机”得出东北沦陷,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根据“以刘志丹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开辟了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发展壮大给国民党造成极大威胁”得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威胁国民党的统治。(2)问题根据材料“只在兰州设立西北办事处”“开发规模很小,总计投入二百多万元”“开发内容主要是水利、交通、农产品改良和卫生方面”“西北公路建设靠张学良、杨虎城的部队进行修筑,部队忙于军事,筑路计划自然就放弃了”从政府重视程度、开发规模及投入、开发领域及影响、对西北开发的困难估计及调动群众参与度进行分析阐述。32、(1)职责: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