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需卵细胞参与 B.均需胚胎移植技术C.均需进行胚胎体外培养 D.均是无性生殖技术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注: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能为SARS-CoV-2的繁殖提供模板、原料和能量等B.SARS-CoV-2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内环境中不会发生增殖C.该病毒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D.患者在感染初期须要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阻止SARS-CoV-2病毒的扩散3.丙酮酸通过MPC(载体蛋白)进入线粒体参与相关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时会产生少量[H]B.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可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C.MPC功能缺陷可能导致乳酸积累对细胞产生毒害D.丙酮酸通过MPC进入线粒体不属于自由扩散4.为研究细胞分裂素与植物体内营养物质分布的关系,科研人员用幼苗进行研究,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图中暗斑深度表示营养物质转移量多少A.甲组是对照组,乙组和丙组是实验组B.甲组和丙组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需要营养C.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分裂素含量高的地方营养物质的分布多D.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吸引营养物质向其所在浓度高的部位运输5.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相关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B.无水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既可作为提取液也可作为层析液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离液需要用到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酒精可使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变成灰绿色6.以下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之间的匹配,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生长素诱导植物枝条生根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长时间处理实验材料B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显色后的泡菜汁的吸光值C腐乳制作(豆腐块已长满毛霉)逐层加盐,抑制微生物生长并析出豆腐水分D诱导愈伤组织分化调节培养基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适宜A.A B.B C.C D.F7.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的轴突越长,传到突触前膜的神经冲动就越弱B.刺激强度越大,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越多,突触后膜产生的动作电位越大C.只要有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就会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改变D.神经递质只有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8.(10分)2017年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获得了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该成果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中”和“华华”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中中”和“华华”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C.克隆猴体内衰老的细胞因体积减小而导致其物质运输功能增强D.克隆猴体内的细胞癌变后其细胞膜两侧分布的糖蛋白数量减少二、非选择题9.(10分)某多年生植物的宽叶和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红花和白花由等位基因R、r控制。让两纯合植株杂交,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亲本组合F1F2宽叶红花宽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98102616320(1)F2中出现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研究小组经分析提出了两种假说。假说一: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假说二: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植株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检验两种假说。________________(写出简要实验设计思路,并指出支持假说二的预期实验结果)(3)如果假说一成立,让F2中的宽叶红花自交,后代窄叶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10.(14分)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毛色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但哪种毛色为显性性状未知。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想根据毛色这一性状鉴定它的基因型。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鉴定工作,请设计合理的配种方案,并写出预期鉴定结果和结论。(1)配种方案:①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二:__________________。(2)预期鉴定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11.(14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某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将屋后荒山开垦成果林,将屋前洼地改造成鱼塘,并在山中放养土鸡和野猪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土鸡羽毛颜色多种多样,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___。(2)对于有害生物如田鼠,人们可采取一定措施降低其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乌鳢。鳙鱼给分解者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4)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塘泥可作为肥料,畜禽粪便可进入沼气池。有人认为这些措施能促进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这种认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光照是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与正常植株相比,缺失叶黄素的植株在给予__________(填“蓝紫光”或“红光”)照射时,光吸收差异不显著。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光照强度、总光照时间相同条件下,对甲、乙两组同种、长势一致的植株分别进行光照和黑暗间隔1s交替的处理、一直给予光照的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则两组植株中长势较好的最可能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学家以绿藻和蓝藻为材料,做了三个实验:①单独用红光照射;②单独用远红光照射;③在红光的条件下,然后补充远红光,单位时间氧气释放量分别为A、B、C,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则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注:箭头向上和向下分别表示光照的开和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比较:试管动物克隆动物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技术手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遗传规律遵循不遵循【详解】A、试管牛体外受精需要卵细胞的参与,克隆牛核移植技术需要去核的卵细胞,A正确;B、试管牛和克隆牛都需要胚胎移植,B正确;C、试管牛和克隆牛均需进行胚胎体外培养,C正确;D、试管牛是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产生的,属于有性生殖,克隆牛是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产生的,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故选D。2、B【解析】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他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包含四大作用机理,即: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以及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详解】A、人体的细胞能为SARS-CoV-2的繁殖提供原料和能量等,模板来自病毒本身,A错误;B、病毒需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SARS-CoV-2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内环境中不会发生增殖,B正确;C、RNA聚合酶催化的是RNA的形成,是转录的过程,而该病毒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是翻译,需要合成多肽链的相关酶来催化,C错误;D、抗生素对病毒无效,D错误。故选B。3、B【解析】

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1②H2O+大量能量(34ATP)无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2C2H5OH(酒精)+2CO2

或2C3H4O3(丙酮酸)+4[H]②C3H6O3(乳酸)【详解】A、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时会产生少量[H],同时会释放少量的能量,A正确;B、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水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大量的[H],同时会释放少量的能量,B错误;C、MPC功能缺陷可能会导致丙酮酸大量存在于细胞质基质,而后可能会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变为乳酸导致乳酸积累对细胞产生毒害,C正确;D、MPC(载体蛋白)是转运丙酮酸的载体,因此丙酮酸通过MPC进入线粒体不属于自由扩散,D正确。故选B。4、B【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幼苗的右侧有含14C的营养物质,在甲组两侧叶片均喷施等量清水后,两侧营养物质的含量差别较小;乙组在左侧喷施细胞分裂素,右则营养物质较多的转移到左侧;丙组在右侧喷施细胞分裂素,左则营养物质均较多分布在右侧。【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的变量为细胞分裂素的喷施对象,故乙组和丙组为实验组,甲组为对照组,A正确;B、甲组和丙组的自变量为右侧叶片细胞分裂素的有无,实验结果均为右侧(含14C一侧)营养物质含量高,不能表明细胞分裂需要营养,B错误;CD、对三组实验可知,营养物质较多的分布在细胞分裂素存在定的部分,原因是细胞分裂素吸引营养物质向其所在浓度高的部位运输,C、D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明确实验的变量原则与对照原则,并明确甲组实验是初始的对照试验。5、B【解析】

1、脂肪鉴定的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橙红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2、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3、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有丝分裂较旺盛;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不同,可用高倍显微镜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那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成深色。【详解】A、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A正确;B、无水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只能作为提取液,不能作为层析液,B错误;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离液需要用到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15%的盐酸,C正确;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酒精可使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变成灰绿色,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脂肪检测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6、A【解析】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泡菜制作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常用比色法测定;腐乳制作中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防止杂菌污染;植物组织培养中常常需要根据培养的不同阶段,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当比值偏大时,有利于生根,当比例偏小时,有利于生芽;比例适中时能够长出愈伤组织。【详解】A、在生长素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实验中,插条的处理有沾蘸法和浸泡法,故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短时间处理实验材料,A错误;

B、泡菜制作中亚硝酸盐测定也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显色后的泡菜汁的吸光值来确定,B正确;C、腐乳制作中,逐层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

D、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诱导愈伤组织时需要调节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D正确。

故选

A。7、D【解析】

1、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是由兴奋区→未兴奋区,纤维膜内电流的方向兴奋区→未兴奋区,膜外电流方向是未兴奋区→兴奋区,所以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方向相同,与膜外方向相反;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由于Na+和K+的流动引起的,与神经元的轴突的长短没有关系,A错误;B、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的量与刺激强度没有关系,B错误;C、递质与后膜结合引起后膜电位的改变需要一定的递质的含量,C错误;D、神经递质只有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后膜电位的改变,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是需要考生在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过程中理解其影响因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全有”或“全无”的特点。8、B【解析】

体细胞克隆技术即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胚胎,最终发育为个体。【详解】A、动物体细胞克隆能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B正确;C、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细胞的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错误;D、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的外侧,在细胞膜内侧没有糖蛋白分布,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5:3:3:1AaRR、AARrF1中基因型为AR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以F1中的宽叶红花作为父本或母本分别与F2中的窄叶白花测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并统计比例。若两种方式的测交实验中有一种子代出现宽叶白花:窄叶白花:窄叶红花=1:1:1(子代不出现宽叶红花),则假说二成立1/15【解析】

孟德尔在做两对杂交实验的时候,发现F2的分离比为9:3:3:1。提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的配子,进而雌雄配子结合得到F2分离比9:3:3:1。本题为9:3:3:1的变式应用,即存在致死现象,导致比例为5:3:3:1。【详解】(1)F2中宽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窄叶红花=5:3:3:1,不是9:3:3:1,说明存在致死现象。若为基因型致死,因为出现异常比例的是宽叶红花,正常情况下宽叶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RR:AARr:AaRR:AaRr=1:2:2:4,故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AARr和AaRR。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基因型为AR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后代也会出现5:3:3:1。(2)要验证两种假说哪种正确,可以选择F1中的宽叶红花(AaRr)作为父本或母本分别与R中的窄叶白花(aarr)测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并统计比例,如果是基因型为AR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则测交后代不会出现宽叶红花,则假说二成立。(3)若假说—成立,即基因型为AARr和AaRR的个体死亡,则F2中宽叶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RR:AaRr=1:4,自交后代中窄叶白花的比例是(4/5)×(1/12)=1/15【点睛】本题解答的突破口为致死性状的原因分析,要学会处理表格信息,得到5:3:3: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致死的两种可能的原因。10、让该栗色公马与多匹栗色母马交配让该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交配若实验一的子代出现白色小马,则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若实验一的子代全为栗色,实验二的子代也全为栗色,则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若实验一的子代全为栗色,实验二的子代有栗色和白色,则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解析】

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题意分析,因为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而且要求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鉴定工作,因此需要让该匹公马与多匹母马进行杂交,以便获得更多的后代,经过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详解】(1)鉴于上述分析,可以这样设计:①实验一:让该栗色公马与多匹栗色母马交配;②实验二:让该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交配;(2)若实验一后代中有白色马出现,则说明栗色对白色为显性,且该栗色公马为杂合子,即基因型为Bb;若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子代都全为栗色,则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若实验一的子代全为栗色,实验二的子代有栗色和白色,且栗色个体多于白色个体,则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点睛】理解分离定律的本质以及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提取关键信息,并会用遗传定律解释实际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基因多样性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鳙鱼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乌鳢粪便中的能量不正确。因为物质循环发生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解析】

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详解】(1)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故土鸡羽毛颜色的多种多样,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2)环境容纳量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对于有害生物如田鼠,人们可通过改变其生存条件(如改种田鼠无法取食的植被类型,或释放田鼠的天敌)以降低其环境容纳量。(3)在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乌鳢中,因为每一营养级动物的粪便中的能量都来自上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故鳙鱼给分解者的能量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