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41中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西城区41中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西城区41中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西城区41中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西城区41中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41中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20年5月梁启超作《“五四纪念日”感言》一文,谈到他对“五四”的价值判断和思考:“吾以为今后若愿保持增长‘五四’之价值,宜以文化运动为主而以政治运动为辅。”梁启超的认识客观上有助于A.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B.提高国民的爱国觉悟C.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 D.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2.下列与圣经无关的艺术作品是A.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B.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C.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D.米开朗琪罗的《摩西像》3.董仲舒为树立儒家之权威,曾建议对其他学派加以“灭”“绝”,但汉武帝并未实际推行,只是剥夺了其他学说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就是在官场之中,武帝也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色彩的人物。这说明汉武帝A.顾忌新儒家,承天意施政 B.以“外儒内法”之术治国C.兼用百家之学以粉饰统治 D.容许多元文化并存,统治开明4.文明起源是多中心的。下列有关文明起源与辐射示意图,较符合事实的是A. B.C. D.5.1901年,《清议报》的一篇论说表示中国一时间突然涌现的“新党”实在太多、太濫,以新党自居的一千人等用“剽窃报章”之剩语,抄袭坊间时务策论之陈言,口中不时冒出“压力、进步、平等”之类新名词以显示自己“新党”的身份。这反映出当时A.人们知识结构正发生变化 B.西学书籍引进亟须规范C.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广泛 D.社会逐利风气日益盛行6.在清朝前期的司法实践中,“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依照规定,定期修例,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A.法律具有至高权威 B.律例体系缺乏实用性C.皇权专制色彩浓厚 D.封建律例具有随意性7.唐诗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通过检索全唐诗库四万多首唐诗,发现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舟”“船”的诗共3313条,包含“渔”“鱼”的诗共2784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这反映了唐代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 B.水陆交通比较发达C.江南经济文化兴盛 D.现实主义诗歌盛行8.湖南省沅陵县曾出土两张元代油漆颜料广告。广告宣称“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并提醒消费者“认门首红字高牌为记”。材料反映出A.繁荣发展的广告服务业B.较为激烈的商业竞争C.私营手工业地位的上升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9.1780年6月由马萨诸塞州制宪委员会制定的州宪法,规定了大、小乡镇之间围绕邦议会代表权、行政职位的设置、司法权的地位、邦与各乡镇之关系。马萨诸塞州宪法A.是美国地方最早的宪法 B.标志着美国成为了联邦制国家C.突出该州在美国的地位 D.为联邦宪法的制定提供了借鉴10.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西汉11.下图是冷战时期的一副漫画,双方核导弹上写的是:再怎么也用不了,因为对方会报复,这幅漫画意在说明:()A.原子弹的发明使人类的战争更加残酷B.核威慑使美苏出现了一定的均势局面C.对美苏而言,核弹的研发没有任何意义D.核竞赛加剧了冷战的对抗性1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几乎一切农产品部门的生产都被卷入到商业性经营中来,而且各种农产品的商品率都具有较高水平。这一变化主要说明A.中国丝茶的国际竞争力减弱 B.政府奖励措施催生民间办厂热潮C.“实业救国”思潮的深入发展 D.列强入侵加剧自然经济不断瓦解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称,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并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日本主权限于四岛及盟国决定的其它小岛。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对朝鲜以三八线进行了划分。战后英苏分别占领南北朝鲜并最终分别扶植了政权。根据二战结束前的商定,日本由多国占领,然而,战争结束后事实上由美国独占,并根据美国的全球利益对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于1951年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和《美日安全条约》,美国与日本缔结的军事同盟。——据《国条约集》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远东政策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远东政策变化的影响。14.(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太韫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不管土地兼并者如何富有,只要在大宋国土之内,通过赋税,最终会归国家所有。宋代农业生产力发展迅速,“在这种经济发达的情势下,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自然要作为商品卷入市场”。宋代权势阶层实现对土地的占有,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1.合法的土地交易;2.诱骗(如向土地拥有者许诺可以免除赋税);3.非法放贷和胁迫(放高利贷导致农户破产,借机胁迫农户交出土地所有权)。——摘编自王也《宋代土地兼并现象的影响及原因分析》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9月30日专程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陡革发展情况时表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设。华南农业走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指出,土地流转的本质,就是推进土地要素的市场化。圈地运动时期的英国虽与我国在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社会环境等方面有较大不同,但其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有一定积极意义。——摘编自尹虹梅《英国圈地运动时我国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启示》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政府推行“不抑兼并”土地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宋代土地政策、英国圈地运动和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社会转型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时期土地政策调整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梁启超认为五四运动的价值“宜以文化运动为主而以政治运动为辅”。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认识客观上有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即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故D正确;五四运动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提高国民的爱国觉悟属于五四运动的政治价值,故B不符合材料信息;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不是五四运动的内涵,故C错误。2、C【解析】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主要是反对中世纪神权统治思想,不涉及圣经内容,C符合题意;A、B和D都与圣经有关,排除。3、D【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汉武帝既给儒家以尊崇的地位,又给其他学派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汉武帝容许多元文化并存,实行开明统治政策,因此D选项正确;这并非是汉武帝顾忌新儒家,也无法体现对天意的顺承,A选项错误;B选项与重用阴阳家、道家等人物不符,排除;汉武帝兼用百家思想,并非只为粉饰统治,C选项错误。故选D。4、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图示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传播历程,古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海地区,然后向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的地中海沿岸传播,故B项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5、A【解析】

当时中国出现大量标榜“进步、平等”的“新党”,说明当时大量人群接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人们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引进西方书籍的内容,排除B;1901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排除C;材料内容和“逐利风气无关”,排除D。故选A。6、C【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清朝的司法实践中对于皇帝下的旨意,皇帝批准大臣的奏折都可以作为一种定例与法律同样起作用,并且是优先使用,从而说明皇权可以超越法律,即皇权专制色彩浓厚,故选C;A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材料所示律例体系实用性较高,B错误;材料体现的案例如有定例要先使用定例为审案依据,没有定例才适用法律,不能说律例具有随意性,D错误。7、C【解析】

依据材料“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并结合唐代的社会状况可知,唐朝商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南方地区通过海路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表明江南水乡的经济文化逐渐兴盛。C正确;依据材料“舟”“船”“渔”“鱼”来看,材料表述的和渔业有关,未体现农业的发展状况,A错误;材料未体现陆地交通的状况,B错误;材料未反映诗歌属于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D错误。故选C。8、B【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通过广告告知消费者产品的优点和提醒消费者认清品牌来看,说明这一时期商业竞争激烈,商家已经知道通过一定的方式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广告业的发展程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私营手工业地位的变化,排除C项;元朝时期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项。9、D【解析】

据材料“规定了大、小乡镇之间围绕邦议会代表权、行政职位的设置、司法权的地位、邦与各乡镇之关系”可知,马萨诸塞州宪法调整了大小乡镇、邦与各乡镇之间的关系,为联邦宪法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故D选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马萨诸塞州宪法是美国地方最早宪法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标志美国成为了联邦制国家是通过1787年宪法,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马萨诸塞州在美国的地位,故C选项错误。10、B【解析】根据题干所给材料“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该行政管理制度是郡县制,地方长官全部由中央任命。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故选B。其他选项皆可排除。11、B【解析】

从材料时间可以看出,此时正处于冷战时期,根据“再怎么也用不了,因为对方会报复”可以看出,双方势均力敌,不敢冒然发动核战争,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并不强调战争的残酷性,排除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核弹的研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双方的均势局面,而不是对抗性的加强,排除D项。12、D【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程度更深,因此中国几乎一切农产品部门的生产都被卷入到商业性经营中来,而且各种农产品的商品率都具有较高水平,说明列强的侵略加剧了自然经济的不断瓦解,D正确;题干描述的变化针对的是一切农产品部门,而非单指丝织品,排除A;题干未体现政府举措,排除B;中国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主要原因是受到世界市场影响,而非实业救国思潮影响,而且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思潮刚刚兴起,尚未深入发展,排除C。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变化:对日本,打败并惩治日本到扶植并与日本结盟;对中国,支持中国抗日并收回被占领土到扶蒋反共,敌视新中国;对朝鲜,实现朝鲜自由独立到扶植亲美政权、分裂朝鲜。(2)影响:使日本未能得到应有惩治,加速了日本的崛起;使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恶化中国对外交往环境,威胁中国安全,阻碍中国统一;使冷战扩展到远东地区,恶化了远东国际局势等。【解析】

(1)变化:由材料“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美国与日本缔结的军事同盟”可知,对日本,美国由最初的打败并惩治日本逐步转变为扶植并与日本结盟;由材料“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中国,美国由最初的支持中国抗日并收回被占领土逐步转变为扶蒋反共,敌视新中国;由材料“使朝鲜自由独立……战后英苏分别占领南北朝鲜并最终分别扶植了政权”可知,对朝鲜,美国由最初的帮助朝鲜实现自由独立逐步转变为扶植亲美政权、分裂朝鲜。(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局部和整体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局部看,美国对日本的扶持使日本未能得到应有惩治,加速了日本的崛起;对朝鲜,则是使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对中国,美国远东政策的转变恶化中国对外交往环境,威胁中国安全,阻碍中国统一;从整体看,美国远东政策的转变使冷战扩展到远东地区,恶化了远东国际局势。14、(1)原因:宋初“藏富于民”指导思想的影响;顺应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合法性的需要;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土地商品化。(2)不同影响:宋代受重农抑商的封建传统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影响,失去土地的中国农民只能终身被束缚在土地上,极难推动社会转型的实现。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提供了自由雇佣劳动力,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和转型。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有利于农业摆脱落后生产模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农民流转土地承包权有利于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使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3)看法:一定时期的土地政策的调整与当时的历史状况紧密相关;土地政策调整一定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兼顾农民的权益;土地政策是涉及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大事。【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可概括为宋初“藏富于民”指导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在这种经济发达的情势下,土地这一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