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0/08/wKhkGWa9bh6APH5wAALzAnR5GCU577.jpg)
![2025届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0/08/wKhkGWa9bh6APH5wAALzAnR5GCU5772.jpg)
![2025届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0/08/wKhkGWa9bh6APH5wAALzAnR5GCU5773.jpg)
![2025届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0/08/wKhkGWa9bh6APH5wAALzAnR5GCU5774.jpg)
![2025届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0/08/wKhkGWa9bh6APH5wAALzAnR5GCU57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初期齐桓公首开礼贤下士之风,战国时期诸侯招贤已蔚然成风。《史记・秦本纪》载,秦孝公元年(前361年)向天下士人广发求贤令,开出了“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的丰厚条件。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宗法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B.法家思想已取得了独尊地位C.私学出现动摇了王室的统治基础D.士阶层流动冲击了贵族政治体制2.如表是1976—2015年七国集团(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变化。由此可以推知A.七国集团经济发展已经严重衰退 B.新兴国家经济发展迅速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3.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拥戴皇长子朱常洛,而明神宗意欲立朱常询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被立为太子。这场国本之争表明A.官僚体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 B.明朝的君臣关系极度紧张C.明朝皇帝已经失去了太子册立权 D.专制集权制度出现了削弱4.明朝万历年间,佃户不愿耕作之田,可将田退还原主,其交有押租金的,由地主退还佃家,“两相交付,不致留难”。江南地区甚至出现佃户借口今年没有收成拒绝交租的现象,明年地主为了收到地租,对佃农不得不待之以礼。由此可知,当时A.土地所有权变更频繁 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农业生产的利润微薄 D.农民抗租现象非常普遍5.王培华认为,政治家讲正统,体现了政治家的政权连续性意识,促使有作为的政治家以统一中国为己任;史学家讲正统,体现了史学家的政权连续性意识,促使史家不断以正统观念编撰正史或改编史书,正史成为中国文明连续性的重要载体。这里的正统论的实质是A.思想的大一统 B.君主专制的确立C.郡县制的实现 D.农耕经济表现6.1882年4月18日,达尔文病逝,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了牛顿的墓旁,这主要是因为A.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深受牛顿经典力学的启发B.牛顿和达尔文分别在物理学和生物学领域“赶走了神”C.达尔文是地位仅次于牛顿的英国科学家D.达尔文的科学成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理论基础7.“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文中“议会的国王”对应的政治制度是A.封建等级制 B.等级君主制C.君主专制制 D.君主立宪制8.19世纪50年代,咸丰帝不得已采取依靠地方的做法:下令各省兴办团练,允许地方征收厘金、办理捐输以补军费不足。上述做法直接导致了A.军阀割据局面形成B.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中央集权体制出现严重危机9.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10.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后各国纷纷调效仿。这反映了西方国家A.一致行动共度经济难关 B.采取贸易保护转嫁危机C.整顿外贸秩序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11.如图为学者估算的公元200年至1851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A.首次过亿得益于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B.世界联系加强背景下首次达到两亿C.1700年后直线上升根源于赋税制度改革D.国家分裂时期人口都呈现下降趋势12.下图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①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②隐含了面向全民大众的价值取向③承载了北大人“肩负重任”理想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战争观是指人们对战争问题总的看法。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主流的现实主义战争观:把战争看作一种政治工具,与道德无关,也无所谓正义与否。然而,1914年爆发的第一世界大战成为这种战争观的滑铁卢,作为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战争给各国经济带来的巨大破坏以及庞大的人力、物力损失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被战争残酷现实震惊了的精英开始反省自己对战争的认识。在此背景下,理想主义战争观产生,即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这种战争观在国际危机频发的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人们极力希望能避免战争。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理想主义战争观彻底破产。二战期间,特别是在了解了法西斯的疯狂侵略以及种族灭绝的非人道做法后,有识之士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以往对战争的认识。反法西斯的现实需要催生了战后国际战争观的转向,衍生出正义战争观,将战争划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摘编自梁占军《二战与20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以来推动三种战争观演变的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战争观演变过程中得出的认识。14.(20分)古代世界的法律材料一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倘自由民打地位较高者之颊则应于集会中以牛皮鞭鞭之六十下。倘自由民之子打与之同等的自由民之子则应赔银一明那。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汉穆拉比法典》材料二“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罗马共和国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律。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公元前326年,彼特留法案废除了债务奴隶制。问:(1)材料一中的法典产生于什么时间、哪一文明区域?(2)材料一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3)与《汉穆拉比法典》相比,材料二所述古罗马的“公民法”体现出哪些人类法制的新特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据材料中“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士阶层借助社会变革之际,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阶层出现了流动,冲击了贵族政治体制,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宗法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和明朝初期仍然有分封制;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法家思想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王室统治基础的动摇。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西方七国集团在世界中的经济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这不是说西方七国集团的经济衰败,是因为新兴国家相继崛起导致的,B正确,A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面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排除;材料无法得出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D排除。故选B。3、A【解析】
“明神宗意欲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被立为太子”表明官僚体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君臣关系极度紧张,排除B;皇帝依然掌握对太子的册立权,排除C;明清时期,专制中央集权持续加强,D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4、B【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佃户可以随意退佃,以至于地主害怕土地没有人耕种,对佃户以礼相待,表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故选B;佃户退耕没有导致土地所有权变更,A错误;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根据材料“江南地区甚至出现佃户借口今年没有收成拒绝交租的现象”可知农民没有交租是个别现象,D错误。5、A【解析】
根据“以正统观念编撰正史或改编史书,正史成为中国文明连续性的重要载体”可得知,正统论是强调政治上的大一统,同时也涉及到文化史学上的大一统一,其实质都是思想上的统一,A正确;BC项都只是政治统一的表现,不符合题意;农耕经济是正统思想的经济基础,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6、B【解析】
达尔文和牛顿在各自领域的成就都打击了宗教,因此选项B正确;两者之间并未有相互启发,排除A;选项C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法拉第的成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理论基础,选项D排除。7、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实行的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故D正确。8、D【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政局变动和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历史解释素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50年代,面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八旗兵和绿营兵不堪一击,咸丰帝被迫倚重汉族官僚,导致地方拥有军事和财政大权,使得中央集权体制出现严重危机,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A项错误;地方势力发展,并不意味着其能与朝廷分庭抗礼,B项错误;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发生在武昌起义之后,十几个省脱离清朝统治而独立,C项错误。9、A【解析】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从材料中的“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来看,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百家争鸣。故答案为A项。“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项;公元前2世纪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当时不可能形成崇儒尚佛的文化现象,排除D项。10、B【解析】
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是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转嫁危机,结果导致危机进一步加剧,故B正确,A错误;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提高关税是为限制进口,排除D项。11、B【解析】
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到,1600年中国人口达到了两亿,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处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B正确;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技术,A错误;1700年后人口直线上升是因为高产农作物引进,可以养活更多人口,同时也与赋税制度改革有关,但不是根源,C错误;220年以后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此时期国家分裂但人口是上升的,D错误。12、A【解析】
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体现了北大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图案中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北大的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不是面向全民大众,②不符合题意。排除B、C和D。故选A。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因素:政治的需要;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性和残酷性;有识之士的反思;经济大萧条引发的国际环境的动荡等。(2)启示:人类对于战争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战争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战争观的演变与战争形态变化密切相关;人类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珍视和平,理性认识战争。【解析】
(1)根据材料“20世纪初……把战争看作一种政治工具,与道德无关……”得出政治需要的推动;根据材料“第一世界大战成为这种战争观的滑铁卢,作为工业化时代的产物……理想主义战争观产生……在国际危机频发的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得出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经济大萧条影响战争观的变化;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理想主义战争观彻底破产……衍生出正义战争观……将战争划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得出人们对战破坏性的反思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性和残酷性使们厌恶战争。(2)综合上述材料,启示可从人类认识战争的不断深入、战争时代性、战争形态变化影响战争观念、人类认识的滞后性及对战争的理性认识进行阐述。14、(1)时间:公元前18世纪。区域:古代两河流域。(2)信息:条文意在处理自由民与奴隶之间、自由民与地位较高者之间的经济利益、人身伤害等方面的纠纷与矛盾,由此证明《汉穆拉比法典》用于协调古巴比伦各阶层的社会关系;显然法典倾向于袒护“地位较高者”,其次自由民,而奴隶则受无情迫害,反映古代两河流域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与残酷性;法典条文还透露出神灵信仰;《汉穆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第一手史料。(表层信息、深层信息取之合理,文字通顺)(3)特征:公民法律地位平等;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出现的新的法律体现人们崇尚法治、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人身依附关系逐渐解除。【解析】
(1)时间:根据《汉穆拉比法典》,可得出时间是公元前18世纪。区域:《汉穆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法典,属于古代两河流域。(2)信息:根据“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等信息可得出条文意在处理自由民与奴隶之间、自由民与地位较高者之间的经济利益、人身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农产品网络营销作业指导书
- 2025年怀化考从业资格证货运试题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
- 2025年武威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试题
- 2025年楚雄驾校考试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电力调试合同(2篇)
- 电动车补充协议书范文(2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4毛泽东词两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
- 六年级班主任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 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二年级
- 2024年安徽省高校分类对口招生考试数学试卷真题
- ISO45001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 动画课件教学教学课件
- 会所股东合作协议书范文范本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数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期中复习单项选择100题(含答案)
- 2024年胡麻油市场前景分析:全球胡麻油市场规模达到了25.55亿美元
- 小学英语800词分类(默写用)
- 《 西门塔尔牛脸数据集的研究》范文
-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1《简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真实世界研究指南 201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