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临床技术71_第1页
小儿麻醉临床技术71_第2页
小儿麻醉临床技术71_第3页
小儿麻醉临床技术71_第4页
小儿麻醉临床技术7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麻醉临床技术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小儿麻醉临床技术小儿麻醉临床技术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小儿麻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第一节面罩吸入麻醉第二节气管插管术第三节喉罩的应用第四节小儿硬膜外阻滞第五节骶管阻滞第六节周围静脉血管的穿刺第七节中心静脉置管第八节动脉置管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看法,比如,杨治良等人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指出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同的作用。李龙辉认为,家庭教养方式仅包括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是不全面的,它还应该包括由此而形成的家庭气氛在内的各种隐性的教育成分,家庭对人的影响几乎是无时不在的。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表明,个体的独立意识能力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之间均有密切的关系,并且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独立意识能力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目前,众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第一线的教师都已经认识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初中生众多重要品质的形成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已倍受关注。虽然,目前国内外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颇多,但对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仅对我国农村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进行探究,以期为后续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干预研究提供实证支持。1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襄阳市两所中学抽取学生为正式施测对象,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5份,有效率为98.75%。本次抽样确保了各年级的样本都能被抽到,其中初一年级151份,初二年级117份,初三年级127份。通过对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样本的随机取样效果是比较好的。1.2研究工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问卷(EMBU)》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il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1993年,我国的岳冬梅等人进行了翻译、修订,修订后的EMBU量表包括父亲教养方式的六个分量表,母亲教养方式的五个分量表,共11个分量表。父亲教养方式包括情感温暖、过分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偏爱被试6个因子;母亲教养方式包括情感温暖、过分干涉与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5个因子。由被试分别对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进行报告,答案分别为“从不”、“偶尔”、“经常”、“总是”4个选项。得分越高,表明父母在某个因子上的行为表现越多。2.结果分析2.1问卷的信效度检验2.1.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该量表包括对父亲和母亲的66个条目,将父亲教养方式的条目分为6个因子,母亲教养方式的条目分为5个因子,其信度如表3、表4所示。从上表可以看出,《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父亲教养方式量表的α系数范围在0.6847-0.8302之间,母亲教养方式量表的α系数范围在0.6344-0.8200之间,分析还得出总量表的信度为0.8185,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2.1.2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的构想效度检验根据Tuker的理论,构造健全项目所需要的项目和测验的相关在0.30-0.80之间,项目间的组间相关在0.10-0.60之间,说明问卷的结构较好。从各维度分别与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总分的相关可以看出,因子之间的相关小于因子与总分的相关,因此可说明该问卷结构效度较好。2.2性别、年级、父母是否离异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父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及理解、严厉惩罚、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5个因子上,性别的主效应都非常显著,特别是在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在情感温暖及理解和偏爱被试因子上,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严厉惩罚、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因子上,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另外,在父亲的过分干涉、偏爱被试2个因子上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具体来说,在父亲过分干涉因子上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初一>初三>初二;在父亲的偏爱被试因子上具体表现为:初一>初二>初三。从表中还可以得出,在偏爱被试因子上存在着极其显著的父母是否离异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父母离异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父母没有离异学生的得分。在拒绝否认这个因子上,存在着性别和年级的交互效应。在母亲的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及理解、拒绝否认、严厉惩罚3个因子上,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情感温暖及理解因子上,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因子上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情感温暖及理解、偏爱被试2个因子上,存在着显著的父母是否离异差异,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得出,父母离异学生的得分高于父母没有离异学生的得分;在拒绝否认、严厉惩罚2个因子上,年级的主效应显著,特别是拒绝否认因子上,极其显著,年级的差异表现为:初一>初二>初三。母亲的教养方式的各因子没有显著的交互效应。3讨论3.1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对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的心理测量学分析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如表3、表4所示,问卷总体的Alpha系数为0.7479,表明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好。而分别关注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发现,父亲部分的情感温暖、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偏爱各维度的Alpha系数分别为0.7722,0.7578、0.83022、0.7607、0.6847、0.7206。母亲部分的情感温暖、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严厉惩罚、偏爱各维度的Alpha系数分别为0.8200、0.6344、0.7321、0.6941、0.7367。父亲部分的过度保护因子的内部一致性较小,母亲部分的过分干涉因子的内部一致性较小。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孟冬梅修订的EMus其本身就遗留着不稳定的问题;再者,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过分干涉会随着受测者的成长而发生变化,也容易导致信度较低。表3、表4对父母教养方式的效度检验显示,从各维度分别与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总分的相关可以看出,因子之间的相关小于因子与总分的相关,且差异非常显著,因此可说明该问卷结构效度较好。3.2年级、性别、父母是否离异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讨论从本次测量的数据来看,对待不同性别的孩子,父母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教养方式,在父亲严厉惩罚、父亲过度干涉、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干涉、母亲拒绝否认和母亲严厉惩罚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男生报告大于女生。以上结果说明了对于女孩,父母更多地采用情感温暖和理解等积极的教养方式,很少采用惩罚、拒绝否认等消极的教养方式,并且父母给予了女孩更多的偏爱;而对于男孩,父母往往认为比较调皮,不好管教,所以父母更多的采取了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干涉保护等较为消极的教养方式,很少给予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这也可以为本研究中男生的独立意识报告低于女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父母离异和父母没有离异的教养方式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根据个案分析来看,父母离异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对其独立意识的发展程度影响是很明显的。但是,这里分析的结果是差异不显著,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在随机抽取的300个个案中,父母离异的个案的比例比较小,不足以达到显著性水平。比较年级差异,初三年级的学生,无论是在情感温暖还是拒绝否认、严厉惩罚均高于低年级的学生。这说明,初三的学生在初中的最后一年内,要面临的学习和升学等多方面的考验,父母自然要给予更多的情感温暖,但对其前途问题的选择,父母也给予了更多的干涉和拒绝。年级差异也表明,在初中的不同阶段,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同样的教养方式上,父母对子女常常采取一致行动,说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一致性,也说明父母对子女的态度、行为可能与子女自身因素有关。简单效应分析结果,父亲情感温暖在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上分别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在其初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初一年级学生从小学的环境进入中学环境,父亲对男孩或女孩的情感温暖自然要多些;而初三年级的学生面临升学等问题的选择,父亲也会有更多的关注,初二年级的学生群体作为已适应阶段,自然关注少些;父母拒绝否认和父亲严厉惩罚在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上分别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正如前面所说,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的学生分别面对自身的适应和选择等问题,因此得到的关注多,与此同时得到的拒绝否认也相应要多,然而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中学生活,但对于这一时期接踵而来的新挑战、新任务和各式各样的诱惑,难免会产生困惑,因此这时的父母必然会对自己的子女投入更多的拒绝,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上述父亲情感温暖、父母拒绝否认和父亲严厉惩罚存在显著性差异,也是由于男女生在性格及处事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影响。母亲拒绝否认在三个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初三的学生,母亲过多的担心孩子的工作、生活甚至是恋爱的问题,对于这一过渡时期的学生,子女得到母亲拒绝否认是不同程度的,这往往由于经济等原因影响。乔治·凯兴斯泰纳(GeorgKerschensteiner,1854-1932),德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改革家,德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欧美教育史上倡导国民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悉心研究和推行国民教育理论、劳作学校理论,并改革国民学校和补习学校,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对德国,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劳作学校建设的实践中。本文主要就其公民教育思想进行简单介绍。一、国家的职责凯兴斯泰纳主张教育要为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服务,要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他认为,国家与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8世纪末至19世纪期间,国民学校在德国已成为国家贯彻某些意愿的行政工具。”国家的目的,是使现实人提高到理想人的目标;教育的目的,是使现存国家提升为真正的国家,也就是理想国家的境界。他强调,国家应该是引导人们进入道德生活的一种人类集团,国家本身应是一种理想的道德组织。“是为了某一特定目标而组织在一起的人类集团,这一集团应该通过其成员的活动,尽可能地为个人伦理自由的发展铺平道路,同时,它自己也朝着具有美学特征的文明与法制国家的方向发展。”“体现伦理思想的国家,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外在的伦理财富。”“个人正是在国家实现某一时期的崇高理想中,不仅找到了理想而又受尊敬的工作,同时也找到了从伦理上完善自己的宝贵良机。”在他看来,国家是一种人类生活团体,这种人类生活团体是引导人们向道德方向发展的。文明和法制的国家是个人身心美满的场所,“当学校尚未意识到自己应该是实现将现有国家引导到法制和文明国家的理想境界这一普遍目标的一个工具时,它也不可能为任何个人,以适当的方式,为其职业作准备。”所以,凯兴斯泰纳的教育思想属于社会本位主义教育范畴,个人教育必须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的,同时又承认人的尊严和发挥个性的必要性。“伦理的集体是人类外在伦理的最高财富。除此以外,我还提出了第二个先决条件,即通过国民教育,使人们认识到,至高的内在伦理财富和至高的外在伦理财富,是在相互交替的限定状态中存在的。”国家应为至高无上的外在财富,同时,又是实现个人内在财富的机构。“现有国家的目标是双重目标:首先是利己主义的目标,也就是考虑内在与外在的安全及其公民的身体与精神的健康。然后才是为公的目标,即通过国家自身向着伦理集团的发展,以及在法制和文明国家的集体中行使其权利,逐渐在人类社会中建立起人道主义的国家。”当然,“由于时代和作者本人世界观所决定,凯兴斯泰纳所谓维护国家内在与外在的安全,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维护军国主义德国的利益和统治。他所说的人道主义国家也只能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国家,这个国家只能是为反动势力,即沙文主义的资产阶级统治集团服务。”二、公民教育的目标凯兴斯泰纳明确提出:“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有用的国家公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关于国家职责的知识,了解国家的任务;(2)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能够按照个人的特长在国家系统中充分发挥作用;(3)具备公民的品德,热爱祖国,愿为国家服务。”“一个在国家这样的机构中不起作用的人,或者他根本承担不了直接或间接对实现国家目标有利的任意一项工作,那他就不可能是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对国家有用的公民。”他还举例进行了说明。一个人在集体生活中,在工作岗位上,不付出任何劳动,却享受国家的恩惠,这个人不但不是一个有用的国家公民,他的行为是纯属不道德的。一个人把继承来的财富,只用于自己个人的享受,虽然也纳税,但不付出任何相应劳动,这样的人就不配得到“有用的国家公民”这一称号。与此相反的,即使是一位马路清扫工,只要他能懂得清扫工作的价值并胜任这一工作,就可以称为“有用的国家公民”。凯兴斯泰纳对有用的国家公民应具备的三个条件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但它们不是同样重要的,其中居于首位的是公民的品德。一个人能否成为良好公民的关键,在于有无公民的美德。所以,凯兴斯泰纳特别强调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性格的陶冶。他主张对学生进行有关公民知识的教育,教育儿童绝对服从国家,有公民责任感,有正义与公平的思想,有民族感,树立国家的绝对权威。三、公民教育的对象凯兴斯泰纳不仅对国家职责和公民教育的目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而且明确了公民教育的对象。他明确提出,公民教育应把国家“所有的分子”都包括在内。“所有的分子”即指全体国民。凯兴斯泰纳以极大的精力进行国民学校的改革工作,努力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他认为,要使全体国民能够履行国家义务,必须彻底普及初等教育和对他们进行公民教育。同时指出,把公民教育水平仅仅局限于初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他主张对所有从出生到进入“公共生活年龄”(即20岁开始服兵役时)的人进行“强迫的公民教育”。在当时的德国,法定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龄为6-14岁,但担负普及教育任务的国民学校在实践中偏重“书本教学”,忽视“性格陶冶”,而且在初等义务教育完成后,只有很少人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大部分人进入工厂当学徒或到农村当农民。面对这种实际情况,凯兴斯泰纳提出按照公民教育的目标和劳作教育的原则改革国民学校,同时在城乡广泛设立新型补习学校,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