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重点试题精编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均在试卷末尾)一、选择题
1、下列谱例中使用了哪种复调模仿手法?()A.逆行模仿B.倒影模仿C.扩大模仿D.自由模仿
2、()注重几个声部的纵向结合,其中只有一条具有独立意义的主要旋律线,其他声部是和声性的伴奏,起到陪衬主旋律的作用。A.复调音乐B.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C.主调音乐D.单调音乐
3、某男,31岁,天气突然特冷,衣着单薄,致左上腹部暴痛,喜温恶寒,得温痛减,口和不渴,恶心欲吐,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治宜选用的方剂是A.良附丸加减B.左金丸加减C.附子汤加减D.保和丸加减E.黄芪建中汤加减
4、下列图片中,哪一个是西周时期宫廷常用的乐器?()。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5、“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与声”。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个思想学派的音乐理念?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
6、《秦腔牌子曲》是由()演奏的独奏曲。A.京胡B.二胡C.高胡D.板胡
7、预防药物性肾损伤,需要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避免滥用。关于用药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A.含金属矿石成分的中药可小剂量长期服用B.对某些有肾损害高危因素者,药物应慎用或减量C.数种药物并用时,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D.因慢性病需长期服用可能蓄积的药物,应采用少量.间断服药方法E.一旦发现有肾损害,应立即停药,根据不同药物种类及其临床应用给予相应处理
8、《渔阳鼙鼓动地来》出自作品()。A.《长生殿》B.《长恨歌》C.《渔光曲》D.《渔阳曲》
9、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分别演奏《欢乐颂》的两个声部并合奏,然后分辨两声部间的音程关系,其教学重点是()。A.曲式B.速度C.织体D.和声
10、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的创作者是()。A.韦伯B.瓦格纳C.罗西尼D.普契尼
11、下图中的乐器是()A.长笛B.单簧管C.双簧管D.短笛
12、下列谱例用了哪种旋律发展手法?A.(同头)换尾B.鱼咬尾C.(起承转)合D.换头合尾
13、秦腔的领奏乐器是()。A.京胡B.高胡C.板胡D.坠胡
14、下面谱例出自哪一个省的民歌()A.山东B.江苏C.云南D.浙江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指挥图示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16、隋唐至宋,在宫廷宴饮时娱乐欣赏的音乐称为()。A.燕乐B.清商乐C.西凉乐D.龟兹乐
17、下面旋律片段的体裁是()A.圆舞曲B.进行曲C.摇篮曲D.夜曲
18、下列关于复调音乐声部独立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各声部通常可采用不同的节奏B.各声部主要采用正向或反向的旋律进行C.各声部可采用斜向的旋律进行D.各声部常常先后进入
19、传统戏曲行当中常有“大花腧“”二花腧”和“小花脸”之说,其中“小花脸”属于哪个行当()A.生B.旦C.净D.丑
20、下面谱例出自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它描述的是哪种动物()?A.野驴B.袋鼠C.乌龟D.天鹅
21、()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该阶段的音乐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现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音乐教学工作。A.综合性评价B.定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
22、《斗牛士之歌》是()中的片段。A.《茶花女》B.《卡门》C.《塞维利亚的理发师》D.《唐璜》
23、20世纪匈牙利有一位音乐教育家创立了()A.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B.达尔克罗兹教育体系C.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D.才能教育
24、下面旋律片段的风格是哪种舞曲()A.圆舞曲B.伦巴舞曲C.弗拉门戈舞曲D.探戈舞曲
25、在下列选项中,表示A大调下属和弦的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26、下面谱例出自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的________乐章________。选()A.第一;《仙乐风飘处处闻》B.第七;《仙乐风飘处处闻》C.第三;《山在虚无缥缈间》D.第八;《山在虚无缥缈间》
27、下列哪些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①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②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③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④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8、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是音乐课程标准中两个重要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基本理念,只有通过良好的音乐实践,学生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体验音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去表现和创造音乐。下列哪一项不符合以上观点()A.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立刻给予批评指正B.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的技巧去理解音乐、探索音乐C.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D.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情感,交流思想
29、下面旋律片段是哪个民族的民歌?()A.维吾尔族B.哈萨克族C.苗族D.藏族
30、形式主义美学观特别强调音乐作品的形式属性,因此在增进审美领悟和审美敏感性方面,聆听音乐时更关注的是()A.作曲家生平B.创作背景C.故事情节D.乐器音色
31、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及管弦乐曲《牧神午后》是印象主义乐派的典型代表,与之相似的还有()A.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B.拉威尔—《水的嬉戏》C.李斯特—《钟》D.瓦格纳—《诸神的黄昏》
3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谈话、讨论、课堂提问、音乐表演、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尽量广泛地观察学生,记录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进步。这种评价属于()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标准性评价D.导向性评价
33、西洋铜管乐器中,音色嘹亮辉煌,善于表现雄壮有力的音乐情绪,还能吹奏优美旋律的乐器是()。A.长号B.小号C.圆号D.管子
34、强力集团又叫“五人团”,他们分别是()A.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B.达尔戈梅斯基、鲍罗丁、穆索尔斯基、柴可夫斯基、居伊C.巴拉基列夫、鲍罗丁、达尔戈梅斯基、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D.柴可夫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穆索尔斯基
35、“在音乐欣赏课《赛龙夺锦》的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用30分钟讲解广东音乐的历史,10分钟介绍广东音乐的伴奏乐器,用最后的5分钟时间聆听了一遍乐曲。”这位老师的教学活动违背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基本理念。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C.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36、作有音乐作品《水乐》的是我国现代作曲家()。A.瞿希贤B.谭盾C.张曙D.谷建芬
37、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下列哪项关系到课堂导入环节的质量()①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经历②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艺术想象力③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体现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④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以教师为主体安排活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8、相和大曲中,()表示音乐的高潮部分。A.艳B.乱C.解D.趋
39、在中西方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那么下列这条旋律属于哪种类型的音乐()A.单音音乐B.主调音乐C.复调音乐D.无调性音乐
40、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
41、在一个单元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以“旅游”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不同的国家,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感受各种各样的音乐风格,感受世界音乐的魅力。该教师的行为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哪一基本理念?()A.彰显美育功能B.理解多元文化C.强调音乐实践D.深化情感体验
42、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A.斯美塔那的《被出卖的新嫁娘》B.威尔第的《茶花女》C.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D.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43、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曾因大胆和尖锐的创作风格而被评价为“足球音乐”,他的歌剧代表作是A.《彼得与狼》B.《战争与和平》C.《卡门》D.《沃采克》
44、“在一节《寻找春天》的音乐活动课上,教师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模仿春天的自然音响。当音乐响起时教室里热闹鼎沸,有的学生用大鼓模仿雷声,有的学生使劲摇串铃模仿雨声,有的学生用铃鼓模仿风声……教室里说笑声、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声混成一团。”这种现象说明本堂课存在哪个问题?()A.自娱自乐,缺乏审美B.枯燥听讲,缺乏操作C.乱敲乱奏,缺乏合作D.精心构思,缺乏实践
45、《好日子》属于音乐美范畴的()。A.优美B.壮美C.欢乐美D.喜剧美
46、下面谱例展示的是我国哪种传统说唱音乐形式?()A.苏州弹词B.京韵大鼓C.四川清音D.单弦牌子曲
47、《海青拿天鹅》是产生于元代的一首著名乐曲,当时演奏的乐器是()A.古琴B.古筝C.琵琶D.笛子
48、下列速度标记由慢到快排序正确的是()A.Largo—Andante—Allegro—PrestoB.Allegro—Vivace—Presto—LargoC.Largo—Allegro—Andante—VivaceD.Presto—Allegro—Andante—Adagio
49、下面谱例的调式是()。A.#f小调B.A大调C.#F羽调式D.A宫调式
50、下面谱例出自福斯特的哪一首歌曲?()A.《美丽的梦神》B.《老黑奴》C.《噢!苏珊娜》D.《康城赛马》二、多选题
51、下面谱例的作曲者是()。A.赵元任B.黎锦晖C.萧友梅D.李叔同
52、咬字吐字属于十三辙中“灰堆”辙的是()A.啊、发、爸、假B.爱、来、坏、怪C.归、水、蕾、飞D.俺、旋、仙、见
53、下面旋律片段的体裁是()A.小夜曲B.进行曲C.夜曲D.圆舞曲
54、门德尔松的《第三交响曲》也叫()A.《苏格兰交响曲》B.《意大利交响曲》C.《宗教改革交响曲》D.《德国交响曲》
55、下面谱例出自古典主义时期的《小夜曲》,其作曲家是()A.J.C.巴赫B.贝多芬C.巴赫B.贝多芬C格鲁克D.莫扎特
56、含油脂成分易引起酸败的饮片有查看材料A.肉桂B.白芷C.樟脑D.杏仁E.天冬
57、下列属于表现主义音乐代表的是()。A.德彪西《大海》B.贝尔格《沃采克》C.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D.拉威尔《波莱罗》
58、初次学习吹奏口琴时,老师应指导学生从哪个音区开始?()A.低音区开始B.中音区开始C.高音区开始D.次高音区开始
59、在高中鉴赏课《沂蒙山小调》中,聆听结束后老师请学生回答歌曲的体裁,学生回答后老师对学生做出鼓励性评价,并在学生成长阶段评价记录册中写道:“该同学能够准确听辨不同的体裁和形式”。这种评价方式是()。A.自评B.互评C.他评D.定量测评
60、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A.斯美塔那的《被出卖的新嫁娘》B.威尔第的《茶花女》C.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D.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61、“先天之本”指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
62、下列戏曲剧目中,属于现代京剧的是()A.《十五贯》B.《四郎探母》C.《智取威虎山》D.《牡丹亭》
63、下面谱例用了哪种旋律发展手法?()。A.鱼咬尾B.螺蛳结顶C.换头合尾D.同头换尾
64、燥邪致病A.传染性强B.易伤津液C.易伤阴位D.易伤津耗气E.易袭阳位
65、患者,女,39岁,尚未至月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淋漓不尽,色淡质稀,两目干涩,腰酸膝软,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根据病例请回答以下问题。其辨证是A.脾不统血B.瘀血阻络C.阴虚火旺D.肝肾不足E.脾肾阳虚
66、海顿的作品《四季》是一部()A.交响曲B.弦乐四重奏C.清唱剧D.协奏曲
67、下列旋律片段选自()乐器的代表曲目。A.扬琴B.唢呐C.云锣D.二胡
68、下面谱例是歌曲《东方红》,其主题发展手法是()。A.严格模进B.自由模进C.反向模进D.倒影模进
69、铃木镇一创立了()教学法。A.体态律动B.才能教育C.声势活动D.综合音乐
70、四肢不温与气的哪项功能失常有关一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
71、在教学内容的组织环节上不包括()。A.教师情感的倾注B.教学反思C.形象直观的演示D.妙趣横生的活动
72、下列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家是()。A.规多B.迪费C.若斯坎D.维拉尔特
73、我国民族乐器笙属于()类气鸣乐器。A.哨嘴B.簧管C.拉管D.闭管
74、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对认知领域进行了层级划分,“学生了解旋律模进的发展手法后,运用该手法写作音乐片段。”这属于哪个层次?()A.识记B.分析C.应用D.评价
75、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发展手法是()(常考)A.同头换尾B.模仿C.起承转合D.模进
76、下面谱例中的低声部使用了哪种写作技法?()A.倒影模仿B.逆行模仿C.自由模仿D.节奏模仿
77、下列不属于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的是()。A.省B.准C.美D.花
78、()是莫扎特在1791年9月完成的最后一部歌剧,其内容取材于诗人维兰德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的一篇童话。A.《费加罗的婚礼》B.《唐璜》C.《魔笛》D.《费德里奥》
79、药历的书写原则与推荐格式包括A.基本情况B.病历摘要C.用药记录D.特殊人群E.用药评价
80、图2所展示的器乐演奏形式是()。A.十番锣鼓B.白沙细乐C.潮州弦诗D.打溜子
81、《幻想交响曲》是法国作曲家()创作的。A.勃拉姆斯B.柏辽兹C.罗西尼D.圣一桑
82、下面谱例采用的旋律发展手法是()。A.完全重复B.变化重复C.模进D.再现
83、下面谱例中旋律所代表的地方歌舞音乐是()。A.采茶歌B.芦笙舞C.二人台D.囊玛
84、“在音乐课《大海啊,故乡》的课堂上,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主题乐句的五线谱,并在相应的音符下面加上捻指、拍腿、拍手、跺脚等动作,通过这种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位老师采用的音乐教学法是()A.铃木教学法B.柯达伊教学法C.达尔克罗兹教学法D.奥尔夫教学法
85、下面谱例最合适的合唱声部是A.女高音B.女中音C.男高音D.男低音
86、患者,男,30岁,工人。患者于五天前开始出现咳嗽加剧,痰稠色黄,气喘息粗,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宜选用A.杏苏散B.桑菊饮C.桑杏汤D.清金化痰汤E.百合固金汤
87、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选自歌曲()。A.《河边对口曲》B.《黄河怨》C.《黄河颂》D.《黄河船夫曲》
88、下列力度标记按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p—mp—mf—fB.mp—p—f—mfC.f—mf—mp—pD.f—mf—ff—fff
89、下列旋律的调式属于()A.bE自然大调B.C自然小调C.C自然大调D.c和声小调
90、学生体验、感知音乐的能力和审美情趣评价主要采用()评价模式进行。A.模块学业质量B.日常学习表现和模块学业质量C.日常学习表现D.教师口头
91、我国目前出土的先秦青铜乐器中,音域最广的是()。A.曾侯乙墓编磬B.曾侯乙墓编钟C.夏代带翼铜铃D.商妇好墓编铙
92、因证候禁忌而不宜合用的是A.六应丸与紫雪散B.胆宁片与妙济丸C.天麻丸与苏合香丸D.牛黄解毒片与金匮肾气丸E.附子理中丸与参茸卫生丸
93、下面旋律调式中,商音的音名是()。A.DB.bBC.ED.C
94、下面谱例是哪个民族的民歌?()A.鄂伦春族B.朝鲜族C.满族D.哈萨克族
95、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2007高校系列节目给国内众多知名大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在内蒙古大学对决天津师范大学的一期比赛中,内蒙古大学的同学们载歌载舞,将蒙古族的艺术瑰宝呈现在了广大观众面前,获得了比赛的冠军。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他们表演的才艺最可能是()。A.马头琴、囊玛、呼麦B.札木聂、安代舞、长调歌曲C.安代舞、呼麦、长调歌曲D.手鼓、安代舞、长调歌曲
96、《祖国颂》是一首单乐章混声合唱,其词曲作者是()A.乔羽、孟卫东B.乔羽、刘炽C.张藜、秦咏诚D.瞿琮、郑秋枫
97、下面谱例属于我国民问音乐中的哪个歌种()A.化儿B.信天游C.采茶歌D.长调
98、《跳蚤之歌》的体裁形式为()。A.诙谐歌曲B.抒情歌曲C.讽刺歌曲D.叙事歌曲
99、复调也被称为(),原意为“点对点”,复调音乐的技术理论就被称为()。A.和声:和声学B.对位:对位法C.织体:作曲D.重复:模仿
100、《弄臣》是意大利作曲家()的作品。A.罗西尼B.贝里尼C.威尔第D.唐尼采蒂三、问答题
101、分析下面的谱例。要求:(1)写出调式调性。(2)画出曲式结构图式。(3)写出曲式的整体结构名称。(4)写出1~2小节与3~4小节旋律之间的发展手法。
102、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列案例片段:在一堂学唱课上,学习某歌唱家演唱的《珊瑚颂》。某老师引导:“请同学们来听一听.歌曲中的歌唱家的音色特点是什么样的”一位男同学认为这首歌曲是女低音演唱的。教师有点恼火,对他的评论不理不睬.学生十分茫然。要求(1)对案例提出自己的判断。(2)对教学过程客观评价。(3)对案例提出教学建议。
103、寸口诊法中,右关分候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
104、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八年级教学内容:《祝愿歌》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分)(2)确定教学难点。(10分)(3)针对教学目标与难点,设定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15分)
105、分析下面谱例。要求:(1)说明调式调性。(2分)(2)划分乐句,并画出结构图式,标明小节数。(6分)(3)简要说明乐句间的关系,以及乐句自身的特点。(7分)
106、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展开阶段的优点和问题进行评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107、含雄黄的中成药引起的中毒症状包括A.皮肤过敏B.出血症状C.咽喉干痛D.心力衰竭E.口中金属味
108、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7分),并说明理由(8分)。【课题名称】《中国古典舞》【教学对象】选修“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学跳古典舞《春江花月夜》【主要目标】1.学习《春江花月夜》的基本舞蹈动作,加深对中华典雅风格的感受和体验。(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阶段(略)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2.老师示范与讲解:表演自创的古典舞《春江花月夜》片段;示范和讲解男女古典舞手形和手位,学生模仿;示范和讲解舞蹈动作,学生模仿。3.学生练习与表演:学生练习,老师指导,及时纠错;老师带领学生随音乐表演。三、小结(后略)
109、请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舒曼《梦幻曲》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学习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分)(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3)针对(2)中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附谱例:
110、乐段写段。要求:1.用下面谱例作为第一乐句,完成一个4乐句的乐段。(5分)2.结构为“起承转合”。(5分)
111、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列案例片段:在一堂学唱课上,学习某歌唱家演唱的《珊瑚颂》。某老师引导:“请同学们来听一听.歌曲中的歌唱家的音色特点是什么样的?”一位男同学认为这首歌曲是女低音演唱的。教师有点恼火,对他的评论不理不睬.学生十分茫然。要求(1)对案例提出自己的判断。(2分)(2)对教学过程客观评价。(6分)(3)对案例提出教学建议。(7分)
112、要求:(1)用下列谱例中a.b两个乐句和自己创编的两个乐句构成四个乐句乐段。(2)乐段的结构为起承转合。
113、在“创作”模块教学中,徐老师安排上半学期全班学生学习和声、曲式与作品技法,然后进行期中考核。根据期中考试的成绩,带领班上成绩较好的学生利用周末到郊区采风,搜集本地民歌与戏曲素材,最后指导这部分学生进行作曲实践;对于其他考核成绩一般的学生则安排在下半学期只进行音乐理论知识的复习与强化。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对徐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7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分)。
114、常用的杀灭红细胞外疟原虫的药物为A.乙胺嘧啶B.氯喹C.磺胺D.伯喹E.咯萘啶
115、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为A.尽量口服给药B.用药及时,用量要轻C.宜用轻清之品D.不滥用滋补E.宜佐健脾和胃,凉肝定惊
116、为下面的谱例编配二声部重奏。要求:(1)为所给的旋律配和声,将和弦标记写在旋律下方。(5分)(2)根据自己所写的和弦以及第一小节的示范,创作低声部剩余的部分。(5分)
117、旋律写作:要求:(1)分别以谱例中乐句作为第1句和第3句,创作第2句和第4句。(2)完成后的结构为再现单二部曲式。
118、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竖笛演奏《翱翔的鹰》注:学生已经学习过“5、6、7”三个音的吹奏方法。附:教学材料1附:教学材料2——竖笛指法图要求:(1)设计教学目标和重点。(10分)(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25分)
119、里实热证的症状A.恶寒发热B.但寒不热C.但热不寒D.寒热往来E.长期低热
120、放学时,林老师经过音乐教室,听到里面传来了琴声与歌声。但此时并非音乐教室开放的时间,于是他走了进去,发现是几个音乐特长生看到音乐教室门没锁就溜进去了,林老师感到他们是因为对音乐的喜爱才这样做,就决定给他们一把钥匙允许他们放学后在音乐教室练习。但慢慢来玩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一些乐器和教学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接下来该怎么办?林老师陷入了沉思......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林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7分),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8分)。四、问答题
121、分析下面谱例。要求:(1)判断调式调性。(3分)(2)写出曲式结构名称。(3分)(2)写出曲式结构图示。(6分)(3)写出第9-10小节与第11-12小节之间的关系。(3分)
122、阅读案例,回答问题王老师在教授音乐《英雄凯旋歌》时先邀请学生欣赏欧洲先后出现的音乐风格流派,接着聆听歌曲感受情绪力度,并一句一句地引导学生进行学唱,但是发现学生在演唱“胜利的歌声到处传扬”这一句时,临时变音记号一直唱不准,于是让学生跟着自己一遍遍反复跟唱.但效果甚微,许多学生也出现了不耐烦的情绪。于是她说:“最后听我演唱一遍,这次谁再唱不准,给我站到讲台上唱准为止。”问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中教师教学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性改进建议。(15分)
123、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下面九年级歌唱课《同一首歌》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并点评。【课题名称】同一首歌【教学目标】4.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5.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教学过程】6.导入师:同学们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这三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关好时光。(播放学生三年在校的学习生活)7.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第七届全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同一首歌》由陈哲作词,孟卫东作曲。2007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中央三台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2)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地了解一下。(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诵歌词(4)学生分组思考①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②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生:……师: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5)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①A、B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土有什么不同②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生:……师:A段节奏舒缓,起音在sol,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do,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6)学生跟琴演唱并纠错提示:①句尾长音,时值要足,#4音要唱准;②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③演唱时要真诚投入。(7)跟着伴奏演唱一遍师:歌曲像师长的谆谆教诲,又像同学之间的款款深情,既像充满阳光的母爱,又像儿女敬慕长辈之情,但是歌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却以充满深情的口吻,表达了人间的真情——浓浓的爱。特别是“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让人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8)师:现在《同一首歌》已经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有多种演唱形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边听边思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生:……师:合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wu”演唱第二声部。①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②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③加入歌词演唱。(9)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并实践。(10)最后请同学们欣赏由毛阿敏演唱的《同一首歌》。8.欣赏并创作师:即将离开母校,你一定有许多不舍,你想对母校、老师、同学、好友说些什么呢欣赏完下面这段艺术院校大学生表演的诗朗诵,一定会带给你很多启示。尝试着也创作一段作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吧!(1)学生讨论并创作。(2)选出代表进行表演。9.总结现在这首歌曲已经传遍中国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昔,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124、编创器乐合奏曲。要求:(1)自选打击乐器,为谱例《草原牧歌》编配第Ⅲ声部件奏:(3分)(2)所编配的伴奏以须也是固定音型,但不能与第Ⅱ声部节奏相同。(7分)
125、依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过程,提炼出教学目标并进行点评。?【课题名称】民族舞韵吐芬芳,圆满和谐映华夏?【授课年级】高中二年级?【教学内容】民族舞剧《小刀会》之花香鼓舞?【教学目标】略?【教学重点与难点】体验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要态,感悟身韵的核心价值和审美特征;感悟以中国古典舞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和内涵。?【教学过程】?10.交流与分享?(1)伴随滚动播放的《花香鼓舞》视频,学生进入课堂。?(2)引出课题——民族舞韵吐芬芳,圆满和谐映华夏。?(.3)学生作业展示——舞剧《小刀会》,小组学习与交流。?11.欣赏与体验——《弓舞》?(1)创作背景。?(2)感受其舞蹈的特点。?①体会该舞风格,观察并模仿该片段中记忆深刻的舞蹈动作。?②欣赏《弓舞》的动作截图,并反馈其对应的动作名称。?③指导学生实践,学习中国古典舞简单的基本动作。?基本手形:兰花掌(女)、虎口掌(男)。?基本脚位:丁字步(男)、踏步(女)。?连贯动作:山膀、托掌、圆场步。?动作要领:圆;精气神。?所谓身韵:中国古典舞身法与韵律的总称。?④哪些艺术元素凸显了小刀会将士们的精神??⑤简单归纳舞剧《弓舞》之所以获得金质奖章的原因。?⑥再次请学生进行舞蹈实践,体会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圆形的艺术、形神兼备的艺术、刚?柔并济的艺术。?12.拓展与探究?(1)列举能体现出中国民族精神中圆满和谐、形神兼备、刚柔并济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形态。?(2)学生小组展示交流。?(3)课堂小结。
126、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选修“演奏”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器乐合奏《梭罗河》。教学重点:合奏时节奏的准确性与声音的协调性。要求:(1)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教学。(2)设定教学目标。(3)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127、高中音乐鉴赏课《情感之声》(课时45分钟)一、导入教师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3分钟)二、教学步骤13.欣赏歌曲《母亲教我的歌》(4分钟)14.介绍曲作者、创作背景、讲述音乐中的故事(6分钟)15.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各部分主题(IO分钟)16.介绍西洋乐器种类并听辨其音色(IO分钟)17.让学生讲故事(9分钟)18.课堂小结(3分钟)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上面教学案例,描述自己的观点。
128、出现游走性皮下包块(或结节)的常见绦虫病是A.囊虫病B.棘球蚴病C.裂头蚴病D.牛带绦虫病E.猪带绦虫病
129、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李老师是重庆人,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广州某中学做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介绍岭南民歌教学时,需要用粤语来完成岭南歌曲的学唱。课前李老师尽管学了又学,但范唱时不地道的粤语发音还是引来了学生们的哄堂大笑。看看开怀大笑的学生,李老师灵机一动,邀请笑的最大声的男同学上台来纠正老师的粤语发音。开始这位同学还很难为情,最终,在同学们和老师的鼓励下,他渐渐融入了当“老师的老师”这一角色,课堂气氛越来越热烈,台下的同学们也开始跃跃欲试,岭南音乐特有韵味的歌声在教室回荡。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李老师教学中的优点(7分),并说明理由(8分)
130、在五行中,金所具有的特性是A.清洁B.调达C.承载D.肃降E.收敛
131、请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月光》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分)(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25分)
132、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设计教学。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祖国大地美如花冠》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分)(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133、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欣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洪湖水浪打浪【教学目标】19.通过几部经典歌剧和舞剧的对比欣赏,让学生了解歌剧是一门融诸多因素于一体的却又相互有别的综合艺术形式,激发他们认识传统歌剧的兴趣和欣赏经典歌剧的能力,启发学生从审美角度认识歌剧的时代价值。20.通过聆听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知道歌剧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基本特征。【教学内容】21.《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2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23.让学生了解歌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24.重点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熟悉部分唱段。教学难点:让学生积极理解、参与、体验、表现歌剧音乐。【教学教具】多媒体、钢琴、音乐影视资料、歌曲乐谱及画纸等。【教学过程】一、设问导人师:在你们的印象里,歌剧是什么样的?你能说出几部歌剧的名字吗?(学生讨论)那么歌剧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几段录像,看看你们能否分辨出哪首是歌剧?(分别播放舞剧《天鹅湖》、歌剧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第一段、音乐剧《猫》和话剧《雷雨》录像片段)师:哪一首是歌剧?生:《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师:你们作出如此判断的理由是什么?生:歌剧是以唱为主。师:你们说得很对,那么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了解我国的歌剧艺术,感受我国歌剧的艺术魅力。二、感知与认识25.播放《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第二段录像片段。师:你能看出这段录像里包含哪些艺术种类吗?生:音乐、文学、戏剧、美术…….师:歌剧构成的要素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综合了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歌剧唱段,就综合形式和综合方法作进一步的了解。26.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第三段录像片段。师:在歌剧这一综合艺术中,各类艺术是否平分秋色?生:不,音乐占主导地位。师:在这首歌曲里,音乐中除了歌唱外。还有什么?生:器乐音乐。师:歌剧里.声乐和器乐是否平分秋色?生:歌唱最为重要。师:歌唱在歌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生:表现作品,推动戏剧发展。师:通过聆听。你认为歌剧在演唱上具有怎样的风格?生:民族唱法或者美声唱法。师:这首歌曲里有没有舞蹈?生:没有。(可见,舞蹈并不是必要的,即便有,也是一种色彩性、过渡性的)师:歌剧的舞台美术给你的印象如何?生:感觉好美、好真实……(歌剧里的舞台装置、布景、灯光、服饰、道具等追求写实风格及历史文化依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师:歌剧的综合性建立在主次分明、严密有序的基础上,音乐在歌剧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27.学生随录音演唱《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第三段,感受音乐情绪。师;这首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具有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引出:我国歌剧创作过程及特点。教师介绍我国新歌剧发展简况。1.创作过程:探索阶段(1919--1944年)、奠基阶段(1944--1955年)、深入阶段(1956一)。28.特征: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创造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唱腔,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师:下面这首作品就是我国文艺工作者为了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胆探索,创作了深受群众欢迎的经典新歌剧《洪湖赤卫队》。29.播放歌剧《洪湖赤卫队》录像片段,了解歌剧剧情背景。30.播放《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录音。问题:这首歌曲演唱形式是怎样的?(有领唱、合唱、齐唱)师:可见,歌剧中的声乐演唱形式很多,有独唱、合唱、重唱,某些段落还有接近说白的朗诵。31.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特征?(浓郁的湖北地方特征)师:音乐主要吸取了湖北地方民间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乡土气息和个性化的音乐形象。32.你听了这首歌曲,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师:歌曲的情绪风趣、幽默、活泼、开朗,演唱坚定有力,表现了赤卫队员们乐观、开朗的革命精神风貌。音乐朴素开朗、激昂坚定,将主人公韩英、刘闯革命的坚定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33.学生演唱第二段领唱、齐唱部分。(把学生分成两组,以一领众合的形式演唱)让学生再次体验战士们取胜的喜悦心情和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三、拓展与创造师:歌剧《洪湖赤卫队》是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歌剧里有许多的经典唱段被广大劳动人民所喜欢、熟悉。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唱段吗?生:《洪湖水浪打浪》《小曲好唱口难开》等。师:下面就请你们用各自喜欢的表达方式来演绎这首《洪湖水浪打浪》好吗?(提供歌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成四组:①舞蹈组同学随音乐即兴起舞。②部分学生随音乐模仿划船动作。③部分学生随音乐有表情地演唱歌曲。④部分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把歌曲中表现的景色画出来。(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现要求学生自评,师生互评)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歌剧艺术,让我们了解、感受了我国歌剧艺术的魅力;通过对两部经典歌剧唱段的欣赏、体验,了解了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歌剧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更让我们知道了我国新歌剧创作特征: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创造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唱腔,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征。今天,我们走近了歌剧,让我们真正地感受了我国歌剧的艺术魅力。所以,我们要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热爱歌剧艺术。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去搜集外国的优秀歌剧,与我国的歌剧对比欣赏一下,看看外国歌剧和我国歌剧艺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好吗?下课。
134、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学唱《樱花》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分)(2)写出教学难点。(5分)(3)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20分)
135、下例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79第三乐章片段的减缩谱,请根据要求配置和声连接。要求:(1)加入两个内声部,完成四声部和声进行。(5分)(2)根据已完成的练习(1),写出第二个4小节片段,要与前4小节类似并与之呼应。(5分)
136、分析歌曲《月光光》谱例,写出:(1)调式调性;(5分)(2)曲式结构;(5分)(3)旋律特点。(5分)
137、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炭制品的一组是A.地榆、侧柏叶B.龟甲、鳖甲C.苍耳子、牛蒡子D.枇杷叶、马兜铃E.瓦楞子、自然铜
138、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点评。【课题名称】《拉丁美洲——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交融》【教学内容】34.秘鲁民间器乐合奏曲《告别》35.墨西哥民间歌曲《美丽的小天使》36.乌拉圭探戈舞曲《小伙伴》【教学目标】通过听、唱、动让学生感受到拉丁美洲音乐独特的风格和其多元的音乐文化。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和探戈音乐的特点。能够让学生通过听、唱、动等不同形式,加深对拉美音乐的理解并会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拉关歌舞。【教学过程片段】37.导入(1)播放拉丁美洲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歌曲,渲染气氛。(2)告诉学生这首歌的音乐特点及音乐风格,引出拉丁关洲的音乐。38.新课教学(1)告诉学生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拉丁美洲形成混合性音乐文化的原因。(2)赏析秘鲁民间器乐合奏曲《告别》,老师介绍各种乐器的特点,学生观赏乐器图片,并体会这首乐曲的情绪。(3)赏析墨西哥民间音乐《美丽的天使》,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并让学生唱旋律、手拍节奏,感受歌曲节奏的特点,最后,老师介绍歌曲特点。(4)播放探戈舞录像片段,老师告诉学生这种舞蹈的类型和特点并列举几种典型探戈风格节奏,学生用拍手或身体动作分组做探戈节奏练习。(5)欣赏乌拉圭探戈舞曲《小伙伴》,让学生思考舞曲的节奏和情绪,然后老师出示乐谱,简要介绍乐曲,学生唱谱,教师伴奏。39.小结(1)师生共同回顾和交流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及感受。(2)再次播放歌曲《生命之杯》,学生跟随歌曲演唱,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139、要求:(1)用下列谱例中a、b两个乐句和自己创编的两个乐句构成四个乐句乐段。(2)乐段的结构为起承转合
140、分析下面谱例。要求:(1)标明调式调性。(4分)(2)写出曲式结构名称。(6分)(3)说明不同段落之间在哪些方面有对比。(5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本题解析:通过分析谱例可知,该谱例中的低声部与高声部间隔一拍,其乐句是将高声部乐句首尾倒置模仿而成,属于典型的逆行模仿。逆行模仿是指当应句声部模仿起句时,以起句的逆行形式写作,即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按乐句或乐节加以首尾倒置,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B项倒影模仿是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以起句的倒影来写作,即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以某音为轴加以倒转,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C项扩大模仿是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每个音的时值按一倍或两倍的比例加以伸长,形成旋律句法上的变化;D项自由模仿相对比较自由,主要采用装饰模仿与局部变形模仿。
2、答案:C本题解析:主调音乐中的几个声部注重纵向结合,其中只有一条具有独立意义的主要旋律线.其他声部是和声性伴奏.起到陪衬主旋律的作用.
3、答案:A本题解析:胃痛:寒凝气滞[症状]胃痛暴作,喜温恶寒,得温痛减,口和不渴或吐清水。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治法]温中散寒,和胃止痛。[方剂应用]良附丸(高良姜、香附)或良附汤(高良姜、香附、延胡索、吴茱萸、木香)加减。[中成药选用]良附丸.
4、答案:A本题解析:西周时期宫廷常用的乐器为编钟,与A项相符。B项唢呐,又称喇叭,原是流传于波斯一带的乐器,金元时期传入我国。著名的唢呐曲目有流传于山东河南等地的《百鸟朝凤》。C项五弦琵琶,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D项古筝,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故又称“秦筝”。
5、答案:D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儒家音乐思想。题干内容出自《乐记》,《乐记》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它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故本题选D。
6、答案:D本题解析:板胡独奏曲《秦腔牌子曲》是郭富团根据陕西秦腔的若干曲牌改编而成的作品。这首作品用中音板胡演奏,引子热烈奔放,先声夺人,旋律取自《官谱》,但由于速度放慢、节奏拉宽,所以情绪较舒展、悠闲。
7、答案:A本题解析:预防药物性肾损伤,首先要严格掌握各种药物应用的适应证,避免滥用。其次也应注意下述事项。1.药物应用中注意剂量、疗程,用药期间严密监测尿酶、尿蛋白及肾功能。对某些有肾损害高危因素者,药物应慎用或减量。如婴幼儿、营养状况差、肾功能不全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本类药物;必须要用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2.数种药物并用时,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3.部分中草药有特殊煎煮时间要求,如山豆根煎煮时间越长,则毒性作用越强。因此应搞清不同中草药的煎煮时间。同时煎煮器具选择不当,也可致毒,应避免用铝锅、铁锅煎药。4.如果因慢性病需长期服用某类中药,对有蓄积可能的药物,应采用少量、间断服药的方法。含金属矿石成分的中药一般排泄极为缓慢,不但一次用量要严格控制,若长期服用,即使小剂量也易蓄积致肾损害。(故A项叙述错误)5.一旦发现有肾损害,应立即停药,根据不同药物种类及其临床表现给予相应处理。
8、答案:B本题解析:《长恨歌》是黄自根据自居易的同名长诗创作的清唱剧,共十个乐章。其中《渔阳鼙鼓动地来》是第三乐章,为男声四部合唱。
9、答案:D本题解析: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题干中,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演奏《欢乐颂》的两个声部并合奏,然后分辨两声部间的音程关系,说明教学的重点是和声。A项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归纳出具有共性的格式;B项速度表示音乐的快慢;C项织体是音乐的结构形式之一,包括单声织体和多声织体。
10、答案:B本题解析:《纽伦堡的名歌手》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作的歌剧,取材于16世纪德国纽伦堡的民间故事。
11、答案:B本题解析:图中的乐器为单簧管。
12、答案:B本题解析:题干中的旋律采用的是“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该手法主要特点为: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典型的歌曲有《沂蒙山小调》等。故本题选B。
13、答案:C本题解析:秦腔中最主要的乐器是板胡,其发音尖细清脆,最能体现秦腔板式变化的特色。
14、答案:C本题解析:谱例出自云南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15、答案:A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合唱与指挥中指挥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四二拍,即为强弱两拍。A项是两拍子的指挥示意图;B项是三拍子的指挥示意图;C项是四拍子的指挥示意图;D项是五拍子的指挥示意图。
16、答案:A本题解析:中国隋、唐至宋代的宫廷中宴饮时,供娱乐欣赏的、艺术性很强的歌舞音乐,称为“宴乐”,也称“燕乐”。
17、答案:B本题解析:
18、答案:B本题解析:复调音乐声部独立性有三个标志,各声部采用不同的节奏;各声部主要采用反向或斜向的旋律进行;各声部常常先后进入。
19、答案:D本题解析:“小花脸”是京剧行当中丑的俗称,是喜剧角色。“丑”行的化妆虽与“大花脸”有点相像,可是他们的表演风格却完全不同,“小花脸”有点像夸张的漫画。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
20、答案:D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西方音乐史浪漫主义时期。谱例出自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天鹅》的片段。
21、答案:C本题解析:形成性评价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解决。
22、答案:B本题解析:《斗牛士之歌》是歌剧《卡门》中的片段。
23、答案:C本题解析:只有柯达伊是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24、答案:D本题解析:谱例是阿根廷作曲家以及班多纽手风琴独奏家皮亚佐拉的作品《自由探戈》的音乐片段。
25、答案:C本题解析:A大调的下属音为D,故下属和弦为D-#F-A。
26、答案:D本题解析:清唱剧《长恨歌》共十个乐章,谱例出自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
27、答案:C本题解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和“重视音乐实践。增强音乐意识”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28、答案:A本题解析:A项的做法极易打击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热情,进而影响学生表现和创造音乐。
29、答案:B本题解析:通过视唱谱例旋律可知,该旋律选自哈萨克族民歌《黑云雀》。
30、答案:D本题解析:形式主义认为,音乐的意义和价值在于音乐本身,音乐不表达确切的情感,音乐的内容就是音乐形式本身,对音乐的审美主要是对其音乐形式(曲式、和声、节奏、音色等)的把握。A、B、C三项均为艺术的具体内容,D项为艺术形式的体现。
31、答案:B本题解析:《水的嬉戏》是拉威尔早期钢琴音乐创作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古典精神与现代因素完美结合的体现,奠定了拉威尔在印象派钢琴音乐中的重要地位,也是拉威尔的成名之作。
32、答案:A本题解析:《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评价建议里提到: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演唱、演奏等方式进行。
33、答案:B本题解析:小号音色强烈、锐利、极富辉煌感,声音嘹亮、清脆、高亢.具有高度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是铜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
34、答案:A本题解析:强力集团又叫“五人团”,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35、答案:C本题解析: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题干中老师的教学活动一直在讲解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并没有把课堂的主要活动放在欣赏乐曲《赛龙夺锦》上,所以违背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
36、答案:B本题解析:《水乐》是谭盾运用“有机音乐”理念创作的三部系列曲之一(《水乐》《纸乐》《垚乐:大地之声》)。《水乐》中运用了五十多种形态各异的水制乐器,如水盆、水管、摇水器、水锣、水音琴等,通过控制水流速度,击奏水的器件、部位,以及节奏的不同而产生各种丰富的音色与音响,以诠释水的强大生命力。
37、答案:C本题解析: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
38、答案:B本题解析:相和大曲的结构:艳(引子)、解(器乐伴奏下的舞蹈部分)、乱(音乐高潮)趋(尾声)。
39、答案:C本题解析:从本题的题干可以得出本题考查的是音乐的进行方式。首先分析图片可以得出,此旋律选自贺绿汀《牧童短笛》,然后对比上下两条旋律发现他们是运用了严格的对位法来书写的,故得出此条旋律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形式,由此可排除A、B、D选项。
40、答案:A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其中,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善行而数变;为百病之长。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寒性收引。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伤阴位。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故本题答案应选A。
41、答案:B本题解析:教师带领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符合“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
42、答案:D本题解析:谱例中的旋律片段选自格林卡创作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第三幕。
43、答案:B本题解析:A项为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交响童话作品;B项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作品;C项为比才创作的歌剧作品;D项为贝尔格创作的歌剧作品。
44、答案:C本题解析: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加入打击乐,看上去热热闹闹的教学却离开了音乐教学的本质。因此,导致堂课是乱敲乱奏,缺乏合作。
45、答案:C本题解析:根据一般美学的分类及音乐艺术的特点,可以把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喜剧美、欢乐美、悲剧美等六个基本类型。《好日子》属于欢乐美,因此正确答案为C。名师如何巧解题?查看视频解析>>
46、答案:B本题解析:谱例中展示的是京韵大鼓演员骆玉笙的代表曲目《丑末寅初》。京韵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形成,原流行在河北河间府一带,经过著名艺人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的创造和加工,并吸收了戏曲音乐中皮黄、梆子以及民间小调的成分,形成今天的京韵大鼓。
47、答案:C本题解析:《海青拿天鹅》是琵琶曲。
48、答案:A本题解析:速度标记的每分钟拍数:Largo(46),Adagio(56),Andante(66),Allegro(132),Vivace(160),Presto(184)。
49、答案:C本题解析:通过视唱旋律可知,该旋律为民族调式;结束音是#F为主音,旋律中出现的音分别有#F、A、B、#C、E五个音,可知是五声调式;再根据调号,得知宫音为A,由此判断#F为羽音,故旋律的调式为#F羽五声调式。
50、答案:B本题解析:A选项《美丽的梦神》是福斯特为妻子所写的抒情歌曲.与谱例不符;B选项《老黑奴》是福斯特为老黑奴写的作品,同时也融进了对自己境遇的哀叹,与谱例相符;C选项《噢!苏珊娜》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与谱例不符;D选项《康城赛马》的旋律与谱例不符。
51、答案:B本题解析:通过视唱谱例旋律可知,该旋律出自黎锦晖的儿童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是歌曲前两句的旋律部分。
52、答案:C本题解析:灰堆辙是指韵母是ei、ui的字。
53、答案:D本题解析:谱例是《蓝色多瑙河》的旋律片段,属于圆舞曲。
54、答案:A本题解析:《第三交响曲》也叫《苏格兰交响曲》,是门德尔松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
55、答案:D本题解析:谱例为莫扎特最为著名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片段。
56、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7、答案:B本题解析:《沃采克》三幕歌剧,由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编剧并谱曲。《沃采克》取材于毕希纳原剧,1917年完成了剧本,1920年谱完全剧音乐,这是第一部用无调性音乐写成的歌剧,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德彪西《大海》为印象主义作品。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为新古典主义作品。拉威尔《波莱罗》也为印象主义作品。
58、答案:B本题解析:口琴分低音区(左边)、中音区(中间)、高音区(右边)三个音区,初学建议从中音区开始学习,就是从左往右第九个孔,吹孔1,就是唱名“dol”。(中音区的排列很规则,很好记住和练习)。
59、答案:C本题解析: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方式主要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述评和定量测评、自评、互评和他评这几种形式。教师记下评语是进行他评的有效形式。
60、答案:D本题解析:谱例中的旋律片段选自格林卡创作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第三幕。
61、答案:E本题解析:“先天之本”指的是肾。
62、答案:C本题解析:《智取威虎山》是1958年由上海京剧院根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并参考同名话剧改编。《十五贯》和《牡丹亭》是昆曲剧目,《四郎探母》是清代京剧作品。
63、答案:C本题解析:谱例旋律可划分为两个前半句不同、后半句相同的乐句,属于换头合尾的发展手法。A项,鱼咬尾是指两个乐句紧紧相扣,下旬的头部和上句的尾部相同;B项,螺蛳结顶是将原有的乐句逐步紧缩,直至最后形成简洁的顶端;D项,同头换尾是指曲调前部分保持原状,后部分做变化重复。
64、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5、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6、答案:C本题解析:《四季》是海顿创作的一部清唱剧。
67、答案:B本题解析:通过视唱谱例旋律可知,该旋律片段出自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乐曲用唢呐模拟百鸟争鸣和欢唱的情景,将热烈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交织在一起。
68、答案:B本题解析:从旋律中可以看出音高发生了变化,节奏也发生了变化,但主干音基本没有变化,故为自由模进。自由模进是指当旋律移位模进以后,与原型在音程关系和节奏安排上有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幅度一般不大,在保持总的节奏与旋律线基本一致的条件下,音程关系不受严格约束。A项严格模进是指把模进的原型原封不动地在另一个高度上重复,只是音高不同,音程关系和节奏完全一致;C项反向模进是指把旋律颠倒方向进行;D项倒影模进是指把一个音作为中轴线,从而把音高进行变化。
69、答案:B本题解析:铃木镇一强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他认为才能是人们在后天通过教育环境所刺激、培养而成的,不是与生俱来的。
70、答案:B本题解析:本组题考查气的功能。推动作用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经气的运行,血液在脉管内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起激发和推动作用。温煦作用失常,会引起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下降、血行滞缓等病变。防御作用指具有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的功能。固摄作用是气对于精、血、津液等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以及维护脏腑器官各自位置的相对稳定等作用。气化作用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实际上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71、答案:B本题解析:教学内容的组织环节属于动态行为,教学反思虽然有课中教学反思,但是这属于教师的心理活动,不属于教学内容的组织环节。
72、答案:A本题解析:阿莱佐的僧侣规多是中世纪时期最重要的音乐理论家之一,他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出四线谱,为五线谱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迪费是文艺复兴时期勃艮第乐派的代表人物;若斯坎是文艺复兴时期法一佛兰德乐派的代表人物;维拉尔特是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乐派的代表人物。
73、答案:B本题解析:我国民族乐器按不同的发声方式和声源体结构,可以分为吹孔类、哨嘴类、簧管类.唇振动类、自由类、混合类六大类。其中乐器笙属于簧管类。
74、答案:C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音乐教学中对认知领域的理解。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将教学目标划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认知领域又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方面。应用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某一方法或原理对新问题的解决与处理,是书本知识活学活用的基本体现。题干表述即属于“应用”层次
75、答案:A本题解析:同头换尾是重复句首而变化句尾(亦称变尾重复),是最为常见的变化重复。谱例中后四小节是对前四小节的变化重复,仅最后一小节不同,属于同头换尾的手法。
76、答案:D本题解析:节奏模仿指模仿声部只对开始声部陈述旋律材料的节奏进行模仿,模仿声部的旋律与开始声部陈述部分的旋律不同。谱例中低声部只模仿了高声部旋律的节奏材料,而旋律部分则使用了新的材料,这属于节奏模仿。
77、答案:D本题解析: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是省、准、美。
78、答案:C本题解析:《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在1786年创作的,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戏剧改编而成;《唐璜》是莫扎特在1787年完成的,由蓬特根据贝尔塔迪的《石客记》脚本改编;《魔笛》是莫扎特在1791年完成的,也是他的最后一部歌剧,取材于诗人维兰德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的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的童话。《费德里奥》是贝多芬创作的作品。
79、答案:A、B、C、E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药历书写。药历书写的原则与推荐格式:基本情况、病历摘要、用药记录、用药评价。故本题答案应选ABCE。
80、答案:D本题解析:图中所展示的器乐演奏形式是打溜子,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打击乐器组成,一般多由3-4人合奏演出。A项十番锣鼓有清锣鼓和丝竹锣鼓两类,清锣鼓只用打击乐器,又有粗锣鼓(云锣、拍板、板鼓、大锣等)、细锣鼓(粗锣鼓基础上加小钹、中锣等)两种,丝竹锣鼓则因主奏乐器和乐队组合的不同分为笙吹锣鼓、笛吹锣鼓、粗细丝竹锣鼓等;B项白沙细乐是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一种以器乐演奏为主的歌舞音乐,所用乐器主要是竖笛、横笛、二黄、胡琴等;C项潮州弦诗主要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所用乐器有二弦、椰胡、扬琴、琵琶、横笛、洞箫、唢呐等。
81、答案:B本题解析:《幻想交响曲》是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代表作,该作品同时也是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开山之作。
82、答案:C本题解析:模进是将歌曲的主题旋律、其他乐句的旋律或它们的乐节、乐汇等作重复出现,每一次的高度都不相同。谱例采用的旋律发展手法是模进。
83、答案:A本题解析:此曲谱为《采茶扑蝶》,它是一首福建采茶歌,整首曲子描写了茶农们愉快采茶的场景,曲子的旋律高昂、优美。
84、答案:D本题解析:题干中出现的“捻指、拍腿、拍手、跺脚”属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声势”活动。
85、答案:D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混声四部合唱的声部。男低音是人声最低音域,常用音域一般为E-d1。
86、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7、答案:C本题解析:通过视唱谱例旋律可知,该旋律片段选自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
88、答案:C本题解析:P是弱,mp是中弱,f是强,mf是中强,ff是很强,fff是最强。由强到弱排列是fff—ff—f—mfL—mp—p。
89、答案:D本题解析:旋律初步哼唱后,应属于西洋大小调。结束音是C,全部的音是C、D、bE、F、G、bA、B,根据调号和临时变音记号,得出旋律为c和声小调。
90、答案:A本题解析:学生体验、感知音乐的能力和审美情趣评价主要采用模块学业质量评价模式进行。模块学业质量评价是对学生课程模块学习结果的评价,是对学生某方面核心素养达成水平的评价。
91、答案:B本题解析:曾侯乙墓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县擂鼓墩遗址,是我国目前同类出土乐器中已知数量较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广、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青铜乐器。
92、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3、答案:C本题解析:谱例旋律调号为两个升号,旋律中无临时升降记号,结束音为D,可以确定其属于D宫体系。D宫体系的商音音名为E。
94、答案:A本题解析:通过视唱谱例旋律可知,该旋律出自鄂伦春族民歌《天上的星星》。
95、答案:C本题解析:此题采用排除法,蒙古族的有安代舞、呼麦、长调歌曲。
96、答案:B本题解析:《祖国颂》由乔羽作词,刘炽谱曲。
97、答案:B本题解析:旋律为陕西民歌《脚夫调》,是流传在陕西北部的一首信天游。
98、答案:C本题解析:《跳蚤之歌》是一首著名的讽刺歌曲,它以跳蚤为题材揭露沙皇的昏庸无耻,势利小人的得意忘形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愤怒之情,预示沙皇必将灭亡,人民一定能胜利的光明未来。讽刺歌曲是指用讽刺、嘲笑的手法,揭露消极、落后和反动事物的歌曲。它可通过多样的表现手法,如比喻、反语、夸张、模拟等,或做较含蓄的嘲讽,或是直截了当的贬刺,并因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态度。
99、答案:B本题解析:复调又称对位法,复调音乐是“多声部音乐”中的一种组合形式.是在横向思维的基础上,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线,前后叠置起来,运用对位法使每条旋律在纵向排列上有机的结合而构成复调音乐。
100、答案:C本题解析:歌剧《弄臣》是威尔第的作品。
101、答案:本题解析:(1)G自然大调转D自然大调转G自然大调。(3)四乐句乐段结构。(4)逆行模仿。
102、答案:本题解析:(1)虽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科技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教育市场拓展策略报告
- 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绿色环保技术与政策研究报告
- 聚焦2025: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环保产业政策影响报告
- 食品加工过程中2025年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筹措与使用报告
- 汽车制造业供应链风险管理与智能制造报告
- 油库项目选址方案(3篇)
- 数字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与电竞俱乐部商业模式创新案例研究报告
- 转体桥梁施工配重方案(3篇)
- 食堂塑料污染治理方案(3篇)
- 职业病防治监测培训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2025版汽车报废回收合同规范范本
- 间隔棒安装机器人研究与应用
- 教育直播与远程教学平台发展
- 金融减免贷款管理办法
- 右肺上叶恶性肿瘤
- 新概念第一册家长会课件
- 夏季绿化养护培训
- 食盐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北省中考物理+化学合卷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塔里木大学《高等数学B级》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