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六 古诗阅读与鉴赏学案55 研练两年高考真题-吃透精髓把握方向_第1页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六 古诗阅读与鉴赏学案55 研练两年高考真题-吃透精髓把握方向_第2页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六 古诗阅读与鉴赏学案55 研练两年高考真题-吃透精髓把握方向_第3页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六 古诗阅读与鉴赏学案55 研练两年高考真题-吃透精髓把握方向_第4页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六 古诗阅读与鉴赏学案55 研练两年高考真题-吃透精髓把握方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六古诗阅读与鉴赏学案55研练两年高考真题——吃透精髓,把握方向复习任务精做2022、2023两年新高考卷古诗鉴赏题,吃透试题精髓,把握复习方向。课标要求①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②能对诗词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③能比较两个以上的诗词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④能对同一首诗词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⑤在鉴赏作品和语言表达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说明:上述内容是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整合而成。]考情表览年份卷别篇名作者体裁题材试题构成主观题选择题2023新高考Ⅰ卷《答友人论学》林希逸(宋)七言律诗说理诗(酬和诗)诗评题对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理解和赏析新高考Ⅱ卷《湖上晚归》林逋(宋)七言律诗山水诗(田园诗)2022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魏了翁(宋)宋词节令诗(即事抒怀诗)主旨概括题新高考Ⅱ卷《送别》李白(唐)古风送别诗抒情手法2021新高考Ⅰ卷《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唐)七言律诗寄赠诗观点理解(诗评题)新高考Ⅱ卷《示儿子》陆游(宋)七言律诗教子诗诗句理解题2020新高考Ⅰ卷《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唐)五言律诗送别诗意象作用题新高考Ⅱ卷《赠赵伯鱼(节选)》韩驹(宋)七言排律寄赠诗观点分析题命题特点:(1)选材:①从时间看,近几年考查的全是唐宋诗歌,以宋为主。②从体裁看,几乎全是近体诗,以七律为主,偶尔涉及词。③从题材看,既有传统题材,如送别诗、山水诗等,又有非传统的有交际属性的寄赠诗、酬和诗等。题材内容广泛而多变。④从内容看,力避消极萎靡,弘扬积极向上的精神,重视立德树人。(2)考点:①淡化术语技巧,侧重诗意理解,极个别涉及艺术技巧和语言风格。②注重关联教材,学考一体。(3)题型:一选择一主观,前者稳,后者变。分值9分。活动一研练2023年新高考卷试题(一)(2023·新高考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鉴赏这是林希逸对友人关于治学论述的答复。首联主要写诗人对治学方法的态度和认识。首句中,“逐字笺”是研读经典的方法,“学转难”道出了诗人认为用“逐字笺”这种学习方法难以领悟经典真谛的观点。次句写生活中的治学现象,由于经典年代久远,研读起来当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当时的学者纷纷选择了一条相对简单的路,那就是从孔门后学的学说入手,也就是诗中所说的“说曾颜”。颔联说的是“皮毛”之下的精要思想并不存在于人们口耳相传的话语中。颈联以“参禅”“修仙”为例,以类比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治学观点。诗人认为,求学需要“自参”“亲炼”,亲身治学方可获得学问真谛。尾联引用魏了翁的名言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观点,桃李在卖花担上活力不再,只有亲自到树头枝底才能体会到它们的活泼精神,即研读经典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答案①正面阐述②类比阐明主张(说明:本诗也可看作酬和诗。)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答案A解析首联主要是概述当时学风,指出这种学风本质上是一种趋易避难的表现。“笺”在这里解释为“注释”。作为一种注释体例,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是郑玄为《毛诗》所作的“郑氏笺”,因此“笺”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经学意味。在本诗中,所谓“逐字笺来”指的正是逐字逐句地研读儒家经典。由于经典年代久远,研读起来当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当时的学者纷纷选择了一条相对简单的路,那就是从孔门后学的学说入手,也就是诗中所说的“说曾颜”。首联的上下两句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时学风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学转难”造成的,两句中都不包含“不畏艰难”的意思,故A项为错误项。2.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花虽然美丽,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枝头树梢上的花朵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机活力;②读书治学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要认真阅读原典,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把握魏了翁名言的意思。“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是说在树头枝底观赏桃李才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状态。其次把握本诗尾联的内容并结合诗歌的主题来谈自己的理解。“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意思是,大家在肩挑的担子上观看鲜花,在喧闹的酒楼欣赏音乐,根本想象不到桃李绽放的盛况,也不可能体会到丝竹管弦的精妙。结合诗歌的标题“答友人论学”可知,此处用“看桃李”来喻指做学问,以“树头枝底”来喻指学问的本源,诗人以此说明唯有回归本原,亲力亲为,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可以说,林希逸的诗就是魏了翁理论主张的另一种表达。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在所给答案之外,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官方解析]“卖花担上看桃李”似乎是宋人习用之语,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他的《六一诗话》中就引用当时人的两句诗:“卖花担上看桃李,拍酒楼头听管弦。”意思是说,大家在肩挑的担子上观看鲜花,在喧闹的酒楼欣赏音乐,根本想象不到桃李绽放的盛况,也不可能体会到丝竹管弦的精妙。到了南宋,理学家魏了翁则从治学的角度再次引用这种说法,加深了其内涵。魏了翁的话保存在一封他与友人论学的书信中:“向来多看先儒解说,近思之,不如一一自圣经看来。盖不到地头亲自涉历一番,终是见得不真。又非一一精体实践,则徒为谈辨文采之资耳。来书乃谓只须祖述朱文公诸书,文公诸书,读之久矣,政缘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明确指出,“先儒”,包括身负“当代圣人”评价的朱熹,他们对孔子思想的阐发不是不值得肯定,但从接受者角度来说,并非根本所在,就好像是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唯有回归本原,亲力亲为,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这样的主张与诗人是完全一致的,甚至可以说,林希逸的诗就是魏了翁理论主张的另一种表达。理解了“卖花担上”的桃李与“树头枝底”的桃李之间的区别以及各自的象征意味,就理解了诗歌尾联中提到的魏了翁的话。林希逸以此作为诗的结尾,也表达出他对前辈学者的认同与仰慕。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在所给答案之外,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追加练习]1.本诗颈联与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意味相同,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相同之处是都表达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②本诗颈联连续举出两个例证,正如禅理要亲自参悟、仙道要亲自修炼方能有所成就一样,孔门之学也要亲自钻研思考,方有结果。③陆游的诗指出实践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指亲自去实践,眼见为实。指出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须亲身实践。两诗哲理意味相同。2.作为说理诗,本诗是如何说理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先破后立。前两联为破,批判当下不良学风;后两联为立,指出做学问的正确态度和方法。②采用类比说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将治学与参禅、炼丹修仙类比;用桃花、李花、枝头、担头这几个事物来比喻治学与治学的不同态度方法等。(二)(2023·新高考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湖上晚归林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鉴赏首联写诗人在湖上游赏一天,傍晚归来,神思清爽,随意地枕靠在船舷上,十分惬意;水上烟雾迷蒙,穿行水上,就如同来到了蓬莱仙境一般。颔联写小桥、流水、泛黄的秋叶,高高矗立的山寺、云峰,都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傍晚西湖一派祥和、静谧和悠然的景象。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归来的水鸟,其翠绿色的羽毛还是湿湿的,似乎怕见人,见到诗人便匆忙地飞远躲避;水中红莲婀娜柔美,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似乎在热情欢迎诗人的归来。尾联写诗人欣赏着一路的美景,不知不觉中已到了居住之地,林中栖息的鸡、狗发出隐隐的叫声,让人感觉到生活的安然。这首诗在写景上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翠”“红”等表示颜色的词语的使用,给画面增添了生机。整首诗描绘出一幅祥和、悠然、绚丽多姿的画面,营造出清远宁静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愉悦闲适的心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所写景色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是诗人喜恬淡、慕自然性情的体现。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答案①心情清爽,如在仙境②归途所见(说明:本诗也可看作田园诗。)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答案C解析C项考查考生对诗歌艺术境界的体悟。诗歌进入尾声,诗人短暂的旅程也接近结束,暮色中已隐约看到湖岸边的人居之地。虽说是人居之地,但这里不同于长街闹市,没有广厦华屋,望中只是错落杂生的林木与纵横缠绕的藤萝,唯有依稀入耳的鸡犬之声提醒这里有人烟存在,几声鸡鸣犬吠不仅不让人觉得喧闹,反倒强化了此地的静谧清幽之感。这里仍然是诗人眼中“蓬瀛”的一部分,诗人的感觉没有被破坏,心情也没有变化。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点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静谧。②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解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阐述著名的“境界”论时指出:“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此论虽然是针对词这种特殊文体而发,却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可以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得到印证。本试题的阅读材料所呈现出的,就是典型的“有我之境”。要分析诗歌如何印证了王国维的理论,必须明确“我之色彩”为何,“物”又如何“著我之色彩”。诗歌开头交代写作背景,直接展现出诗人“归思清”的心境,这便是诗歌中的“我之色彩”;诗人在这样的心境引领下,所观照的各种景物无一不染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日常习见的景物在诗人眼中幻化成了蓬瀛仙境,带上了“我之色彩”。颔联以下的描写均围绕首联确定的这个基调展开,逐次出场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客观实在的景物,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部投射。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在所给答案之外,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关联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如何做到情景交融:以情感为轴心选择与之契合度较高的景物进行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赋予景物,使‘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追加练习]全诗写景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远近结合。远望桥横水面、山寺云峰,近看翠鸟躲避、红荷相迎,层次丰富,更具画面感。②动静结合。桥、寺和红蕖是静景,翠鸟是动景,动静结合,使诗歌生动形象。③多觉结合。“桥横水木”“寺倚云峰”“翠羽湿飞”是从视觉写,“红蕖香袅”是从嗅觉写,“鸡犬林萝隐隐声”是从听觉写,给人身临其境之感。④色彩绚丽。泛黄的秋叶、翠鸟红蕖,给画面增添了无限生机。活动二研练2022年新高考卷试题(一)(2022·新高考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任务。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鉴赏上阕开头以“无边春色”反衬人们热衷到南山庆祝人日——人们对无边无际的春色视而不见,反而来到南山竭力寻觅,所为何事?原来这里节日气氛是如此浓厚:人们趁着人日佳节,吹起箫笛,敲起大鼓,祈求麦子丰收,春蚕健壮。用“箫鼓”“笛”写节日之盛,用“村村”“家家”极写范围之大,仅此一句就将人日的风俗景象和人们的欢乐情绪描绘出来。下阕中“翁前子后孙扶掖”描绘出一幅祖孙三代长幼有序、其乐融融的场景;“商行贾坐农耕织”是对人们各司其职、辛苦劳作、追求幸福的场景的描绘,为下面的议论做了铺垫。最后三句以议论作结,阐述了一个道理:自古以来,人们都是追求幸福与美好的,如果人们都懂得做人的道理,那就“日日是人日”了,也就不会在人日这一天去祈祷了。词作意在勉励人们自强不息,不断追求美好生活。下面是本词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答案①箫鼓祈丰②农商乐业(说明:本词也可看作即事抒怀诗。)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答案A解析“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无中生有。词中没有提到,也无法根据所写内容推断出来。词中“苦(竭力、极力)”“扶掖”等词语只是干扰,如果断章取义只会误判。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翁前子后孙扶掖”,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②“商行贾坐农耕织”,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守本分,各司其职。解析题干中“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意味着主要的道理应在下阕找;而“此意”一句从词的行文结构(主要指上下阕各自的职能与联系)来讲,也是针对下阕前两句而引发的。道理的表述方式是“要怎样,不要怎样”,由“翁前子后孙扶掖”可得出,这是讲关于家庭的道理,即“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由“商行贾坐农耕织”可得出,这是关于社会的道理,即“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共两个要点。具体作答时,找到或者正确翻译句子视为“结合内容”,第①点答要重视“亲情”“家庭伦理”“天伦之乐”“家庭关爱”,或“家庭和睦”“家庭和谐”“孝顺”“孝道”“尊老”“家庭融洽”“家庭快乐”等都可以,只回答“开心”“祥和”“亲厚”等词语,看不出有“家庭”这个要素的则不能得满分;第②点要扣紧各个行业“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努力工作”“爱劳动”“敬业”“乐业”等,未突出“各个行业的”则不能得满分。[追加练习]有人评价:“魏了翁善于以议论入词,却又不流于空泛,而是情由景出,论随情至,颇得自然之理。”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特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最后三句议论,人们祈求丰收、百业兴旺、长幼和睦、生活安乐的愿望,古今相同,只要人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天天都是“人日”。这样的议论并不空泛。②词人先勾勒出“人日”的欢乐平和与百业的繁盛景象,再引出词人寻觅到心中桃花源般“春色”的喜悦之情和“正人心化风俗”的良好愿望,在景与情的蓄势与铺垫下,论随情至,水到渠成。解析从题干看,“情由景出,论随情至,颇得自然之理”是赏析诗中的情景关系,首先注意对景物进行描绘,然后概括意境,最后明确情感。诗歌先通过“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商行贾坐农耕织”勾勒出“人日”的欢乐和平与百业的繁盛景象,再通过“苦向南山觅”引出词人寻觅到心中桃花源般的“春色”的喜悦之情和“正人心化风俗”的良好愿望,在景与情的蓄势与铺垫下,论随情至,水到渠成。(二)(2022·新高考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送别李白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鉴赏首联,“寻阳五溪水”点出了送别的地点——寻阳;“直入巫山里”点出了将要前往的地方——巫山方向。你从寻阳五溪出发,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一直到达巫山。一寻阳,一巫山,空间的距离感在短短的句子中被拉开,被扩展。颔联,诗人展开想象,用虚写的手法描写了南中的美丽,那是一个人们口中传颂的令人向往的佳地,你到了那里,也一定会称赞其风景的优美。这样一来,旅途上或许会少了伤感,少了寂寥。诗人在这里用一种特殊的手法对即将分别之人予以慰藉。颈联回到眼前风景,“送君别有八月秋”点出送别的季节是“秋天八月”,“飒飒”写出芦花在秋风吹拂下发出的声响,在这芦花被风吹动的飒飒声中,诗人更觉忧愁。“飒飒芦花复益愁”,寓情于景,诗人送别友人,遇芦花飒飒作响,离愁更甚,烘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离情。尾联写诗人远眺船帆已经看不见了,只有日暮下的长江独自流淌。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诗人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二者可以说是异曲同工。诗人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以消失不见的船帆和“空自流”的长江之景作结,没有直接抒发对友人的感情,而是借助于渐行渐远的船帆、默默东流的长江,营造了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衬托出离愁别绪的浓重,含蓄蕴藉,余韵悠悠,言有尽而意无穷。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答案①从对方着笔②日暮长江独流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答案B解析“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错,无中生有。结合“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可知,诗人只是说即将去的那里的风景一直为世人所传颂,友人到了一定会很喜欢。[关联教材]选项C直接关联小学课本。“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与本诗尾联的以景结情方式可谓异曲同工。2.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的愁绪;②尾联写孤帆远去,江水悠悠,正是诗人绵绵思绪的形象表现。解析诗歌最后四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前两句“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通过描写秋日芦花飒飒,渲染萧瑟悲凉的气氛,强化了离愁别绪;末两句“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以景结情,写孤帆远去,江水悠悠,诗人临江远眺却只能看见长江“空自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思念与怅惘。[追加练习]以景结情是诗词常用的手法,试比较这首诗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在以景结情的意境和情感方面的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意境不同:《沁园春·长沙》结尾是中流击水图,以大江、飞舟为背景,景象壮阔;而《送别》结尾是临江远眺图,以孤帆、日暮、江水为背景,景象凄凉。②情感不同:《沁园春·长沙》结尾抒发的是以天下为己任、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雄心壮志;而《送别》结尾表现了诗人的思念与怅惘之情。1.关注重点名家,扩大涉猎范围。针对诗歌体裁、题材多样化的特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最好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积累一些作家与作品的相关知识,对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作家的诗歌或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诗歌都有所了解,对古代重要的诗歌流派及其代表作家、风格特色等也要做到胸中有数。2.回归教材,形成知识体系。在复习备考阶段,应对教材中的古代诗歌篇目进行系统复习梳理;重视群诗复习,并比较同类诗歌的异同,打破单元限制。尤其是高考要求背诵的初高中古诗词名篇,考生应对它们的主要内容、典型手法和情感十分熟悉,并形成知识体系。3.重视整体阅读,增强读懂能力。要读懂诗歌,就需要有文本的整体意识,即要弄清楚五个基本问题: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为什么写(主题)、我怎么看(评价赏析)。此外,还需要对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意义、句法特点、典型意象、主要题材类型加强复习。这样,考生才有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把握诗词的内涵,从而洞彻诗词所要抒发的情感,在答题过程中,就会有的放矢,找到合适的切入角度。学案56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复习任务能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把握诗歌的诗句含意与内容主旨,并能提炼其哲理启示。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3新高考Ⅰ卷《答友人论学》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主旨概括(间接)①与传统命题重视古诗情感的理解分析相比,现在命题越来越重视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概括,这几乎是一个热点与重点。考生应高度关注高考命题这一悄然变化。②考查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不只是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诗歌,更在于是否能够深入理解诗句,是否能从整体上把握并提炼出哲理,这也是考生复习的重点。③高考对古诗思想内容的重视自然会引起选诗的变化:偏重“理趣”的宋诗居多。2022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主旨概括2021新高考Ⅰ卷《寄江州白司马》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表面上是理解诗评,实质上是理解句子含意新高考Ⅱ卷《示儿子》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诗句含意理解2020新高考Ⅱ卷《赠赵伯鱼(节选)》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主旨(观点)概括全国Ⅱ卷《读史》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哲理概括活动一理解句意,筛选信息(一)理解句子含意诗句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解诗句到理解全篇才是读懂诗歌之道。近几年,高考命题加大了对诗句的考查力度,不再像过去那样考查如何赏句,而是重在对诗句内容、观点乃至与全篇的关联的考查,而且由考查诗句的含意到考查诗句的观点,由理解一句到理解两句,考查越来越深入。对此,考生应高度重视。(2021·新高考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示儿子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注]。注七月诗:指《诗经·豳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鉴赏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本诗首联先向儿子发问,我空享俸禄,无功无劳,这一点我有自知之明,那么你们将拿什么来报效国家、报效这个圣明的时代呢?颔联教育儿子,不管是种地的农人还是读书的士人,本质并无不同,对待国家、侍奉双亲,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不欺”,要诚实忠孝。颈联继续教导儿子,六经之中,大道岂有尽头?所以要常读书明道。百亩之田,只要勤劳耕种,生活就无饥馁之患。中间两联是在告诉儿子,要耕读传家,尽忠尽孝。尾联道出嘱咐的重点,把自己如今最关切的事托付给儿子,那就是要“熟读周公七月诗”。“周公七月诗”的典故意指王业艰难,国运多舛,最后这两句是在告诫儿子,千万不要忘记为国效力,重整河山。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答案躬耕读经,脚踏实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答案C解析由颔联“为农为士亦奚异”一句可知,诗人教导儿子为人不要太过看重地位身份,不管是入仕还是务农都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应当秉持“耕读传家”的优良家风。而颈联“道在六经宁有尽”一句也并非强调六经中的“道”不可穷尽,大可不读,而是希望儿子可以饱读诗书,追求其中的“大道”。2.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蕴含于“六经”中的圣人之道博大精深,普通人用尽一生钻研也无法穷尽;②道不远人,《诗经》中就有像《七月》这样重视农事的诗篇,熟读可以悟出立身根本;从而做到脚踏实地。解析这两句字面的意思可逐句疏通,但在情理上存在矛盾,所以要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看清其辩证统一的关系。从标题看,这首诗是写给儿子的,是父辈的“教诲”,要么安排具体事宜,要么告诉生活道理。从注释看,“七月诗”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陆游此处意在教导儿子要勤劳耕种,“熟读”则是教育儿子要发奋读书。周公为国家鞠躬尽瘁,呕心沥血,陆游此处意在教导儿子要效法先圣,一心为民。由关键词语“为农”“为士”“事国”“事亲”及“报明时”“不欺”,可以看出诗人的观点态度鲜明;“六经”“躬耕”表明是耕读生活。由此可知“道在六经宁有尽”的意思是,“六经”中的圣贤之道博大精深,一生难以穷尽;但是“周公七月诗”是怜悯百姓耕种之苦的,你一定要熟读深思,切身体会。[关联教材]陆游一生写过很多教子诗,此处可以参读初中学过的《示儿》一诗。关联高考·类题延读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2018全国Ⅰ卷《野歌》第15题)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答案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1)准确理解字面(表面)意思。对于一首诗词,我们想要领会其中的深意,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文字的意思。通过填充省略、调整语序、词语活用等手法准确理解字面意义。如“道在六经宁有尽”中的反问副词“宁”,对理解该句句意至关重要。(2)揣摩深层含意。结合诗句的上下文乃至全篇,分析该句的意象及其所使用的用典、双关等表达技巧,挖掘句子的深层意蕴,尤其是诗句背后的情感(理趣)。这里的分析技巧是为“理解”服务的。如分析双关手法,要把其另一层意思理解出来。又如“熟读周公七月诗”所用周公七月诗的典故,只有理解了这个典故义,才能明白陆游教子的真正目的。(3)答题思路:由词到句(先解释关键词语,后说整句意思)、由象到情(先说意象再到深层情感)、由言及理(由表层意思到内蕴的道理)。(二)筛选提取信息(2022·天津)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任务。书喜[南宋]陆游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亭鼓不闻知盗息,社钱易敛庆秋成。天公不负书生眼,留向人间看太平。注作此诗时陆游乡居山阴,时年74岁。鉴赏此诗作于宁宗庆元四年春天,陆游74岁,在山阴三山别业。陆游晚年重归乡园,先后在故乡农村生活了几十年,对农村非常熟悉,对农民的疾苦也非常同情,所以写了大量的农事诗。本诗抒发了他暮年回到故乡的喜悦之情。整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春季的清晨,春雨降后,天空晴朗,乡野生机勃勃,农人们正在田间劳动,场景十分生动。这首诗的风格清新朴实,富有情感,与陆游的其他诗歌不同。“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开篇就展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雨后晴朗的天空和滋润的土地,引出下文农人们春耕的景象。“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诗人描绘了夏日的乡村景象,想象此时辛勤的农人们,虽农活不忙,却还是勤劳地织布。“亭鼓不闻知盗息,社钱易敛庆秋成。”借助于“亭鼓”和“社钱”,抒发了乡村治安良好、社会稳定的喜悦之情。“天公不负书生眼,留向人间看太平。”这两句抒发了陆游的感慨:这一切美好,都让他感到自己欣逢太平非常幸运,也印证了他以及读者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抒情真切,既有具体的景物描写,又蕴含着诗人深深的感情和伟大的理想。这是陆游平淡而不失优美、清新而富有情感的诗歌风格的典范之作。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答案①社会安定,集钱庆丰②岁至晚年,欣逢太平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雨过天晴,土地湿润,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农人忙于春耕的情景。B.颈联写亭中示警的鼓声止息,因此人们才能踊跃交纳社钱来举办祭祀活动。C.整首诗语言平易明畅、生动自然,又不乏用词上的精心锤炼,富有表现力。D.该诗风格不同于陆游金戈铁马式的爱国诗作,体现出诗人多样的诗歌风貌。答案B解析“亭中示警的鼓声止息,因此人们才能踊跃交纳社钱”错。亭中示警的鼓声止息说明社会安定没有强盗,而人们踊跃交纳社钱来举办祭祀活动的原因则是“秋成”,即秋天粮食收获丰厚。2.诗题为“书喜”,请结合全诗指出诗人因何而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风调雨顺,春耕得时;桑麻茂盛,织机繁忙;社会安定,丰收可待;暮年岁月,欣逢太平。解析首联中,“雨足郊原正得晴”,以“足”修饰“雨”,以“正得”修饰“晴”,这说明春天的雨天和晴天都是如此的恰到好处,没有产生天灾。而正因如此,农人们才能及时展开并忙于春耕。所以,在首联中,可以看到诗人因风调雨顺、春耕得时而生喜悦之情。颔联中,诗人想象了夏日因耕种得时而“桑麻暗”的景象,并想象此时辛勤的农人们,虽农活不忙,却还是勤劳地织布的场景。此处,诗人不仅为桑麻茂盛、织机繁忙而喜悦,也喜爱着这些辛勤淳朴的农人们。颈联是对秋日丰收场景的描写。“亭鼓不闻知盗息”说明社会安定没有强盗,以至于亭中示警的鼓声也止息了。而“社钱易敛庆秋成”则充分说明农人秋收丰厚,家家都有余粮或余钱,因此才能很容易地缴足社钱,以举办祭祀活动。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到诗人为社会安定、丰收可待而欣喜。尾联中,诗人感叹说“天公不负书生眼,留向人间看太平”,这里的“书生”指的是诗人自己,而结合注释“作此诗时陆游乡居山阴,时年74岁”可知,此时诗人已是暮年。在战乱不止的南宋,诗人在暮年还能有幸看到“太平”景象,这足以感到“喜”。所以,尾联蕴含了诗人在暮年岁月欣逢太平的喜悦之情。准确提取与概括内容:因为赏诗的前提在于懂诗,所以高考中有关“懂诗”的试题越来越多,以提取和概括古诗内容题居多,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表现在哪些方面?”“……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题型实质上是在读懂的基础上再理解,再概括。作答时应注意:(1)逐联逐句地梳理、分层,根据题干准确提取信息内容。古诗的阅读范围很小,最多也就八九句,要对全诗进行扫描、筛选,然后定点提取、概括,不可有遗漏。有时,连注释也不能遗漏,如2022年天津卷《书喜》的注释。(2)答题要特别听从题干指令。如是概括,不要翻译或描述,有的概括其实就是要求揣摩叙描的角度,找出这个角度并稍加概括即可。即使是分析,也应先概括,再分析。(3)答题语言最好把关键词“缝”进自己的答案,也可把这个关键词转译一下。这类题有时要点很多,注意分点、多点提取与概括。为此,应注意对隐含内容的提取与概括。活动二概括主旨,提炼哲理(一)概括主旨(2021·全国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神仙之姿。鉴赏这是一首酬和诗,饱含诗人对能隐能仕的南丰先生曾巩的敬佩之情。前两联写曾巩出山时的情景。首联写曾巩乘坐竹轿通过狭窄的山路,两眼明亮,整个人超凡脱俗,具有仙人风骨。颔联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白云”和“流水”以人的情态,一写“笑”,一写“随”,表现了山中白云和流水对曾巩的不舍。后两联写曾巩对山中隐居生活的向往和人生志趣。颈联写在山中生活虽不及飞鸟那样自由自在,却也羡慕僧人能够在山中度过一生,表现了曾巩对离世高蹈、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尾联照应颔联中的“还多事”,直接写曾巩不能完全忘怀世间之事,动身出山为百姓发声做事,表现了他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既可隐于山林,又能为天下苍生而出仕为官,“仕”与“隐”于曾巩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诗人对其人生志趣和处世情怀充满敬佩之情。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答案①南丰出山②向往隐居生活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答案C解析“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错。颈联“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并不是说僧人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说在官场不如飞鸟自由自在。2.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解析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仕”与“隐”的看法。颈联说: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由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可见,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同心。(1)确定题材。根据古诗的题材大致判断其主旨。(2)抓住关键。古诗多卒章显志,要多抓尾句、尾联等关键句子,以此准确把握主旨。(3)知人论世。分析诗歌的内容、主旨时,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来分析。还可以参照写作背景。(二)提炼哲理(2020·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闇犹承误①,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②,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鉴赏这首诗直言不讳地表达了王安石的历史观。诗人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的现象进行抨击,表现了一位改革家的战斗精神。诗的开头四句说,自古以来,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历史从来都是难以说清的,即便在当时也是是非难辨,在遥远的后世就更是如此了。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即便最出色的画师,也无法描绘出人的精神,因而史书不过是故纸堆罢了,并不能真正表达出历代高贤的品格。王安石不只是替古人感慨,也是为自己担忧,他已经预感到那些守旧势力不可能轻易放过自己,后世泼向他的污水肯定不会少。他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相信所谓“正史”对他的评价,应当透过层层迷雾追寻历史的真相。1.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答案①时人承误,末俗乱真②典籍所传是枝叶,非其“精神”2.说理诗(见学案55“活动一”)。另外,本诗也可看作咏史怀古诗(见学案64“活动一”)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答案B解析“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曲解文意。“行藏终欲付何人”意为一生的行事(事迹)最终交给何人评说。2.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解析第一问是理解性阅读,答案不唯一。本诗题目是“读史”,从史书的角度归纳可以与本诗一致:史书所记历代高贤生平,并非全部真实准确,常常有谬误。第二问属发散性阅读,可以从今天读书者的角度说,如何读书(即本题答案);可以从诗人的角度说,如何准确理解与评价历代高贤与建功立业者;也可以从今天读诗人的角度说,如何准确理解与评价王安石写诗的动机目的;还可以从国家体制与评价体系的角度谈,如何在今天建立公信可靠的史志体系。关联高考·类题延读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2021年北京卷《和陶归园田居(其一)》第14题]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答案①前两句侧重写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心中有道,则能顺应自然,与自然、外物相融相亲。②后两句侧重写诗人的超然态度,说明尽管外物未必和谐、美好,但内心的超脱也能使人自得其乐。(1)要注意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我们应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2)要注意情与理。哲理诗中情与理的关系,就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3)要善于化实为虚。要从诗中所描写的具体形象和过程中抽取、提取出普遍的道理来。对点练案26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认为,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旦视暮抚,更有甚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压抑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2)王维《山居秋暝》中,由写景转为写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音乐无形,难以摹状,才华横溢的诗人往往从侧面着笔,以听者反应来凸显音乐的感染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二、对点训练(一)(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答案C解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理解有误。“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意思是,万里山水,包含万里意境,却被画家凝固在尺幅画间,能以有限的篇幅展现无尽的意蕴,这样的功力令诗人抑制不住自己的赞叹。“一窗”只是用来形容画幅的相对狭小,好比欣赏者立于窗前欣赏窗外景色,所见有限,所感无穷,而并非是隔着窗子欣赏画作。3.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解析该题一题两问,分别考查对其表面含意和深层含意的理解。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结合含意去分析诗人对这幅画的评价。“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是说此画蕴含佳句,纵然吟尽诗文,也没有恰当的句子可以准确说出画中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诗人认为这幅画意境深远。(二)(2020·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作客兰陵①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祐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祐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4.(改编题)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就表明了本诗的写作目的:向朋友介绍常州的风土人情。B.王安石虽然已经不再担任常州知州,但从诗中仍可看出他对此地百姓的深情。C.颈联的“忽”字既有对朋友去常州任职的惊异,又有对常州得到好官的庆幸。D.因沈、王二人的特殊身份,本诗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更像是工作交接。答案D解析“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说法过于绝对,“惆怅”二字也含有对朋友的送别之意。5.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由“田畴薄”“市井贫”等可知农事荒废,民生艰难;②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③由“荆溪两岸春”可知自然风景优美。解析首先读懂诗歌内容。这是前任常州知州王安石写给新任知州沈康的诗,向沈康介绍现在常州的整体情况,特别是这里的民生现状和自然条件。答案主体部分在颔联和尾联。颔联的“沟塍半废田畴薄”“市井贫”说明农业状况惨淡,百姓生活艰难困苦;“厨传相仍”表明官吏治理不在政事而只是注重迎来送往、官场逢迎。尾联补充说明自己对常州最难忘怀的是“荆溪两岸”的春光。作答时注意根据不同的主体对象,分角度加以概括。对点练案27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里仁》认为,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