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内温度分布规律_第1页
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内温度分布规律_第2页
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内温度分布规律_第3页
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内温度分布规律_第4页
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内温度分布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实验方法1.1

单电池测试系统SOFC测试系统由SOFC装配体、供气系统、高温炉和燃料电池测试平台组成。实验用SOFC为宁波索福人公司生产的平板型阳极支撑型SOFC,规格为100mm×100mm,阳极为Ni+YSZ(氧化亿稳定的氧化锆),电解质为YSZ+GDC(氧化钆掺杂的氧化铈)阻隔层,阴极为LSCF(LaSrCoFeO3)+GDC。利用单片SOFC进行温度分布研究,SOFC装配结构如图1所示。图1

测试SOFC的装配结构Fig.1

StructureofSOFCtestcell电池密封框基于一种玻璃材料,通过高温软化后连接金属基板与电池,实现密封。实验需要用到氮气、氢气和空气,空气由空气压缩机供应,氮气与氢气由钢瓶压缩气供应,通气量由质量流量计控制。SOFC装配体置于高温炉中预热。电池装配体两端分别引出电流线和电压线至测试站,实现对电池开路电压监测、性能测试和恒流放电等目的。1.2

温度分布测试方法SOFC温度分布测试选用OMEGA公司生产的K型热电偶(型号为TJC36-CAXL-020U-18,探针直径为0.5mm),其最大误差值为±2.2℃。将热电偶布置于SOFC阳极气体流道中,参见图1,实验中流道深度为0.5mm,与热电偶直径大小基本一致,热电偶与电池之间仅隔着一层0.2mm集流镍网,近似于将热电偶附在电池表面,增加了测温的准确性。为避免热电偶对电池的密封造成影响,这里增加了阳极侧密封框厚度。热电偶测量连接Agilent记录仪,采集测试过程的温度数据。实验中采用2种不同的流场结构,研究流场结构和电流密度对SOFC温度分布影响,分别命名为夹具A和夹具B,其热电偶测温点布置如图2所示,各测点大致坐标如表1所示。图2

夹具A、夹具B热电偶测温点位置和夹具B热电偶实际布置Fig.2

ThepositionoftemperaturemeasurementpointsinthecellAandcellBandthephotoofthermal-couplearrangementinthecellB本实验中热电偶从夹具侧面深入到电池中,热电偶测点增多会增加侧面漏气的风险,因此针对不同夹具对热电偶布置进行了优化。夹具A为内歧管式结构,流道宽为5.5mm,电池有效活性面积为65mm×85mm,气体为2个入口1个出口,阳极和阴极气体为逆流流动,因此在阳极入口和出口分别布置3个热电偶测点,在电池中心布置2个对称的测点。夹具B为外歧管式结构,流道宽度为1.5mm,电池有效活性面积为90mm×90mm,由于气体为单进单出,入口和出口为对称布置,流道为平行流道,阳极和阴极气体可逆流通入,也可顺流通入;根据气体入口和出口的对角布置,热电偶测点采用对角布置,分别在阳极和阴极入口与出口4个角点布置热电偶温度测点,同时在中心布置1个热电偶温度测点,此外分别在阳极和阴极气体入口处布置测点,以监测气体入口处温度变化。表1

夹具A和B测温点坐标Table1

RelativecoordinatesoftemperaturemeasuringpointsincellAandcellB实际测试过程中,单电池的发热量远小于电炉,而夹具为导热率很高的金属结构,因此电池内温度分布受炉膛影响很大。为减小电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本文采用保温材料将夹具包裹,降低电炉向电池的传热,实现近似绝热的工作环境,如图3所示。实验中在电池上下盖板采用硅酸铝保温板保温,电池四周采用保温石棉包裹。实验时,将保温后的测试装置放入炉膛中,炉膛以2℃/min升温速率,升至操作温度750℃;气体在炉膛中通过盘管加热后进入电池内,电池主要由热气体预热到工作温度。SOFC运行期间,氢气和空气的流量分别保持为300mL/min和1200mL/min。图3

测试电池采用保温材料包裹照片Fig.3

Thephotooftestcellpackedbyinsulatedmaterials02实验结果与讨论2.1

电池性能表征采用夹具A在逆流通气下进行单片SOFC测试,研究插入热电偶前后SOFC性能变化,测试中阳极通入300mL/min氢气,阴极通入1200mL/min空气(空气过量系数为1.6),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插入热电偶前后电池的输出性能相差不大,未插入热电偶时,工作电压0.7V对应电池功率密度约为343mW/cm2,工作电压0.6V对应电池功率密度约为372mW/cm2;插入热电偶后,工作电压0.7V对应电池功率密度约为414mW/cm2,工作电压0.6V对应电池功率密度约为410mW/cm2。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阳极插入热电偶对电池性能影响较小,可用于分析实际情况下电池内温度分布规律。此外本次实验电池0.7V时的功率密度约为400mW/cm2,略低于文献[28]中的数据,可能与采用测试系统有关,但不影响温度分布的结果。图4

热电偶插入前后SOFC的性能曲线Fig.4

PerformancecurvesofSOFCbeforeandafterthermocoupleinsertion2.2

测试电池保温与否对SOFC温度分布影响实验采用夹具A,气流为逆流布置。图5为炉膛温度750℃,电池以24A恒流放电时,电池内温度的变化规律。其中图5a)为电池未保温,图5b)为电池采用保温材料包裹后的结果。电池开始恒流放电后,由于电池内部产热,电池内温度逐渐上升到一个新的平衡温度,电池内的温度均大于炉膛温度。比较二者可知,电池保温后的稳定时间远大于未保温电池,且保温电池温升远大于未保温电池,保温后电池最大温升达30℃,而未保温电池最大温升为10℃。在相同气体流量和入口温度下恒流放电,保温电池产热量应略低于未保温电池(工作温度高),但其出口气体温度高于未保温电池,可知其热量更多由气体吸收并携带出电池。因此电池保温后可以有效抑制电池向炉膛外传热,形成一定的隔热效果,有利于进一步分析实际电堆内温度分布规律。图5

夹具不保温时和保温时电池24A恒流放电过程中各测点温度变化Fig.5

Thetemperaturevariationsofeachmeasuringpointinthedischargingprocessofthecellsetatconstantcurrent24Awhenthecellisopenorcoveredbyinsulatedmaterials图6为温度稳定后,电池内各测点温度分布结果。保温后电池内平均温度比未保温高约20℃以上,比炉膛温度高约30℃。电池和炉膛温差的增大表明,电池保温后,更多的产热量是通过热气体带走,而不是通过与炉膛的换热,这一传热方式与电池在实际电堆内相同。因此保温后,电池内温度分布应与实际电堆内温度分布相似,此实验方法可以通过单电池测量来分析电堆内温度分布规律。图6

夹具保温前后电池以24A电流放电测点温度稳定值Fig.6

Thedistributionofsteadytemperatureinthecellbeforeandafterthecelliscovered通过比较保温前后结果,可以发现电池内最大温差差别不大。未保温时,电池内最大温差为5℃,保温后最大温差也为5℃,且电池内最高温度均在阳极气体出口处,最低温度均在阳极气体入口处。保温后的温差与实际电堆内的最大温差不一致,当炉膛温度为750℃时,气体入口温度也为750℃,而测试电池最高温度为782℃,其温差可达32℃。通过比对多次试验数据,温差较小的原因包括:1)电池金属流场板较厚,本实验流场板厚度约为20mm,远大于实际双极板的厚度(典型的3mm左右),由于金属的高热导率,流场板的侧向传热对电池温度具有很强的均匀左右;2)实验电池侧面保温不足,由于流场板侧面焊有进气管道和气体预热盘管,侧面采用保温棉缠绕保温,其保温效果较差,且流场板侧面面积较大,使得电池不能与外界实现较好的绝热。这两个原因的综合影响使得电池内温差并不明显。综合以上结果可知,电池保温后可以有效降低电池与电炉间的换热,减少电炉对电池内温度测量的影响。这一方法有望模拟实际电堆内单电池的换热条件,可直接用于研究实际电堆内温度分布规律,进而大大降低实验测量难度和成本。但是,本实验结果电池内的温度分布仍然与实际电堆内结果不一致,其原因应是单电池双极板较厚和侧面保温不足,但并不影响该方法的可行性。2.3

电流密度对SOFC温度分布的影响基于上述保温方法,采用夹具A研究不同输出电流密度对SOFC内温度分布影响。图7为电池分别以18A、24A和30A电流稳定放电,测点温度稳定时,各测点温度值。电池以18A电流稳定放电时,电池测点温度为772~777℃;电池以24A电流稳定放电时,电池测点温度为777~782℃;电池以30A电流稳定放电时,电池测点温度为792~796℃。可以看出,随着电池放电电流增大,电池表面测点整体温度也会增大,这是由于放电电流增大,电池内产热量增加,同时采用保温,电池与炉膛换热减小,产热量由气体带出,在气体流速不变的情况下,温度会随产热量增加而升高,这与实际电堆结果一致。图7

18A、24A、30A电流稳定放电时,电池内各测点温度分布Fig.7

Thetemperaturedistributionsinthecellatconstantcurrent18A,24Aand30A分析各测点温度分布可知,不同电流密度温度分布规律近似;阳极流道入口区域测点TA-in-1、TA-in-3温度最低,这是由于入口气体的冷却作用,而TA-in-2温度较高,这是由于其背面为阴极气体出口;电池中间区域测点TA-m-1、TA-m-2温度较其他测点温度偏高;流道出口区域测点TA-out-2、TA-out-3温度低于电池中间区域测点温度,这是由于背面阴极气体入口的冷却作用,但其温度并非最低,且TA-out-1温度较高,说明电池内垂直于电池方向存在一定温差。对于不同工作电流下,电池内的最大温差均约为4℃,且电池内的温差集中在电池入口和出口处,说明温差主要是由于入口气体的冷却作用和出口气体的加热作用,而气体导热性差、热容低,使得电池入口局部存在较大的温差。2.4

流场结构对SOFC温度分布影响流场结构是影响电池内温度分布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阳极与阴极气体流道方式。本文采用夹具B研究流场结构对SOFC内温度分布的影响。图8为电池分别在逆流和顺流结构下,以24A电流稳定放电时各测温点的稳定温度值。顺流结构下电池内的平均温度约为769℃,逆流结构下电池内的平均温度为770℃,比炉膛温度高约30℃,表明保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炉膛的影响。图8

顺流结构和逆流结构下电池内各测点温度分布Fig.8

Thetemperaturedistributionsinthecellforco-flowandcounter-flow比较2种流场结构的温度分布特性可知,顺流结构时,温度由入口到出口逐渐增大,最高温度出现在出口处;而逆流结构时,中心温度高,入口温度较低;这一分布特性与文献结果一致,其主要是由于入口气体温度较低对电池具有一定冷却作用,逆流时,阳极和阴极进气分布对出口气体冷却,使得两侧温度较低,中间温度较高。逆流结构下,电池内最大温度为773℃、最小温度为765℃、最大温差4℃;顺流结构下,电池内最大温度为775℃、最小温度为756℃、最大温差19℃。相较于逆流,顺流结构下电池表面温度差更大,电池表面最大温度值更高。这一结果似乎与传统数值计算结果不同,一般结果认为顺流时电池内平均温度较低,相同电压下其平均电流密度要小于逆流结构,因此电池内温差要小于逆流。本实验是在恒定电流密度下测试的,同时顺流时TB-in-2点的温度值明显偏低,除去这一点,电池内各点的温差并不大。从测点温度值分布来看,顺流结构下,除去TB-in-2点,各测点稳定从阳极入口到中部再到出口,温度逐步增加;而对于逆流结果,电池内温度最高点出现在电池中部,入口处和出口处温度均较低,这些结果与文献结果一致。顺流时,TB-in-2的温度值明显偏低可能存在2方面原因:一是背面空气入口的冷却作用;二是其边缘保温效果较差,受炉膛温度影响,TB-in-2点的温度也低于TB-in-1点。由表1可知,夹具B入口和出口处测点距离边缘较近,而电池边缘由于气体管道的影响,保温较差,因此其结果可能从不同程度上受到炉膛温度的影响。比较图7和图8逆流时的结果可知,相同放电电流下,夹具A的平均温度要明显大于夹具B。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夹具A的电池活性面积要小于夹具B,夹具A是在更大的电流密度下放电,其产热量要高于夹具B;另一方面,可能是夹具B的保温效果要比夹具A略差。比较温度分布特点,2种夹具在逆流下电池中心处温度总是较高,在气体入口处受到进气的冷却作用局部温度降低,而在气体出口处,排气温度较高,局部温度升高,从而在气体入口和出口局部形成较大的温差,这一局部温差可能会使电池产生局部应力破坏。03结论针对炉膛对平板型SOFC温度分布测试结果的影响,本文提出采用对测试电池保温的方法,从而构建近似绝热的电池工作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