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光伏接入的中压配电网集中调控优化策略_第1页
含光伏接入的中压配电网集中调控优化策略_第2页
含光伏接入的中压配电网集中调控优化策略_第3页
含光伏接入的中压配电网集中调控优化策略_第4页
含光伏接入的中压配电网集中调控优化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影响1.1

分布式光伏对配网网损的影响图1为光伏接入配电网的示意。在PV接入之前,配电系统潮流方向单一,且从电源侧流向负荷侧;但是光伏接入后,潮流流向具有多种可能。图1

光伏接入配电网示意Fig.1

DiagramofPVconnectedtodistributionnetwork为便于说明,假设系统电压恒定不变,若图1中负荷为式中:PL为有功功率;QL为无功功率。则负荷侧电流为式中:U为模型中线路相电压。进而,可计算分布式光伏并网前,线路损耗为式中:RL为线路单位长度电阻。设光伏功率为PPV+jQPV,光伏接入后线路多出的单相电流为由叠加定理可知,光伏并网后网损主要由2部分组成:(1)源于系统原有电源与光伏电源;(2)源于负荷侧与并网光伏电源产生的有功损耗。光伏并网后第1部分网损为光伏并网后第2部分网络损耗,因为负荷电流未发生变化,所以该部分在数值上保持不变,即光伏并网后线路网损为在PV并网后,系统的网络损耗变化量为由式(8)可知,DG并网的位置与容量,成为影响电网线路网损大小的2个重要因素。当光伏并网比例较高时,通过调节光伏并网功率,可有效实现降低网络损耗的优化目标。1.2

分布式光伏对节点电压作用机理系统电压最高点在PV并网前为母线电压,而在并网后其最低点可能不再是用户侧电压值,此时调压需求无法通过中枢点电压控制方式而得到满足。为便于分析,本文假设配电线路为均有链式线路,在距离变压器x处接入光伏,设定线路单位长度的阻抗为R+jX,x处电压为Uo。当0<m<x时,线路任一点m处电压降落为当x≤m≤L时,m处压降为由此可见,线路压降会因PV并网的位置与容量不同而发生改变。当光伏接入电网位置较为靠前,其压降影响较大;在配电网线路较后位置接入光伏电源并网,对整个线路压降的影响较小。本文所述背景为光伏已并网后,其并网位置已经确定,不宜通过改变其在系统中位置来改变线路压降,此时由式(10)可知,调节光伏电源出力PPV,可改变线路压降,达到电压波动优化效果。

02中压配电网集中式优化模型

本文提出应用于中压配电网的集中式优化控制策略,通过调控DG并网后出力数值,实现配电网网损最小,节点电压偏差最小和DG消纳最大的优化目标。2.1

目标函数中压配电网集中控制模型为以中压配电网网络损耗最小、节点电压偏差最小以及分布式电源消纳最大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综合目标函数为式中:Ploss为标幺化后网络损耗最小值;VUF为标幺化后网络整体电压偏移最小值;PDG为标幺化后DG并网后消纳最大值;w1、w2、w3为各目标所占权重。网络损耗、网络整体电压偏移以及中压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消纳可描述为式中:i、j为节点编号;N为节点个数;n为分布式电源个数;Vi、Vj为节点电压;cos

θij为节点电压相角余弦值;gij为节点间线路电导;Vmax、Vmin分别为电压最大、最小值;PDG.i为第i个DG并网功率。2.2

约束条件本文所提中压配电网集中式控制模型的约束条件主要由潮流平衡约束、节点电压约束、中压配电网光伏出力约束以及有限个节点负荷受公共连接点(pointofcommoncoupling,PCC)功率响应值约束等几部分组成。(1)网络中节点间潮流平衡约束可表示为(2)节点电压约束为(3)中压配电网光伏出力约束为(4)节点负荷受PCC点功率响应值约束为式中,Gij为节点之间线路电导;Bij为节点之间线路电纳;Pi为节点i有功功率;Qi为节点i无功功率;Ui、Uj为节点电压。2.3

优化方法通过使用二阶锥凸优化,CPLEX求解器进行优化求解,本文所建立模型可实现对中压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出力进行调控,使得配电网系统在满足约束条件下实现网损和节点电压波动最小,且充分利用分布式电源。2.3.1

优化原理若函数对于任意自变量x1、x2以及参数λ,均满足式(17),则可认为该函数为凸函数。由本文所建立中压配电网优化模型可知,该模型目标函数式(11)中f为求最小值函数,符合凸函数定义;约束条件式(13)~(16)中各参数在给定参数区间范围内,符合凸集定义。二阶锥凸优化即为目标凸函数基于满足约束条件,求解二阶锥范围内最小值问题。CPLEX因其可靠、快速、灵活等优点,常作为很多复杂问题的求解方法。本文即利用CPLEX求解器对二阶锥约束问题进行求解,从而得到在中压配电网集中调控下,PV并网出力最优解。2.3.2

优化步骤基于CPLEX和Matlab的中压配电网集中优化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优化步骤如下。图2

中压配电网集中优化控制系统结构Fig.2

CentralizedoptimizationcontrolsystemofMVvoltagedistributionnetwork(1)收集分钟级光伏出力信号以及各个节点负荷,将信息读入系统中,设置参数;(2)根据中压配电网约束方程和目标函数,建立配电网模型;(3)以二阶锥凸优化为基础,通过CPLEX求解器进行优化求解,获得符合约束条件下的PV并网出力最优解;(4)将该功率优化指令传递至中压配电网各个节点,实现对节点电压波动和网络损耗的集中式优化控制。

03算例分析3.1

算例介绍本文基于Matlab2018平台,针对IEEE33节点标准模型开展算例分析,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在中压配电网节点6、15、28和31接入光伏电站。图3

IEEE33网络Fig.3

IEEE33network在中压配电网集中式优化控制模型中,w1和w2表示目标函数中网络损耗和节点电压偏移的相关系数,直接关系网络运行网损和电压波动,其权重较高,由于网损对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与经济性关联较大,取w1=0.6,w2=0.3;w3表示分布式电源在中压配电网中消纳的相关权重,故取较低值为0.1。3.2

控制效果为了对比本文所提中压配电网集中式优化模型的控制效果,分别针对IEEE33节点网络不采取任何优化和控制方法,以及采用集中式优化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对比各节点电压和网络损耗仿真结果,验证集中式优化方法通过调节分布式电源出力对降低网络损耗,减小电压波动的作用影响。分析不同时刻下节点电压、网络损耗仿真数据,结合光伏功率日内变化,验证光伏出力对中压配电网集中式优化控制效果的作用影响。结合典型日下并网光伏利用率仿真图,验证本文所述控制策略可在满足优化效果条件下,较为高效利用光伏能源。3.2.1

节点电压(1)在同时刻下,取14:00,分布式电源未接入配电网,以及接入后中压配电网集中式优化控制策略在调控前后的中压配电网各节点电压分布如图4所示。此时3种情况下节点电压标幺值如表1所示。通过仿真数据可得,在DG未接入前,节点电压波动较大,最末端电压降低近10%;接入DG后,在未经集中式优化调控前,节点电压虽然有所上升,但是波动仍较为明显,最大达到8.84%;在经过集中式优化控制之后,节点电压波动显著减小,系统各节点电压偏移量显著降低,最大偏移率仅为4.2%。图4

14:00时节点电压分布Fig.4

Nodevoltageat02:00p.m表1

节点电压标幺值Table1

Nodevoltagenominalvalue(2)在不同时刻下,取时刻10:00、14:00及20:00,光伏并入电网后,中压配电网经集中式优化控制后节点电压分布如图5所示。通过对比可得,由于14:00时光伏额定功率较大,中压电网可调控PV功率较多,对节点电压波动改善作用较10:00、20:00时具有显著提升。图5

不同时刻节点电压分布Fig.5

Nodevoltageatdifferenttimes本节先后针对同一时刻下,PV未并网以及并网后配电网系统采取集中优化前后的节点电压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验证了中压配电网通过集中控制光伏电源出力,可有效降低节点电压波动率。之后针对某一典型日下光伏并网后,配电网参加集中优化控制下的节点电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由于光伏出力不同,造成系统可调控PV功率在不同时间段下具有一定限制性,从而使得系统调控优化效果因受日照强度等因素影响,而具有局限性。3.2.2

线路网损(1)在同时刻下,取时刻14:00,PV未并网以及并网后调控前后的线路网损分布如图6所示。图6

14:00时线路损耗分布Fig.6

Networklossat02:00p.m由仿真结果可得出,当未接入分布式电源时,配电网网损较大,且各条线路分布差异较大;当接入分布式电源后,线路网损差异明显降低;在经过中压配电网集中式优化控制后,线路网损明显减小,且各个线路网损分布较为平均。(2)在不同时刻下,取时刻10:00、14:00及20:00,光伏并入电网后,中压配电网经集中式优化控制后网络损耗分布如图7所示。通过对比仿真结果可得,由于14:00时光伏额定功率较大,中压配电网可调控PV功率较多,20:00时由于光伏未能发出功率,配电网整体网损无法得到相应优化,最高值为0.15740MW,最低值为0.01695MW,网损较大且各线路差异明显;在时刻10:00、14:00配电网对PV发出功率调节指令,网损最高值分别降至0.09971WM、0.07793WM,且各线路网损差异显著降低。图7

不同时刻网损分布Fig.7

Networklossatdifferenttimes由此可得,在不同时刻下由于PV功率不同,配电网所能发出功率调节指令裕度有所不同,对网损改善效果会有所影响。本节先后针对同一时刻下,PV未并网以及并网后配电网系统采取集中优化前后的线路网络损耗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中压配电网采用集中式优化控制策略后,通过调节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情况,可明显降低线路网损,并降低各条线路网络损耗差值。之后针对某一典型日下光伏并网后,配电网参加集中优化控制下的线路网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由于光伏出力不同,造成系统可发出功率优化指令具有一定限制,可调节范围受光照强度、天气状况等因素影响,无法做到全时调节的特点,具有一定局限性。3.2.3

光伏利用率由于光能属于可再生资源,在传统资源供需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形之下,光伏电源具有经济环保的优点日益突出。但PV并网后对配电网运行、监控势必会因光能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而产生影响。由本文所述光伏并网对网络损耗作用原理可知,当光伏渗透率较高时,如式(8)所示,所并网光伏容量会对配电网运行时网损产生影响。因此光伏并网时其利用率应处于一个合理空间,过低会降低系统运行经济性,过高则对电网运行可靠性产生影响。在时段07:00—19:00,光伏在经过中压配电网集中式优化调控后,利用率如图8所示。由仿真结果可得,在时段07:00—10:00,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强,光伏可支配功率不断提高,其光伏利用率处于不断升高阶段,以PV1为例,利用率由最初81.8%上升至95.2%。在时段10:00—17:00,光伏利用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最高值达到98.8%。4处已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在时刻10:00之后,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图8

光伏利用率Fig.8

PVutilizationrate通过仿真结果可得,本文所采用中压配电网集中式控制策略,在保证调控优化效果的同时,对光伏能源利用率也可保持在较高水平。

04结论随着光伏并网容量增多,中压配电网系统电压波动频繁,网络损耗增大问题逐渐突出。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中压配电网集中式优化控制策略,其研究结论为:(1)分析分布式光伏并网后,对配电网运行时节点电压及线路网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