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高考生物人教版第九单元_第1页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高考生物人教版第九单元_第2页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高考生物人教版第九单元_第3页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高考生物人教版第九单元_第4页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高考生物人教版第九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高考生物人教版第九单元第48课时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课标要求1.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变动。2.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和不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考情分析1.“S”形和“J”形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分析2023·山东·T192022·全国甲·T52022·山东·T192021·山东·T192021·河北·T182021·河北·T222021·湖南·T42021·广东·T62.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及应用2023·广东·T62022·广东·T202021·湖北·T142021·天津·T132021·海南·T182021·海南·T243.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2022·江苏·T92020·江苏·T102020·海南·T24考点一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________________。(2)建构方法和实例(3)表达形式①数学公式:科学、准确,但不够________。②曲线图:直观,但不够________。2.种群数量的增长(1)种群的“J”形增长提醒①“J”形增长曲线中,λ>1且恒定。注意辨析λ的含义:当λ>1,种群数量增长;当λ=1,种群数量稳定;当λ<1,种群数量下降。②区分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含义:增长率即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初始数量×100%;而增长速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增长的数量。(2)种群的“S”形增长提醒①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并不是种群数量达到的最大值。②K值大小取决于环境阻力,所以K值会随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如图,由于环境阻力变大,K值由K2变为K1。③“J”形增长曲线中不存在K值,“S”形增长曲线中增长速率最大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增长率或增长速率为0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3.种群数量的波动(1)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数量总是在________中。处于________状态的种群,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________。(2)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出现持续性的或急剧的________。(3)当一个种群的数量过少,种群可能会由于______________等而______________。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提醒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调节种群数量。密度制约因素相当于生物因素,如捕食、寄生、食物等,对种群制约的作用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加大而加强,种群的密度制约调节是一个内稳态过程。非密度制约因素相当于气候、地震等非生物因素,其对种群的影响不受种群密度本身的制约。(1)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环境,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物种就会出现“J”形增长()(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小(2021·河北,18)()(3)增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提高环境容纳量(2021·湖北,14)()(4)负反馈调节与正反馈调节是典型的循环因果关系()(5)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均会对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影响,且后者造成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考向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分析1.(2023·山东,19改编)某种动物的种群具有阿利效应,该动物的种群初始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种群增长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增加的个体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初始密度介于0~a时,种群数量最终会降为0B.初始密度介于a~c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将种群保持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捕获量D.若自然状态下该动物种群雌雄数量相等,人为提高雄性占比会使b点右移2.(2021·广东,6)如图所示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A.aB.bC.cD.d考向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及应用3.(2023·广东,6)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A.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B.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C.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D.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4.(2022·山东,19)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亲体数量约为1000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B.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C.亲体数量大于1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种群达到稳定状态D.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考点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原理2.血细胞计数板及计数方法血细胞计数板由一块厚玻璃片特制而成,其中央有两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划分为9个大方格(如图1所示),每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加盖玻片后的深度为0.1mm。因此,每个大方格的容积为0.1mm3(1×10-4mL)。血细胞计数板有两种规格,对于16×25的规格而言,计四角的4个中方格共计100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而对于25×16的规格而言,计四角和正中间的5个中方格共计80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如图2所示。计算公式:1mL培养液中细胞个数=eq\f(中方格中的细胞总数,中方格中小方格个数)×400×104×稀释倍数。3.实验流程4.结果分析(1)开始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的增长符合________形曲线增长模型。(2)de段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注意事项及分析(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________________;需要做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应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________________。(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稀释培养液重新计数。稀释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悬液的计数,以每个小方格内含有________个酵母细胞为宜。(4)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5)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6)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若先滴加样液,再盖盖玻片会使计数结果________,因为液滴表面张力的存在,使计数实际体积大于计数室体积。考向三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分析5.(2023·镇江高三期中)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细胞计数板可以用于调查酵母菌、病毒、细菌等生物的种群密度B.需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样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样液充分渗入计数室C.防止观察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影响计数,加样后需立即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D.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晾干并镜检,若有残留或沉淀物需要重新清洗6.(2024·大庆高三联考)如图1是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相关实验,并测得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摇床又称为自动振荡器,培养时需要将锥形瓶置于摇床上轻轻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绘制得到图1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2)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一滴酵母菌液,静置5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______。如果用台盼蓝染液对酵母菌液进行染色,在计数时应只统计________色的酵母菌细胞。显微观察时在调焦清楚后,若发现只能看到血细胞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此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多选)显微计数时发现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内酵母菌总数为零,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A.样液中酵母菌数量过少B.样液稀释的倍数过大C.样液取自未摇匀的上清液D.实验过程中部分酵母菌死亡(4)分析图1实验数据得知,在0~7d之间酵母菌的数量呈“______”形增长;超过7d之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5)该同学在某一时刻提取部分样液,并将样液稀释5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细胞分布如图2,则此时该样液的细胞密度为________个/mL。1.(选择性必修2P9)“J”形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选择性必修2P9)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种群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增长曲线,称为“S”形曲线。3.(选择性必修2P9)“S”形增长曲线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择性必修2P9)环境容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21·海南,24节选)为严格保护海南坡鹿,有效增加种群数量,保护区将300公顷土地加上围栏作为坡鹿驯化区。若该围栏内最多可容纳426只坡鹿,则最好将围栏内坡鹿数量维持在______只左右,超出该数量的坡鹿可进行易地保护。将围栏内的坡鹿维持在该数量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选择性必修2P16)细菌或病毒引起传染病,也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细菌或病毒属于______________(填“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7.(2022·广东,20节选)荔枝是广东特色农产品,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果农关注的问题。荔枝园A采用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下几乎没有植被,荔枝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枝产量低。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____(填“高”或“低”),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23·全国甲,31节选)若要了解该城市某个季节水鸟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请围绕除食物外的调查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9.(选择性必修2P17“思维训练”)以猎物和捕食者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性为____________关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9课时群落的结构课标要求1.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2.活动一: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3.活动二:尝试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考情分析1.群落的组成及空间结构2023·北京·T182023·海南·T192023·海南·T62022·全国乙·T52022·山东·T112022·广东·T202022·重庆·T222021·江苏·T92021·辽宁·T112.种间关系的分析2023·湖南·T42023·海南·T62022·湖南·T82022·湖南·T202022·海南·T52021·全国乙·T302021·北京·T172021·天津·T132021·山东·T103.生态位2023·海南·T62023·江苏·T142023·新课标·T332023·天津·T132022·山东·T24考点一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群落是指在________________聚集在______________中各种生物________的集合。(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提醒①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②群落并非是各种生物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2.群落的物种组成3.群落的种间关系(1)种间关系的特点与实例(连线)(2)几种种间关系的辨析项目数量坐标图特点互利共生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寄生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竞争数量上可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若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则如图a所示;若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所示捕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提醒①区分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原始合作双方离开仍可独立生活,而互利共生双方离开至少一方不能正常生活。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的双方生物数量变化是同步的。②区分捕食与寄生。捕食强调吃与被吃的关系,被吃一方一般会死亡,而寄生包括体表寄生和体内寄生,寄生者只是从活生物体获得营养,一般不会造成寄主立即死亡。③竞争分为种内竞争与种间竞争。当两种生物以同一植物为食,若取食部位不同并不构成种间竞争关系。④捕食双方数量变化非同步,被捕食者数量变化在前,捕食者数量变化在后,一般被捕食者数量多于捕食者,但也有例外,比如一棵树上的昆虫,昆虫的数量多于树的数量。4.群落的空间结构5.群落的季节性(1)原因: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随季节而变化。(2)结果: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____________的变化。例如:动物的迁徙、夏眠、冬眠现象。6.生态位(1)“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2)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4)“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反映的种间关系是捕食()(5)大鱼吃小鱼体现的是捕食关系()(6)小杜鹃主要生活在林冠层,这是小杜鹃的生态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间作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据《氾胜之书》记载,在瓜田中“又种薤(xie,鳞茎和嫩叶可用作蔬菜)十根……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又可种小豆于瓜中,亩四五升,其藿可卖。此法宜平地,瓜收亩万钱。”这种生产方式就是立体农业的雏形。材料二依据植物的株高、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的深度以及对光照强度的需求等特性,将不同植物合理搭配在一起,可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立体种植,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某林场据此进行了实践,在桉树林地中搭配种植了另一种植物。桉树是一种深根性的植物,幼桉树一般高度在2米左右,其生长需要较强的光照。材料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最晚在明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将四大家鱼混养以提高效益。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1)立体农业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一中提到的“间作套种”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是什么?研究发现,在种植密度很低的情况下,一种作物的产量会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种植超过一定的密度后,该作物最终的产量不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对间作的启示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三种植物,它们的株高、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和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如表:植物板栗玉米菠萝株高3~4米2米左右1米以下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较深较浅较浅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较强光较强光较弱光据材料二,建议选择哪种植物与桉树搭配种植更合理?原因是什么?选择搭配种植的植物时,除上述植物自身的因素外,还需考虑的环境因素有哪些(答出2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群落角度分析,四大家鱼混养的生物学原理是什么?如果这几种鱼的生态位相似,你认为它们的发展将是什么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一群落的组成及空间结构1.(2022·全国乙,5)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2.水葫芦原产巴西,曾经在我国多地泛滥成灾。如表是研究人员对某水域水葫芦入侵前后的群落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调查时段物种数植物类型优势种入侵前Ⅰ120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小叶眼子菜等多种入侵后Ⅱ28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水葫芦、小叶眼子菜Ⅲ12浮水植物水葫芦A.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它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Ⅰ时段,水域中不同植物分别利用不同的空间,形成明显的水平结构C.Ⅱ时段,水葫芦、小叶眼子菜不仅数量多,对群落中其他物种影响也大D.Ⅲ时段,对水葫芦进行有效治理后,群落物种数和植物类型不会增加考向二种间关系3.(2021·山东,10)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D.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4.(2021·重庆,19)若某林区的红松果实、某种小型鼠(以红松果实为食)和革蜱的数量变化具有如图所示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林区居民因革蜱叮咬而易患森林脑炎。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③和①不能明显体现捕食关系,推测是小型鼠繁殖能力强所致B.通过曲线②与③的关系推断小型鼠与革蜱不是互利共生关系C.曲线③在K值上下波动,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是小型鼠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D.林区居民森林脑炎发病率会呈现与曲线②相似的波动特征考向三生态位5.(2023·江苏,14)在江苏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生态位重叠的两种动物甲、乙发生生态位分化,如图所示。甲主要以植物a为食,乙主要以植物b为食,两者又共同以植食性动物c为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c分别处于第一、二营养级,其生态位重叠B.a、b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C.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生态位受生物因素影响,也与非生物因素有关D.生态位分化是经自然选择形成的生物适应性,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6.(2022·山东,24节选)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频度分级标准如表所示。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如图所示。(1)若植物甲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则植物甲的频度最可能属于____级,而调查发现该频度级中的植物乙不是优势种,则乙的种群密度和分布范围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某草地植物物种的频度级符合上图所示比例关系,且属于D频度级的植物有16种,则该草地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为______。(3)若研究植物甲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_(填标号)。A.甲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B.甲的种群密度C.甲的植株高度D.甲与其他物种的关系考点二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1.实验原理许多土壤动物(鼠妇、蚯蚓、蜈蚣等)有较强的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身体__________,因此不适于用____________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物种数目。2.实验步骤3.采集小动物所用到的仪器(1)____________(图A):该装置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部件,该装置利用土壤动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习性,使土壤动物远离光源、热源。(2)____________(图B):该装置中纱布的作用是________将土壤小动物吸走。提醒①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既要统计物种丰富度也要统计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数量。②记名计算法是直接数出各个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中的种群数量。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③使用无底花盆是为了提供通气环境,便于小动物向下移动。使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既可以杀死小动物,也利于保存小动物。考向四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7.(2024·连云港高三模拟)下列有关“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可采用诱虫器对其进行采集B.为提高采集速率,倒入花盆的土壤需铺满花盆底部C.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可用目测估计法调查D.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8.下列关于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可用诱虫器采集B.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C.记名计算法能统计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和小动物的种群密度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原因是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1.(选择性必修2P22)生物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性必修2P23)____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物种丰富度。在群落中,有些物种往往不仅____________,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占据优势,称之为优势种。3.(2022·广东,20节选)荔枝园A采用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下几乎没有植被,荔枝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枝产量低。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______,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22·全国甲,31节选)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5.(2023·海南,19节选)在同一片海域中,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和未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出现环境差异,从而引起海洋生物呈现镶嵌分布,这体现出海洋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6.(选择性必修2P25~26)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为____________等,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为水分、无机盐等;动物的分层现象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7.(2022·重庆,22节选)入侵植物水葫芦曾经在我国多地泛滥成灾,入侵前植物类型主要是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其中龙须眼子菜等多种为优势种,该水域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结构;入侵后,沉水植物消失,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23·湖南,4改编)种间关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中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9.(2023·新课标,33节选)生态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研究某湖区的一种水鸟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湖区水鸟等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捕食者在猎杀猎物时,场面比较血腥,这会让人认为捕食者很残忍,甚至有的地方为了保护某些食草动物而人为消灭捕食者,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从群落种间关系及形成原因分析捕食者的生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0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课标要求1.阐明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2.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考情分析1.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规律2023·山东·T242023·广东·T212023·海南·T52023·江苏·T182022·天津·T132022·山东·T242022·江苏·T172022·河北·T122022·辽宁·T232021·江苏·T92021·河北·T222021·辽宁·T232021·全国甲·T6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2023·北京·T112023·山东·T242021·辽宁·T23考点一群落的主要类型1.群落的主要类型及分类依据2.陆地生物群落的比较

群落类型荒漠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生存环境半干旱;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群落结构物种少;结构非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种较少;结构相对简单物种繁多;结构非常复杂且____________生存生物特点动植物具有__________特性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动物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生植物多居上层;阴生植物利用光能较强;动物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所以说群落是一定______________下不同______的天然群聚。提醒(1)荒漠生物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体现:植物叶片呈针状、气孔在夜间开放、根系强大等,从而减少水分散失、加强水分摄取;许多动物表皮外有角质鳞片、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以减少水分散失。(2)草原生物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体现: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4.其他生物群落(1)湿地生物群落: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______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___。(2)海洋生物群落:生物类群主要有微小______植物和大型________(如海带、裙带菜等),以及种类繁多的动物。(1)森林、草原、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分别与它们各自生活的环境相适应()(2)生活在草原群落的动物不能生活在森林群落里()(3)爬行类、啮齿类、攀缘类、鸟类和蝗虫等动物,主要分布于草原群落中()(4)在荒漠生物群落中,植物能通过植株间隔和根系分布以最大限度减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5)分布于高纬度地区的狐狸耳朵和尾巴更大()考向一群落的类型及特征1.观察一个群落,首先看到的是群落外貌,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不同类型群落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B.荒漠里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有利于保存水分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高大,乔木往往有板状根,树的分支发达,以争夺阳光D.湿地生物群落中的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2.某生物群落中的植物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还生长着少量的灌木,没有乔木。其中有两种植食性动物a、b及肉食性动物c,c以a为食,它们的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准确的是()A.该群落属于草原生物群落类型B.该群落中没有乔木,可能原因是乔木不耐旱C.植食性动物a、b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D.a种群数量产生波动是因为c的捕食作用考点二群落的演替1.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________的过程。2.群落演替的类型提醒(1)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本质区别是演替的起点不同,即是否具备土壤条件。(2)初生演替过程中,地衣之所以成为“开路先锋者”,因为地衣通过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有机物,这为苔藓生长提供了条件。随后,苔藓之所以能取代地衣是由于苔藓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阳光。(3)群落演替是否发生的标志是优势物种是否发生变化,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所以,森林阶段依然能找到地衣、苔藓等物种。(4)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达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顶级群落。演替最终的结果不一定都能成为森林,还要取决于所处地域的气候等环境条件,如干旱地区很难演替到森林阶段。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1)湖泊经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和灌木阶段可初生演替出森林(2022·江苏,17)()(2)演替到稳定阶段的群落具有相对不变的物种组成和结构(2022·河北,12)()(3)为应对互花米草入侵,通过栽种外来物种无瓣海桑,促进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在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2020·山东,19)()(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的初生演替过程()(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草甸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牧场类型,分布于此的高原酚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挖掘类啮齿动物,数量过多对草甸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1)高原酚鼠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群落恢复过程中的演替类型是哪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高原酚鼠形成的土丘上发生规律性的演替阶段可能包括哪些?最终会演替到森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量研究表明,过度放牧导致的草甸退化促进了鼠类数量增加,鼠类的密度过大又加剧了草甸退化,甚至荒漠化。这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产生了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说,稳定是相对的、暂时的,而变化是永恒的。请结合群落的演替,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二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和规律3.(2023·海南,5)某亚热带地区青冈栎林被采伐后的演替过程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采伐迹地保留了原有青冈栎林的土壤条件和繁殖体,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与杂草群落相比,灌丛对阳光的利用更充分C.与灌丛相比,马尾松林的动物分层现象更明显D.与马尾松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乔木层的植物种间竞争减弱4.(2023·江苏,18改编)科研团队在某林地(面积:1km2)选取5个样方(样方面积:20m×20m)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如表为3种乔木的部分调查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样方编号马尾松(株)麻栎(株)枫香(株)幼年成年老年幼年成年老年幼年成年老年101914207102006204011213026162210004007182291250091530600A.估算该林地麻栎种群的个体数量是50000株B.林木的种群密度越大,林木的总生物量越高C.该林地马尾松、麻栎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衰退型、增长型,群落分层现象明显D.该林地处于森林演替中,采伐部分马尾松能加速演替进程考向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5.退耕还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图表示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目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在该演替的过程中,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C.与自然演替相比,退耕还林加快了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D.在演替过程中,灌木最终会被乔木取代而消失6.塞罕坝在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由于过度采伐成为草木稀疏的荒原,经林场建设者的多年努力,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并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荣誉称号。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塞罕坝由荒原恢复为林海的过程中发生了初生演替B.恢复中的塞罕坝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C.人类活动会影响塞罕坝林场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恢复并维持塞罕坝林场生态平衡的机制为负反馈调节1.(选择性必修2P36)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换句话说,每一种生物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有人说,群落是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性必修2P38~39)裸岩上的演替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乔木阶段。在裸岩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森林阶段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3.(选择性必修2P40)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______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如果在干旱的荒漠地区,或许只能发展到__________阶段或稀疏的________阶段。4.(选择性必修2P4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演替。5.(选择性必修2P41)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___________上进行的演替。6.(2021·河北,22节选)池塘生物群落区别于湖泊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________,池塘生物群落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演替。7.(2022·山东,24节选)群落演替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群落演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1课时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标要求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成分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成分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3.分析特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决定其营养结构。考情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关系2023·广东·T132023·海南·T192021·北京·T172021·广东·T22020·江苏·T152020·江苏·T242020·北京·T162.食物链和食物网2023·全国乙·T312023·全国甲·T52023·全国甲·T312023·天津·T132023·湖北·T192022·江苏·T122022·广东·T62020·山东·T24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1.生态系统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内,由________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3)类型: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4)结构: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5)功能: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项目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作用生物群落中______________的根本来源可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把______等转化为__________,可被生物利用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有助于植物__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地位—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营养方式—自养型异养型实例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①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等;②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______________等①绝大多数动物;②寄生植物(如菟丝子);③寄生的细菌、真菌及病毒①腐生动物(如蚯蚓);②腐生的细菌、真菌提醒在判断某生物属于哪种组分,需要依据其作用来判断。①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细菌、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②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等),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如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遗体或动物排遗物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③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动物),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蓝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④有些生物具有双重“身份”,如大肠杆菌生活在肠道中属于消费者,生活在腐烂的有机体中属于分解者。(2)生态系统的各成分关系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提醒“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两者之间为双向箭头,“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指入箭头多,“生产者”指出箭头多。(1)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2020·江苏,15)()(2)浮游动物摄食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属于消费者()(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和各种微生物均属于分解者(2020·江苏,24)()(4)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5)动物园里饲养的各种动物,栽培的多种植物等所有生物及非生物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蟹-稻复合生态系统是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引入螃蟹种群后形成的以蟹、稻为主导生物的蟹-稻共生生态系统。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蟹-稻复合生态系统是由什么构成的?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稻田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它们属于生态系统的哪种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稻田为河蟹提供了栖息场所,河蟹以其中稻虱、杂草以及某些生物的遗体残骸等为食,由此分析河蟹属于哪种成分?河蟹的粪便可以作为水稻生长的肥料,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什么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稻蟹共作系统能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理由是什么?(至少答出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一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1.(2024·广州高三统考)如图是某草原上部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图中有两条食物链,起点都是绿色植物C.绿色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基石D.细菌可以占据生态系统多个营养级位置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种生物的CO2释放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B.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a、b、c都有可能是细菌D.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考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之间由于________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2)实例(3)特点:①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__________,其余的都是____________,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营养级一般不超过______个,这是因为能量沿食物链是逐级递减的。③食物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只有________。④某一营养级生物的含义是该营养级的____________,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生物种群。2.食物网(1)概念:食物链彼此____________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2)形成的原因: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__________植食性动物的食物。②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________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3)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______________;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除了捕食外,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4)功能eq\b\lc\{\rc\(\a\vs4\al\co1(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的渠道,生态系统保持,的重要条件))(1)卷叶蛾→螳螂→黄雀构成一条食物链()(2)微塑料可成为土壤致病菌等有害微生物的载体,提高了土壤中食物网的复杂程度()(3)稻鳖共生的稻田里,鳖主要以稻田里的虫、草等为食,鳖在该生态系统中至少占有2个营养级()(4)苹果园里种草后,害虫天敌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增加,果园中的食物网更复杂,有助于果园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稻田养蟹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养殖方式,引种的中华绒螯蟹(河蟹)主要以浮萍、杂草等植物和有机碎屑为食,同时也能有效控制稻田病虫草害的发生。如图表示北方某蟹-稻复合养殖体系主要营养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由什么组成?图中经过中华绒螯蟹的食物链有几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华绒螯蟹与鸟的种间关系有哪些?沙塘鳢所处的营养级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引入中华绒螯蟹后稗草生态位有什么变化?(答出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稻蟹养殖系统还可以减少农田间杂草的数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水稻增产。请从种间关系的角度,结合能量流动分析水稻增产的具体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二食物链(网)分析3.(2023·全国甲,5)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可以沿着食物链传递,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种动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能属于不同营养级B.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所固定的能量来源于太阳C.作为次级消费者的肉食性动物属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D.能量从食物链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只能单向流动4.(2022·广东,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a、c是生产者B.b、e是肉食动物C.c、f是杂食动物D.d、f是植食动物1.(2020·山东,24)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性必修2P50)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其中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生产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____________中;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者能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20·北京,16节选)北极圈附近的Y岛,是许多海鸟的栖息地,一百多年前引入了北极狐后,该岛屿上较高的草本植物明显减少,苔藓增加。Y岛的生态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在此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北极狐属于____________。4.(2023·天津,13节选)为了保护某种候鸟,科学家建立了生态保护区,其中食物网结构如下:肉食性鱼类位于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它不是候鸟的捕食对象,引入它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23·海南,19节选)人工鱼礁投放海底一段时间后,礁体表面会附着大量的藻类等生物。藻类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__,能有效降低大气中CO2含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23·全国乙,31节选)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有玉米、蛇、蝗虫、野兔、青蛙和鹰等生物,请从中选择生物,写出一条具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选择性必修2P52)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第52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标要求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2.举例说明如何利用能量流动规律,使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3.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4.活动:调查或探讨一个校园、公园、农田、森林、湿地或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考情分析1.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2023·新课标·T332023·全国甲·T52022·北京·T192022·河北·T182022·湖北·T202022·辽宁·T192021·辽宁·T192021·全国甲·T312.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2023·山东·T132022·湖北·T202021·山东·T243.能量流动的应用2022·山东·T112022·湖南·T82022·湖北·T202021·福建·T64.生态金字塔分析2022·天津·T13考点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能量流动过程(1)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2)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由图分析得到:①初级消费者摄入量(a)=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____________。②同化量(b)=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次级消费者摄入量(i)+暂时未被利用的能量(j)。提醒①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最终去向=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被下一营养级同化(最高营养级除外)+被分解者利用。②某营养级的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比如兔子吃草,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草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③植物光合作用与同化量的关系: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同化量,净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3.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①方向:沿____________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②特点:不可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___。(2)逐级递减①能量传递效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②营养级数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______个营养级。(1)每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就是从上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2)森林中生产者积累的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3)越冬灰鹤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2021·辽宁,19)()(4)果蔬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5)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其同化的能量越少,原因是其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太多()(6)鱼吃杂草,杂草同化能量中的10%~20%流入鱼体内()依据泥鳅可以利用残饵、鱼粪为食以及循环经济原理,技术人员将稻田养河蟹和稻田养泥鳅两个生态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稻护蟹,蟹吃饵料、杂草,泥鳅吃残饵、蟹粪,泥鳅粪肥田的“稻—蟹—泥鳅”农田生态系统,科研人员比较了三种农田模式的产量,结果如表,请回答以下问题:45m2的稻田中水稻、河蟹及泥鳅产量分析生态系统类型水稻产量/kg河蟹产量/g泥鳅产量/g水稻单种39.0稻—蟹41.42203.3稻—蟹—泥鳅41.02131.3656(1)输入“稻—蟹—泥鳅”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蟹会被鸟捕食,与鸟相比,河蟹的同化量/摄入量的比值明显较低,从食物类型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为“稻—蟹”农田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含能量的示意图,其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存下来仍未被利用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c1、c2表示什么?河蟹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包括哪些?(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是能量流经该稻田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单位:×10kJ·m-2·a-1)。图中的C代表什么含义?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与“稻—蟹”农田模式相比,“稻—蟹—泥鳅”农田模式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为了从蟹—稻复合养殖体系获得更大的稻、蟹产量,需定期投喂饵料,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一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1.(2024·合肥高三模拟)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的能量类型和去向(d表示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获得能量的方式不相同B.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一定包含b1C.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1/(a1+b1+c1+d1)×100%D.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所同化的能量2.(2024·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开学考)养殖淡水石斑鱼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如图所示为养殖石斑鱼的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和部分能量数据,字母表示能量值(单位:kJ)。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流经该湖泊的总能量是a+eB.草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植物的同化量C.草鱼到石斑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e/b×100%D.图中c代表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考向二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3.(2023·山东,13)某浅水泉微型生态系统中能量情况如表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以生产者和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为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项目生产者固定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初级消费者摄入初级消费者同化初级消费者呼吸消耗能量[105J/(m2·a)]90428413.53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0×105J/(m2·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