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二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请来了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驮来佛经。汉明帝让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在他们居住的地方修建佛寺,这就是洛阳的白马寺。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洛阳白马寺中国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儒学繁盛: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呈现繁盛之势。佛教传入:两汉之际佛教传入
道教兴起:东汉末年兴起,本土宗教。1.汉代一.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2.魏晋南北朝
道教: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盛行、渐趋本土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刘宋有佛寺1913所,南齐有2015所,萧梁有2846所,即便是疆域局促的陈朝,也仍有佛寺1232所。北朝的佛寺、僧尼远多于南朝,北魏末,仅洛阳一地就有佛寺1367所,全国有1万余所。东魏北齐有寺3万余所,僧尼300万人。北周也有寺1万所,僧尼100万人。——晁福林《中国古代史》根据材料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为什么盛行、渐趋本土化?
正因为两汉经学所宣扬的是一种整体秩序规范,缺乏关于个体人格方面的理论……所以一旦社会出现动荡变化,其苍白贫困的本质便立即暴露出来了。——马良怀《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到东汉末年魏晋时代,国内大乱,人们生活痛苦,精神上也缺乏寄托;而当时中国传统思想的儒学,久已变成没有灵魂的空架。——傅乐成《中国通史》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集•蒿里行》
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列传•阮籍》
佛教的幻想能力、迷人的方法都比传统的中国儒道学说高超得多。佛教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苦”的,即“苦海无边”。提出超脱苦难的办法是忍耐、修行,以便达到“涅槃”境界。佛教这一套说明苦难和解决苦难的学说完全掩盖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本质,起到了麻醉人民的鸦片作用。……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把佛教视为控制民心,稳定社会,拉拢汉族地主阶级的法宝。
——叶洵灶《佛教在中国古代得以传播的原因》社会动荡佛教教义给苦难人民以精神慰藉统治者:麻醉人民,维护统治儒学自身缺陷:理论性、思辨性不足文人学士为求明哲保身,多不谈政治,崇尚玄学和佛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魏晋至唐灭佛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
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佛教的广泛传播,也给当时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统治者大修寺塔,施舍钱财,所耗的都是人民血汗。……寺院侵夺百姓大量土地、房产;百姓受骗,向寺院施舍,往往倾家荡产,大量人口被迫出家为僧尼。寺院地主又剥削下层僧尼和寺户,积累私产,再用高利贷盘剥人民。这些都使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钱财;
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表现:民间反佛:范缜《神灭论》对佛教进行抨击
统治者灭佛:(三武一宗)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道的理论隋朝尊道、礼佛、崇儒,奉老子为祖先,使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的修行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唐朝实行三教并重政策,主要从政治需要出发。统治者利用儒家君臣父子之义来巩固统治,也要用佛道来安定社会,缓和矛盾。——马克垚《世界文明史》3.隋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南宗惠能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北宗神秀佛在心内,不在身外,只要静心自悟,不必苦修,便可顿悟成佛。长期苦修,排除杂念,才能渐悟成佛
禅宗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和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六祖惠能主张佛心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便易于传播,一方面使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措施?目的是什么?复兴儒学(2014·全国Ⅰ卷)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C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道的理论3.隋唐隋朝尊道、礼佛、崇儒,奉老子为祖先,使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的修行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韩愈《谏迎佛骨表》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结合材料及教材,思考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背景、目的和解决措施。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敕迎佛骨于凤翔法门寺。先在宫中供养三天,然后送京城各寺,供僧俗礼敬,从而再次掀起全国性的宗教热潮。是时,“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燃香臂顶供养者”。措施: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魏晋南北朝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唐朝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二.文学艺术---成就突出,达到新的高峰1.文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学习任务:自主梳理教材,完成表格。曹操《观沧海》、曹丕《燕歌行》、曹植《洛神赋》陶渊明《归园田居》庾信《哀江南赋》《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边塞诗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水诗“诗仙”李白《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元稹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诗圣”孟浩然《宿建德江》王维《汉江临眺》链接高考(2020·天津高考·2)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解析】据材料“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可知,这并非原作中的内容,应是北宋收录时新增的,说明《木兰诗》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故选C项;
材料中仅提及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被加入了唐代的内容,并未涉及其他朝代,无法体现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A项以偏概全,排除A项;
据材料“北朝民歌”可知,《木兰诗》并不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排除B项;
《木兰诗》作为北朝民歌,呈现了大量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具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排除D项。C链接高考(2020·江苏高考·3)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解析】安史之乱前后唐诗的风格由豪放浪漫到沉郁悲壮,风格有显著的变化,说明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故选A项;
材料表明唐朝社会变迁影响了唐诗的创作,不是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排除B项;
唐诗是文艺创作,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无法全景再现社会真实,排除C项;
材料表明安史之乱导致唐诗风格发生了变化,不是导致唐诗衰微,排除D项。A(2020·海南高考·3)
表1唐诗(摘录)
由表1可见
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
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解析】材料分别体现了农民、渔者、淘沙客的辛苦劳作,说明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来源,故选D项;
材料涉及下层人民生活,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项;
材料是对下层百姓生活的描写,非宫廷文化,排除B项;
材料强调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不涉及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排除C项。D诗人诗句出处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全唐诗》杜甫“渔人漾舟沈(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刘禹锡“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链接高考2.艺术书法特征代表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隋唐各种书体已完备融汇创新东晋王羲之“书圣”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书法成为一种艺术颜筋柳骨草圣张旭《肚痛帖》王羲之《兰亭集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颠张醉素链接高考(2022·全国乙卷高考·25)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解析】据材料“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可知,这种书体的特点是规范,严整,符合楷书的特点,故选B项;
小篆的特点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并不庄重,排除A项;
行书的特点是形体省简,笔画流畅,没有楷书的庄重,排除C项;
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与材料“刚健丰伟、庄重博大”不符,排除D项。B链接高考(2021.6·浙江高考·5)唐代书法在风格上兼容南北,达到一个新高度。其中,由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等书法字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他们自创一格的“书法字体”属于
A.小篆B.隶书C.楷书D.草书【解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等书法字体都属于楷书,其字形方正,规矩严整,故选C项;
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排除A项;
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排除B项;
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排除D项。C绘画2.艺术特征代表魏晋南北朝隋唐成就斐然专职画家顾恺之“以形写神”《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宗教画、人物画、山水花鸟画吴道子“画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甘肃敦煌莫高窟2.艺术石窟艺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佛像温和慈祥,衣纹飘动流畅,更多体现了中原文化的风采。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深受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
,佛像高鼻深目神情凝重,表现出西域人的特征。(2020·全国Ⅰ卷高考·25)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解析】阎立本的《步辇图》是唐朝人物画的代表作,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唐朝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具有史料价值,故选C项;
吐蕃不属于西域地区,与西域风情无关,排除A项;《步辇图》属人物画,与表达文人意趣的文人画、反映市井风情的风俗画无关,排除B项;阎立本的《步辇图》再现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没有体现浪漫主义风格,排除D项。C链接高考(2019·全国Ⅲ卷高考·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解析】材料中“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其核心内容是学习汉文化,而儒学是汉文化的核心,故选D项;
“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描述中无法判断这两个地区的经济水平的差异,排除A项;
“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与绘画技术无关,排除B项;
“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无论在远期还是近期,这种大型佛像的建设没有政治干预是不可能成功的,排除C项。D链接高考①经济发展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②政治稳定提供了社会条件③选官制与官僚政治的成熟提供了人才基础④民族交融及对外开放包容提供了文化多元基因【思考点】p44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三.科学技术---取得新成果,走在世界前列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总结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领域时期主要成就数学南朝农学北朝地理西晋建筑隋朝印刷术唐朝火药天文学医药学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僧一行世界上最早用科学的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中期书籍中记载了火药配方;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孙思邈《千金方》《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学思之窗】p45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齐民要术·序》
张骞通西域,至唐代时中西交流有了较大规模,中国科技传到了西方,对阿拉伯帝国(当时西方科技最发达的地方)科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在阿拉伯的数学、医学、炼丹、天文学著作中,清楚地显示出受了中国的影响,但是反过来,中国科技吸收外来的的东西要少得多。例如,据阿拉伯史籍可知,盖伦的著作由一位中国医生带回中国,可在中国史籍中根本没有盖伦著作传入的影子,可见它在中国根本没有引起注意和发挥影响。
——王烔华等《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①重农抑商思想主导下,主要服务于农业经济,集中在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实用性强,忽视理论研究;②研究方法:主要为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缺少实验创新;③对外影响巨大,但对外来的东西吸收较少。高僧来华西行取经鉴真东渡学问僧来华1.佛教的传播四.中外文化交流--交流频繁,影响深远东汉到北朝,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①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②唐朝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空海)学习任务:自主梳理教材p45--46,完成表格。
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四句偈语深深打动了鉴真法师,从而下定决心,六次东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综合类-机械工程师-第一章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
- 2025年综合类-机动车维修技术-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合辑-单选题)
- 皇姑区初一初二数学试卷
- 江苏盐城2024届中考数学试卷
- 江苏无锡高二数学试卷
- 2025年综合类-市话测量员-高级市话测量员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
- 2025年综合类-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煤矿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煤矿采煤掘进考试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合辑-单选题)
- 数字技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湖北24届中考数学试卷
- 石灰石开采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翻糖蛋糕制作技术》课件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 标准化管理(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
- 《小学生C++创意编程》第1单元课件 软件下载安装
- 全国各省市邮编对照表
- GB/T 714-2015桥梁用结构钢
- GB/T 6003.3-1999电成型薄板试验筛
- 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清单(桥梁工程)
- 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
- 2023版江西省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医疗机构名单(1744家)
-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提高版)(家教、补习、复习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