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34877.2-2023 工业风机 标准实验室条件下风机声功率级的测定 第2部分:混响室法(正式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22/23/wKhkGWa76xSAUlx0AAEh8_C43BA443.jpg)
![GB∕ T 34877.2-2023 工业风机 标准实验室条件下风机声功率级的测定 第2部分:混响室法(正式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22/23/wKhkGWa76xSAUlx0AAEh8_C43BA4432.jpg)
![GB∕ T 34877.2-2023 工业风机 标准实验室条件下风机声功率级的测定 第2部分:混响室法(正式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22/23/wKhkGWa76xSAUlx0AAEh8_C43BA4433.jpg)
![GB∕ T 34877.2-2023 工业风机 标准实验室条件下风机声功率级的测定 第2部分:混响室法(正式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22/23/wKhkGWa76xSAUlx0AAEh8_C43BA4434.jpg)
![GB∕ T 34877.2-2023 工业风机 标准实验室条件下风机声功率级的测定 第2部分:混响室法(正式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22/23/wKhkGWa76xSAUlx0AAEh8_C43BA44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3.120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工业风机标准实验室条件下风机声功率级的测定第2部分:混响室法Industrialfans—Determinationoffansoundpowerlevelsunderstandardized(ISO13347-2:2004,IDT)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前言 Ⅲ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2 3 3 3 49测试布置及管道 410观测 811计算 8附录A(规范性)含宽频声源的混响室资质鉴定 附录B(资料性)含纯音/窄频声源的混响室资质鉴定 附录C(资料性)含附属管道风机的总声级测试 附录D(规范性)过渡段 图1风机进口噪声测量的测试布置(所示为离心式风机) 4图2风机出口噪声测量的测试布置(所示为轴流式风机) 5图3风机机壳噪声测量的测试布置(所示为轴流式风机) 6图4测试室布置的一般限制 8图C.1带附属附件风机的噪声总测试 图D.1过渡段的图示 表A.1最大容许标准偏差s 表B.1用于测量含有重要离散频率成分的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的混响室设施的替代性合格测试 表B.2最大容许标准偏差s Ⅲ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本文件是GB/T34877《工业风机标准实验室条件下风机声功率级的测定》的第2部分,GB/T34877已发布了以下4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混响室法:——第3部分:包络面法;——第4部分:声强法。本文件等同采用ISO13347-2:2004《工业风机标准实验室条件下风机声功率级的测定第2部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纳入了ISO13347-2:2004/Cor1:2006的技术勘误内容,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双线(Ⅱ)进行了标示。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风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7)归口。IV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通风机声功率级是衡量通风机性能的重要声学指标,本文件用于工业风机声学性能的测定,也可用于确定带附属装置风机的声学性能,属于风机在标准实验室条件下声功率测定的重要检测方法。虽然国内有许多用于测量风扇噪声的标准,但没有一个标准得到普遍接受,也不能有效进行比较,国际先进技术标准的采用,能够使得我国的风机企业在产品质量的最终验收环节与国际同类企业能够在相同的测定方法标准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GB/T34877旨在确立工业风机基声学性能的测定和在标准实验室条件下声功率测定的重要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适用于工业通风机声学性能的测定,用于确定通风机与辅助装置结合时的声学性能。——第2部分:混响室法。目的在于仅适用在标准化的实验室条件下使用,由于现场测试增加了不——第3部分:包络面法。目的在于确立了对于一个成功试验所必要的实验室条件,很少有现场能够满足这些条件,且本标准不用于现场测量。采用包络面法针对标准化安装型式的通风机的开式进口和/或开式出口的声功率级进行测定。——第4部分:声强法。目的在于仅适用为指定设置测定空气声辐射,没有测量振动,也没有测定空气声辐射对振动效应的敏感性,实施测试的风机尺寸大小仅受到测试安装实践层面的限制。用于通过在围绕声源的测量表面上用测量声强来测定声功率。第2部分的等同采用将有助于我国通风机行业及相关领域更好地理解、实施标准中的相关技术要求,提高通风机行业的整体声学技术水平。1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工业风机标准实验室条件下风机声功率级的测定第2部分:混响室法本文件规定了测定风机声功率级的混响室法。仅适用在标准化的实验室条件下使用,由于现场测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GB/T1236—2017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性能试验(ISO5801:2007,IDT)¹注:GB/T1236—2017被引用的内容与ISO5801:2007被引用的内容没有技术上GB/T19843—2005工业通风机射流风机的性能试验(ISO13350:1999,IDT)GB/T25516—2010声学管道消声器和风道末端单元的实验室测量方法插入损失、气流噪声和全压损失(ISO7235:2003,IDT)GB/T21231.1—2018声学小型通风装置辐射的空气噪声和引起的结构振动的测量第1部注:GB/T21231.1—2018被引用的内容与ISO10302-1:2011被引用的内容没有技术上的差异。GB/T34877.1—2023工业通风机标准实验室条件下通风机声功率级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要求(ISO13347-1:2004,IDT)ISO3740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基础标准使用指南(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ofnoisesources—Guidelinesfortheuseofbasicstandards)注:GB/T14367—2006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基础标准使用指南(ISO3740:2000,MOD)ISO3741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室精密法(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ofnoisesourcesusingsoundpressure—Precisionmethodsforreverberationrooms)注:GB/T6881.1—2002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室精密法(ISO3741:1999,IDT)ISO3743-1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场内小型可移动声源工程法第1部分:硬壁测试比较法(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andsoundenergylevelsofnoisesourcesusingsoundpressure—Engineeringmethodsforsmallmovablesourcesinreverberantfields—Part1:Comparisonmethodforahard-walledtestroom)注:GB/T6881.2—2017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1)原版本引用的为ISO5801:1997,该文件已废止,被ISO5801:2007代替,ISO5801:2007被引用的内容与ISO5801:1997被引用的内容没有技术上的差异。容与ISO10302-1:1996被引用的内容没有技术上的差异。2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专用混响测试室法(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ofnoisesourcesusingsoundpressure—Engineeringmethodsforsmall,movablesourcesspecialreverberationte注:GB/T6881.3—2002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场中小型可移动声源工程法第2部分:专用混响测试室法(ISO3741-2:1994,IDT)ISO5136声学风机和其他通风设备辐射入管道的声功率测定管道法(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radiatedintoaductbyfansandotherair-movingdevices—In-ductmethod)注:GB/T17697—2014声学风机和其他通风设备辐射入管道的声功率测定管道法(ISO5136:2003,IDT)ISO5801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性能试验(Industrialfans—Performancetestingusingstandardizedairways)注:GB/T1236—2017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性能试验(ISO5801:2007,IDT)失(Acoustics—Laboratorymeasurementproceduresforductedsilencersandair-terminalunits—Inser-tionloss,flownoisean注:GB/T25516—2010声学管道消声器和风道末端单元的实验室测量方法插入损失、气流噪声和全压损失(ISO7235:2003,IDT)ISO10302-1声学小型通风装置辐射的空气噪声和引起的结构振动的测量第1部分:空气噪声(Acoustics—Measurementofairbornenoiseemittedandstructure-bornevibrationinducedbysmall注:GB/T21231.1-2018声学小型通风装置辐射的空气噪声和引起的结构振动的测量第1部分:空气噪声测量(ISO10302-1:2011,IDT)ISO13349工业通风机词汇及种类定义(Industrialfans—Vocabularyanddefinitionsofcate-gories)注:GB/T19075—2003工业通风机词汇及种类定义(ISO13349:1999,IDT)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使用限制本文件应用在由ISO5801和ISO13349所定义的工业风机;它仅限于确定指定装置的空气噪声辐根据本文件进行测试风机尺寸大小仅受到测试布置在实际方位的限制;测试风机尺寸和空气动力性能将控制腔室的大小。(小型风机依据用途可根据本文件或ISO10302-1进行测试)。本文件的测试布置为成功的测试建立了必要的实验室条件;在现场很难有满足这些要求的可能,因此本文件并不适用于现场测量;我们提醒有意使用的人士,在这些情况下,声学环境可能不符合指定的3)原版本引用的为ISO10302:1996,该文件已废止,被ISO10302-1:2011代替,ISO10302-1:2011被引用的内容与ISO10302:1996被引用的内容没有技术上的差异。3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5应用领域本文件用于工业风机声学性能的测定,也可用于确定带附属装置风机的声学性能,譬如屋顶通风帽或风门,或者是确定风机与消声器的组合所产生的声功率。对于可由家用电源供电(单相交流电压不超过250V,电流不超过16A)的低功率风机(不超过3kW),以及类似的风机,应参考IEC60704-2-7。对于混响场测试,受测设备的尺寸限制在腔室容积的2%以内;GB/T19843—2005的第9章规定了测试射流风机的测试程序。本文件规定的测试程序旨在主要用于使用标准化测试装置类型和在指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测风机安装条件符合ISO5801中规定的四种安装类型:噪声源就是风机,所测得的噪声可能包括来自风机驱动和传动装置的噪声。5.2噪声特性带有离散频率音调的稳定宽带。5.3不确定度如ISO3740中所定义的技术等级。5.4测量的数量在分立传声器位置或指定路径上三分之一倍频带的声压级。风机空气动力性能指标包括转速、风机风压和流量。6仪器仪表仪器仪表及其要求见ISO13347-1;这也详细说明了应用来证明测试腔室(资质鉴定)合格的标准声以及妥善维护。7测试方法本测试方法是根据RSS替换法来确定声功率的,该方法的参考文献为ISO3743-1和ISO3743-2。本测试方法的应用要求待测风机安装在测试腔室内的位置上,该腔室的资质鉴定按照附录A的要求。测试腔室合格之后,运行RSS,记录声压级;然后,在给定的测试转速下,在受关注的不同风机性能工况点,在没有运行RSS的情况下运行风机,并记录风机的声压级;由于RSS的声功率级是已知的,所4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以使用替换法来确定每个工况点的风机声功率级。8声学环境8.1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应为混响的环境,应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按照GB/T34877.1—2023附录D)。8.2混响室就本文件而言,应按照附录A要求的空间;进行宽频带噪声测试时,见附录B要求的空间,但是研究纯音和窄带的目的则应采用它。9测试布置及管道9.1布置分类允许一些特定的风机测试配置,它们由气流方向和测试装置的特殊安装布置而决定。风机声压级是在混响室中测量的,混响室可能连接到风室或其他系统,来进行风机容积流量的调节和测量。本文件允许非测量一侧的管道采用普通管道或采用简易的消声末端(参见ISO13347-1),在任何测试报告中,应清楚地说明是否安装了消声末端。图1显示为确定风机进口声压级的安装方式,图2为确定风机出口声压级的安装方式;图3显示了用于确定D型装置的风机机壳声级的安装;有了这些安装方式,使用GB/T34877.1—2023表1所定义的符号,可测量下列不同的声功率级:Lw(A,in):安装型式A,自由进口Lw(A,out):安装型式A,自由出口Lw(B,in+cas):安装型式B,自由进口十机壳Lw(B,out):安装型式B,管道式出口Lw(C,in):安装型式C,管道式进口Lw(C,out+cas):安装型式C,自由出口十机壳Lw(D,in+cas):安装型式D,管道式进口十机壳Lw(D,out):安装型式D,管道式出口Lw(D,cas):安装型式D,机壳a)A:自由进口,自由出口b)B:自由进口,管道式出口图1风机进口噪声测量的测试布置(所示为离心式风机)5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c)C:管道式进口,自由出口d)D:管道式进口,管道式出口标引序号说明:4——简易消声末端(按照GB/T34877.1—2023附录D);图1风机进口噪声测量的测试布置(所示为离心式风机)(续)2a)A:自由进口,自由出口b)B:自由进口,管道式出口c)D:管道式进口,自由出口d)D:管道式进口,管道式出口标引序号说明:4简易消声末端(按照GB/T34877.1—2023附录D);混响室壁,可选择的位置。图2风机出口噪声测量的测试布置(所示为轴流式风机)6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4——简易消声末端(按照GB/T34877.1—2023附录D)。图3风机机壳噪声测量的测试布置(所示为轴流式风机)9.2声压级9.2.1背景声压级(Lpb)这包括风机停机时在测试室内测量的声压级,背景噪声包括与风机噪声没有直接关联的所有噪声源,例如因传声器的移动而产生的噪声和任何由外部声源引起的噪声。应尽量把背景噪声级控制在最低值。这些是只有RSS在运行的测试室内的声压级,包括背景噪声。9.2.3风机声压级(Lp)应测定每一个工况点的Lpm,在不同的风机工况点进行一组测试时,并需要观测上述的Lpb和Lpam各一次。注1:以上观测只在已通过附录A或附录B所列测试室资质程序的测试室中实施时有效。9.3空气动力性能对风机性能特性上的工况点的调节和测量应采用ISO5801所规定的其中的一种方法。9.4测试条件所有声压级读数的测试条件应尽可能相同;对于所有读数,传声器移动以及任何旋转吊杆的操作应保持在同一位置;读数应为传声器摆动整数次数的时间加权平均值,所使用的时间跨度应足以提供一个恒定的数值,并且对于160Hz及以下的频带应至少为30s,而对于200Hz及以上的频带应至少为当用一个传声器在多个不同位置或使用一组固定式传声器时,对传声器输出的观测周期应符合ISO3743(所有部分)的规范。9.5安装方法将风机连接到非整体式驱动器的方法以及将风机连接到风量测试装置的安装方式,可使用任何传7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统方法,包括隔振装置和短的挠性连接器(软连接);除此之外,除非是机组的标准部件,否则吸声材料和减振材料不能安装在受测风机中;管道应采用金属或其他刚性、致密的非吸声材料,并且其内表面或外表面不应有外露的吸声材料。驱动电机和驱动装置,如果不是风机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进行阻尼或封闭,只要不将吸声材料暴露在测试室内;当驱动电机和驱动装置是受测试单元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它们不应以任何方式处理,而且应使用正常的皮带张力和轴承。9.6管道长度管道长度应和ISO5801一致。简易消声末端(按照GB/T34877.1—2023附录D)应安装在管道的终端管末端,以便施加指定的声学负载(见图1~图3);如果非测量一侧的管道末端没有进行消声处理的时候,则63Hz倍频带的不确定度为6.0dB,而在所有较高的倍频带,其不确定度则为3.0dB。在腔室或两室的布置中,管道长度应和ISO5801一致,这是准确确立额定工况点所必需的。图1~图3所示的管道长度和ISO5801的程序一致,应注意确保在接近受关切的特定频率(譬如叶片通过频率)时没有管道共振存在。宜避免在任何重要的频率下使用长度是二分之一波长(λ/2)倍数的管道。不能假设入口和出口的噪声总是相同的,因此,总声功率级不应用来推导入口声功率或出口声功率。为了给连接管道的安装指定标准化的声负载阻抗,所有连接到测试风机的管道都应末端消声处理,要根据ISO5136测量声压以确定管道内声功率的管道称为“测试管道”;只用于提供标准化的声学负荷中的表4规定了测试管道和终端管道的最大允许压力反射系数。关于过渡段,按照附录D和ISO7235。如果风机入口或出口的横截面积大于2m²(这相当于一个直径为1.6m的圆形区域),除了使用管道法之外,可以使用混响室法、包络面法和声强法来确定管道内声功率或自由空间声功率级的;这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对于如此大的尺寸,辐射进入管道和进入自由空间的声功率是相等的。9.7传声器行程传声器应在圆弧或直线路径上转动或移动,其行程的两个极值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另一种选择是,它可以放置在沿此弧线的多个固定点上,传声器行程平面不应与任何腔室表面平行(夹角在10°以内),且路径应倾向从腔室的两面墙所形成的一个角落进出(腔室)。图4显示了传声器摆放限制的图形描述,根据ISO3741和ISO3743(所有部分),还可以使用位于不同固定位置的传声器或一组固定传声器。8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图4测试室布置的一般限制虽然确定声功率输出所必需的声学观测对所有类型的风机都是相同的,但确定空气动力工况点所何,其工况点应根据ISO5801中规定的方法之一来确定,风机运行条件的控制应以GB/T34877.1—2023中9.5所述的方法来实现。有关风机测试需要记录的信息见GB/T34877.1—2023第10章所列的清单。观测到的RSS或受测风机的声压级读数包括声源和背景噪声源,背景噪声级的影响应从观测到的9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级的差异在一个或多个频段为小于6dB时,则其相应的声源级无法由本文件准确地确定,且有必要减应频段背景加声源合二为一的声级。声压级应对背景噪声级以对数减法使用下列计算公式加以修正:风机声压级按公式(1):RSS的声压级按公式(2):注:当背景噪声级较声压级读数低至少15dB时,无需进行上述修正。11.2声功率级Lw每个频带的声功率级由风机和RSS的声压级计算而得,所使用的表达方程式如下(见GB/T34877.1—2023中6.1以及表2的符号列表):风机入口噪声级安装型式Lw方程式A或B:自由进口Lw(A,in)或Lw(B,in+cas)=Lpc+(Lwr—Lpg)C或D:管道式进口4Lw(C,in)或Lw(D,in+cas)=Lpe+(Lwr—Lp)+E安装型式Lw方程式A或C:自由出口Lw(A,out)或Lw(C,out+cas)=Lp+(Lwr-Lp)B或D:管道式出口4)Lw(B,out)或Lw(D,out)=Lp+(Lwr—Lpg)+E。风机机壳噪声级Lw方程式D:管道式进口及出口Lw(D,cas)=Lp+(Lwr—Lpg)测试程序和上述计算系根据下列假设。a)终止在第二腔室的出口(或入口)管道的声能对风机测试声压级没有影响,这就要求相邻腔室之间有足够的传播损失。b)来自风机的噪声指向性在混响室得以平均,而传声器所在位置应能够记录整体平均声c)风管构造的管道壁的传递损失足够大,可以消除对测量d)在风机结构、支撑装置或驱动装置上均不存在共振,否则这些结构与部件会引起风机声压级4)接管道的(风机)入口或接管道的(风机)出口的声功率级一般采用管道法来加以确定,详见ISO5136,采用带管道末端校正E_i或E_o(见GB/T34877.1—2023附录C)的混响室中的测量,其测量精度较低;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数据宜加以清楚说明,过渡段的传递系数可按附录D所述方法加以确定。(规范性)含宽频声源的混响室资质鉴定本附录涵盖了全倍频带和三分之一倍频带测试腔室的宽带资质鉴定程序。如需纯音资质鉴定,请参见附录B。A.2仪器仪表和设备仪器仪表和传声器移动应与风机实际测试时使用的相同;仪表应符合ISO13347-1中所规定的要求,传声器移动应符合8.7的要求;本附录中提供的测试程序要求使用具有ISO13347-1所规定特性的标准声源。A.3测试程序在下列情况下,应对腔室内的混响场声压级实施八项或八项以上的测量,每项测量应将标准声源置于腔室内的不同位置。A.3.1RSS的每个位置应选择在地板上,且距墙不应小于1m,且和任一传声器的距离不应超过Din的方程式所允许者(见图4),任何两个声源位置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m;距离腔室中心线±300mm以内不应设有任何声源位置,标准声源的位置应在拟用作受评估声源位置的附近,如腔室平面图所示。A.3.2对上述每个位置的标准声源,按照第11章所述的程序以确定平均声压级。A.3.3传声器移动、扩声器(如有)、仪器仪表和观测时间应与实际声源测试时所用的相同。A.4计算程序对于应实施资质鉴定的测试室的每个频带,其标准偏差(单位为dB)应用公式(A.1)计算:(Lp);——为当RSS在其位时,所有传声器位置平均出来的声压级,单位为分贝(dB);ng——是RSS位置的数量(至少8个)。A.5资质鉴定对于每个频带,如果计算的标准偏差不超过表A.1的限定值,则测试室鉴定对测量宽带噪声是合格的。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表A.1最大容许标准偏差s倍频带中频三分之一倍频带中频最大容许标准偏差50~80250和500200~6301000和2000800~25004000和80003150~10000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资料性)含纯音/窄频声源的混响室资质鉴定B.1概述本附录涵盖了测试室只调查纯音的资质鉴定程序,本程序的参考文件为ISO3742,资质鉴定测试只适用于表B.1所示具有中心频率为100Hz~2500Hz(含)的三分之一倍频带;资质鉴定测试不包括中心频率低于100Hz的频带,而中心频率大于2500Hz的频带则不需要资质鉴定测试,资质鉴定测试适用于测试室内的特定位置,并确定测试室所在位置的三分之一倍频带中的哪一个的是合格的;以这样的鉴定为依据的噪声测试,应载明依本程序鉴定的三分之一倍频带的中心频率。B.2仪表仪器和设备仪器仪表应符合ISO13347-1中规定的要求,并有以下替换/新增。a)信号分析仪为符合ISO266:1997的三分之一倍频带分析仪。b)噪声源将包括下列:1)扬声器/喇叭:一个或多个,每个在受测鉴定频率范围内具有足够平稳的频率响应。2)可调谐到、且满足表B.1给出的频率公差的频率发生器,建议使用数字频率合成器,以便于设置频率。3)整个相关频率范围内的精确度在±0.05Hz的频率计数器。4)一具功率适当且其输出阻抗与扬声器兼容的功率放大器。5)在所有测试频率下能够监测到扬声器电压的±0.05%以内的一种电压表(伏特计)。B.3测试程序受测的三分之一倍频带相关的每一离散频率都做了测量,对资质鉴定测试的两个章节,应使用相同的测试设备。B.3.1扬声器测试扬声器应位于半消声场的表面上,开口锥体朝上,在扬声器中心上方,扬声器边缘平面上方10mm~20mm处设置水平膜片传声器;扬声器的输入电压应足够强,以克服背景噪声,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许造成扬声器部件的物理性变形,然后测量三分之一倍频带离散频率的声压级;只有当相邻频率的声压级相差不超过1dB时,该扬声器才适用,这项测试确定了扬声器的近场特性,并给出了扬声器声压级的校正值。B.3.2腔室测试扬声器在测试室应放置在待测设备水平和垂直坐标上,并使开口锥面远离最近的腔室表面;扬声器输入电压应使用与扬声器测试时相同者,对三分之一倍频带的离散频率测量其空间和时间的平均声压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然后将腔室测试声压级Lps矫正为(Lps)。,通过减去扬声器测试声压级来消除扬声器耳场特性的准偏差s:式中:(Ls)为修正后的腔室内测试声压级(对给定的测试频率);ng———是与特定的三分之一倍频带相关联的离散测试频率的数量。B.5资质鉴定如果某一测试室的该倍频的标准偏差s不超过表B.2中给出的数值,则在为给定的三分之一倍频带的纯音测试时,该测试室的位置将视为合格;如果三分之一倍频带不合格,则需要对传声器位置、受测试位置或测试室的吸音进行一些修改。表B.1用于测量含有重要离散频率成分的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的混响室设施的替代性合格测试的测试频率(摘自ISO3741)中心频率三分之一倍频带的中心频率测试频率—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表B.1用于测量含有重要离散频率成分的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的混响室中心频率三分之一倍频带的中心频率测试频率—增量/Hz1112233568增量公差/士0.3士0.3士0.5士0.5士1士1测试频率的数量/ns表B.2最大容许标准偏差sr三分之一倍频带中心频率Hz最大容许标准偏差(s,)100~160200~315400~630800~2500GB/T34877.2—2023/ISO13347-2:2004(资料性)图C.1带附属附件风机的噪声总测试安装型式Lw方程式B:自由进口,管道式出口。Lw(B,in+cas)=L,+(Lwr-Lpg)+{3-[101g(1+10(E₀/10))]+E。}C:管道式进口,自由出口。Lw(C,out+cas)=L,+(LD:管道式进口,管道式出口。Lw(D,cas)=L,+(Lwr—Lp)+E;+E。+{3-[101g(10(E₀/10+10(Ei/10))]}a)来自风机的噪声指向性在混响室得以平均,而且传声器所在位置应能够记录整体平均声压级;b)管道构造应使得通过管道壁的传递损失足够大,可以排除对测量腔室声压级的任何增加;高的显著纯音;(规范性)过渡段D.1过渡段的设计D.1.1对在没有流量的情况下的测量,允许在过渡段中有任何喇叭形状或吸音,这限制了反射系数,在某种程度上使其不超过GB/T34877.1—2023表4中给出的最大允许值。D.1.2为了测量流动的噪声(或再生的噪声),过渡段应将大部分声功率传输到与其相连的混响室;因此,它应有一个小的反射系数和几乎是零的耗散损失(见GB/T25516—2010的)。D.1.3ISO7235规定的要求是过渡段不应产生会影响混响室中测量的流动的噪声(或再生的噪声)。D.1.4过渡段的壁面应具有高传播损耗,以防止通过该壁面所造成的声能损失。D.1.5适合测量流动的噪声(或再生的噪声)的过渡段是一具喇叭,其中壁的围角不超过15°,且壁面在声学上是坚硬而且是刚性的(见图D.1)。图D.1过渡段的图示D.2过渡段的传播系数的确定D.2.1过渡段的压力反射系数由公式(D.1)给定:传播系数t是从测量管道中驻波的最大与最小声压级之间的差值△L,经由公式(D.2)计算而得:t=1—r²D.2.2建议采用从50Hz直到管道第一个交叉模的截止频率fo的三分之一倍频带用纯音以便测量播系数,交叉模的截止频率fo见公式(D.3)和公式(D.4):圆形管道fo=0.586c/d…………(D.3)矩形管道fo=0.5c/l…………(D.4)式中:c——声速,单位为米每秒(m/s);d———圆形横截面过渡段喉部的直径,单位为米(m);l——过渡段喉部矩形横截面较长一端的长度,单位为米(m)。[1]ISO266:1997Acoustics—Pre[2]ISO3741:1999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ofnoisesourcesusingsoundpressure—Precisionmethodsforreverberationrooms[3]ISO3742:1988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ofnoisesources—Preci-sionmethodsfordiscrete-frequencyandnarrow-bandsourcesinreverberationroomsminationofairborneacousticalnoise—Part2-7:Particularrequirementsforfans[5]HARRIS,C.M.,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伤保险 申请书
- 三方协议申请书范文
- 天玥运维安全网关怎么重启
- 大学生在校创业项目指南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计算综合自测口算题带答案
- 供电外线安全施工方案怎么写
- 世界环境日校园活动方案
- 2024年圣诞节服装店活动方案
- 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
- 竞聘岗位申请书
- 汉声数学图画电子版4册含妈妈手册文本不加密可版本-29.统计2500g早教
-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鲁教版)
- 企业组织架构表
- 中国监察制度史
- 民俗学概论 第一章 概述课件
- 卫生院基本药物采购供应管理制度
- 搬家公司简介(15个范本)
- 典范英语-2备课材料2a课件
- 抽水蓄能辅助洞室施工方案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7 Searching
-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动作目标及指导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