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32025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爱是有缘由的。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见。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闻名。那时的文学主见,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见是进步的。《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见。其次,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起先,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视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才智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冲突,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改变来。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争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化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吩咐编选《古文渊鉴》,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它有六十四卷,篇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缘由。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发争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状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二、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选文所选《史记》,像《伯夷》《管晏》,这些传记争论多而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唱叹和转折,反而把最好的文章漏掉了。(摘编自振甫《谈谈<古文观止>》)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见,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肯定差距。B.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困难。C.《古文观止》在体例和篇幅上的特点,一是选文依据时代先后排列,不另分类:二是篇幅较为适当,并不浩繁。D.《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陈说观点时运用“一般说来”“严格讲起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B.文章第三段列举多篇《古文观止》的选文,证明选本的经典性经得起历史检验。C.文章探讨《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学术视野较为开阔。D.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楚,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绽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文观止》借用季札“观止”的说法命名,显现了编选者的自信,以及对所选古文思想内涵与艺术境界的赞誉。B.《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提倡古文运动以来古文家的主见,但也有肯定的变通。C.有人评价《古文观止》存在“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这种看法与文章的观点是不约而同的。D.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起先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答案】1.C2.C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实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阅读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终进行对比辨析,推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肯定差距”,其中“都有”表述错误,文章其次段将《古文观止》与《文选》进行比对,比对的是二者的文选主见,而不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第三段谈到《古文观止》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比较高,但并没有与《文选》进行比对,所以说二者“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肯定差距”这一说法不成立;B项,“真德秀编选的《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困难”错误,“选文的时代范围窄”“分类困难”错误,文章在第三段和第五段都涉及对《古文观止》和真德秀《文章正宗》的比对,第三段说“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视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这呈现的是真德秀选文的道学气息严峻,第五段说“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争论、叙事三类”,分类并不困难。但“选文时代范围窄”错误,第三段说“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起先,就是本于《文章正宗》”,可见选文的时代范围并不窄;D项,“《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错误,文章最终一段说的是“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后人怀疑《答苏武书》是后人伪托,而《古文观止》的编者却选入这篇文章,只能证明编者的识别力不高,不能说明编者就是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实力。答题时留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微小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文章探讨《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错误,“均与”一说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最终一段谈论《古文观止》的缺点,如“编者识力不高”“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都是干脆阐述其缺点,并没有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看法的实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阅读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说明的含意放在被说明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说明是否与全文保持一样。D项,“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有误,原文只是说“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改变来”,由“但”可知,《古文观止》无法选文体例和标准的改变。(二)好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国内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是对世界粮食平安的重大贡献。“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虽然近年来粮食连年丰收,但仍旧无法完全做到自给自足。国际贸易是保障粮食平安的重要手段。”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于旭波说。我国耕地占全球近10%、淡水资源占6%,却要养活全球近20%的人口;资源与人口完全不对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部分粮食出现了较大供求缺口,须要通过国际贸易来适当调剂余缺。增加保障粮食平安应当植根于国内粮食供应基础之上。目前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在4亿吨左右,仅占我国年消费量的三分之二。此外,当前我国粮食个别品种供求冲突突出,大豆对外依靠程度超过80%,优质粮食供应成为“短板”。我国粮食平安是有保障的,但从中长期看,无论中国还是全球,粮食平安都隐患不少,风险仍旧存在,须要各国加强合作,扩大贸易流通,促进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淌,提升整体粮食平安水平。(刘慧《我国筑牢粮食平安屏障》,选自《经济日报》2024年1月)材料二:“到2024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爱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1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解读《关于加强耕地爱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看法》时说。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严格实施耕地的数量爱护,既要‘少占’,也要‘补足’。就是说要削减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同时要拓展补充耕地渠道。”对于加强爱护耕地质量,余欣荣说“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主动开展退化耕地的综合治理,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统筹推动耕地养精蓄锐。”耕地是我国最为珍贵的资源,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确定了不论任何时候都必需首先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爱护好,绝不能有丝毫闪失。(王立彬《“农地农用”原则碰不得》,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9月)材料三:《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25)》显示,近5年来,在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加剧的状况下,科技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不断加大,粮食产量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都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在品种上,2012年以来我国选育推广了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等一大批稳产高产新品种;在技术上,面对全国发布推广了粮食稳产增产、农业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储运保鲜等先进好用的技术;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作业机械已基本形成规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24年的57.5%。数据显示,2014—2025年,全球农业领城论文总发文量排名前5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英国、巴西和印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探讨所所长孙坦指出,中国是2014—2025年全球农业独创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但授权率仅为13.2%,在二十二个国家中,排名第九。中国独创人主要申请地区仍在本国,国外专利布局量相对较低,技术创新主体主要由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农业企业表现极弱。(摘编自杨舒《专家解读<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25)>》)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30000亿后,国内粮食市场基本稳定。但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粮食仍无法做到自给自足。B.从2013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多年连续增产且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有力稳定了我国粮食市场,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平安。C.老百姓对粮食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部分粮食出现了较大供求缺口,国际贸易是调剂余缺、保障粮食平安的根本手段。D.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升,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大,主要表现在品种、技术和农业机械方面。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到2024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爱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这是国家对耕地爱护的要求。B.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都不及全球的特别之一,人口却近全球五分之一,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确定了任何时候都必需首先把耕地爱护好。C.尽管我国农业独创专利申请量多,但质量方面仍有不足,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结构需调整,要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实力。D.“少占”意味着强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转用管控,“补足”则意在治理退化耕地,修复污染耕地和统筹推动耕地养精蓄锐。6.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如何才能障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平安。【答案】4.B5.D6.①严守耕地面积底线,爱护耕地质量;②加强国际合作,使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淌;③发展农业科技,促进粮食生产。【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实力。B项,“多年连续增产”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粮食产量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都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材料中并无涉及“多年连续增产”。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实力。D项,“‘补足’则意在治理退化耕地,修复污染耕地和统筹推动耕地养精蓄锐”错误。结合“‘严格实施耕地的数量爱护……就是说要削减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同时要拓展补充耕地渠道。’对于加强爱护耕地质量,余欣荣说:‘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主动开展退化耕地的综合治理,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统筹推动耕地养精蓄锐’”分析,“补足”指补充耕地,“治理退化耕地,修复污染耕地和统筹推动耕地养精蓄锐”是爱护耕地质量的措施。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实力。结合“到2024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爱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对于加强爱护耕地质量,余欣荣说:‘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主动开展退化耕地的综合治理,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统筹推动耕地养精蓄锐’”“耕地是我国最为珍贵的资源,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确定了不论任何时候都必需首先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爱护好,绝不能有丝毫闪失”等分析,须要严守耕地面积底线,爱护耕地质量;结合“国际贸易是保障粮食平安的重要手段”“部分粮食出现了较大供求缺口,须要通过国际贸易来适当调剂余缺”“无论中国还是全球,粮食平安都隐患不少,风险仍旧存在,须要各国加强合作,扩大贸易流通,促进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淌,提升整体粮食平安水平”等分析,须要加强国际合作,使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淌;结合“科技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不断加大”“在技术上,面对全国发布推广了粮食稳产增产、农业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储运保鲜等先进好用的技术;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作业机械已基本形成规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24年的57.5%”等分析,要发展农业科技,促进粮食生产。(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英凌叔华自从三姑姑的婆家送了好日子来,小英每天早上总忘不了拉着她妈问“还有几天三姑姑才做新娘子?”或是说“妈妈,三姑姑怎么还不装新娘子?”有一晚上小英做梦见三姑姑装新娘子向着她笑,把她倒笑得羞了。裁缝每天抱着一大包新做好的衣服送到祖母房里,小英常跟着进去,三姑姑站在玻璃柜前面试穿新衣服,有粉红的,有淡绿的,紫的,花的,镶着金边银边同各色花边的,小英看得妈妈叫都听不见了,挨在祖母身边只说,“多好看!多好看!”老太太看她那付艳羡神情,便搂着她笑问,“你也想做新娘子,是吗?”好了,今日妈妈告知小英还有三天,三姑姑就做新娘子了。家内各人更忙起来,早上爸爸去衙门转个圈儿就回来忙着叮嘱事了。将来的三姑丈也时常来,笑嘻嘻的冲着人,三姑姑也不出门,成天躲在房内整理东西。好简单忙过三天,这天早上家里各人都比平常起得早,母亲同小英换上一身新做的粉红衣服,小英跑出跑进的看大门前的扎彩,门口的凳子坐满了人。吃了午饭不多时,花车军乐队都到了,客厅里,祖母和姑姑的房里也满了客人。一会儿奏起军乐,大家拥着三姑姑出来,她果真也同张阿姨一样,披着长纱,抱着鲜花,上了花马车了。晚上舅舅和舅妈,大姑妈和姑丈都在家吃饭,人虽多总觉不出热闹,祖母时时望着三姑姑卧房的门帘出神,大家说话经常听不见。晚饭后祖母叮嘱大家早些休息,张妈就领小英去睡。“你来,张妈!”小英作出撒娇的声音,“我怕得睡不着。”“三姑姑装扮的多好看!”她把夹被拉了拉,好像带羞的问:“张妈,你想我还有多少日子才做新娘子?”到了第三天的早晨,因为夜里母亲告知小英其次天早上父亲带她去接三姑,她在天没亮就醒了。马车进了一条胡同,在一家大门前停住。门口站着两三个穿长褂的男人,见车停下,那个胖子立即上前开车门,迎着父亲面就是请一个安,嘴说着“请进去。”在一间大厅子里,彼此行完礼,大家坐下吃茶说话,三姑姑却站在一边,后来还替那老太婆装烟袋。小英想“装烟,姑妈的秋杏才做这样事。”她和三姑姑,父亲坐车回到家里,大家迎上堂屋去了。一会儿小英走进祖母卧房的后面小屋子找东西,从门缝里望见三姑姑拉着祖母的手坐在床上哭,一边说,“三天都是站着,腰脊骨都酸痛起来,他们晚上打牌到一两点都不睡觉,我也服侍到那时分,……吃饭也不许坐到桌上吃,女婿同他母亲坐着吃,叫我站在一边服侍,这是什么道理?”三姑姑说着,祖母搂着她,叫她躺下歇歇。母亲由后院过,招手叫小英出来,叮嘱她到自己屋里玩去。吃午饭时,祖母和三姑的眼都红红的。她们吃了半碗饭便放下了,父亲也只吃了一碗。预备的很多好菜都没吃多少。下午太阳还没下去,三姑丈来了,说是接三姑姑回去。不知因为什么,小英很不喜爱三姑丈的样子,她想起那个可怕的老太婆,就是他的母亲,那个母亲待她姑姑很不好。“母亲说没下太阳前就回去。你快整理走吧。”三姑丈向三姑姑说。小英望着三姑姑静默走去洗脸,擦粉的时候,眼泪一滴滴流下来。合家怏怏的送三姑姑上车走了。母亲出门买东西,祖母躺在床上拿手绢盖着眼睛睡,小英也觉冷静得难受,走到下房看张妈补袜子去。她翻着张妈的碎布包找好看的零碎布片,也盘腿坐在床上。一会儿她找出一块尺来宽的大红绸子,说:“这块给我好罢?”张妈看了看红绸说:“啊,这块好,美得很,替你的娃娃做一件做新娘的衣服罢。”听说新娘子三个字突然触动她今日好久要说没人可说的话。“张妈,今日奶奶哭了,你望见没有?三姑姑也哭了,她为甚么哭?”“因她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离开奶奶,舍不得离开你。”“不是。”她想了一想才说,“她是怕那个老太婆,肯定那个老太婆欺侮她了。”张妈向她瞪了一眼,她不敢再说了。可是从张妈的脸色,她知道她没有猜错,静默了一会,她一面弄那块红绸子,一面又开了口:“张妈……”“唉?”“三姑姑不做新娘子行吗?”(摘编自《小哥儿俩》,1935年10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粉红的,有淡绿的,紫的,花的”一句用精短的句子和词语,从颜色的角度、从小英的视角描写三姑姑衣服的颜色,表现了小英视察关注的重点。B.故事的转折点是小英到三姑丈家看到三姑姑给她婆婆装烟袋的细微环节,小英认为这是下人的工作,小说以此表达对封建伦理道德对孩子危害的愤懑之情。C.张妈对小英既有慈祥和耐性也有严格要求,如赞扬小英找到的大红绸子美、说明三姑姑哭的具体缘由,还有小英乱说话时,张妈瞪她,让她不再这样说。D.小说主要讲解并描述三姑姑出嫁前后的故事,对三姑姑的描写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等手法体现其情感波澜,表现出作者对时代特有的敏感和独特的审美眼光等。8.小说开篇写小英急着让三姑姑当新娘子,到后来不想让三姑姑当新娘子。小说为何这样支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9.文中有两个“世界”——小英的“儿童世界”和姑姑的“成人世界”,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两个“世界”的理解,并指出这样写的作用。【答案】7.B8.①结构:开头写小英艳羡三姑姑当新娘子,结尾写小英不情愿让三姑姑当新娘子,首尾呼应,同时也给人剧烈的反差。②形象:新娘子作为一种象征,是一种美妙生活的体现,而文中的新娘子却很苦痛,让人深思。③主题:小英的思想改变引发读者对旧式婚姻给女性带来危害的深人思索。9.①小英的儿童世界是纯美、明净的,是作者美妙的志向体现。②姑姑的成人世界是凄凉、寒冷的,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是作者批判的对象。③小英的世界和姑姑的世界交织,把作者的主观追求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有利于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刻画,也有利于读者从不同的层面得到启示。【解析】【分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实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找寻微小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B项,“小说以此表达对封建伦理道德对孩子危害的愤懑之情”说法错误。小英看到三姑姑给婆婆装烟袋,认为三姑丈家把三姑姑当成下人看待,而不是小英看不起下人。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小说中情节的作用。情节的作用要从五个角度考虑:①从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②从情节与人物的关系角度考虑;③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④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⑤从情节与读者的关系角度考虑。本题题干“小说开篇写小英急着让三姑姑当新娘子,到后来不想让三姑姑当新娘子。小说为何这样支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答本题留意分析小英对三姑姑当新娘子的心理改变体现的情感改变,同时思索这种改变在刻画人物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可以思索为何小英焦急让三姑姑当新娘子,这体现的是小英把“新娘子”作为一种美妙生活的象征;从结构上看,这种前后看法的改变体现的是呼应等;从主题上看,主要体现的是三姑姑的悲剧或者说旧式婚姻中女性的辛酸等。【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本主要内容以及考查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构思实力。本题题干“文中有两个‘世界’——小英的‘儿童世界’和姑姑的‘成人世界’,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两个‘世界’的理解,并指出这样写的作用”,作答本题要留意思索小英的世界和三姑姑的世界的不同,结合“‘三姑姑装扮的多好看!’她把夹被拉了拉,好像带羞的问:‘张妈,你想我还有多少日子才做新娘子’”分析可知,小英的世界是美妙志向的体现;结合“在一间大厅子里,彼此行完礼,大家坐下吃茶说话,三姑姑却站在一边,后来还替那老太婆装烟袋。”分析可知,姑姑的成人世界是凄凉、寒冷的,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是现实的世界,是作者批判的对象。结合“小英想‘装烟,姑妈的秋杏才做这样事’”“不知因为什么,小英很不喜爱三姑丈的样子,她想起那个可怕的老太婆,就是他的母亲,那个母亲待她姑姑很不好”分析可知,作者通过小英的视角,小英的“儿童世界”和姑姑的“成人世界”,二者得以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些情节等。【点睛】小说“6+1”答题法。“6+1”中的“6”指的是人物、情节、环境、标题、手法(效果)、读者,“1”是指主题。无论答小说哪类题,都要兼顾主题,把“6”个要素考虑进去。这种方法尤其适用小说中的作用、好处、效果题。这种“6+1”答题法在针对具体题目时,要素组合相对敏捷,如:“3+1”组合:情节+人物+标题→主题;“4+1”组合:情节+人物+环境+手法(效果)→主题;甚至还有“5+1”组合、“6+1”组合、“7+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鞠于仲父宗元,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时瑞应沓至,曾尝入对,帝语及之。曾奏曰:“此诚国家承平所致,然愿推而弗居,异日或有灾沴,则免舆议。”及帝既受符命,大建玉清昭应宫,下莫敢言者,曾陈五害以谏。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真宗不豫,皇后居中预政,太子虽听事资善堂,然事皆决于后,中外以为忧。真宗崩,内外汹汹,曾正色独立,朝廷倚以为重。仁宗立,迁礼部尚书。群臣议太后临朝仪,曾请如东汉故事,太后坐帝右,垂帘奏事,丁谓独欲帝朔望见群臣,大事则太后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令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画可以下。曾曰:“两宫异处,而柄归宦官,祸端兆矣。”谓不听。既而允恭坐诛,谓亦得罪。自是两宫垂帘,辅臣奏事如曾议。曾方严持重,每进见,言利害事,审而中理,多所荐拔,尤恶侥幸。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行,及长宁节上寿,止共张便殿。太后左右姻家稍通请谒,曾多所裁抑,太后滋不悦。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宝元元年冬,大星晨坠其寝,左右惊告。曾曰:“后一月当知之。”如期而薨,年六十一。赠侍中,谥文正。(节选自《宋史•王曾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慢也B.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C.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D.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廷对,科举时代皇帝实行殿试。后也称皇帝在朝廷上召问臣下,使奏对政事。B.符命,帝王受天命的象征。古人认为天降祥瑞于国君,使其有凭证治理国家。C.朔望,农历每月初一日叫“朔”,十五日叫“望”,而以“晦”表示每月三十。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此外,“崩”在古代专指帝王或王后的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曾精于学问,得到诸人夸赞。王曾虽然少年失亲,但在叔父和乡人的培育下,在文辞方面钻研较深,在后来的乡贡试中都名列第一。B.王曾关切国事,敢于直谏陈事。皇帝接受符命,大兴土木以建宫室,其他臣子都不敢劝谏,只有王曾陈述了五大危害用以劝谏。C.王曾肃穆庄重,处事遵照法度。真宗因身体不适让太子听事,但政事上都由皇后确定。仁宗立,王曾上奏恳求遵循东汉的礼仪,太后垂帘奏事。D.王曾端厚持重,且勇于担当。王曾身居相位时举荐贤能而不声张,范仲淹对他不计较个人得失特别敬佩,但也委婉地提出指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2)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答案】10.C11.C12.D13.(1)曹利用嫉妒王曾官级比他高,曾因不服气而不兴奋。到曹利用因事受到牵连而被判罪时,太后大怒,王曾反而替曹利用辩解。(2)正好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王曾于是被逐出京任青州知州。当地百姓对其治理措施特别兴奋,替王曾画一幅像并为他建祠庙进行祭祀。【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实力。依据语法结构,“久之”做动词“召对”的补语,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句子,中间不宜断开,解除A项;“甚”表示“思卿”的程度,做补语,中间不能断开,解除B项;“故”字是一个连词,表结果,引出后文,所以“故”字后边不应断开,解除D项;句意:真宗曾经晚上坐在承明殿,召见王曾并应对很长时间,退朝后,真宗派内侍告知王曾说:“我特别想见你,所以来不及穿着官服见你,请你不要以我慢待你。”故选C。【11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实力。C项,“‘晦’表示每月三十”说法错误,“晦”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实力。D项,“举荐贤能而不声张”分析错误,原文是“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意思是“王曾举荐和贬斥士人,没有人知道”。“委婉地提出指责”分析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最终一段,原文为“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意思是:范仲淹曾问王曾说:“公开选拔士人,是宰相的职责。您的大德,唯独缺少这一点。”王曾说:“执政的人,假如将恩德归于自己,那怨恨又归于谁呢?”范仲淹深深佩服他所说的话。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实力。(1)恶,嫉妒;班,指官级;班己上,指官级比自己高;尝怏怏不悦,前省略主语“王曾”;坐事,因事受到牵连而被判罪。(2)会,正好,恰逢;出,指京官外调;知,做……知州;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乐;生祠,为活人修建祠堂。译文: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年少丧父,由其叔父王宗元抚养成人,向里人张震学习学问,擅长写作文辞。咸平年间,由乡贡试礼部、廷对都是第一名。杨亿见到了王曾所作之赋,赞美说:“这是辅佐帝王的人才。”这时各种祥瑞的现象纷纷出现,王曾曾入朝进对,真宗向他说及了此事。王曾上奏说:“这的确是国家太平的结果,但希望陛下进一步推广而不要居功自骄,假如有一天发生灾荒,则可以免除世人的争论。”到真定接受符命,大建玉清昭应宫,臣下都不敢劝谏,王曾陈述了五大危害用以劝谏。真宗曾经晚上坐在承明殿,召见王曾并应对很长时间,退朝后,真宗派内侍告知王曾说:“我特别想见你,因此来不及穿着官服见你,请你不要以为我慢待你。”真宗身体不适,皇后执掌朝政,太子虽然在资善堂听事,但一切都由皇后确定,朝廷内外都为此而担忧。真宗刚驾崩,朝廷内外一片争论热闹,纷乱不已,王曾面容肃穆,神态庄重,朝廷将王曾作为重要大臣加以依靠。仁宗即位,升任礼部尚书。大臣们争论太后上朝的仪式,王曾恳求像东汉过去的礼仪一样,太后坐在皇帝的右边,垂帘奏事。丁谓却想皇帝只在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接见大臣,大事则由太后召见辅臣断定,不是大事就让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确定可由雷允恭下达。王曾说:“两宫不在一处,但大权归宦官执掌,这是祸害的一种征兆。”丁谓不听。不久雷允恭犯罪被杀,丁谓也由此而获罪。从今以后两宫垂帘,辅臣上奏议事都依照王曾的建议。王曾方正严整稳重,每次进朝觐见皇帝,陈述事情的利害得失,都具体切中事理,很多人受他举荐而被朝廷提拔,他特殊厌恶侥幸受宠之人。曹利用嫉妒王曾官级比他高,曾经因不服气而不兴奋,其言语记载在《曹利用传》中。到曹利用因事而犯罪时,太后大怒,王曾反而替曹利用辩解。太后说:“爱卿曾经说曹利用强行蛮横,如今又为什么要替他辩解呢?”王曾说:“曹利用始终依仗皇恩,臣下因此曾经以理驳斥他,现在曹利用被加以大恶之名,臣下并不知道。”太后稍稍息怒,最终对曹利用从轻发落。起先,太后受册封,将御驾大安殿,王曾坚持认为不行以,到长宁节给太后祝寿,只在便殿尊敬地进行庆典。太后的左右姻亲之家恳求王曾通报求见太后,王曾往往加以制裁和压制,太后更加不兴奋。正好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王曾于是被逐出京任青州知州。当地百姓对其治理措施特别兴奋,替王曾画一幅像并为他建祠庙进行祭祀。王曾举荐和贬斥士人,没有人知道。范仲淹曾问王曾说:“公开选拔士人,是宰相的职责。您的大德,唯独缺少这一点。”王曾说:“执政的人,假如将恩德归于自己,那怨恨又归于谁呢?”范仲淹深深佩服他所说的话。宝元元年(1038)冬天,大星坠落在王曾的寝处,左右惊恐地告知他。王曾说“:一个月后就可以知道后果了。”一月后王曾死,终年六十一岁,被追赠侍中,谥号“文正”。(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注】①本诗约作于1129年,北宋灭亡,高宗即位,立足未稳,金兵南下。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承题,既写“野泊”所见:战乱中江月照旧光明;又点明“野泊”之因:逃难在外,暂得停留。B.颔联写立于洞庭之野的所见所闻。上句静景,下句以声衬静,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气氛,引出下文诗人所感。C.颈联写作者以酒浇愁,听浪思归,诗意承上一联而来,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其中“浪卷”扣诗题中“野泊”。D.尾联想象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并以此作为对行朝消息的回答,在颈联抒情的基础上,更添一分悲愤。15.颈联的“愁”字可谓本诗诗眼,作者为何而愁?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答案】14.D15.(1)战乱漂泊之苦。首联写到兵荒马乱,诗人为躲避战乱不得不拖着病体四处逃难,尽尝漂泊之苦。(2)客子思归之忧。颈联写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照旧愁心难抑,“归心”更干脆点明诗人的思归之情。(3)忧国伤时之情。诗人自己为躲避战乱而“野泊”,一身乱离,还心系朝廷,“欲问行朝旧消息”,然而兵荒马乱,政局未稳,令诗人特别担忧。【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实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全部内容,留意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精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留意细致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尾联想象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中“想象”错误,这里并非想象,而是现实。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理解把握诗歌内容要点实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首先指出“颈联的‘愁’字可谓本诗诗眼”,然后要求结合全诗具体分析作者为何而愁。然后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圈画出诗歌中涉题诗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比如本题,首联“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是说“在这乱世之中,江月照旧那么光明可爱,但它应当懂得流亡在外的病人的心情。”然而兵荒马乱,政局未稳,令诗人特别担忧。诗人自己为躲避着兵荒马乱不得不拖着生病的身体四处逃难,四处漂泊,饱受战乱漂泊之苦。颔联“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意思是“看北斗星柄慢慢横斜,仿佛就落在洞庭湖畔广袤的原野;听画角声声凄惨欲绝,萦绕在这泊舟近处的岳阳城。”这是诗人在野所见之景,所听之声。这里“角声凄断岳阳城”,听角伤怀,角声暗寓兵乱,岳阳城在泊舟近处,“凄断”写角声,亦写听到角声的感受。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彻夜不眠人的形象,并将其融入诗中,恰当地表现了诗人沉郁悲抑的困难心情,蕴含着对国事也就是战乱的深厚忧患。所以由这两联可以看出作者是为战乱和自己的漂泊而愁。颈联“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意思是“饮酒解愁,反而增加了眼泪,我的愁思就像酒和泪一样四处飞溅;浪涛卷起,引发了我的思归之心,让我暗自惊讶。”这一联紧承前文,以酒浇愁,酒随泪溅,所谓“举杯消愁愁更愁”。听浪思归,诗人身在客中,而无所归,故暗自惊心,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照旧愁心难抑。是写漂泊思归,而又无家可归之愁。尾联“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意思是说“多么想打听一下南宋朝廷近来的消息啊,可眼前,群盗正在四处流窜纵横”。“欲问行朝近消息”从自身乱离,想到朝廷迁流不定,由忧自身到忧朝廷,结句把遍地兵荒马乱的情景写足,消息虽欲问而无由,其为忧愤,更何以堪。杜甫《登岳阳楼》结句云:“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也是由一身漂泊写到国家战乱。而这首诗结句更甚于“戎马关山北”,因群盗纵横即在眼前也。诗人把兵荒马乱的景写足,把忧国伤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点睛】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是鉴赏的前提和基础,有了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鉴赏才成为可能。鉴赏的关键在理解,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从标题入手理解诗歌。标题和文章的内容亲密相关,很多论述类文章,标题就是文章的主旨。“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是作品内容的高度概括,学生要明白标题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从阅读诗歌题目起先来读懂诗歌内容。②利用注解和诗前小序理解诗歌。诗歌作品是诗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抒发的特定的情感,注释和小序往往解说作品的写作缘由、背景,所以,通过注解和小序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注解一方面说明诗歌当中难以理解的词语,另一方面也会向读者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特殊是在考试试卷中,注释往往是出题人给考生的示意。③阅读诗句理解诗歌。阅读诗句理解诗歌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通字词,读懂字面意思;二是懂得诗家语,辨语序,补省略,弄懂诗歌内容;三是明意象,懂兴寄,读懂诗歌的深层含义。比如本题对于作者为何而愁,就要从每一联诗句内容进行分析把握。(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领导人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妙将来”的演讲。领导人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②《荀子·劝学》将学习和思索的关系表述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在《论语》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与杜甫的“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实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常既要留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留意字形困难字,要在平常默写时反复写。留意重点字词的写法:负、罔、殆、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①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袤使”;其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在海外圈粉多数。李子柒的海外走红,()文化输出好像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李子柒只是一个一般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担当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海外传播。如何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②和对话,避开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③,这须要真正深化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缘由。在翻看李子柒的视频时,一个不经意的小细微环节让人印象深刻:她将捕获的小龙虾中还没长出大钳子的小龙虾扔回池塘。细微环节之处见专心,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千军万马,她能从中④,想来也不是没有缘由的。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①荣获②交融③自怨自艾④脱颖而出B.①荣获②交互③自命不凡④锋芒毕露C.①荣膺②交融③自命不凡④脱颖而出D.①荣膺②交互③自怨自艾④锋芒毕露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输出B.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C.不仅是一种文化输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D.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输出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缘由。B.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缘由。C.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缘由。D.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缘由。【答案】17.C18.B19.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和成语的辨析实力。第一组,荣获,光荣地获得。多指竞赛优胜者得奖;荣膺,光荣地接受或承当。依据语境,此处为接受某项称号,应选“荣膺”;其次组,交互,沟通互动;交融,形容事物的交汇融合,也指不同思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往、融合。此处形容不同文明之间,属于不同文化的交往、融合,应选“交融”;第三组,自怨自艾,懊悔自己的错误;自命不凡,泛指自命清高,自我观赏的人,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得。此处无懊悔之意,当选“自命不凡”;第四组,锋芒毕露,形容人锐气才华全都显露出来;脱颖而出,比方在众多人中本事全部显露出来。此处前面有千军万马,当选“脱颖而出”。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实力。依据原文,在这里所填的内容“文化内容”与“文化输出”不存在递进关系,应是一种选择关系,解除CD;由后文内容“文化输出好像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李子柒只是一个一般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担当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可知,对文化输出有否定之意,解除A。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句子语病的实力。原句:“在……中”掩盖了句子的主语;介词残缺,应在“勤劳”后加介词“和”。A项,“这”指代不明;“广泛”语序不当;介词残缺,应在“勤劳”后加介词“和”。B项,后句主语暗换,不是承前省略的李子柒的视频,而是价值理念;“广泛”语序不当;介词残缺,应在“勤劳”后加介词“和”。C项,“在……中”掩盖了后一句的主语;后句主语暗换,不是承前省略的李子柒的视频,而是价值理念。故选D。20.依据以下文段的陈述,将“虚拟反方立场的思维路径”构思框架图中的项目填写完整。要求表述精确,用语简明。(每空不超过6个字)虚拟反方立场作为一种论说思维,可以有效提升思辨力,让说理更具合理性。其思维路径可分为如下层级:先从同一事务或现象的不同层面或同一层面的不同维度确定虚拟身份与虚拟视角,然后结合虚拟身份与视角多维度呈现,再进行合理化筛选,以针对性完善来提升写作的思辨性。虚拟反方立场的思维路径【答案】(1)虚拟反方立场(2)虚拟身份(3)虚拟视角(4)多维度呈现(5)合理化筛选(6)针对性完善【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图文转化的实力。解答此类试题,须要理解材料内容,然后结合图表的思维路径,选取合适的词语填空。结合“其思维路径可分为如下层级:先从同一事务或现象的不同层面或同一层面的不同维度确定虚拟身份与虚拟视角”“然后结合虚拟身份与视角多维度呈现,再进行合理化筛选,以针对性完善来提升写作的思辨性”分析可知,先是“虚拟身份”“虚拟视角”;然后结合虚拟身份与视角,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如“多维度呈现”“合理化筛选”“针对性完善”;整个思维路径是“虚拟反方立场”的,故(1)处可以填“虚拟反方立场”。21.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字。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终一年,收官之年又遭受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平安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据了解,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答案】关键信息:(1)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工作任务更重、要求高;(2)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强作风建设,让干部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3)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的减贫目标,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压缩实力。本段文字共三句话,围绕脱贫攻坚阐述今年的特殊意义,各级政府的任务以及完成任务后的意义。第一句的关键词句有“今年是……收官之年”“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其次句关键词句有“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让基层扶贫干部……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第三句关键词句是“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的减贫目标”“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据此整理答案即可。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依据要求写作。共识,表示共同的认知。从本质上讲,它是指较大范围、众多族群、不同阶层的人们,在重大社会话题上,达成统一看法,具有共同的价值推断与追求。信仰、志向、爱憎观念相对一样的人们,简单取得共识。克服己见,消退分歧,优先大局,求同存异,有助于形成利国利民的共识。共识产生合力,共识须要珍惜。个别团体或派别内部的利益同享与政治同谋,并不反映共识的真谛。很多重要共识来之不易,甚至必需通过斗争或经验人生跌宕和社会震荡才能取得。以上说法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索?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共识——风雨过后的彩虹共识,顾名思义,就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观念或者确定。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了谈判,就有了共识。但是这种共识分很多种,比如因为内部利益相互妥协形成的共识,因为共同的信仰、志向而达成的共识,为了消退分歧、求同存异而达成的共识等等。无论是哪种共识的达成,都不是一个一帆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智能项目初步设计
- 关于成立人工智能公司投资计划书
- 福建公务员面试模拟127
- 福建公务员面试模拟145
- 福建行政职业能力模拟13
- 湖北行政职业能力模拟9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 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 员工劳务合同范本25篇
- 2018年6月15日上午福建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省村主干)
- 红色艺术欣赏诗词《七绝 赠父诗》
- cad上机考试试题
- 威海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
- 台湾公司法内容
- 项目复盘报告PPT通用模板
- PLC技术应用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威海职业学院
- 2023年江西省书记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专业监理现场脚手架安全巡视检查记录
- 【精品课件】遇到困难我不怕-课件1
- 急性心肌梗死科普
- 中小学校长(副校长)竞聘面试精选答辩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