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四版全套可编辑PPT课件目录第1章.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第2章.物流需求预测第3章.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第4章.客户服务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第5章.运输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第6章.物流节点与园区的规划与设计第7章.库存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第8章.物流组织的规划与设计第9章.物流系统的评价第1章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1.1物流系统概述
1.1.1物流系统的概念一、物流系统的定义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物流活动所需的机械、设备、工具、节点、线路等物质资料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标的有机整体。41.1物流系统概述
1.1.1物流系统的概念二、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物流系统是由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并具有使物流总体合理化功能的综合体;是社会经济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或组成部分。各种资源物流服务输入转换输出反馈调控物流节点物流作业物流管理信息处理环境51.1物流系统概述
1.1.2物流系统的特点物流系统除具有一般系统共有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外,还具有以下特点: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61.1物流系统概述
1.1.3物流系统的目标物流系统的目标就是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对物流的各个功能进行整合,从而更好地实现物流系统发展的目标,实现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物流系统的目标为:服务收益总成本最小化创造物流价值。
71.1物流系统概述
1.1.4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王之泰提出的物流系统要素的构成分析一般要素物质基础要素功能要素支撑要素8劳动者要素、资金要素、物的要素、任务目标要素、信息要素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类、信息技术类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体制和制度、法律和规章、组织和管理、标准化1.1物流系统概述
1.1.5物流系统的结构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点状结构线状结构树状结构圈状结构网状结构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多边治理三边治理双边治理单边治理9
1.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与内容
1.2.1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指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系统分析所有会对规划产生影响的因素,以获得优化方案。经济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物流系统的连续性、柔性化、协同性以及资源的高利用率可衡量原则:可衡量原则是指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过程中以及目标可以用量化指标来表达。社会效益原则:社会效益原则是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应该考虑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社会资源节约等因素。101.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与内容
1.2.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从物流系统的作用地位看,可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分为物流战略层、策略层(战术层)和运作层的规划设计;从规划所涉及的行政级别和地理范围看,又可将物流规划分为国家级物流规划设计、区域物流规划设计、行业物流规划设计、企业物流规划设计等。本教材主要讨论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111.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与内容
1.2.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在企业物流系统中,物流系统的活动一般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库存计划、运输以及仓储四个部分,因此在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的战略层既是确定以上四个子系统的战略。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的策略层以及运作层既是在以上四个方面的物流战略确定的基础上对物流活动进行统一的管理,通过物流流程的设计并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实现此流程,以及物流组织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完成物流系统的运作,通过衡量来实现对物流系统的评价和控制,进而保证物流目标的实现121.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与内容
1.2.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图1-7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规划与设计方案衡量和目标物流信息系统仓储系统库存系统运输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目标物流组织物流业务流程131.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3.1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步骤方案评价与选择执行实效评价结果评价建立目标和约束条件收集基础数据基础资料分析明确设计目的,判明各种问题和约束进行可行性评估建立假设条件,收集有关数据,做各种调查分析数据,预测未来需求通过分领域系统方案设计,进而形成一体化整体方案依据需求,识别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解决问题方法方案实施深入调查,制定设计方案对备选设计方案进行评价、选择、修订识别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目标与目的制定设计方案
图1-8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总体框架141.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3.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方法1.调查类方法调查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开始。采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获得现有物流系统部分样本的状况,在利用分析、综合、推理等方法推断出物流系统总体,以获得对物流系统的深入认识的方法,进而对物流系统进行后续的规划与设计。调查类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问卷调查法、现场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151.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3.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方法2.假设类方法假设类方法是基于假设对事物进行分析的方法。当某一因素的存在形式限定在有限种可能时,假设该因素处于某种情况,并以此为条件进行推理,称之为假设法。比如在物流系统中确定最佳订货批量时,为了简化计算进行了一系列假设,包括进货为整批间歇进货、不允许缺货的储存问题、消耗是匀速等。161.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3.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方法3.实验类方法实验类方法是通过设计一定的实验环境和条件,采用简化的要素、构造简化的关系来再现系统,在系统再现过程中观测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及系统要素相互关系的变化,并据此来进行系统规划设计的方法。又分为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计算机模拟实验。17第2章物流需求预测2.1物流需求预测概述
2.1.1物流需求的概念1.物流需求的含义: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流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物流需求可以从物流需求量和物流需求结构两个方面来综合表现。2.特点:空间和时间差异大、派生性、可转移性和可化解性、规律较复杂。192.1物流需求预测概述
2.1.2物流需求预测的概念
1.物流需求预测的内容1)物流市场环境预测2)物流市场需求预测3)物流市场供给预测4)物流市场竞争格局预测20物流需求预测是指借助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手段,了解社会经济活动对物流能力供给的需求强度,进行有效的需求管理,引导社会投资有目的地进入物流服务领域,从而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改进物流系统。2.1物流需求预测概述
2.1.2物流需求预测的概念2.物流需求预测的特点预测会有误差长期预测没有短期预测准确综合预测比独立预测准确212.1物流需求预测概述
2.1.2物流需求预测的概念
3.物流需求预测的步骤1)确定预测目标。在进行具体预测之前,必须首先根据决策提出预测的目标,包括确定预测的目的、对象以及预测期限。2)调查、收集数据。进行预测必须要有充分的数据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确定预测模型。5)评价预测结果,编写报告。22图2-2物流需求预测的步骤2.2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定性预测:应用于数据缺乏,很难定量分析。主要包括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市场调查、历史类比法等。时间预测方法:根据纵向历史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主要包括: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适用于外部环境稳定,基本需求模式变动不大因果预测预测:对预测对象与其制约因素的联系进行分析,建立预测对象与其所能观察到的因素间因果预测模型的方法。(一次线性回归,曲线回归)232.2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
2.2.1定性预测的方法1.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根据有专门知识的人的直接经验,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判断、预测的一种方法,是专家调查法的一种。2.市场调查法。市场调查法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记录、整理有关物流需求的信息和资料,分析物流需求情况,了解物流需求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物流需求的预测和相关物流管理决策提供客观、正确的资料。这种方法适合中长期预测。3.主观概率法。主观概率法是人们凭经验或预感而估算出来的概率。242.2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
2.2.2
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1.简单平均数法。简单平均数法也称算术平均法。2.加权平均数法。加权平均数法就是把各个时期的历史数据按近期和远期影响程度进行加权,求出平均值,作为下期预测值。3.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就是相继移动计算若干时期的算术平均数作为下期预测值。预测公式为:式中,Fn+1为n+1期的预测值;xi为i期的观测值;n为时间跨度。25加权移动平均法的时间跨度(加大n值)会起到均衡波动性的作用,但会使预测值对数据实际变动更不敏感。移动平均法适用于短期预测,只能预测后面一期的发生值2.2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
2.2.2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4.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是根据历史资料的上期实际数和预测值,用指数加权的办法进行预测。预测公式为:
式中ɑ为平滑系数,且0<ɑ<126平滑系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值越大,对近期实际需求情况给的权重就越大,模型就越快地对时间序列的变化做出反应。指数平滑法同样适用于短期预测,只能预测后面一期的发生值2.2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
2.2.2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5.时间序列分解模型常常通过观察其时间序列值的分布来选用适当的时间序列分解模型。
或式中,F为时间序列最终预测值;T为趋势性规律;S为季节性规律;C为周期性规律;I为随机波动规律。272.2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
2.2.2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5.时间序列分解模型(1)季节性规律预测方法28求解季节指数求解普通预测值F=普通预测值X季节指数2.2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
2.2.2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5.时间序列分解模型(2)趋势性规律预测方法29求解趋势方程将预测期数带入趋势方程F=趋势方程求解结果趋势性规律预测可做长期预测,是发展趋势与发生时间(期数)相关的方程2.2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
2.2.2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5.时间序列分解模型(3)综合性规律预测方法30剔除原始数据季节性影响求解趋势方程F=趋势方程结果X季节指数2.2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
2.2.3因果关系预测因果关系预测:对预测对象与其制约因素的联系进行分析,建立预测对象与其所能观察到的因素间因果预测模型的方法。(一次线性回归,曲线回归)3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检测,值越大,说明X、Y的相关性越大,预测结果越准确。2.3物流需求预测误差的控制
2.3.1物流需求预测误差的衡量方法1.平均误差
平均绝对误差2.预测误差率预测绝对误差率3.误差的标准差322.3物流需求预测的控制
2.3.1物流需求预测误差的衡量方法4.预测误差监控33对误差进行监控的原则就是将最近一期的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看误差是否在可以接受或控制的范围内。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应用跟踪信号(TrackingSignal,TS)。TS的值大于零,说明预测值比实际值偏小;小于零,说明预测值比实际值偏大。TS的绝对值越小,说明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偏差越小,预测模型是有效的。实际应用时,会对TS的值设置一个控制范围,控制范围的取值需要根据企业的特性和预测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控制范围的上下限取值为2.3物流需求预测的控制
2.3.2物流需求预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1.物流需求预测方法的缺陷:定性预测方法,主要依靠专家或业务人员对历史的发生值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主观估计,这种估计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因此预测结果误差一般较大。而定量分析的方法中,不管是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还是因果关系预测法的应用都存在一定的条件约束和局限性2.需求预测系统存在问题。简单的系统难以应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长鞭效应破坏了物流需求预测的整体优化342.3物流需求预测的控制
2.3.2物流需求预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3.需求预测管理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协调工作不到位缺乏问责机制和全局观念各种主客观原因产生预测误差352.3物流需求预测的控制
2.3.3减小物流需求预测误差的方法1.优化需求预测方法建立不同预测方法组合建立协调预测方法机制2.建立有效的需求预测系统完善销售数据采集过程及建立需求预测分析体系建立新型预测管理系统消除新型孤岛建立快速反应和缩短订货提起前的机制362.3物流需求预测的控制
2.3.3减小物流需求预测误差的方法3.改进需求预测管理建立预测精度评估机制建立滚动修正的机制设计多维度的预测绩效评价标准37第3章物流系统战略规划3.1物流系统战略概述
3.1.1物流系统战略的概念1.物流系统战略的定义物流系统战略(LogisticsSystemStrategy)是通过提高流程价值和顾客服务进而实现竞争优势的统一、综合和集成的计划过程,通过对物流服务的未来需求进行预测和对整个供应链的资源进行管理,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393.1物流系统战略概述
3.1.1物流系统战略的概念2.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要素:物流系统发展的放性和目标(客户满意度、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所处环境的约束和政策;物流系统战略实施的计划和指标(预测、计划、衡量指标)403.1物流系统战略概述
3.1.2物流系统战略的类型1.从管理层次角度分类
全局性战略: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客户服务应该成为全局性战略目标。对全局性战略建立用户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用户满意工程是战略实施的关键措施。
结构性战略:结构性战略包括渠道设计与网络分析两方面内容。渠道设计是通过优化物流渠道、重构物流系统,可提高物流系统的敏捷性和适应性,使供应链成员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功能性战略:功能性战略主要指通过加强物流管理、运输、仓储管理等物流功能环节的管理,实现物流过程的适时、适量、适地的高效运作。基础性战略:基础性战略主要是为保证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性保障,其内容包括组织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政策与策略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等。413.1物流系统战略概述
3.1.2物流系统战略的类型2.发展方向角度分类1)增长型战略: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成功的企业都应当经历长短不一的增长型战略实施期,因为从本质上说,只有增长型战略才能不断地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从竞争力弱小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2)稳定型战略是指在内外环境的约束下,企业准备在战略规划期使其资源分配和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3)紧缩型战略又称收缩战略,是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起点战略较大的一种经营战略。423.1物流系统战略概述
3.1.2物流系统战略的类型3.从物流系统竞争优势的获得角度分类1)总成本领先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要求坚决地建立起高效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控制成本与管理费用,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2)差别化战略。差别化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别化,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3)专一化战略。专一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客户群、产品线的某个细分区段或某地区的市场。正如差别化战略一样,专一化战略可以具有许多形式。433.2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
图3-1企业战略规划的步骤443.2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
3.2.1确定企业任务1.明确指出本企业的主要竞争领域1)行业范围。公司首脑部门应该明确企业所在的行业范围。有的公司只涉足一个行业,而有的公司可能涉足若干个行业。2)产品和应用范围。3)公司的竞争范围。竞争范围是指公司将要掌握和利用的技术和其他核心竞争力。日本NEC公司在计算、通信及其元件上建造了核心竞争力,这些竞争力有力地支持了其高档计算机、电视机、手提式电话等产品的生产。4)公司服务的市场或顾客类型。如日本资生堂公司为高档市场服务,而花王公司主要迎合低档市场的需求。5)垂直范围。垂直范围是指公司将要从事的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和分销渠道的层次数。6)地区范围。地区范围是指企业希望开拓业务的区域、国家或国家群。453.2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
3.2.1确定企业任务2.强调公司想要实施的主要政策主要政策是指员工如何对待顾客、供应商、竞争者以及其他重要群体。政策缩小了其自主的范围,但它使员工在重大问题上保持行为的一惯性。3.远景规划企业任务中应该包含公司在未来10~20年的远景和发展方向。切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远景规划就是企业最好的任务。英特尔公司为计算机行业提供芯片、主板、系统和软件。英特尔的产品总是被看作“建筑街区”,被用来为个人电脑用户建立高级的计算机系统,其远景规划就是要成为全球计算机行业最重要的供应商。463.2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
3.2.2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1.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外部环境是对企业外部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等的总称。政治环境是指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发展状况;社会环境是指人口、居民的收入或购买力,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等;技术环境指与本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发展趋势;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世界经济形势、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企业的直接市场等。473.2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
3.2.2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2.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是指通过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因素和作用的评估、平衡,以辩证、系统的观点,审时度势,趋利避害,适时采取对策,做出适应环境的动态抉择,以维持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也就是实现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及综合动态平衡的结合。图3-2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内容及程序483.2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
3.2.3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此过程是根据内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价,进而选择合适的物流战略并实施物流战略的实施就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在物流战略实施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适度合理性的原则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权变原则493.2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
3.2.4物流战略的控制物流系统战略控制就是将实际履行的情况与计划实施情况相比较的过程。输入信息、流程和实施绩效标准和目标监控503.3物流战略规划的方法
3.3.1PEST分析方法P(Political,政治法律):社会制度、政治结构、政局的稳定、政府的政策倾向、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社会开放及对企业的管制程度等。E(Economic,经济):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经济增长速度、宏观经济政策、就业水平、物价及消费水平、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发育程度、利率和汇率水平等。S(Social,社会):社会结构、社会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人口规模等。T(Technological,技术):国家科技技术的政策、经费支持、企业所处的技术环境、研究和开发能力、新技术的保护与运用等513.3物流战略规划的方法
3.3.2SWOT分析方法SWOT分析(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SWOT分析注重目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三个因素的分析。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竞争、威胁,并根据SWOT评估矩阵选择适合企业的战略类型。52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SO战略最大限度的发展WO战略利用机会,回避弱点ST战略利用优势,减低威胁WT战略收缩、合并3.3物流战略规划的方法
3.3.3IE矩阵分析方法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xternalFactorEvaluationMatrix,EFEM):评价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的综合办法。步骤:列出外部环境因素(10~20,先列机会,后列威胁),赋予每个因素一定的权重,评定每个因素的分数(1/2/3/4/5),算出加权总分(平均分2.5)
53关键外部因素权重评分加权评分环境保护法0.431.2国家“节能减排”要求0.341.2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0.120.2物流技术的进步0.220.4合计133.3物流战略规划的方法
3.3.3IE矩阵分析方法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nternalFactorEvaluationMatrix,IFEM):评价内部环境优势和劣势综合办法。步骤:列出内部环境因素(10~20,先列优势,后列劣势),赋予每个因素一定的权重,评定每个因素的分数(1/2/3/4/5),算出加权总分(平均分2.5)
543.3物流战略规划的方法
3.3.3IE矩阵分析方法根据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和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做出IE矩阵,选择合适的企业战略落入Ⅰ、Ⅱ、Ⅳ区间的业务应被视为增长型和建立型(GrowandBuild)业务。应采取加强型战略(市场渗透、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一体化战略(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或投资/扩展战略。落入Ⅲ、Ⅴ、Ⅶ区间的业务适合采用坚持和保持型(HoldandMaintain)战略,或选择/盈利战略,如市场渗透和产品开发战略等。落入Ⅵ、Ⅷ、Ⅸ区间的业务应采取收获型和剥离型(HarvestandDivest)战略或收获/放弃战略。553.3物流战略规划的方法
3.3.4五力模型分析法竞争者的竞争程度潜在的进入者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替代品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波特的“五力“分析法是对一个产业盈利能力和吸引力的静态断面扫描,说明的是该产业中的企业平均具有的盈利空间,所以这是一个产业形势的衡量指标,而非企业能力的衡量指标。563.3物流战略规划的方法
3.3.4五力模型分析法57第4章客户服务系统的规划设计4.1物流客户服务概述
4.1.1物流客户服务的概念物流客户服务是指发生在客户与物流企业之间的物流企业为促进其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而进行的相互活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物流客户服务的概念。(1)物流客户服务是一项工作。(2)物流客户服务是一整套业绩评价。(3)物流客户服务是一种观念。物流客户服务具有无形性、不确定性、生产和消费不可分割等特点594.1物流客户服务概述
4.1.2物流客户服务的构成要素604.1物流客户服务概述
4.1.3物流客户服务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1)客户服务政策的规划与设计(2)客户服务系统监控(3)订单处理系统的规划与设计614.2物流客户服务政策概述
4.2.1物流客户服务政策陈述客户服务政策的陈述的种类1.特例:没有课户服务政策2.没有定量指标3.没有客户细分4.成熟客户服务政策624.2物流客户服务政策概述
4.2.2成熟物流客户服务政策包含的内容1.客户分类依据及结果2.针对不同客户和产品分布定制的客户服务政策3.为每项服务要素确定量化的绩效指标634.3物流客户服务系统的建立方法
4.3.1与企业战略相匹配1.理解客户的需求便利品,企业竞争战略应该是成本领先战略,物流客户服务系统的目标也是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满足客户的需求。选购品,企业竞争战略是差异化战略或集中化战略。这类产品客户流失率比便利品低,所以物流客户服务系统要保证该品牌不同规格产品的SKU整体库存水平,即综合库存较高即可,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流成本,又满足了企业战略实现的要求。特殊品。这类产品在缺货时,客户会转换商店或继续等待,直到产品到货,或者下单特殊订单,寻找定制的替代品。要在客户第一次购买该商品的场所备足库存。644.3物流客户服务系统的建立方法
4.3.1与企业战略相匹配2.物流客户服务系统的类型反应能力型降低成本型。654.3物流客户服务系统的建立方法
4.3.1与企业战略相匹配3.确定物流客户服务政策便利品来说,客户购买频率较高,一般属于低值类产品。客户在购买时主要考虑节约成本,因此制定物流客户服务政策时,应选择降低成本型。选购品来说,在面对缺货时,客户会在该品牌产品的不同规格中进行选择。企业可以利用此规律,在制定物流客户服务政策时,以该品牌产品的综合库存可得性较高为目标。特殊品来说,由于该类产品的功能差异性,客户愿意等待或转换购买地点去购买。但是一般客户的第一次购买就决定了后续的购买意愿,因此该类产品的首次购买地点为客户反应能力型。664.3物流客户服务系统的建立方法
4.3.2成本-权益衡量制定客户服务水平时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最大化:企业盈利水平约束条件:客户服务水平指标计算相应客户服务水平下的物流成本及收入,取利润最大的客户服务水平为最终决策。674.3物流客户服务系统的建立方法
4.3.3ABC分类法ABC分类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或分类管理法,即通常所说的“80对20”规则。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ABC分析法。68确定客户分类的指标依据客户分类结果确定客户的优先级给不同类别客户确定不同的客户服务水平4.4物流客户服务监控客户服务监控用来评价一个公司提供的客户服务水平,以及及时调整客户服务水平的工具。客户服务监控主要包括客户服务的重要要素、绩效控制的方式、信息系统的效率。一般可分为外部客户服务监控、内部客户服务监控、识别潜在的解决方案、建立客户服务水平四个步骤。694.4物流客户服务监控
4.4.1内外部客户服务监控1、外部客户服务监控:外部客户服务监控的对象为客户以及竞争者,主要目标在于识别重要的客户服务要素以及确定客户对市场中的主要供应商(企业的竞争者)所提供服务的评价。此项是制定完整客户服务政策的基础,一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获得所需的信息。704.4物流客户服务监控
4.4.1内外部客户服务监控2、内部客户服务监控:内部监控的目的在于识别企业管理与客户期望之间的差距。内部客户服务监督的项目为下列几项:(1)目前公司内部是如何评估客户服务的。(2)评价指标有哪些。(3)绩效标准或目标是什么。(4)目前达到了什么水平—结果与目标的比较。(5)这些指标的数据时从哪里得到的。(6)企业的每个职能部门如何看待客户服务。(7)在信息和控制方面,这些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714.4物流客户服务监控
4.4.2识别潜在的解决方案识别潜在的解决方案:在识别潜在解决方案中,可以利用客户服务相对绩效矩阵、绩效评估矩阵以及两个矩阵相结合来识别潜在解决方案。724.4物流客户服务监控
4.4.3优化客户服务政策得出客户服务政策改进方案撰写客户服务政策优化报告734.5订单处理系统
4.5.1客户订货周期客户订货周期的组成744.5订单处理系统
4.5.2客户下单客户下单的方式手工填写订单电话订购,手工记录电话订购,自动记录电子化方式754.5订单处理系统
4.5.3
订单的处理订单处理是发生在订单输入和订单发送至仓库之间的一系列活动。如图4-10所示。764.5订单处理系统
4.5.4与订单相关的物流作业与订单跟踪在确认订单后,仓库开始进行分拣与包装作业。此作业要严格按照订单的信息来完成。通过电子化数据的传递可以大大提高分拣与包装作业的速度和准确性。当产品进入运输阶段时,则需要确定相应的运输计划,为订单安排最佳的运送和拣货批次。在货物被装载至运输工具前,或者在修改订单不会延误整个运输计划的前提下,客户可以对订单进行修改。客户改动过的订单应该作为新订单处理。当订单的内容、时限、订单输入方式有特例时,企业应主动与客户沟通交流。77第5章运输系统的规划与设计5.1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5.1.1运输系统的功能产品和货物转移功能产品和货物的储存功能物流节点衔接功能795.1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5.1.2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目标1.目标模型最小化:总运输成本;约束条件:客户服务政策、运输能力。其中,总运输成本包括货运、车队、燃料、设备维护、劳动力、保险、装卸、逾期或滞留费用,税收,以及跨国费用。运输方案对存货持有成本和仓储成本有重大影响。在制订目标计划时,必须考虑上述两种成本和运输方案间的相互作用。客户服务政策包括反应时间要求、配送时间要求、数量要求、频率要求,以及运送途中尽可能避免损坏;运输能力包括通道能力、车辆能力、容器能力、劳动力能力、工作量差异。805.1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5.1.2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目标2.主要衡量指标运输成本运输速度运输一致性与物流节点的匹配程度815.1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5.1.3运输系统的设计内容确定运输战略选择运输方式确定运输线路运输过程控制825.2运输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5.2.1运输网络的概念831.运输网络的定义:运输网络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国家或地区)内,由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线路和物流节点(运输枢纽)等固定设施,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构成的网络。2.运输网络的构成(1)运输线路(2)物流节点5.2运输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5.2.2运输网络的类型84供应商零售商图5-2直接运输网络1.直接运输网络直接运输网络的主要优势:无需中介仓库,而且在操作和协调上简单易行;运输决策完全是地方性的,一次运输决策不影响别的货物运输;缺点是库存水平高,接收费用高适合需求地的需求量大的情况5.2运输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5.2.2运输网络的类型2.利用MILKRUN的直接运输一辆卡车将从一个供应商那里提取的货物送到多个零售店时所经历的线路,或者从多个供应商那里提取货物送至一个零售店时所经过的线路。供应链管理者必须对每条送奶线路进行规划。协调比较复杂。适合经常性的、小规模、距离近的运送。85图5-3利用“MilkRun”的运输网络5.2运输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5.2.2运输网络的类型3.设有配送中心的运输网络供应商并不直接将货物运送到零售店,而是先运到配送中心,再运到零售店。配送中心具有货物保管和转运点的作用通过使进货地点靠近最终目的地,配送中心使供应链获取了规模经济效益。增加了库存成本、增加了配送中心的处理费用。适合供应商与零售商距离较远,批量较小的情况86图5-4设有配送中心的运输网络5.2运输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5.2.2运输网络的类型4.越库操作越库操作:每一辆进货卡车上装有来自同一个供应商并将运送到多个零售店的产品,而每一辆送货卡车则装有来自不同供应商并将被送至同一家商店的产品。越库操作的主要优势:无需库存;加快了供应链中产品的流通速度;减少了处理成本。协调的复杂性加大875.2运输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5.2.2运输网络的类型5.设有配送中心的MILKRUN运输网络如果每家商店的进货规模较小,配送中心就可以使用送奶线路向零售商送货。协调的复杂性加大88供应商零售商配送中心图5-5设有配送中心的“MilkRun”运输网络5.2运输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5.2.3运输网络类型的选择1.运输网络类型选择的目标(1)物流总成本最低(2)满足反应时间的要求2.运输网络类型选择的依据客户需求量客户密度及运输距离产品需求量及产品价值895.3运输方式的选择
5.3.1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多式联运905.3运输方式的选择
5.3.2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产品性能特征运输速度和路程运输能力和密度运输费用运输期限运输批量市场需求的缓急程度915.3运输方式的选择
5.3.3运输方式选择的方法1.成本比较分析法不同的运输方式,完成运输的成本不同,而且运输系统规划时的最终目标也是以最低的成本满足客户服务要求。因此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可以通过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成本,选择在满足客户服务要求的条件下成本最低的方案。需要注意的是,运输系统只是物流系统的一部分,与物流系统的其他子系统有联系。在进行成本比较时,应该比较物流系统的总成本,而不是运输系统的成本。925.3运输方式的选择
5.3.3运输方式选择的方法2.多因素分析法在进行运输方式选择时,除低成本外,还要满足客户服务水平的要求,如运输时间的要求、运输破损率的要求等,还受运输能力的限制,如通道能力、运输工具能力等。因此,除了成本,还要考虑运输安全性、运输时间、运输一致性等其他因素。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方法称为多因素分析法。935.3运输方式的选择
5.3.3运输方式选择的方法2.多因素分析法94确定考虑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为每个影响因素分配一定的权重对备选方案在每个因素进行打分计算加权平均分,分值最高为最终方案5.4车辆装载方案的选择
5.4.1货物装载的动态规划方法因为汽车的载重量、货品种类数量等因素影响货物装载,因此需要对货物的装载进行优化。货车的载重量上限为G,用于运输n重不同的货物,货物的重量分别为w1、w2、...wn,每种货物对应的价值系数为P1、P2、...PN,Xk表示第K种货物的装入数量,如何确保每车的收费最大。955.4车辆装载方案的选择
5.4.1货物装载的动态规划方法因为汽车的载重量、货品种类数量等因素影响货物装载,因此需要对货物的装载进行优化。货车的载重量上限为G,用于运输n重不同的货物,货物的重量分别为w1、w2、...wn,每种货物对应的价值系数为P1、P2、...PN,Xk表示第K种货物的装入数量,如何确保每车的收费最大。965.4车辆装载方案的选择
5.4.1货物装载的动态规划方法货物装载动态规划模型97可以采用逆序解法和顺序解法两种方法来求解5.4车辆装载方案的选择
5.4.2多品种混装问题规划方法物流(配送)中心把各个客户所需要的零担货物组成整车。车内装有多个客户的货物,分别在一站或者多站装卸。一般会把货物按品种、形状、颜色和规格等分为若干类,分别为1、2、...m类,共有N件待运货物,其中1类货物为N1件,它们的重量分别为G11,G12,...G1N1;其中2类货物为N2件,它们的重量分别为G21,G22,...G2N2;以此类推,求可以装下重量最多的情况。985.4车辆装载方案的选择
5.4.2多品种混装问题规划方法品种混装要求同一货车内每类货物至多装入一件,同一客户的多件同类货物计作一件,于是数学模型如有所示:99整数规划5.5运输线路的规划方法
5.5.1起讫点不同的路径规划1.单一不同起讫点问题(最短路线法)网络由节点和线组成,点与点之间由线连接,线代表点与点之间运行的成本(距离、时间或时间和距离加权的组合)。计算方法及步骤(1)第n次迭代的目标(2)第n次迭代的输入值(3)第n个最近节点100A起点BEGCDFGIHJ终点9084841261321269015048501321381206648156348图5-9高速公路网络示意图5.5运输线路的规划方法
5.5.1起讫点不同的路径规划2.多起讫点问题的决策多点间运输是起点或终点不唯一的运输调配问题,相对来说,这种问题更为复杂。如图5-10所示,该运输系统有多个起点(供应地)A1,A2,…,Am,多个终点(需求地)B1,B2,…,Bm,如何调配运输能使运输成本最低或路径最短?1015.5运输线路的规划方法
5.5.1起讫点不同的路径规划2.多起讫点问题的决策102单纯形法或表上作业法求解5.5运输线路的规划方法
5.5.2单回路运输线路的规划1.最近邻点法最近邻点法,顾名思义,就是将离起点最近的一个点作为下一个送货点,以此类推,直到送完最后一个用户,车辆返回起点。最近邻点法的求解过程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从起点开始,将其作为整个回路的起点;第二步,找到离刚刚加入回路的点最近的一个点,将其加入回路中,作为下一个送货点;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直到所有的点都加入回路中;第四步,将最后一个加入的点与起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1035.5运输线路的规划方法
5.5.2单回路运输线路的规划2.最近插入法最近插入法比最近邻点法计算过程更复杂,但是可以得到相对比较满意的结果。最近插入法也有四步。第一步,找到距离起点最近的节点,和起点形成一个回路;第二步,在剩下的节点中,寻找一个距离这个回路中某个节点最近的节点;第三步,在子回路中找到一条弧,使加入该节点后增加的距离最短,则按照这个弧的顺序将该节点纳入回路中,形成新的回路;第四步,重复第三步,直到所有节点都加入回路中。1045.5运输线路的规划方法
5.5.2单回路运输线路的规划3.希尔平斯基曲线分割希尔平斯基曲线确定顺序数值。1055.5运输线路的规划方法
5.5.2单回路运输线路的规划4.扫描法扫描法(SweepAlgorithm)是求解车辆路线问题的方法,此方法采用先分群再排路线的方式。用极坐标表示各需求点的区位,然后任取一需求点为起始点,定其角度为零度,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以车容量为限制条件进行服务区域之分割,再借由交换法进行需求点的排序,建构车辆排程路线。106仓库取货点2000400010003000200020001000200020002000300030005.5运输线路的规划方法
5.5.3多回路运输线路的规划1.VRP建模(1)模型目标。在VRP中,运输系统的目标可以有车辆空驶里程最短、运输总费用最低、车辆按照一定时间到达、使用的车辆数量最少等。总之,根据客户服务系统确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在保证客户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使资源利用率最高或运输总成本最低。5.5运输线路的规划方法
5.5.3多回路运输线路的规划1.VRP建模(2)涉及的变量。①仓库,包括仓库级数、每级仓库的数量、地点与规模。②车辆,包括车辆型号和数量、车辆容积及运作成本、出发时间和返回时间、司机休息等停顿时间、最大里程和时间限制。③时间窗口,包括各客户的工作时间,以及可以接收货物的时间段。④用户,包括用户需求、软硬时间窗口、装载和卸载、所处位置、优先级。⑤道路信息,包括车辆密度、道路交通费用、先行信息、载重量要求、距离或时间属性。⑥货物信息,包括货物种类、兼容性和保鲜性要求。⑦运输规章,包括车辆的维护周期、工人的工作时间。5.5运输线路的规划方法
5.5.3多回路运输线路的规划1.VRP建模(3)限制条件。①拥有车辆数量大于等于所需车辆数量。②每个订单都要完成。③每辆车完成任务后都要回到原点。④不能超过车辆的容量限制,特殊问题有时需要考虑时间窗口的限制。⑤运输规章的限制。求解模型得到最优路线5.5运输线路的规划方法
5.5.3多回路运输线路的规划2.单回路线路规划方法的变形(1)扫描法在多回路线路规划中的应用。在多回路线路规划问题中,如果现实问题只有车辆载重量的限制条件,则先按照扫描法的原理确定各客户的配送顺序,然后对每个客户的货物量进行核实,按照配送顺序,当车辆的载重量达到上限后,则分配另一辆车进行服务,直到所有客户分配完毕。在希尔平斯基曲线法中,安排n个交通工具的路线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把访问路线平分为1/n即可,而访问顺序不变。5.5运输线路的规划方法
5.5.3多回路运输线路的规划1115.5运输线路的规划方法
5.5.3多回路运输线路的规划3.节约矩阵法节约矩阵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在安排为多个零售商运送货物时,在运输工具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一组零售商形成组合,目标是通过运送配送中心组合内零售商的货物时,使节约的运送距离最大。节约矩阵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确认距离矩阵。第二步,确认节约矩阵。第三步,将客户划归不同运输线路的运输工具。第四步,为运输线路排定客户送货的顺序。112第6章物流节点与园区的规划设计6.1物流节点的概念与类型
6.1.1物流节点的概念物流节点是指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处,又称物流接点。节点是以一定的设施形态存在,在物流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线路与节点相互交织连结构成了物流网络。1146.1物流节点的概念与类型
6.1.2物流节点的类型物流节点的类型转运型节点储存型节点集散型节点配送型节点综合型节点物流园区1156.1物流节点的概念与类型
6.1.3物流节点的功能物流节点具有连接功能、信息处理功能、管理功能、配套功能、延伸功能1166.1物流节点的概念与类型
6.1.4物流节点的意义(1)减少社会总库存。(2)提高资源利用率。(3)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服务水平。1176.2物流系统节点规划与设计的内容1186.3是否自建物流节点选择采用公共设施还是自建的私有设施是节点决策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即企业应该购买、建造或是租用自己的仓库,还是应该按照需要租用公共仓库。119表4.1物流服务内容一览表
6.3是否自建物流节点
6.3.1自建物流节点120控制能力强低运营成本优势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税收和无形资产优势1.自建物流节点的优点6.3是否自建物流节点
6.3.1自建物流节点121缺乏柔性财务限制投资回报率低2.自建物流节点的缺点6.3是否自建物流节点
6.3.2公共物流节点122公共物流节点的优缺点缺点空间的可得性差个性化服务差沟通困难优点柔性化高减低投资风险缓解存储压力节约资金6.3是否自建物流节点
6.3.3自建物流节点与租用公共物流节点的选择123是否自建物流节点存储需求量大:自建小:公共需求的稳定性稳定:自建不稳定:公共控制权的需求控制:自建控制差:公共6.4物流节点选址决策
6.4.1物流节点的数量和规模1246.4物流节点选址决策
6.4.1物流节点的数量和规模1.物流节点数量的确定在进行节点数量的决策时,主要是在成本和收益间进行权衡。成本包括销售机会损失成本、库存成本、仓储成本以及运输成本。这些成本之间的关系。1256.4物流节点选址决策
6.4.1物流节点的数量和规模1262.物流节点规模的确定6.4物流节点选址决策
6.4.1物流节点的数量和规模1272.物流节点规模的确定(1)整体及算法:整体计算法就是把物流节点当作一个整体对待,不对每个功能区的面积单独计算。具体方法有比较类推法与比率趋势法。(2)分区域及算法:分区域计算法即按照各功能区所需面积分别进行计算,最后将各区域面积进行求和。6.4物流节点选址的决策
6.4.2物流节点选址规划与决策1.物流节点选址的原则科学选址原则统一规划原则市场化运作原则高起点现代化原则柔性化原则人才优先原则6.4物流节点选址的决策
6.4.2物流节点选址规划与决策2.选址方法1)直角选址模型:当解空间是一个工厂、仓库或城市时,根据线路结构,物质移动以直角形式进行时最适合此模型。现有设施A坐标(x,y)和新设施P坐标(a,b),两坐标点之间的直角距离为d(A,p),129d(A,p)=
6.4物流节点选址的决策
6.4.2物流节点选址规划与决策1)直角选址模型:当有m个现有设施(A1,A2,…,Am)时,每个旧设施和新设施有一流量wj,使总位移最小的新设施选址问题可表示为:可分解为两个单独最小化问题,得到下面两式,即:130
6.4物流节点选址的决策
6.4.2物流节点选址规划与决策选址方法:2)精确重心法假设条件需求量集中于某一点上不同地点物流节点的建设费用、运营费用相同运输费用随运输距离成正比增加运输线路为空间直线没有考虑收入与成本的变化131
6.4物流节点选址的决策
6.4.2物流节点选址规划与决策132XY●A1●A2●A3●A4●P6.4物流节点选址的决策
6.4.2物流节点选址规划与决策133重心法求解:实验模拟法●●●●●●6.4物流节点选址的决策
6.4.2物流节点选址规划与决策2)精确重心法精确重心法的最终选址坐标为(a,b)a,b的计算公式如下计算过程如下第一步,用假设一个初始a、b值。第二步,用a、b作为新设施坐标,计算dj。第三步,用上式解出a、b。第四步,检查坐标(a,b)相邻两次迭代的变化是否大于某指定的一较小的值,如果是,返回第二步;否则,停止,得到最优解。134
(6-7)
最优解条件:或6.4物流节点选址的决策
6.4.2物流节点选址规划与决策分类因素费用结构土地费用、建筑费用、税收、保险及其他法律规定分区规划、租借条款、地方商业规章人口统计人口基数、收入状况、劳动力供给交通运输运输类型及流量、运输方式、方便程度竞争结构竞争对手、竞争类型备选地点特征停车的便利性、建筑物状况135选址方法:3)加权因素方法第一:确定选择地点需要考虑的因素及标准6.4物流节点选址的决策
6.4.2物流节点选址规划与决策136第二:给每个地点的所有因素从1到0进行打分第三:计算每个地点加权分数,最高的为选址地点6.5物流节点布局物流节点设施布置规划是在物流节点经营策略的指导下,根据物流节点的功能转换活动,将物流设施所涉及的对象及节点本身、人员配备、机械设备和物料管理作业等,利用信息系统做出最有效的优化组合与资源配置,并与其他相关设施相协调,以期达到安全、经济、高效的目标,满足物流节点经营的需求。1376.5物流节点布局
6.5.1物流节点布局的步骤138该方法整体分为三个阶段,即总体区划阶段、详细布局阶段和施工安装阶段。布局规划主要涉及前两个阶段。总体区划阶段是初步确定物流节点的基本物流模式及总体布局,详细布局阶段则是确定该物流节点内各作业单位的具体位置。6.5物流节点布局
6.5.2规划资料的分析方法1.物品特性分析物流节点的商品品种繁多,要对所存储的物品特性进行分析,合理分区储存。物品特性包括物品的形态、内容物特性、装填特性等,具体如表6-8所示。1396.5物流节点布局
6.5.2规划资料的分析方法2.EIQ分析EIQ分析从订单、品项、数量三项主要资料出发,据此分析出货的特性,其目的在于分析物流节点的订单特征、接单特征、作业特征等,进而分析客户特征、货品特征、储存特征等,以此作为物流节点作业流程分析、功能区域分析等的依据。1406.5物流节点布局
6.5.2规划资料的分析方法3.PCB分析PCB分析以物流节点各种接受订货的单位为基础,对整托盘(P)、整箱(C)或单件(B)各种包装单位的EIQ资料进行分析,以得知物流包装单位特性,了解物流中心内部的托盘、箱或件存取的需求状况(见表6-12),作为整体系统设计的参考依据,提升物流节点的作业效率。1416.5物流节点布局
6.5.3流程分析与区域设置1.流程分析基础资料:物流对象P:P(Production)产品或材料或服务,是指待布置工厂将生产的商品、原材料或者加工的零件和成品等。物流量Q:Q(Quantity)数量或产量,是指生产、供应或者使用的商品量或者服务的工作量。物流作业路线R:R(routing)生产路线或工艺过程,这一要素是工艺过程设计的成果,可用工艺路线图、工艺过程图、设备等表示。辅助部门S:S(SupportingSerive)辅助服务部门,在实施系统布置工作以前,必须就生产系统的组成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规划。时间T:T(Time)时间或时间安排,指在什么时候,用多长时间生产出产品,包括各工序的操作时间、更换批量的次数。1426.5物流节点布局
6.5.3流程分析与区域设置2.流程分析与区域设置1436.5物流节点布局
6.5.4作业区域相关性分析作业区域相互关系分析是对节点的物流路线和物流量进行分析,用物流强度和物流相关表来表示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物理关系强弱,包括物流相关性分析、非物流相关性分析和综合物流相关性分析。物流相关性分析是指对物流节点各区域间的物流量进行分析,通过划分物流强度等级来研究物流状况。相关性密切程度划分如下:A表示绝对密切,E表示特别密切,I表示密切,O表示一般,U表示不密切。非物流相关性分析即活动相关性分析,用来考虑除物流外的其他因素对配送中心各区域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包括管理关系、流程关系、作业相关程度、环境关系及其他特殊原因的分析。作业单元之间物流相关性与非物流相关性往往并不一致,为了确定各作业单元之间综合相关性的密切程度,需将前面两部分合并,求出综合物流相关性1446.5物流节点布局
6.5.5总体平面布局1451.定性关联图法第一:根据已知资料制作定性关联图作业区域1作业区域2作业区域3作业区域4作业区域5作业区域6AUUIAAOAEUEIOOIU6.5物流节点布局
6.5.5总体平面布局第二:根据定义的关联图制作关联线图底稿表
作业区域关联等级123456A21,4265E4513I5,652,42O3,51,613U632,43,64,1X1466.5物流节点布局
6.5.5总体平面布局147第三:根据关联图底稿表构建关联线图选定第一个布局作业区:和其他作业区联系最紧密的选定第二个作业区:与第一个联系最紧密,又与其他未选的作业区联系紧密依次选取第三个、第四个......作业区作业区域1作业区域4作业区域2作业区域5作业区域6作业区域36.5物流节点布局
6.5.5总体平面布局第四:发展关联线图,完成最终布局作业区域6作业区域3其他作业区域5作业区域4作业区域2作业区域1148最终布局不唯一,根据实际场地形状、面积等进行具体调整6.5物流节点布局
6.5.5总体平面布局2.定量图形构建法:利用在共平面上发展最大权数的邻接图以完成布局的方法第一:根据主要作业流程,获得两两区域间的货物流程,并将流量值填入定量从至表作业区域到达区域12345合计起始出发区19810027212137323200204225合计09204391496.5物流节点布局
6.5.5总体平面布局第二:根据定量从至表,选定具有最大流量的成对作业区进入布局图第三:选择与已进入的作业区间流量和最大作业区进入布局图,构成三角形作业区域34合计181018212132550221503420213126.5物流节点布局
6.5.5总体平面布局第四:按照以上原则依次插入结点,直至最后一个结点插入完毕作业区域2作业区域3作业区域1作业区域5作业区域4其他151342021312198105726.5物流节点布局
6.5.5总体平面布局3.根据关联度构制邻接图第一:根据已知资料编制作业流程的基本计划。ABCD...入库①①①①验收②②②②分类③④④流通加工③保管③特殊作业③配送④⑤⑤④作业率60%20%10%10%1526.5物流节点布局
6.5.5总体平面布局153第二:进行作业区域关联性分析收货场验收场保管场分类场流通加工场特殊货物存放场配送场100%20%60%10%10%90%10%20%10%6.5物流节点布局
6.5.5总体平面布局154第三:根据物流(配送)中心的流程比率绘制关联线图保管场验收场收货场分类场流通加工场特殊货物存放场配送场6.5物流节点布局
6.5.5总体平面布局155第四:根据关联图构制邻接图保管场流通加工场特殊货物存放场验收场收货场分类场配送场6.5物流节点布局
6.5.5总体平面布局156第五:根据邻接图及物流节点总面积及形状等,完成区块布局图收货场验收场配送场分类场流通加工场保管场特殊物品存放场6.6物流园区增值服务的规划与设计
6.6.1物流园区概述1571.概念:物流园区(LogisticsPark)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2.构成要素:土地规模、物流设施、进入企业及标准、物流服务、运营主体、投资主体6.6物流园区增值服务的规划与设计
6.6.1物流园区概述1583.物流园区的功能与作用功能物流组织管理经济开发实现物流内部操作作用发挥聚集作用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多式联运提升物流服务水平6.6物流园区增值服务的规划与设计
6.6.1物流园区概述1594.物流园区的类型区域物流组织型商贸型运输枢纽型生产服务型6.6物流园区增值服务的规划与设计
6.6.2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的内容160物流园区的类型选址及功能定位物流园区的选址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物流园区的信息平台规划物流园区的管理模式第7章库存系统的规划与设计7.1库存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7.1.1库存的概念及种类1.库存的概念:库存(Inventory)有时被译为“存贮”或“储备”,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人、财、物、信息各方面的资源都存在库存问题。2.库存存在的原因规模经济平衡供应与需求企业专业化的需要应对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1627.1库存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7.1.1库存的概念及种类周期库存在途库存安全库存投机库存闲置库存1637.1库存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7.1.2库存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目标库存管理目标:最低的物流总成本Min(库存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库存获得成本+预期的缺货成本+在途库存持有成本约束条件:客户服务水平1647.1库存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7.1.3库存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165库存规划与设计内容库存水平的确定存货可得性的确定库存分配的确定库存控制策略的确定7.2库存水平的确定
7.2.1经常库存水平的确定库存管理目标:最低的物流总成本Min(库存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库存获得成本+预期的缺货成本+在途库存持有成本约束条件:客户服务水平1667.2库存水平的确定
7.2.1经常库存水平的确定库存管理目标:最低的物流总成本Min(库存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库存获得成本+预期的缺货成本+在途库存持有成本约束条件:客户服务水平对匀速消耗的库存来说,因为经常库存的平均库存等于订货批量的一半,所以经常库存水平的确定就转换为订货批量的确定1677.2库存水平的确定
7.2.1经常库存水平的确定1.经济订货数量(EOQ):即满足订货成本与库存成本之和最小的订货批量。EOQ模型的假设:(1)该物品是成批的,或通过采购或通过制造而得到补充,不是连续生产出来的。(2)销售或使用的速率是均匀的。(3)没有在途存货。(4)没有价格折扣或运输折扣,即不随着订货批量的变化而变化。(5)不存在缺货成本。(6)不存在可用资本的限制。1687.2库存水平的确定
7.2.1经常库存水平的确定经济订货数量的计算公式1697.2库存水平的确定
7.2.1经常库存水平的确定2.对EOQ的调整1)折扣对EOQ的影响(1)价格折扣。在存在价格折扣的情况下,总成本与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相关。首先应该计算出没有折扣情况下的经济订货批量,判断该批量与价格折扣临界点的关系。如果小于临界点,则将临界点作为订货批量计算总成本,将二者成本进行比较,成本小的为最优批量。如果批量大于临界点批量,则用折扣后的价格重新计算批量,再计算总成本。(2)运输费率折扣。如果运输费率存在折扣,则总成本与订货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和运输费用相关。计算方法同价格折扣一样。最终,总成本最小的订货批量为最优订货批量。1707.2库存水平的确定
7.2.1经常库存水平的确定2)连续补货对EOQ的影响连续补充库存系统直接将供应商与买方的持续需求联系起来,进而排除了中间库存。这加快了库存补充速度和周转,并减少了库存及相应成本。假设库存的供应速率为R1,需求速率为R2,供应速率大于需求速率,这时库存随着补货的进行逐渐增加。当供应停止时,库存便会连续下降,直至下一次订货的到来,在连续补货系统中,推导得出EOQ的计算公式为:1717.2库存水平的确定
7.2.1经常库存水平的确定3)节日采购对EOQ的影响有些货物的采购仅仅是为了某一特定日期所有。该日期过后,货物便成为过时品而不能够再次销售。此时的订货批量可以利用决策矩阵对收益情况进行比较,选取收益最大的批量作为最优订货批量。172
7.2库存水平的确定
7.2.2安全库存的确定安全库存是为了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准备的库存,包括需求的不确定性和提前期的不确定性。173图7-5不确定条件下的安全库存情况7.2库存水平的确定
7.2.2安全库存的确定库存管理的不确定情况一般分为需求的不确定和库存补货周期即提前期的不确定两种情况。不确定条件下的安全库存量为1747.3存货可得性的确定
7.3.1存货可得性的求解模型存货可得性是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数据,反映物流库存在一定时期内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存货可得性=X100%存货可得性带来的成本变化包括库存持有成本、失销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单位库存价值
(订货批量/2+安全库存量)失销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年预测需求量
(1
存货可得性)
缺货因子存货可得性的规划就是使库存持有成本和失销成本的总成本之和最低1757.3存货可得性的确定
7.3.2存货可得性的求解过程在以上模型中,库存持有成本与存货可得性的函数并不是一个连续函数,因此以上模型并不能直接求得最优解。在实际的求解过程中,一般采用试算法求解。第一,取一个比较低的存货可得性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得到首次试算的总成本;第二,逐步提高存货可得性的取值,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如果总成本减小,则重复这个步骤,直到某次计算得到的总成本比上次计算得到的总成本小,且再次提高存货可得性后,计算得到的总成本比本次计算的总成本大。这说明本次计算的取值为总成本函数的拐点,即最小值,则本次存货可得性的取值为最优的存货可得性。1767.4库存分配决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验证》
- 《鲁艺在哈尔滨的音乐活动研究(1946-1952)》
- 销售业务述职报告14篇
- 拓展学习心得体会(3篇)
- 《肝细胞癌血清肿瘤标志物DCP,AFP-L3%和AF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案例研究》
- 《降糖消脂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影响机制实验研究》
- 《MiR-200a靶向β-catenin对膀胱癌的上皮-间质转换影响的研究》
-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税收的相关性研究》
- 绩效销售合同范本
- 湘版美术八年级公益招贴设计课件
-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ppt
- 上海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表职称评定聘书模板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标准--鲁价费发〔2007〕205号
- 工作面安装瓦斯监控安全技术措施
- 单门门禁一体机操作流程
- 施工现场安全知识答题试卷-附答案版4页
- 学校总务处行事历
-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费取费标准[整理版]
- 墩身外观质量缺陷与防治
- 银行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