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2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2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2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2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2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精品资料(高中)PAGE1-跟踪检测评估2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潍坊高三模拟〗二战后,工人阶级中的脑力劳动者迅速增加,他们被称为“白领工人”,逐渐形成了一个与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不同的阶层。白领工人的增加()A.有利于社会稳定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C.加剧了社会矛盾D.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革2.〖2021·广州市调研测试〗1964年,英国发生了严重的英镑危机,首相威尔逊调整了对美经济政策,实行贸易保护,并干预汇市,迫使美元贬值。对此情况,美国当时采取的措施应该是()A.对英国货物加征关税B.放弃金本位制度C.帮助英国获得资金援助D.中止马歇尔计划3.〖2021·洛阳尖子生联考〗下表为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这反映了三国()A.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B.农业发展衰退C.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D.工业生产停滞4.〖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模拟〗下表反映的是1955~1968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美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英国4%5.7%5.1%7.2%2.8%A.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瓦解B.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减弱C.国家干预经济取得显著成效D.市场调节在发挥主导作用5.美国“高科技”革命爆发后,学者一般把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向以知识产业为主的经济转变的过程称为“非工业化”,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非工业化”()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表明政府干预经济缺乏力度C.意味着实体经济相对削弱D.使世界经济处在深刻调整中6.〖2021·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测评〗二战前后,工党、社民党、社会党等标榜社会主义的政党纷纷放弃激进革命立场,开始以福利国家、最低工资、工人集体谈判权等经济议题为核心诉求,崛起于欧洲各国政坛而成为执政党。这反映了当时()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B.新的社会阶层扩大C.劳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马克思主义的衰败7.〖2021·“皖豫联盟体”第二次考试〗下图是1990年英国、法国和德国城市人口增长率示意图。据此可知,此时期()A.英国城市化发展严重受挫B.法国经济发展走向停滞C.德国的经济实力远超英法D.德国工业化发展速度快8.“在国内改革问题上,与其说赫鲁晓夫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还不如说未摆脱传统体制而使改革不彻底。”文中的“传统体制”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苏联模式D.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9.“他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他虽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裂,可是他崇拜由这位创始者所创造的世界。”这里的“他”()A.加强工业方面的部门管理体制B.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C.开始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D.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10.〖2021·茂名市一模〗1953年9月,苏共中央决定,将义务交售的畜禽产品的采购价提高6.4倍,奶类产品提高1倍,土豆提高1.5倍。1954年6月,废除谷物义务交售制。这些措施旨在()A.加强对重工业的投资B.废除计划经济体制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实行新经济政策11.下图反映了1961~1985年苏联消费品工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A.国民消费力受到了长期抑制B.国民经济呈稳定的发展趋势C.国家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D.国民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12.〖2021·河南省中原名校第三次质量考评〗下表是苏联在两个时期的农业生产的年平均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表格数据说明()粮食肉类奶类1951~1955年间385057037901961~1965年间130309306470年平均增长率(%)506070A.克服了农业集体化的弊端B.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C.重视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D.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1·安徽亳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华盛顿在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禁止对苏联出口,由于定价过高——这实际上在1984年向所有的美国出口商品征收了32%的附加税,由于财政上受束缚的第三世界各国政府减少了各种进口物,国外市场突然缩小。1981年至1983年间,美国农业出口物的物价水平下降了21%,出口量下降了20%。美国农民发现自己一下子处于经济拮据状态之中。——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苏联多层的党和国家官僚机构长期严格管制和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效率和适应性,因此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从1950年至1970年间的5%至6%下降到1971年至1975年间的3.7%,进而又下降到1976年至1980年间的2.7%,以至于经济发展进入长期停滞时期。——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985年以来,形成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指导性价和市场价所占比重占到70%以上,在农民出售的农产品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达到52%,工业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中市场调节的比重占到37%左右。——李风瑞、万国庆《对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回顾与思考》(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农业和苏联经济下降的原因。两国政府是怎样应对的?结果如何?(15分)(2)对比材料一、二,依据材料三,指出同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10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的崩溃和欧洲的衰落并没有带来世界的高度一体化,反而使人类进入了以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极对抗的时代。关于“冷战”的起源,美国学者认为,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美国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做出反应,“冷战”因此而生。对此,苏联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冷战”。针对争论,著名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美)认为“冷战”既非美国也非俄国的过失,它是大国之间利益上的碰撞,是苏联的独裁共产主义与美国的民主理想之间的冲突。可以说,关于“冷战”谁该负主要责任的问题,中外学者的争论一直未停息。——据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12分)跟踪检测评估291.〖解析〗白领工人为工人阶级提供了上升渠道,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故选A项;白领工人的增加能使政府税收增长,排除B项;白领工人的增加缓和了社会矛盾,排除C项;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材料看不出导致产业结构变革的问题,排除D项。〖答案〗A2.〖解析〗威尔逊调整了对美经济政策使美元贬值,美国不得不采取帮助英镑稳定的措施以维持美元的稳定,故选C项;对英国货物加征关税会使英镑危机加深,排除A项;放弃金本位制度不利于美元的稳定,排除B项;马歇尔计划是1947~1951年,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排除D项。〖答案〗C3.〖解析〗表格数据反映了三国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第三产业见效快,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和机遇,第三产业发展起来了就会快速带动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三国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而不是失衡,排除A项;农业比重的下降并不能说明农业发展衰退,排除B项;日本、联邦德国的工业产值上升,“停滞”说法错误,排除D项。〖答案〗C4.〖解析〗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因此C项正确;材料现象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加强,市场调节的作用减弱,排除B、D两项。〖答案〗C5.〖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业占据了绝对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知识产业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的,它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经济结构,使世界经济处在深刻调整中,D项符合题意。〖答案〗D6.〖解析〗据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知识可知,“福利国家、最低工资……等经济议题为核心诉求”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了当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故选A项。〖答案〗A7.〖解析〗从图片可知,德国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可知体现了德国城市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工人,故城市化进程体现了德国工业化的发展速度,故选D项。〖答案〗D8.〖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于1918~1921年,之后被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取代,不是传统体制,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推行于1921~1928年,被斯大林废除,因此不是传统体制,故B项错误;苏联模式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建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带来了苏联的困难,因此赫鲁晓夫开始改革传统的苏联模式,故C项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不是体制,故D项错误。〖答案〗C9.〖解析〗根据材料“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是赫鲁晓夫,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扩大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故排除。〖答案〗B10.〖解析〗据材料“1954年6月,废除谷物义务交售制”可知,苏联中央政府减轻人民的负担,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减轻农民的负担而非加强重工业投资,排除A项;苏联始终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为1921年,排除D项。〖答案〗C11.〖解析〗材料反映苏联消费品工业投资即轻工业投资比重长期低于5%,联系“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可知,苏联国民消费力受到了长期抑制,故A项正确;1961~1985年是赫鲁晓夫统治后期和勃列日涅夫时期,1975年后苏联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消费品工业投资的比重,看不出经济实力严重削弱,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是在“斯大林模式”基础上的局部调整,故D项错误。〖答案〗A12.〖解析〗1951年至1965年,正是战后经济恢复和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他进行了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B项;依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仍未突破传统的斯大林体制框架,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的增产,而非强调农业的地位,排除C项;依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使农民生活水平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并非普遍提高,排除D项。〖答案〗B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美国:据材料一“华盛顿在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禁止对苏联出口”可得制裁苏联;据材料一“由于定价过高”可得商品定价过高;据材料一“第三世界各国政府减少了各种进口物,国外市场突然缩小”可得国外市场缩小。苏联:据材料二“苏联多层的党和国家官僚机构长期严格管制和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效率和适应性”可得党和政府严格管制和墨守成规;体制僵化、缺少活力;计划经济体制阻碍。第二小问措施,美国:据所学可知,为了减轻“滞胀”对经济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减少政府干预、减少税收、减少财政支出等措施,考生还可回答发展科技提高效益。苏联:据所学可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承认市场作用,但缺少宏观决策和配套措施,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三小问结果,据所学可知美国经济重新复苏,而改革失败的苏联最终走向解体。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三“形成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可得重视国家宏观调控及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结合所学还可回答利用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第二小问认识,本题较为开放,可回答诸如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对外开放,利用有利国际环境等等,考生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原因:美:制裁苏联;商品定价过高(政府干预过多);国外市场缩小。苏:党和政府严格管制和墨守成规;体制僵化、缺少活力;计划经济体制阻碍。措施:美:政府减少干预、减少税收、减少财政支出,发展科技提高效益。苏: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作用,但缺少宏观决策和配套措施,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结果:美国经济复苏,并为繁荣奠定基础;苏联改革失败,最终走向解体。(15分)(2)原因:在国家领导下,发挥市场对经济的指导作用;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认识:坚持市场主导作用,按经济规律办事;倡导全球化和多边贸易,充分把握发展经济的战略机遇期,增强战略定力。(10分)14.〖解析〗根据材料“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可提炼观点为“苏联应该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论述可从苏联角度去答,在政治上、意识形态上、国家利益上去论述;还可据材料“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冷战’”提炼出另一种观点“美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然后围绕观点论述,要从美国角度,在二战后的经济、军事实力、称霸世界的野心、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等角度去论证;还可以提炼第三种观点“美苏两国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一定的责任”,论述可结合第一观点和第二观点的论述去回答。〖答案〗示例一:观点:苏联应该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2分)二战后,苏联建立了以其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安。(3分)苏联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与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的矛盾,导致苏联领导层对西方国家不信任。(3分)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战后苏联在德国问题以及希腊、土耳其危机中的态度加深了西方对苏联的怀疑,恶化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迫使西方国家最终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4分)示例二:观点:美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2分)美苏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实行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政策,而苏联成为美国实现这一政策的重大障碍。(4分)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与苏联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相矛盾,导致西方国家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4分)二战的经验使美国决策者相信,对高度集权主义者是不能软弱的,必须采取强硬的对苏政策。(2分)示例三:观点:美苏两国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一定的责任。具体〖答案〗结合示例一和示例二。跟踪检测评估2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潍坊高三模拟〗二战后,工人阶级中的脑力劳动者迅速增加,他们被称为“白领工人”,逐渐形成了一个与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不同的阶层。白领工人的增加()A.有利于社会稳定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C.加剧了社会矛盾D.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革2.〖2021·广州市调研测试〗1964年,英国发生了严重的英镑危机,首相威尔逊调整了对美经济政策,实行贸易保护,并干预汇市,迫使美元贬值。对此情况,美国当时采取的措施应该是()A.对英国货物加征关税B.放弃金本位制度C.帮助英国获得资金援助D.中止马歇尔计划3.〖2021·洛阳尖子生联考〗下表为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这反映了三国()A.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B.农业发展衰退C.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D.工业生产停滞4.〖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模拟〗下表反映的是1955~1968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美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英国4%5.7%5.1%7.2%2.8%A.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瓦解B.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减弱C.国家干预经济取得显著成效D.市场调节在发挥主导作用5.美国“高科技”革命爆发后,学者一般把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向以知识产业为主的经济转变的过程称为“非工业化”,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非工业化”()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表明政府干预经济缺乏力度C.意味着实体经济相对削弱D.使世界经济处在深刻调整中6.〖2021·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测评〗二战前后,工党、社民党、社会党等标榜社会主义的政党纷纷放弃激进革命立场,开始以福利国家、最低工资、工人集体谈判权等经济议题为核心诉求,崛起于欧洲各国政坛而成为执政党。这反映了当时()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B.新的社会阶层扩大C.劳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马克思主义的衰败7.〖2021·“皖豫联盟体”第二次考试〗下图是1990年英国、法国和德国城市人口增长率示意图。据此可知,此时期()A.英国城市化发展严重受挫B.法国经济发展走向停滞C.德国的经济实力远超英法D.德国工业化发展速度快8.“在国内改革问题上,与其说赫鲁晓夫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还不如说未摆脱传统体制而使改革不彻底。”文中的“传统体制”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苏联模式D.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9.“他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他虽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裂,可是他崇拜由这位创始者所创造的世界。”这里的“他”()A.加强工业方面的部门管理体制B.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C.开始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D.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10.〖2021·茂名市一模〗1953年9月,苏共中央决定,将义务交售的畜禽产品的采购价提高6.4倍,奶类产品提高1倍,土豆提高1.5倍。1954年6月,废除谷物义务交售制。这些措施旨在()A.加强对重工业的投资B.废除计划经济体制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实行新经济政策11.下图反映了1961~1985年苏联消费品工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A.国民消费力受到了长期抑制B.国民经济呈稳定的发展趋势C.国家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D.国民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12.〖2021·河南省中原名校第三次质量考评〗下表是苏联在两个时期的农业生产的年平均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表格数据说明()粮食肉类奶类1951~1955年间385057037901961~1965年间130309306470年平均增长率(%)506070A.克服了农业集体化的弊端B.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C.重视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D.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1·安徽亳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华盛顿在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禁止对苏联出口,由于定价过高——这实际上在1984年向所有的美国出口商品征收了32%的附加税,由于财政上受束缚的第三世界各国政府减少了各种进口物,国外市场突然缩小。1981年至1983年间,美国农业出口物的物价水平下降了21%,出口量下降了20%。美国农民发现自己一下子处于经济拮据状态之中。——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苏联多层的党和国家官僚机构长期严格管制和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效率和适应性,因此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从1950年至1970年间的5%至6%下降到1971年至1975年间的3.7%,进而又下降到1976年至1980年间的2.7%,以至于经济发展进入长期停滞时期。——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985年以来,形成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指导性价和市场价所占比重占到70%以上,在农民出售的农产品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达到52%,工业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中市场调节的比重占到37%左右。——李风瑞、万国庆《对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回顾与思考》(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农业和苏联经济下降的原因。两国政府是怎样应对的?结果如何?(15分)(2)对比材料一、二,依据材料三,指出同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10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的崩溃和欧洲的衰落并没有带来世界的高度一体化,反而使人类进入了以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极对抗的时代。关于“冷战”的起源,美国学者认为,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美国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做出反应,“冷战”因此而生。对此,苏联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冷战”。针对争论,著名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美)认为“冷战”既非美国也非俄国的过失,它是大国之间利益上的碰撞,是苏联的独裁共产主义与美国的民主理想之间的冲突。可以说,关于“冷战”谁该负主要责任的问题,中外学者的争论一直未停息。——据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12分)跟踪检测评估291.〖解析〗白领工人为工人阶级提供了上升渠道,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故选A项;白领工人的增加能使政府税收增长,排除B项;白领工人的增加缓和了社会矛盾,排除C项;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材料看不出导致产业结构变革的问题,排除D项。〖答案〗A2.〖解析〗威尔逊调整了对美经济政策使美元贬值,美国不得不采取帮助英镑稳定的措施以维持美元的稳定,故选C项;对英国货物加征关税会使英镑危机加深,排除A项;放弃金本位制度不利于美元的稳定,排除B项;马歇尔计划是1947~1951年,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排除D项。〖答案〗C3.〖解析〗表格数据反映了三国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第三产业见效快,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和机遇,第三产业发展起来了就会快速带动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三国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而不是失衡,排除A项;农业比重的下降并不能说明农业发展衰退,排除B项;日本、联邦德国的工业产值上升,“停滞”说法错误,排除D项。〖答案〗C4.〖解析〗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因此C项正确;材料现象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加强,市场调节的作用减弱,排除B、D两项。〖答案〗C5.〖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业占据了绝对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知识产业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的,它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经济结构,使世界经济处在深刻调整中,D项符合题意。〖答案〗D6.〖解析〗据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知识可知,“福利国家、最低工资……等经济议题为核心诉求”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了当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故选A项。〖答案〗A7.〖解析〗从图片可知,德国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可知体现了德国城市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工人,故城市化进程体现了德国工业化的发展速度,故选D项。〖答案〗D8.〖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于1918~1921年,之后被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取代,不是传统体制,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推行于1921~1928年,被斯大林废除,因此不是传统体制,故B项错误;苏联模式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建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带来了苏联的困难,因此赫鲁晓夫开始改革传统的苏联模式,故C项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不是体制,故D项错误。〖答案〗C9.〖解析〗根据材料“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是赫鲁晓夫,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扩大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故排除。〖答案〗B10.〖解析〗据材料“1954年6月,废除谷物义务交售制”可知,苏联中央政府减轻人民的负担,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减轻农民的负担而非加强重工业投资,排除A项;苏联始终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为1921年,排除D项。〖答案〗C11.〖解析〗材料反映苏联消费品工业投资即轻工业投资比重长期低于5%,联系“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可知,苏联国民消费力受到了长期抑制,故A项正确;1961~1985年是赫鲁晓夫统治后期和勃列日涅夫时期,1975年后苏联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消费品工业投资的比重,看不出经济实力严重削弱,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是在“斯大林模式”基础上的局部调整,故D项错误。〖答案〗A12.〖解析〗1951年至1965年,正是战后经济恢复和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他进行了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B项;依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仍未突破传统的斯大林体制框架,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的增产,而非强调农业的地位,排除C项;依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使农民生活水平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并非普遍提高,排除D项。〖答案〗B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美国:据材料一“华盛顿在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禁止对苏联出口”可得制裁苏联;据材料一“由于定价过高”可得商品定价过高;据材料一“第三世界各国政府减少了各种进口物,国外市场突然缩小”可得国外市场缩小。苏联:据材料二“苏联多层的党和国家官僚机构长期严格管制和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效率和适应性”可得党和政府严格管制和墨守成规;体制僵化、缺少活力;计划经济体制阻碍。第二小问措施,美国:据所学可知,为了减轻“滞胀”对经济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减少政府干预、减少税收、减少财政支出等措施,考生还可回答发展科技提高效益。苏联:据所学可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承认市场作用,但缺少宏观决策和配套措施,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