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2章商品与货币课件3.1版本_第1页
政治经济学-第2章商品与货币课件3.1版本_第2页
政治经济学-第2章商品与货币课件3.1版本_第3页
政治经济学-第2章商品与货币课件3.1版本_第4页
政治经济学-第2章商品与货币课件3.1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8/131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2024/8/132第二章商品与货币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解商品的内在矛盾及货币的产生、货币的职能及价值规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基本经济现象,了解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和矛盾。2024/8/133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马克思2024/8/134第二章商品与货币教学内容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第二节货币2024/8/135第二章商品与货币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2024/8/136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它们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024/8/137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商品的二因素1、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也即商品的有用性。2024/8/138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论什么社会形态下,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态的性质无关。它本身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品尝不出他是封建制度下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2024/8/139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商品的二因素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商品的使用价值与普通物品使用价值相比有两个特殊性。第一,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是社会的使用价值第二,必须进行交换。它供给别人满足需要,不是无代价奉献或赠与,而是通过交换转移到别人手里。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024/8/1310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商品的二因素2、交换价值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除了要有使用价值的属性之外,还必须能有同别的商品相交换的属性,即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2024/8/1311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商品的二因素2、交换价值的概念例如:商品生产者用一只羊换两把斧子,羊和斧子之间的交换比例表明一只羊可值两把斧子,这两把斧子就是一只羊的交换价值。从表面上看,交换价值公式两端的商品,就使用价值而言,是不同质的,而不同质的东西是无法比较的。羊和斧子的效用不同,分别满足了两种不同的需要,两者之间根本无法比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羊和斧子确实在交换,这该如何解释呢?既然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互相交换,肯定这些商品之间包含着某种共同的东西,使得他们可以相互交换?2024/8/1312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商品的二因素3、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所不同的是量上的差异,既然如此,质相同,只有在量上比较了。所以,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在交换时,就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比例关系,即交换价值。2024/8/1313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商品的二因素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羊和斧子可以交换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相互交换,才能获得表现。而交换价值则是外在的,具体的现象形式。价值是一种绝对的量,交换价值是一种相对的量,即通过两种商品的价值的比较而相对表现出来的量。在出现货币以后,交换价值表现为商品的价格。2024/8/1314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商品的二因素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任何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是只有当这种有用物品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因此,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在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者交换各自需要的商品,必须引入价值的概念,使得商品能在同质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互不吃亏,实现了彼此之间相互交换的社会联系。所以,价值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是它的社会属性。2024/8/1315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商品的二因素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统一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两者统一于一个商品体中。主要表现:第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也就没有价值,也就不能成为商品。第二,使用价值是劳动创造的产物。一种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人类劳动,也没有价值,也不是商品。第三,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但不用来交换,所以不能成为商品。2024/8/1316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商品的二因素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对立性第一,两者分别代表商品不同的属性;第二,对于特定的商品买卖双方,不能两者兼得。第三,商品两因素的矛盾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解决。2024/8/1317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两因素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的有用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2024/8/1318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具体的有用劳动所谓具体的有用劳动,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生产活动。特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但是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没有铁矿石,就练不出钢铁。因此,使用价值是自然物质和具体劳动两个要素相结合的产物。2024/8/1319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2、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无差别的劳动。人类劳动力的支出,脑力与体力的消耗。抽象劳动凝结为商品的价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2024/8/1320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2024/8/1321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劳动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两因素。有用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它解决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它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2024/8/1322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首先由马克思发现并加以科学论证的。他阐明了具体的有用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以此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2024/8/1323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三、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是质和量的统一,以上分析了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下面分析商品价值量的规定性,即价值的大小或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劳动量是由劳动的自然尺度——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因此,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2024/8/1324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三、商品的价值量1、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指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实际消耗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直接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地位和发展命运。2024/8/1325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三、商品的价值量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则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2024/8/1326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复杂劳动会创造和实现多倍于简单劳动的价值:一方面,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和学习;另一方面,复杂劳动除了消耗一定的体力以外,还要比简单劳动消耗更多的智力。2024/8/1327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三、商品的价值量3、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各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2024/8/1328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三、商品的价值量3、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其一,用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其二,用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劳动时间来表示。2024/8/1329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形式;生产资料的规模与效能;自然条件等。2024/8/1330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只影响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平均物化到单位商品的劳动量减少,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也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就越大。2024/8/1331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四、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既是价值量如何决定的规律,也是价值量如何实现的规律。2024/8/1332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四、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2024/8/1333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四、价值规律2、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背离价值的运动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024/8/1334第二章商品与货币2024/8/1335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四、价值规律3、作用形式与价值规律的一致性商品价格波动始终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从交换的总体来看,价格的涨落会相互抵消,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等的;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供求关系,使价格接近于价值。2024/8/1336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四、价值规律4、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的分配,即自发调节、配置社会资源。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使商品生产者分化。2024/8/1337第二章商品与货币第二节货币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起源与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2024/8/1338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货币概观:2024/8/1339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起源与本质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2024/8/1340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起源与本质简单的价值形式也称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价值形式却包含了一切价值形式一般的本质规定。2024/8/1341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分析简单价值形式需要理解的几个要点:

(1)一切价值形式的本质规定相对价值形式:是指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等价形式:就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形式,这样的商品叫做等价物,也成为价值镜。2024/8/1342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2)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就不存在,反之也一样。

■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因为在同一价值形式中,一个商品不能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2024/8/1343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3)商品相对价值量的表现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量相对地表现在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上商品的相对价值量取决于相交换的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相对价值形式价值量的变化取决于等式两边商品价值量的变化2024/8/1344第二章商品与货币(4)等价形式的三个特征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2024/8/1345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起源与本质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2024/8/1346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2024/8/1347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上,绵羊的价值已比较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能更为正确地反映出来。但仍然存在着缺陷。

从相对价值形式方面看,商品的价值表现是一个无穷的系列,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现。从等价形式方面看,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统一等价物。2024/8/1348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起源与本质3、一般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即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一种公认为是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来表现。■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反映了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2024/8/1349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一般的价值形式:2024/8/1350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不是简单的等式位移,而是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商品的交换已由物物直接交换变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不足: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

2024/8/1351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起源与本质4、货币形式

当金和银固定地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2024/8/1352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形式代替一般的价值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唯一的区别只是一般等价物固定于金银商品上。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形式是最发达的价值形式,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出现解决了商品以物物交换形式交换的困难,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2024/8/1353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二、货币的职能2024/8/1354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二、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1)价值尺度的含义即货币用来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功能。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2)价格标准的含义价格标准是指一定贵金属重量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份。2024/8/1355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区别在于:价值尺度的作用是表现商品的价值,使其转化为价格;价格标准的作用则是计量表现商品价值的金或银本身的数量,把它分不同的单位

2024/8/1356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二、货币的职能2、流通手段(1)流通手段的含义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2)流通手段对商品交换的双重意义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商品交换的形式,也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2024/8/1357第二章商品与货币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发展为商品流通,打破了直接的物物交换中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时空分离导致买卖脱节,隐含了发生危机的可能性。2024/8/1358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二、货币的职能3、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独立的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的职能。人们之所以贮藏货币,是因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而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与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货币是不同的。

2024/8/1359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二、货币的职能4、支付手段(1)支付手段的含义和产生原因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2)支付手段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扩大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2024/8/1360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二、货币的职能5、世界货币(1)世界货币的含义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2)世界货币的不同职能作为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作为购买手段,用来购进国外的商品和劳务;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2024/8/1361第二章商品与货币(3)信用货币充当世界货币的必备条件首先,该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是统治地位;其次,该国信用货币必须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国际协议得到所有国家确认。2024/8/1362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三、货币形式的演变实物货币形态最原始的货币形态是诸多种类自然存在的物品贵金属货币自然是最典型的实物货币。货币最初是金银条块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要鉴定其成色和分量,十分不便。逐渐产生了一定形状、重量的金属铸币,一般由国家铸造,作为法定货币在市场流通。2024/8/1363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三、货币形式的演变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是国家都采用纸币。2024/8/1364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三、货币形式的演变信用货币形式信用货币是以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以信用为基础,不与贵金属直接关联的票据式货币,如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银行存款等信用货币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2024/8/1365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信用的特征、形式和工具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换或者其他经济活动中,授信人与受信任在充分信任并能够旅行承诺的基础上,用契约关系赊销商品或借贷资金,并以偿还为条件的特殊价值运动形式。基本特征: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有时间和空间的间隔,要以还本付息为条件。2024/8/1366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信用的特征、形式和工具信用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信用工具:商业信用工具(各种商业票据)、银行信用工具(银行券和银行票据)、国家信用工具(国库券等政府债券)、证券投资信用工具(债券、股票)2024/8/1367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在一定时期,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可以分为若干个层次:

M0=现金(纸币+硬币);

M1=M0+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公司债券、人寿保单等)2024/8/1368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三、货币形式的演变电子货币形式所谓电子货币就是以互联网络为技术支撑,用电子支付的方式取代金属货币和纸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活动。

电子货币的主要优势在于交易费用低,便捷高效速度快,可以远距离作业,克服交易活动可能遇到的时空障碍,从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2024/8/1369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四、货币流通规律1、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

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不断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且服务于商品流通。2024/8/1370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四、货币流通规律2、货币流通规律

为了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流通中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2024/8/1371第二章商品与货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