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课件_第1页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课件_第2页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课件_第3页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课件_第4页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法学教研部副教授曹建民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讨论三个问题:一、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的走向二、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三、构建和谐社会对法制建设提出的新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一、构建和谐社会的走向

1、和谐的含义:调和、融洽和:人人有饭吃。谐:人人有发言权2、和谐社会: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有机协调,结构合理,运转有序,有效。和谐社会是多元社会,是阴阳和谐,不是没有矛盾,是“仇必仇到底”还是“仇必和而解”?“将革命进行到底”。和谐社会的意义在于这个概念的提出使人们的注意力在关注政治、经济、文化之外,开始注意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

3、和谐社会的特征胡锦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民主法制,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5、和谐社会的内容: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社会、区域之间6、小康社会、大同社会,太平盛世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实现。中国古代社会,绵延五千年之久的文明文化,都在讲和谐。但事实上,和谐社会要建构谈何容易。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的几个走向:从革命到建设、从政治到经济、从国家到社会、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到市场、从封闭到开放经济方面: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从通货紧缩到通货膨胀,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土地阶级阶层:由少到多,由相对静止到流动性加大,枣核型文化方面:由对立到双赢,主旋律和多样性政治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党建方面由强调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到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的复杂性。社会方面:社会主义事业由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社会管理也由纵向命令式向横向协商式转变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8、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1)为什么提出和谐社会的主题基于社会结构的大转型基于粗放式、掠夺式经营方式基于过去阶级斗争的教训基于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基于社会矛盾的现实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2)当前社会和谐的形势社会总体和谐,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基础,新的领导集体坚强有力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基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心思定,社会稳定和谐的局面基本形成。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⑴人民内部矛盾:过去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大多是阶级立场之争、路线斗争,现在则突出表现为利益之争的特点。群体性突发事件、矿难,信访问题,弱势群体问题,腐败问题,受教育的公平问题,两极分化问题,三农问题,人权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等。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⑵治安形势:国家统计局连续4年的调查显示,刑事犯罪、公共秩序混乱、交通事故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三大问题。目前有667所监狱,158万服刑人员,105万吸毒人员,88万爱滋病人。2004年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471.8万起,共破获246.8万起。破获因杀人、抢劫、绑架等致人死亡的命案2.9万起,破案率88%。因公牺牲民警492人。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⑶敌对势力的破坏渗透活动。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藏独”,“台独”“新疆工程”,民运分子成立民主党,中国周边有“美国之音”等26个广播电台,中亚国家也有了美国的军事基地,境内外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日本右翼势力。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4)人与自然的矛盾:环境问题,如沙漠化、沙尘暴、水土流失、雪线上升、河流干涸污染、大气污染、天然林消失、物种灭绝,洪水干旱。青海湖水位下降3米,敦煌月牙泉靠输水维持,预言敦煌会成为第二个楼兰,河西黑河快干了。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上访者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上访者苗大侠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某城市的贫困人家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贫困老人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

盲人夫妇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垃圾村的儿童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我饿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乞讨儿童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卖菜的父子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哭泣的老人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清点一天的收获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农村校舍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艰难返乡的民工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劳动安全权,是指劳动者享有安全和卫生的工作条件的权利。矿难以前不报道。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矿难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某地小煤窑工人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挖煤的孩子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17岁的女煤工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我们只想讨回一年工钱而已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小贩”与“城管”:谁来管我的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某地农村教室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某地农村教室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

——1993年9月16日邓小平同邓垦谈话,《邓小平年谱》(下)第1364页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乞讨的老人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帮助穷人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十二亿人口怎么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之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

——1993年9月16日邓小平同邓垦谈话,《邓小平年谱》(下)第1364页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家被砸房地产富商贫穷对富裕的报复私家车被砸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二、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1、民主法治的含义1945年7月,在延安,黄炎培先生向毛泽东同志提问: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毛泽东同志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够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参见黄炎培著:《延安归来》,载《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49页。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我总认为把一个国家,把一个党的安危系在一个人身上,是很危险的,是靠不住的。我是主张法治的。”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1992年南方谈话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民主,最通俗和经典的解释就是“多数人说了算”。在现代,民主这个概念所表达的是一种权力诉求,旨在限制和约束政府权力,重在国家体制和制度的建设,它的核心是主权在民,关键是权力的来源归属和运用。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遵守,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2、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我认为六个特征并不是完全并列的,民主法治居于首要位置和高一个层次,直接决定、制约和影响其他特征。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民主法治是保障人权,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1、民主法治通过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来促进和实现公平正义。2、民主法治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创造良好环境。3、民主法治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条件。4、民主法治为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提供保障。5、民主法治为人与自然和谐提供制度支持。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三、构建和谐社会对民主法制建设提出的新问题1、对法的性质的认识

——法的阶级性:“统治阶级意志论”与现实的冲突。法权。——法律的契约论:我国的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法怎样才能真正体现人民意志?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2、对国家权力的认识国家权力来源的暴力论和神授论——暴力论不利于一个既有政权的维护和巩固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国家权力来源的契约论。——由契约论形成的两大公理性论断: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权者;国家各机关的权力、执政者的权力都来自于人民的授权、委托。——暴力是新社会、新政权得以诞生的助产士、催生婆。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受人民委托掌握国家权力的实质合法性和形式合法性:——实质合法性:体现三个代表,获得人民拥护;——形式合法性:人民通过法定的选举方式的体现的授权。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3、规范限制国家权力观念

问题:人民给执政者授权之后,人民和执政者是什么关系?权利(right)和权力(power)的关系?因为从人民中产生的代表和官员因专职性地从事国家事务决策和管理活动,会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利益机制的特殊阶层。由此形成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政治矛盾:理论上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与专职性的决策、管理群体拥有的实际权力的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怎样解决这个矛盾?——17世纪前期西方学者的回答——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回答——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

建立人民民主制度,使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制化。这种唯一可行的方式是切实将人民的意志上升为法律,使人民选举的代表和官员进入国家机关,并使各级官员严格依法行政。有对自己的国家权力加以制约和监督的机制:以防止人民公仆异化为人民的主人和少数人说了算。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权力监督机制的特点:主要依靠上级掌权者由上而下地监视、督察。

——权力制约机制的特点:国家机关职能分工基础上行使不同的权力,并使这些机关平行地、相互牵制和约束。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对反对分权制约的三种意见的分析:A、关于分权理论是资产阶级的理论……B、关于分权制约使得国家决策和 执行扯皮、麻烦的看法……C、关于分权制约就是搞三权分立的批评……必须建立确保国家机关遵守法律的权力机制,否则,不依法执政和反对分权的结果就是这代领导犯的错误等到下一代领导纠正。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4、尊重和保障人权观念

问题:授权后,人民的个体和国家的关系如何?——国家权力因人权而存在,不是人权因国家权力而存在,因而国家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观念的由来……——保障人权原则的作用:防止个人侵犯;防止国家侵犯。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宪法规定的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内容:(1)人身权利:它包括公民的人身不受侵犯,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限制和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2)政治权利和自由它包括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批评、建议权,检举、控告权,申诉权和取得赔偿权。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3)公民的精神自由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的自由公民的通信自由与秘密受法律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4)公民的经济社会权利包括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休息权;财产所有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婚姻、家庭、母亲、儿童、老人、华侨受到国家保护的权利;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5)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它包括公民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6、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二)实行依法治国,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依法治国,必须依法行政

(四)实行依法治国,必须以“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为目标,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五)依法治国,必须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六)必须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尤其要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执政能力.十六字方针。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结论:1、法治社会并不等于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除了法律之外,还需要一些因素,如道德、宗教等,古代社会多靠道德、宗教统治社会秩序,如古印度、伊斯兰国家、中世纪的基督教国家和中国,到近代,西方国家进入法治社会,主要靠法治统治维持社会秩序。2、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原因在于建立在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基础上的社会不可能是和谐社会,法治是一个以多元利益并存为基础的社会调整机制,秩序是法律价值的核心,也是和谐社会最本质的内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法治是国家调节社会的重要形式。只有积极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才能建立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谢谢大家!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三、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1、发展生产力,壮大经济基础,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采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作大蛋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省委“两抓、两放”战略,改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推进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走专业化之路,创新知识产权,旅游文化产业精品化,做大做强做久甘肃的民族产业,让更多诸如《读者》、牛肉面之类的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2、壮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社会才稳定,让更多的穷人变成富人,社会才有活力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3、建立权力制约机制。大权独揽,称王称霸,一当官就高人一等,这样,绝对的权力必然绝对的腐败,要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靠民主法制,反对人治和特权。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4、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利益的表达、协调、整合机制。通过中国二十五年的现代化的进程,我们确实初步积累了数量不可谓不大的国民财富。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人如何获得他生存发展的那一个份额,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