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共239题)_第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共239题)_第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共239题)_第3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共239题)_第4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共239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共9套)(共239题)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第1套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1、心理学标准答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教育心理学有双重任务,理论上,教育心理学承担着心理学科理论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的任务;实践上,教育心理学承担着根据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等功能。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接受学习标准答案: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是教师通过直接呈现或传授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接受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在奥苏伯尔的观点中,接受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通常人们所批判的接受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无意义的灌输式教学,而奥苏伯尔强调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知识标准答案:关于知识的定义,存在多种争论。一般而言,知识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从哲学角度看,知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从心理学角度看,分为广义与狭义的知识。狭义:指能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如各门学科的事实、概念、公式、定理等,不包括技能和策略等调控经验。广义: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也包含其中,泛指人们所获得的经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元认知策略标准答案: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它使学生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找出来加以修改。元认知策略主要有自我计划策略、自我监控策略、自我调节策略、自我评价策略和自我指导策略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单选题(本题共17题,每题1.0分,共17分。)5、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对于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的学生,适合的教学方法是()A、为其提供无结构的材料,让他自己探索B、多鼓励学生自学C、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总结出结构性的知识D、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讲解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长期量体裁衣的裁缝,能够做到不用量只用观察就知道人们衣服尺寸的大小,这是()A、早期经验对能力的影响B、遗传的作用C、实践活动对能力的影响D、主观能动性对能力的影响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把握事物的抽象和共同的特征的学习属于()A、刺激一反应学习B、辨别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以下哪一个不是桑代克总结的学习原则?()A、准备律B、习得律C、练习律D、效果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要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必须经过()A、编码B、检索C、复述D、提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患者中心疗法是由谁提出的?()A、弗洛伊德B、马斯洛C、埃里克森D、罗杰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下列不属于学习认知理论的观点是()A、学习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反应的过程B、学习是主体在头脑内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C、学习是获得顿悟的过程D、学习受主体的期待所引导,而不受习惯所支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宋钦宗赵恒曾赋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栗;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中没有涉及的学习动机是()A、内在动机B、远景动机C、外部动机D、成就动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宋钦宗以此诗激励天下读书人刻苦读书、博取功名。读书之目的不是当下的快乐,而是未来的生活富足、社会地位,因此涉及远景动机、外部动机和成就动机。14、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不稳定的外部因素”是指()A、努力B、运气C、能力D、任务难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根据布卢姆的分类,下面属于“普遍原理知识”的是()A、日期B、中学生守则C、牛顿第一定律D、家庭地址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曾经学过法语的人,学习西班牙语时特别得心应手,这反映了什么类型的迁移?()A、纵向迁移B、逆向迁移C、横向迁移D、负迁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就操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说的是在操作技能学习中要强调()A、练习B、示范C、联系D、言语指导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见”指观察别人执行动作技能,相当于示范。“学”则指观察后的模仿和练习。“学者难”,强调的是“学”,即练习的重要性。18、关于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任务越简单,越能激励自己努力B、任务越难,越能激励自己C、中等难度的任务比太难或太易的任务更容易激励自己D、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没有关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A、思维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下列哪种能力是一般能力?()A、记忆力B、音乐能力C、速记能力D、舞蹈能力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以下有关道德情感作用的总结,不正确的是()A、可以调节、控制人的道德行为B、使人乐于接受任何一种道德概念C、使人乐于接受某一人的道德教育D、可以激发和引导人的道德认识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辨析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2、就认知风格而言。场独立型优于场依存型。标准答案:错误。(1)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这两个概念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这是依据人在知觉时是否受环境信息的影响所做的分类。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做出判断时,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具有场依存认知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影响,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2)场依存型或场独立型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场独立型学生一般偏爱于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场依存型学生一般较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较多地依赖外在反馈。由此可见,无论是场依存型还是场独立型,本身并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不能一概而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接受学习一定是没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一定是有意义的。标准答案:错误。(1)所谓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2)发现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不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在把最终结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组织与转换。发现学习强调一个积极的学习过程,强调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3)接受学习区别于发现学习之处在于,这种学习中主体所得到的经验是来自经验传递系统中他人对此经验的传授,并非来自他自己的发现与创造。低级的接受学习主要表现为“呆读死记”“一知半解”“半通不通”;高级的接受学习则表现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精通”或“融会贯通”等。总之,不能认为接受学习是低级的。(4)发现学习也有低级和高级之分,低级的发现学习可能只要求学生机械记忆某些步骤,或只是表面上参与活动,高级的发现学习才能保证学习的意义性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参与。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接受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发现学习才是有意义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成绩也就越好。标准答案:正确。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实质上是学习动机中的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赢得长者,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动机。它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学生与长者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第二,学生在从长者方面所博得的赞许或认可中将获得一种派生的地位;第三,享受到这种派生乐趣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得并保持长者的赞许,这种赞许往往使一个人的地位更加确定、巩固。罗森塔尔效应实验就证明了该道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5、简述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标准答案:(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标准答案: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关的知识经验。有关的知识经验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如果个体有与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则可以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答,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2)个体的智力与动机。①智力。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极重要因素。因为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也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方法。②动机。动机是促使问题解决的动力因素,对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有重要影响。动机的性质和动机的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进程。就动机的性质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动机越积极,越有社会价值,它对人的活动的推动力就越大。就动机的强度来说,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适中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①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a.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一般说来,解决某一问题所必需的物体比较靠近,都在人的视野之中,问题就容易解决,反之则困难。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c.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物件或事实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太少可能遗漏事实,太多则会产生干扰。②表征方式。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中是如何表现的。问题表征反映着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涉及在问题情境中如何抽取有关信息,包括目标是什么、目标和当前状态的关系等。问题表征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它直接影响问题解决。如果不能恰当地进行问题表征,在一个错误的问题空间搜索,就会导致问题解决的失败。(4)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①思维定势。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用一种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②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例如,对于电吹风,一般人只认为它是吹头发用的,其实它还有多种功能,可以做衣服、墨迹等的烘干器;砖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建筑,然而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当武器、坐凳等。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①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②酝酿效应。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暂时停下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而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选题(本题共19题,每题1.0分,共19分。)1、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A、赫尔巴特B、维果茨基C、桑代克D、卡普捷列夫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辐合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大器晚成说明了人的()A、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B、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C、能力结构的差异D、能力性别的差异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是()A、教学跟随发展B、教学与发展并行C、教学促进发展D、教学等同于发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加涅曾对自己提出的学习水平的分类进行修正,将原来的前四类学习: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和言语联想学习合并为一类,称为()A、信号学习B、S—R的学习C、连锁学习D、言语联想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原本乘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后来乘船、乘火车等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A、条件反射的消退B、条件反射的泛化C、条件反射的分化D、条件反射的习得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加涅信息加工系统中的第二级是()A、感受器B、感觉登记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接受学习肯定是无意义学习B、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发自内心感兴趣的学习C、接受学习中不会出现“先行组织者”D、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与有意义学习不是一对矛盾的概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布鲁纳的认知学习观认为学习的实质是()A、主体内部构造完形B、刺激与反应间联结的形成C、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D、顿悟的过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以下几种学习动机,哪一种是罗杰斯认为对学习者的学习最有影响力的一个?()A、“我能行”B、“学好了就有奖励”C、“我喜欢”D、“我不得不学好”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最关注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经验。11、根据成就动机理论,避免失败的人,在选择任务难度时倾向于选择()A、有一定挑战的任务B、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任务C、非常容易或非常难的任务D、没主见,看别人怎么选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赞许而努力属于()A、附属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认知内驱力D、主导内驱力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根据知识的不同反映深度,可以分为()A、感性知识、理性知识B、具体知识、抽象知识C、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D、方式方法知识、普遍原理知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以下几项,哪一个是程序性知识?()A、数码相机的使用说明B、人物传记C、《我不是教你诈》D、体操表演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冯忠良把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A、定向—练习—巩固—确定B、调整—定向—确定—应用C、定向—模仿—整合—熟练D、模仿—调整—熟练—应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在期末复习时,学生采用将课文内容以列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复述策略是通过画线、复习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加工,以利记忆的过程;精细加工策略一般指通过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等策略,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新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组织策略通常采用列提纲、画网络关系图、流程图和表格等形式,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等。故本题选C。17、关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也越好B、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越差C、动机水平适中,问题解决效率最好D、动机水平与问题解决效率无必然关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每个问题必然包含四种成分,是目的、()、障碍、方法。A、背景B、个体已有的知识C、个体的发问D、对情境的熟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儿童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A、家教不严,家长自身作风不良B、教师对学生品德影响有所疏忽C、学生接触的社会环境太过复杂D、学生自身意志薄弱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辨析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0、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起到关键作用。标准答案:正确。(1)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实质性联系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字面的,是建立在具有逻辑关系基础上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指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或人为强加的,是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2)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这时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就起到关键作用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思维定势阻碍问题的解决。标准答案:错误。思维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1)当新问题与原有问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基本相同时,定势能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减少探索过程,有利于问题解决。例如,警察能根据小偷的惯用伎俩快速辨别从而抓住小偷。(2)当新问题与原有问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不相同时,定势使人习惯性地采取原先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而不进行别的尝试,会阻碍问题解决。例如,提到砖块,人们总是想到盖房子,却想不到它还可以用来砸核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22、教育心理学目前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标准答案:教育心理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2)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庞杂、体系零乱。(3)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不明确。(4)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的发生?标准答案:(1)教学教材和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包括基本的经验和典型的事实。教材内容的编排要符合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原则。(2)教学程序,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等顺序安排教学。(3)在进行教学时,具体分析所教授的内容适合何种迁移。(4)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总结。(5)有意识地教授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如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等。(6)通过反馈和归隐控制等方式使学生形成关于学习和学校的积极态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简述技能的作用。标准答案:(1)技能作为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可以调节和控制动作的进行。(2)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3)技能是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学生常常需要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标准答案:系统性的学习大都是需要意志努力的。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激发内在动机。(2)树立为了掌握而学习的信念。(3)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4)调节成败的标准。(5)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6)自我奖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6、请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分析儿童攻击行为的形成,并给出有效的干预建议。标准答案:(1)攻击行为的形成。儿童的攻击行为的习得在很大程度上是观察学习的结果。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过程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阶段。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榜样及其行为特征、观察者的特征。个体在儿童期容易受到影视作品尤其是动画片中角色特点及其行为的影响;同时,父母是儿童行为的启蒙者,父母也是儿童行为的榜样,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儿童的行为。如果影视作品中角色或父母的攻击行为被儿童注意到,这些影视人物和父母可能会成为儿童攻击行为的学习榜样。儿童在观察到榜样的攻击行为后,用符号将其加以表征,存储在自己的记忆系统中,当现实生活中出现类似的情境时,儿童将再现其记忆中的行为。儿童的攻击行为可能受到榜样的替代强化、外部强化或自我强化。如儿童观察到榜样的攻击行为可以惩治坏人、可以从别人那里夺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等,就可以对儿童的攻击行为起到替代强化的作用;儿童自己通过攻击他人得到物质奖励、引起关注,或者获得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等,也可以强化儿童的攻击行为。(2)攻击行为的干预。减少提示线索。提示线索指引发个体行为的刺激。在攻击行为的干预中,可以减少儿童与攻击工具的接触,如拿走儿童的玩具枪、玩具剑等。榜样示范。为儿童树立友好行为的示范,而减少其与攻击行为相关人物接触的机会。如,让儿童多与友善的同伴接触,在儿童面前夸奖行为友善的儿童,劝说家长在儿童面前不要表现攻击行为,减少儿童接触暴力影视节目等。剥夺儿童攻击行为的强化物。如剥夺儿童通过攻击同伴得到的玩具、引发的关注等,以消退其攻击行为。惩罚。惩罚并不是指体罚,而是通过批评教育,让儿童意识到错误的行为以及行为的不良后果。塑造儿童友善行为。设定友善行为的级别,从攻击行为水平下降开始,如身体攻击一言语攻击一攻击行为频率下降一开始对同伴表示友好(如微笑等)一在竞争中能够通过协商来处理矛盾冲突等。每当儿童攻击行为水平下降,或出现友善行为时,给予物质(如玩具)和精神奖励(如表扬,夸奖等),以强化其行为的改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能够解释“程序教学”的心理学理论是A、强化原理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理论C、有意义学习理论D、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理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程序教学是斯金纳强化原理在教学中的系统运用。注意不要将“程序学习”中的“程序”与“程序性知识”中的“程序”混淆。2、一个坐公共汽车的大学生看到别人给老人让座受到他人的赞许,自己也立即起来给身边的老人让座。这体现了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A、环境加强效应B、情绪唤起效应C、抑制效应D、反应促进效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班杜拉认为通过榜样示范可能会产生五种效应,分别是习得效应或称观察学习效应、环境加强效应、情绪唤醒效应、抑制效应和去抑制效应以及反应促进效应。其中习得效应或观察学习效应是指学习者通过榜样示范习得以前不会的新的知识或技能。有人将班杜拉的理论简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是不正确的。在班杜拉的理论体系中,观察学习特指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本题涉及的是反应促进效应,它是指学习者由于受到榜样的影响而去做那些他们本来就会做的事情。其他三种效应的解释见后三题。3、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被调到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后,在周围学生严格守纪行为的影响下,其违纪行为暂时很少表现出来。这体现了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A、习得效应B、情绪唤起效应C、抑制效应D、反应促进效应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抑制效应。它是指学习者看到榜样做了那些不该做的事,隋受到惩罚后自己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情。与此相对应的,去抑制效应是指学习者看到榜样做了那些社会不期许的行为并没有受到惩罚也做出了这种事情。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4、在班杜拉看来,学会的行为未必表现出来,这取决于A、注意过程B、保存过程C、动机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班杜拉通过实验发现儿童虽然没有将观察到的行为表现出来,但是当告知儿童如果能够将相应的行为陈述出来或表现出来就会获得奖励时,他们就能够做出此前没有表现出来的行为。班杜拉由此认为,动机过程会影响学会的行为是否表现出来。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5、一些公益广告是请非常有影响力的明星制作的,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种做法关注的是观察学习中的A、注意过程B、保存过程C、动机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存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其中注意过程决定着在大量的榜样的影响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并决定着从正在进行的榜样活动中抽取那些信息。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榜样行为的特性、榜样的特征和观察者的特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6、海明威曾说,他每完成一部分创作之后,他就奖励自己一杯咖啡,然后继续写作,这在班杜拉看来,属于A、外部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班杜拉将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强化属于外部强化,也叫直接强化。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同样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属于替代强化。人们对达到自己预期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以激励自己,这是自我强化。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7、最初主张S—R联结存在意识中介的心理学家或心理学流派是A、格式塔学派B、布鲁纳C、斯金纳D、托尔曼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格式塔学派是源自德国的心理学流派,是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后早期持有认知观点的心理学流派,在20世纪初期即提出刺激和反应存在意识的中介。托尔曼是最早提出“S—O—R”公式的心理学家,O是指有机体(Organism)。8、格式塔心理学家对于学习实质和过程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A、问题解决B、知觉C、概念形成D、推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是知觉和问题解决,他们对于学习领域的探索主要是通过对于大猩猩问题解决的研究实现的。9、托尔曼通过“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强化的作用是A、决定学习是否发生B、决定表现是否发生C、决定探究倾向是否产生D、决定行为是否获得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潜伏学习实验证明不给予强化学习也会发生,强化决定的是个体能否将学习的结果表现出来。10、托尔曼通过“位置学习实验”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A、图式B、认知地图C、学科基本结构D、认知结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托尔曼通过“位置学习实验”认为老鼠在学习过程中已经获得对环境的认知,他创造了一个词汇“认知地图”。11、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A、图式B、认知地图C、学科基本结构D、认知结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虽然图式、认知地图和认知结构具有相同的内涵,但布鲁纳明确提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内容是学科基本结构,通过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发展认知结构。12、李明在阅读书籍的时候使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帮助自己理解书中的内容,并力图使之能够指导自己的工作,这在布鲁纳看来属于的学习过程是A、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转化C、知识的同化D、知识的评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过程,分别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新知识的获得是指对新知识的记忆。知识的转化是指超越给定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评价是指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检查经过转化后的知识是否适合新的任务,运用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本题涉及的过程是知识的转化。13、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不具有的优点是A、激发内部学习动机B、培养创造性思维C、促进学习迁移D、节省教学时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发现学习具有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智慧潜力发展、发展发现学习能力、促进学习迁移等优点,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不适合低智力水平的学生,不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14、奥苏伯尔提出的学习理论是A、认知目的说B、认知同化说C、认知发现说D、信息加工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奥苏伯尔的理论可以称之为认知同化说或认知接受说。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布鲁纳提出的理论,称之为认知发现说。15、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机械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机械的接受学习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16、学生通过学习“O和正整数”掌握“数”的概念,后来又学习了“负数”的概念,重新认识了“数”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A、派生类属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总括学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学生开始学习0和正整数,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数的概念,后来又学习负数,负数虽然是数的下位概念,但是它却改变了学生对于数的看法,这种学习是相关类属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包括上位学习或称总括学习、下位学习或称类属学习、并列结合学习。类属学习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17、教师在教学时先教最一般、最抽象的概念,然后教较为具体的概念,最后教最为具体的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教师贯彻的教学原则是A、综合贯通原则B、渐进分化原则C、直观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奥苏伯尔提出了两种教学原则:一种是渐进分化原则,一种是综合贯通原则。渐进分化原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先教最一般、最抽象的概念,然后教较为具体的概念,最后教最为具体的概念。综合贯通原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先教具体的概念,随着学生对具体概念的掌握,再帮助学生将这些具体的概念联系起来。因此,答案为B。18、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理念是基于他提出的A、发现学习理论B、编码系统理论C、表征系统理论D、学习过程观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布鲁纳提出螺旋式课程理念,强调一个社会所认可的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应该在任何阶段都能够教给任何学生。要实现这一课程理念,他提出表征系统理论,认为人类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以顺次叠加的方式产生三种表征方式,分别是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这样当学习内容能以这三种形式进行表征的话,就可以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学生了。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19、奥苏伯尔将先行组织者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它是指A、一种学习材料B、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师C、组织的学生活动D、帮助学生学习的学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学习材料,当学生不具备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认知结构时向学生呈现,可帮助学生同化新的知识。它具有的特点是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20、在加涅总结的信息加工模式中不包含的结构是A、信息流程B、中央执行系统C、期望事项D、执行控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加涅总结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包括信息流程、期望事项和执行控制。信息流程描述了个体对于信息的加工过程。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学习动机。执行控制负责调节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2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的认知策略与其提出的信息加工模式中相似的结构是A、信息流程B、中央执行系统C、期望事项D、执行控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二者都是指对认知加工过程的计划、调节和监控。22、可以解释“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的理论是A、认知建构主义B、格式塔学习理论C、社会建构主义D、社会学习理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认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人与人的互动在意义获得中的作用。23、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在具体的实践场景中进行,这强调的是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B、学习的实践性C、学习的社会互动性D、学习的情境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建构主义认为,当学习是在脱离了知识发生的具体场景的情形下进行时,学生的学习往往是惰性的,这种学习特征被称为学习的去情境性。当学习是在知识真实使用的场景中进行时,表现了学习的情境性的特点。2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的角色是A、知识的灌输者B、父母的代言人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D、学生生活的照看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生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生学习的情境性,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子进入教室的,这都要求教师改变角色,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25、下面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特点的论述是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B、学习的超越性C、学习的社会互动性D、学习的情境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每个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任务是通过学习者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学习的情境性,学习应该在知识起作用的场景中进行。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选题(本题共18题,每题1.0分,共18分。)1、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是()。A、教师的教学活动B、学生的智力活动C、学生的学习活动D、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是学生的学习活动。2、如果儿童能够回答一些抽象、假设的问题时,皮亚杰认为他属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皮亚杰认为,个体在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即形式运算阶段时,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3、埃里克森认为,从出生到18岁,人格发展的阶段的数量是()。A、两个阶段B、三个阶段C、五个阶段D、六个阶段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从出生到18岁,人格发展的阶段有:信任对怀疑、自主对羞怯、主动感对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卑感、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4、在学习时倾向于把学习的内容与其他相关知识相联系的认知风格是()。A、场独立型认知方式B、深层加工认知方式C、沉思型认知方式D、整体型加工认知方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学习者对信息加工的深度可以将认知风格分为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其中深层加工是指深刻理解所学的内容,把所学的内容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系起来,获取内容的深层意义;表层加工是指记忆学习内容的表面信息,不将它们与更大的概念联结起来。5、下列术语中,含义不同于“认知结构”的是()。A、统觉团B、认知地图C、学科基本结构D、编码系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在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中,教师提示和指导学生思维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这种教学属于()。A、程序化教学B、支架式教学C、合作式学习D、讨论式教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食物能够起到无条件刺激的作用,与其他条件刺激结合能够建立条件反射。这是因为()。A、条件反射的获得B、条件反射的分化C、条件反射的恢复D、高级条件作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当中性刺激成为条件刺激后,就能够成为无条件刺激,另一个中性刺激与之反复结合,可以形成新的条件作用,这一过程被称为高级条件作用。8、能够解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论是()。A、社会建构主义理论B、认知主义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认知建构主义理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认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有意义的建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人与人的互动在知识获得中的作用。9、丽丽是个害羞的女生,即将参加演讲比赛,如果她是内控型的人,她很可能将演讲的成功归因于()。A、自己具有这个能力B、认真的准备C、运气好D、任务要求简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强调在学校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种族等特点使用不同学习动机类型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斯金纳C、苛勒D、奥苏伯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奥苏伯尔将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教师应考虑学生性别、年龄、种族的特点,确定推动其学习的主要驱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11、自由学习理论是由()提出的。A、罗杰斯B、马斯洛C、布鲁纳D、杜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自由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他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提出了以自由为基础的自由学习原则。12、根据知识反映事物的深浅,可以将其划分为()。A、直接经验知识和间接经验知识B、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C、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知识反映事物的深浅,可以将知识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感性知识是对事物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知识是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可以分为概念和命题,是通过思维活动获得的。13、学会骑自行车以后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种迁移属于()。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特殊迁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学习过程中,先前的学习对后面的学习产生影响,这就是顺向迁移。如果先前的学习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这种迁移就是负迁移;如果先前的学习有利于后面的学习,这种迁移属于正迁移。题目中先前学习的骑自行车不利于后面学习骑三轮车。因此这属于负迁移。14、某学生在体操技能训练中表现: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多余动作有所减少,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但动作技能尚未迭到自动化,该生的体操技能处于()。A、操作定向阶段B、操作模仿阶段C、操作熟练阶段D、操作整合阶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下列不属于冯忠良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的是()。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D、原型获得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冯忠良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理论:(1)原型定向。原型定向是指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或原型活动的结构。在这一阶段,教师首先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操作活动程序),其次借助外化的原型使其在学生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2)原型操作。原型操作是指学习者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以外显的操作方式执行在头脑中应建立的活动程序和计划。(3)原型内化。原型内化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原型内化的过程首先从外部语言开始,然后转向内部语言。16、下列不属于认知策略的是()。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认知策略可分为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计划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而非认知策略。17、当一个人长期致力某一问题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再回来解决时,常会很快找到有效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属于()。A、思维定势B、灵感C、酝酿效应D、原型启发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有人反复探索一个问题而毫无结果时,将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然后再回来解决,这时常常会很快找到有效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现象就是酝酿效应。酝酿效应其实是产生了顿悟,打破解决问题不恰当的定势,促进新思路的产生,使问题得以解决。18、社会规范学习的最高阶段是()。A、遵从B、依从C、信奉D、认同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社会规范的信奉又称内化,是社会规范学习的最高水平,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对社会规范及其必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他们的行为动机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基础,他们的行为动作由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驱动。二、辨析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19、合作学习是一种合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学习方式。标准答案:正确。维果斯基在探讨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时,提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该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并把这种潜能变为现实。同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而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尤其是与自己能力相差较大的同伴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命题和命题网络。标准答案:错误。现代认知心理学用产生式理论来解释程序性知识获得的心理机制。产生式表明了所要进行的活动以及发生这种活动的条件,包含了“如果某种条件满足。那么就执行某种动作”的知识。通常。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要一个产生式,而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则需要若干的产生式,这些产生式组成了产生式系统。产生式系统是人所能执行的一组内隐的智力活动。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标准答案:正确。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元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认知和控制。他认为。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一个是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另一个是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简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2、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标准答案: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在于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的联系。其中,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新的知识与已有观念之间的联系是非字面上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念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是建立在合理的逻辑基础之上的联系。奥苏伯尔把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主要有:学习者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观念能够与新知识联系;学习者要积极主动地促进新知识与已有观念的相互作用,使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得到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标准答案: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四种因素的制约:(1)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而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2)替代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看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会降低自我效能感。(3)言语说服,凭借说服性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能够改变人的自我效能感,但是依靠这种方法形成的自我效能感不易持久,一旦面临令人困惑或难以处理的方法就会迅速消失。(4)情绪的唤起,在紧张、危险的场合,情绪易被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简述加里培林关于心智技能形成过程的理论。标准答案:(1)活动的定向阶段。心智技能形成的准备阶段,是领会活动任务的阶段,即在活动开始前了解做什么、怎么做,并在头脑中形成对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定向。(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物质活动是用实物进行教学,物质化活动是物质活动的一种变形,是利用实物的模型(如标本、示意图)进行的活动。(3)有声的言语活动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借助于出声的外部语言形式进行。(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这一阶段是出声的言语活动向内部言语活动转化的开始。(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学生凭借简化的内部语言,似乎不需要多少意识参与就能“自动化”地进行智力活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请简述一般性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标准答案:基克等人对问题解决做了大量研究,他们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过程包括四个阶段。(1)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2)制定计划,选择恰当的策略,寻求解答阶段;(3)应用策略,执行计划或尝试解答阶段;(4)评价反思阶段。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简述品德不良的影响因素。标准答案:影响品德不良的原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其中,品德不良的外部原因有:家庭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巾的失误、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品德不良的内部原因有:(1)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学生产生不合理的需求;(2)错误的道德观念的支配;(3)道德意志薄弱,抗拒诱惑的能力较差;(4)情绪易冲动,感情扭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7、联系实际,试述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标准答案:皮亚杰认为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促进了内部结构的不断变化,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不同的方式达到平衡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表现出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把人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本阶段,个体的认知活动主要依靠感知觉和自己的肌肉动作应对环境中的刺激,获得最初的动作经验,如用手抓取、用嘴吸吮等。这一时期的显著标志是儿童在9~12个月“客体永久性”的获得。客体永久性指的是当某一个客体消失在视野中时,儿童能够知道物体仍然存在,如在与儿童躲猫猫时,儿童能够主动去找藏起来的大人。但是这一时期的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的符号为事物命名。(2)前运算阶段(2~7岁)在这一时期,上一阶段中形成的各种感觉动作图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言语的发展,儿童开始能够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所经历的事情,但是还不能正确理解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这一时期的儿童,其心理表象只是直觉的物的表象,而不是内化的物的格式,其认识活动具有相对性,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物体守恒概念。(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开始能够在头脑里从概念的具体变化中把握本质的、恒定的属性,认识到无论事物的外形如何变化,其内在本质是保持不变的,即获得了物体守恒的概念。这一时期的儿童,思维具有多维性、可逆性,可以进行具体逻辑运算,但是其运算系统是零散的,并不能组成一个结构的整体,并且获得概念的过程需要借助具体形象或实际经验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形式运算思维的出现是具体运算思维不断同化、顺应和平衡的结果。这种思维是一种接近成熟的思维形式,能够进行抽象的假设以及对命题进行逻辑转换。这一时期思维的特点在于:可以摆脱具体形象和具体实际经验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因此也叫命题运算思维;能够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能够进行抽象思维,能理解并使用相互关联的抽象概念。评价:研究表明,语言、思维等的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过渡的,顺序是不可改变的。皮亚杰所认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也是普遍存在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具有建构主义的思想,研究采用了数理逻辑的研究方法,对西方国家的儿童教育、学校教育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他强调适应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意义,注重认知发展逻辑结构的研究,较少涉及对生理发育和心理结构的研究,其理论难免存在不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第5套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1、有意义学习标准答案: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是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所谓实质性联系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表象、概念、命题建立内在联系;非人为联系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表象建立的符合逻辑关系的联系。奥苏伯尔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罗杰斯也提出了自己的有意义学习的概念,他指出,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的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罗杰斯强调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同化标准答案: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同化新知识。学生对新信息的理解即使来源于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他们也必须通过适当的途径在新信息和原有知识经验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才能获得新信息的意义。这种通过将新知识和原有知识经验相联系,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并把它纳入原有认知结构而引起认知结构发生量变的过程,叫作知识的同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技能标准答案:技能就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技能也是一种个体经验,但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技能首先表现为一种活动方式,其次表现出规则性。技能作为活动的方式,一般表现为两种方式:操作活动和心智(智力)活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精细加工策略标准答案:精细加工策略主要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促进记忆的学习策略,即通过把新学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运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通常,精细加工就是我们所称的记忆方法,如做笔记、加小标题等方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单选题(本题共18题,每题1.0分,共18分。)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以下几项中不属于人格结构的是()A、气质B、性格C、自我调控系统D、图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下面有关个体心理的性别差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婴儿一出生就存在心理上的性别差异B、在思维发展发面,男性的思维水平明显比女性的要高C、从婴儿期到青春前期,女孩的言语发展一直优于男孩D、女性的理解记忆和长时记忆优于男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A、适应B、同化C、顺应D、平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用来解决“怎么做”这一问题的学习是()A、言语信息的学习B、认知策略的学习C、智慧技能的学习D、运动技能的学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加涅认为学习的最初阶段是()A、习得阶段B、领会阶段C、保持阶段D、动机阶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在上“圆柱体体积计算”这节课时,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确定如何测量体积,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是()A、接受学习B、操作性条件学习C、发现学习D、观察学习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确定,说明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13、奥苏伯尔所说的有意义学习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包括()A、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必须具有主动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C、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联系D、必须在主体内部构成完形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A、魏特海默B、罗特C、韦纳D、海德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B、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C、影响活动的是情绪D、与行为的结果无关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旧知识由于新知识的加人发生一定的调整和改组,这叫作()A、知识的顺应B、知识的改组C、知识的同化D、知识的变革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小明在上课的时候听到教师说“蜻蜓是益虫”,回家后他对父母说“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此时小明对于“蜻蜓是益虫”的表征形式是()A、图式B、命题C、表象D、概念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命题是意义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命题是用句子表达的,但命题不等于句子,命题代表观念本身,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表达。18、对操作技能的熟练阶段的特点,表述不对的一项是()A、完善化B、自动化C、系统化D、概括化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以下哪项不属于学业求助策略?()A、经常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B、向成绩优秀的学生请教C、上网查资料D、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传给学弟学妹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从蒲公英的轻轻飘飞受到启发发明出降落伞,这是()A、原型启发B、酝酿效应C、近因效应D、宽大效应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可将能力分为()A、晶体能力和流体能力B、模仿能力和创造力C、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D、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一学生在学校受同学欺负,回到家后,妈妈对他说:“他为什么打你?你告诉老师,让老师跟他讲不可以打架的道理。”爸爸则说:“谁敢打你,下回你也打他!”对于这类家长的表现,以下几种描述最贴切的是()A、养而不教,重养轻教B、宠严失度,方法不当C、要求不一致,互相抵消D、家长生活作风不良,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辨析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3、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该处于前运算阶段。标准答案:错误。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特质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年龄范围是0~2岁;第二阶段是前运算阶段,年龄范围是2~7岁;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年龄范围是7~11岁;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年龄范围是11~16岁。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6~12岁,其认知水平大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简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4、简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标准答案: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他认为,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地尝试及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得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在他后来的著作中,他修改了这一规律,因为,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3)效果律: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据此,桑代克得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标准答案: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与此相应,联结学习理论的中心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断地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某种报偿。因此,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评分、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如何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标准答案:(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的体系。(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问题解决需要一个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有利于问题解决。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通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维策略,会有效提高他们问题解决的能力。(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并使他们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及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以达到深刻地识别问题的目的。通过这种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问题解决中得以发挥。(4)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帮助学生习得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式,其中启发式策略最能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因为一般的启发式策略能适用于较广的范围和领域,并可以转化为具体学科的思维方法。(5)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思维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等对学生问题解决有什么影响,发挥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和克服其阻碍作用的有效策略等。让学生打开思路,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尝试和实验,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猜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第6套一、单选题(本题共18题,每题1.0分,共18分。)1、第一个提出心理学应当以教育学为基础的是()。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奇C、冯特D、桑代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被誉为“教育科学之父”的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提出心理学应当作为教育学的基础。2、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回答“抓住了会被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下面属于高级心理机能的是()。A、感觉B、直观性思维C、知觉D、随意注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维果斯基认为人有两种心理机能。其中,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细加工、随意注意等。4、科尔伯格采用()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A、对偶故事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观察法D、两难故事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科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5、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儿童学习游泳主要属于()。A、连锁学习B、信号学习C、规则或原理的学习D、问题解决的学习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学生在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以后,推导出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种学习属于()。A、言语联想学习B、连锁学习C、高级规则学习D、信号学习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加涅根据学习水平的不同,将学习分为8类。其中高级规则的学习即解决问题的学习,是在各种条件下应用规则或规则的组合解决问题。7、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做鬼脸,教师并没有理睬他。根据斯金纳的理论,这名教师的做法符合()。A、泛化B、分化C、消退D、恢复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这一反应之后不再伴随强化物的出现,那么这一反应在以后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8、对做好一份工作的奖励,就是这份工作已圆满完成。这句话隐含着()。A、负强化B、替代强化C、内在强化D、外在强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马斯洛C、罗杰斯D、奥苏伯尔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动的主观判断。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就会产生“自我效能感”,并促使他完成此次活动。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的,、10、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长方形的特征,包括有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小学生这种对长方形知识的表征形式是()。A、图式B、命题C、表象D、概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概念代表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一种简单的表征方式。11、认为迁移产生的原因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共同原理的理论是()。A、相同要素理论B、形式训练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转化理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概括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贾德,他以实验研究了原则和概括性的迁移,认为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迁移的发生不是因为任务之间表面的相似性,而是在于被试是否获得了对有关知识的概括化理解。12、下面几种情形属于技能的是()。A、刷牙B、伸懒腰C、呼吸D、眨眼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技能是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动作方式。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技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技能不是本能的行为,是通过练习由不会到会、到熟练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2)动作方式作为技能的形式。区别于程序性知识;(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不是随意的行为。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符合技能的含义和特点,因此,刷牙属于技能。13、下列属于闭合性操作技能的是()。A、打乒乓球B、打篮球C、下棋D、跳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操作技能机制的不同,操作技能可以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和开放性操作技能。闭合性操作技能主要依靠机体自身的内部反馈信息进行,不依赖外界环境,如自由体操、跳水等:开放性操作技能对外界信息的依赖程度较大,如踢足球、打篮球等。14、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学生加入了中介词,成了“gas—该死—煤气”。该学生使用的策略是()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计划监控策略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根据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我们应当采取的复述策略是()。A、分散复习B、集中复习C、部分学习和整体学习D、及时复习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学习在最初的很短时间内就会发生大量的遗忘。因此根据这一规律,复习最好要及时进行。16、人在解决一系列相似的问题之后,容易出现一种以习以为常的方式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倾向。这种现象被称为()。A、学习准备B、思维定势C、功能固着D、思维阻抑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把产生的想法和评价想法分开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是()。A、脑激励法B、分合法C、自由联想法D、爬山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脑激励法又称大脑风暴法,其核心思想是把产生的想法和评价想法区分开。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寻找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做评论,一直到所有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之后再对其讨论和评价,从而产生一个创造性的答案。18、下面不属于品德不良的外部原因的是()。A、家庭的不良影响B、学校教育中的失误C、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D、受错误道德观念的支配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品德不良的外部原因有:家庭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中的失误、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品德不良的内部原因有:(1)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学生产生不合理的需求;(2)错误的道德观念的支配;(3)道德意志薄弱,抗拒诱惑的能力较差;(4)情绪易冲动,感情扭曲。二、辨析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19、场依存型的认知方式优于场独立型的认知方式。标准答案:错误。关于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研究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根据认知加工中对客观环境提供线索的依赖程度,将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他把受环境影响大的称为场依存型,把受环境影响小的称为场独立型。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这两种认知风格与学习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场独立型的人更擅长数学与自然科学:场依存型的人则更擅长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另外,场依存型的学生易接受别人的暗示,他们在诱因来自外部时成绩更好:而场独立型的学生则在内部动机的作用下学习成绩更好。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偏好也不同:场依存型的学生更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需要教师明确的指导和讲解:场独立型的学生更偏好于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较容易适应结构不严谨的教学方法。两种学习风格各有利弊,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惩罚就是负强化。标准答案:错误。斯金纳认为,行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强化。所谓强化是指能够增强反应率的后果。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其中,负强化是指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刺激增强行为反应频率。而惩罚是指在有机体做出一个反应之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抑制或消除此类反应的过程。因此,惩罚与负强化不同,负强化是消除厌恶刺激增强反应频率,而惩罚是指施加厌恶刺激以降低反应频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避免失败者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标准答案:错误。阿特金森提出的期望一价值理论认为,力求成功者最有可能选择中等难度(成功概率50%)的任务,因为这种选择能够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有助于他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就来提高自尊心和得到满足。避免失败者会倾向于选择非常困难的或非常容易的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能够保证成功,而选择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了,也能找到理由减少失败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简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2、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标准答案: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在于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其中,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新的知识与已有观念之间的联系是非字面上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念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是建立在合理的逻辑基础之上的联系。有意义学习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奥苏伯尔把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主要有:学习者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观念能够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