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论述题)模拟试卷5(共9套)(共90题)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论述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试分析编写问卷内容时应注意哪些技巧问题。标准答案:编写问卷内容时应注意的技巧问题主要有:①题目的类型是否正确、合适;②题目是否切合研究假设的需要;③题目是否含混不清,引起歧义。并设法避免三类问题:太普遍化问题,使受测者不知真正目的;语意不清的措辞;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念与事实,使受测者不知如何选择;④题目是否涉及社会禁忌与爱好,或者是一些敏感的道德问题、政治问题。涉及个人隐私或恩怨的问题;⑤要避免或减少社会称许性;⑥题目是否产生暗示作用;⑦题目是否超出受测的知识和能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谈一下你对我国当代教育实践的认识。标准答案:(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涵义主要包括:①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其基本的意义而言,首先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马克思始终坚持在劳动发展中来考察人的发展问题,认为没有劳动,社会和个人都不可能存在,更谈不上什么人的发展。②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指出,人的发展领域包括了两个方面: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马克思认为,劳动时间创造了人类才能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方面,而自由时间“就是财富”本身。因此,自由时间同劳动时间一样,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是人的后天各种才能、志趣、道德和审美能力充分发挥的又一个广阔领域,马克思因此称其为“真正的自由王国”。③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一些社会条件,主要包括:市场的扩大和交往的普遍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大工业的发展使自由时间增多,从而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大工业的发展使新的产业不断兴起,劳动变换加速,从而要求人必须全面发展。(2)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个人发展应该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我国当前正处于一个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人的发展问题既有马克思所揭示的那种一般性,又具有这个历史阶段的具体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特殊性,这是在制定教育目的时必须考虑的。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分工。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社会分工仍然在较大的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社会分工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发展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分工的隔离性或独自性,它也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当前阶段,必要的社会分工还不可能消灭或避开,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会强化。我们只能有条件地对分工的消极影响加以限制,还不可能完全消除它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教育活动的目标时,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矛盾状态,对社会分工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并积极寻求具体的教育措施,克服分工对个人发展的消极影响,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的较好统一。②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第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造成了一个高度复杂、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它要求每一个劳动者在知识、技能、素质、能力各方面都要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人的素质、能力、知识结构上的这种变化趋势本身,就是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全面发展所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就其经济发展的现状来说,还不能同现今的发达国家相比,因此对人才素质的各方面要求应该根据社会生产力及社会生活发展的要求提出。但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要有条件地发展高技术产业,这样一种跳跃式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对人才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不断地根据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从总体上研究人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为人在这些方面的协调发展指出方向。第三,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与人的自由时间。现代新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人的体力和脑力得到解放,有可能更多地享有自由时间,这就为人们从事生产劳动以外的其他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此,教育必须伸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种年龄、各种职业的社会成员中去,形成一个普及开放的大教育系统。在教育的目标、体质、内容乃至方法上都应体现现代社会和个人的多方面教育需求。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论述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标准答案:夸美纽斯提出的有关教学原则主要有:直观性原则;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直观原则——他提出,教学应该在尽可能范围内把一切事物放在学生感官之前,让学生充分运用各种感官,通过切实的经验认识事物。他提出的直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1)一切知识是从感官开始的。在直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用实物,如果没有实物也可用图片、模型代替。(2)事物真实性和准确性有赖于感官的检验。(3)感官也是记忆可靠的根源,感觉了的东西更能永久印在头脑中。夸美纽斯的直观性教学原则建立在唯物主义感觉论基础上,强调感官和感觉的作用。但是。他夸大了感官和感觉的意义和作用,没有认识到感性认识只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只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人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又称为主动性原则——夸美纽斯提出废除强制灌输的教学方法。多方启发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他认为强迫孩子学习,不但不能得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很大害处。为了调动儿童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夸美纽斯认为,必须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他还认为,儿童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关。教师只有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特别强调要使学生获得巩固的知识。对于何种知识才能算是巩固的知识,他认为不仅要使学生领会知识,牢牢地记住知识。还要使学生会应用知识。对于怎样才能得到巩固的知识,首先,他认为理解性的教学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因为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记住。他把理解教学比做钉子、钩子,能把知识牢牢地钉在、夹在脑子里。其次,他认为经常性的练习和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方法。再次,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教给别人,也是一种好的巩固知识的方法。量力性原则——夸美纽斯反对经院主义教学的强迫性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做法。他说:“一切学科都应加以排列,使之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他指责经院主义教育用繁多的抽象教材、儿童陌生的拉丁文、长时间的教学和死记硬背的方法增加儿童的心理负担,认为“假如一切事情都按学生的能量去安排,这种能量自然就会同学习与年龄一同增长”。夸美纽斯从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出发,在教育史上初次提出量力性原则,对后世影响很大。就其主张教学不可使学生负担过重,要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说,一方面击中了时弊;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对儿童的巨大学习潜力估计不足。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根据是自然是有机的整体,不只是物质量的增加。而且是有自然属性的,每个高级阶段的质的变化都是循序渐进发展起来的。为了改变当时凌乱的知识教学,夸美纽斯提出了教学应系统化及循序渐进的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学组织有系统性和逻辑性,把一个学科的知识排成一个整体,不省略和颠倒任何东西。循序渐进原则主张教师教学、儿童学习要严格遵守时间和科目的划分,不能颠倒跳跃,练习应从基本的做起,不能好高骛远,应该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由近及远。主要原则有:(1)基本的先于其他的。(2)重要的先于不重要的。(3)相关联的同时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论述宋初的三次兴学运动。标准答案:宋初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但却相对忽视学校的建设,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官学制度。到宋仁宗时,有识之士呼吁重视学校教育,认为只重科举不重学校,是只顾收获不问耕耘。自此以后,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1)庆历兴学。这次兴学的主要内容是:①普遍设立地方官学,士必须达到一定的在学天数,方可参加科举。②改革科举考试,罢帖经与墨义。③建立太学,推行教育家胡瑗的“分斋教学”制度。(2)熙宁兴学。宋神宗熙宁间发起,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措施有:①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三部分,初入学者获得第一、二等者,在参酌平时行艺,升入内舍,肄业为内舍生。内设生成绩优秀者升入上舍。上舍生成绩优秀者直接授官。②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③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等专科学校。④改革教育内容,新编《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三经为《礼》《诗》《书》)。(3)崇宁兴学。发生在崇宁年间,由蔡京主持发动。其内容为:①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③新建辟雍,作为太学的外舍,扩充太学。④恢复和创立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专门学校。⑤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宋初三次兴学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宋代学校教育的发展。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宋初三次兴学运动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三次兴学运动,虽然前两次均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都不同程度地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第三次兴学,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更是超过了前两次。因此,这三次兴学运动是宋朝“兴文教”政策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体现。5、评述蔡元培“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教育思想。标准答案:(1)1922年3月,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第四卷第3期上发表《教育独立议》一文,极力主张教育脱离政党与宗教而独立。认为教育要独立,教育事业应当全交与教育家,并且保持独立的资格,不受政党或教会的影响;同时,为了改变教育行政机构的官僚腐败气息,使教育行政与学术相结合,主张采取大学区制。(2)1927年,国民党中央执委会采纳蔡元培等人的建议,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模式,在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地方试行大学区,以取代民国以来中央政府教育部和省级教育厅的教育行政制度。蔡元培被任命为大学院院长,并公布了《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法》和《大学区组织条例》。(3)根据《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法》规定,大学院为全国最高学术和教育管理机关,隶属国民政府,管理全国的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宜。大学院设有大学委员会,为最高评议机构,有权推荐大学院院长及审议有关全国教育、学术的一切重大方案,下级设若干委员会和直属国立学术机构。根据1928年《修正大学区组织条例》规定,全国各地按教育、经济、交通等状况划分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大学校长兼管大学区内的一切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务。大学区下设高等教育处、普通教育处、扩充教育处等。大学区的最高审议机构为评议会,由学区内大学校长教授、中学校长教员、小学校长教师、县教育行政人员、法定教育团体等若干人组成。(4)蔡元培倡导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旨在保障教育行政独立,改变教育行政中的官僚习气,促进教育行政学术化。但试行的效果却与愿望相背离,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大学院制实施一年后便不得不废止,大学区制则只在江苏、浙江省一度试行,以后也不了了之。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原则精神违背了国民党政府的官僚专制体制,在中国学术风气未浓、官僚习气深重的情况下,“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未能使教育行政学术化,反使教育学术官僚化。但蔡元培在文化教育这一学术人才最为密集的领域首倡行政、学术一体化,以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独立性,其方向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试述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体制的构成特点及作用。标准答案:(1)革命根据地教育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部分。干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在职干部水平或训练某种专业人员,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主要通过干部训练班和在职干部学校实施。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其教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尤其是经过整风运动和整学,社会教育纠正了以往脱离边区实际的倾向,取得很大发展;其组织形式主要有冬学、民校(民众学校)、夜校、半日校、识字班(组)、读报组,以及剧团、俱乐部、救亡室等,其中冬校和民校适应分散的农村群众和生活实际,是最受欢迎、最普遍、最广泛的社会教育形式。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抗战时期儿童教育的办学形式主要有“游击小学”、“两面小学”、“联合小学”等形式,内容十分注意适应战争的需要。(2)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材料:张明现在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班主任老师早就让同学们考虑将来他们到大学要学习的专业了,可是张明却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好,他让父母帮他选择专业,父母也伤透了脑筋,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好。试根据有关教育心理学理论解释张明的人格发展特点,以及这一理论对于学校解决与张明相似学生所遇到的问题的启示意义。标准答案:(1)可以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来解释张明的人格发展特点(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受生物、心理和社会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从情绪、道德和人际关系的整体发展角度来研究个性。因此,埃里克森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八阶段论,他把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八个互相联系的阶段,分别是:信任感对不信任感阶段(出生~1岁):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形成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阶段(1~3岁):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形成自主性。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3~6岁):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发展主动性。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6~12岁):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发展学习中的勤奋感。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阶段(12~18岁):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发展或建立自我同一感。所谓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感觉。亲密感对孤独感阶段(18~30岁):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形成亲密感。繁殖感对停滞感阶段(30~60岁):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是积极的发展,即繁殖感,个人除了关心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另一种是消极的发展,即停滞感,就是只顾及自己和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这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所形成的良好品质为关心,它是指自觉地关心他人,爱护他人。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阶段(60岁以上):有些人积极地解决了前面七个阶段中的发展危机,此时他们具有充实感和完善感。屡遭挫折的人在回忆自己一生时,经常体验到失败甚至绝望。这八个阶段以不变的序列逐渐展开,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解决某一具有普遍性的心理与社会矛盾。对于这些心理与社会矛盾,埃里克森使用了“危机”这一概念,其含义并不是一种灾难性的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在每个转折点上,个体不可避免地要对发展的方向做出选择。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增加了下一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而消极地解决危机,则减少了这种可能性,给下一阶段的发展造成障碍。因此,各阶段发展任务解决得顺利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个体未来人格和生活的具体方面。(3)张明人格发展特点张明处在中学阶段的末期,这一阶段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感,然而他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不知所措,说明这一阶段他的人格发展存在危机并未形成自我同一感。(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于学生同一感获得教育的启示意义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关注儿童的人格发展,使他们每一个阶段所存在的危机都能顺利解决,这对他们自我同一感的最终获得是有帮助的。其次,顺利实现同一感,关键是教师或父母鼓励并支持青少年亲自去做一些尝试。通过亲身体验,他们发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内容。学习这一理论要体会人格发展的重要性,理解人格发展与智育的关系。人格完善应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人格的发展对于智育有很大的帮助。8、根据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说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区别。标准答案:(1)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8世纪,延续至19世纪,对20世纪的人类教育思想也有影响,其基本观点有:①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②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③强调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④主张应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进行教育。⑤在教育原则和方法上,推崇“模仿自然”,反对体罚。(2)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观念,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突出了儿童在教育生活中的价值,其不足之处在于把抽象人性作为儿童的自然本性,忽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3)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达到高潮,其基本观点是:教育权应归属于民族国家而不是教会,国家应担当起教育民众的责任,进行教育立法;教育是造就民族国家的利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国艮;应当由国家建立国民教育制度等。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对近代欧美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普及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足之处是教育过分地依赖于某一时期的国家政权,成为一些反动政权的工具。(4)自然主义教育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一起,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推动了西方各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确立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某研究者拟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方法对“大学生职业选择顺序”进行调查。(1)试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2)调查中应如何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标准答案:(1)两种调查法的优缺点问卷调查的优点:①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调查效率高;②标准化程度较高,所获资料便于进行编码处理和定量分析;③匿名性较好,有利于提高调查的信度;④样本较大,结论的代表性较高。问卷调查的缺点:①不利于深层次问题的调查;②问卷回收率难以保证;③要求被调查者具有一定文化水平,适用对象范围受限;④容易出现误答、错答和缺答等,数据质量难以保证。访谈调查的优点:①操作过程灵活性较强;②有利于深层次问题的调查;③所获资料比较直接、可靠;④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适用对象范围较广。访谈调查的缺点:①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调查效率较低;②标准化程度难以保证,所得资料分析处理的难度较大;③匿名性较差,影响信息的真实性;④样本较小,结论的代表性较低。(2)如何综合使用两种方法可以使用问卷调查来了解大学生的创业目的、创业方向、创业方法、创业基础等基本情况,同时了解个人创业意向中不愿当面回答或不愿真实回答的敏感性问题。而涉及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更深层次问题,如创业的机会与条件、创业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创业的风险及规避策略等,则需要使用访谈调查来了解。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方法中的调查法。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考虑研究方法使用的适切性问题。因此,研究者需要熟知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缺点、使用范围,并思考在研究的过程中如何恰当使用,将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最小化,将研究方法的优点最大化。10、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说其对实际教育有怎样的指导作用。标准答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点。(1)知识观:该理论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认为科学只是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而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的正确的解释,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对个体来说毫无权威可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3)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也可以靠他们的认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而且这种解释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避免将教学看成仅是知识的传递,而要将其视为知识处理和转换的过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论述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标准答案: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学校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是:(1)确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3)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探究性学习,重视创新能力培养。(4)重视教学的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5)改善教育教学管理,营造宽松自由的人才成长环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下文中所述事例。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归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标准答案:(1)这是宋代王安石的一篇关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文章。它讲述了“神童”方仲永因家长“不使学”而最终并没有成才的故事。(2)从方仲永的成长经历可知,良好的禀赋即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它能成为人的便利条件,加速人的发展。但遗传素质也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离开了环境的影响和良好的教育,这种可能就无法转变为现实的发展。方仲永五岁时,已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可谓天资聪慧。但因其父只知“日扳仲永环谒于人”却“不使学”,致使方仲永十二三岁已“不能称前人之闻”,二十来岁已“泯然众人矣”。(3)方仲永由“神童”到“泯然众人”的经历说明,良好的先天素质是智力超常的前提,优良的环境与精心的教育是儿童超常发展的主要原因。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试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贡献。标准答案:产生和发展的原因:(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贵族在世卿世禄制度下保持享有富贵的特权,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以贵族为教育对象,贵族不想学习,官学衰落也就成为必然。(2)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周平王东迁,预示着重大的历史转折。孔子称春秋是“天下无道”的时期,开始时周天子能维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共主地位,后来是诸侯国也不能维持“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从而出现陪臣执国命的现象。王权衰落,礼制破坏,一切都不能按旧制度办了。天子的辟雍,诸侯的泮宫,地方的乡校,久已不闻弦诵之声,名存实亡。(3)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在社会动乱中,没落贵族及其后裔流落民间,文化职官被迫流落四方,他们把简册器物带出官府。他们都是有文化知识的人,在社会中谋生,就要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这就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历史现实,它是由文化变动而出现的新现象。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也有记录历史文化、思想学说的古籍作为学习的材料,为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特点:(1)春秋时期,私学取代了官学,是学校教育与自然形态教育分离以后,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从官学转变到私学,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从比较中更能显出私学的特征。(2)西周奴隶社会的官学,是建立在土地国有的经济基础上;而春秋时期的,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3)官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贵族。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特别是自由民上层的士阶层的发展,是其重要的社会推动力量。(4)官学是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它是集中的,“学在官府”是其传统,维护“学术官守”。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它是分散的,“学在四方”是其特点,它促进了“学术下移”。(5)官学是“政教合一”,教育是政治组织的一部分,教育无独立的组织机构。政治组织的活动,也即教育活动的内容。私学是政教分没,教育从政治机构中分离出来,有独立的组织机构,教育活动也与政治活动分离而成为独立的活动。(6)官学的入学受到贵族身份的限制,少数的贵族子弟垄断了受教育的权力。私学的入学则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需要向平民开放,使文化知识能向下移输到民间。(7)官学是“官师合一”,政府的职官兼任教师,他们的工作任务以官事为主,以教学为辅。私学是官师分离,以具有知识技能的贤士为师,不由职官来兼任。教师成为社会中一种独立的职业。(8)官学没有思想自由,不论国学、乡学都要在贵族传统思想统一指导之下,受一种教育思想所支配。私学则有思想自由,各种私学不必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思想。各派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使教育思想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9)官学的教学内容限于传统的“六艺”,灌输的是旧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思想,偏重于历史文化,教育内容脱离现实生活。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以及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其教育内容与发展变革时期的现实生活有比较密切的联系。(10)官学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基本设备,制度上比较规范化。私学不一定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它以教师为中心,可以流动。(11)官学按一定方向、一定规格培养人才,它已趋于衰落,不能实现其培养维护贵族统治人才的职能。私学则以多种目标、多种规格培养人才,适应建立封建制度的需要,为地主阶段的利益服务。总之,私学代替官学,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与官学相比较,其特点非常明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私学依靠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等四大自由来发展教育事业,以适应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贡献:(1)私学使学校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较密切的联系,改变了官学的死板、僵化的风气,推动了古代学术的发展,培养出不少有贡献的学者和治术人才。(2)扩大了教育对象。(3)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光辉的成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试论英国近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标准答案:英国近现代教育呈现出了不伺于其他国家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上,英国形成了地方与中央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并且中央政府不断通过法案加强中央集权。19世纪以前,英国政府对教育的干预很少,国民教育的权力集中在教会手上。随着社会的发展,19世纪初,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断要求国家加强对教育的管理,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首先加强了国家对初等教育的控制,建立公立初等教育体系。20世纪初,《巴尔福教育法》的颁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当局的结合,形成了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管理体制,对后来英国教育管理体制和中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1944年的《巴特勒教育法》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这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形成了中央地方相结合、地方为主的管理方式。《1988年教育改革法》再次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摆脱选择”政策。原地方教育当局管理的所有中学及规模较大的小学,直接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还赋予家长为子女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等,这些措施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2)初等教育方面,不断普及和发展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质量,努力消除双轨制。19世纪上半叶,英国初等教育主要由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办理,但教育质量低劣。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实施强迫的初等教育,标志着英国的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从此,英国出现了“公、私立学校并存的双轨制”局面。1944年的《巴特勒教育法》中,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这个法案形成了初、中等和继续教育衔接的教育制度,扩大国民受教育机会。1988年的《1988年教育改革法》,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5~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考试,家长还有可以为子女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这些都是在为消除双轨制所做的努力。(3)中等教育方面,消除双轨制,改革教育内容是中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19世纪,英国的中等教育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受,古典教育占重要地位。20世纪初,《哈多报告》主张通过一次性考试把中等教育分成两部分,文法学校和现代中学。在以后的教育改革中,英国逐渐向分支型学制过渡,建立综合中学,改变不平等的双轨制。在教育内容上,实科知识逐渐占据上风,学校中两种教育内容并存,并争夺地位。(4)高等教育方面,高等教育的改革,使更多人可以享受高等教育,加强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推动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中央政府又对高等教育加强了控制,比如相应的措施,中央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经费预算做出了新的规定,废除了高等教育的双重制,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将脱离地方教育当局的管辖,成为独立机构,取得和大学同等的法人地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阐述中世纪大学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标准答案:(1)中世纪大学奠定了现代大学的基础,这应该是欧洲中世纪大学最直接的影响。在中世纪,大学虽然没有形成完整、严密的组织和机构,但现代大学的组织系统却与中世纪大学有着直接的历史联系。例如,“系”是现代大学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按学科不同而形成的教师组织,虽然中世纪大学的系的组织与现代大学有所不同,但就最基本的方面而言,二者有相同之处,即都是一种教师组织,而且是按学科划分的。而大学机构的另一个重要单位“学院”则最早产生于波伦亚大学,但当时并不是教学的机构,而是为解决学生住宿而成立的,后来才逐渐演变为正式的、与教学有关的机构,其主要作用是授予学位。此外,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制度是现代大学学位制度的前身,它是在行会的影响下建立的。中世纪大学的目的,最初是培养教师。而学位就是一种教师的资格证明,这与同业行会的开业执照是一样的。这种早期的学位制度,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就形成了近现代大学的学位制度。中世纪大学和近现代大学在学位制度上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标志着一定阶段学习的结束,学位之间是有联系的。(2)中世纪大学的形成,改变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形成了主宰西方文化的专业知识分子阶层,造就了一批把基督教带进理性之海的哲学一神学家,也培养了一批管理教会和国家的行政人员、律师及教皇。特别是,它塑造了欧洲人说理论辩的思维习惯,形成了西方不朽的学术传统。在数个世纪里,欧洲受教育的阶层在逻辑思维艺术方面一直得到严格和精确的训练。英国现代数学家怀海特认为,如果西方思想没有经过这几个世纪的理智训练的准备,为人类用宇宙理性或智力去探索自然的秩序提供智力支持,那么,现代科学的诞生是不可能的。因此,道森指出,西方那种批判的理性和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并非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出现于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真正的转折点应该推到三个世纪以前的大学和城市时代。大学课堂上的争辩及公共场合的自由辩论不仅提高了才智的敏捷性和思维的准确性,而且弘扬了批判精神和方法上的怀疑论,西方文化与近代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此兴起的。(3)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的城市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特别是波尼亚大学等著名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繁荣程度的标志之一。此外,大学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也不断加强。由于这些原因,大学对于任何城市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财产。另外,中世纪大学不仅在市政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直接参与教会和国家事务。在中世纪后期,教会与国王之间的争端和国家的重大事务大多提交大学,由大学做出仲裁。例如,法王菲利普和英王亨利八世的离婚,都是由大学做出决定的。大学也经常被咨询裁决教义或异端的问题。(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电世纪大学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于,它既打破了过去由个人进行大部分高深学问探求的传统,又是继城市学校之后,对教会在教育和学术上的垄断权力的又一次更为猛烈的冲击。从古希腊开始,学术研究主要是以个人的方式进行的,学者之间很少进行探讨和交流,也很少有专门进行高深学问研究的学术团体。中世纪大学的建立打破了这种传统,使学术研究成为团体的事业,促进了学术交流,使学术交流经常化,并日益广泛。(5)大学的诞生使知识更为世俗化,改变了教会垄断教育的状况。尽管中世纪早期受到教育的或者说仅仅是会识字的人都只是少数,尽管教育还很糟糕,但大学的产生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及其世俗化,使得西欧社会的学术生活和中世纪教育的传统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革。(6)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成为后世大学为争取自身独立自主地位的文化资本和精神寄托,对后世影响深远。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学术自由主要指大学成员教学和研究的自由,大学自治是指机构本身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应该说,这两个概念都是中世纪大学的遗产,也是现代大学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中世纪大学在教学内容、学生入学条件和招生标准以及教师的职责和权利等方面有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权。也就是说,这种自治主要是相对于大学内部的组织和结构富的。(7)中世纪大学的开放性和国际性播撒下文明的种子,使得后来欧洲的发展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中世纪大学有着十分突出的开放性和国际性,以拉丁文为通用语言,互相之间有着必要的思想、学术和情感交流,同时也不拘于一门一派,而是形成一种求知求学的学习共同体。大学这种国际化的风气为近代直至现代的大学所追求和提倡。(8)欧洲中世纪大学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为近代科学理论的诞生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欧洲中世纪大学利用从教皇和皇帝夹缝中争取的特权,以及比较民主的气氛,发展了批判精神和怀疑方法,在大学中产生了“异端”思想,并加以发展、壮大。大学向教会绝对权威挑战的批判与怀疑思想为随后的社会大变革做了历史铺垫的作用。对日后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政体产生一定影响。大学成为各种科学和“异端”思想产生的摇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2011年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湖南师范大学)标准答案: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各个部分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教学形式阶段论,要理解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首先有必要了解他的“专心"和“审思”这两个概念。所谓“专心”,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只专心研究某一个东西而不考虑其他东西。所谓“审思”,是指把一个又一个“专心"活动统一起来。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一是明了。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方便学生领悟和掌握。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专心”状态,其兴趣阶段是注意,教师适合用叙述的方法传授知识。二是联想。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专心”。其兴趣阶段发展到“期待”新的知识;教师的任务是与学生交流,自由交谈是联想的最好方法。三是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审思”状态,兴趣活动处于要求阶段,教师要运用综合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四是方法。指通过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审思”。其兴趣点在进行学习行动,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写文章与修改等,对知识进行运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标准答案:《学记》在综合诸子百家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1)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的,互相促进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这段话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这里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教师在教人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从而推动自身素养的不断发展。后人则把教学相长进一步引申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要相互促进。无论作本义还是引申义的理解,对于有效教学的实现都是有启发意义的。(2)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一方面,《学记》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又说“师严然而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另一方面,又对教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育理论和技能技巧。(3)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言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可亲可爱,最后达到虽离开师友而信仰不易的目的。(4)启发诱导。《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思想,进一步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宝贵经验,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就是说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明了,既注重引导,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既督促勉励,又不强制压抑;既能打开学生思路,又不提供现成答案。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5)豫时孙摩。《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概括出“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重要规律。“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而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6)长善救失。孔子曾经提出过“改过迁善”的思想,偏重于强调在道德教育中要善于克服自己的缺点,学习他人的长处。《学记》则把这一思想发展为教育和教学的一项比较普遍的原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四种缺点,即或贪多务得,或片面狭窄,或把学习看成很容易而浮皮潦草,或把学习看成很难而止步不前。这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异,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全面掌握并采取针对措施,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试比较孟子与苟子教育思想的异同。标准答案: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然而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区别:(1)共同点。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教育的社会作用则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普遍提高民众的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苟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的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的高尚人物。荀子主张的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其次,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而他们也有相同的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这一点,与荀子的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的“贤能之士”的教育目标是不冲突的。而荀子整理“五经”为教育内容,与孟子“孝悌”的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2)不同之处。首先,在人性论上的分歧是二者最大的区别: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四个“善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因而从理论上讲,人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就可以成为圣人。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端”受到破坏,心灵遭到“陷溺”,就会成为小人、恶人。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这就是说,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荀子指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实质上是“伪”而不是“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这一点较孟子的“良知”“良能”具有更多的唯物主义色彩。其次,由于哲学观和人性论上的区别,导致孟子和荀子在教学思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更倾向于“外铄”。在学与私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主张深造自得,专心致志;而荀子更提倡“学”。孟子的这种观点是受其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夸大“思”的作用而忽视“闻见”,过多强调理性认识。另外,在教学过程上,孟子将其视为“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把它看成是发扬人天生的善性过程,唯心主义的倾向较重;而荀子把教学过程看成是“闻见”“知”“行”三个环节,更可贵的是强调学是要落到实践上,充分反映其唯物主义的思想,具有较多的客观性。以上就是孟子与苟子二者在教育思想上的相同与分歧的分析。应该说,二者都有值得我们吸收、发扬的可贵之处,对于他们各自的缺陷,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借鉴吸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标准答案:1.常用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有:(1)脑激励法,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寻找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做评论,一直到所有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之后再对其讨论和评价,从而产生一个创造性的答案。(2)分合法,运用类比和隐喻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形成不同观点。(3)联想技术,包括定向联想扣自由联想。2.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方法:(1)创设适于创造的环境;(2)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3)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动机;(4)开设创造性课程,教授创造性策略;(5)发展和培养创造性思维;(6)塑造创造型人格。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试述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并进行评析。标准答案:道德是赫尔巴特教育的最高目的,德育论是他的教育学中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①赫尔巴特提出五种道德观念——“五道念”,即“内心自由”的观念、“完善”的观念、“善幼儿园教育应当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而非代替。幼儿园工作任务是,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培养儿童社会性和道德,使之认识自然和人类,发展智力与体力以及做事或生产的技能和技巧,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准备。(2)幼儿园教育力法福禄培尔关于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动或自动性。自我活动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的特性,也是人类生长的基本法则。自我活动帮助个体认识自然,认识人类,最终认识上帝的统一。因此也重视儿童的亲身观察,并把游戏看作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游戏不等于儿童外部活动,而更多地是指儿童的心理态度)。基于认识人性的需要,福禄培尔把社会合作、互助和参与作为重要的幼儿园教育方法,要求儿童充分适应小组生活,并重视家庭和邻里生活的复演。社会合作、互助和参与,是福禄培尔的重要教育原理和他对教育的不朽贡献。他的有关主张成为后来美国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3)幼儿园课程福禄培尔建立起一个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包括游戏与歌谣、恩物游戏、手工作业、运动游戏、自然研究,以及歌唱、表演和讲故事。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恩物作为自然的象征,能帮助儿童由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能使儿童理解周围的世界,又能表示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第二,每种恩物包含前面的恩物并预示后续的恩物;第三,每种恩物本身表现为完整的有序的统一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整体。(4)幼儿园到学校的过渡福禄培尔认为,儿童在离开幼儿园进入普通学校前应有所准备。这中间的“中间学校”任务就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感觉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论述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论述一下你对终身教育思想的理解。标准答案:(1)终身教育的含义。终身教育思想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国际上流行于60年代,特别是《终身教育引论》(保罗.朗格朗)和《学会生存》出版后,成为指导未来教育的时代理念。此后出现的“学习化社会”“回归教育”思潮与实践,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影响下产生的。所谓终身教育,就是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而非仅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不仅包括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还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教育。终身教育既是一个贯穿一切教育的理念,更是构建未来教育体系的一种制度实践。总结终身教育的含义就是人的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终身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走向社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他们继续学习的自学本领,以便能够走出校门继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不同的新的工作要求。终身教育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实用性的特点。(2)终身教育的意义。终身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终身教育使教育获得全新的诠释,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彻底改变了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两个阶段的观念。第二,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改变将学校视为唯一教育机构的陈旧思想,使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局限,从而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空间。第三,它引发了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革新。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已有的文化,更要培养个人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性。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将发生根本变化,代之以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开放式的关系。第四,它的多元化价值标准,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第五,终身教育的发展是必将实现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3)终身教育的实践。法国于1971年制定了“使终身教育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义务”的法案,其他国家也竞相仿效,制定终身教育的法令,着手建立终身教育制度;与终身教育相联系的,还提出了“回归教育”“继续教育”的构想,并正在实施。瑞典的一些著名大学不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而招收那些中学毕业后工作过一两年的青年,还可以在进了大学以后,休学一个时期去参加社会工作,然后再回来上大学。美国每年有12%一15%的工程师接受继续教育。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开放大学、老年大学、多种形式的业余大学以及利用无线电、电视、计算机网络进行的远距离教学,都是实施终身教育、回归教育的有效形式。我国也在积极建立学习型社会,实践终身教育思想,我们也要有极强的终身学习的理念,因为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方式。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不管是对个人的发展,还是对国家、社会而言,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你从中得到的经验。以及对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重要启示。标准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学制变革,其变革主要表现为:(1)1951年的学制变革。1951年中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在对原有学制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的新学制。1951年学制的组织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包括小学、青年和成人初等学校)、中等教育(包括中学、工农速成中学、业余中学、中等专业学校)、高等教育(包括大学、专门学院和研究部)和各级政治学校、政治训练班等。此外,还有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函授学校及聋哑、盲人等特殊学校。(2)1958年的学制改革。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使学校教育制度适应这一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8年9月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随后,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3)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变革。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行学制改革,其内容是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对学校实行分级管理。1993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行改革,其内容是“两基”“两全”“两重”。确立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改变办学的体制、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完善投资体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制度。1999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行学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要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2001年,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深化学制改革。从中可以看出:现代学制的建立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制改革要科学化、理性化,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对当前学制改革的启示体现在:(1)学制的确立不是随意的、主观的,而是有其确立的客观依据的。如果脱离这些客观依据,对其视而不见就会使学制陷入混乱。我国的学制改革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2)学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我国的学制改革。(3)学制具有继承性,而不是对原有学制的完全否定。我国的学制改革应注意学制之间的前后衔接关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论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的?标准答案:(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2)由于大工业的本性需要尽可能多方面发展的工人,于是,客观上一方面要求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起来,使工人尽可能接受到适应劳动职能转变的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培养能多方面发展的劳动者。(3)由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这就为通过科学这一中介,将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地结合提供了基础。(4)综合技术教育,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的现代教育内容,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了重要的“纽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尽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结合”不能不受到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只有彻底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才能实现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评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标准答案:(1)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科举制度在隋代只不过初具雏形,不居于主导地位,但它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2)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举制度,使之在人才选拔以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届越来越重要地位。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的重要政事。唐太宗执政时,继续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唐高宗以后,科举取士名额有所增加。武则天时期开创了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先例,确立了殿试。到了开元、天宝时期,参加科举的士人愈益增多,科举制度中大部分考试科目已经形成,考试内容和形式基本确立,科举制度渐趋成熟和完备。(3)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①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②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③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教育及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属,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①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造成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疏无用;②科举考试的方法僵化、呆板,又使得学校的教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③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比较洪堡在柏林大学的改革和蔡元培的北大教育改革。标准答案:(1)洪堡在柏林大学的改革①背景:在中世纪大学创办的过程中,德国是起步较晚的国家,直到1348年,德国境内才出现了大学。柏林大学建立前,德国已经存在多所大学,如哈勒大学、哥廷根大学、埃尔兰根大学。这三所大学虽在有些方面与原来的大学并无重大的差别,但在大学的职能和教学制度等方面却形成了明显的特征。鲍尔生也指出了18世纪德国大学的变化,如以自由研究和教学取代过去僵化、生硬的教学,以研讨班取代辩论等。1809年,洪堡就任普鲁士教育部部长后,在综合各种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主张,并在1810年创办柏林大学中付诸实施。②措施:第一,明确把学术自由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第二,在国家与大学的关系上,学术自由意味着大学有权决定学术研究领域中的事务,国家不应以其利益左右大学的科学研究。第三,柏林大学明确把学术研究作为大学的主要职责,把对知识的批判和对真理的探索当做教师和学生的主要使命,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的职能。第四,柏林大学在继承和发展原有研讨班这种教学形式的同时,建立了研究所,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科学研究的进行。③影响:柏林大学的建立,标志这一种崭新的大学教育形式的出现,标志着真正近代意义上的大学的创立。此后,德国的一些大学纷纷效仿柏林大学的办学模式,如波恩大学、慕尼黑大学都是以柏林大学为蓝本建立起来的。19世纪中叶以后,柏林大学的办学模式进一步影响了美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教育。(2)蔡元培的北大教育改革①背景:尽管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我国举办了多所各种层级、各种类型的大学,但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尤其是北京大学,官僚气息浓厚。中华民国成立后,蔡元培接受任命,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②蔡元培改革北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第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第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第四,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废科设系是教学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蔡元培认为传统文、理分科的做法已不适应近代科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文科里面包含着理科,理科里面包含着文科,不能截然分开。如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原属文科范畴,现已采用实验等理科的研究方法,地理学中有人文、地质、地文分别偏于文科和理科,很难辨其学科性质,“文科的哲学,必植根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为了避免文理科学生相互隔绝、互不沟通、“专已守残”、“局守一门”,蔡元培采取的一个重要改革措施就是清除人为的科际障碍,废科设系。北大于1919年废除科,改变隶属于科的学门为系,设立14个系,废学长、设系主任。原来的文、理、法三科分别改称第一、二、三院,仅作为各系所在地区的标志。不代表一级机构。选课制是当时美国大学中通行的方法,蔡元培极力主张仿效,认为同在一年级或一专业的学生,其能力和兴趣不可能没有差别;年级制“使锐者无可见长”,而选课制“比现行年级制、划一制可以发展个性”。改年级制为选课制体现了蔡元培“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同时也是落实他沟通文理的一个具体措施。③影响: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仅改变了面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这场改革的灵魂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兼容并包不仅包容不同的学术和学说流派、不同的人物和主张,也在男生之外,包容女生,在正式生外,包容旁听生。也并非不偏不倚,而是有所抑扬。封建思想文化本已根深蒂固,所包容的主要是资产阶级乃至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人物,北大也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其影响远远超越教育领域。(3)二者的比较①背景比较。背景方面相同的是在二者进行教育改革前,该国或该校的大学教育并没有研究的传统。都是在毫无研究气氛的情况下对高校从事研究的。但不同的是洪堡是将自己的思想实施于新建立的柏林大学,而蔡元培是将自己的思想实施于有着深厚封建传统和官僚气息的北京大学。②措施比较。措施方面相同的是二者都倡导学术自由。但不同的是柏林大学的学术自由除在校园内部学者们思想自由外,国家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也遵照学术自由的原则。而蔡元培先生在北大的教育改革中的思想自由更侧重于在学校内部。蔡元培也有教育和政府独立的思想,但并不是他北大教育改革的措施。③影响比较。影响方面相同的是二者的改革都对其所在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但不同的是在国际高等教育史上,柏林大学有其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相较而言,北京大学的教育改革尽管在我国高等教育史的影响很大,但其国际影响,远不及柏林大学。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19世纪德国教育状况,尤其是教育思想状况中洪堡在柏林大学中的实践以及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教育改革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答好此题,除对知识点的掌握外,还考核考生的比较理论思维。6、论述工业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标准答案:19世纪70年代,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以传授生产科学技术原理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技术教育应运而生,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俄国、日本都在这一时期创办了,职业学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提高,与此相适应,各国也日益重视发展职业教育。(1)英国。英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的真正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①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让英国意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滞后。1853年,英国政府成立了负责中等教育和技术教育的专门机构——科学和艺术局,对实施科学和艺术教育的学校提供资助。1856年,皇家艺术学会成立,在技工讲习所组织科学和贸易课程的考试。1860年开始,科学和艺术局实施了科学教育考试计划,制定了教学大纲,这是英国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开端。②18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技术教育法案》。法案规定:各地设立技术教育委员会,负责技术教育和中等教育;郡议会有权征收特别税,用以资助职业教育;各类机构开设的技术课程必须得到科学和艺术局的批准。这是英国关于职业教育的第一个立法,它标志着公立职业技术教育制度正式确立。③1890年,英国政府颁布《地方税收法》,规定国家从关税和货物税中抽出一部分拨给地方当局,资助职业技术教育。④上述措施促进了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在19世纪末的长足发展。如国家加大了干预职业技术教育的力度,技术学院数量大幅度增加;颁布相关法律,使职业技术教育资金得到了保障;参加技术学院学习的人数迅速增加。(2)德国。德国是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较早的西方国家。①早在13世纪,学徒制就在手工业中推广开了。②19世纪初,德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传统的培训方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1817年,博伊特就工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6项建议,如普鲁士的25个行政区内各设一所地方工业学校,并在此类学校的基础上设中央工业学校,形成工业学校网。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他本人被誉为“德国地方工业学校之父”。③随后德国在1850年建立全国统一的中等工业学校,使其达到正规中等教育机构的水平,1870年在职业院校中增设普通教育和改革专业科目,提高入学条件和延长修业年限。④19世纪末,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已在欧美国家处于领先地位。(3)法国。①19世纪初,法国大型企业在工厂内部创办了生产学校,这些学校是法国职业技术学校的雏形。②1867年的世界博览会让法国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对振兴产业的作用。③1881年,法国成立了一所高级初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学校——国立初等职业学校,由教育部领导,以训练工头和工匠为宗旨。④1892年,法国政府整理了工商实科学校,以培养能立即工作的工人和职员为宗旨。⑤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职业技术学校并未形成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颁布了《阿斯蒂埃法》。《阿斯蒂埃法》的颁布,使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首次成为一种国家事业。(4)美国。①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最初形式也是学徒制。②19世纪初,美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职业技术学校也正式开办。③1814年波士顿设置了公共学校;1820年纽约出现了技工学校;1821年缅因州出现了农业学校;1851年费城有了专门讲授工业制图、制造工艺的学校;1859年,纽约还出现了职业夜校;1880年巴尔迪摩市开设公立工科中学;1888年明尼苏达首创农业机械化。④1862年,美国颁布了《莫雷尔法》。规定:按各州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名额,拨给每人3万英亩的土地,由州土地所得的资金作为创立农业和工艺学院的基金。从某种意义上说,《莫雷尔法》是美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它开创了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职业教育的先例,这部法令对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时代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综合了世界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考生在回答本题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时代,工业革命时代是指19世纪。其次需要明确的是世界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标志性事件。7、试论述问卷调查中问题答案的格式,并举例。标准答案:从答案的形式上看,人们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基本格式:(1)是否式。每个问题均提供两种答案,即是或否,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个作答。(2)选择式。设计者给每个问题设计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食漫画课程设计案例
- 2025年度古董艺术品买卖双方合作发展合同3篇
- 2024建设项目居间合同书
- 2024汽车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合同
- 简单邮件课程设计
- 2025年度大型体育赛事赞助合同补充协议2篇
- 2025版网络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开发协议合同3篇
- 2024年绿色生态石材项目承包施工及后期维护服务合同3篇
- 2024模具加工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合同3篇
- 2024年融资租赁合同中的租赁物维护责任界定与执行2篇
- 小学五年级英语语法练习
- NB-T32004-2018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 领导与班子廉洁谈话记录(4篇)
- 衡阳市耒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带答案】
- 文库发布:strata手册
- 2024-2030年中国大棚蔬菜种植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
- 船舶安全停靠协议书
- 幼师课例分析报告总结与反思
- 医院门诊医疗费用管理制度
- 2024年回迁房买卖合同样本(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