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模拟-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仿真模拟卷(原卷版)_第1页
第一模拟-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仿真模拟卷(原卷版)_第2页
第一模拟-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仿真模拟卷(原卷版)_第3页
第一模拟-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仿真模拟卷(原卷版)_第4页
第一模拟-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仿真模拟卷(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仿真模拟卷

第一模拟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或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伟大文明的起源,无不伴随着神话幻想支配的文明奇观:埃及金字塔与斯芬克斯像,巴比

伦神庙庙塔,迈锡尼的黄金面具,中美洲玛雅金字塔,等等。对照之下,中国文明起源期的文

化奇观既不在巨石建筑方面,也不在贵金属的冶金术方面,而是突出表现在切磋琢磨的玉礼器

传承方面。如凌家滩5300年前80公斤巨型玉猪,北方红山文化玉雕神祖像与南方玉雕羽冠神

徽之类。还有延续五千多年,至今依然发挥经济作用的西玉东输路线——“玉石之路”。

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文明起源期覆盖的地理范围非常广袤,与尼罗河、两河流域和

希腊半岛孕育出的偏于一隅的文明古国截然不同。这就需要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中国人能够

不分地域、族属、语言的巨大差异,凝聚到一个文化共同体中?化干戈为玉帛,这一句古代熟

语已道出此中奥秘,那就是认同到华夏文明特有的最高价值观。如《论语》所记孔子的发问: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需要认真思考的是,为什么礼神祭祖要以玉器为中介?以玉和帛为至高价值的国教信仰,

究竟源于何时何地?项目研究成果表明,此类国家信念体系,建立在中国文明独有的两种物质

的互动基础上。从文明的基因构成看,先于青铜时代王权国家,还有一个更早更深远的玉器时

代,该时代铸就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注定给文明发生提供不变的价值导向。诸如卞和献玉璞、

周公手持玉璧玉圭和祖灵展开现场对话等故事,读书人早已司空见惯,却未能有效反思其所以

然。其实,这和一万年来玉文化在东亚大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史前玉文化的点线面

传播过程靠什么因素得以实现?靠的是共同的史前神话信仰的认同力量。具体讲,以玉为神,

以玉为天,以玉为永生不死的象征,这是一整套神话信念体系。此类观念的跨地域传播,在距

今四千年之际覆盖到我国大部分地区。这是一个没有金戈铁马的精神统一的渐进过程。该过程

要比秦帝国武力统一中国,早出整整两千年,其重要的文化史和思想史意义,不言而喻。

以往的国学传统受制于文献史学观,根本无法认识到这一场先于甲骨文汉字而存在的文化

整合和凝聚过程。唯有走出已有的书本知识的束缚,跟随第四重证据(考古发现的遗址和文物)

不断出现的轨迹,才能走进前文字时代物证符号认知的广阔天地。这就意味着要对大量史前考

古遗址和文物进行再学习,并由此展开辨析解读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文化文本编码与再编码

的本土化理论。

对“玉文化先统一中国”这个重要命题,现已逐渐形成更为细化的认识推进:璧、琮、璜,

加上锥形器和冠形器的完整玉礼体系,早在五千年前的环太湖的长三角地区就已率先完成。良

渚文化之后辗转传播到中原,奠定了夏商周玉礼符号的基础。此种认识的递进,又推出基于环

太湖地区田野调研的考察记类著作《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2021年),让玉文化先统一中国

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细化探讨,揭示出在无文字时代发生过的重大文化传播现象对文明起源的

意义。如果要追问为什么史前玉文化的高峰没有出现在中原和北方,却唯独孕育在长三角地区,

那一定和一万年前长江流域率先驯化出稻米,并在七八千年前开启养蚕缥丝生产等物质积累优

势有关。

(摘编自叶舒宪《文明探源的交叉学科视角及方法论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明起源期的文化奇观,不像其他文明那样都表现于巨石建筑和贵金属冶金术方面。

B.“化干戈为玉帛”这句古语中蕴含的华夏文明价值观把中国人凝聚于一个文化共同体中。

C.以玉帛为最高价值的国教信仰源于玉器时代,这个时代神话信念体系得到了跨地域传播。

D.玉文化首先孕育于长三角地区,良渚文化后辗转传播到中原,夏商周玉文化也渐渐形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在起源期的覆盖区域上的对比,引出了中国为什么以玉为礼神

祭祖的中介的话题。

B.文章第二段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语,论证了华夏文明的最高价值观就是“化干戈为玉帛”。

C.《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揭示了玉文化的传播对文明起源的意义,以及史前玉文化高峰出

现在长三角地区的原因。

D.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对比使中国文明的特点更突出,举例则使论证充

分而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明起源期的文化奇观在玉文化传承方面表现突出,与史前玉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广

泛传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B.西玉东输的玉石之路已经存在五千余年,最初它依靠的是共同的史前神话信仰的认同力量,

如今它仍然发挥着经济作用。

C.以玉为神、为天、为永生不死的象征的观念的传播,是精神统一的过程,它在中国大一统

局面的形成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D.对史前考古遗址和文物进行再学习,予以辨析和解读,有助于人们理解先于甲骨文汉字而

存在的文化整合和凝聚过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种子是一种最主要的种质材料。贮藏种子的目的在于延长种子寿命、保持活力并保存植物

固有种质(基因),而延长种子寿命是最为基本的目标。种子的寿命问题就是种子生命力控制问

题,而种子的贮藏寿命与种子含水量及贮藏温度密切相关。哈灵顿认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1~50℃),温度每增加5℃,或种子含水量每增加1%,则种子贮藏寿命减半。罗伯茨根据对

种子贮藏特性的研究,把种子分为正统型种子和顽拗型种子两类。他进一步研究发现,正统型

种子的种子含水量能被干燥至5%以下而不受伤害,并且其贮藏寿命随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

的降低而加长,大部分栽培作物的种子属于此类型。这一研究使人们开始进行种子的低温干燥

保存,从而产生和发展了植物种质保存的基因技术,也即是种子库或种质库技术。

(摘编自植物百科:植物种子和组织的保存技术)

材料二:

绝大多数种子在经过清理、干燥等常规处理流程后,就可以保存在零下20摄氏度的冷库。

但是不少种子比较“娇贵”,一失水就会失活,被称为顽拗型种子,传统上要保存这类种质资

源,科研人员往往要先“剥栗子”,将胚从种子里挑出来,经过处理后,放入零下196摄氏度

的液氮中进行超低温保存。如何破解这类植物种质资源保存难题?科研人员将目光瞄准了植物

胚性细胞诱导体系的构建。与传统的组培相比,胚性细胞诱导技术所需的材料不一定是成熟的

种子,植物细胞或组织分化旺盛的部分,以及茎尖、顶芽等部位都可以。通过诱导出来的胚性

细胞系可以在试管等离体条件下培养出许多胚,从而快速繁育更多植株,并且苗木不带有病原

体,未来在农艺、园艺等方面应用潜力巨大。

(摘编自杨文明、李茂颖《用科技解决野生植物种子收集、保存难题》)

材料三:

从2001年起,钟扬每年在西藏进行野外科学考察,利用最现代的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

青藏高原上的植物。长时间的野外科考让他意识到,随着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很多物种正在

消失,保存种质资源已经成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西藏独有的植物资源一直未获足够

重视,物种数量被严重低估。为国家打造生态屏障,建立起青藏高原特有植物的“基因库”,

这不仅是应对当下科研工作的需要,也是这一代生物学家留给未来的一份礼物。在16年里,

他带着学生走遍藏北高原和藏南谷地,多次深入阿里无人区和雅鲁藏布江流域,收集了一千余

个物种,四千多个标本,四千多万颗种子,占到西藏物种总数的五分之一。

(摘编自李乃清、蒯乐昊《钟扬:种子的意义》)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贮藏种子的最基本目标上一种子寿命3-种子生命力的控制

B.罗伯茨将种子分为正统型和顽拗型两类一』正统型种子贮藏寿命的研究3U植物种质

保存基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C.保存顽拗型种子为一挑出种子的胚一灯然后进行超低温保存

D.通过诱导出来的胚性细胞系学许多在试管等离体条件下的胚,更多不带病原体的苗木

植株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种子的贮藏寿命与其含水量及贮藏温度有关,哈灵顿认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种子的贮

藏寿命与含水量和温度成反比。

B.与传统的组培方法相比,胚性细胞诱导技术所需的材料包含植物细胞以及茎尖、顶芽等部

位,放弃了对成熟种子的使用。

C.钟扬通过长时间的野外科考,深刻意识到青藏高原独有的植物资源一直未被人们予以足够

重视,物种数量也被严重低估。

D.无论是对于现在还是对于将来而言,这二代生物学家都有必要为国家打造生态屏障,建立

起青藏高原特有植物的“基因库

6.从钟扬的身上,我们能够学习到关于科学研究的哪些精神品质?请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高地(节选)

徐贵祥

①那年那月那夜,那个少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独自走上街后的山坡,去看那一片混沌的

世界。他看的那个地方叫天空。不知道那天空有多高,不知道那天空有多黑,不知道那黑黑的

天空有多少颗星星。

②除了星星,天上似乎什么都没有。

③少年兰光泽在看那片星星的时候,似乎在冥冥之中等待着什么,等待着一场前所未见的

电闪雷鸣,等待着一个惊世骇俗的天塌地陷。但是他什么也没有等到。

④都说要变天了,都说解放军要攻打六安州了,都说老百姓的日子要天翻地覆了。兰光泽

不懂得日子,但是兰光泽渴望换一个日子。兰光泽看惯了农舍和炊烟,看惯了环绕南溪埠的史

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滚动的浪花。

⑤他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另一种活法。镇上的人都在忙碌着,烧饼铺上传出浓郁的烤

面的香味,卤鹅店里传来嘎嘎的叫喊声。镇东头的坝子上灯火通明,那是王第匠带领着一群壮

汉在捆扎门板,说是要为解放军抬伤员。

⑥街后的笋岗上挤满了人。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靠在小树上睡着了。这些人都是来

看解放军攻打六安州的。

⑦笋岗上人多了,兰光泽就回家了。他爹兰二先生和他娘都在笋岗上看稀奇,看着看着不

见了儿子。爹说,回吧,明个还要起早进货呢。娘说,那就回吧,明个就知道天是啥样了。

⑧那个夜晚,少年兰光泽上半夜没睡着,下半夜还是没有睡着。不是他不想睡,而是没法

睡。上半夜没睡着是因为等待,下半夜没睡着还是因为等待。

⑨当隆隆的沉闷的“雷”声从东边传来之后,南溪埠的男女老少至少有一半的人回到了笋岗,

他们看见了,东边的天幕下面有很大的一片真的变了,像冬天的火塘,红得鲜艳,亮得透明。

而少年兰光泽恰好在这个时候睡着了,睡得很踏实,还发出了轻微的鼾声,以至于他的父亲站

在他的床前皱起了眉头说,这孩子不是扛枪吃粮的料,这么响的炮声,他竟然能够睡着。他的

娘则完全持相反的看法,他的娘说,这孩子恐怕还真是当兵吃粮的料,这叫处乱不惊。

⑩爹爹惊讶地问,难道你想让他去当兵吃粮?

⑪娘惊讶地反问,咱为什么要让他去当兵吃粮?

⑫爹是读书人,也是个小本生意人。娘是小本生意的婆娘,也是读书人的婆娘。爹粗通文

墨,娘文墨粗通。

⑬少年兰光泽一觉睡到天亮,爹爹已经出门了,娘也把茶叶店的门板卸了下来。

⑭那日之前,少年兰光泽正在六安州读书,国立初级中学一年级。那日之后,解放军打来

了,六安州兵荒马乱,国军狼奔豕突,国立初中也关了门。兰光泽就回家了。

⑮回到家里的兰光泽无所事事,那天早起喝了一碗稀饭,到外面看看变了的天。

⑯天还是那样的天,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太阳有些晃眼,照在脊梁上痒痒的。地却不是

原来的地了。青石板街面的两边房檐下,像面条一样蜷曲着一排排穿着黄衣裳的军人。

⑰军人们显然太累了,以至于卖水的吴二推着独轮小车从青石板上走过,发出嘎吱嘎吱的

响声,军人们都充耳不闻。少年兰光泽的心里充满了好奇,他从一双又一双脚板前面走过,一

直走到镇东头的坝子边缘。镇东头的坝子上有个戏台,只要世道变了样子,那里就有好戏唱。

⑱那天少年兰光泽没有看见好戏。坝子上挂满了白里透红的宽宽的布条,密密匝匝,层层

叠叠,像是从染缸里刚刚捞出的绸缎,在春天的太阳下面轻轻飘扬。那情景把少年兰光泽的眼

睛灼痛了,那是他第一次看见那么多血染的布条。

⑲但是,很快就有另外一个景色把少年兰光泽的眼睛灼得更痛了。他看见从坝子下面的小

河旁走过来一个人,穿着黄色的军服,腰肢细细的,走近了才发现那是个女的,个头儿不高不

低,眸子黑亮黑亮的,军帽下面的两条辫子乌黑发光。

⑳女兵端着盆子走到戏台北边,那里已经像丝瓜架子一样搭上了很多竹竿。女兵从盆子里

抖擞开白里透红的布条往远处一甩,眼看一端离地不远了,再往近处倏然一收,她的那双手巧

得就像在房前穿梭的燕子。

⑥从他身边走过的女兵说,喂,学生娃,看什么呢,想嫁给当兵的还是想娶当兵的?

。兰光泽吓了一跳,一张白脸咔嚓一声红遍了。兰光泽支支吾吾地说,我是来看解放军的。

©从他身边走过的女兵对着那个正在晾晒绷带的女兵说,杨桃,有个熟人来看你。

念那个正在晾晒绷带的女兵侧过脸来,喜眉笑眼地说,不会吧,红叶,你又捉弄人。

卷说话间那个名叫杨桃的女兵已经放下手中的绷带走了过来,看见兰光泽,黑亮的眼睛扑

闪了一下,惊喜道,还真是个学生娃,你莫不是想参军吧?

公兰光泽像是被当场抓住的小偷,红头紫脸地说,我,我是来看解放军的。

。红叶说,好看吗?要是想看,穿上军装自己看自己,天天看。

⑥杨桃说,看见戏台没有,那里正在报名呢。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解放军。

。红叶说,你是中学生吧,中学生参加解放军,穿上军装就是排级干部。看看,杨桃就是。

㉖兰光泽被夹在两个女兵之间,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兰光泽红着脸说,我就是来看看

解放军,没有说要当解放军。再说,我说了也不算,我总得回家问问爹娘吧。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麓匠带领着一群壮汉在捆扎门板,说是要为解放军抬伤员”,看似闲笔,却巧妙地交代

了解放军受到了百姓的拥护。

B.”少年兰光泽上半夜没睡着……下半夜没睡着还是因为等待“这段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语言看似拖沓,却颇具韵致,也反映了人物心理。

C.虽然刚经历一场战斗,但文中对红叶与杨桃对话的描写,轻松自然又略带幽默,展现了解

放军女战士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D.兰光泽反复与两个女兵说自己是“来看解放军”的,又说“没有说要当解放军”,表明了他对

解放军的好奇,也展现了其羞涩而缺乏主见的性格。

8.文中记叙爹娘关于兰光泽以后是否当兵吃粮的讨论,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9.本文虽为军事小说,但并未将笔墨直接倾注到宏大的战争场景中,叙事内容别具特色,请

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丰墙磷下未必崩也,流潦至,坏必先矣。树本浅,根垓不深,未必搬也;飘风起,暴

雨至,拔必先矣。君子居于是国,不崇仁义,不尊贤臣,未必亡也:然一旦有非常之变,车驰

人走,指而祸至,乃始干喉熄唇仰天而叹遮几搀木其救之不亦难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

悔无及矣

齐桓公问管仲日:“王者何贵?”日:“贵天。”桓公仰西视天。管仲日:“所谓天者,非苍苍

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文公见咎季,其庙傅于西墙,公曰:“孰处而西?”对曰:“君之老臣也。“公曰:“西益而宅。”

对日:“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公曰:“何不筑?”对日:“一日不稼,百日

不食。''公出而告之仆,仆掣首于轸曰:“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毋淫宫室,以

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

楚恭王多宠子,而世子之位不定。屈建日:“楚必多乱。夫一兔走于街,万人追之,一人

得之,万人不复走。分未定,则一兔走使万人扰;分已定,则虽贪夫知止。今楚多宠子,而嫡

位无主,乱自是生矣。夫世子者,国之基也,而百姓之望也。国既无基,又使百姓失望,绝其

本矣。本绝则挠乱,犹兔走也。'‘恭王闻之,立康王为太子。其后犹有令尹围、公子弃疾之乱

也。

晋襄公薨,嗣君少,赵宣子相,谓大夫曰:“立少君,惧多难。请立雍,雍长,出在秦,

秦大,足以为援。”贾季日:“不若公子乐。乐有宠于国,先君爱而仕之狄,狄足以为援。“移

嬴抱太子以呼于庭日:“先君奚罪?其嗣亦奚罪?舍嫡嗣不立,而外求君乎?”出朝,抱以见宣

子,曰:“恶难也,故欲立长君,长君立而少君壮,难乃至矣。”宣子患之,遂立太子也。

(节选自《说苑•建本》)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始干喉燃唇/仰天而叹/庶几焉天其救之/不亦难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

/

B.乃始干喉燃唇/仰天而叹/庶几焉天其救之/不亦难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

C.乃始干喉燃唇/仰天而叹/庶几焉天/其救之不亦难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

D.乃始干喉燃唇/仰天而叹/庶儿焉天/其救之不亦难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桓公仰而视天,与“项王按剑而踞曰”(《鸿门宴》)两句中“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B.顿首,跪拜礼之一,以头叩地;也常用于书简表奏的结尾,表示致敬。

C.“一人得之”与“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两句中“得”字含义相同。

D.“不若公子乐”与“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若”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管仲劝导齐桓公要以百姓为贵,因为一个国家,百姓亲附他,政权就会稳定,百姓背叛他,

政权就会覆亡。

B.楚恭王在位时迟迟没有确定谁是太子,屈建担心这会给楚国带来祸乱,于是以“兔走于街”

做比,希望楚恭王早定太子。

C.受老臣一事的启发,晋文公下令不准滥修宫室,以妨害百姓的住宅,即使需要修建,也要

按一定的时间,不准妨碍农事。

D.晋襄公死后,赵宣子想立年长的雍为嗣君,虽然遭到了贾季与穆赢的反对,最终还是立了

年长的雍为嗣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一旦有非常之变。车驰人走,指而祸至。

(2)今楚多宠子,而嫡位无主,乱自是生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早梅

齐己①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②,先发望春台③。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④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①诗人早年曾热衷功名,然屡试不中。②古时人以十二律推测气候,此处应律是按季节

的意思。③望春台:观赏春景的高台,也喻指京城。④坐:即将。

14.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诗和柳诗都对早梅的形与神进行了细致地刻画,表现了其不畏严寒、素雅芳洁的特点。

B.齐诗的早梅一枝独开,既与万木受冻即将摧折不同,又先开于其它梅花,暗含双重对比。

C.齐诗借深雪、风、禽鸟等意象来突出早梅形象,这与柳诗的楚天、朔风、繁霜等作用相同。

D.齐诗和柳诗结构不同,齐诗颈联紧承颔联,对梅做进一步描写,柳诗颈联转为议论抒情。

15.这两首诗虽都与早梅相关,但诗中表达的情感却有异同,请对此进行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吃和住,而应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这样才称得上“好学”。

(2)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两

句的意思与之相似。

(3)黄庭坚的《登快阁》中描绘出一幅意境开阔旷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小,就听说过新疆的大名,只是未曾去过,只听过族中长辈每年九、十月份,会背上行

囊,奔赴新疆,去……捡棉花。于是,棉花就成为了我对新疆的了解,后来读书了,看到书上

所述的戈壁滩、大沙漠,我方才知晓,这些“险地”美景,集中在新疆。新疆大地,成为了我

①的地方,新疆是什么样的?成为了我心中的②O

后来,因“这是近三十年关于新疆的最权威、最详实、最通俗的科普读物”这一霸气的简

介而阅读的《美丽中国美丽新疆》一书,让我第一次对新疆有了基础的了解。于是,我入了新

疆的坑,在书中,我明白了什么是新疆,西北重地,古代西域!新疆是古代的西域,这里是文

化汇聚之地,是三地文化的交汇之地,是地理位置上的战略重地。

抛开历史与战略地位,新疆还是旅行者的天堂,新疆拥有着③的风景,只存

在于传说中的戈壁滩、风吹草低见牛羊、荒原沙漠、狼群猛虎,都在这里。当然,除了风景,

还有险地,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的乔戈里峰,就坐落新疆,博格达峰也在这儿,所以,新疆

除了是探险家们的热衷之地,更是旅行者的天堂。

17.请在文中横线①②③处填入恰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