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单元速记与巧练(人教版)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测试】(解析版)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单元速记与巧练(人教版)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测试】(解析版)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单元速记与巧练(人教版)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测试】(解析版)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单元速记与巧练(人教版)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测试】(解析版)_第4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单元速记与巧练(人教版)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测试】(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示意距今35亿年以来,地球大气中的02、CO2含量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距今35亿年以来,大气中的02、C02含量的变化分别是()A.都是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持续上升C.持续上升、先波动上升后持续下降 D.持续上升、先持续上升后波动下降2.下列因素,与大气中的02、CO2含量变化关联最密切的是()A.温度变化 B.生物演化 C.海陆变迁 D.矿产形成【答案】1.D2.B【解析】1.读图可知,距今35亿年以来,大气中的02含量持续上升、C02含量先持续上升后波动下降,D正确,ABC错误。故选D。2.读图可知,图中显示,与大气中的02、CO2含量变化关联最密切是生物演化,B正确;温度变化、海陆变迁、矿产形成没有信息显示,ACD错误。故选B。读下图,完成3-4题。

3.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有关图示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②有利于高空飞行③上部冷下部热,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④有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3.A4.D【解析】3.读图可知,该层大气的高度介于12~50千米,应表示平流层,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而③④曲线表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此不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排除C、D;在平流层下部,气温随海拔升高的变化幅度不大,在平流层中上部,由于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①曲线变化符合该特点,②曲线变化不符合该特征,A符合题意,排除B。故选A。34.根据前题分析可知,图中大气层为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平流层中无电离层,①错误;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平流层空气上部热,下部冷,结构稳定,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②正确,③错误;平流层中含量大量臭氧,具有浓度较大的臭氧层,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增温,④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读下图,完成5-7题。

5.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6.上图中数字③表示(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7.月球温差比地球大的原因主要是(

)A.①辐射比地球的大 B.③辐射比地球的大C.②辐射比地球的小 D.④辐射比地球的大【答案】5.A6.C7.D【解析】5.读图,结合所学可知,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A正确;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热源和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B错误;大气辐射指向宇宙空间,与近地面关系不大,C错误;大气逆辐射起保温作用,不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D错误。故选A。6.根据箭头判断①④都是太阳辐射,①是没有削弱前的太阳辐射,④是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射向大气,与大气逆辐射方向相反);③表示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ABD错误,C正确。故选C。7.地球表面有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使得白天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夜晚因为大气层的保温作用,使得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这样昼夜温差就不会太大。而月球因为没有大气层的削弱作用,白天温度很高;夜晚也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温度就降得很低,昼夜温差很大。所以最主要原因就是④辐射比地球的大、③辐射比地球的小,ABC错误,D正确。故选D。近年来温室效应增强,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是主要原因之一。图1为二氧化碳增强温室效应模拟实验示意图,图2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二氧化碳增多能使图2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减弱丁过程 B.减弱丙过程 C.增强乙过程 D.增强甲过程9.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显著,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A.将实验玻璃瓶悬空放置 B.增大瓶中二氧化碳浓度C.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 D.将瓶内底部涂成白色【答案】8.C9.B【解析】8.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图中丁为大气辐射,二氧化碳增多使大气温度升高,大气辐射增强,A错误;丙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二氧化碳增多会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B错误;乙过程为大气逆辐射,二氧化碳增多会增强大气逆辐射,C正确;甲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二氧化碳增多会加大大气对太阳辐射中红外线部分的吸收,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D错误。故选C。9.图中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二氧化碳能增强温室效应,增大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增大两瓶内的大气温度差异,使实验结果更加显著,B增强;而将实验玻璃瓶悬空放置、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和将瓶内底部涂成白色都对增大两瓶内的大气温度差异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在水汽充足、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读图,完成10-11题。

10.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增强了太阳辐射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11.出现浓雾天气时,大气能见度较差,但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很醒目,原因是(

)A.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B.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C.红、绿色光容易被遮挡 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答案】10.D11.B【解析】10.雾的形成,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大气中的细微水滴和微小颗粒物增多,对可见光具有反射作用,会将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到宇宙中去,这种反射无选择性,故雾越大,反射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少,能见度越低。故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空气散射时主要对波长较短的紫色光和蓝色光散射明显,而红绿灯所发出的红色和绿色光,波长较长,不容易被散射,所以虽然有大雾天气,红绿灯依然醒目,ACD错误,B正确。故选B。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晴天和多云天昼夜温差的年变化。同一个月份晴天和多云天昼夜温差的差距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密切相关。据此完成12-13题。12.晴天和多云天昼夜温差不同,主要取决于大气(

)①对太阳辐射反射的差异 ②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差异③对地面短波辐射吸收的差异 ④放出长波辐射的差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该地7~8月晴天与多云天昼夜温差的差值较小,主要原因最可能是该时段当地(

)A.白昼时间短 B.正午太阳高度小 C.大气中水汽含量大 D.下垫面性质发生变化【答案】12.B13.C【解析】12.昼夜温差不同,考查的是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对太阳辐射反射的差异不同,晴天云层少,反射少,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多,大气获得地面热量多,①正确。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小,差异小,②错误。地面不是短波辐射,③错误。大气长波辐射的差异,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使地面降温慢,缩小了昼夜温差,④正确。故选B。13.7、8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白昼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大,AB错误。材料同一个月份晴天和多云天昼夜温差的差距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密切相关,水汽多,大气的削弱保温作用强,C正确。下垫面性质不会随月份而发生剧烈变化,D错误。故选C。读下图“热力环流图”,图中①、②位于近地面,③、④位于高空,箭头表示各地之间气流运动方向。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15.该图(

)A.若为城郊热力环流,则①处为城区B.若为夜晚沿海地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②处为海洋C.若为白天谷地与山坡间的热力环流,则②处为谷地D.风是大气的垂直运动【答案】14.A15.B【解析】14.根据材料信息可知,①②位于近地面,③④位于高空,结合所学知识,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降低,因此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①②气压大于③④气压。结合图中热力环流示意图可知,①处近地面大量空气下沉堆积形成高压,②处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因此①>②;②处上空对应④,大量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在高空堆积形成高压,而③处气压下沉堆积,③处气压值较低因此④>③。因此四地气压大小依次为①>②>④>③,A正确,排除BCD。故选A。15.结合所学知识,若为城郊热力环流,城市气温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对应②,排除A;若为夜晚沿海地区海陆热力环流,海洋比热容较大,夜晚时气温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对应②,B正确;若为白天谷地与山坡间热力环流,白天谷地升温速度较慢,气温相对较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谷地对应①,排除C;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排除D。故选B。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图完成16-17题。16.下图是上图中A、B、C、D、E对应的四种等压面的画法,正确的是(

)A. B.C. D.17.AC间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答案】16.C17.A【解析】16.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区域中间为林地,两侧为裸地,林地热容量较大,裸地热容量较小,冬季林地降温慢,裸地降温快,林地气温高于裸地,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林地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裸地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等压面凸起的地方,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两侧)高;等压面凹陷,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两侧)低。同一地点的高空等压面与低空等压面往往对称相反。图C中近地面中间为低气压,两侧为高气压,高空相反,与上述分析相符,C正确,D错误;图A和图B近地面等压面和高空等压面形态一致,A、B错误;故选C。17.据上题分析可知,A处为高气压,C处为低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A指向C,结合图中指示标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指向东,材料信息表明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大气运动受到指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因此AC间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由西北向东南运动,即西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18.地面上不同地区的气压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

B.C.

D.

【答案】18.B【解析】在海陆之间,白天陆地和海洋相比,由于陆地的热容量小,升温快,比海洋温度高,海洋形成高气压中心,陆地形成低气压中心,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与A选项示意图气流方向相反,A错误;在山谷中,夜晚由于散热不畅,降温慢,比两侧的山坡气温高,谷地上空气流上升,两侧山坡气流下沉,形成山风环流,与B选项示意图气流方向相同,B正确;市区排放的废热较多,气温较高,空气膨胀上升,郊区气流下沉,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上空相反,与C选项示意图气流方向相反,C错误;受热的地方一般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冷却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流由冷的地方吹向热的地方,高空气流流向相反,与D选项示意图气流方向相反,D错误。故选B。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时等压面分布。据此完成19-21题。

19.此时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下图中正确表示此时海陆间热力环流的是(

)A.

B.

C.

D.

21.图中(

)A.②地风力较③地大 B.①②之间的风向最可能为西南风C.②地风力较①地大 D.①②之间的风向最可能为东南风【答案】19.A20.B21.C【解析】19.根据所学知识,对流层近地面气温大于高空,故①②气温大于③④;①②处在同一水平面上,①地气压较低,则气温较高,A正确,排除BCD。故选A。20.据图可以看出,此时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可知为白天,陆地近地表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而海洋比热容大,升温速度慢,气温相对较低,气压较高,因此此时吹海风,符合该原理的为B。故选B。2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②地位于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压梯度较③地小,风力小于高空的③地,排除A;②地位于海洋,且水平方向上等压线较①地密集,风力大于同为近地面的①地,C正确;根据风压定律加上偏右的地转偏向力,①②之间的风向最可能是西北风,排除BD。故选C。节能建筑是指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能源使用上耗电、耗气更少,还能隔音降噪的建筑。下图为某“节能房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夏季乙、丁打开,甲、丙关闭 B.夏季甲、丙、丁打开,乙关闭C.冬季甲、丙打开,乙、丁关闭 D.冬季甲、丙、丁打开,乙关闭23.冬季节能房中的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②到③ B.①到④ C.④到③ D.②到①【答案】22.B23.A【解析】22.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鹅卵石比热容较小,夏季鹅卵石受热升温快,气流受热上升至丙,丙打开,乙关闭,热气流出室外;甲、丁打开,甲处气流至丁,补充魏卵石上方流失的气流,气流上升再流至丙,形成热力环流,可以节省能耗,B正确,A错误;同理,冬季甲、丙关闭,乙、丁打开,形成室内环流,CD错误。故选B。23.冬季,由于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空气受热上升,此时丙关闭,乙打开,热气进入室内,甲关闭、丁打开,形成室内环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即从②到③、③到④、④到①、①到②,A正确,BCD错误。故选A。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单位:hPa)”。读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

)A.a、b、c、d B.a、b、d、c C.b、a、d、c D.c、b、a、d25.图中决定风速大小的力主要是(

)A.b、d B.c、d C.a、c D.a、d【答案】24.B25.D【解析】24.根据所学知识,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因此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呈一定夹角,但大致方向相似,因此c为风向;由于风向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其方向发生改变,因此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b为地转偏向力;与风向方向相反的为摩擦力,d为摩擦力。因此B正确,排除ACD。故选B。25.结合所学知识,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产生风的主要作用力,影响风速大小和风向;近地表面受摩擦力影响,摩擦力阻碍风力运动,使其风速降低;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力大小。因此结合上题可知,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为地转偏向力,c为风向,d为摩擦力,影响风速大小的为水平气压梯度力(a)和摩擦力(d)。故选D。下图为2022年10月3日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完成26-27题。

26.图中渤海海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27.此时,下列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26.C27.B【解析】26.读2022年10月3日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可知,此时海上气压低,陆地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往海洋,再结合渤海海面等压线的走行可知,渤海海面的风向为西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27.读2022年10月3日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可知,乙处的等压线是四地中最稠密的,受到的气压梯度力最大,产生的风力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家住扬州的王同学利用暑假和家人一起去拉萨旅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8-30题。28.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A.A B.B C.C D.D29.在扬州飞往拉萨途中,小王发现飞机顺风飞行,此时高压在飞机前行方向的(

)A.前方 B.后方 C.左侧 D.右侧30.在拉萨旅行过程中,发现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出现“上部暖、下部冷”的奇特现象,下图中能正确示意该奇特现象成因的是(

)A.

B.

C.

D.

【答案】28.B29.D30.C【解析】28.北半球高空的风受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力共同影响,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右偏,AD错误;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斜交,由高压指向低压,右偏,C错误,B正确,故答案选B。29.高空中的风向与等压线相平行。根据材料可知,王同学在南京飞往拉萨途中发现飞机顺风飞行,其飞行方向为西,由此可以判断高空为偏西风,利用右手可判断高空中的高压在飞机前行方向的右侧,低压在飞机前行方向的左侧,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30.白天山坡增温快,山谷增温慢,山坡上的暖空气上升,近地面空气从山谷流向山坡,山谷盛行下沉气流,山谷中不会出现“上部暖,下部冷”的奇特现象,故AB错误;夜间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上部暖、下部冷”的奇特现象,故C正确,D错误。故答案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2021年两会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生活是应对其变化的必然选择。材料二: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图1)和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高空示意(图2)沿海地区的海陆热力环流图(图3)和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图(图4)。

(1)读图1,人类在利用大气层空气运动规律时,适宜飞行的大气层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读图2,该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递减→递增→递减 B.递增→递减→递增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3)图3为海陆风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最高的是,图示情形表示(夜间/白天)(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有吸收、和。(5)请阐述对流层的特点。(3分)(6)请根据图4解释:深秋晴朗夜晚,农民在田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的理由。(3分)【答案】(1)B(2)D(3)①白天(4)反射散射(每空1分)(5)对流层是大气圈最低的一层,厚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m平均降温0.65℃;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3分)(6)深秋时节,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农作物容易遭受冻害;农民在田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大气逆辐射增强,从而起到了保温作用,避免或减轻了冻害。(3分)【解析】(1)平流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增温,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平流层里的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了,那里的水汽和尘埃的含量非常少,天气变化少,非常有利于高空飞行。由图示可知①是对流层,②是平流层,③④是高层大气,③是中间层,④是暖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2)结合图示可知探空气球将从近地面升入100千米高空,经过对流层(对流层平均海拔是12千米),而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距地面越远,气温逐渐降低;气球然后进入平流层(平流层的顶部大约是55千米),由于臭氧气温随高度增高;气球继续升高至100千米处,将进入高层大气,温度先降低后又逐渐升高,因此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递减→递增→递减→递增。D正确ABC错误。故选:D。(3)结合图3海陆风示意图可知近地面气压①④大于高空②③气压,高空气压低于近地面气压;海洋气压高,陆地气压低,近地面气压①大于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图示情形表示为白天,陆地由于比热小,白天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低;海洋比热大,白天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高,因此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②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③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5)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因此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上冷下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流层是大气圈最低的一层,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大气对流运动越弱,厚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6)深秋时节,农民有秋季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原因是烟雾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进而增加大气逆辐射,从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避免农作物受到冻害。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图左为青藏高原少数民族的典型服饰,图右为大气主要受热过程示意图。(1)图中字母代表的作用过程是①,②,③,④(2)说明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具有“不对称”特征的主要原因。(2分)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有关于霜的描述:“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煜,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3)解释“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2分)(4)“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试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这一现象。(2分)【答案】(1)大气反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每空1分)(2)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造成青藏高原昼夜温度差大,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形成“不对称”特征就是为了穿脱方便,适应青藏高原早晚温度差大的特点。(2分)(3)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温度低,水汽凝结成霜。(2分)(4)烟气中气体成分以及烟尘吸附的水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还给地面热量,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2分)【解析】(1)根据右图信息可知,①云层的反射,也就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削弱),②是由地面射向大气的,为地面辐射,③是大气射向地面的,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温度高;由于空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造成青藏高原昼夜温度差大,根据左图信息可知,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穿脱方便,形成“不对称”特征就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早晚温度差大的特点。(3)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效果差,地面温度低,水汽凝结成霜。(4)根据材料,放火作煴,少得烟气,烟气中气体成分以及烟尘吸附的水汽能吸收更多的地面的长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还给地面,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起到减少作物的冻害。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中左图为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右图为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

(1)左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气温从高到低的排序为:。(2)左图中,①②两地,容易出现降水的是,昼夜温差较大的是。(3)左图中,此时滨海地区近地面的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