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非洲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38/1F/wKhkFma6W4GAZSTQAAIOeVTfEv8379.jpg)
![初中地理非洲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38/1F/wKhkFma6W4GAZSTQAAIOeVTfEv83792.jpg)
![初中地理非洲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38/1F/wKhkFma6W4GAZSTQAAIOeVTfEv83793.jpg)
![初中地理非洲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38/1F/wKhkFma6W4GAZSTQAAIOeVTfEv83794.jpg)
![初中地理非洲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38/1F/wKhkFma6W4GAZSTQAAIOeVTfEv837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非洲
篇一:初中地理非洲教学设计及案例
第二节非洲
一、简介
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
册第一章第二节非洲本节课的主题:教材内容富有鲜明
的生活和时代气息,教材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以亚洲的学习
为依托,让学生借助课本插图从自然、人文和经济等角度去
分析、探究非洲的地理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识图及
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使学生对非洲的地理环
境有初步的认识,并在学习亚洲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领悟和掌
握学习大洲的有关方法与技能。
新教材中出现了现实中人类面临的几大问题如人口问题、
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等-的问题,增加了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境保护感危机感等。本节包括五个
方面的内容:国家最多的大洲
高原为主的地形
炎热的气候
非洲的资源
亟待发展的经济
二、学习者分析:
初一学生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地理的抽象
的空间思维观念,已初步具备了读图、识图及运用地图分析
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好的学习方法。尤其是
在学习和分析了亚洲、欧洲之后,已初步掌握了分析大洲地
理特征的方法与技能,但是由于传统的地理教学大纲把能力
要求和知识要求相互孤立与割裂,使得地理技能和方法的培
养缺少载体,因而很难达到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双赢。新
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积极主
动、人人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兴趣和活动中求学。可结合
初一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好胜、求知欲强的特点,大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这节课可采用导游解
说、表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
机的结合在一起,以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主动的运用地
理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终身发展为
本的原则。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图1—16,了解非洲的位置、政治地图的演变及
主要人种的分布
2.通过对地形图及各种气候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
特征和地形区的分布及气候特征,并学会看气候图,了解气
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运用图1一29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充分的利用各
种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学习兴趣,并更有效地
学习地理知识,但同学们的读图习惯还需逐步养成。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
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
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
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合做.探究的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学习,
达到学生乐学、会学和学会。
2、充分创设情景,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
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搜集的资料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
源,实现教学氛围轻松愉悦化,寓教于乐,极大的发挥学生
的学习空间,人人参与,人人竞争,制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开展的导游活动等形式,促
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全面提高
每位学生的素质。
3、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
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
用。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
度,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过程与方法
科前准备:
1课前预习: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有关非
洲的地理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
2.充分运用每幅地图,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大量的地
理信息,进一步探究其形成原因。
3.学生自发组成导游团分别做导游,准备上课时开展非洲之
旅活动.上课时采用表演、讲解法、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
行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
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高原为主的地形
教学难点炎热的气候
教学策略教法选择导入式、启发式、讨论式教法
学法引导引导学生判读各种地图,并从地图中获取相应
的地理知识。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
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学
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分组自发组织导游团负
责做导游介绍非洲的自然景观,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一起来
进行非洲之旅。
教具:应用课本、《地图册》、非洲地形挂图、多媒体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本节教材分3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非洲的地理位置、非洲版图的变迁及高原
为主的地形.
第二课时学习非洲炎热的气候.
第三课时学习富饶的资源和亟待发展的经济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情景导入:放映一段有关非洲的景观图录像一
使学生进入学习情
景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亚洲和欧洲,亚洲是最大的洲(4400
万km2,)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大洲一非洲(3000万km2),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Africa),意为“阳
光灼热”的意思。
提问:为什么非洲是“阳光灼热”的地方?非洲在地球表面
的哪个地方呢?通过亚洲和欧洲的学习已经知道,认识一
个大洲首先要了解它所在的地理位
置,
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呢?
由一个导游团请一位代表上台讲述本导游员在课前搜集、
整理的“你所知道的非洲”的有关资料,先为大家介绍非洲的
位置,老师配合放映多媒体声画图解和加深印象老师给予鼓
励并进行总结。
一俳洲:
[板书]1、地理位置(看图1—16)
1)经纬度位置:东半球西部赤道横穿中部
2)海陆位置:
3)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
提问:乘船到非洲旅游可以有几条旅游线路?我们要穿越
那些海洋和海峡?那条线路最短?
通过观察--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
穿过非洲的北部和南部。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东西濒临
印度洋和大西洋,北隔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
东西个红海与亚洲相邻。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地理
位置相当重要。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
红海和地中海,是印度洋到大西洋的捷径。例如:从英国的
伦敦到印度孟买比绕道好望角航线要缩短航程7300千米;
从波斯湾到西欧的船只,经过苏伊士运河一年可往返9次,
如果绕道红望角一年只能往返5次。可见苏伊士运河的开通
的价值是巨大的。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门户战略意义十分
重大.
[提问]与非洲相邻的大洲、海洋及与亚洲的界线(苏伊士
运河)引导学生看图1一16,各国领土大小均匀,界线大多
比较平直,这是为什么呢?
[出示挂图]非洲地形图,[讲述]看图1—16,可知非洲国家
众多一
[板书]2、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学生讲述]这是非洲殖民者瓜分非洲的结果。在欧洲人入
侵以前,非洲是没有国界的,从15世纪起,殖民者相继入
侵,1885年,英、法、德等在谈判桌上,用红铅笔肢解了非
洲,并且大多按经纬线划分边界,到二战前,只有3个独立
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在图上找出),其余
全部沦为殖民地。二战后,非洲国家纷纷独立,成为国家最
多的大洲。但各国界线的划分根本没有考虑非洲众多的部
族、宗教、语言及复杂的部族矛盾,遗患无穷,导致今天非
洲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
[过渡]由此可看出,由于历史原因,影响了非洲经济的发
展,那么非洲的自然条件对它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呢?引导
学生看非洲地形图及课本上的图
1-17,以什么颜色为主?
[提
问]非洲以那一种地形为主?
[板书]二、高原为主的地形
[课堂活动]请同学们结合图1一17完成课本上欧洲、非洲
海岸线的对比表得出非洲海岸线比较平直的特征,这样的海
陆轮廓特征往往缺少半岛、岛屿、海湾。
1、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较高:
[读图]课本第六页柱状图[讲述]非洲高原占60%,平均海
拔仅次于亚洲,被称为“高原大陆”,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
山是非洲的最高峰,山顶终年积雪,被称为“赤道雪冠”,高
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所以:
[板书]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课堂活动]另一个导游团请一位代表上台讲述本导游员在
课前搜集、整理的“你所知道的非洲”的有关资料,为大家介
绍非洲的地形特点,介绍撒哈拉沙漠、东非大裂谷、乞力马
扎罗山、刚果盆地、进行非洲探险活动。
[学生导游讲述]刚果盆地位于赤道地区,是世界上热带雨
林的三大分布区之一;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
最大的沙漠,它东西一直延伸到沿海地区。
然后老师配合放映多媒体声画图结合加深印象,老师给予
鼓励并进行总结。学生活动:比一比:找出非洲有哪些非
洲之最、世界之最:看谁找得快、找得多
让同学们在图中找到非洲有哪些非洲之最、世界之最:世
界最大的沙漠、最长的大裂谷带、最大的盆地、最长的河流。
非洲最大的半岛、岛屿、最高的山峰、海湾。
[板书]3、极具特色的地形区:
课堂总结:
[填图练习]在地形图上找出刚果盆地、撒哈拉沙漠、东非
大裂谷
[思考]非洲的主要人种及其地理分布。
篇二: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非洲等知识点
亚洲
一、概况
1、位置: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11°S——81°N,26°E——170°W),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
亚、北亚。
2、三面环海:北:北冰洋;南:印度洋;东:太平洋。
二、地势与河湖
1、地势特征: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
表现:(1)中部:青藏高原(世界最高高原,“世界屋脊”),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
山脉),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世界最高峰)
(2)四周:欧洲平原(东欧、西欧)、西西伯利亚平原(亚
洲最大平原),中西伯
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印度
河平原、恒河平原、德
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马来
群岛(世界最大群岛)
2、河流:受地势影响,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
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有众多长河。
表现:(1)注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2)注入太平洋:黄河、长江、湄公河
(3)注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
(4)内流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
3、湖泊
(1)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2)贝加尔湖:世
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3)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
三、气候
1、特点: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2、影响因素:(1)纬度位置: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
寒带
(2)海陆位置:东、南、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
大陆内部
(3)地形: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3、分布:(1)寒带气候:北冰洋沿岸地带;(2)温带大
陆性气候:亚洲广大内陆地区;
(3)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特点最为典型):温带季
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
(4)热带气候: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气候;(5)地中海
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东南亚
一、概况
1、组成: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2、气候:以热带雨林及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3、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地处
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位
置
作用: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
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西亚、
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二、农业生产
1、农业生产以水稻及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因东南亚绝大部
分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多雨。
2、水稻:是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并且种植历史悠久。
(气候与劳动力多及人口稠密)3:热带经济作物:东南亚
世界最大生产国所产以下热带经济作物及对应国家
(1)天然橡胶:泰国;(2)棕桐油:马来西亚;(3)椰
子:印度尼西亚
(4)蕉麻:菲律宾,既是最大生产国,也是最大出口国;
三、山河与城市分布及旅游
1、特点:中南半岛的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河流:大河多是国际河流,中下游流经中南半岛
国际河流:红河(源于元江),湄公河(源于澜沧江),萨
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源于怒江)
3、主要城市分布: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主要城市:仰光、曼谷、万象、金边、河内
4、泰国、印度尼西亚旅游收入成为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
来源。
中东
一、概况
1、中东:包括西亚的大部分及非洲的埃及,是联系亚、
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东西方交通枢纽,战
略位置极为重要。
2、三洲五海之地:中东西邻地中海,红海,北有黑海、
里海,南有阿拉伯海。
二、世界石油宝库
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输出石
油最多的地区。
2、(1)石油资源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2)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3)石油输出: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东亚、欧洲西部
和北美洲
三、水资源匮乏
1、中东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其
他还有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2、水资源缺乏因素:中东气候干燥、河流稀少、另有大
面积无河流的沙漠广布
3、中东地区农业灌溉方式:滴灌、抽水机灌、灌溉水渠、
地下水渠
四、多元的文化
1、发源地: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2、信仰:目前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奉
基督教、犹太教
3、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4、导致中东地区不安定的因素:A、河流湖泊水资源分配
上的矛盾,B、宗教文化差异
欧洲西部
一、概况
1、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部,北邻北冰洋,西邻大西
洋,南邻地中海。
2、气候: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3、地形:地形以平原和山地(山脉主要呈东西向分布)
为主
4、河流:A、多瑙河: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B:
莱茵河:水运动脉
二、工农业及服务业的发展
1、工业:A、工业工艺精,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高;B、
工业中心多,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重小,但生产水平高,多用
机械,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力耗用少。
3、服务业:服务业体系完善,服务质量优,产值大,成
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三、现代化的畜牧业
1、主要食物:牛羊肉和乳产品
2、畜牧业:A、农民以饲养牛、羊等牲畜为主,同时种植
谷类作物及牧草,主要生产肉类、鲜奶及奶制品、羊毛等畜
产品。B、条件: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
化。
3、发展优势:(1)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
候广布;(2)地形以平原为主;
(3)草场广布,牧草多汁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概况
1、地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本区绝大部分
地处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
2、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非洲
二、经济发展
1、矿产资源: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
种类多,而且储量大。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
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
2、生物资源:咖啡、椰枣、油棕的原产地
3、贸易不平等
出口: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给发达国家;进
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肯尼
迪发展花卉业和旅游业;尼日利亚安哥拉等产油国发展了化
学工业,机械工业)
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1、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远高
于世界平均水平。
2、粮食供应不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
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
度。
3、恶性循环:
人口增长过快,需要粮食和肉类一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区放牧更多的牲畜——土地肥力
下降,草原退化,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
恶化。
极地地区
一、南极
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
边的海域。
2、(1)冰雪高原一一南极大陆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
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
(2)白色荒漠——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mm,降水
量最小值不足5mm。
(3)风库——南极地区年平均风速为17-18m/s,最大
风速可达100m/So
3、自然景观:企鹅,每到暖季,成群的聚集在南极大陆
沿海一带。
自然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无数
的海洋生物。
4、科学考察:南极考察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
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
(1)长城站:1985年2月14日,61°S,60°W;
(2)中山站:1989年2月26日,69°S,76°E;
(3)昆仑站:2009年2月2日,80°S,79°E;
(4)南极极点:90°S,0。经线;
二、北极
1、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
及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2、(1)气温:北极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但气温比
南极地区高;
(2)降水量:一般年降水量在100mm—250mm之间;
(3)风速:北极地区的远不及南极地区,北冰洋沿岸的
年平均风速为10m/s;
3、自然景观: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景观;
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
4、科学考察:北极考察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
黄河站:2004年7月28日,79°N,15°E;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1、破坏行为:
(1)南极大陆附近海域大量鲸被捕杀;
(2)北极地区的海豹、海狮、海象等遭到滥杀;
(3)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导致北极
地区环境污染;
(4)石油泄漏等给北极地区海洋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
坏;
2、保护
(1)1959年12月,签订《南极条约》,我国1983年加
入;
(2)1991年,《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篇三:七年级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司劳动合同标准版
- 2025商业地产招商代理合同
- 2025安置房买卖合同范本
- 建设工程转包合同模板范本下载
- 2025关于汽车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 2025茶青产品订购合同书
- 2025挖掘机买卖合同模板
- 2025年航空耳机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证券市场管理服务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城市建设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扬州市蒋王小学2023~2024年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音频)
- 数学-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长郡二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预热演练试题和答案
- 决胜中层:中层管理者的九项修炼-记录
- 《有机化学》课件-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 2024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A卷)
- 中医培训课件:《经穴推拿术》
- 临床药师进修汇报课件
- 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5届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4年贵州省高职(专科)分类考试招收中职毕业生文化综合考试语文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