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邓州市春雨国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汪先生①所说“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往往超出人类自己的想象”,自有他
大体上的正确性,但是“人类自己的想象”本是一句有伸缩性的话,所以很难从
这里看到人类积聚资本的能力的限度。汪先生曾提到,我们在抗战时代,后方在
极艰苦的生活中,6年里增加了6倍左右的资本物。这自是值得骄傲的成绩。但
是我们也不能把这成绩完全归功于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如果考虑到抗战时沿海
资本的内移和国际的协助,后方是否能有此成绩,还是值得怀疑的。这怀疑并不
是想否定汪先生所说“尤其是这种忍受是在有一种光明的希望作支持的时候”。
汪先生用抗战时代我们中国人民所表现积聚资本的能力,来说明心理因素的
重要是极适合的。因为抗战涉及生和死,主人和奴隶的选择。在忍痛还是死亡、
个人受罪还是子子孙孙被奴属的比较中,一个普通人不会有太多的犹豫。但是这
种局面是非常的,而且这种非常局面能维持多久也值得考虑。
在一个常态的、平时的、长期的现实里,我们要希望一个人能承受的痛苦必
须有一限度,那就是生存和健康。生存和健康不但是事实的需要,也是一个社会
应当做到的最低水准。我说这是事实的需要,因为生存和健康是维持生产劳动的
必需条件。我说这是最低的水准,因为我认为除了自卫之外,社会没有理由要求
一个公民为了别人没有报酬地牺牲他的健康和生存。
我这样说也就包含着我们今后经济复兴的根本纲领,那就是,保证每个人能
得到不饥不寒的水准,同时也栗保证在这水准上的剩余能储蓄起来,有效她积聚
和利用成为资本。这两个纲领其实是相成的。因为在饥寒的人民中累积的资本塔
尖是不稳定的。除了在战时(不是内战),一个不足以维持不饥不寒的生活的生
产者,不但在体力上支持不住他的生产工作,而且在心理上也找不到工作的意义。
“光明的希望”不能是一句口号,更不能是一个骗局。“光明的希望”之所以有
光明,必须在希望者有兑现的信念。
一方面要维持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一方面又要积聚资本,我们有此能力吗?
如果保持我们原有的分配方式,我想吴景超先生的悲观论是有根据的,真是“不
知要等到哪年哪月了"。这里我要回到我的乡土复员论了。我已提出过乡土财富
不应再任其外流的主张,地主放弃土地权,使经常在乡村里无偿输出至少值农产
1/4的财富保留在乡村里。其中一部分补足他们本来要乞贷的数目,假定有一半
的农民不能有剩余,我们还可以希望有1/8的农家收入可能在不饥不寒的水准之
上储蓄成为资本。
汪先生曾规定一个较低的目标就是增加现有资本的一倍,约值87亿美元。
以中国每人每年平均收入3英镑或12美元计算,4亿农民中有2亿可以有1/4
的剩余,需要14年,但是如果这资本每年能加以有效的利用,还可以复利计算,
缩短到10年左右。这是极约略的估计,不过表示汪先生所谓“应该不太难筹”
的实质棱角罢了。
如果我们接受这个估计,我们可以说,即在平时,没有战争的刺激,中国乡
村里现有的生产力也有累积资本的能力,假如我们能使乡土财富不致无偿地外流O
换一句话说,中国土地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乡土还是一个创造复兴能力的基地。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还是我们复兴的基地》)
[注]①汪敬虞,又名汪馥菰,经济学家。
【小题1]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是在非常时期,从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里也无法看出人类积聚资本的能
力的限度。B.社会没有理由要求公民牺牲健康和生存,这是事实需要也是社会
应当做到的最低水准。C.生产者体力不能维持工作,剩余资本不能有效积聚利
用,这违背经济复苏的根本纲领。D.2亿农民中1/4的剩余收入转化为资本,
这符合文中乡土是创造复兴能力的基地的要求。
【小题2】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多处引用汪馥芯的话,意在引出下文自己的不同见解,为立论服
务。B.文章基于对战时河寻常现实民众心理因素的分析,推导出经济复兴的根
本纲领。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抛出对方观点,然后予以深入分析,最后得
出己方观点。D.文章立足于对社会真实状况的客观分析,否定对方的认知,显
现出思辨色彩。
【小题3】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抗战时代资本物的增加完全归功于“忍受痛苦的能力”是不符合实际情况
的。B.生产者不饥不寒是资本稳定累积的前提,满足这个条件有利于今后经济
的复兴。C.改革原有分配方式,不再任乡土财富外流,吴景超先生悲观论现象
才可能消失。D.根据当时的收入水平乐观估算,可发现汪先生目标资本增加的
观点依然不现实。
[知识点]
学术论文,费孝通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A.“即使是在非常时期,从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里也无法看出人类积聚资本的
能力的限度”错误,原文“'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往往超出人类自己的想
象'……但是'人类自己的想象'本是一句有伸缩性的话,所以很难从这里看
到人类积聚资本的能力的限度”,是很难从“超出人类自己的想象”这句话中
看出人类积聚资本的能力的限度,而不是“从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里”无法看
出。
B.“社会没有理由要求公民牺牲健康和生存,这是事实需要也是社会应当做到
的最低水准”曲解文意,原文是“因为我认为除了自卫之外,社会没有理由要
求一个公民为了别人没有报酬地牺牲他的健康和生存”,并不是“没有理由要
求公民牺牲健康和生存”,而是“没有理由要求一个公民为了别人没有报酬地
牺牲”。
D.“2亿农民中1/4的剩余收入转化为资本,这符合文中乡土是创造复兴能力
的基地的要求”曲解文意,原文说“中国乡村里现有的生产力也有累积资本的
能力,假如我们能使乡土财富不致无偿地外流。换一句话说,中国土地问题解
决之后,我们的乡土还是一个创造复兴能力的基地”,可见,“乡土是创造复
兴能力的基地的要求”并不仅仅只是多少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问题,更重要
的是要解决中国土地问题,让“乡土财富不致无偿地外流”,这才能够成为“创
造复兴能力的基地”。
故选C。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D.“文章立足于对社会真实状况的客观分析,否定对方的认知”错误,作者并
非“否定对方的认知”,从“自有他大体上的正确性”“汪先生用抗战时代我
们中国人民所表现积聚资本的能力,来说明心理因素的重要是极适合的”等可
见,作者认为他的认知在某些情况下是正确的,适合的。
故选D。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B.“生产者不饥不寒是资本稳定累积的前提,满足这个条件有利于今后经济的
复兴”以偏概全,原文说“我们今后经济复兴的根本纲领,那就是,保证每个
人能得到不饥不寒的水准,同时也要保证在这水准上的剩余能储蓄起来,有效
地积聚和利用成为资本”可见,并不仅仅要满足生产者不饥不寒,还要“保证
在这水准上的剩余能储蓄起来”,这才是经济复兴的前提。
故选Bo
二、文学类阅读一单文本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之乐(节选)
(法)阿兰
读书与做梦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有时候我们感觉做梦是愉快的,于是几乎
就不去读书。而当做梦的可能性被某种原因破坏时,读书便成了补救的良药。当
年,我的父亲由于债务累累,心中炀闷,于是便一头钻进书堆里以寻求解脱,嗜
书如命,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他的行为使我受到了感染,这“感染”如今
看来使得我比那些一味苦学的书呆子们有出息得多。对我来说,如果我有意想学
些什么,那一定是什么也学不进去的。即便是数学题,也只有等我像读小说一样
地去理会它的时候,才能悟出其中的名堂。总之,读是最重要的。不过,像这样
懒洋洋地读书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而且手头也得有书才行。我所谓“手头有书”
是说那书的位置一定要近在咫尺,如果隔了两米远,我也就不会想起去读它了。
所以也难怪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它毕竟不属于我呀!我于是拼命通读手头的书,
而且做了不少笔记,尽管事后从不去翻检。对我来说,了解荷马意味着手头得有
荷马的书。眼下我手头就有几本斯宾诺莎的书。过去我一向不知世界上还有梅
恩•德•比兰,直到有一天一位相识将他的全集抱来放在我的案头,我这才晓得
梅恩•德•比兰是何许人。而且,说句实话,我发现读他的书真好比啜饮琼浆玉
液,百读不厌。我对孔德的了解也是通过同样的途径,很久以前我就已将他的十
卷代表作买来放在案头了。我读孔德似乎同读巴尔扎克一样,从不去追究书中的
道理。不过,我更喜欢巴尔扎克,而且也只满足于做巴尔扎克不倦的读者而已。
什么叫读书呢?读书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书上的字。当然也还要约略琢磨一下
整体的,也就是一页当中的内容。这不是我个人的经验。我发现有不少读者跟我
一样,读前一页的时候总要附带地偷眼看一看下一页讲的什么,甚至也顺便浏览
一下后边的情节,好像饥饿的乞丐觊觎一块馅饼。我想大概可以这样断言——不
过也许为时过早——读者的想像力恰似笼中之鸟,永远无法摆脱书中字词以及作
品原义的束缚。当然,熟练的读者用不着咬文嚼字,不过我还做不到这一步,我
虽不至于嚼字,句子总还须咂一咂的。我读书就好像骑一匹马,时而纵马狂奔,
时而拨马回头,不敢神驰遐想,惟恐偏离作者指出的道路。有趣的是,我仅以这
种方式去读体面的出版物。至于日记之类,我以为价值不大,不必认真去读。手
稿就更不必说,它总使人觉得不可靠,因为它只不过是书的雏形而已,可以随意
增删改动。一本书的分量就不同了,特别是巴尔扎克的小说就更不允许你去怀疑。
甚至可以说,巴尔扎克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禁锢你的想像力。真的,读他的书谁
也不用胡思乱想,为所欲为,只有规规矩矩,按他的路子走……这便是优秀叙述
体小说的风格:作者预设圈套让读者去钻。巴尔扎克历来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反
复阅读比只读一遍收效更大的原因。由于我对自己的经验十分自信,所以很想在
这方面做些探讨。
你熟悉翻动书页时所发出的声音吗?如果你无法从中辨析出命运的颤音和
结局的征兆,这说明你还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要知道,一场音乐会、一场戏或一
段朗诵是不能任意中断的,它促使我们随着作者一道在共同的情感领域里尽情漫
步,观赏珍奇。但作为读者有这个自由。只不过读者往往不是利用这种自由去回
味读过的内容,或臆测未来的情节,而是中断小说情节的发展,以腾出时间来咀
嚼自己的人生经历。我就有这样的感觉,每当我重新回到作品中来的时候总是栗
略微复习一遍前面的内容,仿佛想要再度积蓄起自己的兴致。如果不这样做就会
觉得若有所失,觉得失掉了前面的内容。的确,优秀小说是不容许随意抽取片断
的,不论手段多么巧妙,即便是配以分析也总不能被人接受。不是吗?优秀小说
本身就杜绝了任何形式的简化或综述。相反,劣等小说却恰恰像被阉割过似的,
只剩下事件和线索的罗列,一切似乎是为了向读者解释,唯恐读者理解不了下文。
其实,我读书的目的倒并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了追索。
(有删改)
【小题1]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开篇从比较读书与做梦的不同切入,引出作者关于读书是补救人生困境
的良药的观点。B.作者认为自己比“一味苦学的书呆子们有出息得多”,是因
为他不是为功利目的而有意读书。C.优秀的叙述体小说会设置圈套,禁锢读者
的想象力,从而引领读者进入自己创造的艺术天地。D.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
用比喻,通过对比,突出优秀小说是完整的艺术品,不容简化概括。
【小题2】
1.本文标题是“读书之乐”,作者认为读书之乐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小题3】
1.王佐良的散文《上图书馆》叙述了“上图书馆之乐”,他写道“在这方面,
我是有愉快的回忆的”;本文作者却认为“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请结合文本
及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知识点]
其他散文
[答案]
【小题1】C
【小题2】①精神解脱之乐:读书可以帮助人从书中寻求人生困境的解脱。②
共享共情之乐:读书能丰盈精神,令人如啜饮琼浆玉液,乐而不疲;能让人结
识更多的作者,并跟随他们在共同的情感领域里尽情漫步,观赏珍奇。③体味
人生之乐: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腾出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④追索思考之
乐:读书可以追索阅读沿途的风景,追索人生的意义。
【小题3】从文本分析:①作者认为“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是因为图书馆
的书距离自己太远,而手头有书就可以更加方便地阅读,并有充足的时间去阅
读体味;②作者并非否定“上图书馆”阅读,而意在强调自己的读书是一种深
受“感染”的、随性的、沉浸式的阅读,而且还会通过反复阅读收获更多的乐
趣等,而手头有书就会更容易满足这种需求。
结合自身看:①“手头有书”可以方便自己随时查阅、还可做笔记、方便日后
随时翻检;②“手头有书”可以在读书时不断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可以通过
复习重温再度积蓄自己的阅读兴致。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禁锢读者的想象力”曲解原文,“禁锢读者的想象力”是巴尔扎克写书
的目的,能否实现不一定;文中是以巴尔扎克为例说明优秀叙述体小说的风格,
并不能说明其是优秀小说的必然共性;且文中“甚至可以说”表明这是作者的
主观理解,并非绝对事实。
故选C。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对于作者认为的读书之乐,从文中第一段“当年,我的父亲由于债务累累,心
中烦闷,于是便一头钻进书堆里以寻求解脱,嗜书如命,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
地步”可知,作者通过举出自己父亲读书的事例,指出读书可以帮助人从书中
寻求人生困境的解脱,所以读书有精神解脱之乐。
从第一段“对我来说,了解荷马意味着手头得有荷马的书。眼下我手头就有几
本斯宾诺莎的书。过去我一向不知世界上还有梅恩•德•比兰,直到有一天一
位相识将他的全集抱来放在我的案头,我这才晓得梅恩•德•比兰是何许人。
而且,说句实话,我发现读他的书真好比啜饮琼浆玉液,百读不厌……”“要
知道,一场音乐会、一场戏或一段朗诵是不能任意中断的,它促使我们随着作
者一道在共同的情感领域里尽情漫步,观赏珍奇”,作者通过列举了自己所读
过的几个作者,指出读书能丰盈精神,令人如啜饮琼浆玉液,乐而不疲;能让
人结识更多的作者,并跟随他们在共同的情感领域里尽情漫步,观赏珍奇。所
要读书有共享共情之乐。
从第三段“不过读者往往不是利用这种自由去回味读过的内容,或臆测未来的
情节,而是中断小说情节的发展,以腾出时间来咀嚼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
读书,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腾出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体味人生之乐。
从第三段“其实,我读书的目的倒并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了追索”可知,读
书可以追索阅读沿途的风景,追索人生的意义。享受追索思考之乐。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作者认为“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从文中“读是最重要的。不过,像这样懒
洋洋地读书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而且手头也得有书才行。我所谓‘手头有书’
是说那书的位置一定要近在咫尺,如果隔了两米远,我也就不会想起去读它了”
可以总结出,作者认为图书馆的书距离自己太远,而手头有书就可以更加方便
地阅读,并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体味。
从文中“我于是拼命通读手头的书,而且做了不少笔记,尽管事后从不去翻检。
对我来说,了解荷马意味着手头得有荷马的书。眼下我手头就有几本斯宾诺莎
的书。过去我一向不知世界上还有梅恩•德•比兰,直到有一天一位相识将他
的全集抱来放在我的案头,我这才晓得梅恩•德•比兰是何许人。而且,说句
实话,我发现读他的书真好比啜饮琼浆玉液,百读不厌。我对孔德的了解也是
通过同样的途径,很久以前我就已将他的十卷代表作买来放在案头了”,作者
更强调自己的读书是一种深受“感染”的、随性的、沉浸式的阅读,而且还会
通过反复阅读收获更多的乐趣等,而手头有书就会更容易满足这种需求,所以
作者并非否定“上图书馆”阅读。
对于自身的感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来进行解答,言之有理即可。比如
“手头有书”可以方便自己随时查阅、还可做笔记、方便日后随时翻检,或者
“手头有书”可以在读书时不断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可以通过复习重温再度
积蓄自己的阅读兴致等。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子柒,“现象级”网红。这位美食博主,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用
时间跨度极大的镜头记录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农家生
活,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视频在YouTube上备
受追捧,收获735万粉丝,影响力堪比CNN,无数外国粉丝留言“她让我爱上中
国文化”“求英文字幕跟进”。
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赘,国内网友则颇多质疑,很多人觉得她的视频
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是负面文化输
出。
落后还是先进,很多时候只是相对概念。持有这类看法的网友,其实是在潜
意识中将叙事背景设定为超现代的工业社会,选择的参照系大概也是发达国家的
大城市。礼赞工业成果无可非议,可讴歌田园生活就是展示“落后”吗?事实上,
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
落后。至于质疑李子柒镜头下的农家生活不真实,其实更无必要。艺术源于生活
必然高于生活,田园牧歌不一定要唯浑身污泥才是真实,美学大家朱光潜早就说
过,完全依葫芦画瓢把现实复制到艺术作品里,难有美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养蚕、缴丝、刺
绣、竹艺、木工、做纸……李子柒的故事何以无障碍地跨越地理,让不同文明之
间实现对话和交融?与其说是迎合了外国人对中国旧式田园生活的想象,不如说
是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的人类对田园诗意的怀念与畅想。“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爱生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
量,让不同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有慰藉。
当然,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
起之中国的好奇。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奥秘与魅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子柒至少是丰富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个
剪影。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有高楼大厦、大国重器,还有“一箪食一瓢饮”
的田园诗意。
与其纠结李子柒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或许我们更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
更好地进行文化输出。任何一种文化,要想被理解,首先得动人。记得在李子柒
做“古法长安纸”的视频下,很多外国人惊诧不已,然后有中国人用英语给他们
科普这是中国古老的造纸术。文化输出是一个涧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人
之力肯定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
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多样、
精彩的中国。
(摘编自《北京日报》2019年12月11日)
材料二:
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
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缭丝、刺绣、竹艺、木工等,
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印记,加之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
成功地在视频中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
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衰
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甲】
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
冲突论"意味。【乙】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不可能承担起“文化
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一个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遇的创业者,用自
己的勤奋和智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丙】
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落地于不同文化语
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
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
律。
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
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
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丁】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
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9年12月10日)
材料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文化输出”是文创领域“高大上”的、有着强烈使命
感的一种行为,需要很强大的包装能力。所以当《功夫熊猫》这部充满中国元素
但却是由外国人制作的电影火爆市场时,很多人为之遗憾——中国有许多很好的
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人们开始感叹,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
术实力的工作。
套用上面这种逻辑,李子柒显然不算文化输出,她只是误打误撞,让很多外
国人了解到中国的乡村生活和美食文化。而且,客观地说,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
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心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人是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
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需要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慰藉。
对于他们而言,李子柒来自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她的视频能获得愉悦、得
到放松,仅此而已。
那些认为李子柒不算文化输出的观点中,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说法,即李子
柒把中国落后的一面展示给了外国人,“中国人不是这样生活”,李子柒这样做
其实是中国人的罪人。准确地说,这种观点并非否定李子柒是文化输出,而是认
为李子柒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那么这里所要讨论的就是另外一个问题,
也就是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输出。
呈现中国真实甚至落后的一面到底对不对,这个问题几十年前就有过讨论。
1972年,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曾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到中国,拍摄了
一部名为《中国》的大型纪录片。但因为认为《中国》并没有展现中国最好的一
面,国内并不欢迎此片。而按照安东尼奥尼的说法,“《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
人的电影”,他还表示,“我没有坚持去寻找一个想象中的中国,而是把自己交
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我觉得是做对了"。后来这部电影获得了很多大奖,一直
被视为国外了解中国的窗口,即便到今天,它仍然是记录那个年代的重要的影像
资料,极具历史价值。
如今《中国》已经不再敏感,它成了怀旧的珍贵素材,很多人因此感激安东
尼奥尼的工作。从对《中国》的评价的变迁不难看出,一些陈旧过时的观点正逐
渐被抛弃,只是时不时还会冒出来吓唬人。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的案
例表明,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打动人、感染人,文化输出需要打破过去的条条
框框。
李子柒用唯美的风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技巧,但这只是提升
消费体验,她所讲述的那些故事,其“剧本”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这才是很多
人喜欢她的主要原因。澄清争议,走出误区,相信李子柒呈现给国外网友的东西
——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会激励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
文化输出,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
(摘编自新媒网2019年12月7日)
【小题1]
1.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子柒的作品在海外异常火爆,在国内却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
疑。B,国内很多网友质疑李子柒的原因是认为其作品展示了中国落后的一面,
而且不够真实。C.作者认为李子柒作品是否是文化输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
文化输出的深层思考。D.文章采用了驳立结合的论证结构,先反驳网友的观点,
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看法。
【小题2】
1.下面一句话放回材料二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
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A.甲B.乙C.丙D.丁
【小题3】
1.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认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创业者,她的作品虽然让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落地于不同文化语境,但算不上真正的文化输出。B.《功夫熊猫》的例
子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便可以为世界各国
文化的交融贡献中国智慧。C.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最初在国内并不受欢
迎,但是因为它的真实性,最终获得了广泛认同,这种经历与李子柒很相似。D.材
料三认为,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真实记录日
常生活,以小而美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
【小题4】
1,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
【小题5】
1.综观三则材料,李子柒的故事对中国文化输出有怎样的启示?
[知识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多角度发掘人文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内容,提出见
解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①李子柒的作品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具有浓浓的中国
韵味;②满足了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好奇心;③满足了在
现代社会中生活太久的人们对田园诗意的怀念与畅想,能够给在都市强大压力
之下生活的人们带来慰藉。
【小题5]①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
②不一定是宏大叙事,普通人的故事同样感人;③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
敢于展示真实的文化现状;④在输出内容上首先要做到“动人”,要能引发不
同国家人们的共鸣;⑤文化输出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更多人加人向世界展示中
华传统文化的大军;⑥文化输出无须太过刻意,应是潜移默化的。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对材料一中的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
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
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
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
A项,”在国内却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错误。材料一第2段
中说的是“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颇多质疑”,文中没有
说李子柒的作品在国内受到冷落,只是说质疑颇多。
故选Ao
【小题2】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性的能力。语言表达连贯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
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
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
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注意前后文的
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楼宇烈先生的话主要说明了人文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甲处主要是谈生活
方式,乙处主要是谈文化输出,丙处主要是讲李子柒的作品是传播中国文化的
优秀案例,丁处的后一句“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
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提到了人文精
神,与楼宇烈先生说的话相衔接,由此可知这句话放回丁处最恰当。
故选D。
【小题3】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的能力。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
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
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
体会。
B项,错误,举《功夫熊猫》的例子,是想证明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
力的工作。
C项,“这种经历与李子柒很相似”错误。李子柒的作品在国内只是受到了很
多质疑,但不是在国内不受欢迎,所以他们的经历不相似。
D项,”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错误。原文
是说“李子柒呈现给国外网友的东西一一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
会激励人,而不是“李子柒的成功”。
故选Ao
【小题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方法:①通读全文,整体感
知。②根据题干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范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答案均
在文中,分类整理选取关键词或句子转化,可以在保留关键信息的前提下换一
种表述方式。④列点分条陈述,依据分值答题。
本题,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然后回归文本,找
寻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进行分析概括。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
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缠丝、刺绣、
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可概括为:创造了一幅田
园牧歌的美好画卷,具有浓浓的中国风。
根据材料一第四五自然段,“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
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之好奇。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
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可以概括为: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
文化的奥秘与魅力的好奇。
根据材料三第二自然段“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心只
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人是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
下生活的人们,需要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慰藉”可概括为:能够给那些在
都市强大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带来慰藉。
【小题5】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解答
时需要仔细阅读三则材料,针对题目中的的''文化输出”这一要求找寻相关语
句。
材料一第6段,“文化输出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人之力肯定
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
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多样、精彩
的中国”可概括出:文化输出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更多人加人向世界展示中华
传统文化的大军;文化输出无须太过刻意,应是潜移默化的。
材料二第3段,“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
日常生活,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
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可概括为: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
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不一定是宏大叙事,普通人的故事同样感人。
材料三中的“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文化输出需要打
破过去的条条框框”“李子柒用唯美的风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
技巧,但这只是提升消费体验”以及她所拍摄的小而美的乡村生活获得了国外
网友的共鸣,可概括为: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敢于展示真实的文化现状;
在输出内容上首先要做到“动人”,要能引发不同国家人们的共鸣。
综上分析,本题从六个方面分六点概括李子柒的故事对中国文化输出的启示。
四、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
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
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
而笑之。问之,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选自《师说》)
【小题1]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今之众人众人:一般人B.圣人之所以为圣所以:的原因C.小学而大
遗遗:丢弃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羞耻
【小题2】
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C.夜驰之沛公军D.授之书
而习其句读
【小题3】
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古之人不余欺也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石之
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小题4】
1,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选段只是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B.选段论证了从师学习
的必要性,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C.选段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
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D.选段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
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知识点]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杂记文,韩愈(768-824)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A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耻:以……为耻。句意: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
故选Do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的“之”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
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A.助词,的。句意:用篆字山、龟、鸟、兽的图案雕饰。
B.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
C.动词,至!L句意:夜里骑马赶到沛公的军中。
D.代词,他,指童子。句意: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
故选B。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不知句子停顿,
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古之人不欺余也”。句意:古人没有欺骗我呀。
B.不是特殊句式。句意:要人没有疑惑很难!
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句意:靛青,是从蓝
草当中取得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深。
D.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铿然有声石者所在皆是也”。句意:发出铿锵
之声的石头到处都是。
故选A。
【小题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只是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错。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
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
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
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
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可见不只是批判士大夫
之族“耻学于师”,而是批判整个社会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
风气。
故选A。
参考译文: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很难!古代的
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
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
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
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
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
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
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学习了小的却丢了大的。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
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
“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
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
(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
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
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五、情景默写
1.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白居易《琵琶行》中,
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杜甫《登高》中,“②”道出诗人郁
积心中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无法用酒排遣的无限悲凉之情。
(2)李白的《蜀道难》中“③,④/两句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
惊险场面。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⑤,⑥”从时间的角度写出了洞
庭湖千变万化的景象。
[知识点]
名句名篇默写
[答案]
往往取酒还独倾潦倒新停浊酒杯飞湍瀑流争喧厩破崖转石万壑雷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情境默写这种类型,要求
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
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常考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时理解文章大意。
注意字形复杂的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倾"
"潦倒""喧"砾崖""壑""晖""象"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六、古代诗歌阅读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㈤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注】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望仙台:据说汉河上公授汉文帝《老
子章句》四篇而去,后来文帝筑台以望河上公,台即望仙台,在今河南陕县函谷
关附近。刘明府容:名容,生平不详。明府,唐代对县令的尊称。
【小题1]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言事。作者登台凭高望远,看到朝日初出、阳光四照的样子,心情顿觉
开朗。B.前面写登台所见,结尾表达酬赠之意,将一首应酬诗写得有声有色、
不落俗套。C.这首诗写景气势雄浑,酣畅淋漓,转承流畅自然,抒情袒露直接,
感染力强。D•尾联言志。诗人认为既然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那么也就不必
再汲汲于仕途了。
【小题2】
1.本诗与《登高》都是登高抒怀之作,但诗人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
要分析。
[知识点]
酬和类,咏史怀古
[答案]
【小题I】C
【小题2】①《登高》表达了诗人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②《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知音难遇的喟叹,想要
归隐的愿望。
[解析]
【小题11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抒情袒露直接”错误,本诗用典抒情,委婉含蓄。
故选C。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登高》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自伤身世,诗人目睹苍凉
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
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表达了诗人穷困潦
侄h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颈联“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抒发
历史感慨:望仙台所在地的地方长官,经过多次改朝换代,难以记住他们一个
个的名字。当年礴溪垂钓、后来被周文王聘请为宰相的姜尚,也早死了多年,
再也不能回来了。尾联言志。“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既然功名
利禄都是过眼云烟,那么就不必拼命走仕途了。不如沿着陶渊明的道路,采菊
东篱下,饮酒自娱。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知音难遇的喟叹,想要归隐的愿望。
七、选择题组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媒体曾就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披露过这样一组数据:美国1.2小时,
韩国0.7小时,美国0.6小时,中国0.2小时。中国小学生每天仅有12分钟的
家务劳动时间,少得可怜的数据告诉我们:如今的中小学生已经很少主动承担家
务。久而久之,劳动教育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中就会逐新被忽视和o如何
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成了当下的问题,家庭劳动应该是劳动教育的首选,
从叠被子、打扫卫生到洗衣做饭,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是帮助孩子们跨
越锻炼第一道自我的门槛。孩子们的广阔未来,只有从基础做起,由小及大,生
活的“技能包”才能不断充实;由近及远,()。如今,教育理念不
断更新,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然成为社会o让孩子放开手脚、主动体验
劳动之乐,教孩子学会合作、尽享劳动之美,应成为今后家校共同努力的
方向。
【小题1】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边缘化棘手趋势不容置喙B,隔离化敏感共识不容置
疑C.隔离化敏感趋势不容置喙D,边缘化棘手共识不容
置疑
【小题2】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才能一层层夯实成长的基石B.生活的技能才能不断提高C,成长的基石才能
一层层夯实D.人生的基础才能一步步夯实
【小题3】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生活技能看似琐碎,却是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B.这
些生活技能看似琐碎,却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C.这些生
活技能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尽管都很琐碎。D.这些生活
技能能帮助孩子们第一道跨越锻炼自我的门槛,尽管都很琐碎。
[知识点]
一般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句复位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解析]
【小题1]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
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
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
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
用法。
第一处,“边缘化”,使靠近边缘;使处于不重要的地位;“隔离化”,不让
聚在一起,使断绝往来;结合“劳动教育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中就会逐新被忽
视”分析,此处主要讲劳动教育会越来越处于不重要地位了,选用“边缘化”。
第二处,“敏感”,易于引起反应的;“棘手”,形容事情难办;结合“如何
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问题”分析,此处主要讲“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是难办的事情,选用“棘手”。
第三处,“共识”,共同的认识;“趋势”,事情发展的动向;结合“教育理
念不断更新,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然成为社会”分析,此处主要讲培养孩子
健全的人格已成为社会的共同认识,选用“共识”。
第四处,“不容置喙”,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
怀疑;此处不存在插嘴说话的问题,“让孩子放开手脚、主动体验劳动之乐,
教孩子学会合作、尽享劳动之美”应成为今后家校共同努力的方向,是不需要
质疑的,选用“不容置疑”。
故选Do
【小题2】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
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
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
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结合“孩子们的广阔未来,只有从基础做起,由小及大,生活的‘技能包'才
能不断充实”分析,主要讲孩子生活成长的基础等。
A项,前句陈述对象为孩子的基础,后句陈述对象为“基石”了,陈述对象不
一致。
B项,“生活的技能”与上文“生活的‘技能包'”的比喻修辞不一致,且与
“由近及远”不连贯。
D项,“人生的基础”与前句“生活的‘技能包'”的比喻修辞不一致。
故选C。
【小题3】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
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
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
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A项,搭配不当,“生活技能”与“门槛”搭配不当。
C项,表意不明,“尽管都很琐碎”表意不明,是“这些生活技能”琐碎,还
是“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琐碎。
D项,语序不当,"第一道跨越锻炼自我的门槛”语序不当,“尽管都很琐碎”
表意不明。
故选B。
八、选择简答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
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
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听不见声音;眼也渐渐花了,弥漫着的
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
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
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
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①?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
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
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
染上了中国的颜色,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
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
重要(),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
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注视着
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
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是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入那
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小题1】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充满标志一鸣惊人了无牵挂B.充溢标志不同凡响毫无羁绊C.充
满标示一鸣惊人毫无羁绊D.充溢标示不同凡响了无牵挂
【小题2】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那震耳欲聋的声音,让人听不到对方在说
什么;那上下翻飞的水雾,把人的眼睛迷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
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小题3】
1.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知识点]
一般词语,熟语(含成语),语句(语段)表达效果,情境补写
[答案]
【小题1】B
【小题2】①原文运用细节描写,说“看见对方开口”是视觉,“听不见声音”
是听觉,视听结合,通过看见开口而听不见人声,更生动地写出黄河壶口瀑布
声势浩大,不仅“震耳欲聋”,也掩盖住了渺小的人声,更具感染力;②“黄
色的旋涡”''上升”“下降”等词是视觉描写,写出水雾的上下动荡,也写出
人的错觉,更形象地表达了“眼花”的具体感受,让人如身临其境,自然更富
有表现力。③采用侧面衬托的手法,通过人的反应来衬托壶口瀑布声音的巨大。
【小题3】①水也该是清的吧;②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
[解析]
【小题11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充满:布满,填满;充分具有。充溢:充满洋溢、满溢。从“硝烟一样的股股
黄雾”和“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可见,此处不是“填满”,而是指多到
满溢出来,故选“充溢”;
标志:表明特征的记号、表明某种特征。标示:标明;显示。此处指人类进化
的“特征”,故选标志;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不同凡响:事
物不平凡,很出色。此处“是她第一声啼哭”,不存在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
啼哭也不是“惊人的成绩”,主要是强调其不同寻常,故选“不同凡响”;
了无牵挂:没有一点点的牵连挂念。毫无羁绊:丝毫没有束缚和牵制。“了无
牵挂”通常形容人没有了牵挂和拖累,此处形容黄河水,对象不是人,要选“毫
无羁绊”。
故选B。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