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学案_第1页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学案_第2页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学案_第3页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学案_第4页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33页第13讲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了解当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知识点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1)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逐渐形成多元一体格局。(2)在旧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3)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4)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2.标志: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内容①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②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2)意义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外,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县(旗)。知识点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2.表现(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法制轨道。(2)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进行了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3)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4)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5)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3.作用(1)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2)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3)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知识点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1.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4.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考点01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1.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在新中国后才开始实行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答案】D【解析】据材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故D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在新中国前已经实行,故A项排除。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不包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B项排除。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大制度,故C项排除。2.下列对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共同纲领》是最早规定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文件②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③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④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省级自治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C【解析】《共同纲领》的确是最早规定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文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也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1947年5月1日,我国成立了第一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但此时新中国还没有建立,所以本题答案只有选C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考点0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先进的管理体制D.都享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三者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故B项正确;A项中“不同的社会制度”错误,排除;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不是三者的共同点,排除C项;D项中行政自主权错误,排除。故选B。4.如果让同学们组织一次“和睦大家庭”为主题的民族关系图片展览,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A.《共同纲领》的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段C.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庆典 D.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符合材料的时间和情境限定,故选D;《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定,排除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于1954年,与材料时间限定不符,排除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因此其十周年庆典为1957年,C项与材料时间限定不符,排除。1.(2009·天津高考真题)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答案】C【详解】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标志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与材料1954年12月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是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中共八大召开都是在1956年。故C正确。2.(2013·江苏高考真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迅速展开筹建新中国的工作。故本题应选A项;B项发生于“文革”结束后,C项提出于1956年,D项提出于1953年,均与题目中的时间“1948-1949年”不符。3.(2008·江苏高考真题)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20世纪60年代的重大事件的记忆。其中C项发生在1965年,是符合题意的。一、单选题1.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2.1956年4月18日,原辖贵州东部的镇远专区撤销,同年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建立,州政府驻凯里。下列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选举制度3.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至今,西藏自治区人大已制定了150多个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据此可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使得自治权得到了重要体现 B.表明民族平等是民族政策的核心C.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D.促使少数民族享有高度的自治权4.清朝理藩院负责少数民族事务,元朝在西南实行土司制度,新中国建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上述材料说明A.中国具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传统 B.中国社会治理模式具有传承性C.中国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格局 D.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做主5.下图为内蒙古日报记述的内蒙古自治区70年发展历程的宣传画。这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集中反映了各阶级的根本利益C.使各民族实现了共同繁荣 D.保证了内蒙古地区的长期稳定6.“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相见才有味,阿妹哎,好久不见真想见,阿妹哎,见到阿妹心欢喜,阿妹……”……这首民歌婉转、深情,创作灵感来源于黎族聚居区。它广为传唱A.海南 B.云南 C.广西 D.贵州7.《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下图所示自治区中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自治区是A.① B.② C.③ D.④8.“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我国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形成许多民族杂居的状态。由于我国各民族交叉的时代很多,互相影响就很多,甚至于互相同化也很多。”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B.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C.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9.构成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法律基础的《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员选举法》,不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议员选举做出了大量法律变通,还专门制定了针对民族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这表明,民国初期A.“五族共和”得到实现 B.制度建构考虑民族因素C.少数民族参政愿望强烈 D.法律创设脱离实际需要10.据图表推知,1960年到1985年《人民日报》对美报道的变化说明中国《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积极报道0(0%)2(2%)51(14%)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中性报道16(5%)10(11%)224(62%)A.社会制度影响媒体报道 B.战后两极格局发生变化C.中苏关系恶化影响报道 D.中国对外政策进行调整二、材料分析题11.地方治理措施反映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历史大事记摘录(如下表)时间措施名称1947年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1997年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1)依据表格材料和所学,分别说明三个区地方治理各有什么特点?(2)关于三个区的设置有什么启示?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即已提出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此后分别在关中正宁县建立了回族自治乡,在城川建立了蒙古族自治区。材料二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民族自治机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积极作用。(2)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有何突出变化?这些规定有何意义?试卷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33页参考答案1.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少数民族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就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B;人民代表大会制并不是一项特别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而推行的政治制度,它的针对范围是全国人民,排除A;政治协商制度也不是一项特别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而推行的政治制度,排除C;村民自治制度是一种新型的基层民主制度,它也不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而推行的,排除D。2.C【详解】1956年撤销镇远专区,设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政协制度是政党制度,与题干中少数民族自治州设立无关,排除B;基层选举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3.A【详解】由材料“西藏自治区人大已制定了150多个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使得自治权得到了重要体现,故选A;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作用,而不是解释民族政策实施的原因,无法得出“民族平等是民族政策的核心”的结论,排除B;材料强调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前提,而未强调义务,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民族自治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不是高度自治权,排除D。4.A【详解】清朝设置理藩院、元朝实行土司制度、新中国实行少数民族自治区,这说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A正确;新中国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古代的土司性质不同,排除B;通过题干无法判断我国民族格局,排除C;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做主,排除D。5.A【详解】“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意味着民族团结,而民族团结有助于国家统一,A正确;宣传画主题是民族团结,而非社会阶级利益,排除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但是尚未实现,排除C;D表述绝对,排除。6.A【详解】海南是黎族聚居区,A正确;云南是傣族聚居区,排除B;广西是壮族聚居区,排除C;贵州是苗族聚居区,排除D。7.A【详解】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10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成立,1965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1日正式成立。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排除B、C、D。8.A【详解】根据材料“我国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形成许多民族杂居的状态。由于我国各民族交叉的时代很多,互相影响就很多,甚至于互相同化也很多”可知,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和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A正确;古代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存在战争,排除B;题干强调的历史因素而非经济任务,排除C;D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9.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对少数民族议员和少数民族地区相关法律法规做了大量的变通和制定,这表明民国初期政权构建考虑民族因素,故选B项;A项的“得到实现”不符合实,故排除A项;材料表明民国政府制度构建考虑少数民族因素,但不能说明少数民族参政愿望强烈,故排除C项;这一做法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需要,故排除D项。10.D【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1960年到1985年《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积极的增多,消极的减少,中性的增多,这反映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正在进行调整,中美关系有所缓和,故D项正确;ABC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1.(1)特点:民族自治区: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或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特别行政区: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和高度自治权(或“一国两制”)。(2)启示:地方治理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符合国情,有中国特色;适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