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革命破坏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奴隶阶级革命地主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农民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革命近代中国国情和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国情战争签订条约社会性质改变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南京条约》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起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加深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马关条约》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进一步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战败而结束。一位爱国志士画了一幅中国疆域的《时局图》。
图上那虎踞朔方的北极熊,横扑在长江流域的猛虎,蹲坐在西南边陲的毒蛙,曲盘在山东半岛的一圈肥肠似的怪物,以及升自东瀛列岛的太阳和来自太平洋的秃鹰,分别代表了俄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把列强瓜分中国的态势描绘得赤裸裸活脱脱,令人猛醒!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政治租界地内的“国中国”经济
在外国巡捕监视下的中国劳工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文化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美国支持蒋介石
第三,封建经济不但依然保持,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中国的民族资本家开办的工厂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存在,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1935年旧上海的集体婚礼旧中国农民的生活
第六,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毫无政治自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江淮一带饥饿的农民长江洪水暴发后的灾民逃难的灾民饿死街头的灾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两大任务主要矛盾两大任务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民民主的国家。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资产阶级改良派登上历史舞台辛亥革命(1911)太平天国:农民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而是落后的小生产者,因此单纯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的。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级,在具有革命性的同时,还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走向了穷途末路。中国革命必须有一个新的阶级来领导,用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才能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转变的标志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的原因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成为反帝、反封的领导者。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所领导。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反帝反封的革命不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以后反帝反封的革命前途不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其中第一个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五四运动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第一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划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过程过程历史时期理论依据基本思想党成立后无产阶级领导权、农民同盟军逐步形成大革命失败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达到成熟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革命的三多法宝、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根据地建设、党的建设继续发展抗战胜利后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党的二大党的三大党的四大大革命失败后根据地时期抗战胜利后党的二大后,开展工人运动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没提出领导权问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党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面对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谁领导革命?领导谁进行革命?怎样领导革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第一次提出概念基本内容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初步概括其内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完整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革命对象(任务):三座大山革命动力:四大阶级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途:社会主义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革命的对象“不是别的,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因为,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中,压迫和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它们二者。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帝国主义直接阻碍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经济上战争赔款《南京条约日对英国赔款2100万元《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万两白银《马关条约》对日本赔款2300万两白银《辛丑条约》对英、法、德11国赔款45000万两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00万两)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勾结中国的封建反动势力,共同压迫中国人民政治上侵犯中国主权,勾结中国的封建反动势力,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思想文化上基督教长老会教堂
天主教烟台教区主教府
——只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中华民族才能得到真正的独立。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个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革命对象之一
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和敌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革命的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革命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动力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核心问题。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社会性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主要对象帝国主义、封建势力革命任务民族革命、民主革命革命内容、特点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领导力量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前途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无产阶级特点与先进生产方式相联系无产阶级共同优点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富于组织性纪律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压迫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特点分布集中,有利于组织和团结与农民阶级有着天然联系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在联系革命的对象和任务相同革命的基本动力相同革命的性质相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革命所处的时代不同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革命的前途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府,不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产阶级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陈独秀“右”倾教条主义“二次革命论”,主张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将来再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阶段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第二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毛泽东、周恩来参加选举。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政权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政权组织形式,但其发展趋势是向社会主义方向转变。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翻身农民的土地执照。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军管会接收江南造船厂命令。军管会没收中央银行命令。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保护民族工商业毛泽东视察上海申新九厂。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毛泽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新民主主义文化坚持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和大众的方向。
工农干部学习科学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时间历史事件道路的确定建党初期城市为工作重心缺乏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重要性认识1927年大革命失败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建立井冈山根据地1928年10-11月白色政权包围“工农武装割据”,奠定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1931年1月党内对形势的悲观思想初步形成以乡村为中心的红色政权和准备夺取政权全国政权1938年11月长征胜利后先占领农村,后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油画:井冈山会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和内容2依据内容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具体国情所定武装斗争,建立军队,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农民是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实行土地革命,发动广大农民支持和参加革命,为夺取政权奠定基础庞大的反革命军队长期占据中心城市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最后胜利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3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在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
——邓小平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实现的重要内容。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统一战线1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是一个最有觉悟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毛泽东工农联盟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我们一定不要破裂统一战线,但又决不可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毛泽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照片周恩来到西安毛泽东重庆谈判武装斗争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海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 2025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与合同管理
- 2025学校食堂承包合同样本
- 2025拼多多合作伙伴供货合同
- 2025销售顾问聘用劳动合同模板
- 2025探讨附条件赠与合同
- 艺术学博士研究之旅
- 2025合同应收账款质押范本
- 2025年探讨合同自愿原则范文
- 2025年房地产销售合同
- 2025至2030中国射频芯片市场趋势展望及需求前景研究报告
- 应急急救知识课件
- 文综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 鼠伤寒沙门菌护理查房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K30自动生成及计算试验记录
- (完整)教育心理学-各章节重点学习笔记
- 建筑行业施工期间意外伤害免责协议
- 民兵国防知识教育教案
- 毒理学研究新技术应用-深度研究
- 变压器容量计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