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7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指纹识别设备通用规范IBGv2019-08-30发布2020-03-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GB/T37742—2019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分类 6要求 7试验方法 8质量评定程序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测试卡 附录B(规范性附录)故障的分类与判据 ⅠGB/T37742—2019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春鸿达光电子与生物统计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福建师范大学、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诺君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巴塔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春林、高健、王文峰、秦日臻、钟陈、冷霜、朱亚军、林冠辰、陈星、陈智勤、彭程、宋方方、刘旭东、樊磊、宁静、赵先林、王升国、王美、刘金涛、王佳楠、崔新亮。1GB/T37742—2019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指纹识别设备通用规范本标准规定了生物特征识别应用中指纹识别设备的要求、试验方法、质量评定程序、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生物特征识别应用中指纹识别设备的研制、生产和检验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试验B:高温GBFcGB/T4857.2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2部分:温湿度调节处理GB/T4857.5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GB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5080.7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T5271.14—2008信息技术词汇第14部分: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GB/T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5934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GB/T17618—2015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626.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8455—2010包装回收标志GB/T20145—2006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GB/T26125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GB/T26237.2—2011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第2部分:指纹细节点数据GB/T26237.3—2011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第3部分:指纹型谱数据GB/T26237.4—2014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第4部分:指纹图像数据GB/T26237.8—2014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第8部分:指纹型骨架数据GB/T26238—2010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术语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T28826.2信息技术公用生物特征识别交换格式框架第2部分:生物特征识别注册机构操作规程GB/T37742—2019GB/T信息技术GB/T信息技术分:生物特征识别服务供方的测试断言GB/T33767.4—2018信息技术生物特征样本质量第4部分:指纹图像数据GB/T33842.2—2017信息技术GB/T26237中定义的生物特征数据交换格式的符合性测试方法第2部分:指纹细节点数据GB/T33842.4—2017信息技术GB/T26237中定义的生物特征数据交换格式的符合性测试方法第4部分:指纹图像数据ISO/IEC29109-8:2011信息技术对ISO/IEC19794中定义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的3术语和定义GB/T26238—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具备指纹采集、登记、存储、比对及结果输出等部分功能或者全部功能的装置。注:通常指纹识别设备可按用途进行分类,每类设备包含不同的功能,如:采集设备、验证设备、辨识设备等。3.2指纹识别设备上感知并获取指纹信息的器件。3.3指纹识别设备对测试卡上等间距黑白线对或凸凹线对的分辨能力。注1:设备分辨力包括水平方向分辨力和垂直方向分辨力。3.4从指纹样本中提取的,用于比对的数值或标记。3.5已存储的、用于比对的指纹特征项的集合。3.6根据登记策略,采集用户指纹图像,并创建和存储指纹模板数据记录。3.7估算、计算或者测量指纹特征项和指纹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和相异度。1∶N23GB/T37742—20193.8将指纹特征项与多个指纹模板进行指纹比对,返回候选者列表或比对判定的过程。3.9从用户手指接触指纹传感器,到设备输出指纹比对结果为止所用的时间。注:指纹比对响应时间按照比对方式分为指纹验证响应时间和指纹辨识响应时间。以干涉指纹识别设备的操作为目的,呈现给指纹采集模块的一种攻击行为。对呈现攻击的自动侦测。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BDB: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块(BiometricsDataBlock)5分类依据工作模式,指纹识别设备可分为两类:集、登记和比对等操作,并输出结果;并输出结果。5.2指纹采集方式依据指纹采集方式,指纹识别设备可分为按压式、刮擦式和滚动式等。产品应结构完整、外观洁净,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和污染等。表面涂镀层应均匀、不应起泡、龟裂、脱落和磨损。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接口应有通用符号或中文明确标识,且不易被擦除。产品的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安装可抽换部件的接插件应能可靠连接,键盘、开关按钮和其他控制4GB/T37742—2019部件的控制应灵活可靠,布局应方便使用。6.2数据交换格式数据交换格式涉及指纹图像、指纹细节点、指纹型谱和指纹型骨架4种数据交换格式,分别符合以下标准:;;GB具有以下指纹采集功能:产品应按照GB/T33767.4—2018给出质量分数,并可给出指纹图像质量合格性判定。产品应具有侦测或防止假体指纹等呈现攻击的能力。产品应能登记和保存用户指纹模板。产品具有以下指纹比对及输出的功能:a1)指纹验证:应能验证用户的真实身份是否与其声称的身份一致;2)指纹辨识:应能辨识已进行指纹登记用户的身份,并能拒绝未登记用户。产品应能对已经登记的指纹模板进行删除操作。产品应能设置控制参数,如工作模式、指纹比对方式、比对阈值、最大比对尝试次数等。产品宜能提示已登记指纹的用户数量,以及最大用户容量。在电源掉电或者更换电池时,产品内已保存的指纹模板不应丢失或受到破坏。5GB/T37742—2019主动式设备应具有普通用户、管理员的不同使用权限管理功能,在指纹登记、删除、查询、参数设置等操作中应具有相关的授权机制。主动式设备应具备日志管理功能,包括但不限于:1)指纹采集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事件;2)指纹登记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事件;3)指纹比对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事件;4)指纹删除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事件;5)参数设置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事件。日志有效时间等。产品应能通过显示屏、声音、灯光或其他显示装置指示/显示设备的状态。产品宜具有自动节能功能,如休眠功能。的线对。根据产品能够分辨测试卡上水平和垂直线对的情况,判断传感器所达到的分辨力。测试卡应符合附录A要求。6.4.3指纹比对响应时间当登记的指纹模板仅为一个,且使用者指纹图像质量判定合格时,指纹比对时间应达到如下要求:6.4.3.2指纹辨识响应时间当登记的指纹模板达到最大容量,且使用者指纹图像质量判定合格时,指纹比对时间应达到如下要求:GB/T37742—20196.5通信接口产品支持的数据通信的接口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应符合BioAPI接口相关标准,包括GB/T30267.1—2013和GB/T36094—2018。6.7生物特征识别注册指纹识别设备以及设备所采用的指纹特征提取算法、指纹特征比对算法、指纹质量算法和指纹BDB格式等,应按GB/T28826.2的有关规定进行注册。6.8环境适应性产品的气候环境适应性应满足表1的要求。表1气候环境适应性温度℃相对湿度(40℃)%气压kPa工作贮存运输工作贮存运输-10~40-25~5530~9020~9386~1066.8.2机械环境适应性产品的振动适应性应满足表2的要求。表2振动适应性试验项目试验内容指标初始和最后振动响应检查10~55扫频速度/(oct/min)≤1定频耐久试验持续时间/min67GB/T37742—2019表2(续)试验项目试验内容指标扫频耐久试验10~55~10扫频速度/(oct/min)≤1循环次数5注:表中位移幅值为峰值。产品的冲击适应性应满足表3的要求。表3冲击适应性峰值加速度脉冲持续时间冲击波形半正弦波6.8.2.3运输包装件跌落适应性产品的运输包装件跌落适应性应满足表4的要求。表4运输包装件跌落适应性kg跌落高度<1010≤≤20>206.9电磁兼容性产品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应符合GB/T9254—2008规定的B级要求。产品的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17618—2015的规定。6.9.3静电放电抗扰度产品的静电放电抗扰度应符合GB/T17626.2—2018表1中试验等级4规定的要求。8GB/T37742—20196.10电源适应能力值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6.10.3电线组件应符合GB/T15934的规定。产品的安全应符合GB4943.1—2011的设备安全通用要求,指示灯的安全性应符合GB/T20145—采用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衡量产品的可靠性水平。6.13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适用时,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应符合GB/T26572的要求。7试验方法7.1试验环境条件本标准中除环境适应性试验外,其他试验均在下述条件下进行:;;7.2外观和结构用目测手动方法进行结构检查。7.3数据交换格式指纹数据交换格式的符合性分别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测试:;;cISOGB/T37742—2019将受试样品与测试平台连接,受试样品加电启动后,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步骤,检查受试样品是否能进行指纹图像采集,并输出指纹图像或指纹特征项、质量分数或相关提示等信息。采集不少于10名测试人员的指纹图像,分别在指纹传感器的中心区域正常按压手指,以及在指纹信息。呈现攻击侦测的试验方法由受检方与检测机构协商确定。受试样品加电启动后,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步骤,检查受试样品是否能进行登记用户指纹的操作,操作完成时应有登记成功的提示。进行指纹登记功能试验后,对已登记指纹的用户进行指纹验证或辨识,检查用户是否被受试样品正常识别。受试样品加电启动后,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步骤,对已登记的用户指纹进行删除操作,检查受试样品操作完成时是否有删除成功的提示,然后该用户不能正常识别。受试样品加电启动后,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步骤,检查受试样品是否能查看、修改工作模式、指纹识别方式、比对阈值、最大比对尝试次数等控制参数。受试样品加电启动后,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步骤,检查受试样品是否能查看已登记指纹的用户数量,以及最大用户容量。如果超过最大用户容量,则不能再次登记用户指纹,并有相应提示。受试样品加电启动后,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各项功能试验正常后,切断电源,然后重新加电启动,检查受试样品在断电前已保存的指纹信息是否丢失。主动式受试样品加电启动后,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查受试样品在指纹登记、删除、参数设置过程中,普通用户、管理员是否具有相应的使用管理权限。9GB/T37742—2019主动式受试样品加电启动后,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查受试样品在指纹登记、比对、删除、参数设置等过程中,是否能按规定产生日志记录。受试样品加电启动后,检查受试样品是否能通过显示屏、声音、灯光或其他显示装置指示/显示其状态。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设置,在开启节能功能后,检查受试样品是否进入节能状态。将测试卡平放在指纹采集窗正中,并调整测试卡方位,使测试卡上的线对与采集窗边缘线平行或垂直。采集测试卡图像,放大测试卡图像以便于观察,在大于指纹传感器分辨率的显示器上观察测试卡上的水平和垂直线对,根据清晰度判断设备分辨力的大小。采集一幅采集窗背景图像,保存为无格式位图文件,测量采集窗背景图像的水平和垂直像素数,并注:采集窗背景图像是指在没有手指接触指纹传感器采集窗情况下所成的图像。7.5.3指纹比对响应时间清空受试样品内的指纹模板,然后登记被测试人员的1个指纹模板,并且指纹图像质量经过合格判定。用被测人员已经登记的手指,进行1次指纹搜索操作,结果提示成功则操作有效,记录操作有效时ti。t。7.5.3.2指纹辨识响应时间构建一个指纹图像库,指纹图像来自不同的人及不同手指,数量不低于设备最大用户容量,且不包含被测人员的指纹。指纹图像库和被测人员的指纹图像质量合格判定。受试样品需要按最大用户容量,预先对指纹图像库中的指纹提取特征项,并作为指纹模板下载到受试样品。选择1个被测人员,首先删除最后一个指纹模板,然后现场登记被测人员1个指纹模板。用被测人员已经登记的手指,进行10次指纹搜索操作,结果提示成功则操作有效,记录操作有效时10t。用被测人员未登记的手指,进行10次指纹搜索操作,结果提示失败则操作有效,记录操作有效时每GB/T37742—2019t。+t27.5.4错误接受率/错误拒绝率构建一个指纹图像库,指纹图像来自不同的人及不同手指,且不包含被测人员的指纹,指纹图像数量为S。受试样品需要预先现场登记被测人员的指纹模板,指纹模板数量为T。指纹图像库和被测人员指纹的测试样本数量应达到评估6.4.4所规定指标的规模要求,且测试样本质量经过合格判定。示例:指纹图像库的数量S为10000枚,现场登记被测人员的指纹模板数量T为100个。T×100%。对指纹库中的指纹提取特征项,分别下载到受试样品做指纹搜索操作,记录提示成功的次数N,FAR=[NT×S×100%。如果受试样品的最大用户容量值不足T,那么需要分批次登记,使登记总数累计达到T个。同时,在进行错误拒绝率和错误接受率测试过程中,指纹搜索操作也需要分批次的进行。7.6通信接口连接受试样品的通信接口,检查受试样品是否能正常传输数据。BioAPIa)如产品符合GB/T30267.1—2013规定的软件接口,按GB/T30268.2—2013的测试方法检查产品是否满足标准要求;7.8生物特征识别注册通过检查样品资料及检测样品内部存储的数据中的注册信息是否与注册机构公布的注册信息一致。7.9环境适应性以下各项试验中,规定的初始检测和最后检测,统一按6.1的要求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通电后受试样品应能正常工作。7.9.2.2贮存运输温度下限GB/T37742—20197.9.3.2贮存运输温度上限检测。7.9.4.2贮存运输条件下恒定湿热GBCabGBFc测。受试样品在不工作状态下,按表2规定值,分别在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进行振动。7.9.5.2初始振动响应检查试验在给定频率范围内,在一个扫频循环上完成。试验过程中记录危险频率,包括机械共振频率和用初始振动响应检查中记录的危险频率进行定频试验,如果两种危险频率同时存在,则不得只选其中一种。在试验规定频率范围内如无明显共振频率或无影响性能的频率,或危险频率超过4个则不做定频耐久试验,仅做扫频耐久试验。按表2给定频率范围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作为一次循环。按表2规定的循环次数进行,已做过定频耐久试验的样品不再做扫频耐久试验。7.9.5.5最后振动响应检查此项试验在不工作条件下进行,对于已做过定频耐久试验的受试样品应做此项试验。对于做扫频耐久试验的样品,可将最后一次扫频试验作为最后振动响应检查。本试验应将记录的共振频率与初始GB/T37742—2019振动响应检查记录的共振频率相比较,若有明显变化,应对受试样品修整,重新进行该项试验。试验结束后,进行最后检测。GBEa表3规定值,在不工作条件下,分别对三个互相垂直轴线方向进行冲击,冲击次数各为三次,试验后进行最后检测。7.9.7运输包装件跌落将运输包装件按GB/T4857.5和表4的规定值进行跌落,任选四面,每面跌落一次。试验后按产品标准的规定检查包装件的损坏情况,并对受试样品进行最后检测。7.10.1无线电骚扰限值的测量方法按GB/T9254—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7.10.2抗扰度限值的测量方法按GB/T17618—2015规定的方法进行。7.10.3静电放电抗扰度的测量方法按GB/T17626.2—2018规定的方法进行。按照表5组合对受试样品进行试验,每种组合运行检查程序一遍,受试样品工作应正常。表5交流电源适应能力组合标称值电压V频率Hz12345GB/T37742—2019样品工作应正常。样品工作应正常。受试产品的安全试验按GB4943.1—2011的设备安全试验方法、GB/T20145—2006的光源安全性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本标准规定可靠性试验目的为确定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试验周期内综合应力规定如下:限25%。—温度应力:受试样品在一个周期内由正常温度(具体值由产品标准规定)升至表1规定的温度左右。一个周期称为一个循环,在总试验期间内循环次数不应小于3次,每个周期的持续时间应不大于。可靠性试验按GB/T5080.7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和可靠性验收试验的方案由产品标准规定。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运行检查程序,故障的判据和计入方法按附录B的规定,并只统计关联故障数。试验时间应持续到总试验时间及总故障数均能按选定的试验方案做出接收或拒收判决时截止。多台受试样品试验时,每台受试样品的试验时间不得小于所有受试样品的平均试验时间的一半。7.14限用物质的限量测定按GB/T26125的方法进行。8质量评定程序产品在定型时(设计定型、生产定型)和生产过程中应按本文件和产品标准中的补充规定进行检验,并应符合这些规定的要求。8.2检验分类本标准规定的检验分为:GB/T37742—2019。各类检验项目和顺序分别按表6规定。若产品标准中有补充的检验项目时,则应将其插入至表6相应位置。表6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要求章条号试验方法章条号定型检验质量一致性检验逐批检验周期检验1外观和结构12○○○2数据交换格式23○○○3功能34○○○4性能45○ ○5通信接口56○ △6软件接口67○ △7生物特征识别注册78○—△8环境适应性89○—△9电磁兼容性9○—△电源适应能力○—△安全○○a○a可靠性○ △限用物质的限量○ △a在逐批检验和周期检验中,安全检验仅做接地连续性、接触电流和抗电强度3项。8.3.1产品在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应通过定型检验。8.3.2定型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委托通过国家认证认可主管部门认可的测试机构进行。8.3.3定型检验中的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样品数按表7抽取或依据设备批量、试验时间确定。其他检验表7抽样样品数批量或连续生产台数最佳样品数最大样品数全部全部35~58~6~8GB/T37742—20198.3.4定型检验中的各试验项目失效的判定和计入方法见附录B。除可靠性试验外,其余项目均按以下规定进行。试验中出现故障或某项通不过时,应停止试验,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重新进行该项试验。若在以后的试验中再次出现故障或某项通不过时,在查明故障原因,排除故障,提出故障分析报告后,应重新进行定型检验。8.3.5检验后要提交定型检验报告。8.4.1逐批检验由设备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8.4.2批量生产或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全数逐批检验,检验中,出现任一项不合格时,返修后重新进行检验,若再次出现任一项不合格时,则判该台产品为不合格品。逐批检验中性能和外观结构检查,允许按GB/T2828.1进行抽样检验,如采用抽样检验,由产品标准规定抽样方案和拒收后的处理方法。8.4.3通过检验的产品为合格产品。8.5周期检验8.5.1连续生产的产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周期检验。8.5.2周期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或委托通过国家认证认可主管部门认可的测试机构负责进行。根据订货方的要求,产品制造单位应提供该产品近期的周期检验报告。8.5.3周期检验样品应在逐批检验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其中可靠性试验的样品数根据产品批量、试验时间和成本确定,其余检验项目的试验样品数为2台。8.5.4周期检验中的各检验项目失效的判定和计入方法见附录B。除可靠性试验外,其余项目的故障按以下处理:检验中出现故障或任一项通不过时应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经修复后重新进行该项检验。之后,再顺序做以下各项试验,如再次出现故障或某项通不过,在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再经修复后,应重新进行周期检验。在重新进行周期检验中又出现某一项通不过的情况时,判该产品通不过周期检验。经过周期检验中的环境试验的样品,应印有标记,一般不应作为合格品出厂。8.5.5检验后要提交周期检验报告。产品标志相关标准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装箱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体安全储存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15 《分享真快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光柱液位控制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输电线路迁改项目实施计划
- 2025至2030年中国扁底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度科技创新项目赞助合同协议书编制指南
- 二零二五年度合伙购房项目合作信息共享协议
- 2024-2025学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英语各单元教学设计
- 国家病案质控死亡病例自查表
- 一年级体育教案全册(水平一)下册
- 全身麻醉后护理常规
- 《积极心理学(第3版)》 课件 第2章 心理流畅体验、第3章 积极情绪的价值
- 2024至2030年全球及中国3D硅电容器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解析版)
- 三个和尚幼儿故事课件
- 浙江省杭二中2025年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四五六七)数学试题含解析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3课《学会反思》精美课件
- 2024数据中心浸没式液冷系统单相冷却液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