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后练习8(含答案和概念)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后练习8(含答案和概念)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后练习8(含答案和概念)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后练习8(含答案和概念)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后练习8(含答案和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后练习8(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诗两首》中的词语是()A.潭面B.悠闲C.上涨D.风筝2.《观潮》一文中,描述潮水来临前的景象,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风平浪静B.水天相接C.横着贯道D.齐头并进3.《走月亮》这篇课文中,"走月亮"的意思是()A.赏月B.数星星C.看月亮D.拜月亮4.下列诗句中,出自《暮江吟》的是()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5.《现代诗二首》中,《秋晚的江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A.江水悠悠,芦苇摇曳B.雨过天晴,彩虹高挂C.满天星斗,月光皎洁D.鸟儿归巢,夕阳西下6.下列词语中,与“铺”字读音相同的是()A.葡萄B.捕捉C.朴素D.铺垫7.《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爬山虎的脚长在()A.叶子上B.茎上C.根上D.花上8.《蟋蟀》这篇课文中,蟋蟀建造住宅的特点是()A.简单B.豪华C.艰苦D.随意9.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太阳升起来了B.风儿轻轻吹过C.月亮姐姐笑眯眯地望着我们D.小草绿油油的10.《精卫填海》这个故事中,精卫填海的原因是()A.惩罚大海B.报仇雪恨C.救助百姓D.美化环境二、判断题:1.《古诗两首》中的《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2.《观潮》一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进行描写。()3.《走月亮》这篇课文中,"走月亮"的意思是看月亮。()4.《现代诗二首》中的《花牛歌》描绘了一幅丰收的景象。()5.“铺”字在“铺满”一词中,读音与“葡萄”相同。()6.《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爬山虎的脚是长在茎上的。()7.《蟋蟀》这篇课文中,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非常简单。()8.《精卫填海》这个故事中,精卫最终填平了大海。()9.《暮江吟》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江边的美丽景色。()10.在学习语文时,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对理解课文内容没有帮助。()三、填空题:1.《古诗两首》中,《暮江吟》的作者是______。2.《观潮》一文中,描述的观潮地点是______。3.《走月亮》这篇课文中,"走月亮"的地点在______。4.《现代诗二首》中,《花牛歌》的作者是______。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中,“金色巴掌”指的是______。6.《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爬山虎的脚是长在______。7.《蟋蟀》这篇课文中,蟋蟀建造住宅的目的是为了______。8.《精卫填海》这个故事中,精卫是______的女儿。9.《暮江吟》这首诗中,“露似真珠月似弓”描绘的是______的景象。10.《古诗两首》中,《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_。11.《观潮》一文中,作者用“山崩地裂”来形容______。12.《走月亮》这篇课文中,作者和母亲走月亮时,经过了______。13.《现代诗二首》中,《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______。14.《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中,作者通过观察水泥道上的______,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15.《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爬山虎的脚在______时发生变化。16.《蟋蟀》这篇课文中,蟋蟀建造住宅的材料主要是______。17.《精卫填海》这个故事中,精卫每天从______捡来树枝和石块填海。18.《暮江吟》这首诗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绘的是______的景象。19.《古诗两首》中,《题西林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赞美。20.《观潮》一文中,作者通过观察潮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______。四、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走月亮》这篇课文中,作者和母亲走月亮的情景。2.《现代诗二首》中,《花牛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中,作者为什么觉得水泥道美丽?4.请简要介绍《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5.《蟋蟀》这篇课文中,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表现了蟋蟀的什么品质?6.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7.《暮江吟》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描绘傍晚时分江边景色的?8.《古诗两首》中,《题西林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请谈谈你对《观潮》一文中所描绘的大自然力量的感受。10.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你觉得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对理解课文内容有什么帮助?一、选择题答案:1.D2.C3.A4.C5.A6.C7.B8.C9.C10.A二、判断题答案:1.√2.√3.√4.×5.×6.√7.×8.×9.√10.×三、填空题答案:1.白居易2.海宁市的盐官镇3.小路上4.徐志摩5.法国梧桐树的落叶6.茎上7.遮风挡雨8.炎帝9.初三的夜晚10.苏轼11.潮水来临时的声音12.小路、田埂、小溪13.刘大白14.法国梧桐树叶印15.爬墙时16.碎片17.发鸠山18.傍晚时分19.自然界20.壮观四、简答题答案:1.在秋天的夜晚,作者和母亲走月亮,欣赏着美丽的景色,体验着亲情的温暖。3.作者觉得水泥道美丽,是因为水泥道上布满了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形成了金色的巴掌印,给人一种诗意的美感。4.爬山虎是通过茎上长出的细丝状脚,紧密贴在墙上,随着茎的慢慢生长,脚也会不断延伸,从而实现爬墙。5.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表现了蟋蟀勤劳、聪明、善于适应环境的品质。6.精卫填海讲述了炎帝之女精卫化身为鸟,每天从发鸠山捡来树枝和石块填海,以报答大海夺去自己生命之仇的故事。7.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色,表现了傍晚时分江边的宁静、美丽。8.《题西林壁》表达了作者对庐山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9.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给人以震撼,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渺小。10.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领悟作品的内涵。本套试题涵盖了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诗歌、散文、神话故事等。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词语的运用、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的了解等方面。各题型所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详解和示例:1.选择题:考察学生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