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教材解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的主题是整理寓言故事,这一板块有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回顾自己学过的寓言故事,能进行简单的复述。二是明确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三是将寓言故事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这三个方面层层推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提升语文素养。“词句段运用”包括三部分,一是积累“AABC”和“ABAC”式的词语。二是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三是学写通知这一应用文。这一板块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体现了学习程度的由浅入深。“书写提示”列举了4个上下结构的字和4个左右结构的字。揭示了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与本单元品味寓言的主题遥相呼应【教学目标】: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注意每个版块内容难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点,注重实践运用。梯度上升特点:从整体上看,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段落这样的一种梯度上升的。从每个版块内容看,其难易程度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实践运用:1.“交流平台”的第三个环节是“读了寓言,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可以让学生再列举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事情来说明寓言故事中的道理。2.“书写提示”要求学生先看后写再对照,给与学生充足的书写时间。交流平台1.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复述。2.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设计意图: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是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感悟出来的,又是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加以强化的。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整理能力,还能让学生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词句段运用1.能正确掌握“AABC”和“ABAC”格式的词语特点,并能进行独立列举,如:“依依不舍”、“津津有味”、“无法无天”、“无影无踪”。2.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使用。3.了解通知这一应用文的书写规范,并能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写作。书写提示:1.了解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即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偏旁在左侧,整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如“艳、植、睛”。上下结构的字,偏旁在上方,整个字要写得上小下大,如“霜、害、最”。2.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3.养成先看后写再对照的写字习惯。日积月累1.能正确认读这9个成语,做到读准字音,读熟词语。2.了解这些成语背后所隐含的寓言故事。3.了解这些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设计意图: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会读会写这9个成语,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它们所指向的的寓言故事及其道理,这样学生知识的宽度无形中被拓展了。】【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能正确书写通知。【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相关PPT。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搜集“日积月累”中9个成语所包含的寓言故事。【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熟读精思,品读寓言1.布置预习,自主回顾回想一下自己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其中一两个进行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你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人和事。2.复述寓言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寓言故事说清楚。(1)教师先进性示范性复述,学生听。例:《揠苗助长》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例子,想一想,要把寓言故事复述完整,需要哪些要素。教师点拨:古代——时间。宋人——人物。拔苗——事情。禾苗枯萎——结果。如果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蕴含的道理。学生归纳,复述寓言故事需要包括五部分:时间,人物,事情,结果,道理。学生尝试复述故事,教师应给予适当点拨引导例;《叶公好龙》:叶公喜欢龙,家里到处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后,去拜访他。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这个故事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南辕北辙》: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买椟还珠》: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宝珠.他用名贵的木材,雕了一只盒子.又用各种方法,把盒子装饰得很美观,使盒子散发出香味,然后把宝珠装进盒子。有个郑国人,看到这个装宝珠的盒子那么精美,就出高价买了去.把盒子留下却把宝珠还给亍那个珠宝商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主次分明,不能取舍不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在复述故事过程中,容易遗漏复述的五要素中的某个环节,而且对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不一定有深刻的感受。因此,教师要进行及时跟进指导。【设计意图:学生对复述故事并不熟悉,因此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学生从中提取复述寓言所需要的五大要素,然后按照这五大要素复述自己收集的寓言故事。这样,学生能掌握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也能实现本版块的教学目标。】3.联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自己想到生活中哪些人和事。要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首先要对寓言故事所反映的道理有着明确的认识,才能将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二、聚沙成塔,积累词句1.预习自学根据以下词语特点,尝试再写两个。源源不断念念不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忧无虑无边无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师生讨论交流自学成果,从中寻找规律(1)类似词语举例依依不舍津津有味恋恋不舍无法无天无影无踪无缘无故(2)观察词语格式,总结规律诸如“源源不断”、“念念不忘”之类的成语,它们的两个字相同,后面是两个不同的字,这种结构组成的词语或成语叫做AABC类成语。像“无忧无虑”、“无边无际”之类的成语,它们的第一、第三字一样,其他两字不一样,这样的成语叫做ABAC式成语。【设计意图:学生有一定的词语积累,因此再写两个AABC和ABAC式的成语并不困难,所以学生能够在预习自学环节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总结这类成语的规律,对它们进行归纳就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了。】感受动作描写,神态描写(1)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熟教材中列举的两段文字,注意“噘”读为“juē”,“皱”读为“zhòu”。读第二段文字时尝试读出高兴的语气。指名读第一段文字,提醒学生注意加点短语“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指导学生反复观察加点的短语,寻找特点。嘴,眉头——身体的部位噘,皱——动作结论:这些短语都是由表示动作的词和表示身体的部位组成,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神态。学生根据师生分析得出的结论,补写句子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注意说话人物着急的语气。例句:他睁大了眼睛,使劲摇了摇头:“你真是急死我了!”【设计意图:在观察例句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点的短语,目的是为了从中寻找特点,从而能够将要求补充的句子填写完整。】(2)学生自学第二段文字,尝试寻找加点短语的特点。“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读人们说的话,体会人们惊讶,高兴的心情。然后把自己的体会和“高兴地叫起来”作对比。总结:通过读人物的语言描写来推测说话者当时的心情,才能填上合适的词语。根据结论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检验学生自学成果。【设计意图:在观察例句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点的短语,目的是为了从中寻找特点,从而能够将要求补充的句子填写完整。然后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二段文字,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4.学写通知(1)读通知,找一找,一份完整的通知由几部分构成师生合作解析通知的组成部分标题,正文,落款,时间学生第一次接触通知这一类型的应用文,因此在这一环节学习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2)读通知的正文部分,想一想,通知的正文应由几部分组成?星期四上午9点——表示时间全体同学——被通知者教学楼门前——地点参加运动会开幕式——通知的事情少先队大队部——落款(通知者)4与7日——写通知的时间在解析正文的过程中,教师应用严谨的语言对学生加以指导。【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接触应用文,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特别重要,因此教师要把通知的各部分组成用严谨的语言表述出来,才有利于学生理解。】(3)按照通知的书写规范,根据课本要求写一份通知。例: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通知3月3日(星期五)上午10点,请各班班长在一楼大厅领取本班同学新校服。解放北路小学2019年3月1日例2:通知班上同学参观博物馆通知4月10日(星期一)上午8点,请同学们在学校正门集合,坐车参观市博物馆。解放北路小学2019年4月7日第二课时一、笔精墨妙,体验书法1.预习自学仔细观察“书写提示”列出的9个字,找出它们的偏旁,把偏旁和另外一部分作对比。检查自学明确每个汉字的偏旁艳——“丰”字旁,静——“青”字旁,植——“木”字旁霜——“雨”字头,睛——“目”字旁,害——“宀”最——“日”字头,需——“雨”字头3.师生合作找出这些汉字字形特点(1)汉字各部分的占格情况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左侧,整个字就要写得左窄右宽,比如“艳、植、睛”这三个字。上下结构的字:同样是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上方,就要写得上小下大,比如“霜、最”这两个字。找一找这些汉字主要由哪些笔画写成。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汉字都是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但是这些笔画的长短是不同的。(3)学生根据总结的书写规律和注意事项进行写字练习。【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旨在引导学生写好汉字。因此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些汉字的共同特点,这些共性就是书写这些汉字时的注意事项。学生只有明白了这些规律,才能完成呢既定目标。】二、集腋成裘,感悟经典1.自学预习(1)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读熟,做到读准字音。(2)查阅相关资料,找一找这9个成语分别对应哪些寓言故事。2.检验自学成果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好这些成语邯(hán)郸(dān)学步滥(làn)竽(yú)充数自相矛(máo)盾(dùn)杞(qǐ)人忧天3.小组合作展示成果:交流搜集的寓言资料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寓言,教师应进行及时的点拨指导。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故事讲的是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有个人想偷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比喻自欺欺人。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人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它很快乐,但是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孤陋寡闻,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杯弓蛇影:出自《风俗通义·怪神》: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忧而病,应郴听说杜宣生病后来看望杜宣,杜宣看到墙上的弓后病就好了,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学生明确这9个成语蕴含的道理后,再次朗读。【设计意图:对于从寓言故事所演化而来的成语,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教学反思】教学中,我针对内容努力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词语认知的交流与拓展,进行句子的仿写及应用文体的写作。在此过程中我真正做到了适度“退位”,只在学生需要点拨、指导的关键时刻才予以讲解归纳。这样,孩子们真正发挥了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不再由老师牵引着被动学习,因而他们才能轻松地实现认知构建。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予以必要的规范指导,让他们不仅更好地掌握了汉字书写要领,同时掌握了多种理解词义的方法。但是,在本节课教学中,由于担心学生不能更好地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我的讲解还是稍微多了一点。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弱化了学生的主角地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是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交流,从面真正提升他们自主感悟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及其作用。2.词句段运用,认识两种格式的词语,练习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会写通知。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画、竖画多的字的写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积累了解寓言故事的成语。2.学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教学难点】1.写话笔画多的汉字。2.学写通知。【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板书:了解寓言故事)1.(课件出示)“许多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乌鸦喝水》《狐假虎威》《揠苗助长》……这些故事我读完之后就不会忘。”(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对这些故事中哪些人物形象印象最深?(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预设:《乌鸦喝水》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乌鸦,因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预设:《狐假虎威》中,我最讨厌的是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了,竟然连老虎都要骗。预设:《揠苗助长》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种田人,因为他太愚蠢了,竟然做违背禾苗成长规律的事。2.(课件出示)“寓言故事里蕴含着道理。读了《守株待兔》,我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本单元还有很多寓言故事,分别蕴含着怎样的道理?(1)《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2)《美丽的鹿角》告诉我们:并不是美丽的东西就一定是有用的东西,难看的东西有时比美丽的东西更有用。(3)读了《池子与河流》一文,我明白了做人要做勤劳的人,奋斗不息,才华才可以更好的显现,懒惰只会把才华磨平。3.(课件出示)“读了寓言故事,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寓言,让你想到了哪些人和事?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1)比如,读了《守株待兔》,我想到了许多身体健康的人不劳而获,每日蓬头垢面,沿街乞讨。(2)读了《池子与河流》,我想到生活中有很多成功人士,像河流一样,创造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的辉煌。4.教师小结:学习寓言,可以使我们明白道理,弄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还教育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三、词句段运用板块二:词句段运用(一)词语运用(课件出示)1. 根据拼音,读一读这两组词语。2.说一说,这两组词语分别是什么结构?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第一组词语是的前面两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是“不”,第二组词语是“无……无……”式的。3.仿照例词写词语。像第一组这样的词语还有:洋洋不睬滔滔不绝孜孜不倦……像第二组这样“无……无……”式词语有:无牵无挂无声无息无时无刻无形无色……(二)句子积累。(课件出示)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2.说一说这些句子,都抓住了人物的什么写的?(动作、神态描写)(板书: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第一句,加点的词语是“噘起嘴、皱起眉头”是分别写了小鹿的的动作和神态。第二句加点的词语“高兴地叫起来”也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写的。3.照样子,把给要求补充的句子加上表示神态、动作的词语。他攥起拳头,大声吼道:“你真是急死我了!”“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了!”姐姐手舞足蹈,兴奋地说。(三)段落运用(课件出示)1.读一读这个通知。2.看一看,通知的格式是怎样的?小组讨论,交流如下:(1)“通知”是题目,居中写。右下角注明下通知单位和下通知的日期。(2)正文空两格,写清楚活动具体时间,参加人,地点,事件等。3.选择其中一个内容,按照通知的格式写一个通知。四、书写提示板块三:书写提示(课件出示)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笔顺。2.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个别指导。注意这些字笔画较多,有的横画多,有的竖画多,要注意每个字的横画和竖画的长短不同,写好间距。(板书:注意书写好横画、竖画多的字)比如“艳”三个横不一样长,中间的最短,最后一笔最长。“集”下面的“木”的横、竖最长,上面的“隹”,右边的四横等距,长短不同,中间的两横稍短。3.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1)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2)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3)注意横画、竖画的间距、比例、长短不一样,不要写得太拥挤。五、日积月累板块三:日积月累1.出示寓言成语。(课件出示)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3.以上词语都是有关什么的成语?(都是寓言故事成语)(板书:寓言故事成语)4.它们的内容大体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滥竽充数: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掩耳盗铃: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杞人忧天:意思是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井底之蛙:意为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借以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5.自由朗读,积累背诵。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关于寓言的知识,学习了特殊结构的词语,复习运用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学习了通知的格式,练习写通知;练习了书写横画和竖画都很多的字的写法,积累了很多寓言成语。【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二》中交流平台交流的问题是寓言故事学习以后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每一个寓言故事本身就是一个生动、鲜活的教育哲理,通过学习寓言小故事,让我们明白这些小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积极想解决办法,不要害怕困难,要想着去解决他,面对他。而且要坚持下去,想办法让自己的处境好起来,就像故事里的乌鸦一样认真思考,多动脑筋,才能让很多问题迎刃而解。《狐假虎威》告诉我们就是不能像老虎那么愚蠢,被别人骗了也不知道。也不能像狐狸那么狡猾,借助别人的力量来逃跑。要靠自己的力量才有意义!这个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因一孔之见,便洋洋自得,不要因一得之功,便沾沾自喜。《揠苗助长》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欲速则不达,有些事情是少即多,慢则快。所以我们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做事,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通过这些寓言你想到了生活中的那些人和事呢?引导学生根据寓言的启示来进行交流。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分组交流,全班共享。在“词句段运用”栏目教学中照样子写词语引导学生观察词语的特点,并仿写词语。第一组是AABC式,第二组是ABAC。教会学生写词语、用词语。在读一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句子并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掌握并理解加点句子在一段话中的意义和作用,以便准确地把握句子的大体意思。教会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教会学生用合适的语句、恰当的语气填充句子。“通知”书写的教学,对学生强调格式包括:标题、正文、落款。要求学生通知的内容要写的明白、具体。让学生仿写通知,并在班内交流。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通知的书写及作用。在教学“书写提示”时,引导学生辨析每个字的结构,在这些字中横画或竖画较多,在书写时要把握住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笔画间隙,避免书写时过于拥挤。布置学生课下书写这些字,从书写中体会字的结构及意义。在教学“日积月累”时,首先布置学生通过预习了解每个成语的意义及背景,引导学生积累并运用成语,在不同语境中运用恰当的成语能够增添语句的生动性。在这个《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特别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汉字,注意字的结构,把字写得规范、美观。我还引导学生理解“词句段运用”中的词、句的意义,让他们体会词句的作用,从中受到启发。我在引导学生仔细读写话部分的示例时,让学生自主发现提问时前面要写上“为什么”,句尾要用“?”。此外,我还带领学生书写通知,让学生学会如何书写通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会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从教学重点难点的教授来看,我基本上在这节课中解决了重点和难点,通过联系生活,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园地二》同步练习一、交流平台1.分享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说说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谈谈寓言故事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说寓言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1)你觉得寓言故事有真实性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寓言故事中讲故事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要通过故事讲道理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词句段运用(一)构词练习。1.照样子写词语。念念不忘()()不()()()不()无边无际无()无()无()无()2.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滔滔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时无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子练习。1.读句子,完成练习。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我们通常把引号外面的加“____”的部分称为(),它能起到提示说明讲话人的神态、动作等作用。2.选择:句中“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写出了鹿的()A.愤怒的神态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议服务合同补充协议
- 大型活动项目造价咨询合同
- 艺术机构合同范本
- 酒店共同经营合作协议书范本
- 战略性合作协议书范本
- 板材供货合同范本
- 微信公众平台代运营服务协议书范本
- 网络广告宣传服务合同范本
- 乌鲁木齐市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成人教育单元教学设计的最佳实践
- AMDAR资料的分析和应用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样例与说明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6 Tree
- 高压氧科工作总结高压氧科个人年终总结.doc
-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 桥梁缺陷与预防
- 食品生物化学习题谢达平(动态)
-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
- 保安员工入职登记表
- 睿达RDCAM激光雕刻切割软件V5.0操作说明书
- 机械设计基础平面连杆机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