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我要的是葫芦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

细长”等8个词语。(重点)

学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

目不同语气。(重点)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

事物之间的联系。(重难点)

前a___”

学生预习O2

准课

教师备课O时

(J]不%”除T第一寿时(手7簟瓷J令

/一-----------[,'"'、

就碟第®标1

“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

爱之情。

3.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

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福学好塔k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葫芦实物,请学生观察后谈话激趣。

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这是什么?谁能用自

己的话说说这个葫芦的样子?这个葫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板书:葫芦,

指导读好轻声)

2.(课件出示相关葫芦制品、葫芦工艺品图片)认一认,了解葫芦的功用、

葫芦文化。

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果实中间细,两端一般呈圆球形,嫩时做

蔬菜用,长老后硬壳可做器皿。

葫芦文化葫芦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给人喜气祥和的美感;葫芦与“福

禄”谐音,因此人们常用葫芦来表示福禄。

“葫芦”前补全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葫芦”要重读。

4.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谁想要葫芦?这个人为什么要葫芦?他最后得到葫芦了吗?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动笔圈一圈本课会认字,再出示带会认字的字词,同桌合作互读,归类识

字。

(1)字音识记:“藤、盯”是后鼻音,“赛”是平舌音。

(2)结构识记:“葫、芦、藤、赛、感”是上下结构;“蛆、盯、怪、慢”

是左右结构。

(3)熟字加偏旁识记:胡+什一葫;咸+心一感;牙+虫一虫牙。

(4)对比识记:赛一比赛、赛过;寒一寒冷、寒风。指出“赛过”就是“比

得过”的意思。

(5)同偏旁归类识记:“葫、芦、藤”都是草字头,它们跟植物有关;“怪、

慢”都是竖心旁,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关。

(6)借助图片识记: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丝瓜藤、葡萄藤、南瓜藤、西瓜藤

等,识记“藤”字。

3.扩词练习。

4.师生合作串读课文,反馈评价。

三、书写指导,练习提高

1.(课件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识记生字

的好方法。

“棵、盯、治、怪”。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一殍葫芦叮着荐一节奇隹

(2)学生看范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熟记字形,归纳出“左窄右宽”的

结构特点。

(3)教师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谢、想、言、邻”。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花州以后心里型自言自语令居

(2)学生看范字,教师指导书写。

4.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投影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学生交流后

练写。

“词语表”中本课词语,同桌互查互纠,将订正后的词语多写几遍。

四、整体感知,梳理因果

(一)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再同桌互读。

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课文的线索是什么?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二)学习第1自然段第1至3句。

1.学习第1自然段第1句: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1)思考:句子中“一棵葫芦”和课题中的“葫芦”意思一样吗?

(2)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

2.观察第一幅插图,联系上下文,明白“一棵葫芦”包含葫芦藤、葫芦叶、

葫芦花、小葫芦。

3.感受葫芦的生长顺序。

(1)思考: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呢?

①动笔画出短语:(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②课件突出“雪白”,引导学生说出“雪白”的近义词。思考:还有什么东

西是雪白的?

(2)用标出一连串的动词。(种、长、开、谢、挂。)

(3)学生利用查字典选义项的方式,查一查“谢”字的不同意思。(在课

文里指葫芦花开过了、花谢了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大多表示“谢谢、感谢”。)

4.指导朗读,规范学生语言。

(1)强调动词和“细长、雪白、小”等修饰性词语,读出对葫芦的喜爱之

情。

(2)借助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种植经验,尝试有

序表达。

①出示词语:种了、长满了、开出了、花谢以后、挂了。

②引导学生用以上词语说说自己或他人种植瓜果的过程。

(三)学习第1自然段第4至5句,感受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满意之情。

朗读指导:“啊”表示赞叹、赞美,“多么可爱”表现了种葫芦人非常喜爱

刚长出来的小葫芦。朗读时,要表现出他对小葫芦的赞美。

2.关注种葫芦人的行为,抓住关键词“每天、看几次",指导重音朗读,体

会种葫芦人内心对小葫芦的喜爱与渴望。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

2.出示蛆虫图片,感受蛆虫的危害。

财虫昆虫,又称蜜虫、腻虫。身体卵圆形。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

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植

株死亡。

3.出示句子,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

“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1)学生读后比较哪一句更好。

明确:第三句更好,它写出了葫芦的变化。葫芦不是一下子同时落下来的,

首先是蛆虫变多后,叶子被虫蛀且变黄了,无法输送营养给小葫芦,小葫芦也变

黄了,最后葫芦才一个一个落下。朗读时要把节奏放慢,声音放轻些。

(2)指导重音朗读,抓住“慢慢地、一个一个”,感受蛆虫、叶子、小葫

芦三者之间的联系。

五、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师生共同回顾本课时内容,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收获。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学案.”,)

6=^3(j\拿一令>第二讳时穿7令①琮J嘲

/-4I?一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对比插图,联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

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玩葫芦游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葫芦藤——()的葫芦藤(细长、美丽、绿色……)

葫芦花一一()的葫芦花(雪白、美丽、可爱……)

小葫芦一一()的小葫芦(可爱、绿色……)

2.出示含会认字、会写字的词语,学生读一读。

3.复习第1、4自然段:学生认真观察课本上的插图,比较发现两幅图有什

么不一样。

过渡: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一个葫芦

也没得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个关于葫芦的故事。

二、着眼“葫芦”,探究联系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并思考:种葫芦的人看到蛆虫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

说的?

“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句子)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虾虫,心里想,有几个虫

子怕什么!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这是对种葫芦的人看到蛆虫时的心理描写。这个人眼里只有小葫芦,一心只

想着小葫芦,至于叶子上的虫子,他毫不在意。“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突出了

这个人的满不在乎,这也为后文描写小葫芦都掉落埋下了伏笔。

(2)朗读指导:感叹句可以反映出他对蛆虫不屑一顾的态度,要用满不在

乎的语气读。

(3)对比朗读,进一步体会种葫芦人满不在乎的心理。

一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Y

一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①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两个句子语气的异同。

②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这两个句子意思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第一个句子是

感叹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一些。

“怎么做的”和“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句子)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

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1)请学生观察第一幅插图中人物的神情、动作。思考:“盯”能不能换

成“看”?

“盯”指集中注意力看,突出了那个人对小葫芦的重视程度,表示种葫芦的

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比“看”表示的程度更深。

(2)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

(3)朗读句子,同桌互读。

朗读指导:抓住反复的语言“快长啊,快长啊",指导学生读出种葫芦的人

自言自语的语气和热切期盼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快长啊,快长啊”的语调逐

渐上扬。“呢”表示确定,表现出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长势充满期待。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同桌之间一人读,一人思考:种葫芦的人的邻居看到了葫芦叶子上的蛆虫

时是怎么说的?用横线画出邻居说的话。

2.请学生朗读邻居的话。

朗读指导:从“别”和“快”两个字可以看出蛆虫是很厉害的。朗读时,“别

光盯着、快治一治吧”重读,表现出邻居着急的心理。

3.思考:种葫芦的人为什么感到奇怪?他是怎么想的?用波浪线画出他说的

话。(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蛆虫和葫芦真的没有联系吗?

(1)学生自由朗读,体会种葫芦的人的语气。

(2)思考:“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的意思是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

治。)

(3)出示下列一组句子,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交流。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Y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相同之处:这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不同之处:第一句是反问句,第

二句是陈述句;第一句表达的语气比第二句更强烈。

(4)读了这个人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怎么读好这个人的话呢?(学生

自由表达、练读)

朗读指导:“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是反问句,意思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这个反问句语气强烈,表现出种葫芦的人的惊讶,他对邻居的话感到不理解。“我

要的是葫芦”表明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对其他的都不放在眼里,都不关心。邻

居的催促与种葫芦的人的不以为然形成对比。朗读时,问句语调上扬,一句强过

一句,第三句要一字一词地强调,尤其是“葫芦”二字要重读。

4.指导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

5.想象说话,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理。

(1)课件出示。

①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

②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2)学生自主交流。

①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有几个小虫子不要紧。

②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虫子生在叶子上,又没有生在葫芦上,他

只要葫芦,又不要叶子,所以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6.组织讨论:他想得对不对?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

(1)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2)补充资料:葫芦变黄掉落的原因。

叶子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利用光

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正是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主

要物质来源和全部能量来源。如果葫芦叶子上生了蛆虫,蛆虫靠刺吸植物体内的

汁液为食,这样就很容易引起植物营养不良。随着叶子的皱缩、卷曲甚至枯萎,

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受到了影响,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减少,小葫芦就可能

由于缺乏营养而变黄掉落。

三、课后拓展,揭示寓意

1.再次出示两幅插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并展开想象。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落了,会想些什么?他又会做些什么呢?

可以说给老师、同学或者家长听一听。

2.思考:读完这则寓言,你有何启发?

(1)要善于听取他人有益的劝告。

(2)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

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3.续编《我要的是葫芦》。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这又会发生一个什么新的故事呢?

鼓励学生合理地发挥想象,大胆编故事、讲故事。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课后搜集其他寓言故事,读一读,与同学分享。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学案.”,)

和书役时

相互联系/-TV)LLJ,rr.

可爱<——竺一些螃虫

我要的是葫芦(变黄1小葫芦变黄长/I螃不虫治

\全都落了W

在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探究葫芦所代表的不同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葫芦的

生长过程;通过学习“细长的葫芦藤”等短语,积累语言,初步感受课文把内容

写得清楚、具体的方法。在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通过对比句子,让学生体会

用词的准确性,理解小葫芦逐步变化、逐步掉落的过程。

读图也是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图文结合地研读,学生可学会更加有理有据

地进行表达。在教学中,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实物“葫芦”让学生

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还利用课文形象的插图,让学生观察、说

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观察、听说能力;再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自然地明

白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授课

课题14我要的是葫芦课型讲读课文2课时

时间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

目标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1.识字、写字。

重点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表达特点。

教学

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学会生字、新词。

目标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具

教学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我们班的同学们是最聪明的小朋友,那这个谜语你们

导入能猜出来吗?(课件出示2)

()分说我是丝瓜,我比它圆,说我是梨子,我比它大,我中【设计意图:谜语的导

钟间细,两头圆。小的时候,我可以做成一道美味,年老时,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

我可以用来做药和装酒,还能吹出动听的乐曲!猜猜我是趣,唤起学生学习的热

谁?(葫芦)情。1

孩子们,果然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这节课我们就一

起来学习一个关于葫芦的小故事,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我要的是葫芦》。(板书:我要的是葫芦)

2.咦?怎么葫芦不高兴啦!原来是你们把它的名字叫

错了,“葫芦”的“芦”字儿单个读二声,它们合在一起的

时候应该怎么读?

(注意轻声)声音很洪亮,如果把那个“葫芦”的“芦”

字读得再轻点就更好了。(师范读,生跟读)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3)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多读几遍。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

kexiexiangdingyanlinzhiguai

新课

棵谢想盯言邻治怪

教学

hulutengydasaiganman

()分

葫芦藤场啊赛感慢

①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言、邻、怪、感、慢”,后

鼻音“想、盯、藤”以及整体认读音节“治”。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

hulutengydchonghuaxiedingzhe

承声滕螂虫花谢盯着

saiQuogandaoqiguaimanmande

赛过期到奇怪慢慢地

①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藤、盯”是后鼻音,“赛”是平舌音,“葫芦”中的

“芦”在词语中念轻声。

(3)识记生字:

①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棵、想、怪、葫、芦、

感、蛆、盯”。

②形近字比较识记:“赛-寒”,“盯-钉”“邻-领”

“治-抬”。

③同偏旁归类识记:“葫、芦、藤”,都是草字头,它

们跟植物有关,“怪、慢”都是竖心旁,跟心里的想法、感

受有关。

④熟字组词识记:藤:葫芦藤、丝瓜藤谢:谢谢感

(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读懂课文。

(2)种葫芦的人种的葫芦,叶子上长出了什么?(蛆虫)

(3)邻居是怎么劝告他的?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结

果怎样?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6)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棵谢想盯言邻治怪

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2.指导写字:【设计意图:通过指导

(1)师范写,重点指导“谢、言、想”并讲述:(板书:重难点字的书写,引导

谢言想)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写

其他生字。

(课件出示7):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谢、言、想”。

“谢”:左中右结构,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身”

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横折钩压住竖中线。“寸”的横

笔写在横中线上。这三个部分等宽,都要写得狭长一些,不

要出格,。

“言”:呈倒梯形结构。这个字的横较多,注意不一样

长,最上面的一横最长,下面的两横短,三横等距,口要写

扁一些。

“想”上长下短,木的末尾捺改点,下面的“心”要写

好,第二笔是卧钩,一定卧倒,三个点的位置排放好:第一

点不要写在卧钩底下,在卧钩起笔的地方即可,第二点在卧

钩上面,最后一点在卧钩收笔的地方。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

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

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①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②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见到了许多小葫芦

及它们的主人。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xiexiangyanlinguai

感()()念语()()居奇()

2.给下列汉字组词。

棵()领()抬()盯()

颗()邻()治()钉()

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木:()()()?()()()

目:()()()P()()()

参考答案:

1.谢想言令B怪

2.棵(一棵)领(领导)抬(抬头)盯(盯着)

颗(一颗)邻(邻居)治(治理)钉(钉子)

3.木:(树)(村)(棵)4(江)(河)(海)

目:(盯)(眼)(睛)(邻)(阳)(阴)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目标

3.发挥学生的想象,续编结尾。

教具

教学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复习巩固,识字导入。

小朋友们,这一课的生字你还能认识吧?如果你还

认识,就准确地、大声地说出它的名字,说两遍。

孩子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现在要把你们带进葫芦园【设计意图:通过“摘

导入

去摘一摘小葫芦。(课件出示9)葫芦”游戏,增加了识

()

(课件出示10):葫芦图片。看,这是什么?(葫芦)。字乐趣。】

分钟

葫芦两头圆,中间细,多可爱啊?想要吗?(想)你把这

些词语读准了,这葫芦就送给你!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

读课题。(板书:14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们表现得这么棒,这些生字娃娃现在

都跑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认识吗?(能)

1.我请大家轻声地读这篇课文,读准字音,还要把

课文读流利。读完了就坐好。

3.现在老师要请四个小朋友站起来读读,听的同学

当小老师,如果发现他读错了,就等他读完后帮他纠正

过来。

4.请孩子们再去读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地方。

请大家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谁还能

用简单的话来说说)

(谁能流利地说说)(课件出示11)

从前,有个人种了,叶上长了,他

不治,后来O

新课

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教学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

1.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呢?(长得很好。)

分钟你们从哪里知道答案的?

(课件出示12)出示第一自然段

2.自由地轻声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横线勾出

描写这棵葫芦的句子。

生汇报成果。

(课件出示13)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

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

芦啊!

3.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可爱)

可爱在哪些地方呢?(找文字)“长满绿叶”,“长

满”是什么意思?(说明叶子长得很好,很多。)

“雪白的小花”,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近义词是什

么?(雪白,洁白)

4.挂了几个小葫芦,挂上去,风一吹,和我们打招【设计意图:在理解的

呼呢!基础上,品读课文,再

你能不能把葫芦的可爱读出来给大家听听。把自己的情感和理解

还有谁想来读读,让人一听就喜欢上这可爱的葫芦。读出来。】

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觉得葫芦太可爱了。老师也想

来读读,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

了什么?

5.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想不想去看看?(想)(课

件出示14)葫芦藤图片(师指导观察图片)

欣赏完了这棵葫芦,你们能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

(图文课件)(课件出示15)

____的葫芦藤上长满了________,开出了几

朵________的小花,花_______以后,藤上______了几

个。多么的小葫芦啊!

(把刚才填完整的句子认真地读一遍。)

7.孩子们,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还想不

想再读读?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这棵可爱的葫芦记在

心里吧!

8.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我们喜欢,那个种葫芦的

人比我们小朋友更喜欢小葫芦。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来?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抓住“每天、几次”,读出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

这棵可爱的葫芦如果继续健健康康地生长,小朋友

想一想,到最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呢?【设计意图:为了更好

(会长得很大很好,长得赛过大南瓜,会结出很多很地阅读教学,打乱一下

多的果实)课文本来的顺序,是完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全行得通的。】

1.结果是不是像小朋友想的那样呢?我们一起去看

一看。(课件出示16)(课件出示:葫芦变黄,一个一

个都落了)(板书:落了)

2.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小葫芦变黄了,这么

多可爱的葫芦最后一个一个都落了)

3.孩子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葫芦都落了?)(它是因为什么落的呢?)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些答案都在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中,有没有信心

把答案找出来?(有)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

文的第二自然段。

1.知道什么原因了吗?

(课件出示17)

(1)叶子上长了蛆虫他不治。

(2)邻居劝他他也不治

(板书:蛆虫)

2.他看见了蛆虫,心里怎么想的?又怎么说的呢?

请同学们轻声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直线勾出他想的

句子,用波浪线勾出他说的句子。

谁来告诉我他想的句子:

(课件出示18)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设计意图:读出感叹

通过这一句,你觉得那个人看着这几只虫子的态度句的语气,体会其表达

是什么。(不怕)(不在乎)的效果。】

那你再来读读,把他的不怕读出来。

孩子们,看这个标点符号是什么?(感叹号)

那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一句读好呢?既要读出感

叹的语气又要把他的不怕读出来,请自己练习练习。(生

汇报)

孩子们真会读书,老师听出来了,那个人根本不怕这

几只蛆虫.

小朋友们,你们怕不怕这些蛆虫?(怕)

老师也很怕,因为蛆虫可厉害了,这种害虫专门吃

叶子,而且它们会慢慢地把叶子吃光的.

3.蛆虫这么厉害,可那个种葫芦的人根本没把蛆虫放

在心上。看见叶子上的一些蛆虫,“那个人”说了些什

么?是怎样说的?

(课件出示19)

①他盯着小葫芦目音目谓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

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盯:一动不动地看,说明那个人的眼里只有小葫芦。

(指导写)

②他盯着小葫芦说了什么?(请一个孩子起来读)

孩子们,这句话是对谁说的?对自己说的。(自言

自语)

“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自己对自己说话。

咱们平时大都“自言自语”过,同学们把“那个人”

说的话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说一说怎样读才算是“自

言自语”。

(学生练读,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

①声音不能高。

图:在理解

②速度要慢一些。

的基础上

“自言自语”是自己对自己说话,当然声音要低一

学会感情

些,速度要慢一些。另外,读时还要注意“那个人”说

朗读。】

话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大家练一练,看谁既能读出“那

个人”自言自语的语气,还能读出他的心情。

(学生练读后汇报)

③不简单!你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中的感情,

让我们为他鼓掌(师生鼓掌)。不过,老师想补充一点,

“那个人”说的话,其中有两个感叹号,表示他心里特

别(高兴)(着急)

④哪些小朋友能演出来?拿上小葫芦,没有的可以

用双手。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根本不管叶子上

的蛆虫。可有一天还有谁看见了?(邻居)

(小朋友们邻居就是住在他家旁边的人,我们一起

来写写这两个字。)

邻居是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仔细地听对话。

邻居看到了蛆虫说了什么?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蛆虫,快治一治

吧!)

通过这句话你们觉得邻居的心情怎样?(着急)

(着急叶子上的蛆虫)蛆虫越来越多,邻居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谁想来读读邻居说的话。还有谁也想来劝劝?(生朗

读)

2.是啊,快治治吧,再不治就来不及了。

种葫芦的人听了邻居的劝告,他的反应是什么?(奇

怪)

(课件出示20)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1)他为什么觉得奇怪?

那个人心想,叶子上生了虫子,关葫芦什么事,所以

他认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他要的是葫芦。

(2)这个句子连用两个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读

一读,要读出反问句的强烈语气。

(3)你能把第二个问句,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吗?

叶子上的虫子根本不用治。

3.我请小朋友起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两组)

(孩子们刚才朗读得真好,像小演员在拍电影似的。)

(读得真棒,我还以为那个邻居和种葫芦的人来到我

们课堂上了呢。)

我知道大家都还想读读,现在老师读旁白,女生读

邻居说的话,男生读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4.叶子上的蛆虫不治,他能得到葫芦吗?(不能)

为什么要不到?

(因为叶子是来给葫芦输送营养的)(孩子,就是你

说的这个道理)

葫芦叶与葫芦的关系可大着了,孩子们看图,这些

小小的葫芦叶,通过太阳公公的帮助,制造出营养,输

送给小葫芦,让小葫芦快快长大。

那个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不久之后,叶子上的婿虫

更多了,小葫芦一个一个地变黄,都落了!

(课件出示21:三个句子)

(1)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2)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

(3)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比一比,读一读,哪个句子最好?

最后一个句子最好,能真实、具体地介绍葫芦落的【设计意图:三个句子

过程,不是一下子同时落的,首先是蛆虫变多后,叶子对比朗读,体会到课文

被虫蛀且变黄了,然后无法输送营养给小葫芦,小葫芦原句更能表达出葫芦

也变黄了,最后葫芦才一个一个落下的。落光是一个缓慢的过

5.他那么喜欢小葫芦,可他的小葫芦却都落了,程。】

你们猜,他看着这些落了的葫芦,他的心情会怎么样?

(难过,伤心,失望,后悔)

(课件出示22)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用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一

一地说:)的句式想象说一句话。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师下去指导。

(生汇报。)

①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

后悔地说:“都怪我不好,要是我当初听了邻居的话,

我肯定可以收到葫芦。”

②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

伤心地说;“如果我治了叶子上的蛆虫,我的小葫芦就

会长得比大南瓜还要大呢。”

③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

自责地说:“我真糊涂,我真傻!我当初要是听邻居的

劝告,现在不就收到很多大葫芦了吗”

6.(课件出示23)那我们以后生活中做事情也应该

要怎样?

(多听听别人的劝告,注意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现

象,只注重结果,要从现象看事物间的联系,重视过程。)

四、总结提高,课外拓展

学会了这么多道理,老师心里真的很高兴,我们的小

朋友变得更加懂事和可爱了。想想,如果第二年,那个

人又种了一个葫芦,结果会怎样?请孩子们编一个小故

事。

学生想故事,编故事,说一说,写下来。

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小故事。

hulu

板书14我要的是葫芦

内容蛆虫

叶子落了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种葫芦的人为什么一个葫芦也没有得到?

2.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2)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3.你想对种葫芦的人说些什么?

答案:

1.因为他没有治葫芦叶子上的蛆虫,葫芦得不到养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